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0486A - 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碳纤维与极耳形成的电极板栅以及在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碳纤维与极耳形成的电极板栅以及在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0486A
CN107910486A CN201711011662.9A CN201711011662A CN107910486A CN 107910486 A CN107910486 A CN 107910486A CN 201711011662 A CN201711011662 A CN 201711011662A CN 107910486 A CN107910486 A CN 107910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lug
metal
grid
conne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16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10486B (zh
Inventor
何幸华
李政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Zhongteneng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Zhongteneng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Zhongteneng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Zhongteneng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116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10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10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0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10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0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70Carriers or col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form
    • H01M4/72Gr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是以金属为媒介,将金属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碳纤维织造物的一侧边缘上,再通过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边缘上的金属与极耳进行焊接,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通过在碳纤维上固定一层金属媒介,然后再将金属材质的极耳与金属媒介进行焊接,如此,金属与金属是非常容易焊接的,也就很容易的实现了将碳纤维布与极耳的连接,碳纤维布与极耳连接后不会与极耳发生脱落,且不受到化学电解液或者化学物质的腐蚀,方便后续电池的组装,本发明连接方法简便且操作实际,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Description

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碳纤维与极耳形成的电 极板栅以及在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板栅组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更进一步地,涉及碳纤维与极耳形成的电极板栅以及电极板栅在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其轴向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且具有各向异性,耐腐蚀性好,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碳纤维布又称碳素纤维布,它是一种单向碳纤维产品,将1K~12K的碳纤维经特定的改造纺织机制成碳纤维布,布面周边加织锁边,即可作为双电极板的基础材料,也就是常说的电极板栅。以碳纤维布作为电极板栅可大大减轻电池的总重量,并且能够使得电极板栅具有电导率高、电流分布均匀的特点,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的比能量。碳纤维布作为电极板栅已成为电池制造的发展趋势。
当碳纤维布作为电极板栅时,需要在碳纤维布的侧边加上金属材质的极耳,从而连接正负极,由于碳纤维布属于无机材料,其导电性能不佳,其与金属材质的极耳不能进行良好的连接,也有报道通过具有粘结性能的导电胶方式将金属材质的极耳与碳纤维布进行连接,然而这种方法制成的电极板栅容易造成极耳的脱落,现亟需一种将碳纤维和牢固极耳连接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
这里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是:以金属为媒介,将金属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碳纤维织造物(为了方便说明,下文可将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叫做碳纤维布)的一侧边缘上,再通过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边缘上的金属与极耳进行焊接,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
本发明摒弃传统通过粘结导电胶的方式将碳纤维布与极耳连接,另辟蹊径,即以金属为媒介,在碳纤维布上固定一层金属,金属与金属是非常容易焊接的,也就很容易的实现了将碳纤维布与极耳的连接,实际上,这里的金属作为媒介起到桥梁的作用,将金属作为连接件与传统的通过导电胶粘结的方式比,显著不同的是,用导电胶将碳纤维布与极耳粘结后形成的电极板栅在使用过程中,导电胶会受到化学电解液或者化学活性物质的腐蚀,同样也会因为温度或者湿度的变化导致导电胶失去导电性能,从而使得碳纤维布上的电流不能均匀和及时的传递到极耳上,造成电池性能丧失,然而本发明正是使用了与极耳同属性的金属,使得连接后不易与极耳脱落,且不会受到化学电解液或者化学物质的腐蚀。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金属可以是溶液形式,也可以是固体形式;且对金属的种类不作限定,只要是金属,都可以用于本发明的思路,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为金属网格材料、U型排钉(固体形式)和熔融的金属溶液(液体形式)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然而针对不同存在形式的金属媒介,其连接方式有不同,当使用的是熔融金属溶液时,所述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是:在碳纤维无纺布或碳纤维织造物的一侧边缘上涂上熔融的金属溶液,待金属溶液凝固后,再焊接边缘上凝固后的金属与极耳,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
当使用的是金属网格材料或U型排钉时,所述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是:先将金属网格材料或U型排钉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的边缘上;再通过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的边缘上的金属网格材料或U型排钉与极耳进行焊接,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
使用金属网格材料或者U型排钉作为媒介时,其相对于金属溶液作为媒介,还具有进一步的优势:可以不用高温熔融金属,直接用金属网格材料或者U型排钉,采用机械、物理的方式与碳纤维布进行牢靠固定,操作更为简便,成本低、能耗低。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使用金属网格材料或U型排钉进行固定时,其与碳纤维布的固定方式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将金属网格材料或U型排钉与碳纤维进行牢固固定均可用于本发明。
