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7106A - 线圈部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7106A
CN107887106A CN201710827102.4A CN201710827102A CN107887106A CN 107887106 A CN107887106 A CN 107887106A CN 201710827102 A CN201710827102 A CN 201710827102A CN 107887106 A CN107887106 A CN 107887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re
coil portion
core coil
area
m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271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7106B (zh
Inventor
瀬在勇司
安原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887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7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7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7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2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out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2017/048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encapsulating core, e.g. made of resin and magnetic pow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部件,该线圈部件在具有磁性体粉末和树脂中埋设有圆筒状的空心线圈部,在将空心线圈部的外径设为a1,内径设为a2,并将垂直于卷绕轴方向的磁芯部的表面与空心线圈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设为h时,下述截面积SA1~SA5的CV值为0.55以下。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磁饱和,并且直流叠加特性优异的线圈部件。SA1:从磁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中减去空心线圈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后的面积;SA2:由下式表示的面积;SA3:空心线圈部的内周所形成的面积;SA4:从磁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中减去空心线圈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后的面积的1/2与πa1h×1/2之和;SA5:空心线圈部的内周所形成的面积的1/2与πa2h×1/2之和。

Description

线圈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空心线圈和埋设有该空心线圈的磁芯部的线圈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安装于电源类电路的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在驱动这些电子设备的DC/DC转换器等的电源电路中,强烈寻求对应于高频化和大电流化的小型并且高性能的线圈部件。
一直以来,作为能够达成上述要求的线圈部件,已知有将卷绕有电线的空心线圈埋设于将磁性粉末和树脂的混合物加压成型而成的压粉磁芯(铁芯)内的线圈封入型磁性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为了得到小型并且高性能的线圈部件,通过能够得到高的电感,并且直至大的电流区域都保持高的电感,从而抑制电流驱动时的磁饱和很重要。为了抑制磁饱和,使由磁性体构成的磁芯内产生的磁通密度的分布接近均匀很重要。另外,作为表征磁饱和特性的指标,例如可以列举直流叠加特性。
专利文献1中虽然记载了通过将线圈部件中的线圈的通孔的孔径以及线圈与外部包装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调整为规定的关系,并且规定磁芯内的磁性体的密度的关系,从而能够抑制磁饱和,但是实际上,存在磁饱和的抑制不充分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542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磁饱和并且具有直流叠加特性优异的线圈部件。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着眼于磁芯内部产生的磁通密度根据磁芯内部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其原因主要在于磁通量通过处的面积根据磁芯内部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结果使得磁芯内部的磁通密度的分布变得不均匀,容易发生磁饱和,直流叠加特性也变差。
因此,本发明人等发现,认为如果使磁通通过处的面积接近均匀的话,在磁芯内部的各部分所产生的磁通密度的分布接近均匀,因此,通过在磁芯部的各部分,特定磁通通过处,尽可能使其面积相同,即抑制各面积的偏差,从而变得难以发生磁饱和,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
[1]一种线圈部件,其中,该线圈部件具有:
具有磁性体粉末和树脂的磁芯部;
圆筒状的空心线圈部;
从空心线圈部引出的引出部;以及
端子部,
至少空心线圈部的整体被埋设于磁芯部的内部,
在线圈部件中,在将空心线圈部的外径设为a1,将空心线圈部的内径设为a2,并将与所述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垂直的磁芯部的表面与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设为h时,下述所示的截面积SA1~SA5的CV值为0.55以下:
SA1: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磁芯部的长度的1/2的位置处,与该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从磁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中减去空心线圈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后的面积;
SA2:由下式所表示的面积;
SA3: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磁芯部的长度的1/2的位置处,与该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空心线圈部的内周所形成的面积;
SA4: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的位置处,与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从磁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中减去空心线圈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后的面积的1/2与πa1h×1/2所表示的面积之和;
SA5: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的位置处,与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空心线圈部的内周所形成的面积的1/2与πa2h×1/2所表示的面积之和。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是,
[2]一种线圈部件,其中,该线圈部件具有:
具有磁性体粉末和树脂的磁芯部;
正方形筒状的空心线圈部;
从空心线圈部引出的引出部;以及
端子部,
至少空心线圈部的整体被埋设于磁芯部的内部,
在线圈部件中,在将形成空心线圈部的外周的一边的长度设为b1,将形成空心线圈部的内周的一边的长度设为b2,并将与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垂直的磁芯部的表面与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设为h时,下述所示的截面积SA1~SA5的CV值为0.55以下:
SA1: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磁芯部的长度的1/2的位置处,与该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从磁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中减去空心线圈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后的面积;
SA2:由下式表示的面积,
SA3: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磁芯部的长度的1/2的位置处,与该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空心线圈部的内周所形成的面积;
SA4: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的位置处,与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从磁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中减去空心线圈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后的面积的1/2与2b1h所表示的面积之和,
SA5: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的位置处,与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空心线圈部的内周所形成的面积的1/2与2b2h所表示的面积之和。
上述截面积SA1~SA5的CV值在上述范围内的线圈部件中,与磁芯部的各部分中的磁通垂直的截面积接近于均匀。因此,抑制了磁饱和,并且直流叠加特性优异。
[3]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CV值为0.35以下。
通过进一步限定CV值,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下述所示的R为0.52以上且0.95以下,
R:5×(SA2)/(SA1+SA2+SA3+SA4+SA5)。
通过将R规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确保设计的自由度,并同时获得良好的直流叠加特性。
[5]如[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R为0.63以上且0.95以下。
通过进一步限定R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的透视立体图;图1B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的透视平面图;图1C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的透视正面图。
图2是空心线圈部与引出部的截面图。
图3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中,空心线圈部附近的磁通的截面图,图3B是表示空心线圈部的一侧的端部附近的磁通的平面图,图3C是表示空心线圈部的另一侧的端部附近的磁通的平面图。
图4A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中,用于说明截面积SA1的透视平面图,图4B是用于说明截面积SA1的透视正面图。
图5A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中,用于说明截面积SA2的透视平面图,图5B是用于说明截面积SA2的透视正面图,图5C是用于说明截面积SA2的透视立体图。
图6A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中,用于说明截面积SA3的透视平面图,图6B是用于说明截面积SA3的透视正面图。
