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7169A - 圆板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圆板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7169A
CN108027169A CN201680055619.XA CN201680055619A CN108027169A CN 108027169 A CN108027169 A CN 108027169A CN 201680055619 A CN201680055619 A CN 201680055619A CN 108027169 A CN108027169 A CN 108027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plate
thermal medium
unit board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56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7169B (zh
Inventor
金宁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027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7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7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71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22Water heaters other than continuous-flow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e.g. 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H1/34Water heaters other than continuous-flow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e.g. 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with water chamber arranged adjacent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r chambers, e.g. above or at s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22Water heaters other than continuous-flow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e.g. 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H1/40Water heaters other than continuous-flow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e.g. 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with water tube or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1/0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F28D21/0003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exhaust gases
    • F28D21/0005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exhaust gases fo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28D21/0007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06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 F28F13/12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y creating turbulence, e.g. by stirring, by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F28F3/04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local deformations of the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35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domestic or space heating, e.g. heating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5/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 F28F2265/1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for preventing overheating, e.g. heat sh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配备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在多个板之间的空间彼此相邻且交替地形成有热介质流路和燃烧气体流路,构成所述热交换部的多个板通过将层叠有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单位板层叠多个而形成,所述热介质流路在所述单位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相隔地形成为多个,所述燃烧气体流路形成于相邻地布置的单位板中的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和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之间。

Description

圆板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板热交换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层叠多个的板的内部空间形成较长的热介质的流动路径,并在热介质与燃烧气体的流动中促进乱流的产生,而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圆板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通常,供暖装置中配备有实现热介质与借助燃料的燃烧的燃烧气体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从而利用被加热的热介质来执行供暖或者供应热水。