然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利用金属网格材料和U型排钉的组合时,是先将平面的金属网格材料平铺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的边缘,再用U型排钉将金属网格材料固定住,最后将极耳与固定后的金属网格材料进行焊接;这种固定方式能保证碳纤维布和金属网格材料的牢固结合,且能承受15公斤以上的拉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金属为U型排钉时,直接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的边缘钉上U型排钉,然后将极耳与U型排钉进行焊接;这种固定方式能保证碳纤维布和U型排钉的牢固结合,且能承受15公斤以上的拉力。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具体方式固定,例如将金属网格材料制成截面为U型或者C型,然后将U型/C型金属网格材料的开口对准碳纤维布的侧边上(如果是U型排钉,即直接将U型排钉的开口对准碳纤维布的侧边),并通过金属材料冲击设备或者码钉击发设备将金属网格材料或者U型排钉牢固扣住碳纤维布的侧边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上述连接方法形成的电池的电极板栅基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碳纤维电极板栅基体,包括碳纤维基体(这里的碳纤维基体是指可以作为板栅的碳纤维材料制成的基体,例如可以是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金属连接件和极耳,所述碳纤维基体通过金属连接件与极耳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上述电极板栅基体在组装化学电池中的应用;所说化学电池包括但不限于铅酸蓄电池、动力电池蓄电池和太阳能储能蓄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碳纤维电极板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合适尺寸的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例如通过织造或剪裁等方式根据需求制备合适尺寸的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以金属为媒介,将金属连接件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碳纤维织造物的一侧边缘上,再通过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边缘的金属连接件与相匹配的极耳进行焊接,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所述碳纤维织造物是由1K~12K的碳纤维以经线和纬线织造而成的孔距为3mm~5mm的网状织物。
附图说明
图1为碳纤维无纺布与U型排钉进行固定的示意图;
图2为碳纤维织造物与U型排钉进行固定的示意图;
图3为碳纤维织造物与金属网格材料通过U型排钉进行固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碳纤维布与极耳的连接操作为:直接在碳纤维无纺布1(如图1)或者碳纤维织造物3(如图2)的边缘钉上U型排钉2,然后将极耳与U型排钉2进行焊接,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得到板栅。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碳纤维布与极耳的连接操作为:将平面的金属网格材料4平铺在碳纤维织造物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碳纤维无纺布)的边缘,再用U型排钉2将金属网格材料4和碳纤维织造物3钉住,最后将极耳与固定后的金属网格材料4进行焊接,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得到板栅。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方法制得的电极板栅耐受15公斤以上的拉力,且内阻<0.2mΩ;耐高温达150℃以上;耐受99%以上的强酸和强碱,使用寿命超过十年。
实施例3
碳纤维布与极耳的连接操作为:
(1)先将50目的金属网格材料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用50目以上,200目以下的金属网格材料4,例如可分别利用100目、150目和200目的金属网格材料4对碳纤维织造物3进行固定)制成截面为U型或者C型(可以人工,也可以借助设备将其弯成U型或者C型),然后将U型或者C型金属网格材料4的开口对准碳纤维织造物3的一个侧边上,将50目的金属网格材料4牢固扣住碳纤维织造物3的该侧边。
(2)将极耳与固定于碳纤维织造物3该侧边上的金属网格材料4进行焊接,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得到板栅。
实施例4
碳纤维布与极耳的连接操作为:
(1)将U型排钉2的开口对准碳纤维织造物3的一个侧边,并利用订书器将U型排钉2牢固扣住碳纤维织造物3的该侧边。
(2)将极耳与固定于碳纤维织造物3该侧边的U型排钉2进行焊接,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得到板栅。
由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方法制得的电极板栅内阻<0.2mΩ;耐高温达150℃以上;耐受99%以上的强酸和强碱,使用寿命超过十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金属为媒介,将金属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碳纤维织造物的一侧边缘上,再通过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边缘上的金属与极耳进行焊接,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金属网格材料、U型排钉和熔融的金属溶液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金属为熔融的金属溶液时,所述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是:在碳纤维无纺布或碳纤维织造物的一侧边缘上涂上熔融的金属溶液,待金属溶液凝固后,再焊接边缘上凝固后的金属与极耳,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金属为金属网格材料或U型排钉时,所述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是:先将金属网格材料或U型排钉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的边缘上;再通过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的边缘上的金属网格材料或U型排钉与极耳进行焊接,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金属为金属网格材料和U型排钉的组合时,所述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是:先将平面的金属网格材料平铺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的边缘,再用U型排钉将金属网格材料固定住,最后将极耳与固定后的金属网格材料进行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金属为U型排钉时,直接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的边缘钉上U型排钉,然后将极耳与U型排钉进行焊接。
7.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连接方法形成的电池的电极板栅基体。
8.一种碳纤维电极板栅基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基体、金属连接件和极耳,所述碳纤维基体通过金属连接件与极耳连接。
9.权利要求7所述电极板栅基体在组装化学电池中的应用;所说化学电池包括但不限于铅酸蓄电池、动力电池蓄电池和太阳能储能蓄电池。
10.碳纤维电极板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合适尺寸的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以金属为媒介,将金属连接件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碳纤维织造物的一侧边缘上,再通过固定在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碳纤维织造物边缘的金属连接件与相匹配的极耳进行焊接,以实现碳纤维与极耳的连接;所述碳纤维织造物是由1K~12K的碳纤维以经线和纬线织造而成的孔距为3mm~5mm的网状织物。
CN201711011662.9A 2017-10-25 2017-10-25 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碳纤维与极耳形成的电极板栅以及在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Active CN107910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1662.9A CN107910486B (zh) 2017-10-25 2017-10-25 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碳纤维与极耳形成的电极板栅以及在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1662.9A CN107910486B (zh) 2017-10-25 2017-10-25 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碳纤维与极耳形成的电极板栅以及在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0486A true CN107910486A (zh) 2018-04-13
