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3924B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3924B
CN107923924B CN201680045872.7A CN201680045872A CN107923924B CN 107923924 B CN107923924 B CN 107923924B CN 201680045872 A CN201680045872 A CN 201680045872A CN 107923924 B CN107923924 B CN 1079239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nalysis
light
chopping mechanism
reaction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58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3924A (zh
Inventor
小西励
牧野彰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23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3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3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3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82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precipitate or turbid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7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Optical Measuring Cell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自动分析装置向反应容器中的样本与试剂的混合液入射来自光源的光,通过用受光器捕捉透过或散射的光量、波长的变化,进行目的成分的定量、定性分析。若向受光器入射来自外部的光等光源以外的光,则不能准确地测量光的光量、波长的变化,因此目的成分的分析也不能准确地测定。尤其是,在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分析单元的机构中,在利用某个分析端口实施分析中,各种机构访问其它分析端口,由此,有时该机构反射的光等环境光进入分析中的分析端口,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在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分析单元中,利用第一遮光机构和具备开口部的第二遮光机构,能够使环境光不会入射至分析中的分析端口,而且各种机构能够访问任意的分析端口。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血液等生物样品所含有的成分自动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尤其是涉及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技术,该分析端口由对分析对象照射光的光源和检测从光源照射出的光的检测器构成。
背景技术
作为对血液等生物样品所含有的目的成分进行分析的装置,广泛使用如下自动分析装置,其向作为分析对象的混合了样品和试剂的反应液照射来自光源的光,并对由此所得到的单一或多个波长的透过光、散射光的光量进行测定。
在生化检验、血液检验的领域等,自动分析装置有进行生物样品中的目的成分的定量、定性分析的生化分析用的装置、对作为样品的血液的凝固能进行测定的血液凝固分析用的装置等。
任一种分析都是通过利用受光器捕捉光源的光的光量、波长的变化来进行目的成分的定量、定性分析。若来自外部的光等光源以外的光进入受光器,则无法正确地测量光的光量、波长的变化,因此,目的成分的分析也无法正确地测定。
关于用于防止来自外部的光进入受光器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对如下技术进行了说明,该技术具备设置有开口部的两个遮光机构,在将测定容器载置于检测器时,保护受光元件免受过度光照。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结构,即具备遮光部件和盖,上述遮光部件设置于试管设置位置的下方,除了测光时以外、即在试管未设置于测定室的状态下,对向检测器的光入射进行遮光,且在试管被插入测定室时,伴随着该试管被压入而进行下降动作,从而能够使来自测定对象的光进入检测器,上述盖在测光时设置于试管的上部并覆盖开口部。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对如下技术进行了说明,即,具备在测定部位的比色皿安装位置上的测定部位与试剂分注机构之间进行遮光的遮光器机构,在试剂分注机构在测光部位上旋转往复移动时,利用遮光器机构在比色皿安装位置上进行覆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02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468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1659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为了对应分析处理数量的增加、分析项目数量的增加的要求,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自动分析装置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因此,在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结构中,为了高效地推进分析处理,期望同时实施样品的测光和样品、试剂等的分注机构这样的各种机构对分析端口的访问。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遮光机构的结构中,在各种机构访问分析部时需要对受光器进行遮光,因此,无法在访问期间对样品进行测光。即,无法同时实施上述的两个动作。
另外,关于专利文献2中所说明的遮光机构的结构,如上所述,具有弹簧的遮光部件能够在试管插入时、排出时为了保护受光器而进行遮光,但在试管被设置于测定室的情况下,原本就不起作用。另外,关于本文献中的在测光时对试管的开口部进行遮光的盖部件,在适用于多个分析端口的情况下,需要单独准备分析端口的数量的盖部件。该情况下,虽然能够同时实施样品的测光和对分析端口的访问,但在成本、装置空间的方面存在问题。
另外,关于专利文献3中所说明的遮光机构的结构,在具备对多个分析端口通用的单个遮光机构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在利用某特定的分析端口对样品进行测光期间,为了使各种机构能够访问其它分析端口,需要打开分析端口。这时,就测光中的分析端口的光源的光而言,由于检测器检测到分注机构等其它构造物反射的光、从外部进入的光等,因此存在对测光结果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在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结构中,也可通过高效地进行对各分析端口的动作来高速地执行分析,且实现抑制了噪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的可靠性高的分析。