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9984A -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69984A
CN108069984A CN201611028528.5A CN201611028528A CN108069984A CN 108069984 A CN108069984 A CN 108069984A CN 201611028528 A CN201611028528 A CN 201611028528A CN 108069984 A CN108069984 A CN 108069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yl
halogenated
alkoxy
carbony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285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69984B (zh
Inventor
李淼
杨吉春
李志念
杨帆
孙芹
孙金强
孙庚�
刘长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285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699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69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9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69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69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8/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8/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8/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Nitrogen- Or Sulfur-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 Compounds With Rings Of Six Or Mor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

Description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专利JP 59036683 A公布了如下通式所示的吡唑或异恶唑并嘧啶类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螨剂的应用。
但其结构与本发明通式I所示的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结构相差甚远,与本发明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控制多种病菌、害虫害螨的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农业或其他领域中制备防治病菌和/或害虫害螨的药物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为通式I所示化合物;
R1选自氢、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亚磺酰基、C1-C12烷基磺酰基、C2-C12烯基、卤代C2-C12烯基、C2-C12炔基、卤代C2-C12炔基、C3-C12烯氧基、卤代C3-C12烯氧基、C3-C12炔氧基、卤代C3-C12炔氧基、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C1-C12烷基氨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芳基、芳甲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2选自氢、卤素、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3-C8环烷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硫基或C1-C12烷基磺酰基;
A选自NR3、O或S;
X选自NR3、O或S;
Y选自NR3、O或S;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硫基、C2-C12烯基硫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卤代C2-C12烯基、卤代C2-C12炔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亚磺酰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12烷基)氨基磺酰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C1-C12烷基羰基氨基磺酰基、C3-C12环烷基氧基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氨基羰基、二(C1-C12烷基)氨基羰基、C2-C12烯氧基羰基、C2-C12炔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氨基硫基、二(C1-C12烷基)氨基硫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如下基团取代的芳基羰基C1-C6烷基、芳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芳基C1-C6烷基氧基羰基、芳基C1-C6烷基、杂芳基羰基C1-C6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氧基羰基、杂芳基C1-C6烷基氧基羰基、杂芳基C1-C6烷基,其中,如下基团为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或卤代C1-C12烷氧基;
其中,R4、R5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8的环;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或卤代C1-C12烷氧基;
其中,R6、R7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8的环;
m选自0至5的整数;
Q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3个下述基团取代的五元杂芳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氨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卤代二(C1-C12烷基)氨基、C(=O)NR12R13、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C2-C12烯氧基、卤代C2-C12烯氧基、C2-C12炔氧基、卤代C2-C12炔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芳基、芳甲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1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氨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卤代二(C1-C12烷基)氨基、C(=O)NR12R13、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C2-C12烯氧基、卤代C2-C12烯氧基、C2-C12炔氧基、卤代C2-C12炔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或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
R12、R13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12烷基或卤代C1-C12烷基;
或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盐。
本发明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进一步可为,通式I化合物中:
R1选自氢、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2-C6烯基、卤代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炔基、C3-C6烯氧基、卤代C3-C6烯氧基、C3-C6炔氧基、卤代C3-C6炔氧基、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氨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芳基、芳甲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2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
A选自NR3、O或S;
X选自NR3、O或S;
Y选自NR3、O或S;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硫基、C2-C6烯基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烯基、卤代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C1-C6烷基羰基氨基磺酰基、C3-C6环烷基氧基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氨基羰基、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C2-C6烯氧基羰基、C2-C6炔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硫基、二(C1-C6烷基)氨基硫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如下基团取代的芳基羰基C1-C6烷基、芳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芳基C1-C6烷基氧基羰基、芳基C1-C6烷基、杂芳基羰基C1-C6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氧基羰基、杂芳基C1-C6烷基氧基羰基、杂芳基C1-C6烷基,其中,如下基团为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4、R5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6的环;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6、R7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6的环;
m选自0至4的整数;
Q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3个下述基团取代的吡唑基、异恶唑基、异噻唑基、噻唑基、恶唑基、三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或吡咯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C(=O)NR12R13、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芳基、芳甲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1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C(=O)NR12R13、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
R12、R13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6烷基或卤代C1-C6烷基;
或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盐。
本发明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在进一步可为,通式I化合物中Y为O,
当Q为吡唑、异恶唑或异噻唑时,通式I的结构式如I-1、I-2、I-3、I-4、I-5或I-6所示;
当Q为三唑时,通式I的结构式如I-7所示;
当Q为噻唑、咪唑、恶唑时,通式I的结构式如I-8、I-9或I-10所示;
当Q为噻吩、呋喃、吡咯时,通式I的结构式如I-11或I-12所示;
式中,
R1选自氢、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2-C6烯基、卤代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炔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R2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
A选自NR3、O或S;
X选自NR3、O或S;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硫基、C2-C6烯基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烯基、卤代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4、R5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6的环;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6、R7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6的环;
m选自0至4的整数;
R8、R9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R1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C(=O)NR12R13、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
