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1185A -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1185A
CN108021185A CN201611039818.XA CN201611039818A CN108021185A CN 108021185 A CN108021185 A CN 108021185A CN 201611039818 A CN201611039818 A CN 201611039818A CN 108021185 A CN108021185 A CN 108021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ement parts
angle
moving part
movement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98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1185B (zh
Inventor
刘育儒
洪启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021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1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1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1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2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two parallel pins and one ar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integrated 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ain body with respect to the supporting surface, e.g. legs for adjusting the tilt ang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2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two parallel pins and one arm
    • E05D3/122Gear 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7/00Hinges or pivots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7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06F1/1669Detachable keyboar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99/00Subject-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该枢轴模块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运动件、转轴模块及连动件;第二运动件连接于第一与第三运动件之间且具有推动部;转轴模块包括第一及第二转轴,连动件藉由第一转轴枢接于第一运动件,第二运动件及连动件藉由第二转轴枢接于第三运动件,连动件沿转轴模块移动,当第二运动件相对于第一运动件从第一状态转动至第二状态时,第二运动件藉由推动部抵顶连动件以藉由连动件驱动第三运动件同步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且驱动连动件沿转轴模块移动,当第二运动件从第二状态相对于第一运动件继续转动时,推动部脱离连动件,且第二运动件继续相对于第一运动件从第二状态转动至第三状态。本发明使电子装置的倾角可自由且独立地调整。

Description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转轴的枢轴模块及其部分构件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计算机(tablet PC)具有重量轻、便于携带的优点,已逐渐普及于消费市场。为了让使用者能够藉由实体键盘对平板计算机进行输入,平板计算机可插接于具有键盘模块的扩充底座,而成为类似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形式。
承上,平板计算机的重量一般来说大于其扩充底座的重量,如此易导致整体结构重心不稳。虽增加扩充底座的重量可解决所述重心不稳的问题,然而此举将使平板计算机及其扩充座丧失重量轻的优点。此外,一些扩充座设有支撑结构以支撑平板计算机,用以解决所述重心不稳的问题,然而扩充座的支撑结构一般仅能针对特定倾角对平板计算机进行支撑,使用者无法依需求将平板计算机调整为任意倾角。再者,一些平板计算机本身设有脚架以进行支撑,用以解决所述重心不稳的问题,然而平板计算机的脚架的支撑面积一般较小,若置于使用者大腿上易造成不适,且平板计算机的倾角因设于其背面的脚架而受到限制。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枢轴模块,可自由地调整电子装置的倾角,且可避免脚架置于使用者大腿时造成使用者不适。
本发明的枢轴模块包括:一第一运动件、一第二运动件及一第三运动件以及一转轴模块及一连动件;其中该第二运动件连接于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之间且具有一推动部;该转轴模块包括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一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一运动件,该第二运动件及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二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三运动件,该连动件适于沿该转轴模块移动,其中当该第二运动件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从一第一操作状态转动至一第二操作状态时,该第二运动件藉由该推动部抵顶该连动件,以藉由该连动件驱动该第三运动件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且驱动该连动件沿该转轴模块移动,当该第二运动件从该第二操作状态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转动时,该推动部随着该连动件的移动而脱离该连动件,且该第二运动件适于继续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从该第二操作状态转动至一第三操作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运动件为第一操作状态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一角度,当第二运动件为第二操作状态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二角度,当第二运动件为第三操作状态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三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时,第二运动件、连动件、第二转轴及第三运动件同时以第一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第二角度增加至第三角度时,第二运动件以第二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第一运动件、第一转轴、连动件及第三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向平行于第二转轴的轴向,连动件沿第一转轴的轴向及第二转轴的轴向滑设于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动件具有一导引槽,第一转轴上具有一柱体,导引槽的延伸方向倾斜于第一转轴的轴向,柱体位于导引槽内,当连动件相对于第一转轴转动时,柱体沿导引槽移动而驱动连动件沿第一转轴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引槽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末端及一第二末端,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时,柱体从第一末端往第二末端移动,且第二末端止挡柱体以阻止第三运动件继续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推动部沿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导引槽沿第一转轴的轴向的行程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引槽沿第一转轴的轴向的行程长度大于推动部与连动件沿第二转轴的轴向的接触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枢轴模块包括一第一齿轮及一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配置于第一转轴上,第二齿轮配置于第二转轴上且啮合于第一齿轮,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时,第三运动件藉由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驱动而相对于第二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一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三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运动件具有一止挡部,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增加至第三角度时,止挡部抵靠于连动件以阻止第二运动件继续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
