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0436B - 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0436B
CN104710436B CN201310687004.7A CN201310687004A CN104710436B CN 104710436 B CN104710436 B CN 104710436B CN 201310687004 A CN201310687004 A CN 201310687004A CN 104710436 B CN104710436 B CN 104710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yl
acid
hydrogen
halo
alkox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70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0436A (zh
Inventor
孙旭峰
柴宝山
王军锋
杨吉春
王斌
王立增
张金波
关爱莹
刘长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870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10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10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0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0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0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

Description

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背景技术
专利WO9507278公布了如下通式所示的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通式及具体化合物CK1和CK2,作为农用杀菌、杀虫、杀螨剂等的应用。
但结构如本发明通式I所示的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很小的剂量下就可以控制多种病菌的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它可用于农业或其他领域中制备防治病菌的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
式中:
R1选自与嘧啶环组成的含C、N、O或S的五元、六元、七元或八元环;
R2选自氢、卤素、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3-C12环烷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卤代C2-C12烯基、卤代C2-C12炔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如下基团进一步取代的(杂)芳基、(杂)芳基C1-C6烷基、(杂)芳氧基C1-C6烷基或(杂)芳基羰基C1-C6烷基: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硫基、C2-C12烯基硫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卤代C2-C12烯基、卤代C2-C12炔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亚磺酰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12烷基)氨基磺酰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C1-C12烷基羰基氨基磺酰基、C3-C12环烷基氧基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氨基羰基、二(C1-C12烷基)氨基羰基、C2-C12烯氧基羰基、C2-C12炔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氨基硫基、二(C1-C12烷基)氨基硫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如下基团进一步取代的(杂)芳基羰基C1-C6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氧基羰基、(杂)芳基C1-C6烷基氧基羰基、(杂)芳基C1-C6烷基: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R4、R5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12烷基或C1-C12烷氧基;其中,R4、R5与其相连的C还可以组成C3-C8的环;
R6选自氢、C1-C12烷基或卤代C1-C12烷基;
R7选自氢、C1-C12烷基或卤代C1-C12烷基;
R8选自C1-C12烷基、C3-C8环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9取代的(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9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氨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二(C1-C12烷基)氨基、卤代二(C1-C12烷基)氨基、C(=O)NR10R11、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C2-C12烯氧基、卤代C2-C12烯氧基、C2-C12炔氧基、卤代C2-C12炔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硫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或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
R10、R11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12烷基或卤代C1-C12烷基;
A选自键或(CHR12)m;m选自1或2;
R12选自氢、C1-C12烷基或卤代C1-C12烷基;
或通式I化合物的盐。
本发明中较为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
R1选自与嘧啶环组成的含C、N、O或S的五元或六元环;
R2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6环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烯基、卤代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如下基团进一步取代的(杂)芳基、(杂)芳基C1-C6烷基、(杂)芳氧基C1-C6烷基或(杂)芳基羰基C1-C6烷基: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
R4、R5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
其中,R4、R5与其相连的C还可以组成C3-C8的环;
R6选自氢、C1-C6烷基或卤代C1-C6烷基;
R7选自氢、C1-C6烷基或卤代C1-C6烷基;
R8选自C1-C6烷基、C3-C6环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9取代的(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9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3-C6环烷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卤代二(C1-C6烷基)氨基、C(=O)NR10R11、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基、C2-C6炔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硫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或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
R10、R11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6烷基或卤代C1-C6烷基;
A选自键或(CHR12)m;m选自1或2;
R12选自氢、C1-C6烷基或卤代C1-C6烷基;
或通式I化合物的盐。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
R1选自与嘧啶环组成的含C、N、O或S的五元或六元环;
R2选自氢、卤素、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3-C4环烷基、C2-C4烯基、C2-C4炔基、卤代C2-C4烯基、卤代C2-C4炔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如下基团进一步取代的(杂)芳基、(杂)芳基C1-C4烷基、(杂)芳氧基C1-C4烷基或(杂)芳基羰基C1-C4烷基:卤素、硝基、氰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卤代C1-C4烷氧基;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4烷基、C1-C4烷基羰基或C1-C4烷基磺酰基;
R4、R5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
其中,R4、R5与其相连的C还可以组成C3-C4的环;
R6选自氢、C1-C4烷基或卤代C1-C4烷基;
R7选自氢、C1-C4烷基或卤代C1-C4烷基;
R8选自C1-C4烷基、C3-C4环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基羰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C1-C4烷基磺酰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9取代的(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9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C3-C4环烷基、C1-C4烷基氨基、卤代C1-C4烷基氨基、二(C1-C4烷基)氨基、卤代二(C1-C4烷基)氨基、C(=O)NR10R11、C1-C4烷硫基、卤代C1-C4烷硫基、C2-C4烯基、C2-C4炔基、C2-C4烯氧基、卤代C2-C4烯氧基、C2-C4炔氧基、卤代C2-C4炔氧基、C1-C4烷基磺酰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基羰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硫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硫基羰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硫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基羰基氧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羰基氧基、C1-C4烷基磺酰基氧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氧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或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