图7A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中,用于说明截面积SA4的透视平面图,图7B是用于说明截面积SA4的透视正面图,图7C是用于说明截面积SA4的透视立体图。
图8A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中,用于说明截面积SA5的透视平面图,图8B是用于说明截面积SA5的透视正面图,图8C是用于说明截面积SA5的透视立体图。
图9A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的透视立体图,图9B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的透视平面图,图9C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的透视正面图。
符号的说明:
10、10a…线圈部件
2…磁芯部
4a…电线
41…空心线圈部
42…引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按照以下的顺序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1.线圈部件
1.1第1实施方式
1.2第2实施方式
2.实施方式的效果
(1.线圈部件)
(1.1第1实施方式)
如图1A、B以及C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具有:作为压缩成型体的磁芯部2、卷绕有电线而形成的空心线圈部41、从空心线圈部41引出的引出部(省略图示)、电连接于引出部并且设置于磁芯部2的外周的端子部(省略图示),空心线圈部41的整体被埋设于磁芯部2的内部。因此,在实际的线圈部件10中,不能从外部观察空心线圈部41。
如图1A、B以及C所示,磁芯部2的外形具有:正方形的第1主面2a和第2主面2b经由长方形的四个外周面(第1外周面2c、第2外周面2d、第3外周面2e、第4外周面2f)连结而构成的正四棱柱状。第1主面2a以及第2主面2b的一边的长度为L,第1主面2a与第2主面2b之间的距离,即磁芯部2的高度为HC。
磁芯部2是发挥磁特性的磁性体部,通过将含有磁性体粉末和作为粘合磁性体粉末中所含的磁性体颗粒的粘结剂的树脂的颗粒压缩成型或注射成型,并根据需要进行热处理而形成。作为磁性体粉末的材质,只要是发挥规定的磁特性的材质就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列举Fe-Si(铁-硅)、铁硅铝合金(Sendust,Fe-Si-Al;铁-硅-铝)、Fe-Si-Cr(铁-硅-铬)、坡莫合金(Fe-Ni)、羰基铁系等的铁系的金属磁性体。另外,也可以是Mn-Zn系铁氧体、Ni-Cu-Zn系铁氧体等的铁氧体。
作为粘结剂的树脂,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硅树脂、将这些组合而成的混合物等。
构成空心线圈部和引出部的电线例如由导线和根据需要包覆导线的外周的绝缘包覆层构成。导线由例如Cu、Al、Fe、Ag、Au、磷青铜等构成。绝缘包覆层由例如聚氨酯、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酯、聚酯-酰亚胺、聚酯-尼龙等构成。电线的横截面形状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列举圆形、方形等。
如图2所示,空心线圈部41卷绕有电线4a而形成,引出部42从空心线圈部41引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空心线圈部41是将电线4a卷绕成中空圆筒状的部分。圆筒的外周为直径a1的圆形,圆筒的内周为直径a2的圆形,另外圆筒的高度为HW。该空心线圈以卷绕轴O与磁芯部2的两主面2a、2b垂直的方式被埋设于磁芯部2的内部。
通常,在埋设有空心线圈的线圈部件中,为了充分利用产生的磁通,空心线圈部以卷绕轴通过磁芯部的中心,并且空心线圈部的高度方向的中点与磁芯部的高度方向的中点一致的方式进行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如图1C所示,空心线圈部41的卷绕轴O通过磁芯部的中心,从磁芯部的第1主面2a至空心线圈部41的端部的距离h1与从磁芯部的第2主面2b至空心线圈部41的端部的距离h2成为相同的距离h。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h可以表示为h=h1=h2=1/2×(HC-HW)。
另外,从空心线圈部41,电线4a的两端即至少一对引出部42引出至磁芯2的外部。引出的电线4a(引出部42)与设置于磁芯部2的外周面的一对端子部电连接。另外,端子部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适用公知的结构。
如果在端子部施加电压,如以下详述,电流流过构成空心线圈部的电线,在磁芯部2的内部产生磁通,由此线圈部件发挥规定的磁特性。
如果电流流过构成空心线圈部的电线4a,产生的磁通被合成,产生朝规定方向的磁通。此时,如图3A所示,在空心线圈部41(中空部)中,磁通MF在贯通中空部的方向上产生。在空心线圈部41的一侧的端部E1,磁通MF朝向空心线圈部41的外部的方向弯曲,如图3B所示,磁通MF按照空心线圈部41的外部形状以放射状展开。然后,如图3A所示,沿着空心线圈部41的外周,从空心线圈部41的一侧的端部E1朝向另一侧的端部E2。在空心线圈部41的另一侧的端部E2中,如图3C所示,磁通MF朝向空心线圈部41的内部的方向弯曲,从空心线圈部41的外周的所有方向朝向空心线圈部41的内部。
磁通密度表示每单位的与磁场的方向垂直的面积的磁通密度,构成磁芯部2的磁性体的磁导率在磁芯部几乎相同,因此在磁芯部内部的各处的磁通密度都受磁通经过处的面积的影响。因此,为了使磁通密度的分布近似均匀,因而在磁芯部内的各处,使磁通通过的面积成为相同的值即可。换而言之,降低磁芯部内各处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的偏差即可。
在此,从图1和图3可知,磁通通过处的形状在磁芯部内部时刻发生变化。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特定磁通通过处的形状变化大的位置,抑制该位置处的面积的偏差。具体而言,抑制下述SA1~SA5的五处的截面积的偏差。
SA1是图4A中的阴影部分,是当磁通从空心线圈部的一侧的端部朝向另一侧的端部时,通过位于空心线圈部的外周的磁芯部的截面积。SA1是从磁芯部的高度方向上的1/2×HC的位置处的磁芯部2的外周表示的面积中减去同位置处的空心线圈部41的外径a1表示的圆的面积后的面积。本实施方式中,SA1由下式表示。