现有的热交换器中的基于翅片-管道(fin-tube)方式的热交换器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热介质流动的管道的外侧面,多个传热翅片以预定间距并排地结合,在所述传热翅片所结合的管道的两个末端结合有端板(end plate),并且在所述端板的前方侧和后方侧分别结合有流路盖,从而能够转换在管道内部流动的热介质的流路。这种基于翅片-管道方式的热交换器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400833号、授权专利第10-1086917号等中介绍到。
然而,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基于翅片-管道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部件数量过多,从而通过熔接来结合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因此存在其结合结构较复杂,且制造工序不容易的问题。
并且,现有的热交换器构成为,热介质在管道的内部从一侧向另一侧流动,且各个管道形成为仅可在两个末端进行管道之间的流体连通的连通结构,因此热介质的流动路径被限制为与管道的长度对应的长度,从而无法足够长地确保与燃烧气体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的流动路径,因此热交换效率的提高存在限制。
另外,现有的热交换器是用于形成长的流动路径的构成,其构成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在流路帽变更而流动,所述流路帽配备于设置在现有的热交换器的内部的管道的两侧部,在如上所述地改变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的区间内,热介质的流动速度变慢,因此可能产生被加热的热介质因在燃烧室产生的燃烧热而沸腾的现象,并且存在导致热效率降低及产生噪音的问题。
并且,热交换器通常利用钢材质构成,且在热交换器的外侧面组装的燃烧室壳体相比于钢材质可以利用低价的涂覆有铝层的钢材质构成,在此情况下,由于彼此接触的异种金属之间的电势差而能够产生燃烧室壳体的腐蚀而具有降低锅炉的耐久性且寿命缩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圆板热交换器:在层叠为多个的板的内部空间形成较长的热介质的流动路径,并在热介质与燃烧气体的流动中促进乱流的产生,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圆板热交换器:简化热交换器的组装结构,同时增加结合强度,从而提高耐久性。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圆板热交换器:在防止热介质的沸腾所致的热效率的降低的同时,防止由于彼此接触的异种金属之间的电位差而产生的金属的腐蚀。
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圆板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配备热交换部100,所述热交换部100在多个板之间的空间彼此相邻且交替地形成有热介质流路P1和燃烧气体流路P2,构成所述热交换部100的多个板通过将层叠有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单位板层叠多个而形成,所述热介质流路P1在所述单位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相隔地形成为多个,且在相邻地布置的热介质流路P1-1、P1-2的局部区域形成有热介质连接流路P1',所述燃烧气体流路P2形成于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的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和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之间。
在所述第一板中,朝向位于一侧的燃烧气体流路P2突出的第一凸部111和朝向所述热介质流路P1突出的第一支撑部112沿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而可以交替地形成;在所述第二板中,朝向位于另一侧的燃烧气体流路P2突出的第二凸部121和朝向所述热介质流路P1突出且末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12抵接的的第二支撑部122沿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而交替地形成。
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12中,可以沿着长度方向相隔预定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第一流路连接部113,在所述第二支撑部122中,在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部113对应的位置沿着长度方向相隔预定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第二流路连接部123,从而在所述所述第一流路连接部113和所述第二流路连接部123之间形成有热介质连接流路P1'。
并且,在所述第一凸部111中,可以沿着长度方向相隔预定间距地形成有朝向所述热介质流路P1突出的多个第一乱流形成部114,在所述第二凸部121中,可以沿着长度方向相隔预定间距地形成有朝向所述热介质流路P1突出且位于各个所述多个第一乱流形成部114之间的多个第二乱流形成部124。
并且,在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可以构成为,在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形成的第一凸部111和在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形成的第二支撑部122在相面对的位置相互隔开布置,在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形成的第一支撑部112和在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形成的第二凸部121在相面对的位置相互隔开布置。
并且,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可以以使所述第一板的第一凸部111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二支撑部122彼此面对,且使所述第一板的第一支撑部112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二凸部121彼此面对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形成游隙Δh而布置。
在一实施例中,在多个层叠的所述单位板中,可以以串联结构形成通过所述热介质流路P1的热介质的流动路径,位于一侧的单位板中的热介质流动方向和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中的热介质流动方向交替地形成为彼此的反方向。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多个层叠的所述单位板中,可以以串联和并联的混合结构形成有通过所述热介质流路P1的热介质流动路径,位于一侧的多个单位板中的热介质流动方向和与此相邻地层叠的多个单位板中的热介质流动方向交替地形成为彼此的反方向。
在所述多个板的两侧部的周围可以形成有防沸盖体130,所述防沸盖体130用于防止因热介质的停滞所致的局部过热而发生的热介质的沸腾现象。
在所述热交换部100的外侧面可以结合有利用与构成所述热交换部100的板不同的金属材质构成的燃烧室壳体,在所述热交换部100和燃烧室壳体之间配备有绝缘衬垫(140),所述绝缘衬垫(140)用于防止异种金属之间的电位差所引起的燃烧室壳体的腐蚀。
