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6031A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6031A
CN107926031A CN201680048015.2A CN201680048015A CN107926031A CN 107926031 A CN107926031 A CN 107926031A CN 201680048015 A CN201680048015 A CN 201680048015A CN 107926031 A CN107926031 A CN 107926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transmission
fdma
ofdma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80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6031B (zh
Inventor
武田树
武田一树
内野彻
永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926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6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6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6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1Equali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2011/0003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 H04J2011/0016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with FDM/FDMA and TDM/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6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适当地进行UL发送。用户终端具有:生成单元,生成要发送给无线基站的UL信号;以及控制单元,对所生成的UL信号的发送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UL信号切换应用基于OFDMA的发送和基于SC‑FDMA的发送。此外,用户终端自主地或者基于从无线基站发送的信息来控制基于OFDMA的发送和基于SC‑FDMA的发送。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成为规范(非专利文献1)。以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LTEadvanced(Rel.10-12)成为规范,进一步,正在研究被称为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FRA(未来无线接入(Feature RadioAccess))等的LTE的后继系统。
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中,设想面向移动宽带用途需要更进一步的快速化/大容量化,且要求低延迟化或支持从大量的设备的连接等。此外,为了实现更进一步的快速化/大容量化,还设想进一步利用宽带的频谱。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5G等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期望提高上行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此外,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还设想几GHz~几十GHz(例如,6GHz左右~60GHz)等高频带中的通信,还要求确保用户终端的覆盖范围。
进一步,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还设想进行IoT(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MTC(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2M(机器间通信(MachineTo Machine))等数据量相对小的通信。这样,认为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通信环境而要求各种通信条件。在这样的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直接应用现有的LTE系统的机制的情况下,存在不能提供充分的通信服务的顾虑。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方面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适当地进行UL发送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用户终端的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具有:生成单元,生成要发送给无线基站的UL信号;以及控制单元,对所生成的UL信号的发送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UL信号切换应用基于OFDMA的发送和基于SC-FDMA的发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适当地进行UL发送。
附图说明
图1A以及图1B是表示现有的LTE系统(LTE Rel.8-12)中的上行链路(UL)的物理层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A是表示基于SC-FDMA的UL物理层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B是表示基于OFDMA的UL物理层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A是表示基于SC-FDMA的一例的图,图3B是表示基于OFDMA的UL物理层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A以及图4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对于PUSCH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分配的一例的图。
图5A以及图5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UL物理层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UL物理层结构的其他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现有的LTE系统(LTE Rel.8-12)中的上行链路(UL)的物理层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应用单载波FDMA(SC-FDMA)或者DFT-spreadOFDM,上行数据(PUSCH)的分配被限定于连续的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Block)(参照图1A)。
因此,在同一个SC-FDMA码元中,成为参考信号(例如,解调用参考信号(DM-RS)和数据(例如,PUSCH)不能进行频分复用的结构(参照图1B)。此时,参考信号(RS)的开销增大(在图1B中,RS开销为14%),难以充分提高频率利用效率。
因此,为了提高上行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考虑与DL发送同样地对UL发送采用OFDM(也称为UL-OFDM)。另一方面,本发明人等着眼于:在采用了UL-OFDM的情况下,与SC-FDMA相比,峰值功率对平均功率比(PAPR:Peak-to-Average-Power-Ratio)提高,难以确保覆盖范围。
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设想几GHz~几十GHz(例如,6GHz左右~60GHz)等高频带中的通信,从确保覆盖范围的观点出发,还考虑期望应用基于SC-FDMA的UL发送的情况。此外,在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还设想进行IoT(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MTC(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2M(机器间通信(Machine To Machine))等数据量相对小的通信,根据通信的目的,还考虑期望应用基于SC-FDMA的UL发送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人等想到了:根据规定的条件,将UL的发送方法(UL子帧结构)切换为基于OFDM或者基于SC-FDMA(DFT-precoded OFDM)来控制。
图2表示基于SC-FDMA的UL物理层结构的一例(参照图2A)和基于OFDMA的UL物理层结构的一例(参照图2B)。
在用户终端进行基于SC-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参照图2A),对生成的信号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在应用了DFT之后应用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 FFT)。例如,在映射了UL数据码元(例如,PUSCH数据码元)之后,从开头的码元起应用DFT而变换为频域。在将UL数据码元映射到频率资源之后,应用IFFT而变换为时域后进行发送。这样,通过将UL数据分配到连续的PRB,能够抑制波形的振幅变动(PAPR)。