R10、R11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C1-C4烷基或卤代C1-C4烷基;
A选自键或(CHR12)m;m选自1或2;
R12选自氢、C1-C4烷基或卤代C1-C4烷基;
或通式I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本发明再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通式I中
结构如IA、IB、IC、ID、IE、IF、IG、IH、II、IJ、IK、IL、IM、IN、IO、IP、IQ或IR所示的化合物: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C1-C4烷基、C1-C4烷基羰基或C1-C4烷基磺酰基;
R4、R5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碘、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或叔丁氧基;
R6选自氢、C1-C4烷基或卤代C1-C4烷基;
R7选自氢、C1-C4烷基或卤代C1-C4烷基;
R9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或C3-C4环烷基;
n选自0至5的整数,当n为0时,苯环未被取代;当n大于1时,R9可相同或不同;
R13选自C1-C4烷基、C3-C4环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基羰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C1-C4烷基磺酰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
R14、R15、R16、R1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卤代C1-C4烷氧基;
R18、R19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卤代C1-C4烷硫基、C3-C4环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9取代的(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20、R21、R22、R23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卤代C1-C4烷氧基;
R24、R25、R26、R27或R28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卤代C1-C4烷硫基、C3-C4环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9取代的(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29、R30、R31或R32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或C3-C4环烷基;
或通式IA、IB、IC、ID、IE、IF、IG、IH、II、IJ、IK、IL、IM、IN、IO、IP、IQ或IR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本发明更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
通式IA、IB、IC、ID、IE、IF、IG、IH、II、IJ、IK、IL、IM、IN、IO、IP、IQ或IR化合物中
R3选自氢、羟基、甲酰基、乙酰基、甲基、乙基、甲基磺酰基或乙基磺酰基;
R4、R5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甲基或乙基;
R6选自氢、甲基、乙基或三氟甲基;
R7选自氢、甲基、乙基或三氟甲基;
R9选自氟、氯、溴、碘、氰基、氨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氨基羰基、甲基氨基羰基、乙基氨基羰基或二甲氨基羰基;
n选自0至5的整数,当n为0时,苯环未被取代;当n大于1时,R9可相同或不同;
R13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一氟甲基、一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或三氟乙基;
R14、R15、R16、R1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氯、氰基、硝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R18、R19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羟基、氰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9取代的(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20、R21、R22、R23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乙氧基;
R24、R25、R26、R27或R28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9取代的(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29、R30、R31或R32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氟、氯、溴、碘、氰基、氨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氨基羰基、甲基氨基羰基、乙基氨基羰基或二甲氨基羰基;
或通式IA、IB、IC、ID、IE、IF、IG、IH、II、IJ、IK、IL、IM、IN、IO、IP、IQ或IR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或马来酸形成的盐。
本发明更深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
通式IA、IB、IC、ID、IE、IF、IG、IH、II、IJ、IK、IL、IM、IN、IO、IP、IQ或IR化合物中
R3选自氢、甲酰基、乙酰基、甲基、乙基甲基磺酰基或乙基磺酰基;
R4、R5选自氢;
R6选自氢;
R7选自氢;
R9选自氟、氯、溴、碘、氰基、氨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乙氧基;
n选自0至5的整数,当n为0时,苯环未被取代;当n大于1时,R9可相同或不同;
R13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一氟甲基、一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或三氟乙基;
R14、R15、R16、R1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氯、氰基、硝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R18、R19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羟基、氰基、硝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乙氧基;
R20、R21、R22、R23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乙氧基;
R24、R25、R26、R27或R28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三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9取代的(杂)芳基、(杂)芳甲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或(杂)芳氧基羰基;
R29、R30、R31或R32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氟、氯、溴、碘、氰基、氨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乙氧基;
或通式IA、IB、IC、ID、IE、IF、IG、IH、II、IJ、IK、IL、IM、IN、IO、IP、IQ或IR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或苯甲酸形成的盐。
上面给出的通式I化合物的定义中,汇集所用术语一般定义如下:
卤素:指氟、氯、溴或碘。
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叔丁基。
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烷基,例如环丙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取代基如甲基、卤素等。
卤代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等。
烷基亚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亚磺酰基(-SO-)连接到结构上,如甲基亚磺酰基。
卤代烷基亚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亚磺酰基,其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卤代烷基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磺酰基,其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烷基氨基硫基:如CH3NHS-、C2H5NHS-。
二烷基氨基硫基:如(CH3)2NS-、(C2H5)2NS-。
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NH-SO2-。
二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2-N-SO2-。
烷基磺酰基氨基羰基:烷基-SO2-NH-CO-。
烷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烷基-CO-NH-SO2-。
烷基羰基烷基:烷基-CO-烷基-。
烷基磺酰基氧基:烷基-S(O)2-O-。
卤代烷基磺酰基氧基:烷基磺酰基氧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SO2-O。
环烷基氧基羰基:如环丙氧基羰基、环己氧基羰基等。
