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32499A - 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32499A
CN108032499A CN201711329311.2A CN201711329311A CN108032499A CN 108032499 A CN108032499 A CN 108032499A CN 201711329311 A CN201711329311 A CN 201711329311A CN 108032499 A CN108032499 A CN 108032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conveyer belt
image information
station
qual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293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jiang Auspicious Sign Plastic C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jiang Auspicious Sign Plastic C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jiang Auspicious Sign Plastic C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jiang Auspicious Sign Plastic C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293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324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32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3249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768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ejected articles, e.g. weight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177Location of measurement
    • B29C2945/7629Mould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51Measurement means
    • B29C2945/76461Optical, e.g. laser
    • B29C2945/76464Optical, e.g. laser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均匀地设置有n个工位;S2、基于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的图像信息判断产品是否合格,若合格输送至合格产品单元,若不合格对其进行二次检测判断其是否合格,若合格输送至合格产品单元,若不合格输送至不合格产品单元;S3、根据不合格产品的图像信息与预设图像信息的比较结果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修复。本发明设置两次检测操作不仅能够避免第一次检测出现误判的情况,而且能够全面提高两次检测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提高对每一个注塑产品质量的智能化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智能化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机内部结构、使用状态等内部环境会对注塑产品的成型效果造成影响;在注塑过程中,外部环境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也会对注塑产品的效果造成影响;使得注塑产品在生产完成后存在部分瑕疵,为提高注塑产品的良品率和使用效果,需要及时对注塑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和修复。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均匀地设置有n个工位,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n个工位一一对应;
S2、采集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的图像信息,并基于上述两个图像信息判断上述两个产品是否合格,若合格,将其输送至合格产品单元,若不合格,对其进行二次检测判断其是否合格,若合格,将其输送至合格产品单元,若不合格,将其输送至不合格产品单元;
S3、采集不合格产品单元内不合格产品的图像信息,且将上述图像信息与预设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修复;
其中,1≤j≤n。
优选地,步骤S2中,采集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的图像信息,并基于上述两个图像信息判断上述两个产品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采集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的图像信息,且对上述两个图像信息作灰度处理得到灰度图像Oj和Tj,计算Oj和Tj的相似度A,根据A与预设值A1的比较结果判断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产品是否合格;
当A<A1时,判定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产品均不合格;
当A≥A1时,判定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产品均合格。
优选地,步骤S2中,对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进行二次检测判断其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采集产品的图像信息并对其作灰度处理得到灰度图像,将上述灰度图像与预设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得出相似度S,将S与预设值S1进行比较并根据上述比较结果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当S<S1时,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当S≥S1时,判定该产品合格。
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采集不合格产品的图像信息,且将上述图像信息与预设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得出不合格原因,并根据不合格原因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修复;
所述不合格原因包括产品的结构、颜色、平整度、完整度。
优选地,步骤S2中,利用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第一传动带上n个工位上的产品的图像信息;
利用第二采集单元采集第二传动带上n个工位上的产品的图像信息;
优选地,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均包括多个采集子单元,且每一个采集子单元均采用高清摄像仪。
优选地,步骤S2中,利用多个采集单元对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产品进行二次检测;多个采集单元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多个采集单元均用于采集产品的图像信息;
优选地,多个采集单元均采用高清摄像仪。