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方案,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反应容器,其容纳样本与试剂的混合液;分注机构,其向该反应容器分注上述样本、上述试剂;分析单元,其具备多个具有光学系统的分析端口,上述光学系统由向容纳有该混合液的反应容器照射光的光源和对从该光源照射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部构成;第一遮光机构,其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第二遮光机构,其具有开口部,且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一部分分析端口进行遮光;以及控制部,其对上述分注机构、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及上述第二遮光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就上述控制部而言,在通过上述第一遮光机构对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的状态下,移动上述第二遮光机构,以使上述开口部定位在预定的分析端口的位置,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移动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解除该第一遮光机构的遮光。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一方案,在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对执行样品的测光的分析端口可靠地进行遮光,并且在此期间,其它任意的分析端口以使分注机构等能够访问的方式开口,因此,减少噪声对测光结果的影响,有利于实现高精度且高速的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端口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具备遮光机构的分析单元的基本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中的试剂分注时的遮光机构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A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中的试剂分注时的遮光机构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5B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中的试剂分注时的遮光机构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分析端口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分析端口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说明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现有的分析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具备两模块的血液凝固分析部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血液凝固分析部的结构的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的具备生化分析部和血液凝固分析部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图。
图1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中的试剂分注时的遮光机构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遮光机构的配置与遮光范围的关系的图。
图1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的分析动作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整体上,对于各图中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各结构部分,原则上标注相同的符号,有时会省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在此,作为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个方案,对进行血液凝固分析的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如本图所示,自动分析装置100主要由样品盘102、试剂盘104、样品分注机构106、试剂分注机构107、样品分注端口108、分析端口109、反应容器供给部110、第一遮光机构117、第二遮光机构118、反应容器转移机构113以及控制部114等构成。
样品盘102是绕顺时针、绕逆时针自由旋转的盘状的单元,能够在其圆周上配置多个容纳标准样品、被检样品等样品的样品容器(样本容器)101。
试剂盘104与样品盘102相同,是绕顺时针、绕逆时针自由旋转的盘状的单元,能够在其圆周上设置多个容纳试剂的试剂容器103,其中,上述试剂含有与样品所含的各检验项目的成分进行反应的成分。另外,本图虽未示出,但试剂盘104也能够构成为,通过具备保冷机构等,可对配置的试剂容器103内的试剂进行保冷。
反应容器转移机构113将分析使用的反应容器105从反应容器供给部110移送、搬入至样品分注端口108。另外,将分注了样品后的反应容器105从样品分注端口108搬出,并移送、搬入至分析端口109。分析结束后,将分析端口109内的反应容器105搬出,并向反应容器废弃部112移送。
样品分注机构106吸引被保持在样品盘102的样品容器101内的样品,向设置于样品分注端口108的反应容器105内进行样品的分注。在此,样品分注机构106的动作伴随未图示的样品用注射泵的动作,且基于控制部114的指示而被控制。
试剂分注机构107吸引被保持于试剂盘104的试剂容器103内的试剂,向在设置于分析端口109的被分注了样品的反应容器105内进行分注。在此,试剂分注机构107的动作伴随未图示的试剂用注射泵的动作,且基于控制部114的指示而被控制。
在清洗机构111中,进行样品分注机构106、试剂分注机构107的清洗。
另外,整体上,控制部114实施样品盘102、试剂盘104、第一遮光机构117以及第二遮光机构118的开闭动作、样品分注机构106、试剂分注机构107的上下以及水平动作、未图示的样品用注射泵、试剂用注射泵的动作、清洗机构111中的未图示的清洗水的供给动作、分析端口109a的光源115以及受光部116的动作、基于检测结果的血液凝固时间、目的成分的浓度的运算等的数据处理动作等构成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各种结构的动作、条件设定等的控制。此外,在本图中,控制部114与各个结构部连接,且对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进行控制,但也能够构成为每个结构部分别具备独立的控制部。
〈分析端口的结构〉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分析单元的各分析端口的基本结构的剖视图。在分析端口109设有用于设置反应容器105的槽。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单元109中,设有多个分析端口109a。
因此,能够将反应容器105设置于各个分析端口109a,能够同时进行多个样品的分析。此外,在图1中,对分析单元109中多个分析端口109a配置成一列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试剂分注机构107、反应容器转移机构113不是如上述那样水平移动而是旋转移动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沿圆形的盘状的分析单元109的圆周具备多个分析端口109a等,能够配合其它机构的结构、动作而应用各种分析单元109的结构。
分析端口109a对于容纳的一个反应容器105分别具备光源115和受光部(检测器)116。此外,在图2中,示出了对于一个反应容器105具备一个光源115和两个受光部116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根据分析条件等,对于一个反应容器105也能够将受光部116的数量设为一个,或者也能够设定为三个以上。同样,也能够将光源115的数量设为两个以上,或者对于多个反应容器105,将光源115设定为一个等,能够根据需要应用各种结构。
