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6635A - 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6635A
CN106066635A CN201510646524.2A CN201510646524A CN106066635A CN 106066635 A CN106066635 A CN 106066635A CN 201510646524 A CN201510646524 A CN 201510646524A CN 106066635 A CN106066635 A CN 106066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ezoid
program
information
text
annotat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65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野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sk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sk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sk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ask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66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6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4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3Program document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6Programming the PL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3Plc programming
    • G05B2219/13052Display of ladder diagr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与现有的便利性的兼容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具有:评注附加部,所述评注附加部向梯形图程序中附加包含文本信息的评注;注解信息附加部,所述注解信息附加部将与所述梯形图程序的显示有关的注解信息附加到所述评注中;梯形图显示部,所述梯形图显示部基于梯形图程序来显示梯形图和所述文本信息;以及显示控制部,所述显示控制部基于所述注解信息来控制通过所述梯形图显示部进行的显示。

Description

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
背景技术
梯形图被广泛用来描述进行工业设备的控制的控制器的动作,用于通过市售计算机进行梯形图的创建辅助的计算机软件也已被广泛了解。一般来说,在梯形图中难以一看就理解各行表示怎样的动作,因此在上述的软件中也存在用户能够向梯形图中适当地插入评注(comment)的软件。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依然有很多用户希望有一种不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的梯形图创建装置。另一方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的用户已经熟悉了现有的梯形图创建辅助,很多都不希望改变其可用性,因此难以同时满足两者的需求。
因此,本发明要解泱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维持与现有的便利性的兼容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具有:评注附加部,所述评注附加部向梯形图程序中附加包含文本信息的评注;注解(annotation)信息附加部,所述注解信息附加部将与所述梯形图程序的显示有关的注解信息附加到所述评注中;梯形图显示部,所述梯形图显示部基于梯形图程序来显示梯形图和所述文本信息;以及显示控制部,所述显示控制部基于所述注解信息来控制通过所述梯形图显示部进行的显示。
而且,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可以如下:其包括:注解信息显示部,关于多个所述注解信息,所述注解信息显示部将各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一览显示在与所述梯形图和所述评注的显示区域不同的区域;以及注解信息选择部,所述注解信息选择部从所述一览显示的一个以上的所述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中选择至少一个注解信息,所述显示控制部使所述梯形图显示部显示附加了被选中的注解信息的位置处的所述梯形图。
而且,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可以如下:所述注解信息显示部将表示所述注解信息的注解名作为进行一览显示的所述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与表示附加了所述注解信息的所述梯形图程序的梯形图程序名关联起来进行一览显示。
而且,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可以如下:其具有:文本信息关联部,所述文本信息关联部至少将被包含至所述评注中的所述文本信息与附加在所述评注中的每个所述注解信息关联起来;以及可读文件输出部,所述可读文件输出部至少将所述文本信息以能够按照每个与该文本信息关联的所述注解信息区别开的方式作为可读文件输出。
而且,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可以如下:所述文本信息关联部还将隐藏文本与每个所述注解信息关联起来,所述可读文件输出部还将所述隐藏文本以能够按照每个所述注解信息区别开的方式作为可读文件输出。
而且,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可以如下:其具有:次序层级指定部,所述次序层级指定部指定被一览显示的所述注解名的次序及层级中的至少任一个,所述可读文件输出部基于被指定的次序及层级中的至少任一个来输出所述可读文件。
而且,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可以如下:所述可读文件是可读文件数据,所述注解信息包含数据确定信息和文本数据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确定信息确定所述可读文件数据,所述文本数据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可读文件数据中的与所述注解信息关联的文本数据的位置,所述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具有文本显示部,所述文本显示部基于所述数据确定信息和所述文本数据位置信息来显示与所述可读文件数据的规定的注解信息相关的文本。
而且,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可以如下:其具有: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接收部,所述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接收部接收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所述基础可读文件数据包含能够互相区别开的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块文本;以及梯形图程序生成部,所述梯形图程序生成部基于所述基础可读文件数据,生成附加了包含每个所述块文本的所述注解信息的评注的梯形图程序。
而且,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可以如下:所述梯形图程序生成部基于所述块文本的次序及层级结构来指定所述注解名的次序及层级。
而且,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可以如下:将所述块文本的内容设为所述文本信息。
而且,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上述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发挥功能。
而且,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方法包括:向梯形图程序中附加包含文本信息的评注;将与所述梯形图程序的显示有关的注解信息附加到所述评注中;基于梯形图程序来显示梯形图和所述文本信息;以及基于所述注解信息来控制所述梯形图的显示。
而且,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方法可以包括:关于多个所述注解信息,将各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一览显示在与所述梯形图和所述评注的显示区域不同的区域;以及从所述一览显示的一个以上的所述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中选择至少一个注解信息,并且,显示附加了被选中的注解信息的位置处的所述梯形图。
而且,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方法,将表示所述注解信息的注解名作为进行一览显示的所述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与表示附加了所述注解信息的所述梯形图程序的梯形图程序名关联起来进行一览显示。
而且,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方法可以至少将被包含至所述评注中的所述文本信息与每个附加在所述评注中的所述注解信息关联起来;以及至少将所述文本信息以能够按照与该文本信息关联的每个所述注解信息区别开的方式作为可读文件输出。
而且,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方法可以还将隐藏文本与每个所述注解信息关联起来,还将所述隐藏文本以能够按照每个所述注解信息区别开的方式作为可读文件输出。
而且,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方法可以指定被一览显示的所述注解名的次序及层级中的至少任一个,基于被指定的次序及层级中的至少任一个来输出所述可读文件。
