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2087U -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 Google Patents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2087U
CN210772087U CN201921473944.5U CN201921473944U CN210772087U CN 210772087 U CN210772087 U CN 210772087U CN 201921473944 U CN201921473944 U CN 201921473944U CN 210772087 U CN210772087 U CN 210772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oiler
proximity switch
transmission shaft
threaded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39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怡超
符海忠
徐孝明
戴叶青
陆泳
李春明
叶柱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ngneng Bo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ngneng Bo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ngneng Bo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ngneng Boi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39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2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2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2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包括锅壳、相电极及零位电极,所述相电极固定设置于锅壳内,所述零位电极固定设置于锅壳内,所述相电极的电极头位于零位电极内,还包括螺纹传动轴、传动螺母、连接板、隔离盾、定位滑柱、定位导轨及动力设备,所述螺纹传动轴转动设置于锅壳内,所述传动螺母与螺纹传动轴转动配合在一起,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传动螺母上,所述隔离盾固定于连接板上,且隔离盾位于相电极与零位电极之间,所述定位滑柱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定位导轨固定于锅壳内,所述定位滑柱与定位导轨滑动配合在一起;所述动力设备设置于锅壳上,且螺纹传动轴平行所述相电极。

Description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影像锅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背景技术
专利CN2018100757039提供了电极加热锅炉,这种电极加热锅炉通过传动轴在锅壳内的升降来实现隔离盾的升降的,所以这种结构的电极加热锅炉在调节加热功率的时候必须要使传动轴上下运动,而传动轴上下运动就需要不断进出锅壳,传动轴不断进出锅壳一则不方便,二则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包括锅壳、相电极及零位电极,所述相电极固定设置于锅壳内,所述零位电极固定设置于锅壳内,所述相电极的电极头位于零位电极内,还包括螺纹传动轴、传动螺母、连接板、隔离盾、定位滑柱、定位导轨及动力设备,所述螺纹传动轴转动设置于锅壳内,所述传动螺母与螺纹传动轴转动配合在一起,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传动螺母上,所述隔离盾固定于连接板上,且隔离盾位于相电极与零位电极之间,所述定位滑柱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定位导轨固定于锅壳内,所述定位滑柱与定位导轨滑动配合在一起;所述动力设备设置于锅壳上,且螺纹传动轴平行所述相电极,所述动力设备用于驱动螺纹传动轴在锅壳内转动;当螺纹传动轴发生转动时,所述传动螺母沿着螺纹传动轴移动。
本装置的作用如下,首先定位滑柱与定位导轨滑动配合在一起,这样连接板就无法跟着螺纹传动轴一起转动了,螺纹传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板会沿着螺纹传动轴运动,这样的话连接板会带着隔离盾一起运动。具体连接板是通过固定板固定在传动螺母上的。
综上所述,本装置的螺纹传动轴只需要转动即可带动隔离盾运动来,无需螺纹传动轴进出锅壳,调节锅炉更加方便,且安全系数更高。
可选的,所述动力设备包括电动机、连接轴及减速机,所述锅壳的外壁上安装有执行结构连接座,所述电极及减速机均安装于执行结构连接座上,所述电动机与减速机之间通过联轴器实现联动,所述减速机与螺纹传动轴通过所述连接轴实现联动。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相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螺纹传动轴相接。
可选的,还包括接近开关座、滚珠丝杠、上限位接近开关、下限位接近开关、触发板、丝杠螺母,所述接近开关座安装于减速机的端盖上,所述滚珠丝杠与减速机的轴配合在一起,所述丝杠螺母安装在滚珠丝杠上,所述触发板固定在丝杠螺母上,所述上限位接近开关及下限位接近开关用于检测触发板的位置;当所述减速机带动滚珠丝杠转动时,所述丝杠螺母带着所述触发板沿着滚珠丝杠移动。
