CN108121297B - 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1297B
CN108121297B CN201711195876.6A CN201711195876A CN108121297B CN 108121297 B CN108121297 B CN 108121297B CN 201711195876 A CN201711195876 A CN 201711195876A CN 108121297 B CN108121297 B CN 1081212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gram
trapezoid
transformation
revis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958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21297A (zh
Inventor
长岛范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21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1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21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1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4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 G05B19/4147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P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6Programming the PL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1Plc I-O input output
    • G05B2219/1105I-O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3Plc programming
    • G05B2219/13004Programming the pl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3Plc programming
    • G05B2219/13085Plc controls several machines in seque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3Plc programming
    • G05B2219/13152Modification of progra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4Director, elements to supervisory
    • G05B2219/34013Servocontrol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包括:数据库,具有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313)和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313)中存储有用于控制多个机械(7)的每个机械7的梯形图程序,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将识别信息与改造所需的修正程序彼此相关联地存储,识别信息用于识别已对多个机械(7)实施过的改造内容;数据库管理部(32),用于管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部(32)包括:识别信息检索部(323),从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中检索与针对改造对象的机械而实施的改造内容对应的识别信息;合并部(324),从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中提取与检索出的识别信息对应的修正程序,将修正程序合并到改造对象的机械(7)的梯形图程序中。

Description

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管理梯形图程序的历史的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通过网络获取远程的数值控制装置中的梯形图程序的图号、版本号,并进行集中管理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以往还已知有对梯形图程序的历史进行管理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105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308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需解决的问题
然而,另一方面,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机床等的机械中组合使用机器人、温度传感器等的各种各样的周边设备的情况下,需要为每个组合准备相应的梯形图程序并进行管理。特别是,即使是在连接了多个周边设备的机械以及对其进行控制的梯形图程序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在进行将这些多个周边设备中的仅仅一个周边设备增设到其他机械中的改造时,也需要重新创建用于控制该周边设备的梯形图程序,因而存在需要很多作业工时进行改造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用于改造的作业工时的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一种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包括:数据库,其具有存储控制多个机械的各个的梯形图程序的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以及将识别对所述多个机械已经实施的改造的内容的识别信息以及所述改造所需的修正程序相关联地储存的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以及数据库管理部,其管理该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管理部具备:识别信息检索部,其从所述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检索与对成为改造对象的机械实施的改造的内容对应的识别信息;以及合并部,其从所述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提取与所述检索出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所述修正程序,将所述修正程序合并到成为所述改造对象的机械的所述梯形图程序。