而且,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方法可以是:所述可读文件是可读文件数据,所述注解信息包含数据确定信息和文本数据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确定信息确定所述可读文件数据,所述文本数据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可读文件数据中的与所述注解信息关联的文本数据的位置,基于所述数据确定信息和所述文本数据位置信息来显示与所述可读文件数据的规定的注解信息相关的文本。
而且,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方法可以是:接收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所述基础可读文件数据包含能够互相区别开的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块文本;以及基于所述基础可读文件数据,生成附加了包含每个所述块文本的所述注解信息的评注的梯形图程序。
而且,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方法可以基于所述块文本的次序及层级结构来指定所述注解名的次序及层级。
而且,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的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方法可以将所述块文本的内容设为所述文本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的物理构成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显示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的监视器上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注解信息为书签时的数据结构的图像的图;
图5是示出由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输出的可读文件的例子的图;
图6是说明指定注解名的次序及层级的情形的图;
图7是示出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所示的状态下生成并输出可读文件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基于图7所示的基础可读文件生成梯形图程序时的、显示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的监视器上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变形例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功能框图;
图10是示出显示在本变形例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的监视器上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由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执行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梯形图程序选择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注解信息选择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梯形图指令输入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注解信息附加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评注附加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次序、层级指定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可读文件输出动作的流程图;
图19是基础可读文件读入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见解,如果被创建的梯形图为大规模的梯形图,则即使向梯形图中插入了评注,搜索该评注并参考标注了该评注的行也要需要时间,因此梯形图的创建效率降低。
因此,发明人为了改善上述情况而进行了以下研究:向梯形图程序中新附加书签等注解信息,以使梯形图创建辅助装置能够基于该注解信息参照梯形图中必要的位置。这里,被新附加的注解信息不能被现有的梯形图创建辅助软件或控制器准确解释。因此,可以预想到新附加这样的注解信息会破坏梯形图程序的兼容性。
基于此,发明人进一步对向梯形图程序新附加注解信息并且不会破坏梯形图程序的兼容性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进行了仔细研究开发,直至发明出了新颖、独创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等。以下,参照附图,对该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等,例举其实施方式来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物理构成例的框图。作为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可以使用一般的计算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使用了一般的计算机,其中,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1a、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b、外部存储装置1c、GC(Graphics Controller,图形控制器)1d、输入设备1e以及I/O(Inpur/Output,输入/输出)1f通过数据总线1g以能够互相进行电信号的交换的方式连接。这里,外部存储装置1c是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或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等能够静态地记录信息的装置。并且,来自GC1d的信号被输出到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或所谓的平板显示器等使用者视觉识别图像的监视器1h,并被显示为图像。输入设备1e是键盘、鼠标、触摸面板等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设备,I/O1f是用于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与外部的设备交换信息的接口。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发挥功能的应用程序被安装到外部存储装置1c,根据需要被读取到RAM1b中并由CPU1a执行。另外,该程序可以被记录在适当的光盘、磁光盘、闪存等适当的计算机可读信息记录介质中来提供,也可以经由互联网等信息通信线路来提供。另外,由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创建的梯形图程序也可以传送到经由I/O1f连接的PLC(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而被执行。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功能构成例的功能框图。本图所示的各功能框是使用上述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物理构成来虚拟地实现的,例如通过由CPU1a执行预定的程序、或者对RAM1b或外部存储装置1c分配存储预定信息的区域来虚拟地实现的,并且本图所示的各功能框是着眼于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具有的功能而分别示出的功能框。因此,本图所示的功能框并不表示按照每个功能框划分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物理构成或者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执行的程序本身。另外,在本图中并不是示出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具有的全部功能,省略了与本发明技术关联低的部分。
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与公知的梯形图的创建辅助软件相同,具有使用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输入梯形图指令并创建梯形图程序的功能。这里,通过梯形图指令创建部2适当输入并创建梯形图指令,由此创建梯形图程序。
在梯形图指令创建部2中创建的梯形图指令作为梯形图程序被存储在梯形图程序存储部3中。梯形图显示部4将存储在梯形图程序存储部3中的梯形图程序中包含的梯形图指令作为梯形图显示在监视器1h上。这里,梯形图指令是构成梯形图程序的独立的指令,在监视器1h上被显示为接点、计时器、线圈、分支等构成梯形图的各种图形。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中包含梯形图指令和评注,所述梯形图指令是通过在控制器中被解释和执行而控制各种设备的动作的命令,所述评注在控制器中被忽视并且不会影响到设备的控制。评注附加部5向梯形图程序中附加评注。评注是用户可编辑的文本,是注释或其他用户能够自由利用的文本。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评注除了包含单纯的文本信息之外还包含注解信息,所述注解信息是与梯形图程序的显示有关的信息。
注解信息附加部6向存储于梯形图程序存储部3的评注中附加注解信息。这里,注解信息不是仅仅作为单纯的文本而被显示的信息,而是指被特别处理的信息,例如通过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被解释而被进行特定处理等。注解信息以能够与评注中的文本信息区别开的方式被附加到评注中。作为这样的方式的一例,例如可以使用所谓的标记语言来明确评注中的注解信息的范围。
注解信息可以包括元数据和权限信息等,元数据是被当作书签的信息、与梯形图或评注的格式相关的信息、与梯形图程序的版本或变更历史有关的信息等,所述权限信息定义与用户相应的阅览、编辑的限制。各个信息中可以进一步包含对该信息赋予特征的各种信息,例如在该信息是书签的情况下,如后面所述,可以包含其标识符、名称、次序及层级、隐藏文本、数据确定信息以及文本数据位置信息等。如果该信息是变更历史,则可包含变更前后的梯形图指令及其变更日期时间和变更者等,如果该信息是格式信息,则可以包含显示所涉及的颜色、反转、下划线等格式的指定和成为其对象的部分的指定。
