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6056A - 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6056A
CN107946056A CN201711086996.2A CN201711086996A CN107946056A CN 107946056 A CN107946056 A CN 107946056A CN 201711086996 A CN201711086996 A CN 201711086996A CN 107946056 A CN107946056 A CN 107946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winding
transformer
armature spindle
transform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869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建华
高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i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i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i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i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869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460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46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6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9/00Variable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21/00
    • H01F29/08Variable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21/00 with core, coil, winding, or shield movable to offset variation of voltage or phase shift, e.g. induction regulators
    • H01F29/12Variable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21/00 with core, coil, winding, or shield movable to offset variation of voltage or phase shift, e.g. induction regulators having movable coil, winding, or part thereof; having movable shie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包括转动设置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位于二次绕组外周,变压器本体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导电环,各个导电环分别与一次绕组对应的相线导电连接,底座设置在变压器本体下端,转子轴底部转动设置在底座中心,底座上端中心开设有一凹槽,凹槽内径不小于转动底板外径,转子轴下端外周设置有花键结构,花键结构上滑动设置有一联动轴套,联动轴套与变压器本体或底座选择性联动;第一驱动机构与转动底板同步连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转子轴上端,其与二次绕组转动连接;其中,变压器本体上设置有读数头线圈和角位移球栅尺。本发明解决了可调变压器输出电压易偏离预设电压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
背景技术
在低压和特低压输变电中,变压器是不可代替的器件,现有的变压器虽然种类较多,但大都设计为特定变压的结构,对于一些特殊的领域,往往需要对变压器进行调节变压,一般的变压器则无法方便的实现,通过电机来控制转动转子轴,来改变定、转子相对电度角,定子为变压器的一次绕组,转子为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以此来连续改变电压的输出大小,实现输入输出电压的变比调节。
而现有技术结构中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通过改变转子轴的转动角度来改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这种结构的变压器,通常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电压采集器采集后反馈至控制器中,当采集到输出电压达到预设电压时,往往转子轴由于惯性而会继续转动直至停止转动,至此,导致输出电压偏离预设值,对外接电器设备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针对以上可调变压器的设计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都能够转动,形成一种双转子结构的变压器,通过改变变压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电度角来调整变压器输出电压,同时,通过角位移球栅尺来监测一次绕组的转动角度,从而直接控制一次绕组的转动角度,当一次绕组转动到预设位置附近时,通过调整二次绕组的位置,最终使得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调整到位,实现了变压器输出电压的精确调节,本发明解决了可调变压器输出电压易偏离预设电压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包括:
变压器本体,其内外周纵向设置有一可旋转的桶形支架,所述桶形支架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桶形支架上设置有一次绕组,所述变压器本体下端盖上以一转动底板封闭,所述转动底板的外周与所述桶形支架连接,所述变压器本体内部中心转动设置有一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上绕设有二次绕组,所述一次绕组位于所述二次绕组外周,所述转子轴分别从变压器本体上、下两端中心引出,所述变压器本体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导电环,各个导电环之间绝缘设置,其中第一导电环与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一相线导电连接,第二导电环与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二相线导电连接,第三导电环与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三相线导电连接;
第一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环导电连接;
第二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环导电连接;
第三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三相高压引出端与所述第三导电环导电连接;
第一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位于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的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一相线导电连接;
