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49146A - 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49146A
CN108049146A CN201711225316.0A CN201711225316A CN108049146A CN 108049146 A CN108049146 A CN 108049146A CN 201711225316 A CN201711225316 A CN 201711225316A CN 108049146 A CN108049146 A CN 108049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cut
parts
preset matching
m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53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49146B (zh
Inventor
林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llmer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53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49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49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49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49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49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HMARKING, INSPECTING, SEAMING OR SEVERING TEXTILE MATERIALS
    • D06H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条格服装生成中,裁剪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导入CAD版图并将面料拉进裁床裁剪区域;对所述面料进行三点定位后,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判断所述裁头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是否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若是,标记所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否则,移动所述裁头至与所述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并标记为匹配点。本发明在裁剪之前通过匹配条格点方式,调整裁床电脑里裁片的位置,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并且裁剪完之后不需要再进行人工裁剪,减少生产流程步骤,提高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裁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服装厂在生产有条格衬衫的过程中,由于衬衫部分裁片的条纹和条格做出来需要对齐,一般部分裁片裁割出来的裁片会大一些,通过人工将需要有条有格要求的裁片进行匹配,然后进行人工修剪。
目前的人工电剪刀裁剪,先使用唛架纸在条格面料上,将需要的匹配点进行匹配,然后使用针固定唛架纸和面料防止唛架纸移位,然后再进行修剪,这样效率低,精度差。目前的机器裁剪使用裁头空跑方式观察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红点运行的轮廓线是否与唛架纸的轮廓线重合进行裁剪,空跑占用时间久,唛架纸与面料之间要求不能移动。在面料进入裁剪去之前进行全景拍照的方式,幅宽比较大,面料拍出来的照片周围会扭曲变形,进裁剪区域前将CAD调整好,要求面料在送进裁剪区域过程中不能产生偏移,真空吸附过程中,条格面料也需要保持不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比较难做到面料保持不变的。
公开号为CN103433960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激光式对条对格精细排布工艺。它的工艺步骤依次包括选料、技术准备、送料、一次对条对格、熨烫、二次对条对格、检查、排料划样、裁剪。本发明采用了先进的激光定位对条对格以及二次校验技术。其精确的定位方式是根据激光能够定向发光,即只朝一个方向射出光线、且光束的发射度极小的原理。该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其精确的定位技术以及采用二次对条对格方式使得铺布过程中每层面料能够对条对格,保证面料经纬丝向的重合度,有效地提高了布匹在排料划样中的良品率,又通过在两次对条对格过程中安排熨烫这一工序,适当改变纤维的张缩度与织物经纬组织的密度和方向,在未成衣前,提高了布匹的质量。该发明需要多次对条对格,操作麻烦,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条格服装生成中,裁剪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包括步骤:
导入CAD版图并将面料拉进裁床裁剪区域;
对所述面料进行三点定位后,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
判断所述裁头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是否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若是,标记所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否则,移动所述裁头至与所述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并标记为匹配点。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标记所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后,判断所述匹配点是否为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匹配点,若是,移动裁头至下一个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下一个预设匹配点。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红点与所述预设匹配点不重合,在所述裁头移动到所述预设匹配点后,将当前裁片根据所述裁头的位移进行对应的位移或者旋转。
进一步地,当前裁片以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角度θ的计算公式如下:
θ=arctan(y2-y1)/(x2-x1);
其中,θ为当前裁片的旋转角度;y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纵坐标;y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纵坐标;x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横坐标;x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横坐标。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判断是否将所有裁片匹配完成,若是,开始裁剪。
一种对条对格裁剪系统,包括:
导入模块,用于导入CAD版图并将面料拉进裁床裁剪区域;
定位模块,用于对所述面料进行三点定位后,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
匹配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裁头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是否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若是,标记所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否则,移动所述裁头至与所述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并标记为匹配点。
进一步地,还包括:
换点模块,用于标记所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后,判断所述匹配点是否为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匹配点,若是,移动裁头至下一个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下一个预设匹配点。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移动模块,用于若所述红点与所述预设匹配点不重合,在所述裁头移动到所述预设匹配点后,将当前裁片根据所述裁头的位移进行对应的位移或者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模块中,当前裁片以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角度θ的计算公式如下:
θ=arctan(y2-y1)/(x2-x1);
其中,θ为当前裁片的旋转角度;y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纵坐标;y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纵坐标;x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横坐标;x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横坐标。
进一步地,还包括:
裁剪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将所有裁片匹配完成,若是,开始裁剪。
本发明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在裁剪之前通过匹配条格点方式,调整裁床电脑里裁片的位置,操作简单,节省时间。
2.裁剪完之后不需要人工再重新对裁片进行匹配和人工修建裁片,减少生产流程步骤,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3.提高面料的使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对条对格裁剪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
S11:导入CAD版图并将面料拉进裁床裁剪区域;
S12:对面料进行三点定位后,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
S13:判断裁头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是否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若是,标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与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并标记为匹配点;
S14:标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后,判断匹配点是否为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匹配点,若是,移动裁头至下一个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下一个预设匹配点;
S15:若红点与预设匹配点不重合,在裁头移动到预设匹配点后,将当前裁片根据裁头的位移进行对应的位移或者旋转;
S16:判断是否将所有裁片匹配完成,若是,开始裁剪。
本实施例在考虑样板裁片的情况下,借助于匹配点对裁床电脑里的裁片进行移位和旋转,实现裁片匹配点的匹配,裁剪完之后不需要对人工裁片进行人工修剪,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人工成本。
匹配是在考虑了样板裁片的情况下,借助于重复的调整点(即匹配点),对裁床电脑里的裁片进行移位、旋转的程序。
匹配点通常已在CAD版图中设置生成。通常调节点都是在要裁割的裁片上,其位于重复图案的某个位置上(例如,在重复的条纹或者格子上),还要检查图案面料的匹配点位置,如由需要,可以进行修正。在重复图案上对裁片进行调节。
一个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是用来压住裁片的,因此此点也是可以修正的,这个裁片会按照相应的值来进行移动。一个裁片的其他匹配点都起着旋转点作用。当这些点被移动,附属部分也会围绕第一点进行旋转(作为旋转中心)。依照此方法,通过移动裁床软件中CAD版图裁片来实现裁片匹配点的匹配,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
本实施例中,步骤S11为导入CAD版图并将面料拉进裁床裁剪区域。
具体的,先导入裁床软件的CAD版图,将面料拉进裁床裁剪区域。
本实施例中,步骤S12为对面料进行三点定位后,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
具体的,对面料进行三点定位,三点定位后,裁头自动移动到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上。一个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是用来压住裁片的,此点也是可以修正的。
预设匹配点是根据服装工艺确定的实际面料上的匹配点。预设匹配点不一定为匹配点。
本实施例中,步骤S13为判断裁头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是否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若是,标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与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并标记为匹配点。
具体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指示的位置不一定与预设匹配点一致。检查裁头红外线指示器红点是否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如果重合,技术人员按确定键,裁床将预设匹配点标记为匹配点。若没有重合,移动裁头位置使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与预设匹配点重合,然后技术人员按确定键,裁床将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移动到与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标记为匹配点。
本实施例中,步骤S14为标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后,判断匹配点是否为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匹配点,若是,移动裁头至下一个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下一个预设匹配点。
具体的,步骤S13中,通过直接标记或者移动位置标记匹配点。标记完成后,裁头会转至下一个预设匹配点。若当前预设匹配点为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预设匹配点,则裁头转入下一张裁片,对下一张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进行标记。若当前预设匹配点不是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预设匹配点,则裁头转入当前裁片的下一个预设匹配点。
例如,假设当前裁片为一号裁片,若该裁片只有一个预设匹配点。则对一号裁片进行匹配后,裁头转入二号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若该裁片有三个预设匹配点,则对第一个预设匹配点进行匹配后,裁头转入一号裁片的第二个预设匹配点。
本实施例中,步骤S15为若红点与预设匹配点不重合,在裁头移动到预设匹配点后,将当前裁片根据裁头的位移进行对应的位移或者旋转。
其中,当前裁片以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角度θ的计算公式如下:
8=arctan(y2-y1)/(x2-x1) (I)
其中,θ为当前裁片的旋转角度;y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纵坐标;y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纵坐标;x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横坐标;x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横坐标。