梯形图显示部4如上所述,除了将存储于梯形图程序存储部3的梯形图程序中的梯形图指令作为梯形图而显示在监视器1h中以外,还将梯形图程序中的评注所包含的文本信息作为文本而显示在监视器1h中。该文本在梯形图中被插入到与标注了梯形图程序中的评注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另外,也可以设定为能够通过用户的指定来转换是否进行梯形图中的文本信息的文本显示。
另一方面,评注中包含的注解信息的处理与文本信息不同,不直接作为文本而显示,由显示控制部7解释,并根据该解释结果来用于控制梯形图显示部4的显示。即,显示控制部7基于注解信息来控制梯形图显示部4的显示。这里,“显示”的“控制”是指对显示方式进行改变、管理。作为改变显示方式的例子,如果注解信息是格式信息,则对与梯形图显示部4显示在监视器1h上的梯形图或文本的颜色等格式有关的显示方式进行改变,在注解信息为上述的书签的情况下,如以后例示说明的那样,将示出是书签的表示在梯形图中显示,或者通过选择书签来显示标注了该书签的位置的梯形图,由此改变显示方式。另外,作为管理显示方式的例子,可列举出在注解信息为上述的权限信息或变更历史的情况下,依据该信息来显示梯形图或文本,或者不显示该梯形图或文本的一部分或整体等。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能够基于附加到梯形图程序中的注解信息来控制梯形图显示部4对梯形图或文本的显示。除此以外,注解信息由于如上述那样被包含在评注中,因此该注解信息在现有的梯形图创建辅助软件中仅作为评注的一部分处理,并且被现有的控制器忽略,因此不会由于重新向梯形图程序中附加注解信息而产生兼容性的问题。
关于多个注解信息,注解信息显示部8将各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一览显示在监视器1h的与梯形图的显示区域和评注的显示区域不同的区域。由于这是用户能够一览梯形图程序中标注的注解信息的构成,因此在由注解信息显示部8显示的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中使用能够区别开各注解信息的信息即可,例如可以使用注解名。注解名可以是针对每个注解信息由用户设定以便能够容易识别注解信息,或者是由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自动生成的名称。并且,注解信息显示部8可以将注解名与表示附加了该注解信息的梯形图程序的梯形图程序名关联起来进行一览显示。由注解信息显示部8显示的注解名的次序可以反映梯形图程序中相应的注解信息的位置。关于由注解信息显示部8进行的显示的具体方式,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如后面所述,能够与编辑当中的梯形图程序内的位置独立地指定注解信息的次序及层级。因此,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除了注解信息显示部8以外还设置有次序层级显示部9,该次序层级显示部9以针对各注解信息指定的次序及层级被明示的方式一览显示注解名。
因此,由次序层级显示部9显示的注解名的次序不一定反映梯形图程序中相应的注解信息的位置,可以是反映被指定的次序。另外,由次序层级显示部9显示的注解名是针对可被指定次序及层级的类型的注解信息的注解名即可,可以不必针对所有的注解信息进行显示。关于由次序层级显示部9进行的显示的具体方式,也在后面进行说明。
注解信息选择部16从一览显示在监视器1h上的一个以上的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中选择至少一个注解信息。该选择可以通过用户在监视器1h上使用任意的定点设备(pointing device)及其他输入设备来进行。其结果是,被选中的注解信息被传送给显示控制部7,并被用于通过梯形图显示部4进行的显示的控制上。具体地说,在注解信息为书签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7进行控制,使梯形图显示部4显示附加了所选中书签的位置的梯形图。从用户来看,该动作通过从一览显示之中选择任意的书签,能够极快地显示附加了该书签的位置的梯形图。
另外,通过注解信息选择部16选择的注解信息被传送给文本显示部10,文本显示部10可以将关于被选中的注解信息用户认为必要的信息作为文本显示在监视器1h上的适当位置。
另外,通过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基于来自用户的指示、或基于预先确定的规定定时或条件而自动执行,文本信息关联部11和可读文件输出部12基于存储在梯形图程序存储部3中的梯形图程序来生成并输出可读文件。
这里,可读文件是指用自然语言描述并且用户能够阅读并理解该内容的文件,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特别地,作为可读文件,生成该文件中包含的文本以适当的单位被划分的方式的文件并输出。因此,文本信息关联部11至少将评注中包含的文本信息与附加在该评注中的每个注解信息关联起来。并且,可读文件输出部12至少将文本信息以能够按照每个与该文本信息关联的注解信息区别开的方式作为可读文件进行输出。
即,该文本信息关联部11和可读文件输出部12的动作生成文本以注解信息为单位被划分的可读文件。一个划分的文本中至少包含附加有对应的注解信息的评注中包含的文本信息。由此,能够将适当插入到梯形图程序中的评注作为按照每个注解信息划分的方式的可读文件而取出。若利用这些,可以通过在梯形图程序的必要位置利用评注写入该程序的规范或说明,适当设定注解信息,而自动创建被分节的可读性强的规范书或书签。
文本信息关联部11可以将上述对应的文本信息以外的进一步的信息与注解信息关联起来。例如,可以将隐藏文本与注解信息关联起来。这里,隐藏文本是虽不会被梯形图显示部4插入到梯形图中进行显示、但被包含在评注中的文本,是区别于上述的文本信息的文本。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隐藏文本被包含在注解信息中,用户能够任意使用。作为隐藏文本的使用方式,具体地,可以例举出注解自身的说明或注释、备忘录或临时记录等。隐藏文本可以以与梯形图区别的方式显示并编辑。
另外,可读文件输出部12可以将生成的可读文件以任意的方式输出。例如,可读文件作为可读文件数据,可以以任意的文件格式的电子数据输出并保存到外部存储装置1c。或者,可读文件可以输出到打印机等印刷装置并被印刷到纸介质上,也可以输出到监视器1h上并在监视器1h上被阅览。也可以使得这些输出格式可以由用户选择。
并且,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可以具有改变在可读文件中反映的注解信息的次序或层级的功能。因此,设置有次序层级指定部13,该次序层级指定部13指定由次序层级显示部9一览显示的注解名的次序及层级的至少任一者,在本实施方式中指定该二者。对各注解名指定的次序及层级被存储在各个注解信息中,可读文件输出部12基于这些被指定的次序及层级来输出可读文件。
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说明,这意味着:通过由次序层级指定部13对各注解信息指定次序及层级,能够与各注解信息在梯形图程序中出现的次序相独立地指定可读文件中的注解信息的次序,并且能够将可读文件分层。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见解,在向梯形图程序中适当标注了文本的情况下,各文本在梯形图程序上出现的次序不一定是在将这些文本作为可读文件读出并理解时合适的次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指定可读文件中的注解信息的次序,由此相对于在梯形图程序上的次序,独立地改变被划分的文本的可读文件中的次序,由此能够极大地提高可读文件的可读性。并且,通过对各注解信息指定其层级,能够将被输出的可读文件做成分层结构,由此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可读文件的可读性。
在以上的说明中,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是使用附加到所创建的梯形图程序中的评注中的文本信息和注解信息来创建并输出可读文件的,但是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也可以具有基于事先准备的可读文件(以后称为“基础可读文件”)来生成附加了具有注解信息的评注的梯形图程序的功能。
因此,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设置有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接收部14和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接收部14从外部存储装置1c等接收基础可读文件数据,该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是基础可读文件的电子数据。这里,基础可读文件是可读文件,并且是指该文件中包含的文本以适当的单位被划分的方式的文件。这里,如果将基础可读文件中的每个划分的一组文本称为块文本,则基础可读文件可以说是包含能够互相区别的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块文本的可读文件。
并且,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针对所接收的基础可读文件数据中包含的每个块文本,生成包含将该块文本作为内容的文本信息和注解信息的评注。其结果是,通过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生成由评注构成的梯形图程序。所生成的梯形图程序被存储在梯形图程序存储部3中,并由梯形图显示部4显示在监视器1h上。
由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生成的梯形图程序如从说明可知的那样,虽不是直接在控制器中被解释和执行而能控制各种设备的动作,但是在用户创建梯形图程序上是极其有用的。即,当创建梯形图程序时,在其规范或说明被定义、并事先文件化了的情况下,如果将该文件作为基础可读文件通过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生成梯形图程序,则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监视器1h上显示将该规范或说明作为评注而附加了的梯形图程序的模板。并且,规范或说明等评注按照每个块文本、即每个小节被划分,因此梯形图程序的创建者只要在参照监视器1h上的评注的情况下按照该规范或说明创建梯形图程序即可,能够大大提高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效率。另外,还能够减少由于漏读规范或说明等而造成的程序错误。并且,在针对每个块文本生成的注解信息是书签的情况下,能够直接参照与每个该规范或说明对应的位置的梯形图程序,因此能够极大地减轻梯形图程序的创建者的负担。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是基于基础可读文件数据创建仅由评注构成的梯形图程序的生成部进行了说明,但是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可以是还生成适当的梯形图指令的生成部。例如,也可以自动地生成并追加规范上被标准地要求的梯形图指令(标签或自锁电路等)。