R12、R13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6烷基或卤代C1-C6烷基;
Z选自NR10、O或S;
R10选自氢、C1-C6烷基、C3-C6环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芳基、芳甲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且,通式I-11、I-12化合物中,
R8、R9、R14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或通式I-1、I-2、I-3、I-4、I-5、I-6、I-7、I-8、I-9、I-10、I-11或I-12所示化合物的盐。
本发明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再进一步可为,通式I-1、I-2、I-3、I-4、I-5、I-6、I-7、I-8、I-9、I-10、I-11或I-12所示化合物中
R1选自氢、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2-C6烯基、卤代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炔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R2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
X选自NR3、O或S;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硫基、C2-C6烯基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烯基、卤代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4、R5与其相连的C还可以组成C3-C6的环;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6、R7与其相连的C还可以组成C3-C6的环;
m选自0至4的整数;
R8、R9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CN、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3-C6环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Z选自NR10、O或S;
R10选自氢、C1-C6烷基、C3-C6环烷基、卤代C1-C6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R1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C(=O)NR12R13、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
R12、R13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6烷基或卤代C1-C6烷基;
且,通式I-11、I-12中,
R8、R9、R14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CN、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3-C6环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或通式I-1、I-2、I-3、I-4、I-5、I-6、I-7、I-8、I-9、I-10、I-11或I-12所示的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本发明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又在进一步可为,通式I-1、I-2、I-3、I-4、I-5、I-6、I-7、I-8、I-9、I-10、I-11或I-12所示化合物中:
R1选自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一氟甲基、一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三氟乙氧基甲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或苄基;
R2选自氢、氟、氯、溴、碘、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一氟甲基、一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甲基磺酰基或乙基磺酰基;
X选自NR3、O或S;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三氟乙氧基、环丙基氧基、甲硫基、乙硫基、烯丙基、炔丙基、甲磺酰基、乙磺酰基、三氟乙基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乙氨基磺酰基、二甲氨基磺酰基、二乙氨基磺酰基、甲磺酰基氨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异丙氧基羰基、甲氨基羰基、二甲氨基羰基、乙烯氧基羰基、乙炔氧基羰基、甲氨基硫基、乙氨基硫基或二甲氨基硫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碘、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或叔丁氧基;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碘、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或叔丁氧基;
m选自0至3的整数;
R8、R9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硝基、氰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一氟甲基、一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Z选自NR10、O或S;
R10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R11选自氟、氯、溴、碘、氰基、氨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氨基羰基、甲基氨基羰基、乙基氨基羰基或二甲氨基羰基;
且,通式I-11、I-12中,
R8、R9、R14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硝基、氰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一氟甲基、一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或通式I-1、I-2、I-3、I-4、I-5、I-6、I-7、I-8、I-9、I-10、I-11或I-12所示的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本发明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又再进一步可为,通式I-1、I-2、I-3、I-4、I-5或I-6所示化合物中
R1选自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
R2选自氢、氟、氯、溴、碘或甲基;
X选自NR3
R3选自氢、甲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甲氧基、甲硫基、烯丙基、甲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二甲氨基磺酰基、甲氧基羰基、甲氨基羰基、二甲氨基羰基、甲氨基硫基或二甲氨基硫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或甲基;
R6、R7均选自氢;
m选自0至2的整数;
R8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
R9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苄基或吡啶甲基;
Z选自NR10或O;
R10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苄基或吡啶甲基;
R11选自氟、氯、溴、碘、氰基、硝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或通式I-1、I-2、I-3、I-4、I-5或I-6所示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本发明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更进一步可为,通式I-1、I-2、I-3、I-4、I-5或I-6所示化合物中
R1选自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
R2选自氢、氟、氯、溴、碘或甲基;
X选自NR3
R3选自氢、甲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甲氧基、甲硫基、烯丙基、甲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二甲氨基磺酰基、甲氧基羰基、甲氨基羰基、二甲氨基羰基、甲氨基硫基或二甲氨基硫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或甲基;
R6、R7均选自氢;
m选自0至2的整数;
R8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
R9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环丙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
Z选自NR10或O;
R10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
R11选自氟、氯、溴、碘、氰基、硝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通式I-1、I-2、I-3、I-4、I-5或I-6所示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上述,A、X和Y中R3取代基的选择各自独立;
上述,R1和Q中R11取代基的选择各自独立。
一种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一种通式I所示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用作制备杀菌剂药物的用途。
一种杀菌组合物,组合物以所述通式I所示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其中,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99%。
上面给出的通式I化合物的定义中,汇集所用术语一般定义如下:
卤素:指氟、氯、溴或碘。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叔丁基。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烷基,例如环丙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取代基如甲基、卤素等。卤代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等。烷基亚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亚磺酰基(-SO-)连接到结构上,如甲基亚磺酰基。卤代烷基亚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亚磺酰基,其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卤代烷基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磺酰基,其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烷基氨基硫基:如CH3NHS-、C2H5NHS-。二烷基氨基硫基:如(CH3)2NS-、(C2H5)2NS-。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NH-SO2-。二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2-N-SO2-。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烷基-SO2-NH-CO-。烷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烷基-CO-NH-SO2-。烷基羰基烷基:烷基-CO-烷基-。烷基磺酰基氧基:烷基-S(O)2-O-。卤代烷基磺酰基氧基:烷基磺酰基氧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SO2-O。环烷基氧基羰基:如环丙氧基羰基、环己氧基羰基等。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在这些烷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氧基、二氯甲氧基、三氯甲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氯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等。卤代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lCH2CH2OCO-、CF3CH2OCO-等。烷氧基烷基:烷基-O-烷基-,例如CH3OCH2-。卤代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lCH2CH2OCH2-、CF3CH2OCH2-等。烷氧基羰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基-,例如CH3OCOCH2-。卤代烷氧基羰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CH2OCOCH2-。烷基羰基氧基:如CH3COO-等。卤代烷基羰基氧基:烷基羰基氧基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F3COO-等。烷氧基羰基氧基:烷氧基羰基-氧基-,例如CH3OCOO-。卤代烷氧基羰基氧基:烷氧基羰基氧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OCOO-。