当将从位于空心线圈部的外周的磁芯部围绕包裹位于空心线圈部41的端部的下部的磁芯部的磁通朝向空心线圈部的内部时,磁通展开为放射状,因此,垂直于通过的磁通的截面积也逐渐变化。因而,考虑到逐渐变化的截面积,将其中间值设为SA2。本实施方式中,SA2由下式表示。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SA2是考虑了逐渐变化的截面积的面积,在图中正确表示SA2比较难,但是例如是如图5A~5C所示的部分。SA2为存在于空心线圈部的外周与内周之间(在图5A~5C中,存在于外周与内周的中点附近)的,高度为从磁芯部的第2主面至空心线圈部的端部E2的距离h的圆筒的侧面的面积。
SA3是图6A中的阴影部分,是磁通通过存在于空心线圈部41的内部(中空部)的磁芯部的截面积。SA3是磁芯部的高度方向上的1/2×HC的位置处的空心线圈部的内径a2表示的圆的面积。本实施方式中,SA3由下式表示。
SA4是图7A~7C所示的部分,是磁通从空心线圈部的外周进入空心线圈部的另一侧的端部时通过的截面积。SA4是以下两个面积的总和:从空心线圈部的高度方向上位于空心线圈部的端部E2的磁芯部的外周所示的面积中减去同位置处空心线圈部41的外径a1表示的圆的面积后的面积的1/2;以及通过空心线圈部的外径,且高度为磁芯部的第2主面至空心线圈部的端部E2的距离h的圆筒的侧面面积的1/2。本实施方式中,SA4由下式表示。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从空心线圈部的高度方向上位于空心线圈部的端部E2的磁芯部的外周所示的面积中减去同位置处空心线圈部41的外径a1表示的圆的面积后的面积与从磁芯部的高度方向上1/2×HC的位置处的磁芯部的外周表示的面积中减去同位置处的空心线圈部41的外径a1表示的圆的面积后的面积相同。因此,SA4可以用SA1表示。
SA5是图8A~8C所示的部分,是磁通从空心线圈部的另一侧的端部进入空心线圈部的内部时通过磁芯部的截面积。SA5是以下两个面积的总和:通过空心线圈部的内径,且高度为从磁芯部的第2主面至空心线圈部的端部E2的距离h的圆筒的侧面的面积的1/2;以及空心线圈部的高度方向上端部E2的位置处的空心线圈部的内径表示的圆的面积的1/2。本实施方式中,SA5由下式表示。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空心线圈部的高度方向上端部E2的位置处的空心线圈部的内径a2表示的圆的面积与磁芯部的高度方向上1/2×HC的位置处的空心线圈部的内径a2表示的圆的面积相同。因此,SA5可以用SA3表示。
本实施方式中,对如上所定义的SA1~SA5计算CV值(变异系数)。算出的CV值为0.55以下,优选为0.35以下。CV值,如下面的公式所示,是针对SA1~SA5这五个值求出标准偏差σ和平均值,求出标准偏差σ除以平均值Av后的值(σ/Av)。
当CV值在上述范围内,磁通通过处的面积的偏差变小,表示该处的面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磁芯部的各处的磁通密度的分布接近均匀,能够抑制磁饱和。其结果,能够获得直流叠加特性优良的线圈部件。
在设计线圈部件时,由于安装方面的问题等,关于SA1~SA5,有时CV值难以在上述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SA1~SA5中,对于SA2可以相比其它四个的截面积(SA1、SA3、SA4和SA5)略小。
也就是说,表示SA2相对于SA1、SA2、SA3、SA4以及SA5的平均值的比例R只要在小于1的范围内即可。R可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R优选为0.52以上且0.95以下,更优选为0.63以上且0.95以下。通过将R定义为如上所述,并将其值设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将SA2设定得比其他SA1、SA3、SA4、SA5小,因此能够增大线圈部件的设计的自由度,实现良好的直流叠加特性。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例如适合作为个人电脑或便携式电子设备等中所搭载的DC/DC转换器等的电源电路、个人电脑或便携式电子设备等中所搭载的电源线中的扼流圈等的要求高频化和大电流化的线圈部件。
(1.2第2实施方式)
如图9A和图9B所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a中,除了空心线圈部41是具有中空部的正方形筒状以外,其它都与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相同,省略重复说明。
关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a也同样,针对截面积SA1~SA5将CV值设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相同的作用效果。采用图9A和图9B所示的尺寸来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部件10a中的SA1~SA5,如下所示。
SA1=L2-b1 2
SA3=b2 2
另外,图9中所示的空心线圈部的角部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成倒角形状(R倒角、C倒角等)。
(2.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特定磁芯部各部分中磁通通过处,抑制该通过处面积的偏差。具体而言,将特定位置处的面积的CV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以使垂直于磁通的截面积在磁芯部内部接近均匀。通过这种方式,磁通密度的分布接近均匀,能够有效抑制磁饱和,并且使直流叠加特性良好。
对于减少CV值至上述范围内,理想的是使算出CV值的位置处的面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SA1~SA5)接近相同的值。然而,也有线圈部件在安装方面的限制等引起SA1~SA5难以设计成接近相同的值(使得不产生偏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SA2设定得比其他四个截面积(SA1、SA3、SA4、SA5)小。具体而言,通过将SA2相对于SA1、SA2、SA3、SA4以及SA5的平均值的比例设定在上述范围内,从而能够确保设计的自由度,并且能够使CV值在上述范围内,并实现良好的直流叠加特性。
以上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改变。