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在这些烷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氧基、二氯甲氧基、三氯甲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氯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等。
卤代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lCH2CH2OCO-、CF3CH2OCO-等。
烷氧基烷基:烷基-O-烷基-,例如CH3OCH2-。
卤代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lCH2CH2OCH2-、CF3CH2OCH2-等。
烷氧基羰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基-,例如CH3OCOCH2-。
卤代烷氧基羰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CH2OCOCH2-。
烷基羰基氧基:如CH3COO-等。
卤代烷基羰基氧基:烷基羰基氧基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F3COO-等。
烷氧基羰基氧基:烷氧基羰基-氧基-,例如CH3OCOO-。
卤代烷氧基羰基氧基:烷氧基羰基氧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OCOO-。
烷硫基羰基烷基:烷硫基羰基-烷基-,例如CH3SCOCH2-。
卤代烷硫基羰基烷基:烷硫基羰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CH2SCOCH2-。
烷氧基烷氧基:如CH3OCH2O-等。
卤代烷氧基烷氧基:烷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CF3OCH2O-。
烷氧基烷氧基羰基:如CH3OCH2CH2OCO-等。
烷硫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硫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烷硫基:直链或支链烷硫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硫基、二氯甲硫基、三氯甲硫基、氟甲硫基、二氟甲硫基、三氟甲硫基、氯氟甲硫基等。
烷硫基烷基:烷基-S-烷基-,例如CH3SCH2-。
卤代烷硫基烷基:烷硫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lCH2CH2SCH2-、CF3CH2SCH2-等。
烷基氨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氮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烷基氨基:直链或支链烷基氨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二烷基氨基:如(CH32N-,(CH3CH22N-。
卤代二烷基氨基: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F32N-,(CF3CH22N-。
烯基:直链或支链烯类,例如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和不同的丁烯基、戊烯基和己烯基异构体。烯基还包括多烯类,如1,2-丙二烯基和2,4-己二烯基。
卤代烯基:直链或支链烯类,在这些烯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烯氧基:直链或支链烯类,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烯氧基:直链或支链烯氧基,在这些烯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烯基硫基:直链或支链烯类,经硫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如CH2=CHCH2S-。
烯氧基羰基:如CH2=CHCH2OCO-等。
炔基:直链或支链炔类,例如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和不同的丁炔基、戊炔基和己炔基异构体。炔基还包括由多个三键组成的基团,如2,5-己二炔基。
卤代炔基:直链或支链炔类,在这些炔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炔氧基:直链或支链炔类,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炔氧基:直链或支链炔氧基,在这些炔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炔氧基羰基:如CH≡CCH2OCO-等。
烷基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磺酰基(-SO2-)连接到结构上,如甲基磺酰基。
卤代烷基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磺酰基,其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烷基羰基:烷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如CH3CO-,CH3CH2CO-。
卤代烷基羰基:烷基羰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F3CO-。
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如CH3OCO-,CH3CH2OCO-。
氨基羰基:如NH2CO-,
烷基氨基羰基:烷基-NH-CO-,例如CH3NHCO-,CH3CH2NHCO-。
二烷基氨基羰基:如(CH32NCO-,(CH3CH22NCO-。
(杂)芳基、(杂)芳基烷基、(杂)芳基羰基、(杂)芳甲基羰基、(杂)芳基羰基烷基、(杂)芳氧基羰基、(杂)芳基烷基氧基羰基中的芳基部分包括苯基或萘基等。杂芳基是含1个或多个N、O、S杂原子的五元环或六元环。例如呋喃基、吡唑基、噻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三嗪基、喹啉基等。
(杂)芳基:如苯基等。
(杂)芳基烷基:如苯甲基、苯乙基、对氯苯甲基、等。
(杂)芳基羰基:如苯甲酰基、4-氯苯甲酰基等。
(杂)芳甲基羰基:如PhCH2CO-
(杂)芳基羰基烷基:如PhCOCH2-。
(杂)芳氧基羰基:如苯氧基羰基、4-氯苯氧基羰基、4-硝基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等。芳基烷基氧基羰基:如苄基氧基羰基、4-氯苄基氧基羰基、4-三氟甲基苄基氧基羰基等。
(杂)芳基烷基氧基羰基:如PhCH2OCO-、4-Cl-PhCH2OCO-等。
表1、表2、表3、表4、表5、表6、表7分别列举了通式I中R1、R2、R3、R4(R5)、R6、R7和R8的部分具体取代基,但它们并非仅限于这些取代基。
表1R1取代基
表2R2取代基
表3R3取代基
R3 R3 R3 R3
H OH CH3 C2H5
n-C3H7 i-C3H7 n-C4H9 s-C4H9
i-C4H9 t-C4H9 HCO CH3CO
CH3CH2CO n-C3H7CO i-C3H7CO CH3SO2
CH3CH2SO2 n-C3H7SO2 n-C4H9SO2
表4R4(R5)取代基
表5R6取代基
R6 R6 R6 R6
H CH3 C2H5 n-C3H7
i-C3H7 CH2F CHF2 CF3
CH2CF3 CF2CF3
表6R7取代基
R7 R7 R7 R7
H CH3 C2H5 n-C3H7
i-C3H7 CH2F CHF2 CF3
CH2CF3 CF2CF3
表7R8取代基
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可以用表8-表61中列出的具体化合物来说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表中涉及的通式化合物IA、IB、IC、ID、IE、IF、IG、IH、II、IJ、IK、IL、IM、IN、IO、IP、IQ或IR中,R6=R7=R18=R19=R26=R28=R29=R30=R31=R32=H,R27=Cl。
当R3=R4=R5=H时,R13取代基见表8,代表化合物编号为1-15。
表8
表9:通式IA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13与表8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16-30,依次对应表8的1-15。
表10:通式IA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13与表8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31-45,依次对应表8的1-15。
通式IB中,
当R3=R4=R5=H时,(R9)n取代基见表11,代表化合物编号为46-323。
表11
表12:通式IB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324-601,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13:通式IB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602-879,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通式IC中,
当R3=R4=R5=H时,R14、R15、R16、R17为不同的取代基,见表14,代表化合物编号为880-921。
表14
表15:通式IC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14、R15、R16、R17与表1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922-963,依次对应表14的880-921。
表16:通式IC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14、R15、R16、R17与表1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964-1005,依次对应表14的880-921。
表17:通式ID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1006-1283,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18:通式ID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1284-1561,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19:通式ID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1562-1839,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20:通式IE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13与表8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1840-1854,依次对应表8的1-15。