接着,参照监视器1h上显示的画面的例子来说明以上说明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动作。
图3是示出显示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监视器1h上的显示画面100的一例的图。这里,显示画面100被划分为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梯形图显示区域102、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以及文本显示区域104。
在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显示与要编辑的梯形图程序所属的项目有关的信息。这里,项目是将关联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梯形图程序统一处理的单位,在该图的例子中,示出了四个梯形图程序属于作为对象的项目。在属于项目的四个梯形图程序中分别标注了“chart1”至“chart4”的名称,各梯形图程序属于父层的项目,并以层级结构的方式示出。
另外,当前编辑当中的梯形图程序在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中通过突出显示等而被明示。这里,由于编辑当中的梯形图程序是“chart3”,因此在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中“chart3”被进行高亮显示等突出显示(在图3中示出了以粗字和下划线进行突出显示)。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突出显示”是指将某个要素以可与其他同类型的要素区别开的方式显示。
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中,编辑当中的梯形图程序作为梯形图而被显示。通常,梯形图程序很长,无法在监视器1h上显示其全部,因此如图所示,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中显示梯形图程序的一部分。在图3中,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中显示了作为编辑当中的梯形图程序的“chart3”的一部分。
另外,梯形图显示部4将编辑当中的梯形图程序所包含的评注的文本信息的文本插入到梯形图中并显示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中。图3示出了通过梯形图显示部4将文本作为“文本A”插入到梯形图中进行显示的情形。
对此,包含在评注中的注解信息如上所述被进行特别的处理。这里,如果在包含文本信息“文本A”的评注中附加了如注解名是“书签A”这样的书签作为注解信息,则显示控制部7解释该注解信息并判断为那是书签,由此控制梯形图显示部4,以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上相应的位置处进行明示了标注了名称为“书签A”的书签的特别显示。其结果是,如图3所示,梯形图中的书签“书签A”以与文本信息“文本A”不同的方式被显示,例如书签名以被高亮显示的行等的方式被显示。
并且,注解信息显示部8将包含在梯形图程序“chart3”中的注解信息与该梯形图程序关联显示在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中。这里,如果在梯形图程序“chart3”中作为注解信息包含了注解名分别是“书签A”、“书签B”、“书签C”以及“书签D”这四个书签,则在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中如图所示以层级结构的方式显示书签“书签A”~“书签D”属于梯形图程序“chart3”。另外,显示该“书签A”~“书签D”的次序反映了梯形图程序“chart3”中的书签的位置,即表示在梯形图程序“chart3”中也以该次序包含书签“书签A”~“书签D”。
这里,以书签为例,对注解信息的具体的数据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注解信息为书签时的数据结构的图。在注解信息中可包括赋予每个注解信息的标识符、以及基于该注解信息进行特别处理所需要的信息,在这里所示的例子中,注解信息除了标识符以外,还包括书签名、次序及层级、隐藏文本、数据指定信息以及文本数据位置信息。这里,书签名相当于注解信息为书签时的注解名。次序及层级是与由次序层级指定部13指定的注解信息的次序及层级有关的信息。关于其他的信息,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图3所示的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中,包含在编辑当中的梯形图程序“chart3”中的注解信息的注解名通过次序层级显示部9以明示这些次序及层级的方式被一览显示。因此,在该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中,无需指定次序或层级的注解信息的名称不一定需要显示,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显示了作为书签的注解信息的注解名。次序及层级的明示例如如图所示,通过在各注解名之前附上表示其次序的编号,并在与该次序相应的位置显示注解名来进行。此外,注解信息的次序及层级的初始值是任意的,但作为一例,可以以与梯形图程序中的次序相应的次序为同层。因此,对于各注解信息,在未指定任何次序及层级的状态下,显示在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中的注解名的次序和显示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中的注解名的次序可以相同。
关于被选中的注解信息的各种信息通过文本显示部10作为文本被显示在文本显示区域104。注解信息的选择例如可以通过使用GUI指定显示在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以及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中的注解名来进行。显示到文本显示区域104的文本是表示关于被选中的注解信息用户认为必要的信息的文本。如这里所示,在被选中的注解信息是书签“书签A”的情况下,可以是与该书签关联的文本信息“文本A”以及该书签具有的隐藏文本。并且,也可以在文本显示区域中显示其他信息,例如如图4所示的标识符、书签名、次序及层级、数据指定信息以及文本数据位置信息等。另外,可以使得显示在文本显示区域104中的文本能够在文本显示区域104上进行编辑。
接着,为了帮助理解,对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直到在监视器1h上显示图3所示的显示画面100的动作的例子进行简单说明。此外,后面进一步叙述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动作。首先,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被启动、项目被选择了的状态下,是仅进行对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的显示而梯形图显示区域102、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以及文本显示区域104什么都没有显示的状态。此时,在项目显示区域101上,如图3所示,可以是显示了包含在属于项目的梯形图程序中的注解信息的注解名的状态,也可以仅示出属于项目的梯形图程序,在此情况下,通过如下述选择梯形图程序来显示该梯形图程序所包含的注解信息的注解名的一览即可。
接着,如果用户选择梯形图程序“chart3”,则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中突出显示“chart3”,并且梯形图程序“chart3”的规定位置、这里为前头部分作为梯形图而被显示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中,另外,包含在该梯形图程序“chart3”中的注解信息的注解名按照所指定的次序及层级被显示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中。这里,作为注解信息的“书签A”~“书签D”,由于其次序及层级保持梯形图程序中的出现顺序的次序而未被改变,因此分别被标注表示该次序的编号1~4来被显示。
并且,如果用户在项目显示区域101或注解显示区域103中选择“书签A”,则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中,将梯形图程序“chart3”中的标注有该书签“书签A”的位置(即,包含注解名为“书签A”的书签的评注被附加的位置)作为梯形图如图3所示那样进行显示。同时,在文本显示区域104中,显示关于作为被选中的注解信息的书签“书签A”用户认为必要的的信息。这里,如果已设定为作为与书签“书签A”对应的文本信息的“文本A”,则包含在书签“书签A”中的隐藏文本被显示。图3所示的显示画面100示出了该状态。
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的梯形图指令的创建及编辑和注解信息的创建及编辑可以使用GUI或键盘等适当的输入设备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上进行。当然,还可以准备多种输入方法,例如,显示对话框,或者可使用指令菜单或快捷键等。
接着,考虑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对梯形图程序“chart3”生成可读文件并输出的情况。根据用户的指示等适当的指定,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通过上述的文本信息关联部11和可读文件输出部12来生成并输出可读文件。
此时,被作为可读文件输出时的注解信息的次序及层级按照当前指定的次序及层级。因此,在该例子中,书签“书签A”~“书签D”以该次序成为同层。并且,“文本A”~“文本D”分别被关联到各个书签。
图5是示出通过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输出的可读文件的例子的图。如图所示,在这里所示的可读文件中,“文本A”~“文本D”以该次序并以互相可区别的方式配置,在该例子被分节配置。另外,在各个文本中,作为对应的注解信息的注解名的“书签A”~“书签D”作为各个小节的标题而被标注。并且,在标题之前,作为表示注解信息的次序及层级的记号,这里小节编号如“§1”~“§4”的这样被标注。由于各注解间是相同层级,因此小节编号仅是连续编号。
此外,在这里所示的例子中,由于书签“书签A”~“书签D”均未被设定隐藏文本,因此在图5所示的可读文件中未出现隐藏文本,但是在设定了隐藏文本的情况下,文本信息关联部11可以将隐藏文本与注解信息关联起来,在可读文件输出部12输出的可读文件的各小节中还可包含隐藏文本。可读文件输出部12还将隐藏文本以能够按照每个注解信息区别开的方式作为可读文件输出。文本信息关联部11还可以将其他文本、例如外部的文件关联到注解信息。
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注解信息的次序及层级从其初始状态未进行任何改变,因此与可读文件中的注解信息对应的文本的次序与梯形图程序中的次序一致,另外,所有的文本为相同层级的小节。这里,为了更容易地理解可读文件,考虑改变应输出为可读文件的文本的次序及层级。
