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9224A - 具有管式冷却器和电子壳体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管式冷却器和电子壳体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9224A
CN108029224A CN201680055684.2A CN201680055684A CN108029224A CN 108029224 A CN108029224 A CN 108029224A CN 201680055684 A CN201680055684 A CN 201680055684A CN 108029224 A CN108029224 A CN 108029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ipe
section
tube section
jointing
electronic hous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56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9224B (zh
Inventor
N.克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filed Critical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8029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9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9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9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H05K7/20872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H05K7/20881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69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connector relating features for connecting the connector pins with the PCB or for mounting the connector body with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电子壳体(10)和管式冷却器(65)的装置,所述管式冷却器具有以单件方式和以材料统一方式构造的管(70)。管(70)具有盘管(85)和第一管区段(90、95)以及第一连接区段(100、105),电子壳体(10)布置在盘管和第一管区段之间。第一连接区段(100、105)将第一管区段(90、95)与盘管(85)的第一侧(155)流体连接。第一管区段(90、95)能够与冷却剂供应部连接并且与盘管(85)横向错开布置。盘管(85)和第一管区段(90、95)在第一连接区段(100)的共同侧上延伸。第一连接区段(100)相对于盘管(85)和第一管区段(90、95)倾斜伸展和/或从盘管(85)向着第一管区段(90、95)弯曲伸展。

Description

具有管式冷却器和电子壳体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式冷却器和一种具有管式冷却器和电子壳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从US 6 016 251已知一种电路板和用于冷却电路板的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管式冷却器和电子壳体的改进的装置。
该任务借助于根据独立专利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来解决。由从属权利要求、以下描述和附图中得到有利的实施方式和改型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了具有电子壳体和管式冷却器的装置。根据另一个方面,提出了用于电子壳体的管式冷却器。
可见的是,由此能够提供用于电子壳体的改进的管式冷却器,管式冷却器具有以单件方式和以材料统一方式构造的管。管能够填充有冷却剂。管包括盘管、第一管区段和第一连接区段。第一管区段能够与用于供应冷却剂的冷却剂供应部连接。第一连接区段将第一管区段与盘管的第一侧流体连接。
第一管区段与盘管横向错开布置。这尤其意味着,第一管区段在俯视图中沿着第一管区段和盘管之间的距离矢量在垂直于第一管区段的主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与盘管错开。
在第一管区段和盘管之间能够布置电子壳体,其中,盘管和第一管区段在第一连接区段的共同侧上延伸。盘管和第一管区段在第一连接区段的共同侧上延伸尤其意味着,第一管区段和盘管从其与第一连接区段的连接区域出发延伸到同一半空间中。半空间特别是由与第一管区段和盘管之间的距离矢量平行的并且与第一管区段的主延伸方向垂直或倾斜伸展的平面限定。
电子壳体具有上侧和与该上侧错开布置的下侧。换句话说,上侧和下侧彼此尤其这样对置,使得电子壳体的内部空间在相对侧处被上侧和下侧限定。换句话说,上侧和下侧在彼此相反设置的空间方向上限定电子壳体。盘管配属给电子壳体的下侧,并且第一管区段配属给电子壳体的上侧。换句话说,盘管沿着电子壳体的下侧伸展,并且第一管区段沿着电子壳体的上侧伸展。第一连接区段侧向地引导经过电子壳体。
连接区段特别是区段式地或在其整个长度上相对于盘管和第一管区段倾斜布置。连接区段也能够区段式地或在其整个长度上从盘管向着第一管区段弯曲伸展。