本发明提出的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同批次的产品对目标产品进行自检,具体通过比较两个产品的图像信息的相似度来判断目标产品的合格性,且当此次判断过程表示目标产品不合格时,为检测该判断过程的准确性,本方法对目标产品进行第二次检测以对其合格性进行判断,最后根据第二次检测判断的结果来标定目标产品的合格性;如此,设置两次检测操作不仅能够避免第一次检测出现误判的情况,而且能够全面提高两次检测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提高对每一个注塑产品质量的智能化检测。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对第二次检测判断为不合格的产品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找出不合格产品的不合格原因,并根据该原因对其进行修复,针对性地提高不合格产品的效果,从而提高该批次注塑产品的良品率和生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均匀地设置有n个工位,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n个工位一一对应,方便将每一个工位上对应的两个产品作为比较对象对目标产品的合格性进行互检,有利于提高互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S2、采集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的图像信息,并基于上述两个图像信息判断上述两个产品是否合格,若合格,将其输送至合格产品单元,若不合格,对其进行二次检测判断其是否合格,若合格,将其输送至合格产品单元,若不合格,将其输送至不合格产品单元;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采集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的图像信息,并基于上述两个图像信息判断上述两个产品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采集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的图像信息,且对上述两个图像信息作灰度处理得到灰度图像Oj和Tj,计算Oj和Tj的相似度A,根据A与预设值A1的比较结果判断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产品是否合格;通过对相似度A的值的分析可得知两个工位上产品的合格性,进而根据合格性与否将两个产品传输至不同区域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当A<A1时,表明两个产品的相似度较低,即至少有一个产品的实际状态偏离预设状态较远,此时为对两个产品的合格性作进一步检测,判定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产品均不合格;
当A≥A1时,表明两个产品的相似度较高,即两个产品的实际状态均无限靠近预设状态,由于两个产品均保持有较佳的实际状态,判定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产品均合格。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对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进行二次检测判断其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采集产品的图像信息并对其作灰度处理得到灰度图像,将上述灰度图像与预设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得出相似度S,将S与预设值S1进行比较并根据上述比较结果判断产品是否合格;通过进一步对第一次检测判断为不合格的产品的实际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能够针对性的对每一个产品的实际状态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对每一个产品检测结果的精度;
当S<S1时,表明目标产品的实际状态与预设状态偏离较远,即目标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此时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当S≥S1时,表明目标产品的实际状态与预设状态无限靠近,即目标产品属于合格产品,此时判定该产品合格。
S3、采集不合格产品单元内不合格产品的图像信息,且将上述图像信息与预设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修复;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3具体包括:
采集不合格产品的图像信息,且将上述图像信息与预设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得出不合格原因,并根据不合格原因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修复;
所述不合格原因包括产品的结构、颜色、平整度、完整度;从多方面对不合格产品的实际状态进行采集、分析和修复,能够降低注塑产品的不合格率,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可修复的不合格产品进行修复,提高注塑产品的成品率,保证其使用效果。
其中,1≤j≤n。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步骤S2中,利用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第一传动带上n个工位上的产品的图像信息;
利用第二采集单元采集第二传动带上n个工位上的产品的图像信息;
优选地,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均包括多个采集子单元,且每一个采集子单元均采用高清摄像仪;利用多个采集子单元可从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对第一传动带上n个工位以及第二传动带上n个工位上的产品的图像信息进行全面且准确的采集,在提高每一个产品图像信息采集全面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对每一个产品合格性判断的有效性。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步骤S2中,利用多个采集单元对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产品进行二次检测;多个采集单元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多个采集单元均用于采集产品的图像信息;利用多个采集子单元可从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对产品的图像信息进行全面性的采集;
优选地,多个采集单元均采用高清摄像仪,利用高清摄像仪可以进一步提高图像信息采集的清晰性和有效性。
本实施方式提出的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同批次的产品对目标产品进行自检,具体通过比较两个产品的图像信息的相似度来判断目标产品的合格性,且当此次判断过程表示目标产品不合格时,为检测该判断过程的准确性,本方法对目标产品进行第二次检测以对其合格性进行判断,最后根据第二次检测判断的结果来标定目标产品的合格性;如此,设置两次检测操作不仅能够避免第一次检测出现误判的情况,而且能够全面提高两次检测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提高对每一个注塑产品质量的智能化检测。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还对第二次检测判断为不合格的产品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找出不合格产品的不合格原因,并根据该原因对其进行修复,针对性地提高不合格产品的效果,从而提高该批次注塑产品的良品率和生产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均匀地设置有n个工位,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n个工位一一对应;
S2、采集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的图像信息,并基于上述两个图像信息判断上述两个产品是否合格,若合格,将其输送至合格产品单元,若不合格,对其进行二次检测判断其是否合格,若合格,将其输送至合格产品单元,若不合格,将其输送至不合格产品单元;
S3、采集不合格产品单元内不合格产品的图像信息,且将上述图像信息与预设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修复;
其中,1≤j≤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集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的图像信息,并基于上述两个图像信息判断上述两个产品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采集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的图像信息,且对上述两个图像信息作灰度处理得到灰度图像Oj和Tj,计算Oj和Tj的相似度A,根据A与预设值A1的比较结果判断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产品是否合格;