在用户终端进行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参照图2B),对生成的信号应用IFFT而不应用DFT。例如,在将UL数据码元(例如,PUSCH数据码元)映射到规定的频率资源之后,应用IFFT而变换为时域后进行发送。在该情况下,虽然PAPR变高,但能够进行对于不连续的资源块的UL数据的映射、或进行映射使得参考信号和数据(例如,PUSCH)进行频分复用。例如,可以将参考信号(RS)和数据(例如,PUSCH)映射到同一OFDM码元内的不同的子载波而进行频率复用,也可以映射到单独的PRB而进行频率复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基于规定的条件来切换基于SC-FDMA的UL发送(参照图2A)和基于OFDMA的UL发送(参照图2B)而控制。例如,用户终端通过来自无线基站的指示、或者基于发送功率等的自主判断,能够选择基于SC-FDMA的UL发送或者基于OFDMA的UL发送。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考虑了LTE/LTE-A系统的UL发送,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对UL发送应用不同的通信方式(例如,基于SC-FDMA和基于UL-OFDMA)的系统,就能够利用本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基于来自无线基站的指示,用户终端对应用于UL发送的UL发送方式(也称为UL物理层结构、UL子帧结构)进行控制的情况。
<第一方式>
在第一方式中,表示用户终端基于从无线基站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广播信息等)而被通知的信息来选择基于SC-FDMA的UL发送或者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
例如,无线基站能够与对用户终端通知(设定)的发送模式(TM:TransmissionMode)同样地,使用高层信令而通知与UL发送方式有关的信息。用户终端基于与通过高层信令而被通知的与UL发送方式(基于SC-FDMA的UL发送或者基于OFDMA的UL发送)有关的信息来控制UL发送。
在用户终端应用载波聚合(CA)或者双重连接(DC)而连接到多个小区(或者,分量载波)或无线基站的情况下,可以以小区单位或者连接的无线基站单位来控制UL发送方式。例如,在对用户终端设定有多个小区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下述结构:特定的小区(例如,PCell)始终进行基于SC-FDMA的UL发送,对其他的小区(例如,SCell)切换基于SC-FDMA的UL发送或者基于OFDMA的UL发送。
或者,可以以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或者时隙单位切换基于SC-FDMA的UL发送或者基于OFDMA的UL发送而控制。在该情况下,能够对用户终端通过高层信令等而通知与进行UL发送方式的切换的期间有关的信息(例如,与子帧有关的信息)。另外,发送时间间隔也被称为传输时间间隔,LTE系统(Rel.8-12)中的TTI也被称为子帧长度。
此外,无线基站能够基于对用户终端通知的UL发送方式,变更要发送给用户终端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的内容。例如,根据UL发送方式而变更对用户终端通知的表示PRB分配部分的信息。
在无线基站对用户终端通知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能够对非连续的PRB分配UL数据(例如,PUSCH)。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将UL数据的分配PRB(或者,PRB组)的位图字段包含在下行控制信息中通知给用户终端。这样,通过基于位图字段而将分配PRB通知给用户终端,即使是在UL数据分配到非连续的PRB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也能够适当地掌握UL数据的分配位置。
在无线基站对用户终端通知基于SC-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UL数据(例如,PUSCH)的分配被限制于连续的PRB。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只要将分配UL数据的PRB中的最小的PRB号和与进行分配的PRB数目有关的信息包含在下行控制信息中通知给用户终端即可。这样,通过基于用户终端应用的UL发送方式来适当地变更与UL数据的分配有关的内容,能够抑制下行控制信息的开销的增加。
此外,在应用UL-MIMO和/或UL-CA的情况下,还能够按每个层和/或每个CC分别独立控制PRB的调度结果(PRB分配)。
用户终端基于从无线基站被通知的UL发送方式,分别控制UL信号的处理。例如,在被指示了基于SC-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对UL信号进行DFT处理(DFT-precoding)(参照图3A)。此外,在被指示了基于SC-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使用CAZAC序列作为参考信号(例如,解调用参考信号)来生成。
另一方面,在被指示了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不进行DFT处理而生成UL信号(参照图3B)。此外,在被指示了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将频域的PSK(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信号而非CAZAC序列作为参考信号(例如,解调用参考信号)。
此外,用户终端还能够基于从无线基站被通知的UL发送方式,变更数据(例如,PUSCH)和参考信号的映射。例如,在被指示了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参考信号(例如,解调用参考信号)可以在1个PRB中配置在规定位置(规定子载波),而不配置在规定码元的频率(子载波)整体中。在该情况下,通过将数据(例如,PUSCH)配置在不配置参考信号的区域中,能够提高频率利用效率。
在被指示了基于SC-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由于利用CAZAC序列作为参考信号,所以优选在与发送信号相同的带域中在一个码元整体中配置参考信号。
此外,在使用PUSCH来发送上行控制信息(UCI)的情况下(上行数据和上行控制信号同时被发送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基于从无线基站被通知的UL发送方式来变更上行控制信息的映射。
在被指示了基于SC-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在参考信号的相邻码元中配置上行控制信息(例如,送达确认信号(ACK/NACK)、秩识别符(RI)等)(参照图4A)。另外,图4A表示DFT-precoding前的信号序列。这样,通过在靠近参考信号的区域中配置上行控制信息,能够进行基于高的信道估计精度的解调,能够提高UL发送的质量。
在被指示了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能够将参考信号配置在规定位置,而不配置在规定码元的频率(子载波)整体中。因此,用户终端除了参考信号的相邻码元之外,还能够在多个参考信号间的子载波中配置上行控制信息(参照图4B)。即,用户终端能够将参考信号和上行控制信息进行频分复用。作为一例,如图4B所示,能够在多个参考信号间配置秩识别符(RI),在参考信号的相邻码元中配置送达确认信号(ACK/NACK)。这样,通过在频率方向上映射上行控制信息,能够得到频率分集效果。另外,上行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法并不限定于图4B。
另外,如前所述,当对映射了参考信号的子载波在相邻子载波或者相邻码元中配置送达确认信号(ACK/NACK)或秩识别符(RI)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对在映射该UCI的子载波中配置的数据进行速率匹配或者删截。
此外,在同时发送上行控制信息(UCI)和上行数据(PUSCH)的情况下(例如,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用户终端能够基于从无线基站被通知的UL发送方式来控制映射。
在被指示了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在与上行共享信道不同的资源中发送上行控制信息。不同的资源可以是PRB,也可以是OFDMA码元。例如,能够将上行数据(PUSCH)分配到不同的PRB,将上行控制信息分配到设定在系统带域的端部的上行控制信道(PUCCH)(参照图5A)。在该情况下,上行数据(例如,PUSCH)和上行控制信息(例如,PUCCH)进行频分复用(FDM)。
或者,用户终端可以将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信道(例如,PUCCH)基于SC-FDMA来发送,将发送上行数据(UL-SCH)的信道(例如,PUSCH)基于OFDMA来发送(参照图5B)。在图5B中,上行数据(例如,PUSCH)和上行控制信息(例如,PUCCH)进行时分复用(TDM)。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分别通知应用于上行控制信息的UL发送方式和应用于上行数据的UL发送方式。或者,可以预先定义应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以及上行数据中的一个的UL发送方式,而将应用于上行控制信息以及上行数据中的另一个的UL发送方式通知给用户终端。