以这种方式能够保证通过管式冷却器对电子壳体的双侧冷却。此外能够避免管的泄漏。管式冷却器特别容易地能够安装在电子壳体处,特别是借助于将管式冷却器沿着平行于上侧和下侧的主延伸平面的方向推接到电子壳体上。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管具有第二管区段和第二连接区段。第二连接区段将第二管区段与盘管的第二侧流体连接。
第二管区段与盘管横向错开布置,其中,盘管和第二管区段在第二连接区段的共同侧上延伸,第二管区段与盘管横向错开布置尤其意味着,第二管区段在俯视图中沿着第二管区段和盘管之间的距离矢量在垂直于第二管区段的主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与盘管错开。盘管和第二管区段在第二连接区段的共同侧上延伸尤其意味着,第二管区段和盘管从其与第二连接区段的连接区域出发延伸到同一半空间中。半空间特别是由与第二管区段和盘管之间的距离矢量平行的并且与第二管区段的主延伸方向垂直或倾斜伸展的平面限定。优选地,所述半空间是第一管区段和盘管所延伸到的同一半空间。
第二连接区段特别是区段式地或在其整个长度上相对于盘管和第二管区段倾斜布置。第二连接区段也能够区段式地或在其整个长度上从盘管向着第二管区段弯曲伸展。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盘管布置在第一主延伸平面中,并且第一管区段布置在第二主延伸平面中。在第一主延伸平面和第二主延伸平面之间尤其能够布置电子壳体。第一主延伸平面平行于第二主延伸平面布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管区段布置在第二主延伸平面中。优选地,第二管区段平行于第一管区段布置。由此能够尤其容易地从以单件方式和以材料统一方式构造的管中弯曲管式冷却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区段和第二连接区段布置在共同的第三主延伸平面中。优选地,第二连接区段倾斜于第一连接区段布置,并且具体而言特别是在第三主延伸平面中布置。由于在第三主延伸平面中的共同布置,管式冷却器在与第三主延伸平面相对的侧面上敞开地构造。由此能够尤其容易地将管式冷却器推接到电子壳体上。此外,确保了电子壳体的双侧冷却。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区段至少区段式地与第一管区段垂直布置和/或至少区段式地与盘管垂直布置。由此能够确保管式冷却器的特别紧凑的构造方案。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盘管具有第一盘管区段、第二盘管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三盘管区段。第二盘管区段将第一盘管区段与第三盘管区段特别是在第一盘管区段的背离于第一连接区段的侧部处流体连接。第一盘管区段至少区段式地平行于第三盘管区段布置。优选地,第二盘管区段至少区段式地与第一盘管区段和/或第三盘管区段垂直布置。由此能够构造特别紧凑的、特别是在对第一主延伸平面的俯视图中呈U形的盘管,盘管确保了很高的散热。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管区段和/或第二管区段平行于第一盘管区段和/或第三盘管区段布置。由此能够尤其简单地弯曲管式冷却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盘管区段和第三盘管区段彼此具有第一距离。第一管区段和第二管区段彼此具有第二距离。第二距离不同于第一距离。优选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管包括联接区段,其中,联接区段与第一管区段流体连接。联接区段在背离于盘管的方向上与第一管区段错开布置。由此能够通过联接区段将管式冷却器尤其简单地与冷却剂供应部连接。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管式冷却器的联接区段与电子壳体的上侧间隔布置。由此确保了用于将管式冷却器与冷却剂供应部连接的特别简单的可达到的联接可行方案。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特性、特征和优点以及实现这些特性、特征和优点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实施例的下述说明能够更清楚和更明确地被理解,结合附图更加详细地阐释所述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电子壳体的透视图;
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管式冷却器的透视图;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分解图;
图4示出装置的透视图;
图5示出装置的另一透视图;并且
图6示出沿着图5中所示的装置的剖面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电子壳体10的透视图。电子壳体10在俯视图中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基本形状。电子壳体10具有上侧15和与上侧15相对布置的下侧20。上侧15和下侧20优选区段式地平坦构造。优选地,电子壳体10的多个电子壳体接头25、特别是插接连接器从上侧15突出。此外,电子壳体10具有在图1中朝向观察者的第一侧面30和在图1中背离于观察者的第二侧面35。此外,电子壳体10具有在图1中例如布置在左侧和右侧的第三和第四侧面40、45。