本发明的枢轴模块包括:一第一运动件、一第二运动件及一第三运动件以及一转轴模块及一连动件;其中该第二运动件连接于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之间且具有一拉动部;该转轴模块包括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一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一运动件,该第二运动件及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二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三运动件,其中该第二运动件适于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从一第三操作状态运动至一第二操作状态,当该第二运动件从该第二操作状态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转动时,该拉动部随着该第二运动件的转动而接触该连动件,当该第二运动件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从该第二操作状态转动至一第一操作状态时,该第二运动件藉由该拉动部抵顶该连动件,以藉由该连动件驱动该第三运动件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运动件为第一操作状态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一角度,当第二运动件为第二操作状态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二角度,当第二运动件为第三操作状态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三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第三角度减少至第二角度时,第二运动件以第二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第一运动件、第一转轴、连动件及第三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第二角度减少至第一角度时,第二运动件、连动件、第二转轴及第三运动件同时以第一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向平行于第二转轴的轴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枢轴模块包括一第一齿轮及一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配置于第一转轴上,第二齿轮配置于第二转轴上且啮合于第一齿轮,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第二角度减少至第一角度时,第三运动件藉由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驱动而相对于第二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一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三角度。
本发明的枢轴模块包括:一第一运动件、一第二运动件及一第三运动件以及一转轴模块及一连动件;其中该第二运动件连接于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之间且具有一推动部及一拉动部;该转轴模块包括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一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一运动件,该第二运动件及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二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三运动件,该连动件适于沿该转轴模块移动,其中当该第二运动件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从一第一操作状态转动至一第二操作状态时,该第二运动件藉由该推动部抵顶该连动件,以藉由该连动件驱动该第三运动件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且驱动该连动件沿该转轴模块移动,当该第二运动件从该第二操作状态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转动时,该推动部随着该连动件的移动而脱离该连动件,当该第二运动件从该第二操作状态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转动时,该拉动部随着该第二运动件的转动而接触该连动件,当该第二运动件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从该第二操作状态转动至一第一操作状态时,该第二运动件藉由该拉动部抵顶该连动件,以藉由该连动件驱动该第三运动件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且驱动该连动件沿该转轴模块移动而复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运动件为第一操作状态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一角度,当第二运动件为第二操作状态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二角度,当第二运动件为第三操作状态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三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或从第二角度减少至第一角度时,第二运动件、连动件、第二转轴及第三运动件同时以第一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第二角度增加至第三角度或从第三角度减少至第二角度时,第二运动件以第二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第一运动件、第一转轴、连动件及第三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转轴的轴向平行于第二转轴的轴向,连动件沿第一转轴的轴向及第二转轴的轴向滑设于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动件具有一导引槽,第一转轴上具有一柱体,导引槽的延伸方向倾斜于第一转轴的轴向,柱体位于导引槽内,当连动件相对于第一转轴转动时,柱体沿导引槽移动而驱动连动件沿第一转轴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引槽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末端及一第二末端,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时,柱体从第一末端往第二末端移动,且第二末端止挡柱体以阻止第三运动件继续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推动部沿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导引槽沿第一转轴的轴向的行程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引槽沿第一转轴的轴向的行程长度大于推动部与连动件沿第二转轴的轴向的接触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枢轴模块包括一第一齿轮及一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配置于第一转轴上,第二齿轮配置于第二转轴上且啮合于第一齿轮,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或从第二角度减少至第一角度时,第三运动件藉由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驱动而相对于第二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一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二角度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第三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运动件具有一止挡部,当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增加至第三角度时,止挡部抵靠于连动件以阻止第二运动件继续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拉动部沿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推动部及止挡部沿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的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动件具有一接触部,接触部用以接触拉动部,接触部沿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拉动部沿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