第二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二相低压引出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二相线导电连接;
第三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二相低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三相低压引出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三相线导电连接;
底座,其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下端,所述转子轴底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中心,所述底座上端中心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径不小于所述转动底板外径,所述转子轴下端外周设置有花键结构,所述底座中心上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一齿纹,所述转动底板中心下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二齿纹,所述花键结构上滑动设置有一联动轴套,所述联动轴套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花键结构滑动配合的内花键,所述联动轴套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纹配合的第三齿纹,所述联动轴套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纹配合的第四齿纹,所述联动轴套与所述变压器本体或底座选择性联动;
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动底板下表面外周设置有内齿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内齿圈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变压器的控制器连接;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转子轴上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二次绕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变压器本体上端盖中开设有一向下开口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外周的上端盖中内设有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读数头线圈,所述桶形支架上端设置有一环形的角位移球栅尺,所述角位移球栅尺转动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一次绕组的各个相线通过第一接触头与相应的导电环导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头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一次绕组的各个相线外侧的引出端上,所述第一接触头的外侧端与所述导电环内侧壁滑动导电接触。
优选的,所述二次绕组外周间隔设置有三个环形导电座,各个环形导电座与所述二次绕组同心间隔设置,其中第一环形导电座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一相线导电连接,第二环形导电座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二相线导电连接,第三环形导电座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三相线导电连接;
各个低压引出端通过一内接线延伸入所述变压器本体内部,所述内接线端头设置有一个第二接触头,所述第二接触头固定在所述环形导电座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头内侧端与内接线导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头的外侧端与所述环形导电座滑动导电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接触头包括固定导电座、导电杆、滑动导电座和导电靴,所述固定导电座连接所述一次绕组的各个相线外侧的引出端上,所述导电杆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导电座的中心,所述导电靴设置在所述滑动导电座上端,所述滑动导电座套设活动在所述导电杆上,所述滑动导电座与所述导电杆弹性导电接触。
优选的,所述导电靴设置有一与所述导电环滑动配合的导槽,所述导槽底部设置导电弹片,所述导槽底部与所述导电环通过所述导电弹片滑动接触。
优选的,还包括一电压采集器,其设置在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所述电压采集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子轴上部同心套设有一转轴套,所述转轴套由绝缘材料制成,且所述转轴套轴向固定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二次绕组设置在所述转轴套外周,所述转轴套上端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上端盖中引出,所述转轴套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变压器本体上端盖连接,所述转子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转动底板连接,所述转子轴下端从所述第二轴承下端引出,所述转子轴下端引出端通过第三轴承与所述底座中心连接,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转子轴外侧壁与所述转轴套内侧壁之间通过第四轴承接触。
优选的,所述转子轴上端设置有一内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外壳连接在所述转子轴的上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垂直向下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中横向设置有一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中心固定在所述内腔侧壁上,所述联动齿轮所在位置处的所述转轴套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环形内齿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动齿轮与环形内齿轮联动。
