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4980A - 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4980A
CN107964980A CN201711360501.0A CN201711360501A CN107964980A CN 107964980 A CN107964980 A CN 107964980A CN 201711360501 A CN201711360501 A CN 201711360501A CN 107964980 A CN107964980 A CN 107964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fort
bottom plate
column
reinforcing bar
anch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605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长流
叶炜钠
叶帅华
寇巍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Gansu Co Ltd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Gansu Co Ltd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Gansu Co Ltd,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Gan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605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49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4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4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02D29/0258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02D29/0275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ast in situ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属于支挡结构领域,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包括地梁1、锚杆2、锚固段3、底板4、螺栓5、垫板6、立柱7、横梁8、墙面板9、扶壁10、冠梁11,锚杆(2)被螺栓(5)和垫板(6)锚定在底板(4)上,垫板(6)位于螺栓(5)下面,地梁(1)位于底板(4)下面,立柱(7)和横梁(8)相互交叉、垂直形成框格,墙面板(9)位于立柱(7)和横梁(8)形成的框格中,墙面板(9)、扶壁(10)和底板(4)三者互相垂直,立柱(7)下部与底板相连,顶部与冠梁(11)相连。

Description

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挡结构技术,具体是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建筑物密度、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也增大许多。而我国虽然地域广阔,但是地形地貌多变,尤其是西北地区大多数为山区,这些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再加上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许多地区在山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已经开始用削山造地填沟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用地,因此填方边坡的支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扶壁式挡土墙是在填方边坡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支挡结构,但随着工程量的增大,传统的扶壁式挡土墙的钢材和水泥用量、工程造价、土石填方量、挡墙的占地面积都会急剧增加,因此结合当下城市建设情况,一种在保证自身支挡能力的同时尽量减小挡墙的工程造价、自身的占地空间和所需的土石填方量的新型扶壁式挡土墙亟待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包括地梁1、锚杆2、锚固段3、底板4、螺栓5、垫板6、立柱7、横梁8、墙面板9、扶壁10、冠梁11,首先放线定位地梁1的槽段位置,在地梁1的设计位开挖地梁1开槽,然后在地梁1的槽段内定位锚杆2的位置,按锚杆2设计角度,在地梁1槽段内开设孔洞,将锚杆2置于孔中,并灌浆形成锚固段3;绑扎地梁1和底板4的钢筋、立模,同时预埋墙面板4钢筋和扶壁10钢筋,浇筑混凝土,待地梁1和底板4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底板4上用螺栓5和垫板6锚定锚杆2,施工墙面板9、立柱7、横梁8和扶壁10,同时立柱7上部钢筋为冠梁11预留连接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自下而上以横梁8为分层界限分层浇筑混凝土,待墙面板9、立柱7、横梁8和扶壁10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绑扎冠梁11钢筋,将冠梁11钢筋与立柱7上部预留钢筋连接,完成冠梁11的混凝土浇筑;待挡土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在底板4上进行土方回填。
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1)放线及定位:首先根据工程设计用测量仪器进行放线,并用测量仪器定位地梁1的槽段位置;
(2)开槽和定位锚杆2:在地梁1的设计位置开挖地梁1的槽段,在地梁1的槽段内用测量仪器定位锚杆2的位置;
(3)施工锚杆2:按锚杆2设计角度,在地梁1槽段内开设孔洞,将锚杆2置于孔中,并灌浆形成锚固段3;
(4)施工基础和锚定锚杆2:绑扎地梁1和底板4的钢筋、立模,同时预埋墙面板4钢筋和扶壁10钢筋,浇筑混凝土,待地梁1和底板4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底板4上用螺栓5和垫板6锚定锚杆2;
(5)墙面板9和扶壁10施工:绑扎墙面板4、立柱7、横梁8和扶壁10的钢筋,同时立柱7上部钢筋为冠梁11预留连接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自下而上以横梁8为分层界限分层浇筑混凝土;