第一侧面30和第二侧面35优选平坦构造并且优选彼此平行伸展。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40、45能够阶梯式构造。在此,第三和第四侧面40、45优选垂直于第一和第二侧面30、35布置。在此优选地,第三和第四侧面40、45彼此平行地伸展。侧面30、35、40、45还垂直于上侧15和下侧20布置。而且,侧面30、35、40、45以及上侧15和下侧20能够彼此不同地定向。也能够省去的是,电子壳体接头25从上侧15突出。电子壳体接头25也能够布置在电子壳体10的其它位置处。
电子壳体10包围电子壳体内部空间50,电子壳体内部空间中布置有用于控制机动车的组件的电子结构组件55(在图1中虚线示意性示出)。电子结构组件55与电子壳体接头25电连接。电子壳体10优选相对于电子壳体10的周围环境60流体密封地构造。在电子结构组件55的运行中,电子结构组件产生热量。
电子结构组件55能够通过电子壳体接头25与机动车的其他电组件和/或电子组件电连接。
图2示出了用于图1中所示的电子壳体10的管式冷却器65的透视图。管式冷却器65具有以单件方式和以材料统一方式构造的管70。管70优选具有圆形横截面。管70限定管内部空间75,在管内部空间中布置有冷却剂80。冷却剂80能够是液态和/或气态。特别在此,管70也能够构造为热管。
管70优选具有盘管85、第一管区段90、第二管区段95、第一连接区段100、第二连接区段105、第一联接区段110和第二联接区段115。
盘管85优选具有第一盘管区段120、第二盘管区段125和第三盘管区段130。盘管85布置在第一主延伸平面135中。第一盘管区段120优选直线形构造。第二盘管区段125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垂直于第一盘管区段120布置并且与第一盘管区段120流体连接。第三盘管区段130优选平行于同样在第三主延伸平面150中的第一盘管区段120布置。第三盘管区段130与第二盘管区段125流体连接,使得第二盘管区段125将第一盘管区段120与第三盘管区段130流体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二盘管区段125直线形构造。而且,第二盘管区段125能够曲折形构造。第三盘管区段130也优选直线形构造。第一、第二和第三盘管区段120、125、130的其他实施例也是能够设想的。第二盘管区段125也能够倾斜于第一和/或第三盘管区段120、130布置。由于第二盘管区段125的垂直布置以及第一和第三盘管区段120、130的彼此平行布置,盘管85在对第一主延伸平面135的俯视图中具有基本上呈U形的基本形状。
第一管区段90和第二管区段95优选地彼此平行和彼此错开布置在第二主延伸平面140中。第二主延伸平面140在此优选平行于第一主延伸平面135布置。而且,第二主延伸平面140能够倾斜于第一主延伸平面135布置。电子壳体10尤其能够布置在第一和第二主延伸平面135、140之间,其中,例如,壳体接头25等能够突出超过第一或第二主延伸平面135、140。
第一管区段90和盘管85在第一连接区段100的共同侧上延伸。第二管区段95和盘管85在第二连接区段105的共同侧上延伸。因此,盘管85和管区段90、95布置在与连接区段100、105相同侧上。
第一联接区段110优选平行于第一管区段90并且第二联接区段115优选平行于第二管区段95布置。在此,联接区段110、115在背离于盘管85的侧部的方向上与管区段90、95错开布置。此外,第一联接区段110和第二联接区段95彼此平行布置。第一联接区段90和第二联接区段115也布置在联接平面145中。联接平面145优选地平行于第一和/或第二主延伸平面135、140优选与背离于盘管85的侧部错开布置。第一联接区段110能够与用于供应冷却剂80的冷却剂供应部连接。第二联接区段115能够与用于排出冷却剂80的冷却剂供应部连接。
第一连接区段100和第二连接区段105优选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共同的第三主延伸平面150中。在此,第一连接区段和第二连接区段从第一或第二管区段90、95向着盘管85弯曲伸展,其中,第一或第二连接区段100、105的中部区域布置在第三主延伸平面150中,第三主延伸平面限定半空间,盘管85以及第一或第二管区段90、95从相应的连接区段100、105延伸到该半空间中。
第一盘管区段120和第三盘管区段130具有第一距离a1。第一管区段90和第二管区段95具有第二距离a2。第二距离a2不同于第一距离a1并且优选地大于第一距离a1。由此得到的是,第一连接区段100在对第三主延伸平面150的投影中倾斜于第二连接区段105伸展。第一距离a1和第二距离a2也能够是相同的。在这个构造方案中,第一连接区段100于是平行于第二连接区段105布置。
第一连接区段100也能够相对于第一管区段90和盘管85倾斜布置。第二连接区段105也能够相对于第二管区段95和盘管85倾斜布置。优选地,连接区段100、105至少区段式垂直于管区段90、95和/或盘管85。
第一联接区段110与第一管区段90流体连接。第一管区段90与第一连接区段100流体连接。此外,第一连接区段100与盘管85的输入侧155连接。盘管85的输入侧155例如第一盘管区段120处布置在背离于第二盘管区段125的侧部上。盘管85在第三盘管区段130的背离于第二盘管区段125的侧部上具有输出侧160。在输出侧160上,盘管85与第二连接区段105流体连接。在此,第二连接区段105将盘管85在输出侧与第二管区段95流体连接。第二管区段95在背离于第二连接区段105的侧部上与第二联接区段115流体连接。
冷却剂80经由第一联接区段110引入到管式冷却器65中。冷却剂80经由第一联接区段110流入到第一管区段90中。冷却剂80从第一管区段90流入第一连接区段100。在流过第一连接区段100之后,冷却剂80经由输入侧155进入盘管85并且在此首先流过第一盘管区段120,然后流过第二盘管区段125并且紧接着流过第三盘管区段130。在输出侧160处,冷却剂80从盘管85进入第二连接区段105。在流过第二连接区段105之后,冷却剂80进入第二管区段95。在流过第二管区段95之后,冷却剂80流过第二联接区段115并且经由第二联接区段115返回到冷却剂供应部。