图6是说明指定注解名的次序及层级的情形的图。在图6中,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a是指定次序及层级之前的区域,在该图中,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b是指定次序及层级之后的区域。此外,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a和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b是仅摘录示出图3所示的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的图。
这里,假定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a的状态下,通过次序层级指定部13进行如下的指定:将“书签D”的次序从最末尾变更到“书签A”与“书签D”之间,并且将“书签C”的层级下降一级,变更为“书签B”的下层。具体地,作为一个例子,该指定可通过使用GUI将“书签D”拖放到“书签A”和“书签B”之间(图中操作(1)),并且将“书签C”向画面右方向拖拉(图中操作(2))等来进行。其结果是,如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b中所示,明示了“书签A”~“书签D”的次序被变更,“书签D”被显示到“书签A”与“书签B”之间的位置,并且“书签C”被从其他的注解名向右侧缩进,层级变为下层。另外,在这里所示的例子中,表示指定后的次序及层级的编号被标注在各注解名之前。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中,该编号与可读文件被生成并输出时的各小节的小节编号一致。因此,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b示出了要被输出的可读文件的小节构成(所谓的章节),因此该显示能够作为可读文件的目录来理解,能够不等可读文件的生成和输出,一看就能够理解要被输出的可读文件的构成。
图7示出了在该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b所示的状态下生成可读文件并输出的例子。如果与图5所示的可读文件相比,则各注解信息间的次序已变更为所指定的那样,另外,由于示出了层级结构,可以看出,其内容的理解变得容易。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如图3所示,通过注解信息显示部8将注解名以关联到包含相应的注解信息的梯形图程序的方式一览显示在项目显示区域101中,同时,通过次序层级显示部9将与次序及层级的指定相关的注解信息以明示其次序及层级的方式一览显示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中。
其理由主要如下所述。首先,关于项目显示区域101,由于其目的之一是使得想要创建或编辑梯形图程序的用户容易把握实际创建或编辑的对象的梯形图程序的构成或与其他梯形图程序的关系,因此这里可以以能够把握各注解信息属于哪个梯形图程序,什么样的注解信息被附加到梯形图程序,另外各注解信息以哪种次序附加到梯形图程序中的方式被显示。因此,注解信息显示部8将各注解名以与其所属的梯形图程序关联起来的方式进行全部显示,并且,其次序如梯形图程序中的注解信息的次序那样。
对此,注解信息显示部8由于其目的之一是使得用户一看就理解要被生成并输出的可读文件的构成,因此,在这里,被显示的注解名是与被输出的可读文件关联的名称即可,另外,其次序也与被输出的可读文件中的次序一致,也可以显示层级。因此,次序层级显示部9针对作为书签的注解信息,显示注解名,并且在该显示时明示针对各注解信息指定的次序及层级,是与通过注解信息显示部8进行的显示不同的方式。
但是,并不是一定要同时进行这两种注解名的一览显示,可以仅显示其中任一种,也可以使得随时能够转换这些显示。例如,也可以省略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次序层级指定部13在项目显示区域101上针对各注解信息指定其次序及层级。
接着,考虑使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从基础可读文件生成梯形图程序。这里,作为基础可读文件的例子,假定之前的图7所示的文件已以电子数据的方式准备。
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接收部14接收图7所示的基础可读文件的基础可读文件数据,并将其传送给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梯形图程序生成部分析基础可读文件数据,将基础可读文件数据中包含的文本分割为块文本,创建与块文本相同数量的评注,块文本成为各个评注中的文本信息。
并且,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在所生成的评注中分别创建并附加注解信息,这里创建并附加书签。此时,各书签的注解名和次序及层级可以基于附加在分析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时被识别为块文本的文本中的标题或小节编号来自动定义。例如,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作为赋予各小节的标题的“书签A”、“书签D”、“书签B”以及“书签C”被用作各个注解名,另外,作为小节编号的“§1”、“§2”、“§3”以及“§3-1”被用作表示次序及层级的编号。
图8是示出基于图7所示的基础可读文件生成了梯形图程序时的、显示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监视器1h上的显示画面100的一例的图。如该图所示,在项目显示区域101中示出了:梯形图程序“chart1”被新追加到项目中,该梯形图程序中,以图示的次序包含有四个注解信息。此外,这里,作为注解信息使用了书签。各注解名是基础可读文件的各小节的小节标题,其次序与基础可读文件中的小节的次序相同。
被创建的梯形图程序作为梯形图被显示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这里,由于梯形图指令还不存在,因此与基础可读文件的各小节对应地生成的各评注的注解信息和文本信息被显示。例如,对显示在该区域的最上层的评注进行说明,首先,示出标记有注解名为“书签A”的书签,在其下显示有作为与该书签对应的文本信息的“文本A”。这是与基础可读文件中的小节“§1”对应生成的。“书签D”及其之后也一样。
并且,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中一览显示作为所生成的注解信息的书签的注解名。这里,各注解信息的次序同于出现在基础可读文件中的次序,但是关于层级,在基础可读文件中,示出了“书签C”的层级为小节“§3-1”,是低一层的层级。因此,对于注解名是“书签C”的注解信息,其次序及层级也被存储为低一层,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中,也以明示是低一层的方式显示为“3-1”。
在文本显示区域104中,由于在当前时间点用户尚未对任何的注解信息进行选择,因此什么也不显示。
如此,当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基于基础可读文件数据自动生成了附加有包含注解信息和文本信息的评注的梯形图程序时,梯形图程序的创建者之后利用显示在显示画面100上的文本或小节划分,补充具体的梯形图指令,由此能够创建梯形图程序,因此可以理解梯形图程序的创建极其有效率,并且还能够大大减少遗漏规范等程序错误的可能性。
接着,对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变形例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是参照作为外部文件而记录的可读文件数据来进行与注解信息有关的文本的显示。这里,假定外部文件是在文件系统上与梯形图程序分开独立存储的电子数据。
图9是示出本变形例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功能构成例的功能框图。在变形例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与图2所示的之前的例子相比不同点在于,文本显示部10被构成为参照注解信息而不是评注全体,并且参照外部存储装置1c。其他方面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物理构成与之前的例子没有区别,因此对此省略重复说明。
假定在外部存储装置1c中存储有图7所示的可读文件的可读文件数据作为可读文件的数据。另外,假定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作为项目,已读入了参照图2进行说明的梯形图程序“chart1”~“chart4”,而且与之前的例子一样,在梯形图程序“chart3”中,作为注解信息,附加了“书签A”~“书签D”。
这里,参照图4的注解信息为书签时的数据结构,对书签“书签A”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在标识符的项目中包含有唯一地识别注解信息、并且识别注解信息的类型的信息。该标识符的构成是任意的,例如如果假定在注解信息的序列号中附加有表示其类型的记号,则对于“书签A”,具体地可以是“00001-BM”等。这里,“00001”是注解信息的序列号,“BM”是表示书签的记号。
书签名是注解名,这里是“书签A”。次序及层级作为一例如果使用与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中附加的编号相同的编号,则是“1”。隐藏文本未被特别设定。
并且,数据确定信息是确定可读文件数据的信息。例如数据确定信息是该注解信息、即书签“书签A”应参照的可读文件数据的所在的信息,例如是文件索引。使用该数据确定信息,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能够确定并访问必需的可读文件数据。
并且,文本数据位置信息是在可读文件数据中确定书签“书签A”关联的文本的数据位置的信息。作为该文本数据位置信息的例子,例如可例举出页码和行号。或者,在可读文件数据中例如能够通过标记语言嵌入元数据的情况下,可在可读文件数据中事先作为元数据而赋予表示各小节的位置的标记(label),并将该标记用作文本数据位置信息。根据该方法,如后面所述,即便在可读文件数据被编辑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地确定文本数据的位置。文本数据位置信息可以是指定必要的文本数据的范围的信息,也可以是指定其最前头的信息。
本变形例涉及的文本显示部10在由注解信息选择部16选择了注解信息时,参照存储在梯形图程序存储部3中相应的注解信息。然后,使用该注解信息的数据确定信息来访问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1c中的可读文件数据,将该可读文件数据的根据文本数据位置信息确定的位置作为可读文件显示在文本显示区域104中。该显示可以通过由文本显示部10将可读文件数据解释并格式化后、显示在监视器1h上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将另外准备的可读文件数据的查看器(Viewer)的显示嵌入到文本显示区域104中的方法来进行。