(6)施设冠梁11:待墙面板9、立柱7、横梁8和扶壁10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绑扎冠梁11钢筋,将冠梁11钢筋与立柱7上部预留钢筋连接,完成冠梁11的混凝土浇筑;
(7)模板拆除: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拆除模板的时期;
(8)按步骤(2)~(7)的顺序施工下一个工作面的地梁1、锚杆2、底板4、立柱7、横梁8、墙面板9、扶壁10和冠梁11;
(9)土方回填:待挡土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在底板4上进行土方回填;
(10)重复以上步骤,施工下一个相邻的支护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占地面积小,为填方边坡工程的稳定性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与传统的扶壁式挡土墙相比,传统的扶壁式挡土墙的抗倾覆和滑移稳定性主要靠踵板上的土体重力,踵板尺寸越大,作用在踵板上的土体重力就越大,挡土墙就越稳定,传统扶壁式挡土墙由立板和扶壁共同承担土压力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而本发明所涉及的这种新型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通过地锚2的锚固力可替代大部分土体重力来抵抗倾覆和滑移,减少了土石方量,原来占地面积较大的踵板就可以设计成占地面积较小的底板4;格构式的结构即立柱7和横梁8可代替墙面板和扶壁共同承担弯矩和剪力,原来的立板就可以设计成厚度较小的墙面板9,大大减少了水泥和钢筋的用量。这种新型支挡结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地锚和格构式的构造大大减少底板面积、土石方量、墙面板的厚度及工程材料的用量,尤其是在现今用地紧张的情况下,这种新型支挡结构占地空间远小于传统扶壁式挡土墙占地空间的优势十分显著,既安全可靠,保证了支挡结构的原有功能,又降低了能耗、工程造价及节省地下空间,还保护了环境,施工简单、便捷,在实际工程中非常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的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的立面图,附图标记说明:地梁1、锚杆2、锚固段3、底板4、螺栓5、垫板6、立柱7、横梁8、墙面板9、扶壁10、冠梁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效果,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包括地梁1、锚杆2、锚固段3、底板4、螺栓5、垫板6、立柱7、横梁8、墙面板9、扶壁10、冠梁11,首先放线定位地梁1的槽段位置,在地梁1的设计位开挖地梁1开槽,然后在地梁1的槽段内定位锚杆2的位置,按锚杆2设计角度,在地梁1槽段内开设孔洞,将锚杆2置于孔中,并灌浆形成锚固段3;绑扎地梁1和底板4的钢筋、立模,同时预埋墙面板4钢筋和扶壁10钢筋,浇筑混凝土,待地梁1和底板4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底板4上用螺栓5和垫板6锚定锚杆2,施工墙面板9、立柱7、横梁8和扶壁10,同时立柱7上部钢筋为冠梁11预留连接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自下而上以横梁8为分层界限分层浇筑混凝土,待墙面板9、立柱7、横梁8和扶壁10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绑扎冠梁11钢筋,将冠梁11钢筋与立柱7上部预留钢筋连接,完成冠梁11的混凝土浇筑;待挡土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在底板4上进行土方回填。
如图1、图2所示,锚杆2为金属锚杆,或者柔性锚杆,或者纤维锚杆,或者复合锚杆。
如图1、图2所示,锚杆2穿过地梁1和底板4,并与二者成90°夹角。
如图1、图2所示,扶壁10的间距一般为墙高的1/3~1/2。
如图1、图2所示,扶壁10的厚度由扶壁背面的配筋要求而定,通常为两扶壁的1/8~1/6,但不得小于300mm。
如图1、图2所示,锚固体3灌浆材料中的水泥应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使用抗硫酸盐水泥。
如图1、图2所示,螺栓5需要与锚杆2钢筋直径适配,螺栓宜采用高强螺栓。
如图1、图2所示,垫板6宜采用钢垫板,钢垫板长宽厚尺寸为10cm×10cm×1cm。
如图1、图2所示,墙面板9厚度为100mm~200mm。
如图1、图2所示,墙面板9钢筋和底板4钢筋绑扎搭接,扶壁10钢筋要锚入底板4。
如图1、图2所示,立柱7和横梁8的钢筋采用HRB335或HRB400级。
如图1、图2所示,立柱7和横梁8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矩形,立柱7和横梁8截面为300mm×300mm,或者400mm×400mm,或者500mm×500mm,或者300mm×400mm,或者400mm×500mm。
本发明施工时,宜采用顺作法,分层分段施工,即有下而上逐层、分段施工,其步骤为:
(1)放线及定位:首先根据工程设计用测量仪器进行放线,并用测量仪器定位地梁1的槽段位置;
(2)开槽和定位锚杆2:在地梁1的设计位置开挖地梁1的槽段,在地梁1的槽段内用测量仪器定位锚杆2的位置;
(3)施工锚杆2:按锚杆2设计角度,在地梁1槽段内开设孔洞,将锚杆2置于孔中,并灌浆形成锚固段3;
(4)施工基础和锚定锚杆2:绑扎地梁1和底板4的钢筋、立模,同时预埋墙面板9钢筋和扶壁10钢筋,浇筑混凝土,待地梁1和底板4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底板4上用螺栓5和垫板6锚定锚杆2;
(5)墙面板9和扶壁10施工:绑扎墙面板9、立柱7、横梁8和扶壁10的钢筋,同时立柱7上部钢筋为冠梁11预留连接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自下而上以横梁8为分层界限分层浇筑混凝土;
(6)施设冠梁11:待墙面板9、立柱7、横梁8和扶壁10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绑扎冠梁11钢筋,将冠梁11钢筋与立柱7上部预留钢筋连接,完成冠梁11的混凝土浇筑;
(7)模板拆除: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拆除模板的时期;
(8)按步骤(2)~步骤(7)的顺序施工下一个工作面的地梁1、锚杆2、底板4、立柱7、横梁8、墙面板9、扶壁10和冠梁11;
(9)土方回填:待挡土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在底板4上进行土方回填;
