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3849A -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及选粉机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及选粉机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3849A
CN107913849A CN201711143367.9A CN201711143367A CN107913849A CN 107913849 A CN107913849 A CN 107913849A CN 201711143367 A CN201711143367 A CN 201711143367A CN 107913849 A CN107913849 A CN 107913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concentrator
powder
wind
section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33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13849B (zh
Inventor
豆海建
王维莉
王文荟
杜鑫
贺孝
贺孝一
张明飞
秦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ma Spare Parts Co ltd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33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138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13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3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13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3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7/00Selective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carried by, or dispersed in, gas currents
    • B07B7/08Selective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carried by, or dispersed in, gas currents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 B07B7/083Selective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carried by, or dispersed in, gas currents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generated by rotating vanes, discs, drums, or brushe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包括选粉机壳体,设置在选粉机上部的成品出口;连接选粉机壳体的进风口和喂料口;位于选粉机壳体下端的粗粉收集锥;安装在选粉机壳体内的选粉机转子,设置选粉机转子的上方和下方的动叶片,对应动叶片位置所述选粉机壳体上安装有静叶片;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外风翅段和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及选粉机设计方法。本发明向心分选选粉机的技术效果综合CFD理论分析、试验室试验、工业应用生产数据,主要体现在选粉机阻力低、选粉效率高、分选清晰度高等方面。

Description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及选粉机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及选粉机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选粉机技术随着圈流球磨系统的应用而发展,经历了离心式选粉机(第一代)、旋风式选粉机(第二代)、高效笼型选粉机(第三代)的发展过程。高效笼型选粉机最早由日本小野田公司于1979发明,随后广泛应用于球磨机和立磨系统的各种物料、各种细度产品的粉磨系统,1987年中国国家建材局组织引进了该项技术。自笼型选粉机问世以来的30多年间,其结构形式出现了多种变化,产品种类层出不穷,但是核心原理基本相同:由外圈固定导风叶片和内部柱式笼型转子组成,依靠控制气体携带力、物料自重力和转子离心力三力的平衡对物料进行分选,其选粉原理图见图14和图15。
传统的三力平衡选粉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出磨物料由提升机经由选粉机的喂料口5喂入选粉机,在重力的作用下,喂入选粉机的物料进入撒料盘6。撒料盘6跟随选粉机转子2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带动落入其上的待分选的物料旋转,待分选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抛撒至缓冲板7,并得到打散,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介于动叶片1、3和静叶片8之间的选粉区。一、二次风经进风口9进入选粉机,然后流经静叶片8进入选粉区12,进入选粉区的气流在转子动叶片1、3带动和静叶片8导流的双重作用下随转子转动,同时流经转子动叶片1、3,最后经转子内部及选粉机出口离开选粉机。落入选粉区的物料颗粒跟随选粉区旋转气流运动,受到图15所示的拉曳力Fd、重力G、离心力Fc,并按下述条件产生粗细分级:
1)对于Fd≥Fc的颗粒,一方面在重力G的作用下做沉降运动,设颗粒在选粉区高度H的沉降时间为t1,另一方面在Fd、Fc合力作用下随气流向转子内部运动,设穿越选粉区间宽度S的时间为t2,如果t1>t2,则颗粒就能进入转子内部成为细粉成品,如果t1<t2,则进入粗粉收集锥11。
2)对于Fd<Fc的颗粒,颗粒一方面在Fd、Fc合力作用下向静叶片做离心运动,同在重力作用下最终落入粗粉收集锥11。
对于给定的颗粒,拉曳力Fd,主要由选粉区的风速控制,在静叶片角度固定不变的条件下,由进入选粉机的风量控制,实际上也即由系统风机控制,在给定的粉磨系统中,由于风机选型已定,因此Fd的最大值基本上是固定的;离心力Fc主要由选粉机转子2的转速控制,此外静叶片角度对其也有影响,但对于静叶片不可调的选粉机或者处于工作中的选粉机,主要由转子2的转速控制。