本发明的组装方法,包括:将一第一转轴穿设于一连动件,其中该连动件具有一导引槽;以及通过该导引槽,将一柱体连接至该第一转轴上而使该柱体位于该导引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组装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藉由第一转轴将连动件枢接于一第一运动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组装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一第二转轴穿设于连动件。藉由第二转轴将连动件及一第二运动件枢接于一第三运动件,其中第二运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连动件适于沿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移动以接触推动部或脱离推动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组装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一第二转轴穿设于连动件。藉由第二转轴将连动件及一第二运动件枢接于一第三运动件,其中第二运动件具有一止挡部及一拉动部,第二运动件适于转动而使止挡部接触连动件或脱离连动件,第二运动件适于转动而使拉动部接触连动件或脱离连动件。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枢轴模块中,在第一运动件(例如连接于扩充座)与第二运动件(例如连接于电子装置)的夹角从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的过程中,第二运动件藉其推动部抵顶连动件,藉以驱动第三运动件(例如连接于脚架)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而展开,使连接于第三运动件的脚架对扩充座及电子装置进行支撑,且在此过程中连动件被驱动而沿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移动。在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超过第二角度之后,连动件藉其移动而脱离第二运动件的推动部,使第三运动件不再被第二运动件驱动,此时第二运动件可继续相对于第一运动件展开使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增加至第三角度。据此,第二运动件及连接于第二运动件的电子装置的倾角可自由且独立地调整于所述第二角度与第三角度之间,而不会因第三运动件及连接于第三运动件的脚架而受到限制。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枢轴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枢轴结构的分解图。
图3绘示图1的枢轴结构装设于扩充座。
图4A至图4E是图1的扩充座、支撑板及脚架的作动流程图。
图5A至图5E分别是图4A至图4E的枢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6A至图6E分别是图5A至图5E的枢轴结构的侧视图。
图7A至图7E分别是图5A至图5E的枢轴结构沿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图1的第三运动件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运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图2的第一转轴、连动件及柱体的组装方法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52:扩充座
52a:输入界面
54:支撑板
56:脚架
60:电子装置
100:枢轴模块
110:第一运动件
110a、120a、130a:基准面
120、220:第二运动件
122、222:推动部
124、224:止挡部
126、226:拉动部
130:第三运动件
140:连动件
140a:导引槽
142:第一滑设部
144:第二滑设部
144a:接触部
150:第一转轴
152:柱体
160:第二转轴
170:第一齿轮
180:第二齿轮
190:扭力组件
A1、A2:轴向
C:罩盖
E1:第一末端
E2:第二末端
H:转轴模块
L1、L2、L3、L4、L5、L6:长度
R: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枢轴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枢轴结构的分解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枢轴模块100包括一第一运动件110、一第二运动件120、一第三运动件130、一转轴模块H及一连动件140。转轴模块H包括一第一转轴150及一第二转轴160。连动件140藉由第一转轴150而沿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枢接于第一运动件110,第二运动件120及连动件140藉由第二转轴160而沿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枢接于第三运动件130,使得第二运动件120连接于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三运动件130之间。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平行于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运动件110、一第二运动件120及一第三运动件130例如皆为架体且分别用以连接扩充座、电子装置及脚架。
详细而言,连动件140包括一第一滑设部142及一第二滑设部144,并分别藉由第一滑设部142及第二滑设部144可移动且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转轴150及第二转轴160。亦即,连动件140沿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及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滑设于第一转轴150及第二转轴160而适于沿第一转轴150及第二转轴160移动,且适于相对于第一转轴150及第二转轴160转动。
图3绘示图1的枢轴结构装设于扩充座。本实施例的枢轴结构100可如图3所示装设于扩充座52,其中第一运动件110连接于扩充座52,第二运动件120连接于支撑板54,第三运动件130连接于脚架56。支撑板54用以将电子装置(如平板计算机)支撑于其上。扩充座52具有输入界面52a(如键盘),所述电子装置可藉由输入界面52a进行输入。脚架56用以对扩充座52及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支撑。需说明的是,图3绘示为支撑板54及脚架56皆展开于扩充座52,然而图1所示枢轴结构100对应于支撑板54及脚架56皆闭合于扩充座52的状态。
请参考图1,第二运动件120具有一推动部122,推动部122用以驱动连动件140作动,以下藉由附图对此加以说明。图4A至图4E是图1的扩充座、支撑板及脚架的作动流程图。图5A至图5E分别是图4A至图4E的枢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6A至图6E分别是图5A至图5E的枢轴结构的侧视图。在图4A所示的闭合状态下,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图6A所示为第一角度(绘示为0度),此时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三运动件130的夹角亦为所述第一角度(绘示为0度)。当使用者施力于图4A所示的装设于支撑板54上的电子装置60而使第二运动件120从图5A所示的第一操作状态转动至图5C所示的第二操作状态时,连接于支撑板54的第二运动件120如图5A至图5C所示沿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绘示于图6A至图6C)转动,而使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图6A至图6C所示从一第一角度(图6A绘示为0度)增加至一第二角度(图6C绘示为90度),第二运动件120藉由推动部122抵顶连动件140的第二滑设部144,以藉由连动件140驱动第三运动件130同步地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绘示于图6A至图6C)转动,且驱动连动件140从图5A所示位置沿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及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相对于第二运动件120移动至图5C所示位置。