在所述第一板的两侧部和第二板的两侧部,可以选择性地形成有用于形成通过热介质流路P1的热介质的流动路径的贯通口H1、H2、H3、H4和阻挡部H1'、H2'、H3'、H4'。
并且,在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在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的两侧部可以形成有朝向所述燃烧气体流路P2突出的第一突出部D1和第二突出部D2,在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的两侧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燃烧气体流路P2突出且与所述第一突出部D1抵接的第三突出部D3以及与所述第二突出部D2抵接的第四突出部D4,从而所述燃烧气体流路P2以维持预定间距的方式形成。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层叠多个的单位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相隔地形成有多个热介质流路,并在相邻地布置的热介质流路的局部区域形成热介质连接流路,从而将与燃烧气体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的流动距离较长地形成,从而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并且,通过在第一板的第一凸部形成第一乱流形成部,并在第二板的第二凸部以位于各第一乱流形成部之间的方式形成第二乱流形成部,使得在热介质与燃烧气体的流动中促进乱流的产生,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并且,通过使第一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板的第二支撑部构成为彼此抵接,并通过焊接而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抵接的面结合,从而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耐压性能。
并且,在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在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的两侧部形成朝向燃烧气体流路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并在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两侧部形成朝向燃烧气体流路突出且与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分别抵接的第三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从而能够以预定的间距形成燃烧气体流路,同时能够牢固地维持热交换器的组装状态。
并且,以在相邻地布置的单位板之间形成上下方向的游隙的方式布置,从而能够防止在燃烧气体流路的下端发生毛细管现象所致的水凝结,因此能够实现冷凝水的顺利的排出。
并且,在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改变而流速降低的单位板的两侧部的周围形成防沸盖体,以防止由于热介质的局部过热导致的沸腾现象,从而能够提高热效率。
并且,在热交换部和燃烧室壳体之间配备绝缘衬垫(packing),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彼此接触的异种金属之间的电位差所致的燃烧室壳体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圆板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示于图1的圆板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部、防沸盖体及绝缘衬底分离示出的立体图。
图3是热交换部的平面图。
图4是热交换部的正视图。
图5是热交换部的右视图。
图6是构成热交换部的单位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将单位板局部放大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8是沿图3的A-A线截取的立体图。
图9是沿图3的B-B线截取的立体图。
图10是沿图4的C-C线截取的(a)剖面图以及(b)局部立体图。
图11是层叠第二单位板和第三单位板的形状的(a)正视图以及(b)沿F-F线截取的立体图。
图12是沿图4的D-D线截取的(a)剖面图以及(b)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13是沿图5的E-E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14是示出热交换部的变形实施例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圆板热交换器 100:热交换部
101:热介质入口 102:热介质出口
100-1~100-12:单位板 100a-1~100a-12:第一板
100b-1~100b-12:第二板 111:第一凸部
112:第二支撑部 113:第一流路连接部
114:第一乱流形成部 115:第一法兰部
121:第二凸部 122:第二支撑部
123:第二流路连接部 124:第二乱流形成部
125:第二法兰部 130:防沸盖体
140:绝缘衬垫 D1、D2、D3、D4:突出部
H1、H2、H3、H4:贯通口 H1'、H2'、H3'、H4':阻挡部
P1:热介质流路 P1-1:上侧的热介质流路
P1-2:下侧的热介质流路 P1':热介质连接流路
P2:燃烧气体流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如果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构成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说明则如下。
参照图1至图7,根据本发明的圆板热交换器1包括由多个板层叠而构成的热交换部100。而且,所述在热交换部100的两侧部被防沸盖体130包围,并且在所述防沸盖体130的外侧面和热交换部10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可以贴附有绝缘衬垫140。
以下,首先对所述热交换部100的构成和作用进行说明,所述防沸盖体130与绝缘衬垫140的构成和作用将进行后述。
构成所述热交换部100的多个板之间的空间中,如图10所示,热介质所流动的热介质流路P1和借助燃烧器(未示出)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所流动的燃烧气体流路P2彼此相邻地交替形成。所述热介质可以是供暖水或热水,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流体。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多个板如图6所示地通过第一单位板至第十二单位板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0-10、100-11、100-12构成,各个单位板可以通过位于前方的第一板100a-1、100a-2、100a-3、100a-4、100a-5、100a-6、100a-7、100a-8、100a-9、100a-10、100a-11、100a-12和分别层叠于所述第一板的后方的第二板100b-1、100b-2、100b-3、100b-4、100b-5、100b-6、100b-7、100b-8、100b-9、100b-10、100b-11、100b-12构成。只不过,所述多个板的数量根据热交换器的容量而能够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构成。