烷硫基羰基烷基:烷硫基羰基-烷基-,例如CH3SCOCH2-。卤代烷硫基羰基烷基:烷硫基羰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CH2SCOCH2-。烷氧基烷氧基:如CH3OCH2O-等。卤代烷氧基烷氧基:烷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OCH2O-。烷氧基烷氧基羰基:如CH3OCH2CH2OCO-等。烷硫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硫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烷硫基:直链或支链烷硫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硫基、二氯甲硫基、三氯甲硫基、氟甲硫基、二氟甲硫基、三氟甲硫基、氯氟甲硫基等。烷硫基烷基:烷基-S-烷基-,例如CH3SCH2-。卤代烷硫基烷基:烷硫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lCH2CH2SCH2-、CF3CH2SCH2-等。烷基氨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氮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烷基氨基:直链或支链烷基氨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二烷基氨基:如(CH3)2N-,(CH3CH2)2N-。卤代二烷基氨基: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F3)2N-,(CF3CH2)2N-。烯基:直链或支链烯类,例如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和不同的丁烯基、戊烯基和己烯基异构体。烯基还包括多烯类,如1,2-丙二烯基和2,4-己二烯基。卤代烯基:直链或支链烯类,在这些烯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烯氧基:直链或支链烯类,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烯氧基:直链或支链烯氧基,在这些烯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烯基硫基:直链或支链烯类,经硫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如CH2=CHCH2S-。烯氧基羰基:如CH2=CHCH2OCO-等。炔基:直链或支链炔类,例如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和不同的丁炔基、戊炔基和己炔基异构体。炔基还包括由多个三键组成的基团,如2,5-己二炔基。卤代炔基:直链或支链炔类,在这些炔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炔氧基:直链或支链炔类,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炔氧基:直链或支链炔氧基,在这些炔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炔氧基羰基:如CH≡CCH2OCO-等。烷基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磺酰基(-SO2-)连接到结构上,如甲基磺酰基。卤代烷基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磺酰基,其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烷基羰基:烷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如CH3CO-,CH3CH2CO-。卤代烷基羰基:烷基羰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F3CO-。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如CH3OCO-,CH3CH2OCO-。氨基羰基:如NH2CO-。烷基氨基羰基:烷基-NH-CO-,例如CH3NHCO-,CH3CH2NHCO-。二烷基氨基羰基:如(CH3)2NCO-,(CH3CH2)2NCO-。(杂)芳基、(杂)芳基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杂)芳基羰基烷基、(杂)芳氧基羰基、(杂)芳基烷基氧基羰基中的芳基部分包括苯基或萘基等。杂芳基是含1个或多个N、O、S杂原子的五元环或六元环。例如呋喃基、吡唑基、噻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三嗪基、喹啉基等。(杂)芳基:如苯基等。(杂)芳基烷基:如苯甲基、苯乙基、对氯苯甲基、2-氯吡啶-5-基、2-氯-噻唑-5-基等。(杂)芳基羰基:如苯甲酰基、4-氯苯甲酰基等。(杂)芳甲基羰基:如PhCH2CO-。(杂)芳基羰基烷基:如PhCOCH2-。(杂)芳氧基羰基:如苯氧基羰基、4-氯苯氧基羰基、4-硝基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等。芳基烷基氧基羰基:如苄基氧基羰基、4-氯苄基氧基羰基、4-三氟甲基苄基氧基羰基等。(杂)芳基烷基氧基羰基:如PhCH2OCO-、4-Cl-PhCH2OCO-等。
表1、表2、表3、表4、表5分别列举了通式I中R1、R2、R3(X=NR3)、R4和R5、R6和R7的部分具体取代基,但它们并非仅限于这些取代基。
表1 R1取代基
表2 R2取代基
表3 R3取代基
表4 R4(R5)取代基
表5 R6(R7)取代基
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可以用表6—表107中列出的具体化合物来说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通式I-1中,
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O时,吡唑上R8、R9取代基见表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6-1—6-96。
表6
表7:通式I-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2、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1—7-96。
表8:通式I-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1—8-96。
表9:通式I-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S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1—9-96。
表10:通式I-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2、Z=S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0-1—10-96。
表11:通式I-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S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1-1—11-96。
表12:通式I-1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1、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2-1—12-96。
表13:通式I-1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2、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3-1—13-96。
表14:通式I-1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4-1—14-96。
表15:通式I-1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1、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5-1—15-96。
表16:通式I-1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2、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6-1—16-96。
表17:通式I-1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7-1—17-96。
表18:通式I-1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1、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8-1—18-96。
表19:通式I-1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2、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6-1—16-96。
表20:通式I-1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0-1—20-96。
通式I-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NR10时,吡唑上R8、R9、R10取代基见表21,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1-1—21-452。
表22:通式I-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2、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2-1—22-452。
表23:通式I-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3-1—23-452。
表24:通式I-1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1、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4-1—24-452。
表25:通式I-1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2、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5-1—25-452。
表26:通式I-1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3、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6-1—26-452。
表27:通式I-1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1、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7-1—28-452。
表28:通式I-1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2、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8-1—28-452。
表29:通式I-1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3、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29-1—29-452。
表30:通式I-1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1、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0-1—30-452。
表31:通式I-1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2、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1-1—31-452。
表32:通式I-1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3、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2-1—32-452。
通式I-2中,
当R1=CH3、X=NR3、R2=R3=R4=R5=R6=R7=R8=R9=H、m=1、Z=NR10时,R10取代基见表33,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3-1—33-294。
表33
表34:通式I-2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R8=R9=H、m=2、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4-1—34-294。
表35:通式I-2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R8=R9=H、m=3、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5-1—35-294。
表36:通式I-2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R8=R9=H、m=1、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6-1—36-294。
表37:通式I-2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R8=R9=H、m=2、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7-1—37-294。
表38:通式I-2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R8=R9=H、m=3、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8-1—38-294。
表39:通式I-2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R8=R9=H、m=1、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39-1—39-294。
