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1870A - 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1870A
CN107881870A CN201711117202.4A CN201711117202A CN107881870A CN 107881870 A CN107881870 A CN 107881870A CN 201711117202 A CN201711117202 A CN 201711117202A CN 107881870 A CN107881870 A CN 107881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lane
orientation
turn lane
w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172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1870B (zh
Inventor
刘谨菡
苏木标
何玉林
吴会阁
李文平
王微微
李彦霖
马雷强
黄梦涛
王晓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1172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18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1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1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1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18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4Road crossings on different levels;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roads on different leve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包括四条道路,所述四条道路交叉形成十字路口;每条道路中均设置有微型立交桥;每条道路包括双向六车道,所述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直行左转车道和对向内侧车道的交叉,且每条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成左转车道和内侧直行车道,左转车道从对向中间车道和左侧道路的直行车道的上方跨过,与左侧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内侧直行车道与对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能够实现车辆无停滞行驶,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改善城市环境,降低了公民的出行成本,且对架设空间的要求不高,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是每个城市发展的输血管和动力浆,直接影响着国家或城市的发展,同时交通拥堵程度和交通系统完备程度是一个地区交通能力的两大指标。一个地区如果交通拥堵严重,物资人流交往滞后,那么将会导致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交通拥堵除了会负面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外,还直接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和降低居民生活质量。所以交通拥堵是阻碍城市发展的一个“顽疾”,是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现有技术的双向六车道交叉路口中,为了保证车辆的有序通行,需要使用红绿灯控制体系,但是红绿灯控制体系需要车辆在交叉路口排队等待,导致车辆流动较慢,在车辆较多时容易造成拥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在交叉路口容易造成拥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包括四条道路,所述四条道路交叉形成十字路口;每条道路中均设置有微型立交桥;
每条道路包括双向六车道,所述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所述微型立交桥的一侧,六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直行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中间车道、对向外侧车道;在所述微型立交桥的另一侧,六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中间车道、对向外侧车道;
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与右侧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每条道路的直行车道与对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连接;
每条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成左转车道和内侧直行车道;左转车道从对向中间车道和左侧道路的直行车道的上方跨过,与左侧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内侧直行车道与对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
进一步地,每条道路的直行车道与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相交叉的部分低于地平面;
每条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与本条道路的左转车道相交叉的部分低于地平面。
进一步地,右转车道设置在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的外侧。
进一步地,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直行车道以及右侧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之间设置有绿化带。
进一步地,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与左转车道均呈圆弧状,且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对应的圆心与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对应的圆心重合。
进一步地,每条道路的直行车道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出一掉头车道;
所述掉头车道设置在本条道路的右转车道与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之间,且所述掉头车道与右侧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掉头车道呈圆弧状,且所述掉头车道对应的圆心与所述右转车道对应的圆心重合。
进一步地,每条道路上还设置有人行横道;
所述微型立交桥的桥上部分从所述人行横道上方经过,桥下部分设置在所述人行横道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四条道路为:东向道路、西向道路、南向道路和北向道路;
所述东向道路、西向道路、南向道路和北向道路分别位于所述交叉路口中心的东侧、西侧、南侧和北侧;
所述东向道路的左侧为南向道路,右侧为北向道路,对向为西向道路;
所述西向道路的左侧为北向道路,右侧为南向道路,对向为东向道路;
所述南向道路的左侧为西向道路,右侧为东向道路,对向为北向道路;
所述北向道路的左侧为东向道路,右侧为西向道路,对向为南向道路。