根据该结构,在数据库内包含存储对多个机械的各个进行控制的梯形图程序的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及将识别对多个机械已经实施的改造的内容的识别信息以及改造所需的修正程序相关联地储存的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而且,在新的相同的改造被实施的情况下,利用数据库管理部所具备的识别信息检索部,从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检索在该改造中与对成为改造对象的机械实施的改造的内容对应的识别信息。接着,利用数据库管理部所具备的合并部,从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提取与检索出的识别信息对应的修正程序,并将修正程序与成为改造对象的机械的梯形图程序合并。
这样,多个机械各自的梯形图程序、和对应于过去已实施的改造的修正程序被数据库化并被集中管理,所以能够使新实施伴随着梯形图程序的修正的改造时的修正、维护变得容易,能够尽量地减少改造的作业工时。
在所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中也可是如下的构成,所述数据库管理部具备生成所述修正程序的修正程序生成部,该修正程序生成部被进一步配置为产生作为在已经实施的改造中由操作人员修正后的梯形图程序与修正前的梯形图程序之差的差分程序,以及所述修正程序生成部通过在从修改前的梯形图程序中检索的所述差分程序内追加与输入输出信号相关联的部分,生成所述修正程序。
根据该结构,利用数据库管理部所具备的修正程序生成部,在已经实施的改造中由操作人员修正后的梯形图程序与修正前的梯形图程序之差的差分程序,以及修正程序生成部通过在从修改前的梯形图程序中检索的差分程序内与输入输出信号相关联的部分,生成修正程序。
这样,不仅是差分程序,差分程序内的与输入输出信号相关联的部分也被追加到差分程序,所以能够生成对改造来说必需并且足够的修正程序。另外,这样使修正程序的管理变得容易。
在所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中也可是如下的构成,所述合并部在所述梯形图程序与所述修正程序之间产生冲突的情况下,生成能够消除所述冲突的多个合并候补。
根据该结构,在合并处理中在梯形图程序与修正程序之间产生冲突的情况下,通过合并部生成能够消除冲突的多个合并候补。
由此,操作人员能够容易地消除冲突,使用能够尽量地减少改造的作业工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使伴随着梯形图程序的修正的机械的改造变得容易,并且尽可能地减少作业工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的梯形图程序管理部所具备的机械信息数据库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对由图1的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执行的合并处理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对由图1的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执行的合并处理的其它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对通过由图1的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执行的合并处理产生冲突时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对由图1的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执行的合并处理的其它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对由图1所示的梯形图程序管理部的数据库管理部所具备的修正程序生成部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表示由图1的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对执行由图1的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管理的梯形图程序的可编程控制器中的信号的输入输出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的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1被构成为对可编程控制器(参照图9)执行的梯形图程序进行管理,该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控制经由以太网(注册商标)、FL-NET等的通信网络6连接的机床等的机械7。
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1包括:通过总线相互连接的未图示的处理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主存储装置;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的辅助存储装置;键盘等的输入装置;监视器等的输出装置;以及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数据交换的外部接口。在辅助存储装置中存储有实现后述的各功能的程序,通过处理器从辅助存储装置中读取程序到主存储装置,从而执行程序。
如图1所示,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1在功能上具有梯形图编辑部2、梯形图程序管理部(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3、编辑部4以及通信部5。
梯形图编辑部2连接于梯形图程序管理部3,并且被构成为操作人员能够编辑由梯形图程序管理部3管理的梯形图程序等的数据。
编辑部4连接于梯形图程序管理部3以及通信部5,并且被构成为对由梯形图程序管理部3生成的梯形图程序进行编辑,生成能够在机械7中执行的目标代码并发送给通信部5。