如本图所示,光源115设置于保持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下方,受光部116以成为比全量容纳反应液704(指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液)的状态下的液面的高度靠下方的高度的方式设置于保持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侧面侧。来自光源115的光从下方向设置于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中的反应液704照射,且由于因反应液中发生的反应而产生的析出物而散射。若析出物增加,则这样散射的光也增加,因此通过利用受光部(检测器)116检测该散射光,能够求出析出物的量。
例如,在血液凝固检验项目中,若样品与试剂发生反应,则随着时间的推移,纤维蛋白析出。然后,伴随该纤维蛋白的析出,散射的光量也增加。通过检测该光量,能够求出样品中的纤维蛋白原量(Fbg)。另外,通过使用与各个检验项目相对应的试剂,同样地对光量进行监视,也能够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其它血液凝固检验项目进行分析。例如,如本图所示,在将光源115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下部,且受光部(检测器)116以相对于光源115的光轴呈90°的方式在对面上设置两个的情况下,从被容纳的反应容器105的下部的光源115照射的光由于反应液中的纤维蛋白的析出而散射,该散射光量伴随着纤维蛋白的析出的增加而增加,且被受光部(检测器)116检测。
<分析单元>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具备遮光机构的分析单元的基本结构的立体图。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109由多个分析端口109a构成。在此,分析单元109在被容纳的反应容器105的上方具有第一遮光机构117和第二遮光机构118。
第一遮光机构117具备用于进行开闭的驱动部(本图中未示出),且基于图1所示的控制部114的指示,向图中117a、117b的方向移动,从而进行开闭动作。即,第一遮光机构117通过向纸面的进深侧的方向117a移动而使分析单元109中的各分析端口109a开口。另外,第一遮光机构117通过向纸面的跟前侧的方向117b移动而对分析单元109的各分析端口109a进行遮光。
第二遮光机构118设置于第一遮光机构117与分析单元109之间。在第二遮光机构118,以分注机构等机构能够访问任意位置的分析端口109a的方式设置有开口部1181。在此,开口部1181的大小设定为如下尺寸,即,样品分注机构106、试剂分注机构107、反应容器转移机构113等机构访问时不会发生干涉,且从上方观察,容纳于相邻的位置的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是隐藏的。例如,作为一例,在反应容器的直径为约7mm,各分析端口109a的间隔为约18mm时,开口部1181的直径只要为7mm以上且29mm以下即可。但是,由于开口部的直径越小越能够减小环境光的影响,因此,优选设置为机构访问分析端口109a时所需的最小限度的直径。
第二遮光机构118具备用于移动开口部的位置的驱动部(本图中未示出),且基于控制部114的指示在沿着多个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排列的方向、即向图中118a、118b的方向动作。即,在本图所示的结构的例中,若第二遮光机构118向图中右方向118a移动,则开口部1181从分析端口109a的No.2的位置向No.1的位置移动。另外,若第二遮光机构118向图中左方向118b移动,则开口部1181从分析端口109a的No.2的位置向No.3或者No.4的位置移动。此外,在本图中,示出了设置有一个第二遮光机构118的开口部1181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能够根据分析条件设定为两个等,能够应用各种结构。
关于第二遮光机构118具备两个开口部1181的结构,在第二实施方式后述。
<遮光机构的动作>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中的试剂分注时的遮光机构的结构的剖视图。本图中,对于配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No.2的位置的反应容器105,试剂分注机构107将要开始试剂的吐出动作。如本图所示,在试剂分注机构107对配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No.2的位置的反应容器105吐出试剂时,需要第一遮光机构相对于分析单元109向纸面进深侧的方向移动,形成分析单元109的各分析端口109a开口的状态。
在此,图8是表示具备多个分析端口的现有的分析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即,表示不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遮光机构117、第二遮光机构118,且分析单元109中的全部分析端口109a均开口的样子。
在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液具有浑浊度的情况下,若环境光入射至分析中的分析端口109a,则入射的光散射,进入受光部(检测器)116,成为干扰测光数据的原因。例如,作为环境光的一种,使用来自分析端口109a的光源115的光进行说明。如本图所示,从分析端口109a的光源115向容纳有反应液704的反应容器105入射的光401碰到位于反应容器105的上方的试剂分注动作中的试剂分注机构107而反射。其结果,产生的反射光402向相邻的测光动作中的分析端口109a的No.3的方向入射,被该位置的分析端口109a中的未图示的受光部(检测器)116检测,成为噪声。另外,在此,即使具备承担分析单元109中的全部分析端口109a的遮光或开口的遮光机构(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遮光机构),在该结构中,在试剂分注机构107访问任意的分析端口109a时,必须使全部分析端口a开口,因此,碰到试剂分注机构107而产生的反射光402还是会进入测光动作中的分析端口109a的位置的方向,成为噪声的原因。进一步地,这时,为了抑制噪声的影响,也考虑了将成为机构访问的对象的分析端口109a的光源熄灭(OFF)。然而,由于热、电流的变动等,将光源点亮(ON)之后的光量的变动变大,因此,尤其不适用于像血液凝固分析装置这样在将试剂吐出至样品后立即开始测定的分析条件的情况。
在此,返回图4,相对于上述的现有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备遮光机构的分析单元109中,相对于碰到试剂分注机构107而产生的反射光402,第二遮光机构118发挥阻止作用,因此,不会影响相邻的分析端口109a的No.3的测光动作。另外,即使反射光402的行进方向与本图所示的方向不同,也能够防止反射光进入分析端口109a的No.2以外的任意位置。
而且,在分析端口109a的No.2的位置,试剂分注机构107能够通过第二遮光机构118的开口部1181访问反应容器105,吐出试剂。
此外,在上述的结构中,作为一例,对试剂分注机构107访问反应容器10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取而代之,在样品分注机构106、反应容器转移机构113访问的方案中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在上述的例中,对在第一遮光机构117的下方配置有具备开口部的第二遮光机构118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第二遮光机构118的下方设置第一遮光机构117。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但如后所述,能够遮光的范围缩小。
在此,使用图13,对第一、第二遮光机构的配置与遮光范围的关系进行说明。图13(a)是在第一遮光机构117的下方配置有具备开口部的第二遮光机构118的结构,是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的配置。图13(b)是在具备开口部的第二遮光机构118的下方配置有第一遮光机构117的结构。这时,第一遮光机构117为开放状态。在此,将开口部的半径设为r,将从受光位置到下侧遮光器的距离设为h,将从下侧遮光器到上侧遮光器的距离设为Δh。在成为杂散光的原因的杂散光源相距受光位置处于H的距离的情况下,图13(a)中,杂散光源的照射范围Ra成为(H×r)/(H-h)。图13(b)中,杂散光源的照射范围Rb成为(H×r)/(H-(h+Δh))。由此,Ra<Rb。即,(a)的结构能够遮光的范围更大。
此外,如果端口间的距离比R大,则能够防止杂散光源的光进入。
