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2164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2164A
CN108112164A CN201810053771.5A CN201810053771A CN108112164A CN 108112164 A CN108112164 A CN 108112164A CN 201810053771 A CN201810053771 A CN 201810053771A CN 108112164 A CN108112164 A CN 108112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nducting element
display device
conductiv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37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伟仁
李辉郎
杨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0537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21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2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21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一电路板以及一导电元件。电路板邻设于显示面板,并与显示面板电连接,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导电图案配置于一接地区域,导电图案包含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部,这些导电部沿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的数量分别为多个,且第一方向实质上垂直第二方向。导电元件设置于导电图案上,且导电元件电连接这些导电部。本发明不仅可降低导电元件与接地区域的接地阻抗,而且也可提高导电元件的耐侧推应力强度,因此,可避免导电元件接触不良或是脱落等问题,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电磁干扰及静电放电的防护能力。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是2015年1月20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510027065.X,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平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平面显示装置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在各种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因具有体型轻薄、低功率消耗及无辐射等优越特性,已经渐渐地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而应用至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中,例如移动电话、可携式多媒体装置、笔记本电脑或电视等等。
另外,由于现代的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强大,操作速度越来越快,电子线路也越来越密集与复杂,电子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或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的问题变成了电路设计上的另一个主要挑战之一。因此,如何加强电子线路对EMI干扰及静电放电的防护,也是业界一直努力的目标之一。
于现有技术中,平面显示装置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般是在控制电路板上设置一种粘贴式的导电元件(例如导电泡棉),以使电路板上的元件可通过导电元件直接与金属壳体接触来增加元件的电磁干扰及静电防护能力。不过,以粘贴的方式将导电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不仅增加额外粘贴的工时,而且也容易发生导电元件的接触不良,甚至掉落等问题,造成电磁干扰或静电放电防护能力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避免导电元件接触不良或是脱落等问题,以提高电磁干扰及静电放电的防护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一电路板以及一导电元件。电路板邻设于显示面板,并与显示面板电连接,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导电图案配置于一接地区域,导电图案包含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部,这些导电部沿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的数量分别为多个,且第一方向实质上垂直第二方向。导电元件设置于导电图案上,且导电元件电连接这些导电部。
在一实施例中,这些导电部排列成二维矩阵状。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这些导电部以焊接方式直接连接于导电元件上。
在一实施例中,导电元件具有一弹性本体及一金属层,金属层设置于弹性本体的外侧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导电元件具有一第一表面,第一表面接触导电图案,且这些导电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总和为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的0.5倍至0.85倍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两相邻这些导电部之间具有一间距,间距大于0.5毫米,且小于1.2毫米。
在一实施例中,这些导电部的至少其中之一于第一方向上具有一部分露出于导电元件之外。
在一实施例中,这些导电部于第二方向上被导电元件完全覆盖。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更包括一金属件,导电元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接触这些导电部,第二表面与金属件直接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金属件为显示装置的一壳体或一背板。
承上所述,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通过位于电路板的接地区域的间隔设置的这些导电部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数量分别为多个,且导电元件设置于导电图案上,并电连接这些导电部,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不仅可降低导电元件与接地区域的接地阻抗,而且也可提高导电元件的耐侧推应力强度,因此,可避免导电元件接触不良或是脱落等问题,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电磁干扰及静电放电的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A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电路板与导电元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电路板的导电图案的俯视示意图。