通信部5经由通信网络6而与机械7连接,被构成为将由编辑部4生成的目标代码发送给成为发送目的地的机械7。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虽然为了便于说明,将被称为机械#1以及机械#2的两台机械7通过通信网络6连接于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1,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三台以上的机械7与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1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机械7是相同类型的,用于控制机械7本身的梯形图程序也使用相同程序,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用于控制机械7本身的梯形图程序也可以彼此不同。
下面对梯形图程序管理部3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都假定为机械#1添加了作为周边设备的设备#1和设备#2,机械#2添加了作为周边设备的设备#2这一情况,并进行说明。
梯形图程序管理部3具有机械信息数据库(数据库)31、以及用于管理机械信息数据库31的数据库管理部32。
机械信息数据库31具备机械改造历史信息311、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及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313。
在机械改造历史信息311中存储有连接于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1的每个机械7的曾经被施加的改造的历史相关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机械改造历史信息311中含有每个机械#1、机械#2的将改造内容和与其对应的识别信息成组地储存的改造历史表T2。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针对机械#1,按顺序进行“设置”、“增设设备#1”以及“增设设备#2”这样的改造,并且作为识别信息分别被分配为“ID-01”、“ID-02”以及“ID-03”。针对机械#2,按顺序进行“设置”和“增设设备#2”这样的改造,并且作为识别信息分别被分配为“ID-01和“ID-03”。
在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中,含有将改造内容的识别信息和与其对应的修正程序成组地储存的历史信息表T1。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由识别信息“ID-01”识别的改造所需的修正程序是“源程序”,由识别信息“ID-02”识别的改造所需的修正程序是“设备#1增设用修正程序”,由识别信息“ID-03”识别的改造所需的修正程序是“设备#2增设用修正程序”。
在此,修正程序指的是在进行改造时相对于改造前的梯形图程序需要新追加的程序部分。例如,为了使增设了设备#2的机械#1进行动作,需要用于使机械#1动作的源程序和用于设备#2的增设用修正程序。基于过去由操作人员编辑的梯形图程序,在后述的修正程序生成部325中生成修正程序。
在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313中存储有每个机械7的最新的梯形图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有用于机械#1的最新的梯形图程序以及用于机械#2的最新的梯形图程序。
如图1所示,数据库管理部32具有识别信息检索部323以及合并部324。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库管理部32还具有数据输入输出部321、改造检测部322以及修正程序生成部325。
数据输入输出部321与梯形图编辑部2、机械信息数据库31、改造检测部322、以及修正程序生成部325连接。数据输入输出部321被构成为,进行用于使操作人员在梯形图编辑部2中编辑梯形图程序的各数据的登出(Check out)处理,该梯形图程序的各数据存储于被存储在机械信息数据库31中的机械改造历史信息311、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以及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313中。另外,数据输入输出部321被构成为进行用于将在梯形图编辑部2中由操作人员编辑过的各数据存储于机械信息数据库31中的登记(Check in)处理。
改造检测部322与数据输入输出部321和识别信息检索部323连接。改造检测部322被构成为,获取在数据输入输出部321中从机械信息数据库31登出的机械改造历史信息311与在梯形图编辑部2中由操作人员编辑并在机械信息数据库31中登记的机械改造历史信息311之间的差,从而进行改造的检测。
识别信息检索部323与改造检测部322、机械信息数据库31、梯形图编辑部2、以及合并部324连接。识别信息检索部323被构成为,从机械信息数据库31的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中,检索用于表示由改造检测部322检测出的改造的识别信息,并将检索出的识别信息发送给合并部324。并且,被构成为在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内没有发现表示由改造检测部322检测出的改造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向梯形图编辑部2通知过去未进行过的新的改造。
合并部324与识别信息检索部323、机械信息数据库31、以及编辑部4连接。合并部324被构成为,对被存储于机械改造历史信息311的、与从识别信息检索部323发送来的识别信息对应的修正程序,以及被存储于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313的梯形图程序进行合并,生成新的梯形图程序并向编辑部4输出。
下面,参照图3至图6对由合并部324执行的合并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针对机械#1按顺序地增设设备#1和设备#2的改造已经被进行。在增设设备#1时,通过操作人员编辑作为版本1(Ver.1)的源程序,生成作为版本2A(Ver.2A)的设备#1增设程序,基于设备#1增设程序,由后述的修正程序生成部325生成设备#1增设用修正程序。然后,在进一步增设设备#2时,通过操作人员编辑作为版本2A的设备#1增设程序,生成作为版本3(Ver.3)的设备#1/设备#2增设程序,基于设备#1/设备#2增设程序,由后述的修正程序生成部325生成设备#2增设用修正程序。这里,在针对机械#2新增设设备#2的情况下,合并部324将设备#2增设用修正程序合并到作为版本1的源程序,从而生成作为版本2B(Ver.2B)的设备#2增设程序。已生成的设备#2增设程序由编辑部4编辑后,经由通信部5以及通信网络6向机械#2装载。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针对机械#1增设设备#1、针对机械#2增设设备#2的改造已经被进行。在将设备#1增设到机械#1时,通过操作人员编辑作为版本1的源程序,生成作为版本2A的设备#1增设程序,基于设备#1增设程序,由后述的修正程序生成部325生成设备#1增设用修正程序。而且,在将设备#2增设到机械#2时,通过操作人员编辑作为版本1的源程序,生成作为版本2B的设备#2增设程序,基于设备#2增设程序,由后述的修正程序生成部325生成设备#2增设用修正程序。这里,构成为在针对机械#2新增设设备#1的情况下,合并部324将设备#1增设用修正程序合并到作为版本2B的设备#2增设程序,从而生成版本3的设备#1/设备#2增设程序。