根据工业生产实践及理论分析,三力平衡选粉机原理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工作状态下,动叶片1跟随转子2转动,带动穿越动叶片间隙的气流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位于动叶片间隙的气流会产生离心动压,增加后续气流的流动阻力,即增加选粉阻力损失;2)颗粒拉曳力Fd同选粉机转速无明显的关系(理论上严格说随选粉机转速的增加而减少),而离心力Fc同选粉机转速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因此选粉效率随选粉机转速的增加而降低,尤其是在分选水泥等高细度的成品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从而降低粉磨效率、增加系统电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选粉机阻力低、选粉效率高、分选清晰度高的向心高效选粉机及选粉机设计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分选不同物料的适宜选粉浓度Cs(g/m3)和选粉机设计能力P(t/h),计算选粉风量Q(m3/h):
Q=1000000×P/Cs (1)
2)转子高径比H/D=0.4~0.5;
3)由选粉风量Q(m3/h)、高径比H/D,转子径向风速Vr(m/s),计算动叶片回转直径D(mm):
4)由动叶片回转直径D(mm)、高径比H/D,计算动叶片有效高度H(mm):
H=D*(H/D) (3)
5)由转子直径D(mm)计算动叶片的截面结构及参数:
6)根据计算得到的动叶结构参数,绘制动叶片方案图;
7)根据动叶片方案图、动叶片回转直径D(mm)、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动叶片间隙风速Vb(m/s),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Db(mm),计算动叶片数目Nb
8)向心分选动叶片的外风翅段的布置方向沿转子旋转方向设置在选粉机转子上;
9)启动选粉机,实现向心选粉。
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外风翅段和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由转子动叶片回转直径D(mm)计算动叶片的截面结构参数为: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外风翅段和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半径R=(25~30)D/1000(mm),外风翅段与内风翅段的夹角β=120±10°,内风翅段与水平线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
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由转子动叶片回转直径D(mm)计算动叶片的截面结构参数为: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中风翅段的长度L3=(10~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1=(15~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2=((10~18)D/1000(mm),外风翅段与中风翅段夹角β=50±10°,内风翅段与中风翅段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
所述步骤7)中所述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Db为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的1.5±0.5倍。
所述物料为水泥生料,选粉浓度Cs为600g/m3,转子径向风速Vr=4.0±0.5m/s,动叶片间隙风速Vb=5±0.5m/s。
所述物料为煤、水泥,选粉浓度Cs为450g/m3;转子径向风速Vr=3.5±0.5m/s;动叶片间隙风速Vb=4.5±0.5m/s。
所述物料为矿渣,选粉浓度Cs为350g/m3;转子径向风速Vr=3±0.5m/s;动叶片间隙风速Vb=4±0.5m/s。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包括选粉机壳体,设置在选粉机上部的成品出口;连接选粉机壳体的进风口和喂料口;位于选粉机壳体下端的粗粉收集锥;安装在选粉机壳体内的选粉机转子,设置选粉机转子的上方和下方的动叶片,对应动叶片位置所述选粉机壳体上安装有静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外风翅段和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动叶片的外风翅段的布置方向沿转子旋转方向设置在选粉机转子上;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外风翅段和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半径R=(25~30)D/1000,外风翅段与内风翅段的夹角β=120±10°,内风翅段与水平线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所述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为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的1.5±0.5倍,上述的D表示动叶片回转直径。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包括选粉机壳体,设置在选粉机上部的成品出口;连接选粉机壳体的进风口和喂料口;位于选粉机壳体下端的粗粉收集锥;安装在选粉机壳体内的选粉机转子,设置选粉机转子的上方和下方的动叶片,对应动叶片位置所述选粉机壳体上安装有静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中风翅段的长度L3=(10~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1=(15~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2=(10~18)D/1000(mm),外风翅段L1与中风翅段夹角β=50±10°,内风翅段与中风翅段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所述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为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的1.5±0.5倍,上述的D(mm)表示动叶片回转直径。