因为滚珠丝杠与螺纹传动轴都是安装在减速机的轴上的,所以二者的转动是同部的,当滚珠丝杠停止转动时螺纹传动轴也是停止转动的,所以在滚珠丝杠上安装一个触发板,通过触发板在接近开关座上的位置来间接表达连接板在锅壳内的位置,因为隔离盾是固定在连接板上的,所以连接板的位置可以代表隔离盾的位置。上限位接近开关与下限位接近开关代表了触发板在接近开关座上的极限位置,所以可以通过相应的比例计算,上限位接近开关的位置代表了连接板所能在锅壳内所可以运动到的最高位,下限位接近开关代表连接板所能在锅壳到达的最下位,当上限位接近开关或下限位接近开关检测到触发板时,上限位接近开关或下限位接近开关立即通知电动机停机。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对隔离盾的最高及最低运动位置实现精准的监控,保证了整个装置的安全,且可以通过观测触发板在滚珠丝杠上的位置间接得知隔离盾在锅壳内的位置,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
可选的,还包括上限位行程开关及下限位行程开关,所述上限位行程开关与下限位行程开关均安装于接近开关座上;当所述触发板接触到所述上限位行程开关或下限位行程开关时,所述电动机停止转动。
上限位行程开关及下限位行程开关是起到最后的保险的作用,当上限位接近开关与下限位接近开关的检测功能失灵时,触发板接触到上限位行程开关或下限位行程开关时,上限位行程开关或下限位行程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的电源,对隔离盾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可选的,还包括计数接近开关及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固定于滚珠丝杠上,所述计数接近开关安装于接近开关座上;当所述滚珠丝杠转动时,所述转动板跟着滚珠丝杠一起转动,所述计数接近器用于检测转动板转动的圈数。
转动板的转动圈数就是滚珠丝杠的转动圈数,上述设计是为了记录滚珠丝杠的转动圈数,因为滚珠丝杠与螺纹传动轴都是安装在减速机的轴上的,所以滚珠丝杠的转动圈数与螺纹传动轴的转动圈数是一致的,通过测得滚珠丝杠的转动圈数来测定螺纹传动轴的转动圈数,而螺纹传动轴转动的圈数可以通过计算成隔离盾向上或向下运动的距离,所以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实现对隔离盾任意位置的控制,而隔离盾的运动会改变整个锅炉的功率,所以上述设计可以根据需要精准地设定锅炉的加热功率。
可选的,所述锅壳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安装有定位轴套,所述螺纹传动轴一端与所述螺纹传动轴转动配合在一起。
上述设计可以保证螺纹传动轴始终处于稳定的转动状态,不发发生偏移。
可选的,所述相电极有三个,且三个相电极在锅壳内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螺纹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处。
上述设计可以保证功率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的螺纹传动轴只需要转动即可带动隔离盾运动来,无需螺纹传动轴进出锅壳,调节锅炉更加方便,且安全系数更高;可以根据加热精准地调节加热功率;对隔离盾的最高及最低运动位置实现精准的监控,保证了整个装置的安全,且可以通过观测触发板在滚珠丝杠上的位置间接得知隔离盾在锅壳内的位置,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锅壳内各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动力设备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电动机,2、执行结构连接座,3、相电极, 301、电极头,4、锅壳,5、联轴器,6、螺纹传动轴,7、隔离盾,8、零位电极,9、定位导轨,10、定位滑柱,11、隔板,12、定位轴套,13、固定板,14、传动螺母,15、连接轴,16、减速机,17、计数接近开关,18、转动板,1901、下限位接近开关,1902、上限位接近开关,20、丝杠螺母,21、接近开关座,22、滚珠丝杠,23、触发板,2401、下限位行程开关,2402、上限位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一种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包括锅壳4、相电极3及零位电极8,相电极3固定设置于锅壳4内,零位电极8固定设置于锅壳4内,相电极3的电极头301位于零位电极8内,还包括螺纹传动轴6、传动螺母14、连接板、隔离盾7、定位滑柱10、定位导轨9及动力设备,螺纹传动轴6转动设置于锅壳4内,传动螺母14 与螺纹传动轴6转动配合在一起,连接板固定于传动螺母14上,隔离盾7 固定于连接板上,且隔离盾7位于相电极3与零位电极8之间,定位滑柱 10固定于连接板上,定位导轨9固定于锅壳4内,定位滑柱10与定位导轨9滑动配合在一起;动力设备设置于锅壳4上,且螺纹传动轴6平行相电极3,动力设备用于驱动螺纹传动轴6在锅壳4内转动;当螺纹传动轴 6发生转动时,传动螺母14沿着螺纹传动轴6移动。
本装置的作用如下,首先定位滑柱10与定位导轨9滑动配合在一起,这样连接板就无法跟着螺纹传动轴6一起转动了,螺纹传动轴6在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板会沿着螺纹传动轴6运动,这样的话连接板会带着隔离盾7 一起运动。具体连接板是通过固定板13固定在传动螺母14上的。