图10是示出显示在本变形例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监视器1h上的显示画面100的一例的图。该图示出了与之前的例子中的图3对应的状态下的显示画面100,并且是通过注解信息选择部16选择了书签“书签A”作为注解信息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文本显示部10在文本显示区域104中显示作为外部数据的可读文件数据的与书签“书签A”对应的位置。并且,这里,由于可读文件数据的显示通过嵌入另外准备的可读文件数据的查看器的显示来进行,因此如图所示,在文本显示区域104进行与将作为与可读文件数据的“书签A”对应的位置的小节“§1”单独在查看器中阅览的情况相同的显示。
如此,通过参照作为外部文件的可读文件数据将与规定的注解信息相关的文本显示在文本显示区域104,在与梯形图程序独立地施加了编辑可读文件数据等变更的情况下,能够在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中进行反映了该变更的显示。由此,在例如项目由多人完成,并且创建梯形图程序的程序员和设计梯形图程序的规范的规范设计者不同的情况下,规范设计者不看详细的梯形图程序,对作为其规范书的可读文件数据施加反映了更改规范的变更,而程序员能够通过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参照变更后的可读文件数据来修正梯形图程序等,如此能够灵活地应对与梯形图程序有关的规范的改变,极大地提高其生产率和可维护性。
本变形例和先前的例子可以是不排斥彼此,可以彼此作为补充。即,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可以包括在先前的例子中说明的功能和动作以及在本变形例中说明的功能和动作双方。在该情况下,文本显示部10既可以设计为能够由用户将其指定为先前的例子的文本显示部还是变形例的文本显示部,也可以设计为对于没有被生成并输出可读文件数据的梯形图程序,进行仿照先前例子的动作,而对于已生成并输出可读文件数据的梯形图程序,进行仿照变形例的动作。
图11~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主要动作的流程图。这里所示的流程示出了与上面说明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功能有关的部分,并不打算穷尽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全部动作。
图11是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1在步骤ST1中读入梯形图程序的项目,在步骤ST2中,将与梯形图程序所属的项目有关的信息显示在显示画面100的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中。
接着,在步骤ST3中,注解信息显示部8将包含在梯形图程序中的注解信息与该梯形图程序关联起来显示在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中。
然后,当在步骤ST4中用户输入了指示时,前进到与该指示内容相应的步骤。例如,当在步骤ST4中用户选择了对某个梯形图程序进行编辑时,前进到图12所示的步骤ST5。
图12是梯形图程序选择动作的流程图。当在步骤ST4中用户选择了要编辑的梯形图程序时,在步骤ST5中,在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中,突出显示所选中的梯形图程序名。
接着,梯形图显示部4在步骤ST6中将选中的梯形图程序作为梯形图显示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在步骤ST7中,将该梯形图程序所包含的评注中的文本信息插入到被显示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中的梯形图中进行显示。
接着,在步骤ST8中,次序层级显示部9关于选中的梯形图程序所包含的注解信息,将其注解名以明示被指定的次序及层级的方式显示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在步骤ST9中,显示控制部7对包含在所选中的梯形图程序中的注解信息进行解释,根据其结果来控制梯形图显示部4的显示。由此,例如在注解信息为书签的情况下,该注解信息作为书签被显示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中。步骤ST9结束后,返回到步骤ST4,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输入。
当在步骤ST4中用户从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以及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等中选择了注解信息的情况下,前进到图13所示的步骤ST10。图13是注解信息选择动作的流程图。
然后,在步骤ST10中,判断所选中的注解信息是否是书签。在注解信息是书签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T11,显示控制部7进行改变通过梯形图显示部4进行的显示的控制,以使得附加了所选中的书签的位置处的梯形图被显示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
当在步骤ST10中判断为所选中的注解信息不是书签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T12,进行与该注解信息相应的处理。例如,文本显示部10将关于所选中的注解信息的各种信息作为文本显示在文本显示区域104。
当步骤ST11或步骤ST12结束时,前进到步骤ST13,判断文本显示部10是否参照外部文件。在不参照外部文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T14,文本显示部10将与该注解信息关联的信息作为文本显示在文本信息显示区域104。与注解信息关联的信息如前面所述是附加了该注解信息的评注中的文本信息或各种文本等。
在步骤ST13中,在文本显示部10参照外部文件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T15,文本显示部10参照存储在梯形图程序存储部3中的被选中的注解信息。并且,使用该注解信息的数据确定信息,访问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1c中的可读文件数据,将该可读文件数据的根据文本数据位置信息确定的位置作为可读文件显示在文本显示区域104。
这里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T13的控制是将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作为互为补充的例子而具备这二者的功能和动作的情况下的控制。步骤ST13中的判断可以基于用户的指定来进行,也可以根据各种条件由梯形图创建装置1自动进行。
然后,当步骤ST14或步骤ST15结束时,返回到步骤ST4,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输入。
当在步骤ST4中用户指示了梯形图指令输入的情况下,前进到图14所示的步骤ST16。图14是梯形图指令输入动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T16中,梯形图指令创建部2基于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输入来创建并新追加梯形图指令。接着前进到步骤ST17,梯形图显示部4更新梯形图显示区域102的显示,以使新创建的梯形图指令作为梯形图被显示。并且,当步骤ST17结束时,返回到步骤ST4,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输入。
当在步骤ST4中用户指示了评注的附加的情况下,前进到图15所示的步骤ST18。图15是评注附加动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T18中,评注附加部5向梯形图程序中附加评注,在步骤ST19中,向所附加的评注追加文本信息。然后前进到步骤ST20,梯形图显示部4更新梯形图显示区域102的显示,以使得所追加的文本信息在梯形图中被插入到与梯形图程序中的附加了评注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并作为文本被显示。然后,当步骤ST20结束时,返回到步骤ST4,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输入。
当在步骤ST4中用户指示了注解信息的附加的情况下,前进到图16所示的步骤ST21。图16是注解信息附加动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T21中,注解信息附加部6基于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输入向存储在梯形图程序存储部3中的评注中附加注解信息。然后,前进到步骤ST22,进行必要的显示更新。例如,可以例举出:注解信息显示部8对显示在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1中的注解名一览的更新、显示控制部7对向梯形图显示部4的梯形图显示区域102进行的显示的控制、次序层级显示部9对显示在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中的注解名一览的更新、以及文本显示部10对显示在文本显示区域104中的文本的显示的更新等。该显示的更新可以为与所附加的注解信息的类别相应的更新。然后,当步骤ST22结束时,返回到步骤ST4,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输入。
当在步骤ST4中用户指定了注解名的次序及层级的情况下,前进到图17所示的步骤ST23。图17是次序及层级指定动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T23中,次序层级指定部13接受关于注解名的次序及层级的指定,在步骤ST24中,变更相应的注解信息使其成为所指定的次序及层级。
接着前进到步骤ST25,将通过次序层级显示部9进行的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3的显示更新为明示新指定的次序及层级的方式。然后,当步骤ST25结束时,返回到步骤ST4,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输入。
当在步骤ST4中用户指示了可读文件的输出时,前进到图18所示的步骤ST26。图18是可读文件输出动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T26中,文本信息关联部11分别将文本信息关联到各个注解信息。