图3示出了由图1中解释的电子壳体10和图2中解释的管式冷却器65组成的装置170的分解图。分解图基本上对应于管式冷却器65在推接到电子壳体10上之前的布置。通过在第二主延伸平面140中的管区段90、95相对于在第一主延伸平面135的盘管85的布置的错开布置以及共同的第三主延伸平面150的连接区段100、105的布置,管式冷却器65在朝向电子壳体10的侧部上敞开。
图4示出了用于图3中所示的装置170的透视图。管式冷却器65推接到电子壳体10上。在此,盘管85沿着电子壳体10的下侧20伸展。盘管85在此具有与下侧20接触的第一接触部169。
另外,电子壳体10优选具有第一固定装置175。第一固定装置175布置在下侧20处。也能够省略第一固定装置175。第一固定装置175具有第一接片180。第一接片180固定在下侧20处。第一接片180具有第一接片区段185、第二接片区段190和第三接片区段195。第一接片区段185对应于第一盘管区段120布置,第二接片区段190对应于第二盘管区段125布置,并且第三接片区段195对应于第三盘管区段130布置。因此,第一接片区段185也平行于第三接片区段195伸展,并且第二接片区段190垂直于第一接片区段185和第三接片区段195布置。
在接片区段185、190、195中构造有空隙200,空隙优选沿着第一接片180连续构造。第一空隙200具有第一凹陷面205。第一凹陷面205对应于盘管85的外周面210构造。
盘管85区段式地嵌入到第一空隙200中。借助于穿过接片区段185、190、195的第一空隙200,可靠地确保盘管85在第一空隙200中的卡锁。特别地,通过第一接片区段185和第三接片区段195避免了管式冷却器65在电子壳体10上的侧向运动。通过第二接片区段190避免了从电子壳体10移除管式冷却器65。在此特别有利的是,第一空隙200基本半圆形构造。此外,通过第一凹陷面205和管70的外周面210的对应的构造方案保证了在电子壳体10和管式冷却器65之间的良好传热。由此电子装置55能够特别好地在电子壳体10中冷却。
此外也能够设想的是,第一固定装置还具有其它元件,以便将管式冷却器65固定在电子壳体10处。此外,能够省去第一固定装置175。而且,在图4中所示的第一固定装置175能够不同类型地构造。
而且,能够省去第一接片220、225,使得盘管85直接靠置在电子壳体10的下侧20处。而且,第一空隙200能够直接在电子壳体10中布置在下侧20的外侧处。
图5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装置170的透视图,其中管式冷却器65被推接到电子壳体10上。由于管式冷却器65的单侧敞开的构造方案,第一连接区段100和第二连接区段105引导经过第一侧面30,使得连接区段100、105能够将布置在上侧15处的管区段90、95与布置在下侧20处的盘管85流体连接。
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第一管区段90与第二管区段95之间布置有电子壳体接头25。当然,在设置两个电子壳体接头25时(如图5所示),第一和/或第二管区段90、95能够被引导在两个电子壳体接头25之间。
此外,第二固定装置215优选设置在电子壳体10处。第二固定装置215具有第二接片220和第三接片225。第二接片220和第三接片225固定在电子壳体10的上侧15处。第二接片220优选平行于第三接片225布置。在此,第二接片220优选对应于第一管区段90布置,并且第三接片225对应于第二管区段95布置。
第二接片220具有带有第二凹陷面235的第二空隙230。第二空隙230优选基本半圆形地对应于第一管区段90的外周面210构造。由此确保了第一管区段90与第二接片220之间的平坦的第二接触部226。由此确保了从电子壳体10的良好的上侧散热并且因此确保了电子装置55的良好的上侧冷却。
第三接片225与第二接片220类似构造。同样,第三接片225具有带有第三凹陷面245的第三空隙240。第三凹陷面245对应于管70的外周面210构造。由此确保了第二管区段95和第三接片225之间的平坦的第三接触部227。而且,第三空隙240优选地基本半圆形构造。
通过第二和第三空隙230、240,在上侧避免了管区段90、95以及由此管式冷却器65的侧向位移。以这种方式确保了管式冷却器65的可靠放置以及管式冷却器65简单推接到电子壳体10上。由此装置170的装配成本能够保持较低。特别是,优选能够省去另外的固定装置。
而且,管区段90、95能够直接靠置在电子壳体10的上侧15处。而且,第二和/或第三空隙230、240能够直接在电子壳体10中布置在上侧15的外侧处。
图6示出了沿着图5中所示的装置的剖面A-A的剖视图。
通过将联接平面145与第一和第二主延伸平面135、140错开,能够确保将软管线路250方便地推接到联接区段110、115上。而且,联接平面145能够布置在第一主延伸平面135中。
在图1至6中,管70具有在管区段90、95、盘管区段120、125、130、连接区段100、105和/或联接区段110、115之间的弧形区域255。这些弧形区域用于在从连续的、可能是直线形的管材料弯曲中避免管70开裂。也能够省去弧形区域255。弧形区域255也能够具有不同的几何构造方案,特别是不同的半径。
通过图1至图6所示的具有管式冷却器65和电子壳体10的装置170,能够提供特别简单构造并且待安装的装置170。特别地,在这里能够在管式冷却器65的生产中省去特别昂贵的焊接步骤。此外,管式冷却器65特别容易地能够插接到电子壳体10上并且也能够特别容易地再次拆卸。此外,通过管式冷却器65的管70的以单件方式和以材料统一方式的构造方案,避免了管式冷却器65的密封性问题。此外,通过管式冷却器65的通过管区段90、95在上侧15处和盘管85在下侧20处的两侧布置,确保了电子壳体10和电子结构组件55的可靠冷却。特别地,电子装置55由此能够独立于电子壳体10和管式冷却器65的结构设计而设计,使得电子装置55能够在朝向下侧20和上侧15的侧部上具有组件260。
此外,对于借助于固定装置175、215进行的形状锁合的连接,能够附加设置另外的固定装置,该另外的固定装置将管式冷却器65夹紧在电子壳体10处。由此能够满足用于将管式冷却器65固定在电子壳体10处的提高的机械要求。同样,也能够作为图4至6中所示的固定装置175、215的备选方案来设置该固定装置。