参照图6、图7及图10至图12,所述热介质流路P1在构成各个单位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空间内形成为多个。在相邻地布置的热介质流路P1-1、P1-2的局部区域形成有热介质连接流路P1',所述热介质连接流路P1'以使热介质在形成于上侧的热介质流路P1-1和位于其下侧的热介质流路P1-2之间彼此混合而流动的方式提供流路。
所述燃烧气体流路P2形成于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和与此相邻地布置的单位板的第一板之间的空间。
在所述第一板中,朝向位于一侧的燃烧气体流路P2而突出的第一凸部111和朝向热介质流路P1而突出的第一支撑部112沿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而交替地形成。
所述第二板形成为与第一板大致对称的形状,并且朝向位于另一侧的燃烧气体流路P2突出的第二凸部121和朝向所述热介质流路P1突出的第二支撑部122沿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交替地形成。
所述第一板的第一支撑部112的突出的端部和第二板的第二支撑部122的突出的端部以彼此抵接的方式布置,第一支撑部112和第二支撑部122所抵接的面可以通过焊接而结合。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以第一支撑部112和第二支撑部122所抵接的面为基准,在其上侧和下侧相隔地形成有分离的热介质流路P1(P1-1、P1-2),并且第一板和第二板能够牢固地结合而提高热交换器的耐压性能。
在所述第一板的第一支撑部112,沿着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相隔而形成有多个第一流路连接部113,在所述第二板的第二支撑部122中,沿着长度方向相隔预定间距而在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部11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第二流路连接部123,从而在所述第一流路连接部113和第二流路连接部123之间形成有热介质连接流路P1'。
如上所述,通过形成连接上下隔开而形成的多个热介质流路P1-1、P1-2的热介质连接流路P1',如图11所示,使热介质分别通过位于上侧的热介质流路P1-1和位于下侧的热介质流路P1-2而流动,同时一部分热介质经过位于上下的多个热介质流路P1-1、P1-2之间而流动,因此能够将热介质的流动距离较长地形成,且经过各个热介质流路P1-1、P1-2的热介质彼此混合而促进乱流的产生,因此能够大幅提高热交换效率。
在所述第一凸部111中,沿着长度方向相隔预定间距地形成有朝向热介质流路P1突出的多个第一乱流形成部114,在所述第二凸部121中,沿着长度方向相隔预定间距地形成有朝向热介质流路P1突出且位于各个所述多个第一乱流形成部114之间的多个第二乱流形成部124。
根据所述第一乱流形成部114和第二乱流形成部124的构成,通过在热介质和燃烧气体的流动中促进乱流的产生,能够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另外,可以构成为,在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的,在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形成的第一凸部111和在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形成的第二支撑部122在相面对的位置相互隔开布置,并且在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形成的第一支撑部112和在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形成的第二凸部121在相面对的位置相互隔开布置。
参照图5,对所述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而言,为了使所述第一板的第一凸部111和第二板的第二支撑部122布置成彼此面对,且使所述第一板的第一支撑部112和第二板的第二凸部121布置成彼此面对,布置成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高度h1和与此相邻地布置的单位板的高度h2之间沿上下方向形成有游隙Δh。
因此,如图6和图10所示,通过将第一板和第二板制造成预定的形态,并将相邻地布置的单位板布置成上下高度彼此不同,从而能够使燃烧气体流路P2曲折地构成为类似“S字”形态。
据此,可以在图5中沿虚线箭头方向而通过燃烧气体流路P2的燃烧气体的流动中促进乱流的产生,从而能够提高燃烧气体和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并且,通过如上所述地以在相邻地布置的单位板之间沿上下方向形成游隙Δh的方式布置,能够防止在燃烧气体流路P2的下端发生毛细管现象所致的水凝结,从而能够实现冷凝水的顺利的排出。如果相邻地布置的单位板以相同的高度布置,则通过燃烧气体流路P2而得到冷却的燃烧气体所包含的水蒸气被冷凝,从而具有冷凝水在燃烧气体流路P2的下端部以狭小的间隙平行地布置的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和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之间凝结的问题。
与此相反地,如果如同本发明地布置成在相邻地布置的单位板之间沿上下方向形成游隙Δh,则布置于燃烧气体流路P2的下端部的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和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之间的间距变宽,则能够防止毛细管现象导致的水凝结而实现冷凝水的顺利的排出。
另外,在第一板的边缘形成有第一法兰部115,并且在第二板的边缘形成有以与所述第一法兰部115抵接的形状构成而用于封闭热介质流路P1的第二法兰部125。
另外,参照图7,在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在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的两侧部形成有朝向燃烧气体流路P2突出的第一突出部D1和第二突出部D2,在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的两侧部形成有朝向燃烧气体流路P2突出且与所述第一突出部D1抵接的第三突出部D3以及与所述第二突出部D2抵接的第四突出部D4,从而所述燃烧气体流路P2能够以维持预定间距的方式形成,并且能够提高多个单位板之间的结合强度。
并且,在所述第一板的两侧部和第二板的两侧部中,可以选择性地形成有用于形成通过热介质流路P1的热介质的流动路径的贯通口H1、H2、H3、H4和阻挡部H1'、H2'、H3'、H4'。
作为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对通过形成于第一单位板100-1的第一板100a-1的一侧的热介质入口101而流入到第一单位板100-1的热介质流路P1热介质而言,所述热介质被形成于第二板100b-1的一侧的阻挡部H4'阻挡,从而向热介质流路P1的另一侧被引导,且通过在第二板的另一侧形成的贯通口H3和在布置于后方的第二单位板100-2的第一板100a-2的另一侧形成的贯通口H1而流入到第二单位板100-2的热介质流路P1。
流入到所述第二单位板100-2的热介质流路P1的热介质被形成于第二板100b-2的另一侧的阻挡部H3'阻挡而被引导至热介质流路P1的一侧,之后通过在第二板200b-2的一侧形成的贯通口H4和在位于其后方的第三单位板100-3的第一板100a-3的一侧形成的贯通口H2而流入到第三单位板100-3的热介质流路P1。