〈遮光机构的动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各机构、尤其是遮光机构的动作的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使用图1,对样品分注动作进行说明。在进行对反应容器105的样品分注动作时,自动分析装置100中的反应容器转移机构113把持配置于反应容器供给部110的反应容器105,向样品分注端口108输送并设置。样品分注机构106移动至设置于样品盘102的样品容器101上,吸引容纳于样品容器101内的样品。吸引样品后,样品分注机构106移动至设置于样品分注端口108的反应容器105上,吐出样品,从而进行分注。接着,反应容器转移机构113把持样品分注后的反应容器105,并设置于分析单元109。
接着,使用图5A、图5B,对分析单元109中的试剂分注时的第一遮光机构117和第二遮光机构118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A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中的试剂分注时的遮光机构的动作的俯视图。另外,图5B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中的试剂分注时的遮光机构的动作的流程图。在此,本方式中对试剂分注时进行说明,但反应容器105向分析端口109a的设置时、用于废弃的回收时等其它机构访问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适用。在样品分注、试剂分注时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遮光机构的情况下,除了遮蔽上述的来自外部的光之外,还能够减少分注导致的飞散所引起的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此外,如上所述,第一、第二遮光机构117、118、试剂分注机构107等的动作由控制部114控制。
图5(a)是第一遮光机构117关闭的状态,是以使第二遮光机构118的开口部1181位于分析端口109a的No.1的方式将第二遮光机构118移动后的样子。在此,作为动作,首先,移动第一遮光机构117,以成为关闭全部分析端口的状态(步骤501),移动第二遮光机构118,以使开口部1181位于试剂分注机构107等其它机构访问的对象、即预定的分析端口109a的位置,即No.1(步骤502)。
接着,当第一遮光机构117向图中117a的方向移动时(步骤503),如图5(b)所示,成为仅第二遮光机构118位于分析单元109上的状态。在此,在图5(b)的状态下,仅分析端口109a的No.1经由开口部1181露出,其它全部处于被遮光的状态。因此,即使分析端口109a的No.1以外的分析端口109a为了分析而处于测光中,也不会使来自分析端口109a的No.1的光源115的光碰到试剂分注机构107等其它机构而反射的光等环境光入射至受光部(检测器)116,且能够从开口部1181访问,对反应容器105执行试剂的吐出动作等。
在对分析端口109a的No.1的访问、以及试剂分注等各种动作(步骤504)结束后,第一遮光机构117向图中117b的方向移动,以对分析单元109的全部分析端口109a进行遮光(步骤505),成为图5(c)的状态。
然后,判断是否存在成为机构接下来访问的对象的分析端口109a(步骤506),在此,在例如向分析端口109a的No.2的位置处的反应容器105分注试剂的情况下,第二遮光机构118从图5(c)的状态向图中118b的方向移动,如图5(d)所示,第二遮光机构118的开口部1181位于分析端口109a的No.2的位置。在此,本方式中,对机构先访问了分析端口109a的No.1的位置后向,向成为接下来的机构访问的对象的分析端口109a的No.2的位置移动的情况、即第二遮光机构118向图中118b的方向移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根据机构先访问的分析端口109a的位置与成为接下来访问的对象的分析端口109a的位置的位置关系,第二遮光机构118有时向图中118a的方向移动。
之后,第一遮光机构117向图中117a的方向移动,从而成为图5(e)的状态。图5(e)的状态下,能够经由第二遮光机构118的开口部1181访问设置于分析端口109a的No.2的位置的反应容器105,执行试剂分注等动作。这时,通过第二遮光机构118,试剂分注机构107等机构反射的光等环境光无法进入分析端口109a的No.2的位置以外的分析端口109a。因此,能够防止光向测光中的分析端口109a的受光部116入射。
另一方面,在图5(c)之后,在不存在成为机构接下来访问的对象的分析端口109a的情况下,在此结束本动作。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对从分析端口109a的No.1的位置起依次访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即,根据上述的方法,通过以到达作为各种机构访问的对象的分析端口109a的位置的方式控制第二遮光机构118的开口部1181,能够不依照使用的分析端口109a的次序而以各种方案进行应用,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此,图14表示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中的分析动作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以上,具备多个分析端口109a的分析单元109具有能够对全部分析端口109a进行遮光的第一遮光机构117和具有开口部且对多个分析端口109a中的一部分分析端口109a进行遮光的第二遮光机构118,在上述这样的结构中,在通过第一遮光机构117对全部分析端口109a进行遮光的状态下,移动第二遮光机构118,以使开口部1181定位于作为访问对象的预定的分析端口109a的位置,在移动第二遮光机构118后,移动第一遮光机构,以解除第一遮光机构117的遮光,从而能够抑制环境光向分析中的分析端口109a入射,且各种机构能够访问任意的分析端口109a。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第二遮光机构118具备一个开口部118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12,对第二遮光机构118具备两处开口部118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中的试剂分注时的遮光机构的动作的俯视图。在此,第二遮光机构118具备隔开间隔的两个开口部1181、1182。
图12(a)是第一遮光机构117关闭的状态,是为使第二遮光机构118的开口部1181位于分析端口109a的No.1,而将第二遮光机构118移动后的样子。在此,任何分析端口109a均未位于第二遮光机构的另一方的开口部1182的下方。
接着,当第一遮光机构向图中117a的方向移动时,如图12(b)那样,成为仅第二遮光机构118位于分析单元109上的状态。在此,仅分析端口109a的No.1经由开口部1181露出,其它全部处于被遮光的状态。因此,即使分析端口109a的No.1以外的分析端口109a为了分析而在测光中,也不会使来自分析端口109a的No.1的光源115的光碰到试剂分注机构107等其它机构而反射的光等环境光入射至受光部(检测器)116,并且能够从开口部1181访问反应容器105,执行试剂的吐出动作等。
接着,当第一遮光机构117向图中117b的方向移动,以对分析单元109的全部分析端口109a进行遮光时,成为图12(c)的状态。
接着,在具有成为机构接下来访问的对象的分析端口109a,且向例如分析端口109a的No.4的位置处的反应容器分注试剂的情况下,第二遮光机构118从图12(c)的状态向图中118a的方向移动,如图12(d)所示,第二遮光机构118的开口部1182位于分析端口109a的No.4的位置。