在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上述般从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的过程中,第二运动件120、连动件140、第二转轴160及第三运动件130同时以第一转轴150为轴心而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转动,使得电子装置60及脚架56如图4A至图4C所示同时展开于扩充座52,且脚架56可对扩充座52及电子装置60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图6C所示为第二角度(绘示为90度)时,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三运动件130的夹角如图6C所示为第三角度(绘示为180度)。
当使用者继续施力于图4C所示的电子装置60时,图5C所示的第二运动件120从所述第二操作状态沿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绘示于图6C)继续转动而使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大于图6C所示的第二角度(绘示为90度),且第二运动件120的推动部122随着连动件140的移动而脱离连动件140的第二滑设部144(图5C绘示为推动部122即将脱离第二滑设部144),以使第二运动件120停止驱动第三运动件130同步地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转动。
当图5C所示的第二运动件120藉由使用者对电子装置60的施力从所述第二操作状态继续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绘示于图6C)转动至图5E所示的第三操作状态而使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图6C至图6E所示从第二角度(图6C绘示为90度)增加至一第三角度(图6E绘示为180度)时,由于第二运动件120已停止驱动第三运动件130,故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三运动件130的夹角固定不变。
在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上述般从第二角度增加至第三角度的过程中,第二运动件120以第二转轴160为轴心而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第一转轴150、连动件140及第三运动件130转动,使得电子装置60如图4C至图4E所示在不驱动脚架56的情况下继续相对于扩充座52转动而增加电子装置60与扩充座52的夹角。
藉由上述配置方式,第二运动件120及连接于第二运动件120的电子装置60的倾角可自由且独立地调整于所述第二角度与第三角度之间,而不会因第三运动件130及连接于第三运动件130的脚架56而受到限制。此外,由于枢轴模块100具有三个运动件(即所述第一运动件110、第二运动件120及第三运动件130)可分别用以连接扩充座52、电子装置60及脚架56,故脚架56不需设置于电子装置60上,如此则脚架56的尺寸不会因电子装置60设计因素而受到限制,使脚架56可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以避免脚架56置于使用者大腿时造成使用者不适。
以下藉由附图说明电子装置60及脚架56往扩充座56闭合的过程,以及枢轴结构100的相对应作动方式。图7A至图7E分别是图5A至图5E的枢轴结构沿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图。第二运动件120如图7E所示具有一拉动部126。当使用者施力于图4E所示的电子装置60时,第二运动件120如图7E至图7C所示从所述第三操作状态沿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绘示于图6E至图6C)转动至所述第二操作状态,而使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图6E至图6C所示从第三角度(图6E绘示为180度)减少至第二角度(图6C绘示为90度)。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二运动件120并未驱动第三运动件130,故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三运动件130的夹角(图6E至图6C绘示为180度)固定。
在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上述般从第三角度减少至第二角度的过程中,第二运动件120以第二转轴160为轴心而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第一转轴150、连动件140及第三运动件130转动,使得电子装置60如图4E至图4C所示在不驱动脚架56的情况下相对于扩充座52转动而减少电子装置60与扩充座52的夹角。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二运动件120以单包结构套设于第二转轴160而在其之间产生扭力,此扭力小于枢轴结构100的扭力组件190(标示于图1及图2)所提供的扭力,以避免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上述般从第三角度减少至第二角度的过程中,因第二运动件120与第二转轴160之间的扭力过大而非预期地驱动第三运动件130转动。
当使用者继续施力于图4C所示的电子装置60时,图7C所示的第二运动件120从所述第二操作状态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绘示于图6C)继续转动而使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小于图6C所示的第二角度(绘示为90度),且第二运动件120的拉动部126随着第二运动件120的转动而接触连动件140的第二滑设部144,以使第二运动件120开始藉由连动件140驱动第三运动件130同步地转动。
当图7C所示的第二运动件120藉由使用者对电子装置60的施力从所述第二操作状态继续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绘示于图6C)转动至所述第一操作状态而使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图6C至图6A所示从第二角度(图6C绘示为90度)减少至第一角度(图6A绘示为0度)时,第二运动件120藉由拉动部126抵顶连动件140的第二滑设部144,以藉由连动件140驱动第三运动件130同步地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绘示于图6C至图6A)转动,且驱动连动件140沿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及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相对于第二运动件120移动而复位至图7A所示位置。
在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上述般从第二角度减少至第一角度的过程中,第二运动件120、连动件140、第二转轴160及第三运动件130同时以第一转轴150为轴心而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转动,使得电子装置60及脚架56如图4C至图4A所示同时往扩充座52闭合。
请参考图6A至图6E,第一运动件110具有一基准面110a,第二运动件120具有一基准面120a,第三运动件130具有一基准面130a。承上,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三运动件120的所述夹角例如是基准面110a与基准面120a之间的夹角,且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三运动件130的所述夹角例如是基准面110a与基准面130a之间的夹角。