此外,用户终端能够基于从无线基站被通知的UL发送方式来控制UL的发送功率控制。
用户终端能够对基于OFDMA的UL发送和基于SC-FDMA的UL发送使用同一个发送功率算式来决定UL信号的发送功率。作为发送功率算式,能够使用以下的式(1)。当然,能够应用的发送功率算式并不限定于此。
[数1]
此外,在进行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可以考虑PAPR变大的情况,对式(1)的PCMAX,c加上回退。即,在进行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能够对PCMAX,c的项加上-X[dB]。X的值既可以由无线基站通过高层信令等而对用户终端通知,也可以由用户终端自主地设定。另外,回退是指饱和功率和实际的输出功率之差。
此外,用户终端可以考虑回退而进行PHR(功率余量报告(Power HeadroomReport))的计算。PHR是指用户终端用于对无线基站反馈用户终端的剩余发送功率的报告操作。在PHR中,包括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PPUSCH和最大发送功率PCMAX的差分信息即PH。
例如,在进行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计算相对于PCMAX,c-X[dB]的剩余功率作为PHR。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可以除了PHR值之外,还将PCMAX,c-X[dB]的值报告给无线基站。由此,基站能够识别作为用户终端自主地决定的值的PCMAX,c的值,准确地掌握用户终端的剩余发送功率。
<第二方式>
在第二方式中,说明用户终端基于从无线基站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而被通知的信息来动态(dynamic)地选择基于SC-FDMA的UL发送或者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
无线基站能够基于下述的(1)~(7)中的至少任一个,对用户终端通知UL发送方式(基于OFDMA的UL发送或者基于SC-FDMA的UL发送)。
(1)有效载荷不同的多个(例如,2个)L1/L2控制信号
用户终端能够基于检测到的L1/L2控制信号(例如,PDCCH)的有效载荷尺寸来选择UL发送方式。在该情况下,只要预先对有效载荷不同的L1/L2控制信号分别关联规定的UL发送方式(基于OFDMA的UL发送或者基于SC-FDMA的UL发送)而定义即可。
例如,用户终端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尝试具有2种有效载荷的DCI格式各自的盲解码。用户终端根据CRC判定为OK的DCI格式的有效载荷,判定该子帧的UL调度是基于OFDMA还是基于SC-FDMA,并基于该判定结果来生成上行数据信号。在需要在该子帧中发送送达确认信号(ACK/NACK)或秩识别符(RI)、信道质量测量信息(CQI)等上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若是基于OFDMA,则将上行控制信息和数据进行频率复用,若是基于SC-FDMA,则可以将数据的子载波进行速率匹配或者删截并在其中映射上行控制信息。
(2)将检测到的L1/L2控制信号的CRC进行屏蔽的序列
用户终端能够基于检测到的L1/L2控制信号的尺寸来选择UL发送方式。例如,用户终端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尝试DCI格式的盲解码,并根据对其结果用2种不同的序列进行了屏蔽的CRC来判定解码OK/NG。用户终端根据CRC判定为OK的DCI格式的CRC屏蔽序列,判定该子帧的UL调度是基于OFDMA还是基于SC-FDMA,并基于该判定结果来生成上行数据信号。作为CRC的屏蔽序列,例如,能够使用RNT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例如,也可以设为,若在RRC连接时根据从基站提供的C-RNTI而被屏蔽,则进行基于SC-FDMA的发送,若根据进一步追加提供的其他RNTI(例如UL-RNTI)而被屏蔽,则进行基于OFDMA的发送。
(3)在检测到的L1/L2控制信号中包含的特定的比特字段的值
用户终端能够基于检测到的L1/L2控制信号(例如,PDCCH)的特定的比特字段的值来选择UL发送方式。特定的比特字段可以是对设定了切换UL发送方式的用户终端新追加的比特字段,也可以重新利用在现有DCI格式中包含的比特字段。在使用追加比特字段的情况下,例如能够由1比特来指示使用哪一个作为UL发送方式。另外,也可以设为,追加比特字段只对在UE-specific搜索空间中检测到的DCI格式进行追加,在公共搜索空间中检测到调度UL数据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进行基于SC-FDMA的UL发送。在重新利用现有比特字段的情况下,例举使用用于指定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号的3比特中的1比特的方法。在该情况下,在公共搜索空间中检测到调度UL数据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可以无论该比特字段的值如何,都发送基于SC-FDMA的信号。
(4)被分配的PRB是否连续
用户终端能够根据分配UL数据的PRB是否连续来选择UL发送方式。例如,用户终端进行控制,使得在被分配的PRB连续的情况下,进行基于SC-FDMA的UL发送,在被分配的PRB不连续的情况下,进行基于OFDMA的UL发送。
(5)MCS(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等级
用户终端能够根据MCS等级来选择UL发送方式。例如,用户终端进行控制,使得在MCS等级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行基于SC-FDMA的UL发送,在MCS等级高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进行基于OFDMA的UL发送。由此,能够在MCS等级低(通信质量差)的情况下,通过基于SC-FDMA的UL发送而优先覆盖范围扩大,在MCS等级高(通信质量好)的情况下,通过基于OFDMA的UL发送而优先频率利用效率的提高。
(6)有无上行控制信息(UCI)
用户终端能够根据有无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等上行控制信息来选择UL发送方式。例如,用户终端进行控制,使得在发送上行数据的子帧中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基于SC-FDMA的UL发送,在不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基于OFDMA的UL发送。另外,此时,用户终端也可以对被调度的上行数据的数据码元进行速率匹配或者删截而映射上行控制信息。
(7)有无UL-MIMO和/或UL-CA
用户终端能够根据有无UL-MIMO和/或UL-CA来选择UL发送方式。例如,在应用UL-MIMO和/或UL-CA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应用区域(覆盖范围),进行PAPR小且功率效率好的基于SC-FDMA的发送,在不应用UL-MIMO和/或UL-CA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数据速率,进行频率利用效率高的基于OFDMA的发送。相反,也可以是,在应用UL-MIMO和/或UL-CA的情况下,以发送功率有余量(非功率受限(Power limited))为前提,进行频率利用效率提高的基于OFDMA的发送,在不应用UL-MIMO和/或UL-CA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功率受限的可能性,所以进行PAPR小且功率效率好的基于SC-FDMA的发送。
另外,在基于物理层信令而将UL发送方式通知给用户终端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将与能够切换UL发送方式的期间(例如,子帧)有关的信息通过高层信令而通知给用户终端。
在用户终端计算规定小区(CC)的虚拟PHR(VPH:Virtual PH)并报告的情况下,能够假设基于SC-FDMA的发送而计算虚拟PHR并报告。虚拟PHR相当于不依赖PUSCH带宽的PH,是在假设存在特定的PUSCH(和/或PUCCH)时的、不依赖实际的上行资源分配而确定的PHR。虚拟PHR例如能够应用于应用双重连接的情况。
在假设基于SC-FDMA的发送而计算虚拟PHR并报告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不考虑功率回退而计算(无功率回退时的)虚拟PHR。在该情况下,由于在虚拟PHR中不包括功率回退,所以无线基站能够估计准确的路径损耗(PL)。
或者,在用户终端计算规定小区(CC)的虚拟PHR并报告的情况下,能够假设基于OFDMA的发送而计算虚拟PHR并报告。此时,能够不考虑功率回退而计算(无功率回退时的)虚拟PHR。由此,无线基站能够适当地掌握用户终端的剩余功率。
<变形例>
也可以设为下述结构:在分配UL数据的PRB连续的情况下,无论UL发送方式是基于OFDMA还是基于SC-FDMA,规定的信号或者规定的码元都始终基于SC-FDMA来发送。
例如,设想如图6所示那样在连续的PRB中UL数据(例如,PUSCH)和参考信号(例如,探测参考信号/探测参考码元(SRS))分配到连续PRB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即使是在UL数据中应用基于OFDMA的发送的情况下,也能够对SRS应用基于SC-FDMA的发送。由此,SRS能够应用振幅一定的CAZAC序列而发送。
这样,通过应用基于SC-FDMA的发送,能够降低PAPR,从而将SRS码元对其他小区产生的干扰保持一定。此外,由于能够抑制SRS波形的发送放大器的失真,所以作为系统整体,能够提高基于SRS的信道状态(CSI)测量精度。