如图4所示的例子那样,在对从源程序派生出的程序合并修正程序的情况下,例如产生如图5所示那样的冲突。在图5的左上表示了图4中的版本2A的设备#1增设程序,进行了增设设备#1的改造、即在由识别信息“ID-02”识别的改造中,进行了在通过梯级数(rungnumber)2指示的梯级配置接点C(ID-02增设接点)那样的修正。该修正部分是设备#1增设用修正程序。在图5的左下表示了图4中的版本2B的设备#2增设程序,进行了增设设备#2的改造、即在与识别信息“ID-03”对应的改造中,进行了在通过梯级编号2参照的梯级配置接点D(ID-03增设接点)那样的修正。
在该状况下,若欲将设备#1增设用修正程序合并到设备#2增设程序,则在由梯级数2参照的梯级接点C与接点D之间产生冲突,无法进行唯一的合并。因此,合并部324构成为生成图5的右上所示那样的将接点C与接点D串联连接的AND电路、和如图5的右下所示那样的将接点C与接点D并联连接的OR电路这两个候补(合并候补),并向操作人员提示。而且,操作人员选择被提示的候补中的一个,从而冲突被消除,在合并部324中适当地执行合并处理。另外,由此,操作人员能够容易地消除冲突,因此能够尽量地减少改造的作业工时。
此外,在合并部324中生成的候补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也可生成能够消除冲突的三个以上的候补。
图6示出了其它合并例。假定针对机械#2,进行伴随着由识别信息“ID-03”识别的改造的合并处理的情况下。构成为在合并的修正程序内,在包含伴随着由识别信息“ID-02”识别的改造的修正部分的情况下,合并部324从修正程序仅提取伴随着由识别信息“ID-03”识别的改造的修正部分,进行合并处理。
如图1所示,修正程序生成部325与数据输入输出部321、机械信息数据库31、及编辑部4连接。修正程序生成部325构成为,基于在数据输入输出部321从机械信息数据库31登出的梯形图程序与在数据输入输出部321中被登记于机械信息数据库31的梯形图程序之差,生成修正程序。参照图7对修正程序的生成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定如图7的左侧下段所示那样的源的梯形图程序被存储于机械信息数据库31的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313。这里,在最初进行对机械#1增设设备#1那样的改造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为了制作该改造所需的梯形图程序,将源的梯形图程序经由数据输入输出部321从机械信息数据库31登出,在梯形图编辑部2中编辑梯形图程序。例如如图7的左侧中段所示,操作人员以将由通过梯级数2以及梯级数3参照的梯级构成的梯形图程序追加到源的梯形图程序的方式进行编辑,将编辑后的梯形图程序经由数据输入输出部321向机械信息数据库31登记。此时,修正程序生成部325将登出的源的梯形图程序、与由操作人员编辑并被登记的梯形图程序之差亦即差分程序作为设备#1增设用修正程序,向机械信息数据库31的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登录。
接下来,在初次进行对增设了设备#1的机械#1增设设备#2那样的改造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为了制作该改造所需的梯形图程序,将当前的梯形图程序、即用于控制增设了设备#1的机械#1的梯形图程序经由数据输入输出部321从机械信息数据库31登出,并在梯形图编辑部2中编辑。例如如图7的左侧上段所示,操作人员以将由通过梯级数4参照的梯级构成的梯形图程序追加到当前的梯形图程序的方式进行编辑,将编辑后的梯形图程序经由数据输入输出部321向机械信息数据库31的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313登记。此时,修正程序生成部325对已登出的当前的梯形图程序与由操作人员编辑的并被登记的梯形图程序之差亦即差分程序、配置了与该差分程序所含的输入输出中继(图9所示的输入输出信号)相关的中继的梯级进行组合,生成设备#2增设用修正程序。
即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由通过梯级编号4参照的梯级构成的差分程序所含的接点在将作为“R10.0”参照的位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而动作时,与该输入信号相关联的输出信号从被配置于通过梯级编号2参照的梯级的线圈输出。因此,对由通过梯级编号4参照的梯级构成的差分程序追加配置了输出与该差分程序的输入信号相关联的输出信号的线圈的由通过梯级编号2参照的梯级构成的程序,从而生成设备#2增设用修正程序。
此外,如图9所示,对图7所示的输入输出中继赋予的符号“R”表示在可编程控制器的内部进行交换的内部信号。对图7所示的输入输出中继赋予的符号“F”表示从CNC(数值控制装置)向可编程控制器输入的输入信号。对图7所示的输入输出中继赋予的符号“Y”表示从可编程控制器向外部设备输出的输出信号。另外,虽在图7所示的梯形图程序中未使用,但如图9所示,符号“G”表示从可编程控制器向CNC输出的输出信号,符号”X”表示从外部设备向可编程控制器输入的输入信号。
修正程序生成部325构成为将已生成的设备#2增设用修正程序向机械信息数据库31的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登录。
并且,修正程序生成部325构成为将由操作人员编辑后的梯形图程序向编辑部4发送。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虽针对差分程序追加梯级单位的程序并生成修正程序,但也可通过追加比梯级单位小的单位的部分程序来生成修正程序。
接下来,参照图1以及图8对在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1中执行的梯形图程序管理方法进行说明。
若对经由通信网络6与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1连接的机械7进行改造,则通过操作人员将与该改造相关的数据向梯形图程序管理系统1输入(图8的步骤S1)。更具体而言,通过梯形图编辑部2,使机械改造历史信息311中关于成为该改造的对象的机械7的改造历史表T2经由数据输入输出部321从机械信息数据库31登出。已登出的改造历史表T2在梯形图编辑部2中通过操作人员追加了与该改造的内容有关的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识别信息后,经由数据输入输出部321向机械信息数据库31登记。
此时,通过改造检测部322对登出的改造历史表T2、及登记的改造历史表T2进行监视,利用两者的差进行改造检测(图8的步骤S2),判断是否进行了改造(图8的步骤S3)。在判断为未进行改造的情况下,在数据输入输出部321中待机到数据被输入为止。