(10)重复以上步骤,施工下一个相邻的支护面。
以上所述的发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包括地梁(1)、锚杆(2)、锚固段(3)、底板(4)、螺栓(5)、垫板(6)、立柱(7)、横梁(8)、墙面板(9)、扶壁(10)、冠梁(11),锚杆(2)被螺栓(5)和垫板(6)锚定在底板(4)上,垫板(6)位于螺栓(5)下面,地梁(1)位于底板(4)下面,立柱(7)和横梁(8)相互交叉、垂直形成框格,墙面板(9)位于立柱(7)和横梁(8)形成的框格中,墙面板(9)、扶壁(10)和底板(4)三者互相垂直,立柱(7)下部与底板相连,顶部与冠梁(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杆(2)为金属锚杆,或者柔性锚杆,或者纤维锚杆,或者复合锚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2)穿过地梁(1)和底板(4),并与二者成9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壁(10)的间距一般为墙高的1/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壁(10)的厚度由扶壁背面的配筋要求而定,通常为两扶壁的1/8~1/6,但不得小于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体(3)灌浆材料中的水泥应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可使用抗硫酸盐水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面板(9)钢筋和底板(4)钢筋绑扎搭接,扶壁(10)钢筋要锚入底板(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7)和横梁(8)的钢筋采用HRB335或HRB400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7)和横梁(8)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矩形,立柱(7)和横梁(8)截面为300mm×300mm,或者400mm×400mm,或者500mm×500mm,或者300mm×400mm,或者400mm×500mm。
10.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施工步骤为:
(1)放线及定位:首先根据工程设计用测量仪器进行放线,并用测量仪器定位地梁(1)的槽段位置;
(2)开槽和定位锚杆(2):在地梁(1)的设计位置开挖地梁(1)的槽段,在地梁(1)的槽段内用测量仪器定位锚杆(2)的位置;
(3)施工锚杆(2):按锚杆(2)设计角度,在地梁(1)槽段内开设孔洞,将锚杆(2)置于孔中,并灌浆形成锚固段(3);
(4)施工基础和锚定锚杆(2):绑扎地梁(1)和底板(4)的钢筋、立模,同时预埋墙面板(9)钢筋和扶壁(10)钢筋,浇筑混凝土,待地梁(1)和底板(4)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底板(4)上用螺栓(5)和垫板(6)锚定锚杆(2);
(5)墙面板(9)和扶壁(10)施工:绑扎墙面板(9)、立柱(7)、横梁(8)和扶壁(10)的钢筋,同时立柱(7)上部钢筋为冠梁(11)预留连接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自下而上以横梁(8)为分层界限分层浇筑混凝土;
(6)施设冠梁(11):待墙面板(9)、立柱(7)、横梁(8)和扶壁(10)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绑扎冠梁(11)钢筋,将冠梁(11)钢筋与立柱(7)上部预留钢筋连接,完成冠梁(11)的混凝土浇筑;
(7)模板拆除: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拆除模板的时期。
(8)按步骤(2)~(7)的顺序施工下一个工作面的地梁(1)、锚杆(2)、底板(4)、立柱(7)、横梁(8)、墙面板(9)、扶壁(10)和冠梁(11)。
(9)土方回填:待挡土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在底板(4)上进行土方回填。
(10)重复以上步骤,施工下一个相邻的支护面。
CN201711360501.0A 2017-12-18 2017-12-18 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79649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0501.0A CN107964980A (zh) 2017-12-18 2017-12-18 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0501.0A CN107964980A (zh) 2017-12-18 2017-12-18 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4980A true CN107964980A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95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60501.0A Pending CN107964980A (zh) 2017-12-18 2017-12-18 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498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7378A (zh) * 2018-11-20 2019-04-05 大连德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横插式快速拼装堆场保护装置
CN109695254A (zh) * 2019-03-07 2019-04-30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绿化的路肩挡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97050A (zh) * 2019-08-05 2019-11-01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梁锚式轻型排水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20798A (zh) * 2019-11-13 2020-02-21 南宁学院 一种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63543A (zh) * 2020-05-18 2020-09-15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桩板式的耳墙式明洞结构