优选的,所述花键结构位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花键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齿纹和第二齿纹之间预留有一定的空隙,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一受所述控制器控制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所述联动轴套连接,当联动轴套移动到下端时,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一齿纹连接,所述第四齿纹与所述第二齿纹分离,将所述转子轴与所述底座联动,当联动轴套移动到上端时,所述第四齿纹与所述第二齿纹连接,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一齿纹分离,将所述转子轴与所述转动底板联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底板外周与所述变压器本体之间通过第五轴承连接,所述第五轴承位于所述凹槽上端。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角位移球栅来主动对一次绕组的转动位置进行控制,控制一次绕组转动到目标精确位置附近,随后控制二次绕组转动,将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电度角调整至目标精确位置,通过粗调和精调来调整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从而提高了变压器输出电压的精确度。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转子轴与底座联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局部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子轴与一次绕组联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局部C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局部D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接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如图1-7所示,可调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00、可转动的一次绕组170和可转动的二次绕组320,具体的,变压器本体100内的外周纵向设置有一可旋转的桶形支架700,所述桶形支架700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桶形支架700上下两端与变压器本体100的上、下端盖接触,所述桶形支架700上设置有一次绕组170,一次绕组170随着桶形支架700同步转动,从而改变一次绕组的角度,具体的,所述变压器本体100下端盖上以一转动底板130封闭,所述转动底板130外周与所述变压器本体100底部之间通过第五轴承140连接,使得转动底板130可以在变压器本体底部转动,所述转动底板130的外周上端与所述桶形支架700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桶形支架700和一次绕组710与转动底板130同步转动。
所述变压器本体100内部中心转动设置有一转子轴300,所述转子轴300分别从变压器本体100上、下两端中心引出,所述转子轴300上部同心套设有一转轴套330,所述转轴套330由绝缘材料制成,且所述转轴套330轴向固定在所述转子轴300上,避免转轴套330在转子轴上纵向移动,转轴套330套设在所述转子轴300上并可以在转子轴上转动,所述转轴套330外周绕设有二次绕组320,所述一次绕组170位于所述二次绕组320外周,使得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能产生磁感应,通过改变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电度角来改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00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导电环,各个导电环同心设置,各个导电环之间绝缘设置,其中第一导电环411与所述一次绕组170的第一相线导电连接,第二导电环412与所述一次绕组170的第二相线导电连接,第三导电环413与所述一次绕组170的第三相线导电连接,在一次绕组的转动过程中,一次绕组170的各个相线始终与外周对应位置处的导电环导电接触,第一相高压引出端410从所述变压器本体100侧壁引出,且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410与所述第一导电环411导电连接,从而将转动的一次绕组170的第一相线从变压器内部引出;同理,第二相高压引出端420从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410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100侧壁引出,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420与所述第二导电环412导电连接;第三相高压引出端430从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420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100侧壁引出,所述第三相高压引出端430与所述第三导电环413导电连接,在一次绕组的转动过程中,不会影响各个高压相线的传输过程,各相高压引出端与高压外接线连接。
对应的,第一相低压引出端510从所述变压器本体100侧壁引出,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510位于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410的相对侧壁上,从而保证了低压引出端和高压引出端的绝缘距离,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510与所述二次绕组320的第一相线导电连接;第二相低压引出端520从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510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100侧壁引出,所述第二相低压引出端520与所述二次绕组320的第二相线导电连接;第三相低压引出端530从所述第二相低压引出端520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100侧壁引出,所述第三相低压引出端530与所述二次绕组320的第三相线导电连接,在二次绕组的转动过程中,不会影响各个低压相线的传输过程,各相低压引出端与低压外接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次绕组170的各个相线通过第一接触头与相应的导电环导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头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一次绕组170的各个相线外侧的引出端上,使得第一接触头与一次绕组170的各个相线导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头的外侧端与对应导电环内侧壁滑动导电接触,从而保证一次绕组170与导电环及高压引出端导电接触,以实现一次绕组与高压外接线的连接。
所述二次绕组320外周间隔设置有三个环形导电座,以保证三者之间的绝缘强度,各个环形导电座与所述二次绕组320同心间隔设置,以保证各个环形导电座与二次绕组320本体之间的绝缘距离,且各个环形导电座固定在所述二次绕组320的外周,以使得各个环形导电座与二次绕组同步运动,其中第一环形导电座321与所述二次绕组320的第一相线导电连接,第二环形导电座322与所述二次绕组320的第二相线导电连接,第三环形导电座323与所述二次绕组320的第三相线导电连接。
各个低压引出端通过一内接线延伸入所述变压器本体100内部,所述内接线端头设置有一个第二接触头,所述第二接触头固定在所述环形导电座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头内侧端与内接线导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头的外侧端与所述环形导电座滑动导电接触,以实现二次绕组与低压外接线的连接,这种导电接触不受二次绕组转动的影响。