无论UL发送方式如何,应用基于SC-FDMA的发送的规定的信号或者规定的码元并不限定于SRS。除此之外,能够应用于PUCCH、DMRS等。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用户终端基于规定信息/规定条件来自主地切换应用于UL发送的UL发送方式(基于OFDMA的UL发送或者基于SC-FDMA的UL发送)而控制的情况。
<UL发送功率>
用户终端能够基于发送功率来控制UL发送方式(基于OFDMA的UL发送或者基于SC-FDMA的UL发送)。例如,在UL发送功率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即使UL数据的分配PRB连续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也能够应用基于OFDMA的发送。
在UL发送功率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在UL数据的分配PRB连续的情况下能够应用基于SC-FDMA的发送。另一方面,即使是在UL发送功率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在被指示了非连续的PRB分配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也能够自主地使用在分配PRB之中连续的特定的PRB来进行基于SC-FDMA的发送。或者,用户终端也可以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UL数据发送(丢弃)。
这样,在用户终端基于发送功率而控制UL发送方式的情况下,当功率有余量、且通信质量好和/或干扰不成问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基于OFDMA的UL发送而提高频率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其他情况下(例如,设定高的功率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使用基于SC-FDMA的UL发送而提高功率效率的运行。
<发送的数据类别>
用户终端能够基于发送的数据类别来切换UL发送方式(基于OFDMA的UL发送或者基于SC-FDMA的UL发送)而控制。
例如,用户终端能够对规定的信号(例如,上行控制信号)、规定的承载(例如,信令无线承载(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规定的分组数据单元(例如,PDCP/RLCcontrol PDU)应用基于SC-FDMA的UL发送。
此外,用户终端也可以将与想要应用的UL发送方式有关的信息通知给无线基站。例如,用户终端能够利用调度请求信号(SR:Scheduling Request)的资源、类别、格式中的至少任一个,将想要进行与基于OFDMA和基于SC-FDMA中的哪一个对应的UL数据发送的情况通知给无线基站。
用户终端能够对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发生的UL发送始终应用基于SC-FDMA。例如,用户终端对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应用基于SC-FDMA,生成CAZAC序列的信号而发送。此外,能够对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3(Msg3)之后的发送应用基于OFDMA。
<变形例>
在用户终端自主地判断发送的通信环境/通信系统中,能够设为始终应用基于SC-FDMA的发送的结构。例如,在应用不经由无线基站而用户终端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D2D(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始终应用基于SC-FDMA的发送。通过应用基于SC-FDMA的发送,能够抑制用户终端间的干扰,接收侧的用户终端适当地接收。
在用户终端应用UL-CA(或者DC)时,产生对于多个CC的UL发送的功率超过最大允许功率的情况(功率受限)。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发生了功率受限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基于规定条件来进行功率缩放和/或丢弃。即使是在对不同的CC应用基于SC-FDMA的UL发送和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情况下,也存在发生功率受限的顾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应用UL-CA(或者DC)时,当某CC中的基于SC-FDMA的发送和其他CC中的基于OFDMA的发送成为同时而成为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能够优先任一个(例如,SC-FDMA)而控制(功率缩放和/或丢弃)发送功率。例如,在优先SC-FDMA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将基于OFDMA的发送进行丢弃和/或功率缩放。
一般,成为功率受限的用户终端存在于覆盖范围的边缘的可能性高。因此,通过优先对于确保覆盖范围而言更为重要的(有利的)基于SC-FDMA的发送,从而能够降低用户终端的连接切断(连接断开)的可能性。另外,还能够进行控制使得无论UL发送方式如何,都优先规定小区(例如,主S)的UL发送。
此外,用户终端也可以将表示是否能够进行基于OFDMA的UL发送的UE能力信息信令(Capability)通知给无线基站。由此,无线基站能够与不能进行基于OFDMA的UL信号的用户终端(传统终端)进行区分来控制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上述各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另外,上述各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可以分别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能够应用将以LTE系统的系统带宽(例如,20MHz)为一个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作为一体的载波聚合(CA)和/或双重连接(DC)。另外,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被称为超3G、LTE-A(LTE-Advanced)、IMT-Advanced、4G、5G、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Access))等。
图7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形成宏小区C1的无线基站11、在宏小区C1内配置且形成比宏小区C1窄的小型小区C2的无线基站12a~12c。此外,在宏小区C1以及各小型小区C2中,配置有用户终端20。
用户终端20能够连接到无线基站11以及无线基站12这双方。设想用户终端20通过CA或者DC而同时使用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宏小区C1和小型小区C2。此外,用户终端20能够使用多个小区(CC)(例如,6个以上的CC)而应用CA或者DC。此外,能够对用户终端20和无线基站11/无线基站12间的UL发送和/或DL发送应用缩短TTI。
在用户终端20和无线基站11之间,在相对低的频带(例如,2GHz)中能够使用带宽窄的载波(被称为现有载波、传统载波(Legacy carrier)等)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在用户终端20和无线基站12之间,可以在相对高的频带(例如,3.5GHz、5GHz等)中使用带宽宽的载波,也可以使用和与无线基站11之间相同的载波。另外,各无线基站利用的频带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
在无线基站11和无线基站12之间(或者,2个无线基站12间),能够设为有线连接(例如,基于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的光纤、X2接口等)或者无线连接的结构。
无线基站11以及各无线基站12分别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经由上位站装置30连接到核心网络40。另外,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含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并不限定于此。此外,各无线基站12也可以经由无线基站11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
另外,无线基站11是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宏基站、汇聚节点、eNB(eNodeB)、发送接收点等。此外,无线基站12是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小型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HeNB(家庭(Home)eNodeB)、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发送接收点等。以下,当不区分无线基站11以及12的情况下,总称为无线基站10。
