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94991U -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94991U
CN203394991U CN201320486668.2U CN201320486668U CN203394991U CN 203394991 U CN203394991 U CN 203394991U CN 201320486668 U CN201320486668 U CN 201320486668U CN 203394991 U CN203394991 U CN 203394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motion
motion stem
rotary seat
pin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866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永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WANHE PRECIS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WANHE PRECIS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WANHE PRECIS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WANHE PRECIS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866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94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94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949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多段式连动且具有薄型化设计的铰链结构,即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包含有一第一旋转座及一包含一连动杆组的第二旋转座,该第一旋转座与该第二旋转座枢接,且该连动杆组包含有一第一连动杆、一第二连动杆及分别与该第一连动杆与该第二连动杆枢接的引导件,该引导件嵌设于该第一旋转座的滑行轨道中,以供该第一旋转座相对于该第二旋转座翻转时,该引导件于该滑行轨道中进行一滑动行程并使该第一连动杆和该第二连动杆分别与该引导件之间形成一第一角度及一第二角度或平行状态,藉以多段连动方式而提供可顺畅变形的滑动式设计,且具有薄型化设计的结构,避免在结构设计上会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厚度或体积等问题。

Description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铰链,特别涉及到一种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式面板(Touch Panel)已逐渐应用至可携式电子装置上,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计算机(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电子书等,然而,若想要将具有触控式面板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与一输入装置结合以产生如笔记型计算机的操作感,则须要外接一支撑座结构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造成于携带使用上具有相当大的不便性。
因此,发展了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触控式屏幕与键盘之间装设可因应外力而往复移动或转动的滑动式及/或转动式铰链,来达到将该触控式屏幕可移动、翻转,以产生开、闭和转动运动等作用,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98651号的支撑机构及其可携式电子模块,该支撑机构系揭示一第一支撑件、一底座、一承载座以及至少一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具有枢接于该底座之一第一端及枢接于该承载座之一第二端,该底座设置有一可相对滑动的输入装置,该承载座上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可携式电子装置,而该第二支撑件分别枢接与该底座与该承载座,该承载座与该底座相对旋转时,藉由该第二支撑件驱动该承载座以该第一支撑件为旋转轴旋转,藉以使该承载座与该底座产生位移,可供处于展开状态令使用者可便利地使用输入装置进行可携式电子装置之相关操作。
上述铰链结构已揭露一种应用四连杆机构达成滑动或转动屏幕的手段,虽可方便使用者触控操作,然而,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越趋于轻巧、薄型化的造型设计,上述的铰链结构在结构设计方面,该支撑件设置于承载座或底座的枢接结构会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厚度或体积,若为了降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厚度或体积,该承载座或该底座必须设置有容纳该些支撑件的凹槽,进而影响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内部结构的配置型态,造成其内部组件(如主机板或电路板、硬盘、电池组件、内存单元、复数个喇叭、复数个通用序列汇流埠(USB ports)、复数个并行端口、VGA卡(Video GraphicsArray Card)、外部电源连接装置(External Power Interface)等)配置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多段式连动且具有薄型化设计的铰链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包括有:
一第一旋转座,包含有一第一枢接部,一第二枢接部以及一设置于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之间的滑行轨道;以及
一第二旋转座,包含有一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设的第一接设件,一与所述第二枢接部枢设的第二接设件,一设置于第一接设件与第二接设件之间的连动杆组,所述连动杆组包含有一枢接于第一接设件的第一连动杆,一枢接于第二接设件的第二连动杆,以及一分别与第一连动杆与第二连动杆枢接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嵌设于滑行轨道中,当第一旋转座以与第一接设件连接的第一枢接部相对于第二旋转座转动时,该引导件于滑行轨道中进行一滑动行程并使第一连动杆和该第二连动杆分别与引导件之间形成一第一角度和一第二角度,且当该第一旋转座相对第二旋转座转动并与第二旋转座闭合时,该引导件于滑行轨道中进行一滑动行程,使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的轴向分别与该引导件的轴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设件具有一轴杆及一套设于该轴杆上的弹性件;所述第一旋转座设有一第一抵掣部,所述第一接设件具有一第二抵掣部,所述弹性件具有二分别抵接于第一抵掣部及第二抵掣部以施压产生扭转力道的受力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设件设有一与第一枢接部及第一连动杆枢接的第一接设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