所述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结构相同,以第一接触头为例来进行说明,第一接触头与导电环内侧壁滑动导电接触,所述第一接触头包括固定导电座711、导电杆712、滑动导电座713和导电靴714,所述固定导电座711连接在所述一次绕组170的各个高压相线外侧的引出端上,所述导电杆712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导电座711的中心,所述导电靴714设置在所述滑动导电座713上端,所述滑动导电座713套设活动在所述导电杆712上,所述滑动导电座713与所述导电杆712弹性导电接触。所述导电靴714设置有一与所述导电环滑动配合的导槽715,所述导槽715底部设置导电弹片716,所述导槽715底部与所述导电环外侧壁通过所述导电弹片716滑动接触,以使得第一接触头与导电环保持弹性接触,以避免损坏接触头,在一次绕组转动过程中,由导电弹片716使得导电环始终与对应的高压相线保持导电接触。
同理,在二次绕组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接触头上的导槽底部与对应所述环形导电座外侧壁通过第二接触头上的导电弹片滑动接触,以使得第二接触头与环形导电座保持弹性接触,以避免损坏接触头,在二次绕组转动过程中,由第二接触头上的导电弹片使得导电环始终与对应的低压相线保持导电接触。
底座800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100下端,所述转子轴300底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800中心,所述底座800上端中心开设有一凹槽840,所述第五轴承140位于所述凹槽840上端,使得底座不会影响转动底板130的正常转动。凹槽840外周的底座支撑在变压器本体下端外周,所述凹槽840内径不小于所述转动底板130外径,使得转动底板完全悬空设置在所述凹槽上端,所述转子轴300下端外周设置有花键结构310,所述花键结构310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底座800中心上表面,也就是凹槽底部中心上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一齿纹830,所述转动底板130中心下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二齿纹160,且所述花键结构310分别与所述第一齿纹830和第二齿纹160之间预留有一定的空隙,也就是说,花键结构310的长度小于凹槽的深度,所述花键结构310上滑动设置有一联动轴套600,所述联动轴套600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花键结构310滑动配合的内花键,使得联动轴套600与转子轴联动,联动轴套600的高度小于凹槽的深度,所述联动轴套60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纹830配合的第三齿纹,所述联动轴套600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纹160配合的第四齿纹,根据控制需要,所述联动轴套600与所述变压器本体100或底座800选择性联动。
具体的,所述花键结构310位于所述凹槽840中,且所述花键结构310分别与所述第一齿纹830和第二齿纹160之间预留有一定的空隙,所述凹槽840内还设置有一受所述控制器控制的伸缩机构,用于驱动联动轴套600的上下运动,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所述联动轴套600连接,当联动轴套600移动到下端时,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一齿纹830连接,所述第四齿纹与所述第二齿纹160分离,将所述转子轴300与所述底座800联动,当联动轴套600移动到上端时,所述第四齿纹与所述第二齿纹160连接,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一齿纹830分离,将所述转子轴300与所述转动底板130联动。
第一驱动机构810设置在所述凹槽840内,第一驱动机构810的输出轴垂直向上引出,同时,所述转动底板130下表面外周设置有内齿圈13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810的输出轴与所述内齿圈131转动连接,从而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动底板及一次绕组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810与所述变压器的控制器连接。
第二驱动机构200设置在所述转子轴300上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00的输出轴与所述二次绕组320转动连接,从而驱动二次绕组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0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具体的,所述转轴套330转动套设在转子轴上端,且转轴套上端从所述变压器本体100上端盖中引出,其中,所述转轴套330通过第一轴承110与所述变压器本体100上端盖连接,所述转子轴300通过第二轴承120与所述转动底板130连接,所述转子轴300下端从所述第二轴承120下端引出,所述转子轴300下端引出端通过第三轴承830与所述底座800中心连接,所述第三轴承830位于所述底座800内部,所述转子轴300外侧壁与所述转轴套330内侧壁之间通过第四轴承220接触,以便于转轴套在转子轴上转动。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子轴300上端设置有一内腔34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00的外壳连接在所述转子轴300的上端,使得第二驱动机构与转子轴联动,当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一次绕组转动时,通过联动轴套使得一次绕组与转子轴联动,带动第二驱动机构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00的输出轴210垂直向下设置在所述内腔340中,所述内腔340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中横向设置有一联动齿轮230,所述联动齿轮230中心固定在所述内腔340侧壁上,所述联动齿轮230所在位置处的所述转轴套330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环形内齿轮33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00的输出轴210上设置有输出齿轮22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00的输出轴210依次通过输出齿轮220、联动齿轮230与环形内齿轮331联动,当需要调整二次绕组在转子轴上的角度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输出轴210转动,即可驱动转轴套在转子轴上转动,改变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之间的电度角,以对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进行微调。