通过上述装置170,能够减少用于电子壳体10的双侧冷却的部件成本和安装成本。
虽然在细节方面通过优选的实施例详细地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为公开的实施例所限制,并且其它的变型方案能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中推导出,而不会离开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具有电子壳体(10)和管式冷却器(65)的装置(170),
- 其中,所述管式冷却器(65)具有以单件方式和以材料统一方式构造的管(70),
- 其中,所述管(70)能够填充有冷却剂(80),
- 其中,所述管(70)具有盘管(85)、第一管区段(90、95)和第一连接区段(100、105),
- 其中,所述第一管区段(90、95)能够与用于供应所述冷却剂(80)的冷却剂供应部连接,
-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00、105)将所述第一管区段(90、95)与所述盘管(85)的第一侧(155)流体连接,
- 其中,所述第一管区段(90、95)与所述盘管(85)横向错开布置,
- 其中,所述盘管(85)和所述第一管区段(90、95)在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00)的共同侧上延伸,
-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00)相对于所述盘管(85)和所述第一管区段(90、95)倾斜布置和/或从所述盘管(85)向着所述第一管区段(90、95)弯曲伸展,
- 其中,所述电子壳体(10)具有上侧(15)和与所述上侧(15)相对布置的下侧(20),
- 其中,在所述第一管区段(90、95)和所述盘管(85)之间布置有所述电子壳体(10),从而使得所述盘管(85)沿着所述电子壳体的下侧(20)伸展,并且所述第一管区段(90)沿着所述电子壳体(10)的上侧(15)伸展,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00、105)侧向地引导经过所述电子壳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70),
- 其中,所述管(70)具有第二管区段(95)和第二连接区段(105),
-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区段(105)将所述第二管区段(95)与所述盘管(85)的第二侧(160)流体连接,
- 其中,所述第二管区段(95)与所述盘管(85)横向错开布置,
- 其中,所述盘管(85)和所述第二管区段(95)在所述第二连接区段(105)的共同侧上延伸,
-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区段(105)相对于所述盘管(85)和所述第二管区段(95)倾斜布置和/或从所述盘管(85)向着所述第二管区段(95)弯曲伸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70),
- 其中,所述盘管(85)布置在第一主延伸平面(135)中,并且所述第一管区段(95、95)布置在第二主延伸平面(140)中,尤其所述电子壳体(10)能够布置在所述第一主延伸平面和所述第二主延伸平面之间,
- 其中,所述第一主延伸平面(135)平行于所述第二主延伸平面(140)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170),
- 其中,所述第二管区段(95)布置在所述第二主延伸平面(140)中,
-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管区段(95)平行于所述第一管区段(90)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170),
-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00)和所述第二连接区段(105)至少区段式地布置在共同的第三主延伸平面(150)中,
- 其中优选地,第二连接区段(105)在所述第三主延伸平面(150)中倾斜于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00)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7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00、105)至少区段式地垂直于所述第一管区段(90)和/或至少区段式地垂直于所述盘管(85)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70),
- 其中,所述盘管(85)具有第一盘管区段(120)、第二盘管区段(125)和至少一个第三盘管区段(130),
- 其中,所述第二盘管区段(125)将所述第一盘管区段(120)与所述第三盘管区段(130)特别是在所述第一盘管区段(120)的背离于所述第一连接区段(100)的侧部处流体连接,
- 其中,所述第一盘管区段(120)至少区段式地平行于所述第三盘管区段(130)布置,
-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盘管区段(125)至少区段式地与所述第一和/或第三盘管区段(120、130)垂直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170),其中,所述第一管区段(90)和/或所述第二管区段(95)平行于所述第一盘管区段(120)和/或所述第三盘管区段(130)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170),