表21:通式IE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13与表8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1855-1869,依次对应表8的1-15。
表22:通式IE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13与表8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1870-1884,依次对应表8的1-15。
表23:通式IF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1885-2162,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24:通式IF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2163-2440,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25:通式IF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2441-2718,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26:通式IG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14、R15、R16、R17与表1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2719-2760,依次对应表14的880-921。
表27:通式IG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14、R15、R16、R17与表1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2761-2802,依次对应表14的880-921。
表28:通式IG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14、R15、R16、R17与表1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2803-2844,依次对应表14的880-921。
表29:通式IH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2845-3122,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30:通式IH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3123-3400,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31:通式IH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3401-3678,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32:通式II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13与表8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3679-3693,依次对应表8的1-15。
表33:通式II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13与表8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3694-3708,依次对应表8的1-15。
表34:通式II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13与表8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3709-3723,依次对应表8的1-15。
表35:通式IJ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3724-4001,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36:通式IJ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4002-4279,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37:通式IJ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4280-4557,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38:通式IK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14、R15、R16、R17与表1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4558-4599,依次对应表14的880-921。
表39:通式IK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14、R15、R16、R17与表1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4600-4641,依次对应表14的880-921。
表40:通式IK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14、R15、R16、R17与表1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4642-4683,依次对应表14的880-921。
表41:通式IL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4684-4961,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42:通式IL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4962-5239,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表43:通式IL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9)n与表11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240-5517,依次对应表11的46-323。
通式IM中,
当R3=R4=R5=H时,R20、R21、R22、R23为不同的取代基,见表44,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518-5534。
表44
表45:通式IM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20、R21、R22、R23与表43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535-5551,依次对应表44的5518-5534。
表46:通式IM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20、R21、R22、R23与表43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552-5568,依次对应表44的5518-5534。
表47:通式IN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20、R21、R22、R23与表4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569-5585,依次对应表44的5518-5534。
表48:通式IN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20、R21、R22、R23与表4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586-5602,依次对应表44的5518-5534。
表49:通式IN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20、R21、R22、R23与表4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603-5619,依次对应表44的5518-5534。
表50:通式IO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20、R21、R22、R23与表4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620-5636,依次对应表44的5518-5534。
表51:通式IO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20、R21、R22、R23与表4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637-5653,依次对应表44的5518-5534。
表52:通式IO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20、R21、R22、R23与表44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654-5670,依次对应表44的5518-5534。
通式IP中,
当R3=R4=R5=H时,R24、R25为不同的取代基,见表53,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671-5681。
表53
表54:通式IP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24、R25与表53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682-5692,依次对应表53的5671-5681。
表55:通式IP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24、R25与表53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693-5703,依次对应表53的5671-5681。
表56:通式IQ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24、R25与表53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704-5714,依次对应表53的5671-5681。
表57:通式IQ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24、R25与表53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715-5725,依次对应表53的5671-5681。
表58:通式IQ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24、R25与表53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726-5736,依次对应表53的5671-5681。
表59:通式IR中,当R3=R4=R5=H时,取代基R24、R25与表53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737-5747,依次对应表53的5671-5681。