当A<A1时,判定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产品均不合格;
当A≥A1时,判定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的产品均合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对第一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和第二传送带上第j个工位上产品进行二次检测判断其是否合格,具体包括:
采集产品的图像信息并对其作灰度处理得到灰度图像,将上述灰度图像与预设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得出相似度S,将S与预设值S1进行比较并根据上述比较结果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当S<S1时,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当S≥S1时,判定该产品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采集不合格产品的图像信息,且将上述图像信息与预设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得出不合格原因,并根据不合格原因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修复;
所述不合格原因包括产品的结构、颜色、平整度、完整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利用第一采集单元采集第一传动带上n个工位上的产品的图像信息;
利用第二采集单元采集第二传动带上n个工位上的产品的图像信息;
优选地,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均包括多个采集子单元,且每一个采集子单元均采用高清摄像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利用多个采集单元对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产品进行二次检测;多个采集单元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多个采集单元均用于采集产品的图像信息;
优选地,多个采集单元均采用高清摄像仪。
CN201711329311.2A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 Withdrawn CN1080324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29311.2A CN108032499A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29311.2A CN108032499A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32499A true CN108032499A (zh) 2018-05-15

Family

ID=62102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29311.2A Withdrawn CN108032499A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3249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1100A (zh) * 2022-04-26 2022-07-29 健大电业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制品分选装置
CN115401845A (zh) * 2022-09-14 2022-11-29 无锡市万盛橡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摩托车制动器橡胶密封件故障定位反馈装置
CN116001230A (zh) * 2023-01-13 2023-04-25 江苏环亚喷雾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乳液泵注塑成型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1693A (zh) * 2014-10-28 2015-02-04 武汉大学 一种印刷品对称性检测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1693A (zh) * 2014-10-28 2015-02-04 武汉大学 一种印刷品对称性检测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南京汇川工业视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汇川视觉在注塑机行业上的应用", 《PLC&FA》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1100A (zh) * 2022-04-26 2022-07-29 健大电业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制品分选装置
CN114801100B (zh) * 2022-04-26 2023-04-07 健大电业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制品分选装置
CN115401845A (zh) * 2022-09-14 2022-11-29 无锡市万盛橡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摩托车制动器橡胶密封件故障定位反馈装置
CN116001230A (zh) * 2023-01-13 2023-04-25 江苏环亚喷雾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乳液泵注塑成型系统
CN116001230B (zh) * 2023-01-13 2024-02-27 江苏环亚喷雾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乳液泵注塑成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2499A (zh) 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方法
CN108176601A (zh) 一种注塑产品质量高效检测系统
US7896636B2 (en) Support apparatus of injection-molding machine
CN106872509A (zh) 一种基于红外成像的注塑制品质量在线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14179320A (zh) 一种结合视觉检测的注塑机工艺参数自动调节方法
CN111231251B (zh) 注塑机的产品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552225B (zh) 透明制品注射压缩成型过程内应力分布实时检测方法
CN106514977A (zh) 一种准确高效且实现远程监控的注塑机控制系统
CN117008557B (zh) 共混型互穿网络热塑性弹性体的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614651A (zh) 一种注塑件加工参数与变形关系的高精度估算方法
CN102152457B (zh) 一种基于直方图匹配的嵌入式塑料模具保护装置
CN117455316B (zh) 一种注塑工厂设备数据采集的方法
CN108176598A (zh) 一种注塑产品质量自动化检测方法
CN108919752B (zh) 一种胎面制品压出生产线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8177315A (zh) 一种注塑产品智能化检测系统
CN116224949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数据处理系统
CN108176602A (zh) 一种注塑产品质量自动化检测系统
CN116461066A (zh) 一种基于科学试模的注塑工艺参数智能设定方法
CN108176607A (zh) 一种注塑产品质量高效检测方法
CN106239856A (zh) 用于模具合模注塑操作中的自动成像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6003589A (zh) 一种具有计数功能的塑料模具
CN206633366U (zh) 一种注塑制品缺陷自愈调控装置
TWI785698B (zh) 注塑成型過程的異常監控方法、電子設備及儲存介質
CN108556294A (zh) 一种多台注塑机智能联合控制系统
CN113524605B (zh) 一种注塑机工艺参数设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