这样,根据具备具有两个开口部1181、1182的第二遮光机构118的结构,在如上述的例那样,在分析端口109a的No.1之后访问No.4的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遮光机构118的移动量较少。即,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一个开口部1181的第二遮光机构118的情况下,为了从分析端口109a的No.1的位置移动至No.4的位置,开口部1181向图中118b的方向移动分析端口109的No.2、No.3、No.4这三个的量,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遮光机构118,如上所述,通过向图中118b的方向移动一个的量,便能够将开口部1182定位于分析端口109a的No.4的位置。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分析端口109a的光源115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下侧,将受光部(检测器)116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侧面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光源115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侧面,将受光部(检测器)116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下侧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分析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如本图所示,能够构成为,通过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下侧的受光部(检测器)116,对来自光源115的光进行检测,光源115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侧面。
通过将光源115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侧面,来自光源115的光仅在反应液704散射出的光被机构反射,因此,能够减少环境光。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将光源以及受光部(检测器)116的数量分别设为一个而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相对于一个反应容器105,将受光部116的数量设为两个以上、将光源115的数量设为两个以上,或者相对于多个反应容器105,将光源115设为一个等,能够应用各种结构。
第四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分析端口109a的光源115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下侧,受光部(检测器)116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侧面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将光源115以及受光部(检测器)116均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侧面。
通过将光源115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侧面,从而来自光源115的光仅在反应液704散射出的光被机构反射,因此能够减少环境光。另外,通过将受光部(检测器)116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侧面,从而环境光仅在反应液704散射出的光进入受光部(检测器)116,因此能够减少环境光的影响。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将光源115以及受光部(检测器)116的数量分别设为一个而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相对于一个反应容器105,将受光部(检测器)116的数量设为两个以上、将光源115的数量设为两个以上,或者相对于多个反应容器105,将光源115设为一个等,能够应用各种结构。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分析端口的结构的俯视图。如本图所示,能够构成为,将来自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侧面的光源115的光,通过配置于设置在分析端口109a的反应容器105的另一侧面的受光部(检测器)116来检测。
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关于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例、即进行血液凝固分析的装置,特别地使用作为一台独立的装置使用的独立式的结构进行了说明。
然而,对于用于临床检验的自动分析装置,除了这样的独立式的装置以外,为了提高检验室的业务效率,还存在模块式的结构,连接生化分析、免疫分析、血液凝固分析等多个分析领域的分析部,通过使用共通的样品架输送线,从而整体上作为一个装置来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模块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例,使用图9对具备两模块的血液凝固分析部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应用例进行说明。
在此,虽然本图中未示出,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遮光机构117、第二遮光机构118分别应用于图9中的分析单元926、927、图10中的分析单元1006。此外,遮光机构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是,在模块式的装置的情况下,与独立式的装置相比较,各分析单元中的分析端口的数量增多。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具备两模块的血液凝固分析部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图。如本图所示,模块类型的自动分析装置900具有作为对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液即反应液进行分析的多个分析部的第一血液凝固分析部912、第二血液凝固分析部917,为了向各分析部供给样品,具备输送样品架901的输送线904、905,样品架901搭载容纳样品的样品容器。
作为输送搭载有放入了成为分析对象的血浆等样品的样品容器的样品架901的输送系统的一例,示出:向输送线904上供给样品架901的架供给部902、容纳分析结束而在输送线905上移动来的样品架901的架收纳部903、将样品架901输送至各分析部的输送线(进给方向)904、输送线(返回方向)905、使待分析的样品架等待的架等待部906、在输送线904、905与架等待部906之间以及架等待部906内转移样品架901的架处理机构907、基于样品架901的信息对输送线905上的架的目的地进行分配的架分配机构909、使被分配的样品架901向架收纳部903移动的架返回机构908、将需要紧急分析的样品架901投入的紧急样品架投入部910以及读取输送线904上的样品架901带有的条形码等信息的读取部911(输送线)。
沿输送线904配置的第一血液凝固分析部912的输送系统具备:用于查询对于从输送线904容纳至样品架901的样品的分析委托信息的读取部(第一血液凝固分析部)916、从输送线904接受样品架901的第一架搬入机构914、包含进行样品的分注的采样区域且能够使样品架901等待直至开始样品分注的第一分注线913以及将样品分注后的的样品架901反向输送至输送线904、905的第一架处理机构915。
沿输送线904配置的第二血液凝固分析部917的输送系统与上述的第一血液凝固分析部912的输送系统的结构相同,也具备:用于查询对于从输送线904容纳至样品架901的样品的分析委托信息的读取部(第二血液凝固分析部)921、从输送线904接受样品架901的第二架搬入机构919、包含进行样品的分注的采样区域且能够使样品架901等待直至开始样品分注的第二分注线918以及将样品分注后的样品架901输送至输送线905的第二架处理机构920。
另外,整体上,控制部922实施上述的样品架901的输送动作、样品、试剂的分注动作、基于读取到的信息的样品901的分配、搬入/搬出的动作等、基于检测结果的血液凝固时间、目的成分的浓度的运算等数据处理动作等以及构成自动分析装置900的各种结构的动作、条件设定等的控制。另外,在控制部922连接有:输入与分析条件相关的各种数据、来自操作者的指示等的键盘等输入部925;存储输入的信息、从样品、试剂等读取到的信息、与检测结果相关的信息等的存储部923;以及显示检测结果以及自动分析装置900的各种操作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等的输出部924。此外,本图中,控制部922与各个结构部连接,对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进行控制,但也能够构成为每个结构部分别具备独立的控制部。