CN107910486B CN107910486B (zh) 2021-12-03

Family

ID=6184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1662.9A Active CN107910486B (zh) 2017-10-25 2017-10-25 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碳纤维与极耳形成的电极板栅以及在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0486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8805A (zh) * 2018-08-30 2019-01-04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CN109167014A (zh) * 2018-08-30 2019-01-08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极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
CN109244477A (zh) * 2018-08-30 2019-01-18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板栅与极耳用连接方法
CN109346727A (zh) * 2018-08-27 2019-02-15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板栅的锁边方法
CN109378481A (zh) * 2018-08-30 2019-02-22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板栅与极耳连接用制作方法
CN109371526A (zh) * 2018-10-25 2019-02-22 浙江图兰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铅蓄电池用铅网板栅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11688A (zh) * 2018-08-30 2019-03-01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
CN110875460A (zh) * 2018-08-30 2020-03-10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板栅与极耳连接用焊接方法
CN110871349A (zh) * 2018-08-30 2020-03-10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碳纤维布与导电体连接用固定工艺
CN110875459A (zh) * 2018-08-30 2020-03-10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防脱落式电极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
EP4243127A1 (fr) 2022-03-09 2023-09-13 Commissariat à l'énergie atomique et aux énergies alternatives Collecteur de courant poreux avec jonction obtenue par scellage thermique d'un polymère thermofusible à une languette de connexion électrique dense pour système électrochimique étanche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2302B2 (ja) * 1979-01-18 1983-11-21 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カリ蓄電池用電極板
CN2161999Y (zh) * 1993-04-09 1994-04-13 郭忠武 超薄板栅铅蓄电泡
US20070196781A1 (en) * 2006-02-22 2007-08-23 Under Dog Media, Lp Orthodontic closed coil sp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200950668Y (zh) * 2006-09-08 2007-09-19 许安民 柔软、透气的面状发热复合电热布
CN101299505A (zh) * 2008-06-05 2008-11-05 朱玉国 碳纤维丝与金属线接头的连接方法
CN102357694A (zh) * 2011-09-02 2012-02-22 上海朝日低碳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碳纤维与金属的焊接方法
CN103715394A (zh) * 2013-12-17 2014-04-09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5012A (zh) * 2014-08-22 2014-12-0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材料与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
CN104577041A (zh) * 2015-01-08 2015-04-29 田东 一种以碳纤维布为基体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方法
CN205406630U (zh) * 2016-03-28 2016-07-27 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铅炭蓄电池板栅
CN106271029A (zh) * 2016-09-07 2017-01-04 东南大学 利用搅拌摩擦焊连接金属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7046741A (zh) * 2017-05-19 2017-08-15 连云港磐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片状碳纤维发热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63864Y (zh) * 2007-06-19 2008-05-21 仇必育 碳纤维接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2302B2 (ja) * 1979-01-18 1983-11-21 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カリ蓄電池用電極板
CN2161999Y (zh) * 1993-04-09 1994-04-13 郭忠武 超薄板栅铅蓄电泡
US20070196781A1 (en) * 2006-02-22 2007-08-23 Under Dog Media, Lp Orthodontic closed coil sp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200950668Y (zh) * 2006-09-08 2007-09-19 许安民 柔软、透气的面状发热复合电热布
CN101299505A (zh) * 2008-06-05 2008-11-05 朱玉国 碳纤维丝与金属线接头的连接方法
CN102357694A (zh) * 2011-09-02 2012-02-22 上海朝日低碳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碳纤维与金属的焊接方法
CN103715394A (zh) * 2013-12-17 2014-04-09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5012A (zh) * 2014-08-22 2014-12-0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材料与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
CN104577041A (zh) * 2015-01-08 2015-04-29 田东 一种以碳纤维布为基体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方法
CN205406630U (zh) * 2016-03-28 2016-07-27 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铅炭蓄电池板栅
CN106271029A (zh) * 2016-09-07 2017-01-04 东南大学 利用搅拌摩擦焊连接金属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7046741A (zh) * 2017-05-19 2017-08-15 连云港磐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片状碳纤维发热体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6727A (zh) * 2018-08-27 2019-02-15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板栅的锁边方法