综上,本装置的螺纹传动轴6只需要转动即可带动隔离盾7运动来,无需螺纹传动轴6进出锅壳4,调节锅炉更加方便,且安全系数更高。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动力设备包括电动机1、连接轴15 及减速机16,锅壳4的外壁上安装有执行结构连接座2,电极及减速机16 均安装于执行结构连接座2上,电动机1与减速机16之间通过联轴器5 实现联动,减速机16与螺纹传动轴6通过连接轴15实现联动。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连接轴15一端通过联轴器5与减速机16相接,连接轴15另一端通过联轴器5与螺纹传动轴6相接。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还包括接近开关座21、滚珠丝杠22、上限位接近开关1902、下限位接近开关1901、触发板23、丝杠螺母20,接近开关座21安装于减速机16的端盖上,滚珠丝杠22与减速机16的轴配合在一起,丝杠螺母20安装在滚珠丝杠22上,触发板23固定在丝杠螺母20上,上限位接近开关1902及下限位接近开关1901用于检测触发板23的位置;当减速机16带动滚珠丝杠22转动时,丝杠螺母20带着触发板23沿着滚珠丝杠22移动。
因为滚珠丝杠22与螺纹传动轴6都是安装在减速机16的轴上的,所以二者的转动是同部的,当滚珠丝杠22停止转动时螺纹传动轴6也是停止转动的,所以在滚珠丝杠22上安装一个触发板23,通过触发板23在接近开关座21上的位置来间接表达连接板在锅壳4内的位置,因为隔离盾7 是固定在连接板上的,所以连接板的位置可以代表隔离盾7的位置。上限位接近开关1902与下限位接近开关1901代表了触发板23在接近开关座 21上的极限位置,所以可以通过相应的比例计算,上限位接近开关1902 的位置代表了连接板所能在锅壳4内所可以运动到的最高位,下限位接近开关1901代表连接板所能在锅壳4到达的最下位,当上限位接近开关1902 或下限位接近开关1901检测到触发板23时,上限位接近开关1902或下限位接近开关1901立即通知电动机1停机。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对隔离盾7的最高及最低运动位置实现精准的监控,保证了整个装置的安全,且可以通过观测触发板23在滚珠丝杠22上的位置间接得知隔离盾7在锅壳4内的位置,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还包括上限位行程开关2402及下限位行程开关2401,上限位行程开关2402与下限位行程开关2401均安装于接近开关座21上;当触发板23接触到上限位行程开关2402或下限位行程开关2401时,电动机1停止转动。
上限位行程开关2402及下限位行程开关2401是起到最后的保险的作用,当上限位接近开关1902与下限位接近开关1901的检测功能失灵时,触发板23接触到上限位行程开关2402或下限位行程开关2401时,上限位行程开关2402或下限位行程开关2401立即断开电动机1的电源,对隔离盾7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还包括计数接近开关17及转动板 18,转动板18固定于滚珠丝杠22上,计数接近开关17安装于接近开关座21上;当滚珠丝杠22转动时,转动板18跟着滚珠丝杠22一起转动,计数接近器用于检测转动板18转动的圈数。
转动板18的转动圈数就是滚珠丝杠22的转动圈数,上述设计是为了记录滚珠丝杠22的转动圈数,因为滚珠丝杠22与螺纹传动轴6都是安装在减速机16的轴上的,所以滚珠丝杠22的转动圈数与螺纹传动轴6的转动圈数是一致的,通过测得滚珠丝杠22的转动圈数来测定螺纹传动轴6 的转动圈数,而螺纹传动轴6转动的圈数可以通过计算成隔离盾7向上或向下运动的距离,所以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实现对隔离盾7任意位置的控制,而隔离盾7的运动会改变整个锅炉的功率,所以上述设计可以根据需要精准地设定锅炉的加热功率。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锅壳4内设置有隔板11,隔板11 上安装有定位轴套12,螺纹传动轴6一端与螺纹传动轴6转动配合在一起。
上述设计可以保证螺纹传动轴6始终处于稳定的转动状态,不发发生偏移。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相电极3有三个,且三个相电极3 在锅壳4内呈等边三角形分布,螺纹传动轴6设置于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处。
参看附图3,对接近开关座22的结构做简单说明,接近开关座实际是一个内部中空的圆筒状的物体,且圆筒的筒壁上开设有直线状的孔,触发板位于筒壁的孔上,筒壁的孔对触发板起到限位防止转动的作用,使得触发板只能沿着滚珠丝杠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包括锅壳、相电极及零位电极,所述相电极固定设置于锅壳内,所述零位电极固定设置于锅壳内,所述相电极的电极头位于零位电极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传动轴、传动螺母、连接板、隔离盾、定位滑柱、定位导轨及动力设备,所述螺纹传动轴转动设置于锅壳内,所述传动螺母与螺纹传动轴转动配合在一起,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传动螺母上,所述隔离盾固定于连接板上,且隔离盾位于相电极与零位电极之间,所述定位滑柱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定位导轨固定于锅壳内,所述定位滑柱与定位导轨滑动配合在一起;所述动力设备设置于锅壳上,且螺纹传动轴平行所述相电极,所述动力设备用于驱动螺纹传动轴在锅壳内转动;当螺纹传动轴发生转动时,所述传动螺母沿着螺纹传动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包括电动机、连接轴及减速机,所述锅壳的外壁上安装有执行结构连接座,所述电极及减速机均安装于执行结构连接座上,所述电动机与减速机之间通过联轴器实现联动,所述减速机与螺纹传动轴通过所述连接轴实现联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相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螺纹传动轴相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