接着,使用图10,对上述的血液凝固分析部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图10中,具备:将容纳于样品架上的样品容器内的样品向测定所使用的反应容器1001分注的样品分注机构1017;能够对成为该样品分注动作的对象的反应容器1001进行配置的样品分注端口1016;具备多个容纳等待状态的反应容器的等待端口1010的等待单元1011;存放多个反应容器1001的反应容器库1002;移送反应容器1001,且根据需要进行向各位置的搬入、搬出的反应容器转移机构1012;将温度调节至37℃且具备多个预热端口1008的预热单元1009,预热端口1008在测定血液凝固时间之前,将样品、实施了稀释等处理的预处理样品升温;同样地将温度调节至37℃,且具备多个对血液凝固时间进行测定的分析端口1010的分析单元1007;呈圆周状地配置内置有封入了试剂的试剂瓶的试剂盒1003,且将温度调整至约10℃的试剂盘1004;将配置于试剂盒供给部1013的试剂盒1003移动至试剂盘1004的试剂盒移送机构1015;从被移送至试剂盘1004的试剂盒1003的输入有测定项目、使用期限等的条形码、RFID等介质读取试剂信息的试剂信息读取部1005;收纳通过试剂盒移送机构1015从试剂盘1004取出而使用完毕的试剂盒1003的试剂盒收纳部1014;将使用完毕的反应容器1001废弃的反应容器废弃部1023;清洗样品探头的样品探头清洗槽1018;清洗第一试剂分注机构1019的试剂探头的第一试剂探头清洗槽1020;以及清洗第二试剂分注机构1021的试剂探头的第二试剂探头清洗槽1022。
在此,虽然本图中未示出,但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分析单元1007中的各个分析端口1010具备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由对容纳于反应容器1001的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液即反应液照射光的光源和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检测的受光部(检测器)构成。
血液凝固时间的测定是控制部922基于检测出的光的数据通过运算而求得的。
第六实施方式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对具备两模块的血液凝固分析部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了说明。在此,使用图11,对具备不同分析领域的多个分析部的模块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应用例进行说明。
在此,虽然本图中未示出,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遮光机构117、第二遮光机构118应用于图11中的分析单元926、927,此外,遮光机构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是,在模块式的装置的情况下,与独立式的装置相比较,各分析单元中的分析端口的数量增多。另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分析单元926、927中的各个分析端口具备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由对容纳于反应容器的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液即反应液照射光的光源和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检测的受光部(检测器)构成。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具备生化分析部和血液凝固分析部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图。自动分析装置1100与第四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900的不同点在于:除了具备上述的第一血液凝固分析部912、第二血液凝固分析部917之外,还具备生化分析部1101。生化分析部1101在本图中未详细示出,但是其主要具备:从样品架1104吸引样品并吐出至反应容器的样品分注机构;搭载容纳试剂的试剂容器的试剂盘1102;从试剂容器吸引试剂并吐出至反应容器的试剂分注机构;以及具有由向反应液照射光的光源以及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检测的受光部(检测器)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反应盘1103。控制部922基于在生化分析部1101中检测到的数据,通过运算求出目的成分的浓度等。
另外,生化分析部1101、第一血液凝固分析部912、第二血液凝固分析部917的配置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抑制样品架1004的拥堵,优选将检体处理能力高的生化分析部1101配置于上流侧、即配置为靠近距离供给样品架的地方。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例,并非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能够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能够在某实施方式的结构加入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对于各实施方式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削除、置换。
符号说明
100—自动分析装置,101—样品容器,102—样品盘,103—试剂容器,104—试剂盘,105—反应容器,106—样品分注机构,107—试剂分注机构,107a—试剂分注探针,108—样品分注端口,109—分析单元,109a—分析端口,110—反应容器供给部,111—清洗机构,112—反应容器废弃部,113—反应容器转移机构,114—控制部,115—光源,116—受光部(检测器),117—第一遮光机构,117a、117b—第一遮光机构的移动方向,118—第二遮光机构,118a、118b—第二遮光机构的移动方向,1181、1182—第二遮光机构的开口部,704—反应液(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液),900—自动分析装置(模块式),901—样品架,902—架供给部,903—架收纳部,904—输送线(进给方向),905—输送线(返回方向),906—架等待部,907—架处理机构,908—架返回机构,909—架分配机构,910—紧急样品架投入部,911—读取部(输送线),912—第一血液凝固分析部,913—第一分注线,914—第一架搬入机构,915—第一架处理机构,916—读取部(第一血液凝固分析部),917—第二血液凝固分析部,918—第二分注线,919—第二架搬入机构,920—第二架处理机构,921—读取部(第二血液凝固分析部),922—控制部,923—存储部,924—输出部,925—输入部,926—第一分析单元,927—第二分析单元,1001—反应容器,1002—反应容器库,1003—试剂盒,1004—试剂盘,1005—试剂信息读取部,1006—分析端口,1007—分析单元,1008—预热端口,1009—预热单元,1010—等待端口,1011—等待单元,1012—反应容器转移机构,1013—试剂盒供给部,1014—试剂盒收纳部,1015—试剂盒移送机构,1016—样品分注端口,1017—样品分注机构,1018—样品探头清洗槽,1019—第一试剂分注机构,1020—第一试剂探头分注机构,1021—第二试剂分注机构,1022—第二试剂探头清洗槽,1023—反应容器废弃部,1100—自动分析装置(模块式),1101—生化分析部,1102—试剂盘,1103—反应设备,1104—样品盘。

Claims (12)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反应容器,其容纳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液;
分注机构,其向该反应容器分注上述样品、上述试剂;
分析单元,其具备多个具有光学系统的分析端口,上述光学系统由向容纳有该混合液的反应容器照射光的光源和对从该光源照射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部构成;