表60:通式IR中,当R3=R4=H、R5=CH3时,取代基R24、R25与表53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748-5758,依次对应表53的5671-5681。
表61:通式IR中,当R3=CH3、R4=R5=H时,取代基R24、R25与表53一致,代表化合物编号为5759-5769,依次对应表53的5671-5681。
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的盐可以用表62中列出的具体化合物的盐来说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表62部分化合物盐
本发明化合物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反应式如下,式中各基团除另有说明外定义同前:
第一种情况,当R4=H时,通式I-1化合物的制备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取代的嘧啶氯与对应的取代胺反应,反应式如下。合成方法参照EP0370704、EP0356158、EP0264217、EP0665225、JP10036355、US4985426等。
中间体II和III在碱性条件下于适宜的溶剂中反应得到通式I-1化合物。
适宜的碱可选自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三乙胺、吡啶、甲醇钠、乙醇钠、氢化钠、叔丁醇钾或叔丁醇钠等。
反应在适宜的溶剂中进行,适宜的溶剂可选自如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腈、甲苯、二甲苯、苯、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丙酮或丁酮等。
反应温度可在室温至溶剂沸点温度之间,通常为20-100℃。
应时间为30分钟至20小时,通常1-10小时。
中间体II部分有市售,也可以按公知方法制备,例如参照文献CN101899009、WO2003051849、WO2003064399、CN102219751、US5206375、Synthetic Communications,42(3),341-349(2012)、Tetrahedron Letters,43(21),3911-3913(2002)、TetrahedronLetters,49(49),7033-7036(2008)描述的方法制备。
中间体Ⅲ所示的胺类化合物或其盐是制备本发明通式I-1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根据A定义不同,分一下两种制备:
(1)A=-CH2-时,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式中,U是离去基团,为卤素或羟基等。
中间体X-1与1,1,3,3-四甲氧基丙烷在适宜的温度下,在适宜的溶剂中反应30分钟至20小时,通常1-10小时,制得中间体IX-1此步骤操作方法参照Bioorg.Med.Chem.11(2003)4807-4813和Bioorg.Med.Chem.17(2009)295-302;IX-1经Vilsmerier反应制得VI-1,此步骤操作方法参照Bioorg.Med.Chem.11(2003)4807-4813和Bioorg.Med.Chem.17(2009)295-302;VI-1经硼氢化钠还原制得VII-1,此为常规实验方法;VII-1与氯化亚砜反应制得VIII-1,此为常规实验方法;VIII-1与氰化钠反应,制得V-1,此步骤操作方法参看专利WO2007045989、WO2009115257;按照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71(21),8023-8027;2006、Synthesis,(24),4242-4250,2010、Heterocycles,56(1-2),443-455,2002、或ARKIVOC(Gainesville,FL,United States)[online computer file],(10),40-51,2002中描述的方法,由V-1制得IV-1;最后,IV-1在适当的催化剂如和氨水存在下经加氢还原得到中间体Ⅲ-1,具体制备可以参照文献J.Am.Chem.Soc,70,3788(1948);82,681(1960);82,2386(1960);Can.J.Chem,49,2990(1971);J.Org.Chem,37,335(1972);OrganicSyntheses,Coll.Vol.3,p.229、p.720(1955),Vol.23,p.71(1943)或Vol.27,p.18(1947)中描述的方法进行。适宜的催化剂可选自雷尼镍、钯碳或氧化铂等。
中间体来源如下:中间体X-1有市售,或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
适宜的碱可选自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三乙胺、吡啶、甲醇钠、乙醇钠、氢化钠、叔丁醇钾或叔丁醇钠等。
反应在适宜的溶剂中进行,适宜的溶剂可选自如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腈、甲苯、二甲苯、苯、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丙酮或丁酮等。
反应温度可在室温至溶剂沸点温度之间,通常为20-100℃。
反应时间为30分钟至20小时,通常1-10小时。
(2)A=-CH2CH2-时,制备方法如下:
由IV-1制备IV-2参考Synthesis,(9),727-9;1983或TetrahedronLetters,39(51),9455-9456;1998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由IV-2制备III-1方法同A=-CH2-时相应步骤。
第二种情况,当R4不为氢、即R4为其他取代基时,通式I化合物可以参照如下文献制备:JP08269021、JP3543411、JP1995-72621、JP1995-96669、JP3511729、JP08291149、EP530149、WO9208704。
通式I化合物盐的制备方法如下:
通式I化合物中,嘧啶胺成盐的制备,如下所示
式I化合物与有机酸或无机酸反应得到对应的盐I-W,反应式如下。
此外,嘧啶环及其他含氮杂环上的氮也可成盐,制备方法可参考文献DE19647317、JP2001504473、US5925644、WO9822446、ZA9710187等。
通式I与有机酸或无机酸成盐反应通常在室温至溶剂沸点温度范围内进行,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100℃。反应时间为30分钟至20小时,通常1~10小时。适宜的溶剂可选自水、甲醇、乙醇、异丙醇、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酮、氯仿、二氯甲烷、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噁烷、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亚砜等。
可以与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成盐的酸包括: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等;进一步优选盐酸、硫酸、磷酸、三氟乙酸、甲磺酸或对甲苯磺酸。
虽然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某些化合物也属于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但结构特征仍存在显著不同。并且由于这些结构上的差异而使得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杀菌活性。
通式I化合物对农业或其他领域中的多种病菌显示出优异的活性。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通式I化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用作制备杀菌剂的用途。
下面提及的病害的例子仅用来说明本发明,但绝不限定本发明。
通式I化合物可用于防治下列病害: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黄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大豆霜霉病、甜菜霜霉病、甘蔗霜霉病、烟草霜霉病、豌豆霜霉病、丝瓜霜霉病、冬瓜霜霉病、甜瓜霜霉病、白菜类霜霉病、菠菜霜霉病、萝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葱霜霉病),白锈菌(油菜白锈病、白菜类白锈病),猝倒病(油菜猝倒病、烟草猝倒病、番茄猝倒病、辣椒猝倒病、茄子猝倒病、黄瓜猝倒病、棉苗猝倒病),绵腐病(辣椒绵腐病、丝瓜绵腐病、冬瓜绵腐病),疫病(蚕豆疫病、黄瓜疫病、南瓜疫病、冬瓜疫病、西瓜疫病、甜瓜疫病、辣椒疫病、韭菜疫病、大蒜疫病、棉花疫病),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晚疫病)等;半知菌病害,如枯萎病(甘薯枯萎病、棉花枯萎病、芝麻枯萎病、蓖麻枯萎病、番茄枯萎病、菜豆枯萎病、黄瓜枯萎病、丝瓜枯萎病、南瓜枯萎病、冬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甜瓜枯萎病、辣椒枯萎病、蚕豆枯萎病、油菜枯萎病、大豆枯萎病),根腐病(辣椒根腐病、茄子根腐病、菜豆根腐病、黄瓜根腐病、苦瓜根腐病、棉黑根腐病、蚕豆根腐病),立枯病(棉苗立枯病、芝麻立枯病、辣椒立枯病、黄瓜立枯病、白菜立枯病),炭疽病(高粱炭疽病、棉花炭疽病、红麻炭疽病、黄麻炭疽病、亚麻炭疽病、烟草炭疽病、桑炭疽病、辣椒炭疽病、茄子炭疽病、菜豆炭疽病、黄瓜炭疽病、苦瓜炭疽病、西葫芦炭疽病、冬瓜炭疽病、西瓜炭疽病、甜瓜炭疽病、荔枝炭疽病),黄萎病(棉花黄萎病、向日葵黄萎病、番茄黄萎病、辣椒黄萎病、茄子黄萎病),黑星病(西葫芦黑星病、冬瓜黑星病、甜瓜黑星病),灰霉病(棉铃灰霉病、红麻灰霉病、番茄灰霉病、辣椒灰霉病、菜豆灰霉病、芹菜灰霉病、菠菜灰霉病、猕猴桃灰霉病),褐斑病(棉花褐斑病、黄麻褐斑病、甜菜褐斑病、花生褐斑病、辣椒褐斑病、冬瓜褐斑病、大豆褐斑病、向日葵褐斑病、豌豆褐斑病、蚕豆褐斑病),黑斑病(亚麻假黑斑病、油菜黑斑病、芝麻黑斑病、向日葵黑斑病、蓖麻黑斑病、番茄黑斑病、辣椒黑斑病、茄子黑斑病、菜豆黑斑病、黄瓜黑斑病、芹菜黑斑病、胡萝卜黑腐病、胡萝卜黑斑病、苹果黑斑病、花生黑斑病),斑枯病(番茄斑枯病、辣椒斑枯病、芹菜斑枯病),早疫病(番茄早疫病、辣椒早疫病、茄子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芹菜早疫病),轮纹病(大豆轮纹病、芝麻轮纹病、菜豆轮纹病),叶枯病(芝麻叶枯病、向日葵叶枯病、西瓜叶枯病、甜瓜叶枯病),茎基腐病(番茄茎基腐病、菜豆茎基腐病),及其他(玉米圆斑病、红麻腰折病、稻瘟病、栗黑鞘病、甘蔗眼斑病、棉铃曲霉病、花生冠腐病、大豆茎枯病、大豆黑点病、甜瓜大斑病、花生网斑病、茶赤叶斑病、辣椒白星病、冬瓜叶斑病、芹菜黑腐病、菠菜心腐病、红麻叶霉病、红麻斑点病、黄麻茎斑病、大豆紫斑病、芝麻叶斑病、蓖麻灰斑病、茶褐色叶斑病、茄子褐色圆星病、菜豆红斑病、苦瓜白斑病、西瓜斑点病、黄麻枯腐病、向日葵根茎腐病、菜豆炭腐病、大豆靶点病、茄子棒孢叶斑病、黄瓜靶斑病、番茄叶霉病、茄子叶霉病、蚕豆赤斑病等)等;担子菌病害,如锈病(小麦条锈病、小麦杆锈病、小麦叶锈病、花生锈病、向日葵锈病、甘蔗锈病、韭菜锈病、葱锈病、栗锈病、大豆锈病),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黑粉病、高粱丝黑穗病、高粱散黑穗病、高粱坚黑穗病、高梁柱黑粉病、栗粒黑穗病、甘蔗黑穗病、菜豆锈病)及其他(如小麦纹枯病、水稻纹枯病等)等;子囊菌病害,如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油菜白粉病、芝麻白粉病、向日葵白粉病、甜菜白粉病、茄子白粉病、豌豆白粉病、丝瓜白粉病、南瓜白粉病、西葫芦白粉病、冬瓜白粉病、甜瓜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蚕豆白粉病),菌核病(亚麻菌核病、油菜菌核病、大豆菌核病、花生菌核病、烟草菌核病、辣椒菌核病、茄子菌核病、菜豆菌核病、豌豆菌核病、黄瓜菌核病、苦瓜菌核病、冬瓜菌核病、西瓜菌核病、芹菜菌核病),黑星病(苹果黑星病、梨黑星病)等。