- 其中,所述第一盘管区段(120)和所述第三盘管区段(130)彼此具有第一距离(a1),
- 其中,所述第一管区段(90)和所述第二管区段(95)彼此具有第二距离(a2),
- 其中,所述第二距离(a2)不同于所述第一距离(a1),
- 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距离(a2)大于所述第一距离(a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70),
- 其中,所述管(70)包括联接区段(110、115),
- 其中,所述联接区段(110、115)与所述第一管区段(90、95)流体连接,
- 其中,所述联接区段(110、115)在背离于所述盘管(85)的侧部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管区段(90、95)错开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70),其中,所述联接区段(110、115)与所述上侧(15)间隔布置。
CN201680055684.2A 2015-09-23 2016-08-25 具有管式冷却器和电子壳体的装置 Active CN1080292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18303.3A DE102015218303A1 (de) 2015-09-23 2015-09-23 Rohrkühler und Vorrichtung mit einem solchen
DE102015218303.3 2015-09-23
PCT/EP2016/070069 WO2017050519A1 (de) 2015-09-23 2016-08-25 Vorrichtung mit einem rohrkühler und einem elektronikgehäu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9224A true CN108029224A (zh) 2018-05-11
CN108029224B CN108029224B (zh) 2020-09-01

Family

ID=56851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5684.2A Active CN108029224B (zh) 2015-09-23 2016-08-25 具有管式冷却器和电子壳体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7045B2 (zh)
EP (1) EP3354120B1 (zh)
CN (1) CN108029224B (zh)
DE (1) DE102015218303A1 (zh)
WO (1) WO20170505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741A (zh) * 2018-06-22 2019-12-31 世倍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壳体和其中布置在壳体底部上的功率电子线路的装置
US10542640B1 (en) * 2018-09-27 2020-01-2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Liquid chamber housings
KR20200079642A (ko) 2018-12-26 2020-07-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전력 변환 장치
CN110568911B (zh) * 2019-09-05 2021-04-2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2127A1 (de) * 1985-06-20 1987-01-02 Siemens Ag Kuehlbare einrichtung zur aufnahme von elektrischen baugruppen
JPH0330399A (ja) * 1989-06-27 1991-0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冷却装置
JPH11163565A (ja) * 1997-11-27 1999-06-18 Ando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ト基板の冷却構造
CN101248710A (zh) * 2005-08-02 2008-08-20 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股份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冷却装置
CN201197248Y (zh) * 2008-04-14 2009-02-18 万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头
CN202585023U (zh) * 2012-04-18 2012-12-05 河南勃达微波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微波设备用油浸变压器的水冷结构
CN103596405A (zh) * 2012-08-16 2014-02-19 凌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散热装置
CN203759633U (zh) * 2013-12-27 2014-08-06 深圳市兆景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pga988的大功率被动式散热器
