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2160A - 用于电梯的结构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梯的结构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2160A
CN107922160A CN201580082504.5A CN201580082504A CN107922160A CN 107922160 A CN107922160 A CN 107922160A CN 201580082504 A CN201580082504 A CN 201580082504A CN 107922160 A CN107922160 A CN 107922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elements
siding
elevator cabin
elevat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25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科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 Eleva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Otis Eleva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s Elevator Co filed Critical Otis Eleva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7922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2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66B11/0253Fixation of wall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004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 F16B5/0084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lock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电梯舱室(100)的结构构件(220)。所述结构构件(220)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第一部分(234),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来设置在电梯舱室(100)壁的内侧上;第二部分(236),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来设置在所述电梯舱室(100)壁的外侧上;以及中间部分(238),所述中间部分将所述第一部分(234)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236)。至少一个支撑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234)与所述第二部分(236)之间,并由所述第一部分(234)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236)的表面和所述中间部分(238)的表面限定。所述本体被构造来向所述电梯舱室(100)壁提供结构刚性。

Description

用于电梯的结构构件
技术背景
本文所公开的主题总体上涉及电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电梯和电梯构建的结构构件。
在电梯系统中,乘客乘坐在包括舱室的电梯轿厢中,所述舱室容纳在电梯轿厢起重设备所附接的框架内。许多电梯舱室形成为具有刚性、加固框架,装饰板(作用为壁)附接到所述框架以便提供乘客包围。扶手可附接到并穿过装饰板。舱室刚性主要是框架的刚性的功能。具有这个构建的舱室由于沉重的刚性框架和附加面板可能较重。沉重的舱室可能导致可能需要使用较大和/或较强大的电梯部件,最显著地,可能需要使用较强大的电梯驱动系统。强大的驱动系统可能需要建筑物中的附加空间(例如,在电梯井上方)以便接纳较大的部件。
减少重量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减少面板的重量,诸如通过使用薄金属板。在构建期间,可制造或形成框架,并且然后可将薄板附接到框架以便形成舱室内部,并且可附接扶手。然而,此类薄金属薄板可能向乘客提供不太理想的美感,可能在应力施加到舱室壁时容易变形,并且可能导致不太理想的声学效应。通过实现舱室重量的减少,使之有可能通过减少系统中的绳索数量和配重件质量两者来减少系统中的过多质量,并且从而提供更低成本、节能的电梯。然而,如所指出的,此类金属薄板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足够,所述原因包括美学和可能需要相对较重的框架以便向舱室提供刚性的事实。
概述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用于电梯舱室的结构构件。所述结构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来设置在电梯舱室壁的内侧上;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来设置在所述电梯舱室壁的外侧上;以及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至少一个支撑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由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和所述中间部分的表面限定。所述本体被构造来向所述电梯舱室壁提供结构刚性。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方案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通道被构造来接收所述电梯舱室壁的壁板。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方案可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通道内的至少一个接合特征,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特征被构造来与所述电梯舱室壁的壁板接合。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方案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特征被构造来通过干涉配合与所述壁板接合。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方案可包括: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为扶手。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方案可包括: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来固定地附接到所述电梯舱室的框架。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方案可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在其中限定空腔。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方案可包括:所述第一部分的外部轮廓限定凹槽。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方案可包括: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形成整体。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电梯舱室。所述舱室包括框架和如上所述的结构构件。所述结构构件固定地附接到所述框架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所述舱室的另外的实施方案可包括: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每个壁板与所述结构构件接合。