进一步地,所述南向道路和所述北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设置在所述东向道路与所述西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的上方;
或者,所述南向道路和所述北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设置在所述东向道路与所述西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的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包括交叉形成十字路口的四条道路,每条道路中均设置有微型立交桥,每条道路包括双向六车道,所述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直行左转车道和对向内侧车道的交叉,且每条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成左转车道和内侧直行车道,左转车道从对向中间车道和左侧道路的直行车道的上方跨过,与左侧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内侧直行车道与对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能够实现车辆无停滞行驶,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改善城市环境,降低了公民的出行成本,且对架设空间的要求不高,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中直行车道和对向中间车道低于地平面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系统,可以包括四条道路,所述四条道路交叉形成十字路口;每条道路中均设置有微型立交桥;
每条道路包括双向六车道,所述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所述微型立交桥的一侧,六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直行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中间车道、对向外侧车道;在所述微型立交桥的另一侧,六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中间车道、对向外侧车道;
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与右侧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每条道路的直行车道与对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连接;
每条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成左转车道和内侧直行车道;左转车道从对向中间车道和左侧道路的直行车道的上方跨过,与左侧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内侧直行车道与对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平面交叉口交通拥堵问题,其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取消红绿灯控制的时间分离交通流模式,做到空间分离交通流使得车辆无停滞行驶,但是又不像环岛交通和高架立交桥那样受地形限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它是一种取消红绿灯、在接近同一水平面上实现空间分离交通流的创新疏导系统,这里所述的“接近同一水平面的平面”并不是同一个平面,但它也不是高架立交那样的多维、多层平行空间,它是指在整个交叉口平面上,通过特殊创新的疏导引导,让几乎整个交叉口车流平行同向和平行反向行驶(同进口道平行同向,对向进口道与本进口道平行反向),但仍然有个别交通流会有冲突,对于这种特殊的两股交通流做这样处理,在冲突点处结合地形建设一个半挖半架(地形平坦半挖半架、地形特殊结合地形建设)的微型立交桥,这个微型立交桥的特色性质之一是它是X型的,恰到好处满足车流视野需求,同时这个微型立交桥具备其他特殊性质,它不是高架多向立交,也不是深挖地洞,而是一个结合当地地形,使得上架高度接近地形水平面、下挖深度亦接近地形水平面,可以近似地看成一个双向接近同一地形水平面的特殊平面。
这个平面极为特殊,它不仅在单个冲突点上建设接近同一地形平面的微型立交桥,而且将整个交叉口原本集中的冲突点分散在交叉口之外,通过在交叉口进口道前段地形合适位置处建立如上的微型立交桥,分离冲突交通流,同时又使得整个交叉口处于这种接近地形水平的特殊平面上,从而彻底从空间上分离交通流,不仅具备美观性质,更具备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东/西/南/北四条道路的合适位置处建立微型立交桥,该微型立交桥位于道路的内部,在靠近微型立交桥的前端视野合适位置做渠化标志。在本实施例的渠化区之前,道路仍然遵行右侧入/左侧出的双向行驶原则,在渠化区将右侧道路疏导标识为:最右侧右转车道,次之为直行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左侧反向道路不做处理;东/南/西/北道口都做这样的处理。
右转车流和直行车流沿着疏导标志通过路口;对于直行左转车流做如下处理:在通过微型立交桥后,做出左转、内侧直行分流标志,左转车辆和内侧直行车辆沿疏导标志离开交叉口,在内侧直行车道上,过交叉路口中心后的适当位置做直行和左转合流标志,再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又将全部车辆恢复到原始双向行驶规则上。整个十字路口车辆在交叉口同时间点拥有平等路权。
所述微型立交桥可以包括交叉设置的桥上部分和桥下部分;直行左转车道设置在桥上部分,对向内侧车道设置在桥下部分;或者,对向内侧车道设置在桥上部分,直行左转车道设置在桥下部分。
优选的是,桥上部分高于地平面,桥下部分低于地平面;所述桥上部分和所述桥下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所述预设阈值可以是保证车辆能够通过的最小距离,例如2.5米。本实施例中的地平面,可以是指未设置桥的其它车道对应的道路平面,例如右转车道或对向外侧车道所在的平面。
本实施例中,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可以设置在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的外侧。其中外侧是相对于交叉路口的中心来说的,距离交叉路口中心较近的一侧称为内侧,距离交叉路口中心较远的一侧称为外侧。
优选的是,每条右转车道和左转车道均呈圆弧状,且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的拐弯部分对应的圆心与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对应的圆心重合,这样能够很好的利用道路,且不妨碍各条车道的视线。
进一步地,所述四条道路可以为:东向道路、西向道路、南向道路和北向道路。所述东向道路、西向道路、南向道路和北向道路分别位于所述交叉路口中心的东侧、西侧、南侧和北侧,也就是图1中的右、左、下、上四条道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东向道路的左侧道路为南向道路,右侧道路为北向道路,对向道路为西向道路;所述西向道路的左侧道路为北向道路,右侧道路为南向道路,对向道路为东向道路;所述南向道路的左侧道路为西向道路,右侧道路为东向道路,对向道路为北向道路;所述北向道路的左侧道路为东向道路,右侧道路为西向道路,对向道路为南向道路。
所述东向道路、西向道路、南向道路和北向道路交叉形成十字路口。每条道路中均设置有微型立交桥。