接着前进到步骤ST27,对于各个注解信息,判断是否有隐藏文本,当有隐藏文本时前进到步骤ST28,当没有隐藏文本时前进到ST29。在步骤ST28中,文本信息关联部11将隐藏文本关联到注解信息。然后,前进到步骤ST29,可读文件输出部12将与注解信息关联的文本信息和隐藏文本生成为可读文件进行输出。然后,当步骤ST29结束时,返回到步骤ST4,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输入。
当在步骤ST4中用户指示了基础可读文件的读入时,前进到图19所示的步骤ST30。图19是基础可读文件读入动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T30中,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接收部14从外部存储装置1c等接收作为基础可读文件的电子数据的基础可读文件数据,并将其传送给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
接着前进到步骤ST31,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对基础可读文件数据进行分析,将包含在基础可读文件数据中的文本划分并确定为块文本,并且指定块文本的次序及层级。接着前进到步骤ST32,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针对每个被确定的块文本,生成包含以该块文本为内容的文本信息和注解信息的评注,由此生成包含评注的梯形图程序。
然后,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在步骤ST33中将所生成的新的梯形图程序追加到项目中,在步骤ST34中更新项目显示区域101的显示,以显示所追加的梯形图程序的梯形图程序名。然后前进到步骤ST35,注解信息显示部8更新项目显示区域101的显示,以使得由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5生成的注解信息的注解名与所追加的梯形图程序名相关联地被一览显示。接着前进到步骤ST36,通过梯形图显示部4将该梯形图程序作为梯形图而显示在梯形图显示区域102,通过显示控制部7来控制梯形图显示部4的显示,由此梯形图显示区域102中的梯形图的显示被更新。然后,当步骤ST36结束时,返回到步骤ST4,再次等待来自用户的输入。
以上,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该实施方式所示的具体构成仅是作为一例示出的,并不意图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对这些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形,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发明的技术范围应该理解为也包括这样进行的变形。
符号说明
1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2梯形图指令创建部、3梯形图程序存储部、4梯形图显示部、5评注附加部、6注解信息附加部、7显示控制部、8注解信息显示部、16注解信息选择部、11文本信息关联部、12可读文件输出部、13次序层级指定部、14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接收部、15梯形图程序生成部、100显示画面、101项目信息显示区域、102梯形图显示区域、103注解信息显示区域、104文本显示区域。

Claims (11)

1.一种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具有:
评注附加部,所述评注附加部向梯形图程序中附加包含文本信息的评注;
注解信息附加部,所述注解信息附加部将与所述梯形图程序的显示有关的注解信息附加到所述评注中;
梯形图显示部,所述梯形图显示部基于梯形图程序来显示梯形图和所述文本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部,所述显示控制部基于所述注解信息来控制通过所述梯形图显示部进行的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包括:
注解信息显示部,关于多个所述注解信息,所述注解信息显示部将各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一览显示在与所述梯形图和所述评注的显示区域不同的区域;以及
注解信息选择部,所述注解信息选择部从所述一览显示的一个以上的所述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中选择至少一个注解信息,
所述显示控制部使所述梯形图显示部显示附加了被选中的注解信息的位置处的所述梯形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其中,
所述注解信息显示部将表示所述注解信息的注解名作为进行一览显示的所述注解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与表示附加了所述注解信息的所述梯形图程序的梯形图程序名关联起来进行一览显示。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具有:
文本信息关联部,所述文本信息关联部至少将被包含至所述评注中的所述文本信息与每个附加在所述评注中的所述注解信息关联起来;以及
可读文件输出部,所述可读文件输出部至少将所述文本信息以能够按照与该文本信息关联的每个所述注解信息区别开的方式作为可读文件输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其中,
所述文本信息关联部还将隐藏文本与每个所述注解信息关联起来,
所述可读文件输出部还将所述隐藏文本以能够按照每个所述注解信息区别开的方式作为可读文件输出。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具有:
次序层级指定部,所述次序层级指定部指定被一览显示的所述注解名的次序及层级中的至少任一个,
所述可读文件输出部基于被指定的次序及层级中的至少任一个来输出所述可读文件。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其中,
所述可读文件是可读文件数据,
所述注解信息包含数据确定信息和文本数据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确定信息确定所述可读文件数据,所述文本数据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可读文件数据中的与所述注解信息关联的文本数据的位置,
所述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具有文本显示部,所述文本显示部基于所述数据确定信息和所述文本数据位置信息来显示与所述可读文件数据的规定的注解信息相关的文本。
8.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具有:
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接收部,所述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接收部接收基础可读文件数据,所述基础可读文件数据包含能够互相区别开的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块文本;以及
梯形图程序生成部,所述梯形图程序生成部基于所述基础可读文件数据,生成附加了包含每个所述块文本的所述注解信息的评注的梯形图程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其中,
所述梯形图程序生成部基于所述块文本的次序及层级结构来指定所述注解名的次序及层级。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其中,
将所述块文本的内容设为所述文本信息。
11.一种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包括:
向梯形图程序中附加包含文本信息的评注;
将与所述梯形图程序的显示有关的注解信息附加到所述评注中;
基于梯形图程序来显示梯形图和所述文本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注解信息来控制所述梯形图的显示。
CN201510646524.2A 2015-04-21 2015-10-08 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 Pending CN1060666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7134 2015-04-21
JP2015087134A JP6079817B2 (ja) 2015-04-21 2015-04-21 ラダー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及びラダープログラム作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6635A true CN106066635A (zh) 2016-11-02

Family

ID=55910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6524.2A Pending CN106066635A (zh) 2015-04-21 2015-10-08 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14108A1 (zh)
JP (1) JP6079817B2 (zh)
CN (1) CN1060666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1297A (zh) * 2016-11-29 2018-06-05 发那科株式会社 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
CN108829024A (zh) * 2018-05-30 2018-11-16 广州明珞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lc程序生成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65261C1 (ru) * 2017-08-25 2018-08-28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Аби Продакшн"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е текстовых аннотаций, связанных с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ми объектами
JP7151227B2 (ja) * 2018-07-11 2022-10-1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開発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ポート装置