在判断为已进行了改造的情况下,通过识别信息检索部323,从表示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的历史信息表T1检索表示该改造的识别信息(图8的步骤S4),判断在历史信息表T1内是否存在表示该改造的识别信息(图8的步骤S5)。
在历史信息表T1内存在表示该改造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合并部324,将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313所含的成为该改造的对象的机械7用的梯形图程序、和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的与表示该改造的识别信息对应的修正程序合并(图8的步骤S6)。
若合并结束,则判定是否存在其它的改造(图8的步骤S7)。在存在其它的改造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
在不存在其它的改造的情况下,通过编辑部4,将已合并的梯形图程序进行编译,生成目标代码(图8的步骤S10)。
而且,经由通信部5以及通信网络6向改造对象的机械7装载已生成的目标代码(图8的步骤S11),结束处理。
这样,多个机械7各自的梯形图程序、及与过去已实施的改造对应的修正程序被数据库化并被集中管理,所以在对伴随着新的与过去实施过的改造相同的梯形图程序的修正的改造进行实施时的修正、维护变得容易,能够尽量地减少改造的作业工时。
在图8的步骤S5中,在历史信息表T1内没有表示该改造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从识别信息检索部323向梯形图编辑部2通知在历史信息表T1内没有表示该改造的识别信息的意旨。而且,梯形图编辑部2接收该通知,以在梯形图程序中进行该改造所需的修正的方式催促操作人员。接着,通过操作人员的指示,利用梯形图编辑部2,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313的关于成为该改造的对象的机械7的梯形图程序经由数据输入输出部321被从机械信息数据库31登出。已登出的梯形图程序在梯形图编辑部2中,通过操作人员进行了该改造所需的修正后,经由数据输入输出部321向机械信息数据库31登记(图8的步骤S8)。
此时,通过修正程序生成部325,基于已登出的梯形图程序与已登记的梯形图程序之差来生成修正程序,并存储于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图8的步骤S9)。更具体而言,通过修正程序生成部325,对在已经实施的改造中通过操作人员修正后的梯形图程序与该修正前的梯形图程序之差亦即差分程序追加从修正前的梯形图程序检索出的差分程序内的与输入输出信号相关的部分,由此生成修正程序。
这样,不仅是差分程序,差分程序内的与输入输出信号相关的部分也被追加到差分程序中,所以能够生成对改造来说必需并且足够的修正程序。另外,这样修正程序的管理变得容易。
另外,已登记的梯形图程序通过修正程序生成部325向编辑部4发送。而且,通过编辑部4,梯形图程序被编译,并生成目标代码(图8的步骤S10),经由通信部5以及通信网络6向改造对象的机械7装载已生成的目标代码(图8的步骤S11),一系列处理结束。
以上,虽参照附图详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的构成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包括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的设计改变等。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由数据库管理部32所具备的修正程序生成部325生成修正程序,但在所需的修正程序被预先存储于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312的情况下,数据库管理部32也可以是不具备修正程序生成部325的构成。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经由数据输入输出部321输入输出的机械改造历史信息311在梯形图编辑部2中被编辑时,改造检测部322自动地检测改造,将与该改造对应的识别信息向识别信息检索部323发送,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设为省略数据输入输出部321以及改造检测部322,在梯形图编辑部2中操作人员输入与该改造对应的识别信息,梯形图编辑部2将该识别信息直接向识别信息检索部323发送的构成。在该情况下,也可不要机械信息数据库31的机械改造历史信息311。
附图标记
7 机械
31 机械信息数据库(数据库)
32 数据库管理部
311 机械改造历史信息
312 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
313 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
323 识别信息检索部
324 合并部
325 修正程序生成部

Claims (2)

1.一种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库,其具有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机械改造历史信息和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所述梯形图程序存储区域用于储存用来控制多个机械中的每一个机械的梯形图程序,在所述机械改造历史信息中对所述多个机械已实施了改造的内容与识别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储存,其中,所述识别信息用于识别对所述多个机械已实施了改造的内容,在所述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中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改造所需的修正程序彼此相关联地储存;以及
数据库管理部,用于管理所述数据库,
其中,所述数据库管理部包括:
识别信息检索部,用于从所述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中检索与针对成为改造对象的机械而实施的改造的内容对应的识别信息;
合并部,用于从所述梯形图程序历史信息中提取与所述检索出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所述修正程序,并将所述修正程序合并到成为所述改造对象的机械的所述梯形图程序中;以及
修正程序生成部,用于生成所述修正程序,
所述修正程序生成部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修正程序:
在已实施的所述改造中,通过向由操作人员修正后的梯形图程序与修正前的梯形图程序之间的差分亦即差分程序中,追加与从所述修正前的梯形图程序中检索出的所述差分程序内的输入输出信号相关联的部分,从而生成所述修正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并部,在所述梯形图程序与所述修正程序之间产生冲突时,生成能够消除所述冲突的多个合并候补。