特别地,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在较低剂量下仍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由于其积极的特性,上述化合物可有利地用于保护农业和园艺业重要的作物,以及人类常去的环境免于病菌的伤害。
为获得理想效果,化合物的用量因各种因素而改变,例如所用化合物、预保护的作物、有害生物的类型、感染程度、气候条件、施药方法、采用的剂型。
每公顷10克-5公斤的化合物剂量能提供充分的防治。
本发明还包括以通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杀菌、杀虫杀螨组合物。该杀菌、杀虫杀螨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在0.5-99%之间。该杀菌、杀虫杀螨组合物中还包括农业、林业、卫生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制剂的形式施用。通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溶解或分散于载体中或配制成制剂以便作为杀菌、杀虫使用时更易于分散。例如:这些化学制剂可被制成可湿性粉剂、油悬剂、水悬剂、水乳剂、水剂或乳油等。在这些组合物中,至少加入一种液体或固体载体,并且当需要时可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治病菌、害虫害螨的方法:将本发明的杀菌、杀虫杀螨组合物施于所述的病菌或其生长介质上。通常选择的较为适宜有效量为每公顷10克到1000克,优选有效量为每公顷20克到500克。
对于某些应用,例如在农业上可在本发明的杀菌、杀虫杀螨组合物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其它的杀菌剂、杀虫杀螨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等,由此可产生附加的优点和效果。
应明确的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换和改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除另有注明外,所用原料均有市售)。
合成实施例
实施例1:4,5-二氯噻吩并[2,3-d]嘧啶的制备
取2-氨基-3-氰基-4-氧基-4,5-二氢噻吩和250ml三氯氧磷(POCl3)于反应瓶中,室温下慢慢滴加38ml二甲基甲酰胺(DMF),约30分钟滴加完毕。室温反应1小时,再升温至75℃反应3小时。降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碎冰中,过滤得深灰色固体89.1g,收率86.9%,熔点160-161℃。
实施例2:中间体2-(1-(2,4-二氯苯基)-1H-吡唑-4-基)乙胺
1)1-(2,4-二氯苯基)-1H-吡唑的制备
取21.35g(0.1mol)2,4-二氯苯肼盐酸盐与16.4g(0.1mol)1,1,3,3-四甲氧基丙烷于250ml三口瓶中,100ml95%的乙醇水溶液作溶剂,升温至回流反应3-5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除大部分乙醇,向残余液中加碳酸钠水溶液,水相用(3×10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脱溶。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体积比为1:10)分离得黄色固体18.06g,收率84.8%。
2)1-(2,4-二氯苯基)-1H-吡唑-4-甲醛的制备
取185ml(2.4mol)N,N-二甲基甲酰胺于1000ml三口瓶中,冰浴下机械搅拌使反应体系温度维持在-5℃-0℃。10min后滴加225ml(2.4mol)三氯氧磷。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30min。之后加入127.8g(0.6mol)1-(2,4-二氯苯基)-1H-吡唑,升温至90℃反应15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搅拌,用碳酸钠水溶液调成碱性,水相用(3×15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脱溶。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体积比为1:5)分离得白色固体98.33g。
3)(1-(2,4-二氯苯基)-1H-吡唑-4-基)甲醇的制备
将24.1g(0.1mol)1-(2,4-二氯苯基)-1H-吡唑-4-甲醛溶于150ml无水乙醇中,冰浴下搅拌。5分钟后向反应瓶中分批加入9.5g(0.25mol)硼氢化钠,之后室温反应4-6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除大部分无水乙醇,搅拌下将反应物倾入水中,水相用(3×5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脱溶。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体积比为1:2)分离得白色固体23.38g,收率96.2%。
4)4-(氯甲基)-1-(2.4-二氯苯基)-1H-吡唑的制备
将24.3g(0.1mol)(1-(2,4-二氯苯基)-1H-吡唑-4-基)甲醇溶于120ml甲苯溶液中,室温搅拌下向反瓶中滴入14.28g(0.12mol)氯化亚砜,滴毕升温回流反应3-4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脱溶得25.7g浅红棕油状液体,收率98.3%。
5)2-(1-(2,4-二氯苯基)-1H-吡唑-4-基)乙腈的制备
取5.88g(0.12mol)氰化钠于250ml三口瓶中,100ml二甲基亚砜作溶剂,于80℃搅拌使之完全溶解。30分钟后滴加22.7g(0.1mol)4-(氯甲基)-1-(2,4-二氯苯基)-1H-吡唑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之后反应1-3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搅拌下将反应物倾入水中,水相用(3×8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脱溶。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体积比为1:5)分离得白色固体23.91g,收率94.9%。
6)2-(1-(2,4-二氯苯基)-1H-吡唑-4-基)乙胺
室温下,将2.52g(0.01mol)中间体2-(1-(2,4-二氯苯基)-1H-吡唑-4-基)乙腈、Raney镍(1.0g)、10%氨的甲醇溶液100ml组成的混合物在高压加氢条件下反应3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滤除Raney镍,减压蒸除溶剂得2.52g浅红棕色粘稠状液体,收率98.6%。
实施例3:化合物66的制备
取2.05g(0.01mol)4,5-二氯噻吩并[2,3-d]嘧啶和2.56g(0.01mol)2-(1-(2,4-二氯苯基)-1H-吡唑-4-基)乙胺于50ml乙醇中,室温搅拌下加入2.02g(0.02mol)三乙胺,加热至回流,反应5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除溶剂,加入(3×50ml)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50ml洗涤,减压脱溶,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沸程60-90℃),体积比为1:3)得白色固体3.56g,收率83.8%,熔点131.6℃。
1H-NMR(3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δ(ppm):2.97(2H,t),3.81-3.98(2H,q),6.65(1H,s),6.72(1H,t),7.32-7.48(2H,m),7.52(1H,t),7.60(1H,d),7.64(1H,s),8.57(1H,s)。
实施例4:中间体4-氯喹唑啉的制备
1)喹唑啉-4(3H)-酮的制备
取13.7g(0.1mol)邻氨基苯甲酸与20ml甲酰胺于250ml三口瓶中,升温至140℃反应5-8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降温至100℃,搅拌下滴加80ml水,之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并用用无水乙醚洗涤滤饼得红棕色10.96g,收率75.1%。
2)喹唑啉-4(3H)-酮的制备
取14.6g(0.1mol)喹唑啉-4(3H)-酮于250ml单口瓶中,50ml氯化亚砜作溶剂,升温至回流反应4-6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冷却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搅拌30min,过滤并用无水乙醚洗涤得红棕色固体10.96g,收率92.7%。
实施例5:中间体2-(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4-基)乙胺
1)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的制备
取17.45g(0.1mol)4-甲氧基苯肼盐酸盐与16.4g(0.1mol)1,1,3,3-四甲氧基丙烷于250ml三口瓶中,100ml95%的乙醇水溶液作溶剂,升温至回流反应3-5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除大部分乙醇,向残余液中加碳酸钠水溶液,水相用(3×10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脱溶。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体积比为1:10)分离得灰色固体15.25g,收率82.6%。
2)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4-甲醛的制备
取185ml(2.4mol)N,N-二甲基甲酰胺于1000ml三口瓶中,冰浴下机械搅拌使反应体系温度维持在-5℃-0℃。10min后滴加225ml(2.4mol)三氯氧磷。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30min。之后加入104.4g(0.6mol)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升温至90℃反应15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搅拌,用碳酸钠水溶液调成碱性,水相用(3×15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脱溶。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体积比为1:5)分离得白色固体86.05g。