图2C为显示装置中,电路板、导电元件与一金属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A为另一实施例态样的电路板与导电元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电路板的导电图案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2C所示,其中,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1的示意图,图2A为图1的显示装置1的电路板12与导电元件13的连接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电路板12的导电图案121的俯视示意图,而图2C为显示装置1中,电路板12、导电元件13与一金属件15的连接示意图。
显示装置1可为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并例如但不限于为一显示屏幕、一平板电脑、一智能手机、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或一笔记本电脑,或是一个具有触控屏幕的电子装置,并不限定。
显示装置1包括一显示面板11、一电路板12及一导电元件13。其中,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特点,于显示装置1中,显示面板11的长边或电路板12长边的延伸方向被定义为一第一方向D1,显示面板11的短边或电路板12短边的延伸方向被定义为一第二方向D2,且第二方向D2实质上垂直第一方向D1。
显示面板11可为液晶显示面板(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而电路板12邻设于显示面板11,并与显示面板11电连接。其中,电路板12具有驱动及控制显示面板11的控制电路或元件,并可为一印刷电路板,通过电路板12可驱动及控制显示面板11的作动(例如显示影像)。本实施例的电路板12是通过两连接电路板14与显示面板11电连接。其中,连接电路板14可例如为软式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FPC)或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并不限定。另外,本实施例是以一个电路板12为例,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可包括多个电路板12,且这些电路板12一样通过连接电路板14与显示面板11电连接。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一控制电路板(图未显示),控制电路板与电路板12连接,并通过连接电路板14与显示面板11电连接,用以控制显示面板11的作动,本发明均不限定。
电路板12具有至少一导电图案121配置于一接地区域122。本实施例的电路板12是以具有4个导电图案121配置于四个接地区域122为例。于此,所谓“接地区域”是指与电路板12上的控制元件的接地端电连接的区域;或可称为电路板12的接地端的设置区域。因此,设置于接地区域的物件(导电图案121)即可直接接地。导电图案121可包含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部1211,且这些导电部1211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其中,导电部1211的形状可例如为多边形、圆形或弧形,或不规则形。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的导电部1211的数量为4个,且导电部1211的形状为四边形为例。由于第一方向D1实质上垂直第二方向D2,因此,两个导电部1211沿第一方向D1排列,且两个导电部1211沿第二方向D2排列,进而形成二维矩阵状。不过,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导电部1211的数量也可为例如6个、8个…,并不限定,但一样可排列成二维矩阵状。
导电元件13与导电图案121对应设置,并设置于导电图案121上。于此,导电元件13本身即具有弹性,故受力时具有弹性回复力,以提供缓冲的力量;另“对应设置”是表示,导电图案121的数量与导电元件13的数量相同,且一个导电元件13设置于一个导电图案121上而直接接触并电连接这些导电部1211,使得导电元件13与这些导电部1211同样为接地。另外,至少部分这些导电部1211以焊接方式直接连接于导电元件13上。本实施例是以四个导电部1211都是以焊接方式连接于导电元件13上(即两者以焊接方式连接),使得这些导电部1211与导电元件13接触而电连接,除了可增加导电元件13与这些导电部1211的连接强度外,同时也可降低两者之间的接触阻抗。本实施例的导电元件13也可称为打件式(solderable)导电元件13。
导电元件13的截面形状可为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弧形或椭圆形,并不限定。另外,本实施例的导电元件13具有一弹性本体131及一金属层132,金属层132设置于弹性本体131的外侧表面,以包覆弹性本体131的外周缘,因此,金属层132可直接接触这些导电部1211而电连接。另外,弹性本体131为中空的弹性体,并可为绝缘材料(例如高分子聚合物、橡胶或硅胶)或导电材料(例如高分子聚合物掺入导电颗粒)制成,并不限定。此外,金属层132的材料可例如为锡/铜/铝(铝可增强耐应力强度)的单层金属材料或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制成,亦不限定。
另外,导电元件13具有一第一表面S1及一第二表面S2,第一表面S1接触这些导电部1211,而第二表面S2与第一表面S1为相对。如图2B所示,本实施例的导电元件13的第一表面S1沿第一方向D1的长度L例如为5mm,而第一表面S1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W例如为4mm,且其高度例如为3mm(未标示)。另外,这些导电部1211沿第一方向D1的长度总和(L1+L2)为导电元件13的第一表面S1沿第一方向D1的长度L的0.5倍至0.85倍之间,而且沿第一方向D1排列的两相邻这些导电部1211之间具有一间距d1,该间距d1大于0.5毫米。本实施例的导电图案121的这些导电部1211中,沿第一方向D1的长度L1为1.5mm,长度L2亦为1.5mm,而长度L为5mm,故(L1+L2)/L=0.6。另外,两相邻这些导电部1211沿第一方向D1的间距d1为2.3mm,而1.5+2.3+1.5=5.3>5,故这些导电部1211的至少其中之一于第一方向D1上有一部分会露出于导电元件13之外。于此,以两个导电部1211于第一方向D1上都有部分露出于导电元件13的第一表面S1外。
另外,本实施例的这些导电部1211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W1、W2分别为1.35mm,且两相邻这些导电部1211沿第二方向D2的间距d2为1.0mm(1.35+1.0+1.35=3.7mm),而导电元件13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W为4mm(4>3.7),故这些导电部1211于第二方向D2上被导电元件13完全覆盖(不外露),借此,使得导电元件13连接这些导电部1211时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故可承受较高的第二方向D2的侧推应力而不脱落。
另外,如图2C所示,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一金属件15,金属件15可为显示装置1的一壳体或一背板(例如背光模组的元件),且金属件15与第二表面S2直接接触。因此,通过导电元件13可使电路板12上的元件的接地与金属件15电连接,因此,当于电路板12上有电磁干扰及或静电放电时,可通过导电元件13将电磁干扰及或静电放电的电荷传递至显示装置1的金属件15,借此提高电路板12的电磁干扰或静电放电的防护能力。
另外,显示装置1于组装或搬运的过程中,金属件15主要会对导电元件13产生沿第二方向D2的侧推应力,通过这些导电部1211沿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的数量分别为多个,且导电元件13以焊接方式连接于这些导电部1211,不仅可使导电图案121与导电元件13电连接而降低接地阻抗,而且可提高导电元件13与电路板12的耐侧推应力强度,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显示装置1可避免导电元件13接触不良或是脱落等问题,进而提高电磁干扰及静电放电的防护能力。