CN201711195876.6A 2016-11-29 2017-11-24 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 Active CN1081212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1679A JP6457467B2 (ja) 2016-11-29 2016-11-29 ラダープログラム管理装置
JP2016-231679 2016-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1297A CN108121297A (zh) 2018-06-05
CN108121297B true CN108121297B (zh) 2019-08-23

Family

ID=62117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95876.6A Active CN108121297B (zh) 2016-11-29 2017-11-24 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99119B2 (zh)
JP (1) JP6457467B2 (zh)
CN (1) CN108121297B (zh)
DE (1) DE1020172206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27015B2 (ja) * 2019-01-24 2023-02-2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ラダープログラム編集システム、サーバ、端末装置、ラダープログラム編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00121090A (ko) * 2019-04-15 2020-10-23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Plc 시스템 및 이의 입출력 리프레시 주기 제어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10540A (ja) * 1992-09-29 1994-04-22 Fanuc Ltd コンピュータ制御機器のリモート診断装置
JP2006330867A (ja) * 2005-05-24 2006-12-07 Keyence Corp プログラム変更履歴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適用される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08012919A1 (fr) * 2006-07-28 2008-01-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positif périphérique de contrôleur de logique programmable
CN101786577A (zh) * 2009-01-23 2010-07-28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双机负重行走式液压数控跨缆吊机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066635A (zh) * 2015-04-21 2016-11-02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0806A (ja) * 1990-06-29 1992-02-26 Fanuc Ltd ラダープログラム管理方式
JPH1040085A (ja) 1996-07-18 1998-02-13 Hitachi Ltd 保守管理装置及び保守管理方法
JPH10340108A (ja) * 1997-06-06 1998-12-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グラマブルロジックコントローラの周辺装置
JP2002163020A (ja) * 2000-11-27 2002-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における異常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7143366B1 (en) 2001-06-11 2006-11-2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Graphical compare utility
US20060190106A1 (en) 2001-07-30 2006-08-24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consistent storage of data in an industrial controller
US7065415B2 (en) 2001-07-30 2006-06-20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consistent storage of data in an industrial controller
US6801813B2 (en) 2001-07-30 2004-10-05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consistent storage of data in an industrial controller
JP4490634B2 (ja) 2002-04-17 2010-06-30 富士電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生産設備情報管理システム、生産設備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86998B2 (ja) 2005-11-07 2011-10-05 株式会社日立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ソフトウェア再利用部品管理システム
JP2011113254A (ja) * 2009-11-26 2011-06-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ラダー図編集装置およびラダー図編集プログラム
JP5215349B2 (ja) * 2010-05-12 2013-06-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装置
JP5255108B2 (ja) * 2011-11-04 2013-08-0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指令経路速度条件による速度制御を行う数値制御装置