CN109411688A (zh) * 2018-08-30 2019-03-01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
CN109378481B (zh) * 2018-08-30 2022-10-04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板栅与极耳连接用制作方法
CN109167014A (zh) * 2018-08-30 2019-01-08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极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
CN109378481A (zh) * 2018-08-30 2019-02-22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板栅与极耳连接用制作方法
CN110875459B (zh) * 2018-08-30 2023-06-02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防脱落式电极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
CN109148805A (zh) * 2018-08-30 2019-01-04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CN110875460A (zh) * 2018-08-30 2020-03-10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板栅与极耳连接用焊接方法
CN110871349A (zh) * 2018-08-30 2020-03-10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碳纤维布与导电体连接用固定工艺
CN110875459A (zh) * 2018-08-30 2020-03-10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防脱落式电极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
CN109167014B (zh) * 2018-08-30 2022-09-13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极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
CN109244477A (zh) * 2018-08-30 2019-01-18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板栅与极耳用连接方法
CN109371526A (zh) * 2018-10-25 2019-02-22 浙江图兰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铅蓄电池用铅网板栅及其制备方法
EP4243127A1 (fr) 2022-03-09 2023-09-13 Commissariat à l'énergie atomique et aux énergies alternatives Collecteur de courant poreux avec jonction obtenue par scellage thermique d'un polymère thermofusible à une languette de connexion électrique dense pour système électrochimique étanche
FR3133485A1 (fr) 2022-03-09 2023-09-15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Collecteur de courant poreux avec jonction obtenue par scellage thermique d’un polymère thermofusible à une languette de connexion électrique dense pour système électrochimique étanch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0486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0486A (zh) 碳纤维作为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碳纤维与极耳形成的电极板栅以及在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Chen et al. An artificial polyacrylonitrile coating layer confining zinc dendrite growth for highly reversible aqueous zinc‐based batteries
JP6427646B2 (ja) 高表面積フロー電池電極
CN107819154A (zh)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119603A (zh) 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极片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7403911A (zh) 石墨烯/过渡金属磷化物/碳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负电极
CN104577041B (zh) 一种以碳纤维布为基体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方法
CN105185963B (zh) 一种高性能富氮型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31485A (zh)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190286A (zh) 一种基于原位生长的垂直石墨烯-铜箔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4264A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用的石墨烯复合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02094A (zh) 一种低温磷酸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117838A1 (zh) 一种低温无机熔盐铝离子超级电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70905A (zh) 磷酸铁锂掺杂三元正极活性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392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取向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2370A (zh) 一种自支撑碳纳米纤维负载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8462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48220B (zh) 一种石墨烯-氧化铁-石墨烯复合结构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50180A (zh) 三元异质结NiO/Ni2P/N-C纳米片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9616645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柔性硅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2384A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复合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208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藻土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6544A (zh) 一种无需涂覆极片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87926B (zh) 沥青基炭纤维、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hen et al. Regulating lithium plating and stripping by using vertically aligned graphene/CNT channels decorated with ZnO part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