3)(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4-基)甲醇的制备
将20.2g(0.1mol)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4-甲醛溶于150ml无水乙醇中,冰浴下搅拌。5分钟后向反应瓶中分批加入9.5g(0.25mol)硼氢化钠,之后室温反应4-6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除大部分无水乙醇,搅拌下将反应物倾入水中,水相用(3×5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脱溶。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体积比为1:2)分离得白色固体19.09g,收率93.6%。
4)4-(氯甲基)-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的制备
将20.4g(0.1mol)(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4-基)甲醇溶于120ml甲苯溶液中,室温搅拌下向反瓶中滴入14.28g(0.12mol)氯化亚砜,滴毕升温回流反应3-4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脱溶得21.63g浅红棕油状液体,收率97.2%。
5)2-(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4-基)乙腈的制备
取5.88g(0.12mol)氰化钠于250ml三口瓶中,100ml二甲基亚砜作溶剂,于80℃搅拌使之完全溶解。30分钟后滴加22.25g(0.1mol)4-(氯甲基)-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之后反应1-3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搅拌下将反应物倾入水中,水相用(3×8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脱溶。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体积比为1:5)分离得黄色固体19.45g,收率91.3%。
6)2-(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4-基)乙胺
室温下,将2.13g(0.01mol)中间体2-(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4-基)乙腈、Raney镍(1.0g)、10%氨的甲醇溶液100ml组成的混合物在高压加氢条件下反应3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滤除Raney镍,减压蒸除溶剂得2.12g浅红棕色粘稠状液体,收率97.5%。
实施例6:化合物3795的制备
取1.65g(0.01mol)4-氯喹唑啉和2.17g(0.01mol)2-(1-(4-甲氧基苯基)-1H-吡唑-4-基)乙胺于50ml乙醇中,室温搅拌下加入2.02g(0.02mol)三乙胺,加热至回流,反应5小时,TLC监测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除溶剂,加入(3×50ml)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50ml洗涤,减压脱溶,残余物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与石油醚(沸程60-90℃),体积比为1:3)得白色固体2.71g,收率78.5%,熔点125.2℃。
1H-NMR(300MHz,内标TMS,溶剂CDCl3)δ(ppm):2.98(2H,t),3.84(3H,s),3.86-3.95(2H,q),6.02(1H,s),6.95(2H,d),7.38-7.87(8H,m),8.70(1H,s)。
本发明的其他化合物可以参照以上实施例制备。
部分化合物的物性数据及核磁数据(1HNMR,300MHz,内标TMS,ppm)如下:
化合物23828:熔点149.0℃。δ(CDCl3):2.94(2H,t),3.75-4.05(5H,m),6.67(1H,s),6.90-7.00(2H,q),7.05(1H,s),7.50-7.60(2H,q),7.62(1H,s),7.74(1H,s),8.49(1H,s)。
化合物25322:熔点182.9℃。δ(CDCl3):2.97(2H,t),3.81-3.98(2H,q),6.65(1H,s),7.07(1H,s),7.63-7.75(3H,m),7.80(2H,d),7.90(1H,s),8.49(1H,s)。
化合物27036:熔点141.9℃。δ(CDCl3):2.38(3H,s),2.95(2H,t),3.82-3.95(2H,q),6.66(1H,s),7.05(1H,s),7.25(2H,d),7.53(2H,d),7.63(1H,s),7.79(1H,s),8.49(1H,s)。
化合物27042:熔点161.8℃。δ(CDCl3):2.96(2H,t),3.81-3.94(2H,q),6.65(1H,s),7.06(1H,s),7.13(2H,d),7.60(2H,d),7.63(1H,s),7.77(1H,s),8.49(1H,s)。
生物活性测定实施例
本发明化合物对农业领域中的多种病菌都表现出很好的活性。
实施例7:杀菌活性测定
用本发明化合物样品对植物的多种真菌病害进行了活体保护效果试验。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见以下各实施例。
(1)活体保护活性测定
测定方法如下:采用活体盆栽测定方法,即将待测化合物样品用少量溶剂(溶剂的种类如丙酮、甲醇、DMF等,并且依据其对样品的溶解能力而选择,溶剂量与喷液量的体积比等于或小于0.05)溶解,用含有0.1%吐温80的水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待测液。在作物喷雾机上,将待测液喷施于病害寄主植物上(寄主植物为在温室内培养的标准盆栽苗),24小时后进行病害接种。依据病害特点,将需要控温保湿培养的病害植物接种后放在人工气候室中培养,待病害完成侵染后,移入温室培养,将不需要保湿培养的病害植物直接在温室内接种并培养。待对照充分发病后(通常为一周时间)进行化合物防病效果评估。
部分化合物的活体保护活性测试结果如下:
对黄瓜霜霉病的活体保护活性:
在400ppm剂量下,化合物49、66、114、117、3795等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均为100%;
在100ppm剂量下,化合物66、117、3795等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均为100%;
在50ppm剂量下,化合物66、117、3795等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均为100%;
在25ppm剂量下,化合物66、117、3795等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均为100%;
在12.5ppm剂量下,化合物66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为80%,化合物3795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为90%;
对小麦白粉病的活体保护活性:
在400ppm剂量下,化合物66、114、117等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为100%;
对玉米锈病的活体保护活性:
在400ppm剂量下,对玉米锈病防效在80%以上的化合物有:66、114、117等,其中化合物117的防效为100%。
在100ppm剂量下,化合物117对玉米锈病的防效为90%。
(2)部分化合物及对照药剂的测试结果
进行了部分化合物与对照药剂的活性对比试验,测试结果见表63(表中“///”表示未测试)。
表63 对黄瓜霜霉病的活体保护活性

Claims (9)

1.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
R1选自与嘧啶环组成的含C、N、O或S的五元或六元环;
R2选自氢或卤素;
R3选自氢;
R4、R5选自氢;
R6选自氢;
R7选自氢;
R8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5个R9取代的(杂)芳基;
R9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或C3-C12环烷基
A选自(CH2)m;m选自1或2;
或通式I化合物的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R1选自与嘧啶环组成的含C、N、O或S的五元或六元环;
R2选自氢或卤素;
R3选自氢;
R4、R5选自氢;
R6选自氢;
R7选自氢;
R8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5个R9取代的(杂)芳基;
R9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或C3-C6环烷基
A选自(CH2)m;m选自1或2;
或通式I化合物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R1选自与嘧啶环组成的含C、N、O或S的五元或六元环;
R2选自氢或卤素;
R3选自氢;
R4、R5选自氢;
R6选自氢;
R7选自氢;
R8选自未取代的或被1-5个R9取代的(杂)芳基;
R9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或C3-C4环烷基;
A选自(CH2)m;m选自1或2;
或通式I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
结构如IB、IC、IJ或IK所示的化合物:
R3选自氢;
R4、R5选自氢;
R6选自氢;
R7选自氢;
R9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或C3-C4环烷基;
n选自0至5的整数,当n为0时,苯环未被取代;当n大于1时,R9可相同或不同;
R14、R15、R16、R1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卤代C1-C4烷氧基;
R26或R2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或C1-C4烷基;
R29、R30、R31或R32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或C3-C4环烷基;
或通式IB、IC、IJ或IK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马来酸、山梨酸、苹果酸或柠檬酸形成的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B、IC、IJ或IK化合物中R3选自氢;
R4、R5选自氢;
R6选自氢;
R7选自氢;
R9选自氟、氯、溴、碘、氰基、氨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乙氧基;
n选自0至5的整数,当n为0时,苯环未被取代;当n大于1时,R9可相同或不同;
R14、R15、R16、R1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氯、氰基、硝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R26或R2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