表40:通式I-2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R8=R9=H、m=2、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0-1—40-294。
表41:通式I-2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R8=R9=H、m=3、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1-1—41-294。
表42:通式I-2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R8=R9=H、m=1、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2-1—42-294。
表43:通式I-2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R8=R9=H、m=2、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3-1—43-294。
表44:通式I-2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R8=R9=H、m=3、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4-1—44-294。
通式I-3中,
表45:通式I-3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5-1—45-96。
表46:通式I-3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2、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6-1—46-96。
表47:通式I-3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7-1—47-96。
表48:通式I-3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1、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8-1—48-96。
表49:通式I-3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2、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46-1—46-96。
表50:通式I-3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50-1—50-96。
表51:通式I-3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1、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51-1—51-96。
表52:通式I-3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2、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52-1—52-96。
表53:通式I-3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53-1—53-96。
表54:通式I-3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1、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54-1—54-96。
表55:通式I-3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2、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55-1—55-96。
表56:通式I-3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56-1—56-96。
表57:通式I-3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57-1—57-452。
表58:通式I-3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2、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58-1—58-452。
表59:通式I-3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59-1—59-452。
表60:通式I-3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1、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60-1—60-452。
表61:通式I-3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2、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61-1—61-452。
表62:通式I-3中,当R1=H、X=NR3、R2=R3=R4=R5=R6=R7=H、m=3、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62-1—62-452。
表63:通式I-3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1、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63-1—63-452。
表64:通式I-3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2、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64-1—64-452。
表65:通式I-3中,当R1=i-C3H7、X=NR3、R2=R3=R4=R5=R6=R7=H、m=3、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65-1—65-452。
表66:通式I-3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1、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66-1—66-452。
表67:通式I-3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2、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67-1—67-452为。
表68:通式I-3中,当R1=R5=CH3、X=NR3、R2=R3=R4=R6=R7=H、m=3、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68-1—68-452。
通式I-4中,
表69:通式I-4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66-1—66-96。
表70:通式I-4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0-1—70-96。
表71:通式I-4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1-1—71-96。
表72:通式I-4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2-1—72-452。
表73:通式I-4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2、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3-1—73-452。
表74:通式I-4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4-1—74-452。
通式I-5中,
表75:通式I-5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R8=R9=H、m=1、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5-1—75-294。
表76:通式I-5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R8=R9=H、m=2、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6-1—76-294。
表77:通式I-5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R8=R9=H、m=3、Z=NR10时,R10取代基与表33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7-1—77-294。
通式I-6中,
表78:通式I-6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8-1—78-96。
表79:通式I-6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76-1—76-96。
表80:通式I-6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O时,吡唑上取代基R8、R9与表6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6的6-1—6-9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0-1—80-96。
表81:通式I-6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1-1—81-452。
表82:通式I-6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2、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2-1—82-452。
表83:通式I-6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NR10时,吡唑上R8、R9、R10与表21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21的21-1—21-452,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3-1—83-452。
通式I-7中,
表84:通式I-7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R8=H、m=1时,R9取代基与表33中R10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4-1—84-294。
表85:通式I-7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R8=H、m=2时,R9取代基与表33中R10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5-1—85-294。
表86:通式I-7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R8=H、m=3时,R9取代基与表33中R10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33的33-1—33-2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6-1—86-294。
通式I-8中,
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O时,R8、R9取代基见表87,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7-1—87-25。
表87
No. R8 R9 No. R8 R9
87-1 H H 87-2 H C(CH3)3
87-3 Cl H 87-4 H Ph
87-5 CH3 H 87-6 CN CF3
87-7 Br H 87-8 COCH3 CH3
87-9 H CH3 87-10 CO2C2H5 CH3
87-11 NO2 H 87-12 CO2C2H5 Ph
87-13 OPh H 87-14 Ph H
87-15 OCH3 H 87-16 Ph CO2C2H5
87-17 Cl Cl 87-18 CONHCH3 CH3
87-19 CH3 CH3 87-20 CONHCH3 CF3
87-21 H CO2C2H5 87-22 CH3 CO2C2H5
87-23 H 4-Cl-Ph 87-24 CF3 CO2C2H5
87-25 4-Cl-Ph H
表88:通式I-8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2、Z=O时,R8、R9取代基与表87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87的87-1—87-25,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8-1—88-25。
表89:通式I-8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3、Z=O时,R8、R9取代基与表87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87的87-1—87-25,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89-1—89-25。
表90:通式I-8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S时,R8、R9取代基与表87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87的87-1—87-25,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0-1—90-25。
表91:通式I-8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2、Z=S时,R8、R9取代基与表87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87的87-1—87-25,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1-1—91-25。