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构建电梯舱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组装电梯舱室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多个支撑元件并将结构构件固定地附接到所述多个支撑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结构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来设置在电梯舱室壁的内侧上;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来设置在所述电梯舱室壁的外侧上;以及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至少一个支撑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由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和所述中间部分的表面限定。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通道内将至少一个壁板安装到所述结构构件。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所述方法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在其中限定空腔,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一根电线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空腔内。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所述方法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所述第一部分限定通道,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灯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通道内。
除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所述方法的其他实施方案可包括:安装所述至少一个壁板包括将第一面板安装在所述结构构件的第一侧上并将第二面板安装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侧上。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技术效果包括可作为扶手或其他美学特征操作并且还在不需要框架和面板系统的情况下向所述舱室供应刚性的用于电梯舱室的结构构件。实施方案的另外技术效果包括被构造来支撑子面板、照明和/或镜子的结构构件。另外的技术效果包括直接连接到电梯舱室的框架系统并且是其一部分的结构构件。
除非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前述特征和元件可非排他性地组合成各种组合。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这些特征和元件及其操作将变得更显而易见。然而,应理解,以下描述和附图意图在本质上是说明性和示例性的并且是非限制性的。
附图简述
本主题在本说明书结论部分中具体指出并明确要求保护。根据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特征和其他特征以及优点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电梯舱室的框架的分解示意说明;
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舱室壁的透视示意图;
图2B是图2A的舱室壁的示意性侧端视图;
图2C是在图2A的舱室壁中使用的结构构件的示意性侧端视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构建电梯舱室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文所示和描述,将呈现本公开的各种特征。各种实施方案可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特征并,且因此可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记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但是前面是指示示出所述特征的图的不同的第一数字。因此,例如,在图X中示出的元件“a”可标记为“Xa”,并且图Z中的类似特征可标记为“Za”。虽然类似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一般意义上使用,但是无论是明确描述还是以其他方式将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将描述各种实施方案并且各种特征可包括变化、改变、修改等。
参考图1,示出了电梯舱室的框架的分解示意说明。电梯舱室框架100由多个互连的框架区段或支撑件102、104、106、108构成,所述多个支撑件102、104、106、108为舱室提供基础骨架或框架。在图1的示例实施方案中,壁支撑件102是C形或通道形的并在L形的角落支撑件104之间间隔开。壁支撑件102和角落支撑件104被构造为竖直支撑件。壁支撑件102和角落支撑件104附接到L形水平地板支撑件106和L形水平吊顶支撑件108。地板支撑件106可附接到地板区段110,并且吊顶支撑件108可附接到吊顶区段(未示出)。支撑件102、104、106、108之间和/或支撑件102、104、106、108与地板区段110或吊顶区段之间的附接可凭借螺栓连接、铆接、焊接或其他紧固或附接装置或机构。
附加的竖直入口支撑件112可被构造来限定通向电梯舱室100的入口道路。入口支撑件112可以是C形的并且可被构造来部分地支撑电梯门机构。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某些水平和竖直支撑件在图中未示出,因此可示出舱室框架的其他部分。
在一些电梯舱室构建中,将连接并形成框架100。随后,可将舱室壁板附着到框架的支撑件。然后可将扶手或其他特征附着到壁板和/或可通过壁板将其附着到框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图1的框架100的支撑件和其他特征仅被提供作为电梯舱室框架的实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电梯舱室的框架可采取不同构造和/或其部分(例如,支撑件的构造)可改变。
现在转到图2A-2C,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结构构件和壁板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图2A示出结构构件220的等距示意图,所述结构构件220支撑第一壁板222和第二壁板224。图2B更详细地示出结构构件220以及第一壁板222和第二壁板224的示意侧端视图。图2C示出未连接第一壁板222和第二壁板224的结构构件220的示意侧端视图。
如图所示,结构构件220设置在第一壁板222与第二壁板224之间。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结构构件220可被构造为扶手,并且可附着到电梯舱室的框架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件,例如图1的支撑件102、104。在其他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结构构件220可不延伸到舱室中,并且可仅作为连接器操作并支撑在第一壁板222与第二壁板224之间。
结构构件220可以是由挤压、添加制造、模制、注射模制或其他工艺形成的本体。这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构构件220可能够形成任何所需形状、尺寸、几何形状或构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构构件220可由铝、塑料、聚合物等形成,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由耐火材料形成。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构构件220可由多种和/或不同材料形成,和/或可在结构构件220的一些或所有表面上包括涂层,例如耐火涂层。
如图2A和2B中所示,示为竖直地在结构构件220上方的第一壁板222可具有与第二壁板224不同的构造,第二壁板224被示为竖直地在结构构件220下方。例如,在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第一壁板222可由多个片材、材料和/或部件形成,并且第二壁板224可以是单个片材、材料和/或部件。如图2B中更详细示出的,第一壁板222可具有第一片材226和第二片材228。第一片材226可以是用于第一壁板222的金属支撑件或基层。附接到第一片材226的是第二片材22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片材228可以是镜子或其他材料。第一片材226和第二片材228一起形成第一壁板222。第一壁板222可支撑在第一支撑通道230(见图2C)内和/或由结构构件220支撑在第一支撑通道230中。第二壁板224可以是单个片材或材料,例如木板,并且可支撑在第二支撑通道232(见图2C)内和/或由结构构件220支撑在第二支撑通道232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第一壁板222和/或第二壁板224可采取任何形式并且可由一个或多个面板形成,这取决于所需构建。