设件设有一与第二枢接部枢接的第二接设部,第二接设件设有一与该第二连动杆枢接的第二连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设件设有一第一连动部,所述第一连动部包含有一转轴杆、两个套设于该转轴杆并与第一旋转座固定的定轮以及一抵接于所述两个定轮之间的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动轮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配合部,所述定轮具有一与所述动轮的配合部相抵接的配合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旋转座以与第一接设件连接的第一枢接部相对于第二旋转座转动时,引导件于滑行轨道中进行一滑动行程并使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分别与引导件之间形成一第一角度和一第二角度,且当第一旋转座相对第二旋转座转动并与第二旋转座闭合时,引导件于滑行轨道中进行一滑动行程并使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的轴向分别与引导件的轴向平行,藉由该连动杆组与第一旋转座构成一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以提供可顺畅变形的滑动式设计,且具有薄型化设计的结构,避免在结构设计上会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厚度或体积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的转动闭合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的转动半开合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的转动全开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中标示:100:第一旋转座;101:第一枢接部;102:第二枢接部;103:滑行轨道;104:第一抵掣部;200:第二旋转座;210:第一接设件;211:第一接设部;212:第一连动部;213:轴杆;214:弹性件;214a:受力端;215:第二抵掣部;216:转轴杆;217:定轮;217a:配合面;218:动轮;218a:配合部;220:第二接设件;221:第二接设部;222:第二连动部;230:连动杆组;231:第一连动杆;232:第二连动杆;233:引导件;240:凹槽;250:弹簧;30:可携式电子装置;31:盖体;32:座体;R1:第一角度;R2:第二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的结构如下:该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包括有一第一旋转座100及一第二旋转座200,该第一旋转座100设有一第一枢接部101、一第二枢接部102、一设置于该第一枢接部101与该第二枢接部102之间的滑行轨道103以及一第一抵掣部104。该第二旋转座200包含有一第一接设件210、一第二接设件220及一设置于该第一接设件210与该第二接设件220之间的连动杆组230,该第一接设件210设有一与该第一枢接部101枢接的第一接设部211及,该第二接设件220设有一与该第二枢接部102枢接的第二接设部221及一第二连动部222,而该连动杆组230包含有一与该第一接设件210的第一接设部211枢接第一连动杆231、一与该第二接设件220的第二连动部222枢接的第二连动杆232以及一分别与该第一连动杆231与该第二连动杆232枢接的引导件233,该引导件233嵌设于该滑行轨道103中,以供将该第一旋转座100以与该第一接设件210连接的该第一枢接部101相对于该第二旋转座200转动时,该引导件233于该滑行轨道103中进行一滑动行程并使该第一连动杆231和该第二连动杆232分别与该引导件233之间形成一第一角度R1和一第二角度R2,且当该第一旋转座100以与该第一接设件210连接的该第一枢接部101相对于并与该第二旋转座200闭合时,该引导件233于该滑行轨道103中进行该滑动行程并使该第一连动杆231和该第二连动杆232的轴向分别与该引导件233的轴向形成一平行状态,亦即,该引导件233于该滑行轨道103中进行该滑动行程并使该第一连动杆231和该第二连动杆232分别与该引导件233之间形成一水平角度。
另外,该第一接设件210还设有一第一连动部212以及一第二抵掣部215,该第一连动部212包含有一轴杆213、一套设于该轴杆213上的弹性件214,该弹性件214(如扭力弹簧)具有二分别抵接于该第一抵掣部104及该第二抵掣部215以施压产生扭转力道的受力端214a,当该第一旋转座100及该第二旋转座200为转动时,该弹性件214之一受力端214a抵接于该第一抵掣部104,而当该第一旋转座100及该第二旋转座200为相对转动时,该弹性件214之另一受力端214a则抵接于该第二抵掣部215以施压产生扭转力道。该第一接设件210还设有一凹槽240,以供容设一转轴杆216、二套设于该转轴杆216的定轮217以及一抵接于该二定轮217之间并与该第一旋转座100固定的动轮218,各该动轮218接设有一弹簧250,该动轮218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配合部218a,该定轮217具有一与该动轮218的配合部218a相抵接的配合面217a,其中,该配合面217a具有复数倾斜角度,而该配合部218a可为具有一顶点的凸部,以供该第一旋转座100相对于该第二旋转座200转动时,该配合部218a(凸部)沿着该配合面217a位移以将该定轮217向外推挤设于该定轮217旁的弹簧250,以提供一抵抗预压力的作用力,直到经过该配合部218a(凸部的顶点)的最高点持续沿着该配合面217a位移时,藉由该弹簧250之扭力将该定轮217推挤向该动轮218以提供一较佳开合手感的张力,并可藉由该弹性件214的扭转力道增加其张力。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主要可应用于具有一盖体31(如触控式面板)及一座体32的可携式电子装置30(如平板计算机),该第一旋转座100的该第一枢接部101及该第二枢接部102分别与该第二旋转座200的该第一接设件210和该第二接设件220枢接,且该第二旋转座200的连动杆组230包含有枢接于该第一接设件的该第一连动杆231、枢接于该第二接设件的该第二连动杆232、以及分别与该第一连动杆231与该第二连动杆232枢接的引导件233,该引导件233嵌设于该滑行轨道103中,当该第一旋转座100以与该第一接设件210连接的该第一枢接部101相对于该第二旋转座200转动时,该引导件233于该滑行轨道103中进行一滑动行程并使该第一连动杆231和该第二连动杆232分别与该引导件233之间形成一第一角度R1和一第二角度R2(如图5所示),以供该盖体31及该座体32相对转动开启,并可藉由设于该弹性件214的扭转力道增加其张力,使其易于将该盖体31及该座体32相对开启,当该第一旋转座100以与该第一接设件210连接的该第一枢接部101相对于并与该第二旋转座200闭合时,该引导件233于该滑行轨道103中进行该滑动行程并使该第一连动杆231和该第二连动杆232的轴向分别与该引导件233的轴向形成一平行状态(如图3所示),以供该盖体31及该座体32相对转动闭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透过该第一旋转座与该第二旋转座的第一接设件和第二接设件枢接,且该第二旋转座的连动杆组包含有一枢接于该第一接设件的该第一连动杆、一枢接于该第二接设件的该第二连动杆、以及分别与该第一连动杆与该第二连动杆枢接的引导件,该引导件嵌设于该第一旋转座的滑行轨道中,当该第一旋转座以与该第一接设件连接的该第一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二旋转座转动时,该引导件于该滑行轨道中进行一滑动行程并使该第一连动杆和该第二连动杆分别与该引导件之间形成一第一角度和一第二角度,且当该第一旋转座相对该第二旋转座转动并与该第二旋转座闭合时,该引导件于该滑行轨道中进行该滑动行程并使该第一连动杆和该第二连动杆的轴向分别与该引导件的轴向形成一平行状态,藉由该连动杆组与该第一旋转座构成一五连动的铰链结构,以提供可顺畅变形的滑动式设计,且具有薄型化设计的结构,避免在结构设计上会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厚度或体积等问题。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且实施例1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旋转座,包含有一第一枢接部,一第二枢接部以及一设置于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之间的滑行轨道;以及