表92:通式I-8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NH时,R8、R9取代基与表87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87的87-1—87-25,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2-1—92-25。
表93:通式I-8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2、Z=NH时,R8、R9取代基与表87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87的87-1—87-25,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3-1—93-25。
通式I-9中,
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O时,R8、R9取代基见表94,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4-1—94-25。
表94
No. R8 R9 No. R8 R9
94-1 H H 94-2 CO2C2H5 4-Cl-Ph
94-3 Cl H 94-4 H CO2C2H5
94-5 CH3 H 94-6 CN CF3
94-7 H Cl 94-8 H CH2CO2C2H5
94-9 Br H 94-10 H 3,4-diF-Ph
94-11 H CH3 94-12 H 4-Cl-Ph
94-13 Ph H 94-14 CO2C2H5 Ph
94-15 H Ph 94-16 COCH3 CH3
94-17 NO2 H 94-18 CO2C2H5 CH3
94-19 OPh H 94-20 CO2C2H5 CF3
94-21 OCH3 H 94-22 CH3 CO2C2H5
94-23 Cl Cl 94-24 Ph CO2C2H5
94-25 CH3 CH3 94-26 CH3 CONHCH3
94-27 H C(CH3)3 94-28 CF3 CONHCH3
94-29 4-Cl-Ph H 94-30 H 4-Br-Ph
表95:通式I-9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S时,R8、R9取代基与表94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94的94-1—94-30,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5-1—95-30。
表96:通式I-9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NH时,R8、R9取代基与表94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94的94-1—94-30,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6-1—96-30。
通式I-10中,
表97:通式I-10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O时,R8、R9取代基与表87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87的87-1—87-25,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7-1—97-25。
表98:通式I-8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S时,R8、R9取代基与表87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87的87-1—87-25,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8-1—98-25。
表99:通式I-8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NH时,R8、R9取代基与表87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87的87-1—87-25,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99-1—99-25。
通式I-11中,
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O时,R8、R9、R14取代基见表100,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00-1—100-48。
表100
表101:通式I-1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S时,R8、R9、R14取代基与表100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100的100-1—100-48,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01-1—101-48。
表102:通式I-1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NH时,R8、R9、R14取代基与表100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100的100-1—100-48,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02-1—102-48。
通式I-12中,
表103:通式I-1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S时,R8、R9、R14取代基与表100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100的100-1—100-48,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03-1—103-48。
表104:通式I-1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S时,R8、R9、R14取代基与表100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100的100-1—100-48,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04-1—104-48。
表105:通式I-11中,当R1=CH3、X=NR3、R2=R3=R4=R5=R6=R7=H、m=1、Z=NH时,R8、R9、R14取代基与表100中取代基一致,取代基依次对应表100的100-1—100-48,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05-1—105-48。
通式I-2中,当R1=CH3、X=NR3、R2=R4=R5=R6=R7=R8=R9=H、m=1、Z=N(4-Cl-Ph)时,取代基R3(不为氢时)为不同的取代基见表106,代表化合物编号依次为106-1—106-140。
表106
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的盐可以用表107中列出的具体化合物的盐来说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表107部分化合物盐
本发明化合物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反应式如下,式中各基团除另有说明外定义同前:
通式化合物I的制备采用如下方法:
中间体II和III在碱性条件下于适宜的溶剂中反应得到通式I化合物。
适宜的碱可选自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三乙胺、吡啶、甲醇钠、乙醇钠、氢化钠、叔丁醇钾或叔丁醇钠等。
反应在适宜的溶剂中进行,适宜的溶剂可选自如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腈、甲苯、二甲苯、苯、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丙酮或丁酮等。
反应温度可在室温至溶剂沸点温度之间,通常为20-100℃。
反应时间为30分钟至20小时,通常1-10小时。
中间体II是制备本发明通式I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按以下方法制备:
以Q-1为原料合成中间体Q-2,进一步合成中间体II,参考如下文献:WO2008057402、WO2004087056等。
中间体Ⅲ是制备本发明通式I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按以下方法制备:CN103588708、WO9703969、DE19652516、CN 102584705、WO2010060379A1、US20100158860、WO2011133444、DE3012193、JP60100547、WO2010076553、WO 2005080344、CN 102382056、WO2009069044、WO2000031042、WO2008059370、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20(20),6109-6122、Bulletin of the Korean Chemical Society(2010),31(11),3341-3347、Organic&Biomolecular Chemistry(2011),9(5),1443-1453、Organic Preparations andProcedures International(2002),34(1),98-102、Science of Synthesis(2002),12,15-225、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16),59(4),1370-1387、Bioorganic&MedicinalChemistry(2006),14(14),5061-5071等。
虽然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某些化合物也属于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但结构特征仍存在显著不同。并且由于这些结构上的差异而使得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杀菌活性。
通式I化合物对农业或其他领域中的多种病菌显示出优异的活性,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通式I化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用作制备杀菌剂的用途。
下面提及的病害的例子仅用来说明本发明,但绝不限定本发明。
通式I化合物可用于防治下列病害: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黄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大豆霜霉病、甜菜霜霉病、甘蔗霜霉病、烟草霜霉病、豌豆霜霉病、丝瓜霜霉病、冬瓜霜霉病、甜瓜霜霉病、白菜类霜霉病、菠菜霜霉病、萝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葱霜霉病),白锈菌(油菜白锈病、白菜类白锈病),猝倒病(油菜猝倒病、烟草猝倒病、番茄猝倒病、辣椒猝倒病、茄子猝倒病、黄瓜猝倒病、棉苗猝倒病),绵腐病(辣椒绵腐病、丝瓜绵腐病、冬瓜绵腐病),疫病(蚕豆疫病、黄瓜疫病、南瓜疫病、冬瓜疫病、西瓜疫病、甜瓜疫病、辣椒疫病、韭菜疫病、大蒜疫病、棉花疫病),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晚疫病)等;半知菌病害,如枯萎病(甘薯枯萎病、棉花枯萎病、芝麻枯萎病、蓖麻枯萎病、番茄枯萎病、菜豆枯萎病、黄瓜枯萎病、丝瓜枯萎病、南瓜枯萎病、冬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甜瓜枯萎病、辣椒枯萎病、蚕豆枯萎病、油菜枯萎病、大豆枯萎病),根腐病(辣椒根腐病、茄子根腐病、菜豆根腐病、黄瓜根腐病、苦瓜根腐病、棉黑根腐病、蚕豆根腐病),立枯病(棉苗立枯病、芝麻立枯病、辣椒立枯病、黄瓜立枯病、白菜立枯病),炭疽病(高粱炭疽病、棉花炭疽病、红麻炭疽病、黄麻炭疽病、亚麻炭疽病、烟草炭疽病、桑炭疽病、辣椒炭疽病、茄子炭疽病、菜豆炭疽病、黄瓜炭疽病、苦瓜炭疽病、西葫芦炭疽病、冬瓜炭疽病、西瓜炭疽病、甜瓜炭疽病、荔枝炭疽病),黄萎病(棉花黄萎病、向日葵黄萎病、番茄黄萎病、辣椒黄萎病、茄子黄萎病),黑星病(西葫芦黑星病、冬瓜黑星病、甜瓜黑星病),灰霉病(棉铃灰霉病、红麻灰霉病、番茄灰霉病、辣椒灰霉病、菜豆灰霉病、芹菜灰霉病、菠菜灰霉病、猕猴桃灰霉病),褐斑病(棉花褐斑病、黄麻褐斑病、甜菜褐斑病、花生褐斑病、辣椒褐斑病、冬瓜褐斑病、大豆褐斑病、向日葵褐斑病、豌豆褐斑病、蚕豆褐斑病),黑斑病(亚麻假黑斑病、油菜黑斑病、芝麻黑斑病、向日葵黑斑病、蓖麻黑斑病、番茄黑斑病、辣椒黑斑病、茄子黑斑病、菜豆黑斑病、黄瓜黑斑病、芹菜黑斑病、胡萝卜黑腐病、胡萝卜黑斑病、苹果黑斑病、花生黑斑病),斑枯病(番茄斑枯病、辣椒斑枯病、芹菜斑枯病),早疫病(番茄早疫病、辣椒早疫病、茄子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芹菜早疫病),轮纹病(大豆轮纹病、芝麻轮纹病、菜豆轮纹病),叶枯病(芝麻叶枯病、向日葵叶枯病、西瓜叶枯病、甜瓜叶枯病),茎基腐病(番茄茎基腐病、菜豆茎基腐病),及其他(玉米圆斑病、红麻腰折病、稻瘟病、栗黑鞘病、甘蔗眼斑病、棉铃曲霉病、花生冠腐病、大豆茎枯病、大豆黑点病、甜瓜大斑病、花生网斑病、茶赤叶斑病、辣椒白星病、冬瓜叶斑病、芹菜黑腐病、菠菜心腐病、红麻叶霉病、红麻斑点病、黄麻茎斑病、大豆紫斑病、芝麻叶斑病、蓖麻灰斑病、茶褐色叶斑病、茄子褐色圆星病、菜豆红斑病、苦瓜白斑病、西瓜斑点病、黄麻枯腐病、向日葵根茎腐病、菜豆炭腐病、大豆靶点病、茄子棒孢叶斑病、黄瓜靶斑病、番茄叶霉病、茄子叶霉病、蚕豆赤斑病等)等;担子菌病害,如锈病(小麦条锈病、小麦杆锈病、小麦叶锈病、花生锈病、向日葵锈病、甘蔗锈病、韭菜锈病、葱锈病、栗锈病、大豆锈病),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黑粉病、高粱丝黑穗病、高粱散黑穗病、高粱坚黑穗病、高梁柱黑粉病、栗粒黑穗病、甘蔗黑穗病、菜豆锈病)及其他(如小麦纹枯病、水稻纹枯病等)等;子囊菌病害,如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油菜白粉病、芝麻白粉病、向日葵白粉病、甜菜白粉病、茄子白粉病、豌豆白粉病、丝瓜白粉病、南瓜白粉病、西葫芦白粉病、冬瓜白粉病、甜瓜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蚕豆白粉病),菌核病(亚麻菌核病、油菜菌核病、大豆菌核病、花生菌核病、烟草菌核病、辣椒菌核病、茄子菌核病、菜豆菌核病、豌豆菌核病、黄瓜菌核病、苦瓜菌核病、冬瓜菌核病、西瓜菌核病、芹菜菌核病),黑星病(苹果黑星病、梨黑星病)等。
由于其积极的特性,上述化合物可有利地用于保护农业和园艺业重要的作物、家畜和种畜,以及人类常去的环境免于病菌、害虫害螨的伤害。