所述喂料口在选粉机壳体的侧面或者设置在选粉机壳体的下端。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心分选选粉机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选粉机阻力低、选粉效率高、分选清晰度高三个方面,综合CFD理论分析、试验室试验、工业应用生产数据,技术效果如下:
1)相比于传统三力平衡的O-Sepa选粉机,选粉机阻力降低25~30%,选粉效率提高8~10%,旁路值β≤5%,主机电耗降低12.4%,成品比表增加15%~20%,成品颗粒分布n值降低7%~8%。
2)相比于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系统产量提高20%,成品比表增加8%~10%,成品颗粒分布n值降低6%~7%,系统电耗降低10%~12.5%(降幅≥2kWh/t)。
3)通过调整外风翅的角度实现调整不同粒径颗粒的选粉效率,有效控制成品的粒度分布,成品颗粒级配宽,具有满足不同成品粒度级配要求的选粉能力,非常适用于水泥、矿渣等成品质量要求较高的物料粉磨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向心高效选粉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传统三力平衡分选转子原理模型图;
图3-1是图3中E-E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转子叶片原理模型图;
图4-1是图4中F-F剖视图;
图5是出风口无引风条件下传统三力平衡分选转子内外速度场结构示意图;
图6是出风口无引风条件下向心分选转子内外速度场结构示意图;
图7是TRMS43.3矿渣磨向心分选、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CFD计算分选曲线图;
图8是向心高效选粉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B剖视图;
图10是向心高效选粉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C-C剖视图;
图12是动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动叶片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传统三力平衡选粉机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D-D剖视图。
图中:1、一段动叶片;1-1、外风翅段;1-2、内风翅段、1-3、中风翅段;2、选粉机转子;3、二段动叶片;4、成品出口;5、喂料口;6、撒料盘;7、缓冲板,8、静叶片;9、进风口;10、三次风入口;11、粗粉收集锥;12-选粉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包括选粉机壳体13,设置在选粉机上部的成品出口4;连接选粉机壳体的进风口以及设置在上部的喂料口5;对应喂料口位置选粉机壳体内设有撒料盘6,对应撒料盘位置设有物料缓冲板7,位于选粉机壳体下端的粗粉收集锥11、在粗粉收集锥上设有三次风入口10;安装在选粉机壳体内的选粉机转子2,设置选粉机转子的上方和下方的动叶片,为便于说明将上方的动叶片命名为一段动叶片1,将下方的动叶片命名为二段动叶片3,对应动叶片位置所述选粉机壳体上安装有静叶片;所述动叶片(1、3)包括外风翅段1-1、内风翅段1-2,所述外风翅段1-1和内风翅段1-2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动叶片的外风翅段的布置方向沿转子旋转方向设置在选粉机转子上;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外风翅段和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半径R=(25~30)D/1000(mm),外风翅段与内风翅段的夹角β=120±10°,内风翅段与水平线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请参阅图13,所述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为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的1.5±0.5倍,上述的D(mm)表示动叶片回转直径。
为方便工艺结构设计及叙述,设定如下工艺结构参数:选粉机能力P(t/h),选粉风量Q(m3/h),选粉浓度Cs(g/m3)、动叶片有效高度H(mm),动叶片回转直径D(mm),转子高径比H/D,转子径向风速Vr(m/s),动叶片间隙风速Vb(m/s),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Db(mm)、动叶片数目Nb
动叶片结构参数:角度参数α(°)、β(°),外风翅长度L1(mm),内风翅长度L2(mm),中风翅长度L3(mm)、圆角R(mm)、R1(mm)、R2(mm),叶片厚度t(mm)。
根据上述实施例1的向心高效选粉机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分选不同物料的适宜选粉浓度Cs(g/m3)和选粉机设计能力P(t/h),计算选粉风量Q(m3/h):
Q=1000000×P/Cs (1)
2)转子高径比H/D=0.4~0.5;
3)由选粉风量Q(m3/h)、高径比H/D,转子径向风速Vr(m/s),计算动叶片回转直径D(mm):
4)由动叶片回转直径D(mm)、高径比H/D,计算动叶片有效高度H(mm):
H=D*(H/D) (3)
5)由转子动叶片回转直径D(mm)计算动叶片的截面结构及参数:
6)根据计算得到的动叶结构参数,绘制动叶片方案图;
7)根据动叶片方案图、动叶片回转直径D(mm)、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动叶片间隙风速Vb(m/s),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Db(mm),计算动叶片数目Nb
8)向心分选动叶片的外风翅段的布置方向沿转子旋转方向设置在选粉机转子上;