CN104080319A (zh) * 2014-07-03 2014-10-01 宁波天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散热的户外通信机柜
CN204189122U (zh) * 2014-11-18 2015-03-04 镇江香江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密集型分布的立体栅格式水冷背板散热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7530A (en) * 1962-02-21 1964-03-31 Fostoria Corp Motor driven pumps
SE469298B (sv) 1991-10-24 1993-06-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nordning foer kylning av elektronik medelst straalningsoeverfoering
US6333849B1 (en) * 1996-07-01 2001-12-25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liquid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uter components
US5923533A (en) * 1998-02-17 1999-07-1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Multiple tile scaleable cooling system for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US6604494B2 (en) * 1998-11-24 2003-08-12 Bombardier Motor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ater-cooled engine control
EP1148547B8 (en) * 2000-04-19 2016-01-06 Denso Corporation Coolant cooled type semiconductor device
GB0122956D0 (en) * 2001-09-24 2001-11-14 Lucas Industries Ltd Fire resistant electronic engine controller
GB0306917D0 (en) 2003-03-26 2003-04-30 Trw Ltd A vehicl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DE10317705A1 (de) * 2003-04-17 2004-10-28 Robert Bosch Gmbh Gehäuse mit Kühlung für elektronische Steuergeräte, insbesondere in Kfz
US6979772B2 (en) 2003-05-14 2005-12-27 Chaun-Choung Technology Corp. Integrated heat dissipating enclosure for electronic product
US7414845B2 (en) * 2006-05-16 2008-08-19 Hardcore Computer, Inc. Circuit board assembly for a liquid submersion cooled electronic device
JP4580997B2 (ja) * 2008-03-11 2010-11-1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US7965509B2 (en) * 2009-04-06 2011-06-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dual-in-line memory (DIMM) array liquid cooling assembly and method
EP2709431A1 (en) * 2011-05-12 2014-03-1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ol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ooler
US20140048111A1 (en) * 2012-08-17 2014-02-20 Thomas G. Hinsperg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an electric current from a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FR3002624B1 (fr) * 2013-02-28 2015-02-27 Bull Sas Repartiteur hydraulique
CN105580505B (zh) 2013-09-12 2018-04-03 翰昂系统株式会社 用于冷却电气元件的热交换器
WO2015037824A1 (ko) * 2013-09-12 2015-03-19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US9504191B2 (en) * 2014-03-28 2016-11-22 Deere & Company Electronic assembly for an inverter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2127A1 (de) * 1985-06-20 1987-01-02 Siemens Ag Kuehlbare einrichtung zur aufnahme von elektrischen baugruppen