以下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枢轴结构100驱动其连动件140移动的方式。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连动件140具有一导引槽140a,且第一转轴150上具有对应于导引槽140a的一柱体152。导引槽140a的延伸方向倾斜于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且柱体152位于导引槽140a内。藉此配置方式,当连动件140相对于第一转轴150转动时,柱体152会随之沿导引槽140a移动而驱动连动件140沿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利用其他适当结构及方式而达成驱动连动件140沿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移动的效果,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导引槽140a如图5B所示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末端E1及一第二末端E2。当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上述般从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时,柱体152会从第一末端E1往第二末端E2移动,且第二末端E2会如图5C至图5E所示止挡柱体152,以在图6C至图6E的作动过程中阻止第三运动件130继续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转动,使脚架56相对于扩充座52的展开角度不会超过所述第三角度。
请参考图5A,本实施例的第二运动件120具有一止挡部124。当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上述般增加至第三角度时,止挡部124如图5E所示抵靠于连动件140的第二滑设部144以阻止第二运动件120继续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转动,使电子装置60相对于扩充座52的展开角度不会超过所述第三角度。
请参考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枢轴模块100还包括一第一齿轮170及一第二齿轮180。第一齿轮170配置于第一转轴150上,第二齿轮180配置于第二转轴160上且啮合于第一齿轮170。在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上述般从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或从第二角度减少至第一角度的过程中,第三运动件130除了与第二运动件120同步地沿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相对于第一运动件110转动,第三运动件130还藉由第一齿轮170与第二齿轮180的驱动而沿第二转轴160的轴向相对于第二运动件120转动。藉此,可使第三架130在上述作动过程中的转动量大于第二运动件120的转动量。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70与第二齿轮180的齿轮比为1:1,从而当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图6A至6C所示从0度(即所述第一角度)增加至90度(即所述第二角度)时,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三运动件120的夹角如图6A至图6C所示从0度(即所述第一角度)增加至180度(即所述第三角度),且当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夹角如图6C至图6A所示从90度(即所述第二角度)减少至0度(即所述第一角度)时,第一运动件110与第三运动件120的夹角从180度(即所述第三角度)减少至0度(即所述第一角度)。
为使枢轴结构100能够顺利完成上述图5A至图5E及图7E至图7A的作动,可将第二运动件120及连动件140的尺寸进行如下设计。图8是图1的第三运动件的立体图。请参考图5A、图5C及图8,在本实施例中,推动部122沿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的长度L1(标示于图8)大于或等于导引槽140a沿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的行程长度L2(标示于图5C),导引槽140a沿第一转轴150的轴向A1的行程长度L2(标示于图5C)大于推动部122与连动件140沿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的最大接触长度L3(标示于图5A),且拉动部126沿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的长度L4如图8所示大于推动部122沿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的长度L1及止挡部124沿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的长度L6的和。此外,连动件140的第二滑设部144如图5A所示具有一接触部144a,接触部144a用以接触推动部122、止挡部124及拉动部126,且接触部144a沿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的长度L5(标示于图5A)大于拉动部126沿第二转轴160的轴向A2的长度L4(标示于图8)。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运动件的立体图。在图9的第二运动件220中,推动部222、止挡部224及拉动部226的作用方式相同于图8的推动部122、止挡部124及拉动部126的作用方式,在此不在赘述。第二运动件220与第二运动件120的不同处在于,第二运动件220在推动部222的边缘及拉动部226的边缘形成圆角R,以使其与连动件的相对作动更为顺畅。
以下说明上述实施例的枢轴结构100的部分构件的组装方式。图10是图2的第一转轴、连动件及柱体的组装方法流程图。首先,将图2所示的第一转轴150穿设于连动件140的第一滑设部142,其中连动件140的第一滑设部142具有一导引槽140a(步骤S602)。接着,通过导引槽140a,将图2所示的柱体152连接至第一转轴150上而使柱体152位于导引槽140a内(步骤S604)。此外,还藉由第一转轴150将连动件140枢接于第一运动件110,将第二转轴160穿设于连动件140的第二滑设部144,藉由第二转轴160将连动件140及第二运动件120枢接于第三运动件130。在上述将第一转轴150及第二转轴160穿设于连动件140的过程中,还可一并完成扭力组件190及罩盖C等构件的组装,其中罩盖C用以屏蔽扭力组件190及连动件140。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枢轴模块中,在第一运动件(例如连接于扩充座)与第二运动件(例如连接于电子装置)的夹角从第一角度增加至第二角度的过程中,第二运动件藉其推动部抵顶连动件,藉以驱动第三运动件(例如连接于脚架)相对于第一运动件转动而展开,使连接于第三运动件的脚架对扩充座及电子装置进行支撑,且在此过程中连动件被驱动而沿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移动。在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超过第二角度之后,连动件藉其移动而脱离第二运动件的推动部,使第三运动件不再被第二运动件驱动,此时第二运动件可继续相对于第一运动件展开使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夹角增加至第三角度。据此,第二运动件及连接于第二运动件的电子装置的倾角可自由且独立地调整于所述第二角度与第三角度之间,而不会因第三运动件及连接于第三运动件的脚架而受到限制。此外,由于枢轴模块具有三个运动件(即所述第一运动件、第二运动件及第三运动件)可分别用以连接扩充座、电子装置及脚架,故脚架不需设置于电子装置上,如此则脚架的尺寸不会因电子装置设计因素而受到限制,使脚架可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以避免脚架置于使用者大腿时造成使用者不适。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应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40)

1.一种枢轴模块,该枢轴模块包括:
一第一运动件、一第二运动件及一第三运动件,其中该第二运动件连接于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之间且具有一推动部;以及
一转轴模块及一连动件,该转轴模块包括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一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一运动件,该第二运动件及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二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三运动件,该连动件适于沿该转轴模块移动,
其中当该第二运动件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从一第一操作状态转动至一第二操作状态时,该第二运动件藉由该推动部抵顶该连动件,以藉由该连动件驱动该第三运动件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且驱动该连动件沿该转轴模块移动,