9)启动选粉机,实现向心选粉。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请参阅图1和图2,出磨物料由提升机经由选粉机的喂料口5喂入选粉机,在重力的作用下,喂入选粉机的物料进入撒料盘6。撒料盘6跟随选粉机转子2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带动落入其上的待分选的物料旋转,待分选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抛撒至缓冲板7,并得到打散,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介于动叶片1、3和静叶片8之间的选粉区。一、二次风经进风口9进入选粉机,一、二次风经进风口9的设置位置属于现有技术,然后流经静叶片8进入选粉区12,进入选粉区的气流在转子动叶片1、3带动和静叶片8导流的双重作用下随转子转动,同时流经转子动叶片1、3,最后经转子内部及选粉机成品出口4离开选粉机。本发明利用外风翅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向心动压、利用内风翅平衡流经动叶片后高速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动压,从而达到大幅度降低选粉阻力;同时动叶片的内风翅、外风翅还具有防止成品返回选粉区产生二次选粉不利现象,从而实现了降低选粉阻力同时保证较高选粉效率优良性能。
落入选粉区12的物料颗粒跟随选粉区旋转气流运动,受到图2所示的拉曳力Fd、向心力Fb、重力G、离心力Fc,并按下述条件产生粗细分级:
1)对于Fd+Fb≥Fc的颗粒,一方面在重力G的作用下做沉降运动,设沉降选粉区高度H的时间为t1,另一方面在Fd、Fc合力作用下随气流向转子内部运动,设穿越选粉区间宽度S的时间为t2,如果t1>t2,则颗粒就能进入转子内部成为细粉成品,如果t1<t2,则进入粗粉收集锥11。
2)对于Fd+Fb<Fc的颗粒,颗粒一方面在Fd、Fb、Fc合力作用下向静叶片做离心运动,同在重力作用下最终落入粗粉收集锥11。
为从原理上验证本发明核心技术要点向心力Fb的存在,分别构建图3、图4所示的传统三力平衡分选转子叶片模型、向心分选转子叶片模型,然后采用CFD理论计算的方法数值求解相同的工况条件下转子内外速度场,模型参数、计算边界条件及计算结果如下:
表1模型参数及计算边界条件
表2模型CFD计算结果
表1中计算边界条件将两种模型的入口风速和出口压力均设置为0的目的是确保两种模型无系统引风条件,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两种方案的内部气体流动方向完全由各自转子叶片的气动特性所致,无其它因素干扰。
表2计算结果表明,三力平衡分选模型入口压力高于出口压力,入口流量-0.005kg/s,出口流量0.005kg/s,负值表明流出,正值为流入,即三力平衡分选模型的物理“入口”实际上为“出口”,“出口”变成了“入口”。向心分选模型入口压力低于出口压力,且出口为微正压,入口流量0.003kg/s,出口流量-0.003kg/s,即向心分选模型的物理入口即实际的流入口,出口也为实际的流出口。两种模型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气流方向完全相反,从图5、图6速度矢量图也能得到清晰印证。在颗粒悬浮于气流的条件下,气流主动,颗粒被动,气-固速度差就会产生拉曳力,由于向心分选模型转子内外的气流宏观流动是朝向转子内部,因此将这种由转子叶片转动产生的拉曳力称之为向心力Fb。实际工作条件下,转子出口虽有引风负压,但由于动叶片的间隙风速(3~5m/s)远低于转子叶片的旋转线速度(18~20m/s,超细选粉机能高达30~40m/s),向心分选动叶片的外风翅仍具有压缩相邻动叶片间的空气向转子内部流动的作用,因此向心力Fb仍存在,协同引风机产生的拉曳力Fd共同加速成品颗粒穿越选粉区12的速度、缩短穿越时间t2,在颗粒沉降时间t1一定的条件下,进入转子内部的成品量增加,从而大大提高选粉效率。此外向心分选动叶片的外形具有曲面凹槽结构,在相同的转子转速条件下,对选粉区12的气流切向拉曳作用要大于三力平衡分选动叶片,选粉区12的气流能获得更高的切向速度,确保更多的非成品粗颗粒离心远离转子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粗粉仓11,从而提高选粉清晰度。
据表2,三力平衡模型入口-出口压差为0.45Pa,向心分选模型的入口-出口压力为-0.8Pa,二者压头方向完全相反。实际的工作条件下,在转子出口引风负压的作用下,无论三力平衡分选还是向心分选,气流均是从入口流向出口,因此对三力平衡分选,引风机必须克服选粉机转子叶片产生的入口-出口压差,增加选粉阻力,但对于向心分选,由于转子产生的压头方向是顺流方向,即推着气流向前流动,选粉机转子起类似接力泵的作用,因此能大幅度降低选粉阻力。以天津院TRM56.4生料磨实物选粉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更换常见的TRM、LV、Leosche、宇部L三力平衡分选动叶片和向心分选动叶片在相同工况条件下的选粉机CFD计算阻力见表3。
表3相同工况下TRM56.4生料磨三力平衡分选、向心分选阻力对比
动叶片方案 入口压力(Pa) 出口压力(Pa) 选粉机阻力(Pa) 转子转速(rpm)
TRM -4589 -8502 3913 57
LV -5545 -8501 2955 57
Leosche -4470 -8501 4030 57
宇部L -5122 -8502 3380 57
向心分选 -6246 -8501 2254 57
表3表明,向心分选阻力较三力平衡分选阻力在相同工况条件降低23%~42%,从而证明向心分选能大幅度降低引风机的负荷,节约系统电耗。
CFD理论计算向心分选选粉机和常见三力平衡选粉机阻力对比见表3,分选Trump曲线见图7TRMS43.3矿渣磨向心分选、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CFD计算分选曲线图
表3理论计算表明,向心分选选粉机在相同工况条件下较传统三力平衡选粉机的阻力降23%~42%。图11表明向心分选选粉机的旁路值β≤5%,而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的旁路值β≈10%(工业生产实践中大部分O-Sepa选粉机的旁路值β≥10%),对于矿渣粉磨而言,粒径≥45μm的颗粒已属于粗颗粒,但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对于粒径≤80μm的颗粒均保持较低的可选性(较高的选粉效率),即在相同的选粉机转速条件下,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的成品粒径更粗。实际操作中,为控制成品细度,三力平衡选粉机就需要更高的选粉机转速,进而增加循环负荷、降低粉磨效率和系统产量、增加系统电耗;与之相反,在相同的成品细度控制条件下,向心分选选粉机相比于三力平衡选粉机的转速低、效率高、循环负荷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粉磨效率和系统产量,降低系统电耗。
为验证向心分选选粉机的实际效果,2015年10月天津院在大量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将首台向心分选选粉机于前进TRMS43.3矿渣磨进行了工业应用,并同本厂的传统O-Sepa选粉机、宇部选粉机在基本相同的工况条件下进行了对比,具体见表4、表5、表6。
表4前进TRMS43.3矿渣磨向心分选选粉机标定数据