一第二旋转座,包含有一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设的第一接设件,一与所述第二枢接部枢设的第二接设件,一设置于第一接设件与第二接设件之间的连动杆组,所述连动杆组包含有一枢接于第一接设件的第一连动杆,一枢接于第二接设件的第二连动杆,以及一分别与第一连动杆与第二连动杆枢接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嵌设于滑行轨道中,当第一旋转座以与第一接设件连接的第一枢接部相对于第二旋转座转动时,该引导件于滑行轨道中进行一滑动行程并使第一连动杆和该第二连动杆分别与引导件之间形成一第一角度和一第二角度,且当该第一旋转座相对第二旋转座转动并与第二旋转座闭合时,该引导件于滑行轨道中进行一滑动行程,使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的轴向分别与该引导件的轴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设件具有一轴杆及一套设于该轴杆上的弹性件;所述第一旋转座设有一第一抵掣部,所述第一接设件具有一第二抵掣部,所述弹性件具有二分别抵接于第一抵掣部及第二抵掣部以施压产生扭转力道的受力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设件设有一与第一枢接部及第一连动杆枢接的第一接设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设件设有一与第二枢接部枢接的第二接设部,第二接设件设有一与该第二连动杆枢接的第二连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设件设有一第一连动部,所述第一连动部包含有一转轴杆、两个套设于该转轴杆并与第一旋转座固定的定轮以及一抵接于所述两个定轮之间的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轮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配合部,所述定轮具有一与所述动轮的配合部相抵接的配合面。
CN201320486668.2U 2013-08-12 2013-08-12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4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6668.2U CN203394991U (zh) 2013-08-12 2013-08-12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6668.2U CN203394991U (zh) 2013-08-12 2013-08-12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94991U true CN203394991U (zh) 2014-01-15

Family

ID=49906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86668.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4991U (zh) 2013-08-12 2013-08-12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949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9620A (zh) * 2013-08-12 2013-11-20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TWI697629B (zh) * 2019-06-14 2020-07-0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隱藏式對開鉸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9620A (zh) * 2013-08-12 2013-11-20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TWI697629B (zh) * 2019-06-14 2020-07-0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隱藏式對開鉸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1853U (zh) 支撑机构及其可携式电子模组
CN203239748U (zh) 双转轴的同步运动装置
CN201851851U (zh) 支撑机构及其可携式电子模组
CN202971543U (zh) 顺畅开合的双轴铰链
CN104765412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2595810B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US8646152B2 (en) Transversely movable hinge and folding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US10146269B2 (en)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member
CN202484069U (zh) 铰链装置和具有铰链装置的折叠设备
CN102123568A (zh) 滑动机构及应用该滑动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3394991U (zh)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US9927842B2 (en)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member
US11216042B2 (en) Computing devices with a kickstand
CN103399620A (zh)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CN203532506U (zh) 双轴同步式枢纽器
CN201851852U (zh) 支撑机构及其可携式电子模组
CN201289620Y (zh) 具有可伸缩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
WO2016003411A1 (en) Linking mechanis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member
CN103838300A (zh) 一种摄像头可调节的笔记本电脑
CN202711122U (zh) 便于携带的抽拉式平板电脑
CN102348348B (zh) 手持电子装置
CN202632171U (zh) 可携式电脑模块
CN20332490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2486656U (zh) 计算机装置
CN200953575Y (zh) 一种抽拉、折叠及旋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