第一遮光机构,其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
第二遮光机构,其具有开口部,且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一部分分析端口进行遮光;以及
控制部,其对上述分注机构、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及上述第二遮光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
就上述控制部而言,
在通过上述第一遮光机构对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的状态下,移动上述第二遮光机构,以使上述开口部定位在预定的分析端口的位置,
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移动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解除该第一遮光机构的遮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分注机构,以便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经由该开口部访问上述预定的分析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光学系统,以便在该分注机构访问预定的分析端口时,向容纳于被该第二遮光机构遮光的分析端口的反应容器照射光,且对该照射的光进行受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转移机构,其将上述反应容器向上述分析端口的预定的位置输送,进行搬入以及搬出,
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转移机构,以便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经由该开口部访问上述预定的分析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光学系统,以便在该转移机构访问预定的分析端口时,向容纳于被该第二遮光机构遮光的分析端口的反应容器照射光,且对该照射的光进行受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转移机构,其将上述反应容器向上述分析端口的预定的位置输送,进行搬入以及搬出,
就上述控制部而言,
在通过上述第一遮光机构对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的状态下,移动上述第二遮光机构,以使上述开口部定位在预定的分析端口的位置,
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移动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解除该第一遮光机构的遮光,
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以使上述分注机构、上述转移机构的至少任一个经由该开口部访问上述预定的分析端口的方式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构成为从保持于上述分析端口的反应容器的下方照射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受光部构成为从保持于上述分析端口的反应容器的下方对光进行受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析单元通过直列配置多个该分析端口而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析单元通过呈圆周状配置多个该分析端口而构成。
1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线,其输送样品架,该样品架用于保持容纳样品的样品容器;
多个分析部,其沿上述输送线配置;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该样品架的输送,
上述分析部具备:
样品分注机构,其将容纳于保持在该输送线上的样品架的样品容器的样品向上述分析部的反应容器分注;
试剂分注机构,其向分注了该样品的反应容器分注试剂;
分析单元,其具备多个具有光学系统的分析端口,上述光学系统由向容纳有该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液的反应容器照射光的光源和对从该光源照射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部构成;
第一遮光机构,其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
第二遮光机构,其具有开口部,且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一部分分析端口进行遮光;以及
控制部,其对上述分注机构、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及上述第二遮光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
就上述控制部而言,
在通过上述第一遮光机构对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的状态下,移动上述第二遮光机构,以使上述开口部定位在预定的分析端口的位置,
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移动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解除该第一遮光机构的遮光。
12.一种自动分析方法,其是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方法,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反应容器,其容纳样品与试剂的混合液;
分注机构,其向该反应容器分注上述样品、上述试剂;
分析单元,其具备多个具有光学系统的分析端口,上述光学系统由向容纳有该混合液的反应容器照射光的光源和对从该光源照射的光进行受光的受光部构成;
第一遮光机构,其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
第二遮光机构,其具有开口部,且对多个该分析端口中的一部分分析端口进行遮光;以及
控制部,其对上述分注机构、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及上述第二遮光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
上述自动分析方法的特征在于,
就上述控制部而言,
在通过上述第一遮光机构对全部分析端口进行遮光的状态下,移动上述第二遮光机构,以使上述开口部定位在预定的分析端口的位置,
在移动该第二遮光机构后,移动上述第一遮光机构,以解除该第一遮光机构的遮光。
CN201680045872.7A 2015-08-27 2016-07-25 自动分析装置 Active CN1079239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7355 2015-08-27
JP2015-167355 2015-08-27
PCT/JP2016/071656 WO2017033641A1 (ja) 2015-08-27 2016-07-25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3924A CN107923924A (zh) 2018-04-17
CN107923924B true CN107923924B (zh) 2019-03-08

Family

ID=58099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5872.7A Active CN107923924B (zh) 2015-08-27 2016-07-25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0604B2 (zh)
EP (1) EP3343231B1 (zh)
JP (1) JP6653329B2 (zh)
CN (1) CN107923924B (zh)