各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等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可以不仅包含移动通信终端,还包含固定通信终端。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对上行链路应用OFDMA和/或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子载波),对各子载波映射数据而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将系统带宽对每个终端分割为由一个或连续的资源块组成的带域,多个终端利用相互不同的带域,从而降低终端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广播信道(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下行L1/L2控制信道等。通过PDSCH而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此外,通过PBCH而传输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下行L1/L2控制信道包括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等。通过PDCCH而传输包括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等。通过PCFICH而传输用于PDCCH的OFDM码元数。通过PHICH而传输对于PUSCH的HARQ的送达确认信号(ACK/NACK)。EPDCCH与PDSCH(下行共享数据信道)进行频分复用,与PDCCH同样地用于传输DCI等。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等。通过PUSCH而传输用户数据、高层控制信息。包括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或无线质量信息(CQI)等中的至少一个的上行控制信息(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通过PUSCH或者PUCCH而传输。通过PRACH而传输用于建立与小区的连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无线基站>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无线基站10具备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以及传输路径接口106。另外,发送接收单元103由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构成。
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10发送给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关于用户数据,进行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等发送处理,并被转发给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关于下行控制信号,也被进行信道编码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等发送处理,并被转发给发送接收单元103。
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而被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并将其发送。在发送接收单元103中进行了频率变换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102进行放大,并从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
发送接收单元(发送单元)103能够发送用户终端用于对UL信号选择基于OFDMA的发送和/或基于SC-FDMA的发送的信息。另外,发送接收单元1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器/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者发送接收装置构成。另外,发送接收单元103可以作为一体的发送接收单元来构成,也可以由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构成。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信号,在发送接收天线101中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在放大器单元102中进行放大。发送接收单元103接收在放大器单元102中进行了放大的上行信号。发送接收单元1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在输入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Inverse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以及PDCP层的接收处理,并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转发给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呼叫处理、或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或无线资源的管理。
传输路径接口106经由规定的接口与上位站装置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传输路径接口106可以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基于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Interface))的光纤、X2接口)与相邻无线基站10发送接收(回程信令)信号。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图9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设无线基站1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功能块。如图9所示,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具备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单元)302、映射单元303和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
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对在PDSCH中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在PDCCH和/或EPDCCH中传输的下行控制信号的调度(例如,资源分配)进行控制。此外,还进行系统信息、同步信号、寻呼信息、CRS(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SI-RS(小区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等的调度的控制。此外,对上行参考信号、在PUSCH中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在PUCCH和/或PUSCH中发送的上行控制信号等的调度进行控制。另外,控制单元301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者控制装置。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生成DL信号(包括下行数据信号、下行控制信号),并输出到映射单元303。具体而言,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包括用户数据的下行数据信号(PDSCH),并输出到映射单元303。此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包括DCI(UL许可)的下行控制信号(PDCCH/EPDCCH),并输出到映射单元303。此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CRS、CSI-RS等下行参考信号,并输出到映射单元303。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者信号生成装置。
映射单元3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将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中生成的DL信号映射到规定的无线资源,并输出到发送接收单元103。映射单元3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者映射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对从用户终端20发送的UL信号(HARQ-ACK、PUSCH等)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处理结果输出到控制单元301。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者信号处理装置、以及测量器、测量电路或者测量装置构成。
<用户终端>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用户终端20具备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应用单元205。另外,发送接收单元203可以由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构成。