其中,所述变压器本体100上端盖中开设有一向下开口的环形槽900,环形槽900与变压器本体同心设置,所述环形槽900外周的上端盖中内设有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读数头线圈910,读数头线圈910包络在环形槽900某一位置处的外周,同时,所述桶形支架700上端设置有一环形的角位移球栅尺720,所述角位移球栅尺720转动设置在所述环形槽900内,随着一次绕组的转动而在环形槽内做圆周转动,读数头线圈910采集角位移球栅尺720的转动角度,也就是一次绕组的转动角度,将采集到的角度信息实时传送至控制器中。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角位移球栅,用于测量一次绕组的转动角度,在变压器上采用角位移球栅来测量一次绕组的转动角度,提高了对一次绕组的转动位置进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了变压器输出电压的精确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变压器输出电压的精确度,在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还设置有一电压采集器,用于采集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所述电压采集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将实时采集的变压器输出电压反馈到控制器中。电压采集器作为角位移球栅控制变压器输出电压的辅助电压测量装置,以进一步提高对输出电压的控制。
变压器的具体调压方式如下:
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变压器本体固定在底座上,控制伸缩机构向下动作,驱动联动轴套移动到最下端,使得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一齿纹830连接,所述第四齿纹与所述第二齿纹160分离,将所述转子轴300与所述底座800联动,也就是将转子轴固定,禁止转子轴转动,当需要调节电压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转动,带动桶形支架700、一次绕组710与转动底板130同步转动,通过角位移球栅来测量一次绕组的角度位置,根据一次绕组的位置和电压采集器采集的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一旦输出电压设定时,即可算出一次绕组需要转动到的位置和角度,角位移球栅用于实时监测一次绕组的转动位置和角度,同时,电压采集器用于直观的对输出电压进行监控,当计算得出一次绕组所需转动的角度后,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一次绕组转动到指定位置附近,改变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电度角,从而改变输出电压,以调整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此时,转子轴是固定的,只有一次绕组转动,当一次绕组到达指定位置附近时,控制器发出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转动,同时控制伸缩机构向上动作,驱动联动轴套移动到最上端,使得所述第四齿纹与所述第二齿纹160连接,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一齿纹830分离,将所述转子轴300与所述转动底板130联动,转子轴脱离底座的限制随变转动底板130同步转动,当一次绕组转动到指定位置附近时,或当输出电压到达设定值附近时,控制联动轴套动作,使得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同步转动,在此过程中,转子轴、转轴套、第二驱动机构和二次绕组都与一次绕组同步,直到一次绕组转动停止,在此过程中,因为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相对位置不变,两者之间的电度角不变,从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会改变,避免了电压过调或欠调的问题,提高了变压器的调压精度。与此同时,为了调整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精确位置,以使得变压器输出电压与设定值一致,本发明中,在转子轴与一次绕组同步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转轴套及二次绕组在转子轴上转动,以对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电度角进行微调,直至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设定值一致,变压器调压完毕。
由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角位移球栅来主动对一次绕组的转动位置进行控制,控制一次绕组转动到目标精确位置附近,随后控制二次绕组转动,将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电度角调整至目标精确位置,通过粗调和精调来调整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从而提高了变压器输出电压的精确度。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压器本体,其内外周纵向设置有一可旋转的桶形支架,所述桶形支架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桶形支架上设置有一次绕组,所述变压器本体下端盖上以一转动底板封闭,所述转动底板的外周与所述桶形支架连接,所述变压器本体内部中心转动设置有一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上绕设有二次绕组,所述一次绕组位于所述二次绕组外周,所述转子轴分别从变压器本体上、下两端中心引出,所述变压器本体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导电环,各个导电环之间绝缘设置,其中第一导电环与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一相线导电连接,第二导电环与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二相线导电连接,第三导电环与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三相线导电连接;
第一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环导电连接;
第二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环导电连接;
第三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三相高压引出端与所述第三导电环导电连接;
第一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位于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的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一相线导电连接;
第二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二相低压引出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二相线导电连接;
第三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第二相低压引出端下端的所述变压器本体侧壁引出,所述第三相低压引出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三相线导电连接;
底座,其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下端,所述转子轴底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中心,所述底座上端中心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径不小于所述转动底板外径,所述转子轴下端外周设置有花键结构,所述底座中心上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一齿纹,所述转动底板中心下表面凸出设置有第二齿纹,所述花键结构上滑动设置有一联动轴套,所述联动轴套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花键结构滑动配合的内花键,所述联动轴套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纹配合的第三齿纹,所述联动轴套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纹配合的第四齿纹,所述联动轴套与所述变压器本体或底座选择性联动;