WO (1) WO20170336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3648A1 (ja) * 2015-08-25 2017-03-02 株式会社 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JP6581483B2 (ja) * 2015-11-27 2019-09-2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
EP3514548A4 (en) * 2016-09-14 2020-04-22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CN110678739B (zh) * 2017-07-14 2023-11-21 株式会社堀场先进技术 生物体样品分析装置
JP6742963B2 (ja) * 2017-07-25 2020-08-1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EP4098984A1 (en) 2017-09-19 2022-12-07 Beckman Coulter Inc. Analog light measuring and photon counting in chemi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CN109738662A (zh) * 2019-03-07 2019-05-10 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通道检测的poct生化分析仪
CN110308096A (zh) * 2019-04-09 2019-10-08 宁波普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式离心盘片、分析装置及方法
JP7453086B2 (ja) 2020-08-06 2024-03-19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CN113009166B (zh) * 2021-02-20 2023-01-24 重庆博奥新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光检测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JP2023146770A (ja) * 2022-03-29 2023-10-12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8245A (zh) * 2006-08-04 2008-02-0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580A (ja) * 1997-07-04 1999-01-29 Shimadzu Corp 生化学自動分析装置
US8337753B2 (en) * 1998-05-01 2012-12-25 Gen-Probe Incorporated Temperature-controlled incubator having a receptacle mixing mechanism
JP2000146825A (ja) * 1998-11-05 2000-05-26 Meidensha Corp 微弱発光計測装置
JP3446696B2 (ja) * 1999-12-10 2003-09-1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自動生化学分析装置
JP4875391B2 (ja) * 2006-03-30 2012-02-1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
JP5279481B2 (ja) * 2008-12-25 2013-09-0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核酸分析装置
JP2011058901A (ja) * 2009-09-09 2011-03-24 Aloka Co Ltd 測光システム
JP2012002733A (ja) * 2010-06-18 2012-01-05 Tosoh Corp 検出器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分析装置
JP5946776B2 (ja) * 2013-01-18 2016-07-0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CN109358202B (zh) * 2013-03-15 2023-04-07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具有竖直布置的圆盘传送带的自动化诊断分析仪及相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8245A (zh) * 2006-08-04 2008-02-0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43231B1 (en) 2023-09-06
JPWO2017033641A1 (ja) 2018-06-14
EP3343231A1 (en) 2018-07-04
JP6653329B2 (ja) 2020-02-26
US10330604B2 (en) 2019-06-25
US20180259460A1 (en) 2018-09-13
EP3343231A4 (en) 2019-05-01
CN107923924A (zh) 2018-04-17
WO2017033641A1 (ja) 2017-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3924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4406644B2 (ja) 自動多段検出器アナライザ
CN101438144B (zh) 用于血红蛋白定量确定的方法和系统
EP2237043B1 (en) Sample test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testing method
CN101002099B (zh) 用于体外诊断的多学科自动分析仪
JP5208675B2 (ja) 検体処理装置
CN101680834B (zh) 测光装置及自动分析装置
CN106662593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H0348161A (ja) 複数項目分析装置およびその分析装置を動作させる方法
EP3203216A1 (en) Luminescence measuring device and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CN107850612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2007322324A (ja) 分析装置
CN110058030A (zh) 自动分析装置
EP0265450A1 (en) Liquid light tube end cap assembly
EP3290909B1 (en) Parallel measurement device and parallel measurement method for multiple reactions
CN103869089A (zh) 将多类诊断测试消耗品保持在随机访问单个容器中的方法
JP2011522232A (ja) 生物学的試料を装填及び識別するユニット並びにそのユニットを含む統合型装置
WO2022179350A1 (zh) 样本联检分析系统
CN104755937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2016223919A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処理用チップ、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処理装置および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処理方法
JP3325338B2 (ja) 検体検査装置
EP3043183B1 (en) Automated analyzer
CN109690320A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2008180638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8209337A (ja) 自動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