具体的,若红点与预设匹配点不重合,则需要移动裁头至与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在移动之后,裁床软件中的裁片会根据裁头的位置产生相对应的位移或者旋转。
若裁头移动的位置是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则裁片会根据裁头的位移产生相应的位移。
若裁头移动的位置是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之外的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则裁片会根据裁头的位移产生相应的旋转。
即,若是匹配第一个预设匹配点产生位移,裁片会发生相应的位移;若是匹配第二、三等等预设匹配点,则裁片会发生一第一匹配点为中心的旋转,旋转角度如公式(1)所示。
裁片移动之后,裁头转入下一个预设匹配点继续重复匹配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步骤S16为判断是否将所有裁片匹配完成,若是,开始裁剪。
具体的,等到所有的裁片都匹配完成后,技术人员可以按确定,裁床开始裁割面料。
本实施例在三点定位后将裁头移动到第一个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进行匹配,通过CAD中添加匹配点和条格衬衫裁片的预设匹配点进行匹配。通过裁头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与预设匹配点的点存在偏差时移动裁头的红点位置使之与预设匹配点重合,裁床电脑里的裁片根据裁头上的红点实际位移产生对应的移动。根据面料的扭曲,设置第二个匹配点对裁床电脑里的裁片进行旋转。当匹配完所有的预设匹配点后,进行裁剪。此时,所有的匹配点都能对上,不需要再重新进行人工匹配和人工修剪,减少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提高面料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条对格裁剪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导入模块21,用于导入CAD版图并将面料拉进裁床裁剪区域;
定位模块22,用于对面料进行三点定位后,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
匹配模块23,用于判断裁头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是否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若是,标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与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并标记为匹配点;
换点模块24,用于标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后,判断匹配点是否为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匹配点,若是,移动裁头至下一个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下一个预设匹配点;
移动模块25,用于若红点与预设匹配点不重合,在裁头移动到预设匹配点后,将当前裁片根据裁头的位移进行对应的位移或者旋转;
裁剪模块26,用于判断是否将所有裁片匹配完成,若是,开始裁剪。
本实施例在考虑样板裁片的情况下,借助于匹配点对裁床电脑里的裁片进行移位和旋转,实现裁片匹配点的匹配,裁剪完之后不需要对人工裁片进行人工修剪,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人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导入模块21用于导入CAD版图并将面料拉进裁床裁剪区域。
具体的,先裁床软件的CAD版图,将面料拉进裁床裁剪区域。
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22用于对面料进行三点定位后,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
具体的,对面料进行三点定位,三点定位后,裁头自动移动到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上。一个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是用来压住裁片的,此点也是可以修正的。
预设匹配点是根据服装工艺确定的实际面料上的匹配点。预设匹配点不一定为匹配点。
本实施例中,匹配模块23用于判断裁头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是否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若是,标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与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并标记为匹配点。
具体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指示的位置不一定与预设匹配点一致。检查裁头红外线指示器红点是否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如果重合,技术人员按确定键,裁床将预设匹配点标记为匹配点。若没有重合,移动裁头位置使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与预设匹配点重合,然后技术人员按确定键,裁床将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移动到与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标记为匹配点。
本实施例中,换点模块24用于标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后,判断匹配点是否为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匹配点,若是,移动裁头至下一个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下一个预设匹配点。
具体的,匹配模块23中,通过直接标记或者移动位置标记匹配点。标记完成后,裁头会转至下一个预设匹配点。若当前预设匹配点为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预设匹配点,则裁头转入下一张裁片,对下一张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进行标记。若当前预设匹配点不是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预设匹配点,则裁头转入当前裁片的下一个预设匹配点。
例如,假设当前裁片为一号裁片,若该裁片只有一个预设匹配点。则对一号裁片进行匹配后,裁头转入二号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若该裁片有三个预设匹配点,则对第一个预设匹配点进行匹配后,裁头转入一号裁片的第二个预设匹配点。
本实施例中,移动模块25用于若红点与预设匹配点不重合,在裁头移动到预设匹配点后,将当前裁片根据裁头的位移进行对应的位移或者旋转。
其中,当前裁片以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角度θ的计算公式如下:
θ=arctan(y2-y1)/(x2-x1) (1)
其中,θ为当前裁片的旋转角度;y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纵坐标;y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纵坐标;x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横坐标;x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横坐标。
具体的,若红点与预设匹配点不重合,则需要移动裁头至与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在移动之后,裁床软件中的裁片会根据裁头的位移产生相对应的位移或者旋转。
若裁头移动的位置是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则裁片会根据裁头的位移产生相应的位移。
若裁头移动的位置是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之外的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则裁片会根据裁头的位移产生相应的旋转。