US9031975B2 (en) * 2012-11-06 2015-05-12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Content management
KR20150127161A (ko) * 2013-03-07 2015-11-16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래더 프로그램 표시 프로그램 및 래더 프로그램 표시 장치
CN105900027B (zh) * 2014-01-07 2018-09-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轨迹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10540A (ja) * 1992-09-29 1994-04-22 Fanuc Ltd コンピュータ制御機器のリモート診断装置
JP2006330867A (ja) * 2005-05-24 2006-12-07 Keyence Corp プログラム変更履歴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適用される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08012919A1 (fr) * 2006-07-28 2008-01-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positif périphérique de contrôleur de logique programmable
CN101786577A (zh) * 2009-01-23 2010-07-28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双机负重行走式液压数控跨缆吊机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066635A (zh) * 2015-04-21 2016-11-02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50046A1 (en) 2018-05-31
JP2018088178A (ja) 2018-06-07
DE102017220653A1 (de) 2018-05-30
CN108121297A (zh) 2018-06-05
JP6457467B2 (ja) 2019-01-23
US10599119B2 (en) 202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5110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gramming
JP4973867B2 (ja) Plc制御プログラム開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922030B2 (en) Information-system-construction support tool and information-system-construction support program
Wang et al. Enriched machining feature-based reasoning for generic machining process sequencing
CN109697500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121297B (zh) 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
US10031512B2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editing NC program
CN102339025B (zh) 用于启动机器或者机器系列中的机器的方法和规划系统
CN109491334A (zh) 用于评估与过程控制系统相关联的配置文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09564419A (zh) 用于工业应用的技能接口
CN109934507A (zh) 一种业务流程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57942A (zh) 一种应用于钢厂的事故预案专家系统
Sanches et al. An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for production scheduling on manufacturing systems with simultaneous use of machines and agvs
Fischer et al. Configuration of PLC software for automated warehouses based on reusable components-an industrial case study
US7657410B2 (en) Process simulation system
CN112446625A (zh) 一种工艺线路生成系统、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
JP2008293080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ルーチング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899559B2 (en) Language-based organization of controller engine instances
EP4343468A1 (en) Development assistance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development assistance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5385837B2 (ja) プラント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支援装置及び方法
Wang Combining facility layout redesign and dynamic routing for job-shop assembly operations
CN107003649B (zh) 系统设计辅助工具
KR101085114B1 (ko) 피엘씨 소프트웨어 개발환경 제공 시스템
Balic et al. Optimisation of intelligent FMS using the data flow matrix method
US20240103922A1 (en) Design execution apparatus and design execu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