为了支撑第一壁板222和第二壁板224,结构构件220的本体包括第一部分234、第二部分236和中间部分238,所述中间部分238设置在第一部分234与第二部分236之间并将第一部分234连接到第二部分236。第一支撑通道230和第二支撑通道232形成在第一部分234与第二部分236之间,分别在中间部分上方和下方。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第一部分234、第二部分236和中间部分238可整体地形成并形成单个整体。在其他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第一部分234、第二部分236和/或中间部分238可由单独部件形成,所述单独部件诸如由焊接、紧固件、卡扣或其他附接机构连接或附接在一起。
结构构件220的第一部分234可形成为如所描绘的扶手,或可具有其他结构或形式。例如,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形成人体工程学扶手。在其他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第一部分可基本上类似于第二部分,因此形成相对平坦或平滑的表面。
如图所示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部分234可以是具有空腔240的中空结构,所述空腔240限定在第一部分234内。空腔240可被构造来将电气布线接纳在其中,这样使得结构构件220可作用为用于缆线、电线等的导管。第一部分的外部轮廓或表面可限定凹槽242。凹槽242可被构造为乘客舒适的使用第一部分234作为扶手的人体工程学特征。此外,凹槽242可被构造来接纳和/或支撑结构构件220内的照明特征。例如,一个或多个LED灯可放置在凹槽242中和/或在凹槽242内附接到第一部分234。用于灯的布线可传送穿过空腔240。
第二部分236可被构造来附接、固定或另外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框架元件(例如,图1中所示和所述的框架支撑件)。第二部分236因此可包括用于实现向框架的固定的特征,诸如孔、螺纹孔、夹子、桩等,所述特征可与框架支撑件中的相关联元件连接。如图2A和2B中所示,第二部分236可定位在壁板的外部上,这样使得第二部分236可附着到框架的支撑元件。这样,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结构构件220可在电梯舱室的内部与电梯舱室的外部之间延伸。
如所指出的,在第一部分234与第二部分236之间的是中间部分238、第一支撑通道230和第二支撑通道232。位于结构构件220的壁或表面上的限定第一支撑通道230和第二支撑通道232的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244。接合特征244可被构造来与相应第一壁板222和第二壁板224接合。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接合特征244可以是弹性唇或突出物,所述弹性唇或突出物被构造来形成干涉配合并且将第一壁板222紧固地附接在第一支撑通道230内并将第二壁板224附接在第二支撑通道232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合特征244可被构造来实现壁板的各种厚度。例如,接合特征可被构造使得它们可在不需要具有不同支撑通道宽度的结构构件的情况下接收不同和/或改变厚度的面板或与其接合。此外,除了向壁板和舱室壁提供支撑件和刚性之外,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接合特征可在振动-声学事件期间向壁板提供衰减特性。此外,例如,接合特征可在材料和形状两方面被构造和设计,使得它们可降低和/或衰减特定、预定的振动-声学频率。另外地,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接合特征可被涂布或具有外部层,所述外部层被构造来辅助将壁板与接合特征接合的组装。例如,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接合特征可涂布有薄的、网状聚乙烯层和/或其他润滑剂以便实现与壁板的容易组装和接合。
现在转到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构建电梯舱室的流程。可采用过程300来形成电梯舱室,所述电梯舱室是刚性的、具有附加支撑件并且包括可在操作期间衰减和/或隔离电梯舱室的振动的特征。
首先,组装一些支撑件以便形成框架(框302)。例如,参考图1,可将多个支撑元件彼此紧固以便形成用于舱室的壁的框架,并且支撑元件可紧固到地板区段和/或吊顶区段。在已构建框架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支撑构件(例如,图2的支撑构件220)可附接到框架的支撑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框304)。最后,一个或多个壁板可附接到支撑构件以便形成舱室的壁(框306)。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电梯舱室的构建期间执行其他或附加操作,并且另外,可同时或以任何所需顺序执行各种步骤。
有利地,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在简化构建和制造过程的同时提供结构上刚性的电梯舱室。例如,通过并入如本文所述的结构构件,水平支撑且刚性的元件并入在舱室的外壁中。结构构件的水平方面可改善电梯舱室的振动-声学行为,并且确切地可减少舱室内可被乘客体验的声学噪声。
此外,有利地,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可实现减少的舱室壁厚度,因为壁板可比其他构造竖直地更短。也就是说,由于结构构件位于第一壁板与第二壁板之间,第一壁板(例如,上壁板)和第二壁板(例如,下壁板)可比从舱室的地板延伸到吊顶的壁板更薄。结构构件添加了刚性和强度,从而实现更薄的壁板,同时改善舱室内的声学质量。
此外,有利地,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可提供扶手,所述扶手与舱室的框架整合和/或一体,从而消除了用来构建舱室的各种步骤和部件。此外,由于本文所述的结构构件可挤压和/或添加地制造,因此可实现各种构造和/或几何形状。例如,可制造美观的扶手同时还向舱室提供结构支撑和刚性。此外,可在结构构件内和周围实现各种通道、凹槽和/或空腔,以便使布线、照明、声音、气流等能够传送穿过结构构件和/或沿着结构构件传送。
此外,有利地,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方案可由挤压和/或添加制造或其他工艺形成,并且可由金属、塑料、橡胶、复合材料或其他材料和/或其组合形成。这样,在一些构造中,第二部分和中间部分可由第一材料形成,诸如金属,并且第一部分可由塑料或复合材料形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所述,可将耐火涂层涂覆到结构构件的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罩盖或衬层可附接在结构构件的外表面上。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可出于美学目的、文本目的或由于其他原因提供罩盖或衬层。
虽然仅结合有限数量的实施方案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应易于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类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反,本公开可被修改来并入迄今未描述但与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相称的任何数目的变化、更改、替换、组合、子组合或等效布置。另外,虽然已描述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但是应了解,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仅包括所描述实施方案中的一些。