即,若是匹配第一个预设匹配点产生位移,裁片会发生相应的位移;若是匹配第二、三等等预设匹配点,则裁片会发生一第一匹配点为中心的旋转,旋转角度如公式(1)所示。
裁片移动之后,裁头转入下一个预设匹配点继续重复匹配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裁剪模块26用于判断是否将所有裁片匹配完成,若是,开始裁剪。
具体的,等到所有的裁片都匹配完成后,技术人员可以按确定,裁床开始裁割面料。
本实施例在三点定位后将裁头移动到第一个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进行匹配,通过CAD中添加匹配点和条格衬衫裁片的预设匹配点进行匹配。通过裁头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与预设匹配点的点存在偏差时移动裁头的红点位置使之与预设匹配点重合,裁床电脑里的裁片根据裁头上的红点实际位移产生对应的移动。根据面料的扭曲,设置第二个匹配点对裁床电脑里的裁片进行旋转。当匹配完所有的预设匹配点后,进行裁剪。此时,所有的匹配点都能对上,不需要再重新进行人工匹配和人工修剪,减少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提高面料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导入CAD版图并将面料拉进裁床裁剪区域;
对所述面料进行三点定位后,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
判断所述裁头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是否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若是,标记所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否则,移动所述裁头至与所述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并标记为匹配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标记所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后,判断所述匹配点是否为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匹配点,若是,移动裁头至下一个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下一个预设匹配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红点与所述预设匹配点不重合,在所述裁头移动到所述预设匹配点后,将当前裁片根据所述裁头的位移进行对应的位移或者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裁片以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角度θ的计算公式如下:
θ=arctan(y2-y1)/(x2-x1);
其中,θ为当前裁片的旋转角度;y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纵坐标;y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纵坐标;x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横坐标;x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横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判断是否将所有裁片匹配完成,若是,开始裁剪。
6.一种对条对格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入模块,用于导入CAD版图并将面料拉进裁床裁剪区域;
定位模块,用于对所述面料进行三点定位后,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
匹配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裁头的红外线指示器的红点是否与当前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重合,若是,标记所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否则,移动所述裁头至与所述预设匹配点重合的位置并标记为匹配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条对格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点模块,用于标记所述预设匹配点为匹配点后,判断所述匹配点是否为当前裁片的最后一个匹配点,若是,移动裁头至下一个裁片的第一个预设匹配点;否则,移动裁头至当前裁片的下一个预设匹配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条对格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移动模块,用于若所述红点与所述预设匹配点不重合,在所述裁头移动到所述预设匹配点后,将当前裁片根据所述裁头的位移进行对应的位移或者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对条对格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中,当前裁片以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角度θ的计算公式如下:
θ=arctan(y2-y1)/(x2-x1);
其中,θ为当前裁片的旋转角度;y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纵坐标;y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纵坐标;x2为当前预设匹配点的横坐标;x1为当前裁片的第一个匹配点的横坐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对条对格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裁剪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将所有裁片匹配完成,若是,开始裁剪。
CN201711225316.0A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049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5316.0A CN108049146B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5316.0A CN108049146B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49146A true CN108049146A (zh) 2018-05-18
CN108049146B CN108049146B (zh) 2020-05-05

Family

ID=6212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5316.0A Active CN108049146B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4914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3942A (zh) * 2018-06-25 2018-11-16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裁床自适应废料裁断方法
CN108984859A (zh) * 2018-06-26 2018-12-11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裁割布料信息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8410A (zh) * 2019-01-11 2019-04-19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裁床、布料条格的对齐装置及对齐方法
CN109763312A (zh) * 2019-03-15 2019-05-17 无锡添衣有道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裁床对格对条的操作方法