(3.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空心线圈部虽然是导线缠绕数圈而构成的结构,但是只要是具有中空部的结构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也可以由卷绕一圈的环状的导体构成。
实施例
(实验例1)
以下,基于实施例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将作为磁性体粉末的以铁为主成分的金属磁性材料粉末和作为树脂的环氧树脂混合,并造粒成颗粒状。接着,将使用绝缘皮膜铜线制作的中空圆筒状的空心线圈和通过造粒得到的颗粒投入模具内,利用规定的压力进行加压成型,并得到了埋设有空心线圈的成型体。针对这些样品,以规定的温度条件进行热处理,得到线圈部件。另外,实施例1中制作的线圈部件的尺寸是一边为3mm的正方形形状,高度为1mm。
实验例1中,通过改变空心线圈的外周的直径以及内周的直径以及空心线圈的高度,制作CV值不同的线圈部件。另外,与空心线圈的卷绕轴垂直的截面所占的面积与所卷绕的卷线的卷数固定,没有变化。
对得到的线圈部件的样品,进行了起始电感值和电感值的直流叠加时的饱和特性的评价。电感值的测定使用LCR测量仪(Agilent Technologies Ltd.制造的4284A),并使用直流偏压电源(Agilent Technologies Ltd.制造的42841A)施加直流电流。
起始电感值是作为没有施加直流电流的状态下的电感值,电感值的直流叠加时的饱和特性是通过直流叠加时从起始电感值降低20%时的施加直流电流值(Idc1)来进行评价的。
起始电感值越大,则表示作为线圈部件的性能越优异,Idc1越大,则表示越能够保持直至大电流区域的高的电感值,并且成为表征磁饱和特性的指标的直流叠加特性越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根据表1可以确认,与比较例1~3相比,实施例1~9由于CV值在上述范围内,因此起始电感值、电感值的直流叠加时的饱和特性都比比较例1~3更加良好。
另外,即使将SA2设定得比较小的情况下,只要是R在上述范围内,起始电感值、电感值的直流叠加时的饱和特性都比比较例1~3更良好。
(实验例2)
除了将空心线圈的形状制成中空正方形筒状以外,其它与实验例1同样制作了线圈部件,并进行了与实验例1同样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
[表2]
根据表2可以确认,在空心线圈的形状为中空正方形筒状时,通过使CV值在上述范围内,直流叠加特性也良好。而且,即使在将SA2设定得比较小的情况下,通过使R在上述范围内,从而直流叠加特性也良好。

Claims (8)

1.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该线圈部件具有:
具有磁性体粉末和树脂的磁芯部;
圆筒状的空心线圈部;
从所述空心线圈部引出的引出部;以及
端子部,
至少所述空心线圈部的整体被埋设于所述磁芯部的内部,
在所述线圈部件中,在将所述空心线圈部的外径设为a1,所述空心线圈部的内径设为a2,并将垂直于所述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的所述磁芯部的表面与所述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设为h时,下述所示截面积SA1~SA5的CV值为0.55以下:
SA1: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磁芯部的长度的1/2的位置处,与该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从磁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中减去空心线圈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后的面积;
SA2:由下式所表示的面积;
<mrow> <msub> <mi>SA</mi> <mn>2</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amp;pi;a</mi> <mn>1</mn> </msub> <msub> <mi>a</mi> <mn>2</mn> </msub> <mi>h</mi> </mrow> <mrow> <mo>(</mo> <msub> <mi>a</mi> <mn>1</mn> </msub> <mo>-</mo> <msub> <mi>a</mi> <mn>2</mn> </msub> <mo>)</mo> </mrow> </mfrac> <mi>l</mi> <mi>n</mi> <mfrac> <msub> <mi>a</mi> <mn>1</mn> </msub> <msub> <mi>a</mi> <mn>2</mn> </msub> </mfrac> </mrow>
SA3: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磁芯部的长度的1/2的位置处,与该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空心线圈部的内周所形成的面积;
SA4: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的位置处,与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从磁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中减去空心线圈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后的面积的1/2与πa1h×1/2所表示的面积之和;
SA5: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的位置处,与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空心线圈部的内周所形成的面积的1/2与πa2h×1/2所表示的面积之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CV值为0.35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下述所示的R为0.52以上且0.95以下,
R:5×(SA2)/(SA1+SA2+SA3+SA4+SA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R为0.63以上且0.95以下。