当该第二运动件从该第二操作状态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转动时,该推动部随着该连动件的移动而脱离该连动件,且该第二运动件适于继续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从该第二操作状态转动至一第三操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二运动件为该第一操作状态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一角度,当该第二运动件为该第二操作状态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二角度,当该第二运动件为该第三操作状态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三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该第一角度增加至该第二角度时,该第二运动件、该连动件、该第二转轴及该第三运动件同时以该第一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该第二角度增加至该第三角度时,该第二运动件以该第二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该第一转轴、该连动件及该第三运动件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第一转轴的轴向平行于该第二转轴的轴向,该连动件沿该第一转轴的轴向及该第二转轴的轴向滑设于该第一转轴及该第二转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连动件具有一导引槽,该第一转轴上具有一柱体,该导引槽的延伸方向倾斜于该第一转轴的轴向,该柱体位于该导引槽内,当该连动件相对于该第一转轴转动时,该柱体沿该导引槽移动而驱动该连动件沿该第一转轴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导引槽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末端及一第二末端,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该第一角度增加至该第二角度时,该柱体从该第一末端往该第二末端移动,且该第二末端止挡该柱体以阻止该第三运动件继续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推动部沿该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该导引槽沿该第一转轴的轴向的行程长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导引槽沿该第一转轴的轴向的长度大于该推动部与该连动件沿该第二转轴的轴向的接触长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模块,包括一第一齿轮及一第二齿轮,其中该第一齿轮配置于该第一转轴上,该第二齿轮配置于该第二转轴上且啮合于该第一齿轮,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该第一角度增加至该第二角度时,该第三运动件藉由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的驱动而相对于该第二运动件转动。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一角度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一角度。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二角度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三角度。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第二运动件具有一止挡部,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增加至该第三角度时,该止挡部抵靠于该连动件以阻止该第二运动件继续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
14.一种枢轴模块,该枢轴模块包括:
一第一运动件、一第二运动件及一第三运动件,其中该第二运动件连接于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之间且具有一拉动部;以及
一转轴模块及一连动件,该转轴模块包括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一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一运动件,该第二运动件及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二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三运动件,
其中该第二运动件适于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从一第三操作状态转动至一第二操作状态,
当该第二运动件从该第二操作状态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转动时,该拉动部随着该第二运动件的转动而接触该连动件,
当该第二运动件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从该第二操作状态转动至一第一操作状态时,该第二运动件藉由该拉动部抵顶该连动件,以藉由该连动件驱动该第三运动件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二运动件为该第一操作状态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一角度,当该第二运动件为该第二操作状态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二角度,当该第二运动件为该第三操作状态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三角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该第三角度减少至该第二角度时,该第二运动件以该第二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该第一转轴、该连动件及该第三运动件转动。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该第二角度减少至该第一角度时,该第二运动件、该连动件、该第二转轴及该第三运动件同时以该第一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第一转轴的轴向平行于该第二转轴的轴向。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枢轴模块,包括一第一齿轮及一第二齿轮,其中该第一齿轮配置于该第一转轴上,该第二齿轮配置于该第二转轴上且啮合于该第一齿轮,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该第二角度减少至该第一角度时,该第三运动件藉由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的驱动而相对于该第二运动件转动。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一角度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一角度。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二角度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三角度。
22.一种枢轴模块,该枢轴模块包括:
一第一运动件、一第二运动件及一第三运动件,其中该第二运动件连接于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之间且具有一推动部及一拉动部;以及
一转轴模块及一连动件,该转轴模块包括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一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一运动件,该第二运动件及该连动件藉由该第二转轴而枢接于该第三运动件,该连动件适于沿该转轴模块移动,
其中当该第二运动件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从一第一操作状态转动至一第二操作状态时,该第二运动件藉由该推动部抵顶该连动件,以藉由该连动件驱动该第三运动件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且驱动该连动件沿该转轴模块移动,
当该第二运动件从该第二操作状态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转动时,该推动部随着该连动件的移动而脱离该连动件,
当该第二运动件从该第二操作状态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转动时,该拉动部随着该第二运动件的转动而接触该连动件,