如上所述,在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朝向一侧和另一侧交替地变更而按序地流动之后,通过在位于最后方的单位板100-12形成的热介质出口102而被排出。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热介质会以在图13中利用实线箭头示出的方向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热介质流路P1以串联结构形成,并且构成为,位于一侧的单位板中的热介质流动方向和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中的热介质和流动方向交替地形成为彼此的反方向。
作为另一实施例,如图14所示,热介质流路P1以串联和并联的混合结构形成,并且还可以构成为,位于一侧的多个单位板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和与此相邻地层叠的多个单位板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交替地形成为彼此的反方向。
如上所述,热介质的流动路径可以通过改变形成于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贯通口H1、H2、H3、H4和阻挡部H1'、H2'、H3'、H4'的形成位置而实现多样的变形实施。
如上所述,热介质在热交换部100的两侧部中变更流动方向而流动,因此热介质的流动在热交换部100的两侧部变慢,从而可能会发生因在燃烧室产生的燃烧热而得到加热的热介质沸腾的现象,并且其可能会引发热效率的降低和噪声的产生。
作为用于在上述的热交换部100的两侧部防止热介质的沸腾现象的构成,热交换部100的两侧部配备有防沸盖体130。
参照图1和图2,所述防沸盖体130由侧面部131、上端部132和下端部133构成,所述上端部132和下端部133在所述侧面部13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热交换部100侧延伸预定长度而形成,并且所述防沸盖体130的材质可以利用与构成热交换部100的板相同的不锈钢(SUS)构成。
并且,在所述热交换部100的外侧面结合有燃烧室壳体(未示出),所述燃烧室壳体可以利用涂覆有铝层的钢材质构成。在此情况下,热交换部100的板和防沸盖体130以及燃烧室壳体利用彼此不同的材质构成,因此可能会由于相互接触的异种金属之间的电位差而发生燃烧室壳体的腐蚀。
作为用于防止上述问题的构成,在防沸盖体130的外侧面和热交换部10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为了防止与燃烧室壳体之间的电位差而配备利用陶瓷或无机物构成的绝缘衬垫140。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利用相对于不锈钢材质便宜的涂覆有铝层的钢材质构成燃烧室壳体而降低锅炉的制造成本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燃烧室壳体的腐蚀,从而能够提高锅炉的耐久性。

Claims (12)

1.一种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配备热交换部(100),所述热交换部(100)在多个板之间的空间彼此相邻且交替地形成有热介质流路(P1)和燃烧气体流路(P2),
构成所述热交换部(100)的多个板通过将层叠有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单位板层叠多个而形成,
所述热介质流路(P1)在所述单位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相隔地形成为多个,且在相邻地布置的热介质流路(P1-1、P1-2)的局部区域形成有热介质连接流路(P1'),
所述燃烧气体流路(P2)形成于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的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和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板中,朝向位于一侧的燃烧气体流路(P2)突出的第一凸部(111)和朝向所述热介质流路(P1)突出的第一支撑部(112)沿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而交替地形成;
在所述第二板中,朝向位于另一侧的燃烧气体流路(P2)突出的第二凸部(121)和朝向所述热介质流路(P1)突出且末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12)抵接的的第二支撑部(122)沿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而交替地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12)中,沿着长度方向相隔预定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第一流路连接部(113),
在所述第二支撑部(122)中,在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部(113)对应的位置,沿着长度方向相隔预定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第二流路连接部(123),从而在所述所述第一流路连接部(113)和所述第二流路连接部(123)之间形成有热介质连接流路(P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凸部(111)中,沿着长度方向相隔预定间距地形成有朝向所述热介质流路(P1)突出的多个第一乱流形成部(114),在所述第二凸部(121)中,沿着长度方向相隔预定间距地形成有朝向所述热介质流路(P1)突出且位于各个所述多个第一乱流形成部(114)之间的多个第二乱流形成部(12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
在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形成的第一凸部(111)和在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形成的第二支撑部(122)在相面对的位置相互隔开布置,
在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形成的第一支撑部(112)和在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形成的第二凸部(121)在相面对的位置相互隔开布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以使所述第一板的第一凸部(111)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二支撑部(122)彼此面对,且使所述第一板的第一支撑部(112)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二凸部(121)彼此面对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形成游隙(Δh)而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层叠的所述单位板中,以串联结构形成通过所述热介质流路(P1)的热介质的流动路径,
位于一侧的单位板中的热介质流动方向和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中的热介质流动方向交替地形成为彼此的反方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层叠的所述单位板中,以串联和并联的混合结构形成有通过所述热介质流路(P1)的热介质流动路径,