为获得理想效果,化合物的用量因各种因素而改变,例如所用化合物、预保护的作物、有害生物的类型、感染程度、气候条件、施药方法、采用的剂型。
每公顷10克-5公斤的化合物剂量能提供充分的防治。
本发明还包括以通式I所示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在0.5-99%之间。该杀菌组合物中还包括农业、林业、卫生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制剂的形式施用。通式I所示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溶解或分散于载体中或配制成制剂以便作为杀菌使用时更易于分散。例如:这些化学制剂可被制成可湿性粉剂、油悬剂、水悬剂、水乳剂、水剂或乳油等。在这些组合物中,至少加入一种液体或固体载体,并且当需要时可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治病菌的方法:将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施于所述的病菌或其生长介质上。通常选择的较为适宜有效量为每公顷10克到1000克,优选有效量为每公顷20克到500克。
对于某些应用,例如在农业上可在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其它的杀菌剂、杀虫杀螨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等,由此可产生附加的优点和效果。
应明确的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换和改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除另有注明外,所用原料均有市售)。
合成实施例
实施例1:中间体2-((3-甲基异恶唑并[5,4-d]嘧啶-4-基)氨基)乙醇的制备
1)5-氨基-3-甲基异恶唑-4-氰基的制备
将14g(0.2摩尔)的盐酸羟胺溶于80mL10%氢氧化钠中,加入27.2g(0.2摩尔)(1-乙氧基亚乙基)丙二腈,加入少量冰保持温度50℃以下,室温继续搅拌1.5小时,固体过滤,水洗,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固体产品16.5g。
2)4-氯-3-甲基异恶唑并[5,4-d]嘧啶的制备
将三氯氧磷(POCl3)40mL和N,N-二甲基甲酰胺1mL加入到反应瓶中,室温搅拌1小时,加入5-氨基-3-甲基异恶唑-4-氰基(451mg,3.66mmol),升温到160℃反应15-36小时,反应液减压蒸馏,得到淡黄色固体,熔点110.5℃。
实施例2:中间体2-(1-(4-氯苯基)-1H-吡唑-3-氧基)乙胺盐酸盐的合成
1)N-Boc-2-溴乙胺的制备
将20.5g(0.1mol)溴乙胺溴酸盐置于80ml四氢呋喃中,依次加入10.08g(0.12mol)碳酸氢钠、50ml水,室温搅拌下滴加21.80g(0.1mol)二碳酸二叔丁酯,滴毕,继续反应4-10小时。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除溶剂,加入(3×50ml)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50ml洗涤,脱溶后得无色油状液体21.84g,收率97.5%。
2)N-Boc-2-(1-(2-氯苯基)-1H-吡唑-3-氧基)乙胺的制备
将2.24g(0.01mol)N-Boc-2-溴乙胺与1.94g(0.01mol)1-(4-氯苯基)-1H-3-羟基吡唑(制备方法参考Organic Preparations and Procedures International,34(1),98-102;2002)加入50ml丁酮中,加入2.76g(0.02mol)碳酸钾,搅拌下加热至回流,反应4-10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除溶剂,加入(3×50ml)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50ml洗涤,脱溶后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体积比为1:6)得黄色固体2.73g,收率81.1%。
3)2-(1-(4-氯苯基)-1H-吡唑-3-氧基)乙胺盐酸盐的制备
将3.37g(0.01mol)N-Boc-2-(1-(4-氯苯基)-1H-吡唑-3-氧基)乙胺加入50ml乙酸乙酯中,室温搅拌下滴加6ml浓盐酸,固体溶解,继续搅拌4-5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除溶剂,加入10ml二氯甲烷搅拌半小时,过滤,并用二氯甲烷洗涤滤饼得2.16g白色固体。
实施例3:化合物21-180的制备
将0.17g(0.001mol)4-氯-3-甲基异恶唑并[5,4-d]嘧啶和0.27g(0.001mol)2-(1-(4-氯苯基)-1H-吡唑-3-氧基)乙胺盐酸盐加入50ml甲苯中。加入0.45g(0.002mol)三乙胺,加热至回流,反应4-10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除溶剂,加入(3×30ml)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50ml洗涤,脱溶后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沸程60-90℃),体积比为1:4)得白色固体0.27g。熔点156.5℃。
1H-NMR(3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δ(ppm):2.46(3H,s),4.06-4.12(2H,q),4.55-4.58(2H,t),5.93(1H,d),5.94(2H,m),7.37(2H,dd),7.51(2H,dd),7.72(1H,d),8.51(1H,s)。
本发明的其他化合物可以参照以上实施例制备。
部分化合物的物性数据及核磁数据(1HNMR,300MHz,内标TMS,ppm)如下:
化合物21-62:熔点125.5℃。δ(CDCl3)8.51(s,1H),7.42-7.49(m,3H),7.29-7.30(m,2H),6.24(s,1H),4.54(t,2H),4.07(t,2H),3.59(s,3H),2.63(s,3H),1.92(s,3H)。
化合物57-39:熔点150.4℃。δ(CDCl3)8.26(s,1H),7.64-7.69(d,2H),7.32-7.35(d,2H),5.90(s,1H),5.81(s,1H),4.20(t,2H),3.76(t,2H),3.70(s,3H),1.94(s,3H)。
化合物72-62:δ(CDCl3)8.39(s,1H),7.44-7.48(m,3H),7.27-7.31(m,2H),6.04(s,1H),4.53(t,2H),4.06(t,2H),3.94(s,3H),3.61(s,3H),2.61(s,3H),1.88(s,3H)。
化合物72-180:熔点150.4℃。δ(CDCl3)8.39(s,1H),7.71(d,1H),7.46-7.50(m,2H),7.34-7.37(m,2H),5.93(d,1H),5.77(s,1H),4.55(t,2H),4.07(t,2H),3.92(s,3H),2.49(s,3H)。
化合物81-39:熔点116.9℃。δ(CDCl3)8.42(s,1H),7.70(d,2H),7.38(d,2H),5.84(s,1H),5.63(s,1H),4.42(t,2H),4.15(t,2H),3.99(s,3H),3.68(s,3H),2.62(s,3H)。
本发明通式I所示其它化合物也可按照上述记载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另外,本发明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盐的制备可按照常规现有技术将通式I所示化合物与相对应的酸反应获得。
生物活性测定实施例
本发明化合物对农业领域中的多种病菌都表现出很好的活性。
实施例4:杀菌活性测定
用本发明化合物样品对植物的多种真菌病害进行了离体抑菌活性或活体保护效果试验。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见以下各实施例。
(1)离体杀菌活性测定
测定方法如下:采用高通量筛选方法,即将待测化合物样品用适合的溶剂(溶剂的种类如丙酮、甲醇、DMF等,并且依据其对样品的溶解能力而选择)溶解,配制成所需浓度待测液。在超净工作环境下,将待测液加入到96孔培养板的微孔中,再将病原菌繁殖体悬浮液加入其中,处理后的培养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进行调查,调查时目测病原菌繁殖体萌发或生长情况,并根据对照处理的萌发或生长情况,评价化合物抑菌活性。
部分化合物的离体抑菌活性(以抑制率表示)测试结果如下:
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
在25ppm剂量下,诸如化合物:21-180等,对稻瘟病的抑制率在80%以上。
(2)活体保护活性测定
测定方法如下:采用活体盆栽测定方法,即将待测化合物样品用少量溶剂(溶剂的种类如丙酮、甲醇、DMF等,并且依据其对样品的溶解能力而选择,溶剂量与喷液量的体积比等于或小于0.05)溶解,用含有0.1%吐温80的水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待测液。在作物喷雾机上,将待测液喷施于病害寄主植物上(寄主植物为在温室内培养的标准盆栽苗),24小时后进行病害接种。依据病害特点,将需要控温保湿培养的病害植物接种后放在人工气候室中培养,待病害完成侵染后,移入温室培养,将不需要保湿培养的病害植物直接在温室内接种并培养。待对照充分发病后(通常为一周时间)进行化合物防病效果评估。
部分化合物的活体保护活性测试结果如下:
对黄瓜霜霉病的活体保护活性:
在400ppm剂量下,诸如化合物:21-180、57-39等,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在80%以上;
在100ppm剂量下,诸如化合物:21-180等,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在80%以上;
在25ppm剂量下,诸如化合物:21-180等,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在80%以上;
通过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本发明通式I所示其它化合物按照上述测定方式进行检测,也具有相应的活性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为通式I所示化合物;
R1选自氢、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亚磺酰基、C1-C12烷基磺酰基、C2-C12烯基、卤代C2-C12烯基、C2-C12炔基、卤代C2-C12炔基、C3-C12烯氧基、卤代C3-C12烯氧基、C3-C12炔氧基、卤代C3-C12炔氧基、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C1-C12烷基氨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芳基、芳甲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2选自氢、卤素、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3-C8环烷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硫基或C1-C12烷基磺酰基;
A选自NR3、O或S;
X选自NR3、O或S;
Y选自NR3、O或S;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硫基、C2-C12烯基硫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卤代C2-C12烯基、卤代C2-C12炔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亚磺酰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12烷基)氨基磺酰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C1-C12烷基羰基氨基磺酰基、C3-C12环烷基氧基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氨基羰基、二(C1-C12烷基)氨基羰基、C2-C12烯氧基羰基、C2-C12炔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氨基硫基、二(C1-C12烷基)氨基硫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如下基团取代的芳基羰基C1-C6烷基、芳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芳基C1-C6烷基氧基羰基、芳基C1-C6烷基、杂芳基羰基C1-C6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氧基羰基、杂芳基C1-C6烷基氧基羰基、杂芳基C1-C6烷基,其中,如下基团为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或卤代C1-C12烷氧基;
其中,R4、R5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8的环;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或卤代C1-C12烷氧基;
其中,R6、R7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8的环;
m选自0至5的整数;
Q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3个下述基团取代的五元杂芳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氨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卤代二(C1-C12烷基)氨基、C(=O)NR12R13、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C2-C12烯氧基、卤代C2-C12烯氧基、C2-C12炔氧基、卤代C2-C12炔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芳基、芳甲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1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氨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卤代二(C1-C12烷基)氨基、C(=O)NR12R13、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C2-C12烯氧基、卤代C2-C12烯氧基、C2-C12炔氧基、卤代C2-C12炔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或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