当该第二运动件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继续从该第二操作状态转动至一第一操作状态时,该第二运动件藉由该拉动部抵顶该连动件,以藉由该连动件驱动该第三运动件同步地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且驱动该连动件沿该转轴模块移动而复位。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二运动件为该第一操作状态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一角度,当该第二运动件为该第二操作状态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二角度,当该第二运动件为该第三操作状态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一第三角度。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该第一角度增加至该第二角度或从该第二角度减少至该第一角度时,该第二运动件、该连动件、该第二转轴及该第三运动件同时以该第一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该第二角度增加至该第三角度或从该第三角度减少至该第二角度时,该第二运动件以该第二转轴为轴心而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该第一转轴、该连动件及该第三运动件转动。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第一转轴的轴向平行于该第二转轴的轴向,该连动件沿该第一转轴的轴向及该第二转轴的轴向滑设于该第一转轴及该第二转轴。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连动件具有一导引槽,该第一转轴上具有一柱体,该导引槽的延伸方向倾斜于该第一转轴的轴向,该柱体位于该导引槽内,当该连动件相对于该第一转轴转动时,该柱体沿该导引槽移动而驱动该连动件沿该第一转轴移动。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导引槽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末端及一第二末端,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该第一角度增加至该第二角度时,该柱体从该第一末端往该第二末端移动,且该第二末端止挡该柱体以阻止该第三运动件继续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推动部沿该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该导引槽沿该第一转轴的轴向的行程长度。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导引槽沿该第一转轴的轴向的行程长度大于该推动部与该连动件沿该第二转轴的轴向的接触长度。
3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枢轴模块,包括一第一齿轮及一第二齿轮,其中该第一齿轮配置于该第一转轴上,该第二齿轮配置于该第二转轴上且啮合于该第一齿轮,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从该第一角度增加至该第二角度或从该第二角度减少至该第一角度时,该第三运动件藉由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的驱动而相对于该第二运动件转动。
32.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一角度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一角度。
33.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二角度时,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三运动件的夹角为该第三角度。
3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第二运动件具有一止挡部,当该第一运动件与该第二运动件的夹角增加至该第三角度时,该止挡部抵靠于该连动件以阻止该第二运动件继续相对于该第一运动件转动。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拉动部沿该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大于该推动部及该止挡部沿该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的和。
3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枢轴模块,其中该连动件具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用以接触该拉动部,该接触部沿该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大于该拉动部沿该第二转轴的轴向的长度。
37.一种组装方法,该组装方法包括:
将一第一转轴穿设于一连动件,其中该连动件具有一导引槽;以及
通过该导引槽,将一柱体连接至该第一转轴上而使该柱体位于该导引槽内。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藉由该第一转轴将该连动件枢接于一第一运动件。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将一第二转轴穿设于该连动件;以及
藉由该第二转轴将该连动件及一第二运动件枢接于一第三运动件,其中该第二运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连动件适于沿该第一转轴及该第二转轴移动以接触该推动部或脱离该推动部。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组装方法,还包括:
将一第二转轴穿设于该连动件;以及
藉由该第二转轴将该连动件及一第二运动件枢接于一第三运动件,其中该第二运动件具有一止挡部及一拉动部,该第二运动件适于转动而使该止挡部接触该连动件或脱离该连动件,该第二运动件适于转动而使该拉动部接触该连动件或脱离该连动件。
CN201611039818.XA 2016-11-03 2016-11-21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Active CN1080211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5775A TWI652414B (zh) 2016-11-03 2016-11-03 樞軸模組及組裝方法
TW105135775 2016-11-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1185A true CN108021185A (zh) 2018-05-11
CN108021185B CN108021185B (zh) 2020-06-26

Family

ID=62021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9818.XA Active CN108021185B (zh) 2016-11-03 2016-11-21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4703B2 (zh)
JP (1) JP6441998B2 (zh)
CN (1) CN108021185B (zh)
TW (1) TWI6524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2432A (zh) * 2022-04-26 2023-01-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电脑保护套和平板电脑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187827S (zh) * 2017-07-24 2018-01-1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齒輪同動式雙空心軸鉸鏈
CN112814992B (zh) * 2019-11-18 2022-04-26 昆山纬绩资通有限公司 双轴式枢轴机构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KR20220052096A (ko) * 2020-10-20 2022-04-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TWI751764B (zh) * 2020-10-30 2022-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轉軸機構
KR102563135B1 (ko) * 2023-01-18 2023-08-03 주식회사 월영지엔티 차량 탑재형 지하 탐사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7924A (zh) * 2013-01-31 2014-08-0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枢纽模块
US20140338483A1 (en) * 2013-05-20 2014-11-20 First Dome Corporation Dual-shaft pivot device
CN104653593A (zh) * 2013-11-18 2015-05-2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US20160153222A1 (en) * 2014-12-01 2016-06-02 Acer Incorporated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0697A (en) * 1907-04-08 1908-03-03 Joseph Soss Hinge.