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动底板下表面外周设置有内齿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内齿圈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变压器的控制器连接;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转子轴上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二次绕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变压器本体上端盖中开设有一向下开口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外周的上端盖中内设有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读数头线圈,所述桶形支架上端设置有一环形的角位移球栅尺,所述角位移球栅尺转动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绕组的各个相线通过第一接触头与相应的导电环导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头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一次绕组的各个相线外侧的引出端上,所述第一接触头的外侧端与所述导电环内侧壁滑动导电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绕组外周间隔设置有三个环形导电座,各个环形导电座与所述二次绕组同心间隔设置,其中第一环形导电座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一相线导电连接,第二环形导电座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二相线导电连接,第三环形导电座与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三相线导电连接;
各个低压引出端通过一内接线延伸入所述变压器本体内部,所述内接线端头设置有一个第二接触头,所述第二接触头固定在所述环形导电座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头内侧端与内接线导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头的外侧端与所述环形导电座滑动导电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接触头包括固定导电座、导电杆、滑动导电座和导电靴,所述固定导电座连接所述一次绕组的各个相线外侧的引出端上,所述导电杆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导电座的中心,所述导电靴设置在所述滑动导电座上端,所述滑动导电座套设活动在所述导电杆上,所述滑动导电座与所述导电杆弹性导电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靴设置有一与所述导电环滑动配合的导槽,所述导槽底部设置导电弹片,所述导槽底部与所述导电环通过所述导电弹片滑动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压采集器,其设置在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所述电压采集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上部同心套设有一转轴套,所述转轴套由绝缘材料制成,且所述转轴套轴向固定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二次绕组设置在所述转轴套外周,所述转轴套上端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上端盖中引出,所述转轴套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变压器本体上端盖连接,所述转子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转动底板连接,所述转子轴下端从所述第二轴承下端引出,所述转子轴下端引出端通过第三轴承与所述底座中心连接,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转子轴外侧壁与所述转轴套内侧壁之间通过第四轴承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上端设置有一内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外壳连接在所述转子轴的上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垂直向下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中横向设置有一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中心固定在所述内腔侧壁上,所述联动齿轮所在位置处的所述转轴套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环形内齿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动齿轮与环形内齿轮联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结构位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花键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齿纹和第二齿纹之间预留有一定的空隙,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一受所述控制器控制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所述联动轴套连接,当联动轴套移动到下端时,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一齿纹连接,所述第四齿纹与所述第二齿纹分离,将所述转子轴与所述底座联动,当联动轴套移动到上端时,所述第四齿纹与所述第二齿纹连接,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一齿纹分离,将所述转子轴与所述转动底板联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底板外周与所述变压器本体之间通过第五轴承连接,所述第五轴承位于所述凹槽上端。