在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中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202中放大。各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在放大器单元202中放大后的下行信号。发送接收单元2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
发送接收单元(接收单元)203接收DL数据信号(例如,PDSCH)或DL控制信号(例如,PDCCH等)。此外,发送接收单元(接收单元)203发送UL控制信号或对于UL许可/HARQ-ACK的PUSCH。另外,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器/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者发送接收装置。
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对被输入的基带信号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被转发给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更高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数据中,广播信息也被转发给应用单元205。
另一方面,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或信道编码、预编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IFFT处理等,并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后发送。在发送接收单元203中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单元202放大并从发送接收天线201发送。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1中,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设用户终端2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功能块。如图11所示,用户终端2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具备控制单元4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映射单元403和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
控制单元401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取得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在PDCCH/EPDCCH中发送的信号)以及下行数据信号(在PDSCH中发送的信号)。控制单元401基于下行控制信号、或判定了是否需要对于下行数据信号的重发控制的结果等,控制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等)或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具体而言,控制单元401能够进行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映射单元403以及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的控制。
控制单元401能够根据规定条件而对UL信号应用(切换)基于OFDMA的发送和/或基于SC-FDMA的发送。例如,控制单元401能够基于从无线基站发送的信息来控制基于OFDMA的发送和/或基于SC-FDMA的发送。此外,控制单元401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对基于OFDMA的发送和基于SC-FDMA的发送变更参考信号的配置位置。
此外,控制单元401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在进行基于OFDMA的发送的情况下,在相同的子帧中将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共享信道进行频分复用而发送。此外,控制单元401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对上行共享信道应用基于OFDMA的发送,对上行控制信道应用基于SC-FDMA的发送,且将上行共享信道和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分复用。
此外,控制单元401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在应用基于OFDMA的发送而在上行共享信道中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行控制信息和参考信号进行频率复用而发送。此外,控制单元401能够对基于OFDMA的发送和基于SC-FDMA的发送应用不同的发送功率控制。此外,控制单元401能够基于UL的发送功率、要发送的信号的种类以及发送方法中的至少任一个来选择基于OFDMA的发送或者基于SC-FDMA的发送。此外,控制单元401在被分配连续的PRB的情况下,能够无论规定条件如何都对特定的UL信号应用基于SC-FDMA的发送。
另外,控制单元401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者控制装置。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UL信号,并输出到映射单元403。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等上行控制信号。
此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上行数据信号。例如,在从无线基站10通知的下行控制信号中包括UL许可的情况下,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从控制单元401被指示生成上行数据信号。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者信号生成装置。
映射单元4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将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中生成的上行信号(上行控制信号和/或上行数据)映射到无线资源,并向发送接收单元203输出。映射单元4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者映射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对DL信号(例如,从无线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在PDSCH中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等)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从无线基站10接收到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401。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例如将广播信息、系统信息、RRC信令、DCI等输出到控制单元401。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者信号处理装置、以及测量器、测量电路或者测量装置构成。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构成本发明的接收单元。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表示功能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通过硬件以及软件的任意的组合而实现。此外,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并不特别限定。即,各功能块可以通过物理地结合的1个装置而实现,也可以将物理地分离的2个以上的装置有线或者无线连接,通过这些多个装置而实现。
例如,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的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使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等硬件而实现。此外,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可以通过包括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网络连接用的通信接口、存储器、保持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的计算机装置而实现。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等可以作为进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来发挥作用。
在此,处理器或存储器等通过用于信息通信的总线而连接。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是软盘、光盘、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硬盘等存储介质。此外,程序可以经由电信线路而从网络发送。此外,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可以包括输入键等输入装置、或显示器等输出装置。