US6253419B1 (en) * 2000-01-13 2001-07-03 Lu Sheng-Nan Pivot device with multiple pivotal bars for a notebook computer
JP2003174495A (ja) * 2001-09-28 2003-06-20 Nec Corp 折り畳み式携帯情報端末
KR100640378B1 (ko) * 2003-04-30 2006-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원 스텝 자동 힌지 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정보 단말기
JP4679329B2 (ja) * 2005-10-14 2011-04-27 杉田エース株式会社 蝶番およびドア
KR100836139B1 (ko) * 2006-12-28 2008-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위블 바디의 회전 방향 감지 장치를 갖는 스위블 타입휴대용 단말기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스위블 바디의 회전 방향감지 방법
KR200439610Y1 (ko) * 2007-02-14 2008-04-21 (주) 프렉코 휴대단말기용 힌지식 덮개 개폐장치
US20120304419A1 (en) * 2011-05-31 2012-12-06 First Dome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limiting pivotal rotation angle
US9201464B2 (en) * 2011-11-28 2015-12-01 Lenovo (Beijing) Co., Ltd. Terminal apparatus
US8978206B2 (en) * 2013-05-16 2015-03-17 First Dome Corporation Dual-shaft synchronous motion device
KR102034585B1 (ko) * 2013-07-09 2019-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518256B (zh) * 2013-08-26 2016-01-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結構
TWM474324U (zh) * 2013-11-25 2014-03-11 Lian Hong Art Co Ltd 雙軸扭力樞軸器同步機構
US9021658B1 (en) * 2013-12-09 2015-05-05 Chin-Hsing Horng Trigger hinge
TWM483648U (zh) * 2013-12-31 2014-08-01 First Dome Corp 用於雙轉軸之傳動穩定裝置
JP6355233B2 (ja) * 2014-03-13 2018-07-1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及び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CN105202010A (zh) * 2014-06-12 2015-12-30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双轴铰链及应用此双轴铰链的终端机器
TWI603006B (zh) * 2014-07-14 2017-10-21 First Dome Corp Pivoting device for hinged hinge
TWM493241U (zh) 2014-07-18 2015-01-01 Lian Hong Art Co Ltd 雙軸扭力樞軸器多段翻折控制機構
JP5986156B2 (ja) 2014-08-08 2016-09-0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ヒンジ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TW201612677A (en) * 2014-09-26 2016-04-01 Acer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791373B (zh) * 2015-03-24 2017-08-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键盘和平板电脑的支撑机构
CN104932619B (zh) * 2015-06-19 2019-03-29 李由 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支撑装置
DE102015112640B3 (de) * 2015-07-31 2016-01-21 Simonswerk,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Türband für eine verdeckte Anordnung zwischen Türflügel und Türzarge
US9489054B1 (en) * 2016-01-05 2016-11-08 Zagg Intellectual Property Holding Co., Inc. Keyboard folio with attachment strip
TWM521281U (zh) 2016-01-07 2016-05-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擴充基座
JP6797393B2 (ja) * 2016-06-02 2020-12-09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TWI642856B (zh) * 2016-11-03 2018-12-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模組及組裝方法
TWI608177B (zh) * 2016-11-03 2017-12-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樞軸模組及組裝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7924A (zh) * 2013-01-31 2014-08-0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枢纽模块
US20140338483A1 (en) * 2013-05-20 2014-11-20 First Dome Corporation Dual-shaft pivot device
CN104653593A (zh) * 2013-11-18 2015-05-2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US20160153222A1 (en) * 2014-12-01 2016-06-02 Acer Incorporated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2432A (zh) * 2022-04-26 2023-01-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电脑保护套和平板电脑组件
CN115562432B (zh) * 2022-04-26 2023-08-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电脑保护套和平板电脑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41998B2 (ja) 2018-12-19
TWI652414B (zh) 2019-03-01
US10294703B2 (en) 2019-05-21
TW201817988A (zh) 2018-05-16
CN108021185B (zh) 2020-06-26
JP2018071781A (ja) 2018-05-10
US20180119727A1 (en) 2018-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1185A (zh)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CN106704352A (zh) 电子装置及其枢轴机构
US9996116B2 (en) Hinge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4765412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8021187A (zh)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WO2015012830A1 (en) Hinge assembly for a computing device
TWI475948B (zh) 折疊式電子設備
US10146269B2 (en)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member
CN106547306B (zh) 电子装置
WO2023125597A1 (zh) 电子设备
CN113645328B (zh) 电子设备
CN104132223B (zh) 四连杆可水平折叠的支座
CN105786105B (zh) 辅助电子器物运动的顶升装置
CN108021186A (zh)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CN104806626A (zh) 一种可翻转平贴的铰链
CN201894390U (zh) 一种可实现座面与靠背同步倾仰的座椅机构
CN107636558B (zh) 用于计算设备的铰链组件
WO2016003411A1 (en) Linking mechanis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member
CN107155357B (zh) 具有可旋转显示构件的计算装置
CN203394991U (zh)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CN102113950A (zh) 按摩椅的角度调节机构
CN214382487U (zh) 双屏开度调节机构及视力训练仪
CN217682786U (zh) 一种应用于手机曲面屏幕枢轴器
CN101826280B (zh) 一种显示器摇摆装置
CN200955549Y (zh) 具倾斜角度调整的转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