位于一侧的多个单位板中的热介质流动方向和与此相邻地层叠的多个单位板中的热介质流动方向交替地形成为彼此的反方向。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板的两侧部的周围形成有防沸盖体(130),所述防沸盖体(130)用于防止因热介质的停滞所致的局部过热而发生的热介质的沸腾现象。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交换部(100)的外侧面结合有利用与构成所述热交换部(100)的板不同的金属材质构成的燃烧室壳体,
在所述热交换部(100)和燃烧室壳体之间配备有绝缘衬垫(140),所述绝缘衬垫(140)用于防止异种金属之间的电位差所引起的燃烧室壳体的腐蚀。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板的两侧部和第二板的两侧部,选择性地形成有用于形成通过热介质流路(P1)的热介质的流动路径的贯通口(H1、H2、H3、H4)和阻挡部(H1'、H2'、H3'、H4')。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
在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的两侧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燃烧气体流路(P2)突出的第一突出部(D1)和第二突出部(D2),在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的两侧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燃烧气体流路(P2)突出且与所述第一突出部(D1)抵接的第三突出部(D3)以及与所述第二突出部(D2)抵接的第四突出部(D4),从而所述燃烧气体流路(P2)以维持预定间距的方式形成。
CN201680055619.XA 2015-09-25 2016-09-01 圆板热交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271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36673A KR101789503B1 (ko) 2015-09-25 2015-09-25 라운드 플레이트 열교환기
KR10-2015-0136673 2015-09-25
PCT/KR2016/009779 WO2017052094A1 (ko) 2015-09-25 2016-09-01 라운드 플레이트 열교환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7169A true CN108027169A (zh) 2018-05-11
CN108027169B CN108027169B (zh) 2021-06-11

Family

ID=58386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561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27169B (zh) 2015-09-25 2016-09-01 圆板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4453B2 (zh)
EP (1) EP3354998A4 (zh)
KR (1) KR101789503B1 (zh)
CN (1) CN108027169B (zh)
WO (1) WO201705209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0700A (zh) * 2019-03-29 2020-10-09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6412536A (zh) * 2023-06-09 2023-07-11 张家港德海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余热回收锅炉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49059B1 (ko) * 2015-09-04 2017-06-20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굴곡 플레이트 열교환기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6591A (ja) * 1996-01-23 1997-07-31 Sanden Corp 熱交換チューブエレメン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器
WO1997039301A1 (en) * 1996-04-16 1997-10-23 Alfa Laval Ab A plate heat exchanger
JP2002048491A (ja) * 2000-08-01 2002-02-15 Denso Corp 冷却用熱交換器
US6401804B1 (en) * 1999-01-14 2002-06-11 Denso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only using plural plates
JP2003314976A (ja) * 2002-04-22 2003-11-06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JP2006342997A (ja) * 2005-06-07 2006-12-21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KR20100088598A (ko) * 2010-07-20 2010-08-09 강창희 열교환장치
CN102288049A (zh) * 2010-06-15 2011-12-21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加热器芯
CN102395853A (zh) * 2009-04-16 2012-03-28 韩国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 板式热交换器
CN102563862A (zh) * 2010-11-29 2012-07-11 株式会社田洼精密机械制造厂 热交换器
CN103791758A (zh) * 2014-03-07 2014-05-14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用于板式换热器的热交换板以及具有该热交换板的板式换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7024562A1 (en) * 1995-12-28 1997-07-10 H-Tech, Inc. Heater for fluids
JP2000073878A (ja) * 1998-08-25 2000-03-07 Calsonic Corp Egrガス冷却装置
JP4122670B2 (ja) * 1999-01-28 2008-07-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FR2855604B1 (fr) * 2003-05-28 2008-09-26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Echangeur de chaleur a plaques comportant un element d'obturation des fuites du gaz a fefroidir.