另外,请参照图3A及图3B所示,其中,图3A为另一实施例态样的电路板12a与导电元件13的连接示意图,而图3B为图3A的电路板12a的导电图案121a的俯视示意图。
与图2A及图2B主要的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电路板12a的导电图案121a的这些导电部1211的数量为6个,且排列成二维矩阵状(排成二排,每一排有3个导电部1211)。另外,如图3B所示,于本实施例的这些导电部1211中,沿第一方向D1的长度L1为1.5mm,长度L2亦为1.5mm,但位于两个长度1.5mm的导电部1211之间的另一导电部1211,其长度L3只有1.0mm,而第一表面S1沿第一方向D1的长度L一样为5mm,故(L1+L2+L3)/L=0.8。另外,两相邻这些导电部1211沿第一方向D1的间距d1、d3相同,都是0.65mm,故本实施例的两相邻这些导电部1211沿第一方向D1的间距d1(或d3)大于0.5毫米,且小于1.2毫米(0.5mm<d1<1.2mm)。此外,两个导电部1211于第一方向D1一样有部分露出于导电元件13的第一表面S1外。
另外,本实施例的这些导电部1211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W1及W2一样为1.35mm,且两相邻这些导电部1211沿第二方向D2的间距d2同样为1.0mm,故W1+d2+W2=3.7mm,而导电元件13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W同样为4mm(4>3.7),故这些导电部1211于第二方向D2上亦被导电元件13完全覆盖。
特别注意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D1的两排导电部1211中,外侧的四个导电部1211一样可用焊接的方式与导电元件13连接,但是中间的两个导电部1211可选择焊接方式或粘贴方式与导电元件13连接。若中间的两个导电部1211选择以粘贴方式连接时,相较于图2A的实施例中,也具有较低接地阻抗值的优点(因接触区域较大);若中间的两个导电部1211选择以焊接方式连接导电元件13时,相较于图2A的实施例中,除了可具有较低接地阻抗值之外,亦具有较高连接强度的优点。
再一提的是,沿第二方向D2施同样大小的侧推应力及次数于导电元件13上时,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具有较低的接触阻值。另外,相较于沿第一方向D1只有一个导电部的现有技术而言,若施以同样次数的侧推应用,本实施例除了同样具有较低的接触阻值外,也需要较多次数的侧推应力才可使导电元件13产生接触不良或是脱落的结果。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可降低导电元件13与电路板12之间的接触阻值,也可提高导电元件13的侧推应力强度,因此,可改善侧推应力产生时,导电元件13与电路板12的连接面断裂、脱落而导致断路的现象而影响电磁干扰及静电放电的防护能力。
综上所述,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通过位于电路板的接地区域的间隔设置的这些导电部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数量分别为多个,且导电元件设置于导电图案上,并电连接这些导电部,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不仅可降低导电元件与接地区域的接地阻抗,而且也可提高导电元件的耐侧推应力强度,因此,可避免导电元件接触不良或是脱落等问题,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电磁干扰及静电放电的防护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中。

Claims (6)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面板;
一电路板,邻设于所述显示面板,并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导电图案配置于一接地区域,所述导电图案包含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部;
一连接电路板,连接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电路板;以及
一导电元件,设置于所述导电图案上,且所述导电元件电连接所述导电部;
所述导电元件与所述连接电路板分别邻近所述电路板相对的两侧;
所述导电元件具有一弹性本体及一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弹性本体的外侧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导电部以焊接方式直接连接于所述导电元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导电部之间具有一间距,所述间距大于0.5毫米,且小于1.2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连接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是通过所述多个连接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导电元件,所述多个导电元件的数量大于所述多个连接电路板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的长边与所述电路板的长边互相平行。
CN201810053771.5A 2015-01-20 2015-01-20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81121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3771.5A CN108112164A (zh) 2015-01-20 2015-01-20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3771.5A CN108112164A (zh) 2015-01-20 2015-01-20 显示装置
CN201510027065.XA CN105873342B (zh) 2015-01-20 2015-01-20 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7065.XA Division CN105873342B (zh) 2015-01-20 2015-01-20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2164A true CN108112164A (zh) 2018-06-01

Family

ID=566233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7065.XA Active CN105873342B (zh) 2015-01-20 2015-01-20 显示装置
CN201810053771.5A Pending CN108112164A (zh) 2015-01-20 2015-01-20 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7065.XA Active CN105873342B (zh) 2015-01-20 2015-01-2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8733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1710B (zh) * 2018-05-15 2021-03-02 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器用柔性印制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098A (zh) * 1998-12-04 2000-06-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背面电极型电子部件和将其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