5.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该线圈部件具有:
具有磁性体粉末和树脂的磁芯部;
正方形筒状的空心线圈部;
从所述空心线圈部引出的引出部;以及
端子部,
其中,至少所述空心线圈部的整体被埋设于所述磁芯部的内部,
在所述线圈部件中,在将形成所述空心线圈部的外周的一边的长度设为b1,将形成所述空心线圈部的内周的一边的长度设为b2,并将垂直于所述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的所述磁芯部的表面与所述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之间的距离设为h时,下述所示的截面积SA1~SA5的CV值为0.55以下:
SA1: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磁芯部的长度的1/2的位置处,与该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从磁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中减去空心线圈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后的面积;
SA2:由下式所表示的面积;
<mrow> <msub> <mi>SA</mi> <mn>2</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n>4</mn> <msub> <mi>b</mi> <mn>1</mn> </msub> <msub> <mi>b</mi> <mn>2</mn> </msub> <mi>h</mi> </mrow> <mrow> <mo>(</mo> <msub> <mi>b</mi> <mn>1</mn> </msub> <mo>-</mo> <msub> <mi>b</mi> <mn>2</mn> </msub> <mo>)</mo> </mrow> </mfrac> <mi>l</mi> <mi>n</mi> <mfrac> <msub> <mi>b</mi> <mn>1</mn> </msub> <msub> <mi>b</mi> <mn>2</mn> </msub> </mfrac> </mrow>
SA3: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磁芯部的长度的1/2的位置处,与该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空心线圈部的内周所形成的面积;
SA4: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的位置处,与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从磁芯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中减去空心线圈部的外周所形成的面积后的面积的1/2与2b1h所表示的面积之和;
SA5:在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上的空心线圈部的端部的位置处,与空心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空心线圈部的内周所形成的面积的1/2与2b2h所表示的面积之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CV值为0.35以下。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下述所示的R为0.52以上且0.95以下,
R:5×(SA2)/(SA1+SA2+SA3+SA4+SA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R为0.63以上且0.95以下。
CN201710827102.4A 2016-09-30 2017-09-14 线圈部件 Active CN107887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4642 2016-09-30
JP2016194642A JP2018056524A (ja) 2016-09-30 2016-09-30 コイル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7106A true CN107887106A (zh) 2018-04-06
CN107887106B CN107887106B (zh) 2019-11-05

Family

ID=61758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27102.4A Active CN107887106B (zh) 2016-09-30 2017-09-14 线圈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3560B2 (zh)
JP (1) JP2018056524A (zh)
CN (1) CN107887106B (zh)
TW (1) TWI6220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6835A (zh) * 2018-06-15 2021-01-15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线圈封入压粉成形芯、电感元件以及电子/电气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86135A (ja) * 2020-11-30 2022-06-09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磁性体及び磁性素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7005A (zh) * 2002-09-30 2004-12-22 Tdk株式会社 R-t-b系稀土类永久磁铁
CN101944417A (zh) * 2009-07-09 2011-01-12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扼流器
CN104810138A (zh) * 2014-01-28 2015-07-29 Tdk株式会社 电抗器