所述南向道路包括双向六车道,在微型立交桥的南侧,六车道依次为: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11、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12、南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13、南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14、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15、南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16;在微型立交桥的北侧,六车道依次为: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11、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12、南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14、南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13、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15、南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16。
所述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11与东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46连接;所述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12与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35连接;南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13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成南向道路的左转车道131和南向道路的内侧直行车道132;南向道路的左转车道131从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15和西向道路的直行车道22的上方跨过,与西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24连接,南向道路的内侧直行车道132与北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34连接。
所述西向道路包括双向六车道,在微型立交桥的西侧,六车道依次为:西向道路的右转车道21、西向道路的直行车道22、西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23、西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24、西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25、西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26;在微型立交桥的东侧,六车道依次为:西向道路的右转车道21、西向道路的直行车道22、西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24、西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23、西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25、西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26。
所述西向道路的右转车道21与南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16连接;所述西向道路的直行车道22与东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45连接;西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23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成西向道路的左转车道231和西向道路的内侧直行车道232;西向道路的左转车道231从西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25和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32的上方跨过,与北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34连接,西向道路的内侧直行车道232与东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44连接。
所述北向道路包括双向六车道,在微型立交桥的北侧,六车道依次为: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31、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32、北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33、北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34、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35、北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36;在微型立交桥的南侧,六车道依次为: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31、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32、北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34、北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33、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35、北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36。
所述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31与西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26连接;所述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32与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15连接;北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33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成北向道路的左转车道331和北向道路的内侧直行车道332;北向道路的左转车道331从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35和东向道路的直行车道42的上方跨过,与东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44连接,北向道路的内侧直行车道332与南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14连接。
所述东向道路包括双向六车道,在微型立交桥的东侧,六车道依次为:东向道路的右转车道41、东向道路的直行车道42、东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43、东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44、东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45、东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46;在微型立交桥的西侧,六车道依次为:东向道路的右转车道41、东向道路的直行车道42、东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44、东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43、东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45、东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46。