例如,尽管示出结构构件的单一形状或几何形状,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任何形状、几何形状、大小和/或构造可用于结构构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构构件可不形成为扶手,而相反地可形成平滑表面。此外,如图中所示,结构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形状不需要均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构构件可跨越各种竖直高度和/或可弯曲。因此,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对结构构件做出形状、外观、设计等的变化。
因此,本公开不应被视为受限于前述描述,而是仅受限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电梯舱室的结构构件,所述结构构件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来设置在电梯舱室壁的内侧上;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来设置在所述电梯舱室壁的外侧上;以及
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以及
至少一个支撑通道,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由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和所述中间部分的表面限定,
其中所述本体被构造来向所述电梯舱室壁提供结构刚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通道被构造来接收所述电梯舱室壁的壁板。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构件,其还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通道内的至少一个接合特征,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特征被构造来与所述电梯舱室壁的壁板接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特征被构造来通过干涉配合与所述壁板接合。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构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为扶手。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构件,其中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来固定地附接到所述电梯舱室的框架。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构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其中限定空腔。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构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外部轮廓限定凹槽。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构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形成整体。
10.一种电梯舱室,所述电梯舱室包括:
框架;以及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构件,
其中所述结构构件固定地附接到所述框架的一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舱室,其还包括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每个壁板与所述结构构件接合。
12.一种构建电梯舱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组装电梯舱室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多个支撑元件;
将结构构件固定地附接到所述多个支撑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结构构件具有:
本体,其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来设置在电梯舱室壁的内侧上;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被构造来设置在所述电梯舱室壁的外侧上;以及
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以及
至少一个支撑通道,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由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和所述中间部分的表面限定,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通道内将至少一个壁板安装到所述结构构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其中限定空腔,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一根电线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空腔内。
14.如权利要求1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限定通道,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一个灯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通道内。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安装所述至少一个壁板包括将第一面板安装在所述结构构件的第一侧上并将第二面板安装在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侧上。
CN201580082504.5A 2015-08-21 2015-08-21 用于电梯的结构构件 Pending CN1079221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15/001896 WO2017033038A1 (en) 2015-08-21 2015-08-21 Structural member for eleva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2160A true CN107922160A (zh) 2018-04-17

Family

ID=54477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2504.5A Pending CN107922160A (zh) 2015-08-21 2015-08-21 用于电梯的结构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37267A1 (zh)
EP (1) EP3337748B1 (zh)
CN (1) CN107922160A (zh)
WO (1) WO20170330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0749A1 (en) * 2015-10-08 2017-04-13 Otis Elevator Company Renewable panel assembly for an elevator car
EP3418241B1 (en) * 2017-06-21 2019-11-13 KONE Corporation An elevator car
EP4359338A1 (de) * 2021-06-25 2024-05-01 Inventio Ag Aufzugskabin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3129U (zh) * 1973-06-27 1975-03-15
JPS56173581U (zh) * 1980-05-26 1981-12-22
JPS59156069U (ja) * 1983-04-04 1984-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かご室
FR2721074A1 (fr) * 1994-06-09 1995-12-15 Otis Elevator Co Verrou pour l'assemblage de panneaux latéraux, d'une plate-forme et d'un plafond de cabine d'ascenseur et procédé d'assemblage.