无线基站10以及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可以通过上述的硬件而实现,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所执行的软件模块而实现,也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而实现。处理器通过使操作系统进行操作而控制用户终端的整体。此外,处理器从存储介质将程序、软件模块或数据读出到存储器,并根据这些而执行各种处理。
在此,该程序只要是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操作的程序即可。例如,用户终端20的控制单元401可以通过在存储器中存储且在处理器中操作的控制程序而实现,关于其他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实现。
此外,软件、命令等可以经由传输介质来发送接收。例如,在软件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以及数字订户线路(DSL)等有线技术和/或红外线、无线以及微波等无线技术而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的远程源发送的情况下,这些有线技术和/或无线技术包含在传输介质的定义中。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用语和/或本说明书的理解所需的用语可以置换为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含义的用语。例如,信道和/或码元可以是信号(信令)。此外,信号可以是消息。此外,分量载波(CC)也可以被称为载波频率、小区等。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由绝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由相对于规定的值的相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由对应的其他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也可以是通过索引来指示的。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可在上述的整个说明中提及的数据、命令、指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码片等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者磁性粒子、光场或者光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的组合来表示。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伴随着执行而切换使用。此外,规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是X”的通知)并不限定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不进行该规定的信息的通知)进行。
信息的通知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高层信令(例如,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信令、广播信息(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Block))、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其他的信号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施。此外,RRC信令可以被称为RRC消息,例如,也可以是RRC连接设置(RRC ConnectionSetup)消息、RRC连接重构(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等。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利用LTE(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A(LTE-Advanced)、超3G、IMT-Advanced、4G、5G、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CDMA2000、UMB(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UWB(超宽带(Ultra-WideBand))、Bluetooth(注册商标)、其他的合适的系统的系统和/或基于它们而被扩展的下一代系统。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时序、流程图等只要不矛盾,则可以调换顺序。例如,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按照例示的顺序提示各种步骤的元素,并不限定于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清楚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确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以及范围。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本申请基于在2015年8月21日申请的特愿2015-164188。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10)

1.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
生成单元,生成要发送给无线基站的UL信号;以及
控制单元,对所生成的UL信号的发送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UL信号切换应用基于OFDMA的发送和基于SC-FDMA的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从无线基站发送的信息来控制基于OFDMA的发送和基于SC-FDMA的发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对基于OFDMA的发送和基于SC-FDMA的发送变更参考信号的配置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基于OFDMA的发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在相同的子帧中将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共享信道进行频分复用而发送。
5.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对上行共享信道应用基于OFDMA的发送,对上行控制信道应用基于SC-FDMA的发送,并且将上行共享信道和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时分复用。
6.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应用基于OFDMA的发送而在上行共享信道中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上行控制信息和参考信号进行频率复用而发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UL的发送功率、要发送的信号的种类以及发送方法中的至少任一个来选择基于OFDMA的发送或者基于SC-FDMA的发送。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被分配连续的PRB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对特定的UL信号只应用基于SC-FDMA的发送。
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进行UL信号的发送的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生成要发送给无线基站的UL信号的步骤;以及
进行所生成的UL信号的发送的步骤,
对所述UL信号切换应用基于OFDMA的发送和基于SC-FDMA的发送。
10.一种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送单元,对用户终端发送DL信号;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UL信号,
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用于由所述用户终端对所述UL信号选择基于OFDMA的发送和基于SC-FDMA的信息。
CN201680048015.2A 2015-08-21 2016-08-12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7926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4188 2015-08-21
JP2015-164188 2015-08-21
PCT/JP2016/073797 WO2017033779A1 (ja) 2015-08-21 2016-08-12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6031A true CN107926031A (zh) 2018-04-17
CN107926031B CN107926031B (zh) 2022-02-22

Family