表5前进TRMS43.3矿渣磨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标定数据
表4、表5注:1-矿渣磨排风机的电量表出现故障,未能读取原始数据,其消耗总电量由矿渣磨总进线减去矿渣磨主电机、矿渣磨变压器(辅机)反算。
据表4、表5两种选粉机的工业应用标定数据,向心分选选粉机相比于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成品比表增加4m2/kg,系统产量提高了19.8t/h(近20%),系统电耗降低1.7kWh/t,由于表5标定时粉磨外购矿渣原料易磨性T3000=78.9min远小于表4标定时粉磨的自产矿渣易磨性T3000=90.2min,折算到表4矿渣原料的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的系统电耗为39.5kWh/t,据此向心分选选粉机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系统节电=39.5-34.4=5.1kWh/t,降幅12.9%。
表6前进1#TRMS43.3矿渣磨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标定矿粉质量
表7前进1#TRMS43.3矿渣磨向心分选、2#/3#磨O-sepa选粉机标定矿粉质量
据表6,1#磨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成品R45μm=2.5%,D10=2.071μm,D50=11.839μm,D90=36.903μm,颗粒分布n值1.109。
据表7,1#磨向心分选选粉机,成品R45μm=3.52%,D10=1.67μm,D50=11.278μm,D90=38.2643μm,颗粒分布n值1.046。
据表7,2#/3#磨O-Sepa选粉机,成品R45μm=1.5%,D10=1.77μm,D50=11.317μm,D90=34.339μm,颗粒分布n值1.126。
根据上述3种选粉机方案的对比数据,三力平衡选粉机的45μm细度较向心分选选粉机的细,但从D10、D50、D90、均匀性系数n值的数据看,颗粒级配明显偏窄,而向心分选选粉机明显具有颗粒级配宽的特点,非常有利于提高水泥、矿粉的性能。成品的颗粒级配主要由粉磨产生,粉磨效率越高,成品颗粒级配越宽,向心分选选粉机的成品颗粒级配宽的事实恰证明了其选粉效率高、分选清晰的性能,因为高的选粉效率和分选清晰度才能保证粉磨系统较低的循环负荷、较高的粉磨效率。
实施例2,请参阅图8和图9,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包括选粉机壳体13,设置在选粉机上部的成品出口4;连接选粉机壳体的进风口9和喂料口5,此款机型属于现有技术的进风口和喂料口为同一个;其喂料口在选粉机壳体的侧面;位于选粉机壳体下端的粗粉收集锥,在粗粉收集锥上设有三次风入口10;安装在选粉机壳体内的选粉机转子2,设置选粉机转子的上方和下方的动叶片,为便于说明将上方的动叶片命名为一段动叶片1,将下方的动叶片命名为二段动叶片3,对应动叶片位置所述选粉机壳体上安装有静叶片;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1-1、中风翅段1-3、内风翅段1-2,所述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中风翅段的长度L3=(10~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1=(15~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2=(10~18)D/1000(mm),外风翅段L1与中风翅段夹角β=50±10°,内风翅段与中风翅段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请参阅图14,所述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为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的1.5±0.5倍,上述的D表示动叶片回转直径;所述喂料口在选粉机壳体的侧面或者。
实施例3,请参阅图10和图11,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包括选粉机壳体13,设置在选粉机上部的成品出口4;连接选粉机壳体的进风口9和喂料口5,此款机型属于现有技术的进风口和喂料口为同一个;其喂料口在选粉机壳体在选粉机壳体的下端;位于选粉机壳体下端的粗粉收集锥;安装在选粉机壳体内的选粉机转子2,设置选粉机转子的上方和下方的动叶片,为便于说明将上方的动叶片命名为一段动叶片1,将下方的动叶片命名为二段动叶片3,对应动叶片位置所述选粉机壳体上安装有静叶片;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中风翅段的长度L3=(10~20)D/1000,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1=(15~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2=(10~18)D/1000(mm),外风翅段L1与中风翅段夹角β=50±10°,内风翅段与中风翅段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请参阅图14,所述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为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的1.5±0.5倍,上述的D(mm)表示动叶片回转直径;所述喂料口在选粉机壳体的侧面或者设置在选粉机壳体的下端。
本发明原理区别于传统“三力平衡”选粉原理的主要特征:1)借助动叶片的气动外形在跟随转子转动过程中压缩相邻动叶片间空气向转子内部流动,增加选粉区气流的径向分速,从而对悬浮于选粉区的颗粒产生向心力Fb;2)动叶片的弯曲方向沿转子转动方向布置;3)悬浮于选粉区的颗粒处于被转子动叶片向转子内部拽拉的趋势,而传统三力平衡选粉原理选粉区的颗粒处于被转子叶片径向外推的趋势。上述主要特征即是向心分选选粉原理的来源。
综上,向心分选选粉机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选粉机阻力低、选粉效率高、分选清晰度高三个方面,综合CFD理论分析、试验室试验、工业应用生产数据,技术效果如下:
1)相比于传统三力平衡的O-Sepa选粉机,选粉机阻力降低25~30%,选粉效率提高8~10%,旁路值β≤5%,主机电耗降低12.4%,成品比表增加15%~20%,成品颗粒分布n值降低7%~8%。
2)相比于宇部三力平衡选粉机,系统产量提高20%,成品比表增加8%~10%,成品颗粒分布n值降低6%~7%,系统电耗降低10%~12.5%(降幅≥2kWh/t)。
3)通过调整外风翅的角度实现调整不同粒径颗粒的选粉效率,有效控制成品的粒度分布,成品颗粒级配宽,具有满足不同成品粒度级配要求的选粉能力,非常适用于水泥、矿渣等成品质量要求较高的物料粉磨系统。