EP1801063A1 (en) * 2005-12-20 2007-06-27 Inventio Ag Elevator cab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2007974A1 (en) * 2010-07-13 2012-01-19 Igv Group S.P.A. Frame of an elevator cabin or elevator platform with hidden corner joints
JP2013010597A (ja) * 2011-06-29 2013-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手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99305A (ja) * 2002-09-12 2004-04-0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かご室の手摺り
US20080127577A1 (en) * 2006-12-04 2008-06-05 Pius Elmiger Conn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two wall elements of an elevator cage
CH699369B1 (de) * 2006-12-20 2010-02-26 Henseler H Ag Liftkabine mit Wartungsfenster.
CN102616633B (zh) * 2012-04-17 2014-03-19 柏文元 一种可更换装饰性轿壁的电梯轿厢结构
JP6072664B2 (ja) * 2013-10-16 2017-02-01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かご内手摺およびその取付方法
EP3867189A1 (de) * 2018-10-17 2021-08-25 Inventio AG Handlauf einer aufzugskabin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3129U (zh) * 1973-06-27 1975-03-15
JPS56173581U (zh) * 1980-05-26 1981-12-22
JPS59156069U (ja) * 1983-04-04 1984-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かご室
FR2721074A1 (fr) * 1994-06-09 1995-12-15 Otis Elevator Co Verrou pour l'assemblage de panneaux latéraux, d'une plate-forme et d'un plafond de cabine d'ascenseur et procédé d'assemblage.
EP1801063A1 (en) * 2005-12-20 2007-06-27 Inventio Ag Elevator cab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2007974A1 (en) * 2010-07-13 2012-01-19 Igv Group S.P.A. Frame of an elevator cabin or elevator platform with hidden corner joints
JP2013010597A (ja) * 2011-06-29 2013-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手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37267A1 (en) 2018-08-23
WO2017033038A1 (en) 2017-03-02
EP3337748B1 (en) 2020-04-01
EP3337748A1 (en) 2018-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7467B2 (en) Integrated closet system
FI125328B (fi) Hissikori ja hissi
JP2014502933A (ja) 統合航空機内装
TWI408069B (zh) Construction of Railway Vehicles
US11975839B2 (en) Lightweight passenger privacy screen
EP2670659B1 (en) Aircraft interior compon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n interior component system in an aircraft
CN107922160A (zh) 用于电梯的结构构件
JP631675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組立方法
US8636256B2 (en) Curtain support assembly, in a framework design, in a cabin of a vehicle
US9617120B2 (en) Elevator car and an elevator
JPH11222125A (ja) 鉄道車両
CN108689282A (zh) 电梯轿厢壁板固定系统
JP2013203143A (ja) 運転室及び運転室を備えた鉄道車両
US9211943B2 (en) Interior equipment element for vehicle cabins
EP2816000A1 (en) An elevator car and an elevator
JP5801864B2 (ja) 鉄道車両の内装構造
CN109095323B (zh) 升降机厢壁
RU128566U1 (ru) Потолок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пассажирск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US20170234515A1 (en) Luminous panel
US8230982B2 (en) Elevator cab design
JP4476799B2 (ja) 鉄道車両の内装構造
JP3734490B2 (ja) 鉄道車両用肩部内装パネル
JP4234699B2 (ja) 鉄道車両用天井内装パネル
JP3675811B2 (ja) 鉄道車両
US20210206469A1 (en) Interior panel having micro-perforated holes for an interior of an aircraft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1222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