ID=5810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8015.2A Active CN107926031B (zh) 2015-08-21 2016-08-12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7287B2 (zh)
EP (1) EP3340718B1 (zh)
JP (1) JP6633084B2 (zh)
CN (1) CN107926031B (zh)
ES (1) ES2839173T3 (zh)
PT (1) PT3340718T (zh)
WO (1) WO20170337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84978B2 (en) * 2016-01-13 2020-09-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845147B (zh) 2016-11-03 2021-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上行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0432441B2 (en) * 2017-02-06 2019-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and formats for DL control channels
WO2019049382A1 (ja) * 2017-09-11 2019-03-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9084926A1 (zh) * 2017-11-03 2019-05-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D2d通信中资源池共享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2581454B1 (ko) * 2017-11-10 2023-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509551B2 (en) * 2018-09-04 2022-11-22 Netscout Systems Texas, Llc Monitoring spectral efficiency
WO2021009552A1 (en) * 2019-07-18 2021-0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qi saturation mitigation in massive mu-mimo systems
CN113543081B (zh) * 2020-04-20 2023-06-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8118964A (zh) * 2022-04-29 2024-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9552A (zh) * 2008-08-11 2011-07-06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ofdma和sc-fdma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2150387A (zh) * 2008-09-12 2011-08-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有效识别上行链路传输中的系统波形
CN102934504A (zh) * 2010-04-05 2013-02-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CN103597772A (zh) * 2011-06-01 2014-02-19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用于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具有仅单个分量载波可用的站间载波聚合的信令布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6946B2 (ja) 2008-06-17 2013-12-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CN105227284B (zh) * 2008-09-26 2019-03-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JP5482068B2 (ja) 2009-10-01 2014-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中継局、中継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RU2529880C1 (ru) * 2010-09-14 2014-10-10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JP5415572B2 (ja) * 2012-02-10 2014-0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325483B2 (en) * 2013-03-15 2016-04-26 Wi-Lan Labs, Inc. Flexible MIMO resource allocation through cross-correlation nulling and frequency domain segmented receiver processing
JP6376757B2 (ja) * 2014-01-14 2018-08-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9552A (zh) * 2008-08-11 2011-07-06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ofdma和sc-fdma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2150387A (zh) * 2008-09-12 2011-08-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有效识别上行链路传输中的系统波形
CN102934504A (zh) * 2010-04-05 2013-02-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CN103597772A (zh) * 2011-06-01 2014-02-19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用于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具有仅单个分量载波可用的站间载波聚合的信令布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49487A1 (en) 2018-08-30
EP3340718A1 (en) 2018-06-27
ES2839173T3 (es) 2021-07-05
EP3340718A4 (en) 2019-03-20
PT3340718T (pt) 2020-12-24
WO2017033779A1 (ja) 2017-03-02
US10667287B2 (en) 2020-05-26
EP3340718B1 (en) 2020-11-25
JP6633084B2 (ja) 2020-01-22
CN107926031B (zh) 2022-02-22
JPWO2017033779A1 (ja) 2018-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2254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028714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JP6019182B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926031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736067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926002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6105672B2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8293035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JP7054405B2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EP3282591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702711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0952233B2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926015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7926010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026547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8141303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164141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