本发明的动叶片的具体实现结构及布置方式不仅限于上述的结构和布置方式,以动叶片跟随转子转动过程中产生向心动压和选粉区间的待分选颗粒具有被动叶片拉曳进入转子内部的运动趋式为主要特征。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分选不同物料的适宜选粉浓度Cs(g/m3)和选粉机设计能力P(t/h),计算选粉风量Q(m3/h):
Q=1000000×P/Cs (1)
2)转子高径比H/D=0.4~0.5;
3)由选粉风量Q(m3/h)、高径比H/D,转子径向风速Vr(m/s),计算动叶片回转直径D(mm):
<mrow> <mi>D</mi> <mo>=</mo> <mn>16.7</mn> <msqrt> <mfrac> <mi>Q</mi> <mrow> <msub> <mi>&amp;pi;V</mi> <mi>r</mi> </msub> <mrow> <mo>(</mo> <mi>H</mi> <mo>/</mo> <mi>D</mi> <mo>)</mo> </mrow> </mrow> </mfrac> </msqrt>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2</mn> <mo>)</mo> </mrow> </mrow>
4)由动叶片回转直径D(mm)、高径比H/D,计算动叶片有效高度H(mm):
H=D*(H/D) (3)
5)由转子直径D(mm)计算动叶片的截面结构及参数:
6)根据计算得到的动叶结构参数,绘制动叶片方案图;
7)根据动叶片方案图、动叶片回转直径D(mm)、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动叶片间隙风速Vb(m/s),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Db(mm),计算动叶片数目Nb
<mrow> <msub> <mi>N</mi> <mi>b</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n>277.8</mn> <mi>Q</mi> </mrow> <mrow> <msub> <mi>V</mi> <mi>b</mi> </msub> <msub> <mi>D</mi> <mi>b</mi> </msub> <mi>H</mi> </mrow> </mfrac>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4</mn> <mo>)</mo> </mrow> </mrow>
8)向心分选动叶片的外风翅段的布置方向沿转子旋转方向设置在选粉机转子上;
9)启动选粉机,实现向心选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心高效选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外风翅段和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由转子动叶片回转直径D(mm)计算动叶片的截面结构参数为: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外风翅段和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半径R=(25~30)D/1000(mm),外风翅段与内风翅段的夹角β=120±10°,内风翅段与水平线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心高效选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由转子直径D计算动叶片的截面结构参数为: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中风翅段的长度L3=(10~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1=(15~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2=(10~18)D/1000(mm),外风翅段与中风翅段夹角β=50±10°,内风翅段与中风翅段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心高效选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所述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Db为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的1.5±0.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心高效选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为水泥生料,选粉浓度Cs为600g/m3,转子径向风速Vr=4.0±0.5m/s,动叶片间隙风速Vb=5±0.5m/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心高效选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为煤、水泥,选粉浓度Cs为450g/m3;转子径向风速Vr=3.5±0.5m/s;动叶片间隙风速Vb=4.5±0.5m/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心高效选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为矿渣,选粉浓度Cs为350g/m3;转子径向风速Vr=3±0.5m/s;动叶片间隙风速Vb=4±0.5m/s。
8.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包括选粉机壳体,设置在选粉机上部的成品出口;连接选粉机壳体的进风口和喂料口;位于选粉机壳体下端的粗粉收集锥,安装在选粉机壳体内的选粉机转子,设置选粉机转子的上方和下方的动叶片,对应动叶片位置所述选粉机壳体上安装有静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外风翅段和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动叶片的外风翅段的布置方向沿转子旋转方向设置在选粉机转子上;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外风翅段和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半径R=(25~30)D/1000(mm),外风翅段与内风翅段的夹角β=120±10°,内风翅段与水平线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所述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为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的1.5±0.5倍,上述的D表示动叶片回转直径。