JP7380376B2 (ja) 2020-03-26 2023-11-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ラダープログラムを表示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3669A (zh) * 2004-10-21 2006-04-26 发那科株式会社 顺序程序的编辑装置
JP2006146955A (ja) * 2004-03-31 2006-06-08 Omron Corp 開発支援装置
CN101436175A (zh) * 2007-11-16 2009-05-2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控制合作文档中的评注的系统与方法
CN102460323A (zh) * 2009-06-03 2012-05-16 西门子工业公司 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自由形式注释的系统和方法
CN102640112A (zh) * 2009-12-28 2012-08-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程序制作支援装置
CN103365649A (zh) * 2012-04-03 2013-10-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程序创建支持装置及程序创建支持方法
US2014028187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Pandexio, Inc. Website Excerpt Valid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US20140304551A1 (en) * 2012-12-17 2014-10-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rogram analysis supporting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3115A (en) * 1991-12-09 1997-03-18 Total Control Products, Inc. Method for using PLC programming information to generate secondary functions such as diagnostics and operator interface
JP3994090B2 (ja) * 2004-01-29 2007-10-1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数値制御装置
JP4517302B2 (ja) * 2004-03-31 2010-08-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開発支援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US7904876B1 (en) * 2006-03-01 2011-03-08 The Mathworks, Inc. Interactive graphics format model
US7729786B2 (en) * 2006-09-26 2010-06-01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Natively retaining project documentation in a controller
JP5045372B2 (ja) * 2007-10-30 2012-10-10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ラダー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6955A (ja) * 2004-03-31 2006-06-08 Omron Corp 開発支援装置
CN1763669A (zh) * 2004-10-21 2006-04-26 发那科株式会社 顺序程序的编辑装置
CN101436175A (zh) * 2007-11-16 2009-05-2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控制合作文档中的评注的系统与方法
CN102460323A (zh) * 2009-06-03 2012-05-16 西门子工业公司 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自由形式注释的系统和方法
CN102640112A (zh) * 2009-12-28 2012-08-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程序制作支援装置
CN103365649A (zh) * 2012-04-03 2013-10-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程序创建支持装置及程序创建支持方法
US20140304551A1 (en) * 2012-12-17 2014-10-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rogram analysis supporting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US2014028187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Pandexio, Inc. Website Excerpt Valid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1297A (zh) * 2016-11-29 2018-06-05 发那科株式会社 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
CN108121297B (zh) * 2016-11-29 2019-08-23 发那科株式会社 梯形图程序管理装置
US10599119B2 (en) 2016-11-29 2020-03-24 Fanuc Corporation Ladder-program managing device
CN108829024A (zh) * 2018-05-30 2018-11-16 广州明珞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lc程序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8829024B (zh) * 2018-05-30 2020-10-27 广州明珞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lc程序生成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79817B2 (ja) 2017-02-15
US20160314108A1 (en) 2016-10-27
JP2016206910A (ja) 2016-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dhlund et al. NVivo 12 essentials
US10671251B2 (en) Interactive eReader interface generation based on synchronization of textual and audial descriptors
US589312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notating a computer document incorporating sound
CN106066635A (zh) 梯形图程序创建装置以及梯形图程序创建方法
US6567830B1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displaying added text to an electronic media file
US6551357B1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markings for display to an electronic media file
Edhlund et al. Nvivo 11 essentials
US10204085B2 (en) Display and selection of bidirectional text
JP2009277193A (ja) コンテンツ管理装置、コンテンツ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1311920A (zh) 电脑档案注解信息的加注及显示方法
Bouvin et al. Fluid annotations through open hypermedia: using and extending emerging web standards
JP4759458B2 (ja) 帳票出力制御装置、帳票出力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566196B2 (ja) 文書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627530B2 (ja) 文書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WO2007052680A1 (ja)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文書処理方法
JPWO2006051974A1 (ja) 文書処理装置および文書処理方法
WO2006137564A1 (ja) 文書処理装置
JP2007265011A (ja) 画面プログラムレイアウト変更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0076226A (ja) 文書データの編集システム
JP200102273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S63109578A (ja) 論理図概要表示処理方式
Stern Digital Wittgenstein scholarship: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aves et al. Prototyping an Electronic Edition of William Blake’s Manuscript of Vala, or the Four Zoas: A Progress Report
JP2659092B2 (ja) 論理図作成処理装置におけるカーソル表示制御方式
KR20030047429A (ko) 사용자 맞춤형 전자노트의 작성이 가능한 전자도서 제공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