R12、R13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12烷基或卤代C1-C12烷基;
或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化合物中
R1选自氢、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2-C6烯基、卤代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炔基、C3-C6烯氧基、卤代C3-C6烯氧基、C3-C6炔氧基、卤代C3-C6炔氧基、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C1-C6烷基氨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芳基、芳甲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2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
A选自NR3、O或S;
X选自NR3、O或S;
Y选自NR3、O或S;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硫基、C2-C6烯基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烯基、卤代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C1-C6烷基羰基氨基磺酰基、C3-C6环烷基氧基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氨基羰基、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C2-C6烯氧基羰基、C2-C6炔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硫基、二(C1-C6烷基)氨基硫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如下基团取代的芳基羰基C1-C6烷基、芳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芳基C1-C6烷基氧基羰基、芳基C1-C6烷基、杂芳基羰基C1-C6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氧基羰基、杂芳基C1-C6烷基氧基羰基、杂芳基C1-C6烷基,其中,如下基团为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4、R5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6的环;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6、R7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6的环;
m选自0至4的整数;
Q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3个下述基团取代的吡唑基、异恶唑基、异噻唑基、噻唑基、恶唑基、三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或吡咯基,其中,下述基团为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C(=O)NR12R13、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芳基、芳甲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1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C(=O)NR12R13、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
R12、R13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6烷基或卤代C1-C6烷基;
或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Y为O,
当Q为吡唑、异恶唑或异噻唑时,通式I的结构式如I-1、I-2、I-3、I-4、I-5或I-6所示;当Q为三唑时,通式I的结构式如I-7所示;
当Q为噻唑、咪唑、恶唑时,通式I的结构式如I-8、I-9或I-10所示;
当Q为噻吩、呋喃、吡咯时,通式I的结构式如I-11或I-12所示;
式中,
R1选自氢、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2-C6烯基、卤代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炔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R2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
A选自NR3、O或S;
X选自NR3、O或S;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硫基、C2-C6烯基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烯基、卤代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4、R5与其相连的C还可以组成C3-C6的环;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6、R7与其相连的C还可以组成C3-C6的环;
m选自0至4的整数;
R8、R9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R1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C(=O)NR12R13、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
R12、R13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6烷基或卤代C1-C6烷基;
Z选自NR10、O或S;
R10选自氢、C1-C6烷基、C3-C6环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芳基、芳甲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且,通式I-11、I-12化合物中,
R8、R9、R14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或通式I-1、I-2、I-3、I-4、I-5、I-6、I-7、I-8、I-9、I-10、I-11或I-12所示化合物的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1、I-2、I-3、I-4、I-5、I-6、I-7、I-8、I-9、I-10、I-11或I-12所示化合物中
R1选自氢、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2-C6烯基、卤代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炔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R2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
X选自NR3、O或S;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硫基、C2-C6烯基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烯基、卤代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4、R5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6的环;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其中,R6、R7还可以与其相连的C组成C3-C6的环;
m选自0至4的整数;
R8、R9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CN、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3-C6环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Z选自NR10、O或S;
R10选自氢、C1-C6烷基、C3-C6环烷基、卤代C1-C6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R11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C(=O)NR12R13、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
R12、R13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6烷基或卤代C1-C6烷基;
且,通式I-11、I-12中,
R8、R9、R14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CN、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3-C6环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或通式I-1、I-2、I-3、I-4、I-5、I-6、I-7、I-8、I-9、I-10、I-11或I-12所示的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1、I-2、I-3、I-4、I-5、I-6、I-7、I-8、I-9、I-10、I-11或I-12所示化合物中:
R1选自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一氟甲基、一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三氟乙氧基甲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或苄基;
R2选自氢、氟、氯、溴、碘、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一氟甲基、一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甲基磺酰基或乙基磺酰基;
X选自NR3、O或S;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三氟乙酰基、苯甲酰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三氟乙氧基、环丙基氧基、甲硫基、乙硫基、烯丙基、炔丙基、甲磺酰基、乙磺酰基、三氟乙基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乙氨基磺酰基、二甲氨基磺酰基、二乙氨基磺酰基、甲磺酰基氨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异丙氧基羰基、甲氨基羰基、二甲氨基羰基、乙烯氧基羰基、乙炔氧基羰基、甲氨基硫基、乙氨基硫基或二甲氨基硫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碘、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或叔丁氧基;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碘、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或叔丁氧基;
m选自0至3的整数;
R8、R9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硝基、氰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一氟甲基、一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Z选自NR10、O或S;
R10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R11选自氟、氯、溴、碘、氰基、氨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氨基羰基、甲基氨基羰基、乙基氨基羰基或二甲氨基羰基;
且,通式I-11、I-12中,
R8、R9、R14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硝基、氰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一氟甲基、一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唑基、恶唑基、噻二唑基、恶二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苄基、吡啶甲基、噻吩甲基或噻唑甲基;
或通式I-1、I-2、I-3、I-4、I-5、I-6、I-7、I-8、I-9、I-10、I-11或I-12所示的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1、I-2、I-3、I-4、I-5或I-6所示化合物中
R1选自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
R2选自氢、氟、氯、溴、碘或甲基;
X选自NR3
R3选自氢、甲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甲氧基、甲硫基、烯丙基、甲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二甲氨基磺酰基、甲氧基羰基、甲氨基羰基、二甲氨基羰基、甲氨基硫基或二甲氨基硫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或甲基;
R6、R7均选自氢;
m选自0至2的整数;
R8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
R9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苄基或吡啶甲基;