9.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包括选粉机壳体,设置在选粉机上部的成品出口;连接选粉机壳体的进风口和喂料口;位于选粉机壳体下端的粗粉收集锥;安装在选粉机壳体内的选粉机转子,设置选粉机转子的上方和下方的动叶片,对应动叶片位置所述选粉机壳体上安装有静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包括外风翅段、中风翅段、内风翅段,所述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内风翅段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外风翅段的长度L1=(25~35)D/1000(mm);内风翅段的长度L2=(20~30)D/1000(mm);中风翅段的长度L3=(10~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外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1=(15~20)D/1000(mm),中风翅段与内风翅段之间外圆弧R2=(10~18)D/1000(mm),外风翅段L1与中风翅段夹角β=50±10°,内风翅段与中风翅段的夹角α=15±5°;动叶片的厚度t=10~20mm;所述相邻动叶片最短间隙为动叶片的外风翅段长度的1.5±0.5倍,上述的D(mm)表示动叶片回转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向心高效选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口在选粉机壳体的上部、选粉机壳体侧面或者设置在选粉机壳体的下端。
CN201711143367.9A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及选粉机设计方法 Active CN107913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3367.9A CN107913849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及选粉机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3367.9A CN107913849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及选粉机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3849A true CN107913849A (zh) 2018-04-17
CN107913849B CN107913849B (zh) 2023-10-24

Family

ID=61896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3367.9A Active CN107913849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及选粉机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384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0215A (zh) * 2018-12-11 2019-04-09 江苏羚羊水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多级颗粒分选机
CN110090719A (zh) * 2019-06-11 2019-08-06 宜宾市天顺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粒径分级装置及系统
CN113340632A (zh) * 2021-05-21 2021-09-03 浙江邦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粒径分布进行选粉机性能评估的方法
CN113351480A (zh) * 2021-05-13 2021-09-07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成品粒度级配的两级动态转子选粉机
CN113477525A (zh) * 2021-07-20 2021-10-08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挡料锥的半成品粗细分离选粉机设计方法
CN113828516A (zh) * 2021-08-20 2021-12-24 天津艾惟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粒度分级装置
CN115805130A (zh) * 2022-12-30 2023-03-17 合肥中亚建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流线形叶片的选粉系统
CN110090719B (zh) * 2019-06-11 2024-06-04 宜宾市天顺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粒径分级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09325A (ja) * 2013-06-28 2015-01-19 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 固定砥粒ワイヤーおよびワイヤー加工方法
CN104475195A (zh) * 2014-12-08 2015-04-01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改善水泥颗粒级配的立式辊磨分风工艺及装置
CN106281483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南宁华侨投资区政孙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以藻类植物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WO2017144837A1 (en) * 2016-02-27 2017-08-31 Stephen John Mcloughlin Wind turbine syste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CN207941711U (zh) * 2017-11-17 2018-10-09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09325A (ja) * 2013-06-28 2015-01-19 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 固定砥粒ワイヤーおよびワイヤー加工方法