US20160086700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for producing magnetic mater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7779B2 (ja) * 1991-12-02 1997-04-09 文弥 大田 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54251B2 (ja) 2002-01-22 2005-06-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2004006760A (ja) * 2002-04-16 2004-01-08 Murata Mfg Co Ltd 電子部品
JP4009142B2 (ja) * 2002-06-03 2007-11-14 Fdk株式会社 磁心型積層インダクタ
JP2004363466A (ja) * 2003-06-06 2004-12-24 Toko Inc 複合磁性材料と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ダクタの製造方法
JP5418342B2 (ja) * 2010-03-20 2014-02-19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リアクトル
WO2011118507A1 (ja) * 2010-03-20 2011-09-29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リアク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69786A (ja) * 2010-09-24 2012-04-05 Toyota Motor Corp リアクトル
JP6168378B2 (ja) * 2011-05-09 2017-07-26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線輪部品
JP2014225516A (ja) * 2013-05-15 2014-12-04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リアクトル
JP6227516B2 (ja) * 2014-01-29 2017-11-0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075481B2 (ja) * 2015-02-10 2017-02-08 Tdk株式会社 ガラスセラミックス組成物およびコイル電子部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7005A (zh) * 2002-09-30 2004-12-22 Tdk株式会社 R-t-b系稀土类永久磁铁
CN101944417A (zh) * 2009-07-09 2011-01-12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扼流器
CN104810138A (zh) * 2014-01-28 2015-07-29 Tdk株式会社 电抗器
US20160086700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for producing magnetic materia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6835A (zh) * 2018-06-15 2021-01-15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线圈封入压粉成形芯、电感元件以及电子/电气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63560B2 (en) 2018-12-25
CN107887106B (zh) 2019-11-05
TWI622067B (zh) 2018-04-21
TW201814742A (zh) 2018-04-16
JP2018056524A (ja) 2018-04-05
US20180096781A1 (en)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27457B (zh) 磁性元件及磁性元件的制造方法
US9959965B2 (en) Packaging structure of a magnetic device
CN104488042B (zh) 复合磁芯和磁性元件
JP2013526035A (ja) 積層磁性部品と軟質磁性粉末ポリマー複合シートによる製造
JP2003309024A (ja) コイル封入型磁性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68610A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JP2013135232A (ja) インダ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7887106A (zh) 线圈部件
TW202113883A (zh) 電感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JP2004281778A (ja) 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16560B2 (ja) ビーズインダクタ
JP5079316B2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JP5913246B2 (ja) 金属磁性材料、電子部品
JP2006165429A (ja) 巻線型インダクタ
WO2017115603A1 (ja) 表面実装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139267A (ko) 권선형 인덕터
CN107887107A (zh) 线圈部件
JP2019012750A (ja)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lc複合部品
JP2004006696A (ja) 巻線型インダクタ
KR100808888B1 (ko) 표면 실장형 칩 타입 전자 부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21158148A (ja) 圧粉磁心
JP2006196731A (ja) 巻線型インダクタ
JP6776793B2 (ja) コイル部品
JP2006156737A (ja) 巻線型インダクタ
KR20170014598A (ko) 코일 전자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