US6411353B1 (en) * 1998-04-22 2002-06-25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its upper and lower cases clamped by crimping portions thereof
CN101527400A (zh) * 2008-03-07 2009-09-09 卓英社有限公司 可焊接的弹性电接触端子
CN101738803A (zh) * 2008-11-18 2010-06-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基板和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2727A (en) * 1985-02-28 1987-02-10 Honeywell Inc.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KR100729046B1 (ko) * 2005-12-09 2007-06-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의 정전기 방지 구조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M303618U (en) * 2006-06-02 2006-12-21 Mitac Int Corp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KR20080005678A (ko) * 2006-07-10 2008-0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전자장치
US8269912B2 (en) * 2009-02-20 2012-09-18 Amtran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or prevent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N101893775A (zh) * 2009-05-22 2010-11-24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高静电放电保护力的电子产品
CN101765289B (zh) * 2009-12-30 2012-09-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静电放电防护结构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TWI422285B (zh) * 2010-03-17 2014-01-01 Simplo Technology Co Ltd 具靜電放電防護之電池模組
US9134858B2 (en) * 2011-11-03 2015-09-15 Innolux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fo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130089513A (ko) * 2012-02-02 2013-08-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1353B1 (en) * 1998-04-22 2002-06-25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its upper and lower cases clamped by crimping portions thereof
CN1258098A (zh) * 1998-12-04 2000-06-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背面电极型电子部件和将其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
CN101527400A (zh) * 2008-03-07 2009-09-09 卓英社有限公司 可焊接的弹性电接触端子
CN101738803A (zh) * 2008-11-18 2010-06-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基板和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342B (zh) 2018-02-09
CN105873342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72458U (zh) 显示装置及柔性电路板
US7683471B2 (en) 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film, and module
US9552090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with the same
CN202523030U (zh) 触控面板
US7929101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having particular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EP4120053A1 (en) Display device
US9954012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589461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920671A2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play device,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thereof
US8779292B2 (en) Substrate and substrate bond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2206411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전자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180058879A (ko) 전자파 차단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220137850A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17804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227532B2 (en)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erminal
US11428996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551697B2 (en) Electrooptic display device
US1194722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5873342B (zh) 显示装置
KR102287465B1 (ko)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06431599U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1888741A (zh) 印刷电路板及笔记本电脑
KR102513388B1 (ko) 협 베젤 구조를 갖는 평판 표시 장치
JP5068953B2 (ja) コネクターを含む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2404721B1 (ko) 가요성 인쇄회로기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