CN104475195A (zh) * 2014-12-08 2015-04-01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改善水泥颗粒级配的立式辊磨分风工艺及装置
WO2017144837A1 (en) * 2016-02-27 2017-08-31 Stephen John Mcloughlin Wind turbine syste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CN106281483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南宁华侨投资区政孙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以藻类植物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CN207941711U (zh) * 2017-11-17 2018-10-09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0215A (zh) * 2018-12-11 2019-04-09 江苏羚羊水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多级颗粒分选机
CN109590215B (zh) * 2018-12-11 2023-08-25 天津艾惟科技有限公司 多级颗粒分选机
CN110090719A (zh) * 2019-06-11 2019-08-06 宜宾市天顺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粒径分级装置及系统
CN110090719B (zh) * 2019-06-11 2024-06-04 宜宾市天顺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粒径分级装置及系统
CN113351480A (zh) * 2021-05-13 2021-09-07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成品粒度级配的两级动态转子选粉机
CN113351480B (zh) * 2021-05-13 2022-05-03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成品粒度级配的两级动态转子选粉机
CN113340632A (zh) * 2021-05-21 2021-09-03 浙江邦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激光粒径分布进行选粉机性能评估的方法
CN113477525A (zh) * 2021-07-20 2021-10-08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挡料锥的半成品粗细分离选粉机设计方法
CN113828516A (zh) * 2021-08-20 2021-12-24 天津艾惟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粒度分级装置
CN113828516B (zh) * 2021-08-20 2023-02-28 天津艾惟科技有限公司 物料粒度分级装置
CN115805130A (zh) * 2022-12-30 2023-03-17 合肥中亚建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流线形叶片的选粉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3849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3849A (zh)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及选粉机设计方法
WO2018035983A1 (zh) 新型的自动排铁式立磨磨盘及排难磨物料方法
CN205340923U (zh) 一种双输出模式立磨
CN107855277B (zh)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及设计方法
CN203842821U (zh) 颗粒级配选粉机
TW201217056A (en) Pulverizer classifier
CN105435905A (zh) 一种双输出模式立磨
CN110788005B (zh) 一种用于超细粉体的离心式空气分级机
CN204933651U (zh) 新型立磨装置
CN202137015U (zh) 一种开路终粉磨设备
CN201357145Y (zh) 高效转子式金属矿粉选粉机
CN20385315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立磨分级机
CN207941711U (zh)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
CN204412476U (zh) 气相分级设备
CN208082881U (zh) 一种向心选粉机用动叶片
CN201684726U (zh) 强制气流涡轮式分级机
CN103934088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立磨分级系统
CN202290576U (zh) 选粉机导向叶笼
CN113953062B (zh) 用于超细物料粉磨的自分选式球磨系统
CN208928578U (zh) 一种多级打散静电中和选粉装置
CN207941710U (zh) 一种向心高效选粉机用动叶片
CN105080690A (zh) 一种立式辊磨旁路分级烘干生料制备系统及工艺
CN207547025U (zh) 一种卧式高速精密多头分级机
CN108273637A (zh) 一种涡轮分级机及二氧化硅超细粉的梯度分级提纯系统
CN201064775Y (zh) 一种分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30

Address after: Tianjin District of Beichen city in the 300400 major North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INOMA SPARE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Tianjin District of Beichen city in the 300400 major North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