CN112431200A (zh) * 2020-12-02 2021-03-02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带肋锚杆挡墙逆作法安全风险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99358B1 (ko) * 2007-04-10 2008-01-30 주식회사 다우컨설턴트 조립식 옹벽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2131610U (zh) * 2011-07-07 2012-02-01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适用于岩石地基上的预应力锚索扶壁式挡墙
CN203729324U (zh) * 2014-01-02 2014-07-23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锚杆格构式挡墙结构
CN206359995U (zh) * 2016-12-26 2017-07-2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99358B1 (ko) * 2007-04-10 2008-01-30 주식회사 다우컨설턴트 조립식 옹벽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2131610U (zh) * 2011-07-07 2012-02-01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适用于岩石地基上的预应力锚索扶壁式挡墙
CN203729324U (zh) * 2014-01-02 2014-07-23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锚杆格构式挡墙结构
CN206359995U (zh) * 2016-12-26 2017-07-2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墙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7378A (zh) * 2018-11-20 2019-04-05 大连德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横插式快速拼装堆场保护装置
CN109695254A (zh) * 2019-03-07 2019-04-30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绿化的路肩挡土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97050A (zh) * 2019-08-05 2019-11-01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梁锚式轻型排水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20798A (zh) * 2019-11-13 2020-02-21 南宁学院 一种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63543A (zh) * 2020-05-18 2020-09-15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桩板式的耳墙式明洞结构
CN112431200A (zh) * 2020-12-02 2021-03-02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带肋锚杆挡墙逆作法安全风险的施工方法
CN112431200B (zh) * 2020-12-02 2022-03-15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带肋锚杆挡墙逆作法安全风险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8256B (zh) 一种分层浇筑、多次下沉的沉井施工工艺
CN107964980A (zh) 带地锚的格构式扶壁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CN109630137B (zh) 一种隧道高位穿越巨型溶腔的回填处理施工方法
CN209924998U (zh) 一种浅覆土盾构隧道下穿道路加固保护结构
CN107130607B (zh) 建筑物地下室支护
CN102071698B (zh) 基础下翻梁、承台垫层的施工方法
CN108798684B (zh) 一种全风化细砂地层开挖隧洞的方法
CN107965325B (zh) 一种小净距浅埋隧道初支拱架更换施工方法
CN105239586A (zh) 一种支护基坑的支撑结构及其支护基坑的方法
CN109441456A (zh) 一种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372018A (zh) 软基自沉式地下空间结构构造及施工工艺
CN110004991A (zh) 基于外凸式翼脚板的地下结构抗浮体系及构建方法
CN108560536A (zh) 水泥土搅拌连续桩墙施工方法
CN109750571A (zh) 一种道路塌方应急与永久支挡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914161A (zh) 一种软土地区高速铁路填方路基的施工方法
CN109706952A (zh) 大型沉井施工方法
CN206408630U (zh) 锚头置于桩身的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
CN107366303A (zh) 铝合金模板作为公路重力式挡土墙模板的施工方法及挡土墙
CN104963348B (zh) 一种软土地区塔吊基础施工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98556A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及下沉式施工方法
CN106012971A (zh) 一种植被混凝土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38240A (zh) 过河隧道拱盖盖挖施工方法
CN109610473A (zh) 一种市政大型池体构筑物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06158753U (zh) 一种基于主体结构的盾构井端头大管棚加固体系
CN209195412U (zh) 一种适用于软弱易滑地层的隧道进洞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