CN111524179A (zh) * 2020-04-20 2020-08-11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虚拟成衣的熨烫效果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001003A (zh) * 2020-08-07 2020-11-27 世联汽车内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渐变色面料定位裁剪方法
CN112281462A (zh) * 2020-12-15 2021-01-29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衬衫面料排版裁剪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39665A2 (en) * 1986-04-02 1987-10-07 Investronica S.A. Ma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 cutting of patterned fabrics
US5204913A (en) * 1987-09-16 1993-04-20 Juki Corporation Pattern processing system
JPH0649767A (ja) * 1992-07-24 1994-02-22 Hitachi Ltd 画像認識装置及び柄合せ裁断装置
US20010045148A1 (en) * 2000-05-26 2001-11-29 Thomas Gerent Method for cutting a layup of sheet material
CN101851851A (zh) * 2008-10-20 2010-10-06 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配有对条对格装置的自动裁剪机的控制针床
JP2012193473A (ja) * 2011-03-16 2012-10-11 Seiren Co Ltd 布帛裁断装置及び方法
JP6121038B1 (ja) * 2016-07-12 2017-04-26 株式会社ナムックス 裁断装置及び裁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39665A2 (en) * 1986-04-02 1987-10-07 Investronica S.A. Ma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 cutting of patterned fabrics
US5204913A (en) * 1987-09-16 1993-04-20 Juki Corporation Pattern processing system
JPH0649767A (ja) * 1992-07-24 1994-02-22 Hitachi Ltd 画像認識装置及び柄合せ裁断装置
US20010045148A1 (en) * 2000-05-26 2001-11-29 Thomas Gerent Method for cutting a layup of sheet material
CN101851851A (zh) * 2008-10-20 2010-10-06 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配有对条对格装置的自动裁剪机的控制针床
JP2012193473A (ja) * 2011-03-16 2012-10-11 Seiren Co Ltd 布帛裁断装置及び方法
JP6121038B1 (ja) * 2016-07-12 2017-04-26 株式会社ナムックス 裁断装置及び裁断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3942A (zh) * 2018-06-25 2018-11-16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裁床自适应废料裁断方法
CN108984859A (zh) * 2018-06-26 2018-12-11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裁割布料信息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8410A (zh) * 2019-01-11 2019-04-19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裁床、布料条格的对齐装置及对齐方法
CN109658410B (zh) * 2019-01-11 2020-09-18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裁床、布料条格的对齐装置及对齐方法
CN109763312A (zh) * 2019-03-15 2019-05-17 无锡添衣有道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裁床对格对条的操作方法
CN111524179A (zh) * 2020-04-20 2020-08-11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虚拟成衣的熨烫效果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524179B (zh) * 2020-04-20 2023-04-11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虚拟成衣的熨烫效果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001003A (zh) * 2020-08-07 2020-11-27 世联汽车内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渐变色面料定位裁剪方法
CN112281462A (zh) * 2020-12-15 2021-01-29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衬衫面料排版裁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49146B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9146A (zh) 一种对条对格裁剪方法及系统
CN107901622B (zh) 利用数码印花机对面料的精准数码印花方法及面料
CN201512707U (zh) 一种基于智能相机的印花误差检测装置
CN109814536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套准控制系统的套准偏差检测方法
CN103970884A (zh) 基于布料存放现状的童装裁剪和匹配方法
CN103433960A (zh) 一种激光式对条对格精细排布工艺
CN107492096A (zh) 一种实现数控裁床设备物料定位的方法
CN113298081B (zh) 湘绣制版过程中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346161A (zh) 基于图像的飞织鞋面匹配定位方法及其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6723567A (zh) 基于服装cad纸样技术的可视图形化吓数工艺编制方法
CN204401266U (zh) 缝纫系统
CN108056521A (zh) 一种服装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
CN1587482A (zh) 一种电脑机绣工艺方法
CN105420983A (zh) 一种适用于牛仔裤激光雕花的快速精确定位方法
CN104313812B (zh) 一种针绣嵌花装饰毯辅助图案的定位方法
JP2023099139A (ja) レース材料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タイプセット方法、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タイプセット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テリジェント切断システム
CN109700088A (zh) 一种西服领子的制作方法
CN103287085A (zh) 一种智能数码印花设备
CN201010774Y (zh) 激光绣花一体机
CN115081046A (zh) 基于参数化模型的全成形针织服装样版设计方法
CN103902765A (zh) 服装模板自动缝制系统和缝制方法
CN209636447U (zh) 一种多工序组合模板
CN109763312B (zh) 自动裁床对格对条的操作方法
CN202415921U (zh) 织物贴布固定成型装置
CN106313387A (zh) 利用激光去除塑料件毛刺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