JPH0330399A (ja) * 1989-06-27 1991-0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冷却装置
JPH11163565A (ja) * 1997-11-27 1999-06-18 Ando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ト基板の冷却構造
CN101248710A (zh) * 2005-08-02 2008-08-20 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股份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冷却装置
CN201197248Y (zh) * 2008-04-14 2009-02-18 万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头
CN202585023U (zh) * 2012-04-18 2012-12-05 河南勃达微波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微波设备用油浸变压器的水冷结构
CN103596405A (zh) * 2012-08-16 2014-02-19 凌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散热装置
CN203759633U (zh) * 2013-12-27 2014-08-06 深圳市兆景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pga988的大功率被动式散热器
CN104080319A (zh) * 2014-07-03 2014-10-01 宁波天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散热的户外通信机柜
CN204189122U (zh) * 2014-11-18 2015-03-04 镇江香江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密集型分布的立体栅格式水冷背板散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9224B (zh) 2020-09-01
US10537045B2 (en) 2020-01-14
EP3354120A1 (de) 2018-08-01
EP3354120B1 (de) 2019-10-09
WO2017050519A1 (de) 2017-03-30
US20180303010A1 (en) 2018-10-18
DE102015218303A1 (de)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9224A (zh) 具有管式冷却器和电子壳体的装置
CN104952836B (zh) 用于换流器的电子组件
US10818985B2 (en) Heat exchanger for cooling electrical element
US20160069588A1 (en) Heat medium hea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ing same
JP704836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を含む電気接続装置
RU2009109695A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оединитель
CN102280671B (zh) 冷却系统
JP2008071553A (ja) 電気ヒータ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048548A (zh) 电动机的冷却构造
KR101510744B1 (ko) 전열 히터 장치
KR20110020177A (ko) 유체 가열장치
JP2013513922A5 (zh)
WO2011086909A1 (ja) 加熱装置
CN103562551B (zh) 导管适配器
KR102458738B1 (ko) 커패시터 직접냉각방식의 인버터
CN106103996A (zh) 电动泵
CN106979050A (zh) 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
CN107850338B (zh) 流体加热装置
CN102053682B (zh) 散热装置
CN207381291U (zh) 用于低电压装置的冷却模块以及断路器
KR102173395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JP6583710B2 (ja) 電気ヒータ
CN104952816B (zh) 用于换流器的电子组件
KR20150030594A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103375958B (zh) 冷媒加热装置及具有该冷媒加热装置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8

Address after: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WeiP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nover

Patentee before: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