KR100645734B1 (ko) 2005-12-14 2006-11-15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난방/온수 겸용 콘덴싱 보일러의 열교환기
ITMI20070955A1 (it) * 2007-05-11 2008-11-12 Angelo Rigamonti "caldaia con elementi di scambio termico variamente sagomati"
KR20100056644A (ko) 2008-11-20 2010-05-28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축냉 열교환기
KR101086917B1 (ko) 2009-04-20 2011-11-29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열교환기
KR101400833B1 (ko) 2012-12-26 2014-05-29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핀-튜브 방식의 열교환기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6591A (ja) * 1996-01-23 1997-07-31 Sanden Corp 熱交換チューブエレメン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器
WO1997039301A1 (en) * 1996-04-16 1997-10-23 Alfa Laval Ab A plate heat exchanger
US6401804B1 (en) * 1999-01-14 2002-06-11 Denso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only using plural plates
JP2002048491A (ja) * 2000-08-01 2002-02-15 Denso Corp 冷却用熱交換器
JP2003314976A (ja) * 2002-04-22 2003-11-06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JP2006342997A (ja) * 2005-06-07 2006-12-21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CN102395853A (zh) * 2009-04-16 2012-03-28 韩国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 板式热交换器
CN102288049A (zh) * 2010-06-15 2011-12-21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加热器芯
KR20100088598A (ko) * 2010-07-20 2010-08-09 강창희 열교환장치
CN102563862A (zh) * 2010-11-29 2012-07-11 株式会社田洼精密机械制造厂 热交换器
CN103791758A (zh) * 2014-03-07 2014-05-14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用于板式换热器的热交换板以及具有该热交换板的板式换热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0700A (zh) * 2019-03-29 2020-10-09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1750700B (zh) * 2019-03-29 2022-10-11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6412536A (zh) * 2023-06-09 2023-07-11 张家港德海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余热回收锅炉
CN116412536B (zh) * 2023-06-09 2023-08-15 张家港德海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余热回收锅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89503B1 (ko) 2017-10-26
US20180245857A1 (en) 2018-08-30
US11454453B2 (en) 2022-09-27
WO2017052094A1 (ko) 2017-03-30
EP3354998A4 (en) 2019-06-05
EP3354998A1 (en) 2018-08-01
CN108027169B (zh) 2021-06-11
KR20170037288A (ko) 2017-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73765B2 (ja) 熱交換器
CN108027169A (zh) 圆板热交换器
JP6285564B2 (ja) 熱交換器
JP2019510952A (ja) 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CN106104167A (zh) 热交换器
JP2017508123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を構成する単位プ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7923653A (zh) 热交换器
US20110017428A1 (en) Plane type heat exchanger
JP2011137621A (ja) プレート熱交換器
CN103411311A (zh) 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及燃气热水器
CN107949754A (zh) 曲折板热交换器
CN108603686A (zh) 热交换器
KR20170025474A (ko) 열교환기
JP5226342B2 (ja) 蓄冷・蓄熱型熱交換器
KR20100134852A (ko) 열교환기
KR101717092B1 (ko) 열교환기
CN106352551A (zh) 一种组合式冷凝换热器
JP6736655B2 (ja) 熱交換器
CN108518855B (zh) 热交换器
CN107850342A (zh) 热交换器
CN201449027U (zh) 燃气热水器热交换器
US11629882B1 (en) Heat exchanger
KR20090017174A (ko) 장방형 연관을 구비한 열교환기
JP2002267272A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