近开关座、滚珠丝杠、上限位接近开关、下限位接近开关、触发板、丝杠螺母,所述接近开关座安装于减速机的端盖上,所述滚珠丝杠与减速机的轴配合在一起,所述丝杠螺母安装在滚珠丝杠上,所述触发板固定在丝杠螺母上,所述上限位接近开关及下限位接近开关用于检测触发板的位置;当所述减速机带动滚珠丝杠转动时,所述丝杠螺母带着所述触发板沿着滚珠丝杠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限位行程开关及下限位行程开关,所述上限位行程开关与下限位行程开关均安装于接近开关座上;当所述触发板接触到所述上限位行程开关或下限位行程开关时,所述电动机停止转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数接近开关及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固定于滚珠丝杠上,所述计数接近开关安装于接近开关座上;当所述滚珠丝杠转动时,所述转动板跟着滚珠丝杠一起转动,所述计数接近器用于检测转动板转动的圈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壳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安装有定位轴套,所述螺纹传动轴一端与所述螺纹传动轴转动配合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电极有三个,且三个相电极在锅壳内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螺纹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处。
CN201921473944.5U 2019-09-05 2019-09-05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Active CN210772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3944.5U CN210772087U (zh) 2019-09-05 2019-09-05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3944.5U CN210772087U (zh) 2019-09-05 2019-09-05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2087U true CN210772087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7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3944.5U Active CN210772087U (zh) 2019-09-05 2019-09-05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20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0237A (zh) * 2019-09-05 2019-11-12 浙江上能锅炉有限公司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0237A (zh) * 2019-09-05 2019-11-12 浙江上能锅炉有限公司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CN110440237B (zh) * 2019-09-05 2024-04-02 浙江上能锅炉有限公司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72087U (zh)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CN113729965A (zh) 一种介入手术机器人主端控制装置
CN207248135U (zh) 卷扬装置和起重机
CN110440237B (zh) 带行程控制结构的电极锅炉
CN113749779B (zh) 一种具有防误碰功能的介入手术机器人主端控制装置
CN108917938B (zh) 一种可伸缩式红外测温装置
CN202435187U (zh) 一种带霍尔元件传感器的驱动装置
CN206560568U (zh) 输液吊架装置及输液控制系统
CN205861748U (zh) 一种可调间距万用表
CN203398942U (zh) 可视化蓝牙转子测温发电机
CN205384352U (zh) 一种拉杆凸轮式行程开关检测装置
CN219996138U (zh) 一种机械传感式水电站主轴摆度检测装置
CN109084672B (zh) 一种内置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精准控制式电动推杆
CN103630924B (zh) 全身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系统的多维检测装置
CN207049273U (zh) 带行程记忆功能能够自动回位的丝杆机构以及电动千斤顶
CN106053912A (zh) 一种可调间距万用表
CN109051951A (zh) 位置远程调整装置及纠偏系统
CN209786984U (zh) 一种管状电机的电子限位装置及其管状电机
CN108891431A (zh) 一种具备多自由度的移动式台车装置
CN203616483U (zh) 全身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系统的多维检测装置
CN209013874U (zh) 一种部件移动距离便于测量的离合器组装机
CN217669090U (zh) 一种固定组合式智能电批
CN112594434B (zh) 一种隔爆型一体化阀门电动装置
CN217548704U (zh) 电动注射器
CN205773054U (zh) 升降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