R29、R30、R31或R32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碘、氰基、氨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乙氧基;
或通式IB、IC、IJ或IK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或马来酸形成的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B、IC、IJ或IK化合物中R3选自氢;
R4、R5选自氢;
R6选自氢;
R7选自氢;
R9选自氟、氯、溴、碘、氰基、氨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乙氧基;
n选自0至5的整数,当n为0时,苯环未被取代;当n大于1时,R9可相同或不同;
R14、R15、R16、R1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氯、氰基、硝基、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氧基;
R26或R2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异丙基或叔丁基;
R29、R30、R31或R32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氟、氯、溴或碘;
或通式IB、IC、IJ或IK化合物与盐酸、硫酸、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草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或苯甲酸形成的盐。
7.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防治病菌的用途。
8.一种杀菌杀虫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99%。
9.一种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防治病菌的用途。
CN201310687004.7A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Active CN104710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7004.7A CN104710436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7004.7A CN104710436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0436A CN104710436A (zh) 2015-06-17
CN104710436B true CN104710436B (zh) 2017-07-28

Family

ID=53410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7004.7A Active CN104710436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04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9629B (zh) * 2016-11-08 2021-04-02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069984B (zh) * 2016-11-18 2021-02-05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307727A (zh) * 2017-07-28 2019-02-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羧基丁苯胶乳中残留单体和其它有机成分的测定方法
CN111263757A (zh) 2017-11-29 2020-06-09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取代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836417A (zh) * 2017-11-29 2019-06-04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取代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杀菌剂的用途
US11034669B2 (en) 2018-11-30 2021-06-15 Nuvation Bio Inc. Pyrrole and pyrazol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11316991B (zh) * 2018-12-14 2021-07-20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杀真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11316987B (zh) * 2018-12-14 2021-06-29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316990B (zh) * 2018-12-14 2021-06-25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316992B (zh) * 2018-12-14 2021-07-20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61485A (ja) * 1989-11-17 1991-07-11 Ube Ind Ltd アミノピリミジン誘導体、その製造法及び殺虫・殺菌剤
DE4208254A1 (de) * 1992-03-14 1993-09-16 Hoechst Ag Substituierte 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als schaedlingsbekaempfungsmittel und fungizid
WO1995007278A1 (en) * 1993-09-09 1995-03-16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ungicidal, miticidal and arthropodicidal aminopyrimid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0436A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0436B (zh) 一种吡唑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用途
TWI628167B (zh) 新穎之經鹵素取代的化合物
AU2012230503B2 (en) N-(3-carbamoylphenyl)-1H-pyrazole-5-carboxamide derivatives and the use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animal pests
CN103081916B (zh) 吡唑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菌剂的用途
CN104892591B (zh) 含3‑芳基‑1,2,4‑噁二唑杂环结构的吡唑肟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609865B (zh) 用於製備作為殺真菌劑之雜芳基哌啶及哌衍生物之化合物
CN101875633A (zh) 吡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WO2015074614A1 (zh) 一种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5777717B (zh) 吡唑基嘧啶醚类化合物及用途
CN108069984B (zh)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14135437A1 (de) Neue halogen-substituierte verbindungen
CN108059629A (zh) 含嘧啶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187893A (zh) 一种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9836417A (zh) 取代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杀菌剂的用途
TW201026690A (en) Thienylaminopyrimidines as fungicides
EP2794573B1 (de) Neue insektizide aromatische amide
CN104628646B (zh) N‑吡唑基甲酰苯胺类化合物、中间体、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206385B (zh) 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
CN107540664A (zh) 吡唑基嘧啶醚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5541794A (zh) 含有七氟异丙基的吡啶基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3549053A (zh) 一种吡唑喹(唑)啉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2745260B (zh) 一种含取代苯乙酮结构片段的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777640B (zh) 一种吡唑环己二醇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396083A (zh) 含哒嗪酮基丁烯内酯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4177310B (zh) 取代芳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2

Address after: 110021 Liaodong Road, Tiexi District, Liaoning, No. 8-1, No.

Applicant after: SHENYANG SINOCHEM PESTICIDE CHEM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1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the door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main street, No. 28

Applicant before: Sinochem Corporation

Applicant before: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