CN201711086996.2A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 Pending CN1079460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6996.2A CN107946056A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6996.2A CN107946056A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6056A true CN107946056A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33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86996.2A Pending CN107946056A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460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844A (zh) * 2019-06-26 2019-09-03 深圳恩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led车灯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09354U (zh) * 1986-11-19 1987-08-19 范军 接触式互感调压器
CN101451804A (zh) * 2007-11-30 2009-06-10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钢料弯制半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1307508Y (zh) * 2008-11-21 2009-09-09 陈裕达 一种感应式调压器结构改良
CN201904201U (zh) * 2010-11-30 2011-07-20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接触线形旋转变压器
CN103162608A (zh) * 2011-12-09 2013-06-19 上海球栅测量系统有限公司 位移测量装置
RU2487454C1 (ru) * 2012-02-08 2013-07-10 Игорь Георгиевич Забора Двигательно-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ный агрегат
CN104482136A (zh) * 2014-12-29 2015-04-01 梁冬玉 一种电动车的变速机构
CN104764431A (zh) * 2015-04-24 2015-07-08 江苏理工学院 卷板机卷板内外曲率半径在线智能测量装置
CN105415116A (zh) * 2015-11-27 2016-03-23 芜湖银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油滤清器座端面磨削的执行器
CN105761914A (zh) * 2016-05-13 2016-07-13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具有过行程保护的高压可调变压器
CN105895342A (zh) * 2016-05-13 2016-08-24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三相高度同步可调变压器
CN106885584A (zh) * 2015-12-16 2017-06-23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测斜仪综合误差测试装置及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09354U (zh) * 1986-11-19 1987-08-19 范军 接触式互感调压器
CN101451804A (zh) * 2007-11-30 2009-06-10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钢料弯制半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1307508Y (zh) * 2008-11-21 2009-09-09 陈裕达 一种感应式调压器结构改良
CN201904201U (zh) * 2010-11-30 2011-07-20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接触线形旋转变压器
CN103162608A (zh) * 2011-12-09 2013-06-19 上海球栅测量系统有限公司 位移测量装置
RU2487454C1 (ru) * 2012-02-08 2013-07-10 Игорь Георгиевич Забора Двигательно-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ный агрегат
CN104482136A (zh) * 2014-12-29 2015-04-01 梁冬玉 一种电动车的变速机构
CN104764431A (zh) * 2015-04-24 2015-07-08 江苏理工学院 卷板机卷板内外曲率半径在线智能测量装置
CN105415116A (zh) * 2015-11-27 2016-03-23 芜湖银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油滤清器座端面磨削的执行器
CN106885584A (zh) * 2015-12-16 2017-06-23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测斜仪综合误差测试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5761914A (zh) * 2016-05-13 2016-07-13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具有过行程保护的高压可调变压器
CN105895342A (zh) * 2016-05-13 2016-08-24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三相高度同步可调变压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844A (zh) * 2019-06-26 2019-09-03 深圳恩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led车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9419A (zh) 电压力锅
CN106025326A (zh) 一种卷绕头机构
CN106524382B (zh) 一种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
CN208570338U (zh) 一种互感器生产用具有排线功能的线圈卷绕装置
CN206925877U (zh) 一种机械手的快换装置
CN107946056A (zh) 一种基于角位移球栅控制角度的可调变压器
CN208394505U (zh) 一体式收卷设备及其系统
CN107322332A (zh) 一种多方位自动调节式防干涉轮毂固定装置
CN107946055A (zh) 一种基于角位移控制的双转子结构调压装置
CN207197776U (zh) 共轴倾转式旋翼气动性能测试平台
CN105845401B (zh) 变比精确可控的高压变压器
CN105895342B (zh) 三相高度同步可调变压器
CN107591060A (zh) 一种基于人机互动的学生用教学智能机器人
CN205581196U (zh) 一种可灵活转向的验电器
CN206740528U (zh) 一种万能拉力试验机
CN109397052A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用绝缘漆的清除装置
CN206225861U (zh) 一种操作高压开关柜手车的推车
CN105761914B (zh) 具有过行程保护的高压可调变压器
CN208761849U (zh) 一种大直径卧式盘管机
CN107086723A (zh) 无极调速电机
CN107946054A (zh) 一种定转子角度可调的调压装置
CN107063622A (zh) 共轴倾转式旋翼气动性能测试平台及其方法
CN208456452U (zh) 一种平衡升降卷帘门
CN105342141B (zh) 一种电动转盘
CN209161365U (zh) 电推杆及移动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