Z选自NR10或O;
R10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苄基或吡啶甲基;
R11选自氟、氯、溴、碘、氰基、硝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或通式I-1、I-2、I-3、I-4、I-5或I-6所示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1、I-2、I-3、I-4、I-5或I-6所示化合物中,
R1选自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
R2选自氢、氟、氯、溴、碘或甲基;
X选自NR3
R3选自氢、甲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甲氧基、甲硫基、烯丙基、甲磺酰基、甲氨基磺酰基、二甲氨基磺酰基、甲氧基羰基、甲氨基羰基、二甲氨基羰基、甲氨基硫基或二甲氨基硫基;
R4、R5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或甲基;
R6、R7均选自氢;
m选自0至2的整数;
R8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
R9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环丙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
Z选自NR10或O;
R10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己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
R11选自氟、氯、溴、碘、氰基、硝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或通式I-1、I-2、I-3、I-4、I-5或I-6所示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8.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9.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所示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用作制备杀菌剂药物的用途。
10.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以所述通式I所示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其中,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99%。
CN201611028528.5A 2016-11-18 2016-11-18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08069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8528.5A CN108069984B (zh) 2016-11-18 2016-11-18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8528.5A CN108069984B (zh) 2016-11-18 2016-11-18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9984A true CN108069984A (zh) 2018-05-25
CN108069984B CN108069984B (zh) 2021-02-05

Family

ID=62160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28528.5A Active CN108069984B (zh) 2016-11-18 2016-11-18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6998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6418A (zh) * 2017-11-29 2019-06-04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取代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杀虫杀螨剂的用途
CN109836417A (zh) * 2017-11-29 2019-06-04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取代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杀菌剂的用途
WO2019105275A1 (zh) * 2017-11-29 2019-06-06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取代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287620A (zh) * 2021-06-18 2021-08-24 浙江大学 1H-吡唑并[3,4-d]嘧啶类化合物在制备禾谷镰刀菌杀菌剂中的应用
US11351149B2 (en) 2020-09-03 2022-06-07 Pfizer Inc. Nitrile-containing antiviral compound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6683A (ja) * 1982-07-29 1984-02-28 Sankyo Co Ltd イソキサゾロピリミジン誘導体および殺ダニ剤
JPS63313773A (ja) * 1987-06-16 1988-12-21 Tokuyama Soda Co Ltd ピラゾ−ル化合物
CN1657524A (zh) * 2004-02-20 2005-08-24 沈阳化工研究院 取代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3588708A (zh) * 2013-11-12 2014-02-19 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4-氯苯基)-3-吡唑醇的制备方法
CN104710436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CN104710409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CN105777717A (zh) * 2014-12-19 2016-07-20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吡唑基嘧啶醚类化合物及用途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6683A (ja) * 1982-07-29 1984-02-28 Sankyo Co Ltd イソキサゾロピリミジン誘導体および殺ダニ剤
JPS63313773A (ja) * 1987-06-16 1988-12-21 Tokuyama Soda Co Ltd ピラゾ−ル化合物
CN1657524A (zh) * 2004-02-20 2005-08-24 沈阳化工研究院 取代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3588708A (zh) * 2013-11-12 2014-02-19 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4-氯苯基)-3-吡唑醇的制备方法
CN104710436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CN104710409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CN105777717A (zh) * 2014-12-19 2016-07-20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吡唑基嘧啶醚类化合物及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GISTRY数据库: "《STN-REGISTRY数据库记录》", 22 September 2013 *
TIZIANA POLI等: ""Synthesis and In-vitro Antifungal Activity of 6-Trifluoromethylpyrazolo[3,4-d]pyrimidines"", 《PESTICIDE SCIENCE》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6418A (zh) * 2017-11-29 2019-06-04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取代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杀虫杀螨剂的用途
CN109836417A (zh) * 2017-11-29 2019-06-04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取代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杀菌剂的用途
WO2019105275A1 (zh) * 2017-11-29 2019-06-06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取代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263757A (zh) * 2017-11-29 2020-06-09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取代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11457628B2 (en) 2017-11-29 2022-10-04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Substituted pyrimidine compoun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US11351149B2 (en) 2020-09-03 2022-06-07 Pfizer Inc. Nitrile-containing antiviral compounds
US11452711B2 (en) 2020-09-03 2022-09-27 Pfizer Inc. Nitrile-containing antiviral compounds
US11541034B2 (en) 2020-09-03 2023-01-03 Pfizer Inc. Nitrile-containing antiviral compounds
CN113287620A (zh) * 2021-06-18 2021-08-24 浙江大学 1H-吡唑并[3,4-d]嘧啶类化合物在制备禾谷镰刀菌杀菌剂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9984B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91604B2 (ja) 殺菌剤としてのヘテロアリールピペリジン誘導体及びヘテロアリールピペラジン誘導体
KR102051364B1 (ko) 살진균제 피라졸 혼합물
CN108069984A (zh)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6901477B2 (ja) 三置換されているシリルフェノキシヘテロ環及び類似体
CN104710436B (zh) 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BR112016002083B1 (pt) composto tetrazolinona, seu uso, agente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peste
US9788547B2 (en) Aromatic compound and uses thereof
JP2012504561A (ja) 植物保護剤としてのヘテロシクリル置換チアゾール類
RU2765748C2 (ru) Пиридоны и содержащие их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е и садовые фунгициды в качестве активных ингредиентов
TW201912641A (zh) 新型殺真菌雜環化合物
CA3073637A1 (en) Novel fungicid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JP2020520373A (ja) 植物病原性微生物に対して有用なホルムイミドアミジン化合物
TW202128655A (zh) 含有殺菌性雜環化合物的新型硫亞胺類或亞碸亞胺類化合物
TW202226947A (zh) 用於對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新型雜環化合物
CN105777717B (zh) 吡唑基嘧啶醚类化合物及用途
CN108059629A (zh) 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836417A (zh) 取代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杀菌剂的用途
TW202104196A (zh) 噁二唑化合物、該噁二唑化合物之應用及製造該噁二唑化合物之方法
KR20210098946A (ko) 살진균제로서의 옥사디아졸
CN104206385B (zh) 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
JPWO2018230516A1 (ja) ピリドン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農園芸用殺菌剤
TW201841902A (zh) 新穎之三唑硫酮衍生物
CN110396083B (zh) 含哒嗪酮基丁烯内酯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7540664A (zh) 吡唑基嘧啶醚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JPH08507500A (ja) 有害生物防除剤として有用なピリミジン誘導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