所述东向道路的右转车道41与北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36连接;所述东向道路的直行车道42与西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25连接;东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43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成东向道路的左转车道431和东向道路的内侧直行车道432;东向道路的左转车道431从东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45和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12的上方跨过,与南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14连接,东向道路的内侧直行车道432与西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24连接。
所述交叉路口可以设置有中心桥,中心桥的桥上和桥下均为四车道,四车道分别为: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内侧直行车道、对向中间车道。桥下部分可以与地平面齐平,桥上部分可以高出地平面2.5米,方便南北向的车流和东西向的车流交叉通过。
本实施例中,所述南向道路和所述北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可以设置在所述东向道路与所述西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的下方,即南北向的道路设置在中心桥的桥下部分,东西向的道路设置在中心桥的桥上部分。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南向道路和所述北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东向道路与所述西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的上方,即南北向的道路设置在中心桥的桥上部分,东西向的道路设置在中心桥的桥下部分。
进一步地,在路面上可以设置相应的指示标志,方便车辆按照指示标志行驶。例如,直行左转车道设置直行及左转的箭头,直行车道设置直行的箭头,右转车道设置右转的箭头,等等。
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每条道路的直行车道与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相交叉的部分可以低于地平面,方便右侧道路的左转车辆通过。类似的,每条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与本条道路的左转车道相交叉的部分也可以低于地平面。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中直行车道和对向中间车道低于地平面部分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阴影部分表示直行车道或对向中间车道低于地平面的部分。由于左转车道的起始部分或结束部分可能与地平面是齐平的,因此直行车道或对向内侧车道与左转车道相交叉的部分设置在左转车道的下方,且低于地平面,可以有效分离左转车流和直行车流,优选的是,所述直行车道或所述对向内侧车道的最大深度可以为2.5米,保证直行车辆在左转车道下方正常通行。
进一步地,直行左转车道可以在距离微型立交桥第一阈值(如20米)处分离出左转车道,相应的,直行车道可以在距离微型立交桥第一阈值处开始低于地平面并逐渐下坡,在左转车道正下方处达到最大深度2.5米,然后逐渐上坡,到交叉路口中心前第二阈值(如50米)处重新回到地平面。
类似的,对向中间车道可以在距离微型立交桥第一阈值处开始低于地平面并逐渐下坡,在左转车道正下方处达到最大深度2.5米,然后逐渐上坡,到交叉路口中心前第二阈值处重新回到地平面。
本实施例中,直行车道与左转车道相交叉的部分以及对向内侧车道与左转车道相交叉的部分可以均位于地平面的下方,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只有其中的一部分位于地平面下方。
优选的是,微型立交桥的桥上部分为直行左转车道,桥下部分为对向内侧车道,相应的,该微型立交桥所在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可以不位于地平面下方,而是与地平面齐平。
本实施例的具体运行方式为:
右转车道的车辆顺着指示标志畅通行驶,和当今交规允许的行驶方法相同,无停滞驶离交叉口。具体的,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11的车辆转入东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46,西向道路的右转车道21的车辆转入南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16,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31的车辆转入西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26,东向道路的右转车道41的车辆转入北向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36。
在南向道路的进口处:由南向北的直行车辆可以在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12行驶,从东向道路的左转车道431的下方通过后,经过中心桥的桥下部分进入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35,驶离路口。
由南向北的直行左转车辆可以在南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13行驶,与由北向南的直行车辆在南向道路的微型立交桥处相遇,一个从桥下一个从桥上实现分离;由南向北的直行左转车辆在接近中心桥时,沿着直行和左转分离标志实现分离,此后直行车辆从中心桥下无停滞行驶离开中央交叉口,左转车辆顺着标志向左行驶,无停滞行驶离开交叉口。
在西向道路的进口处:由西向东的直行车辆可以在西向道路的直行车道22行驶,从南向道路的左转车道131的下方通过后,经过中心桥的桥上部分进入东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45,驶离路口。
由西向东的直行左转车辆可以在西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23行驶,与由东向西的直行车辆在西向道路的微型立交桥处相遇,一个从桥下一个从桥上实现分离;由西向东的直行左转车辆在接近中心桥时,沿着直行和左转分离标志实现分离,此后直行车辆从中心桥下无停滞行驶离开中央交叉口,左转车辆顺着标志向左行驶,无停滞行驶离开交叉口。
在北向道路的进口处:由北向南的直行车辆可以在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32行驶,从西向道路的左转车道231的下方通过后,经过中心桥的桥下部分进入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15,驶离路口。
由北向南的直行左转车辆可以在北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33行驶,与由南向北的直行车辆在北向道路的微型立交桥处相遇,一个从桥下一个从桥上实现分离;由北向南的直行左转车辆在接近中心桥时,沿着直行和左转分离标志实现分离,此后直行车辆从中心桥下无停滞行驶离开中央交叉口,左转车辆顺着标志向左行驶,无停滞行驶离开交叉口。
在东向道路的进口处:由东向西的直行车辆可以在东向道路的直行车道42行驶,从北向道路的左转车道331的下方通过后,经过中心桥的桥上部分进入西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25,驶离路口。
由东向西的直行左转车辆可以在东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43行驶,与由西向东的直行车辆在东向道路的微型立交桥处相遇,一个从桥下一个从桥上实现分离;由东向西的直行左转车辆在接近中心桥时,沿着直行和左转分离标志实现分离,此后直行车辆从中心桥下无停滞行驶离开中央交叉口,左转车辆顺着标志向左行驶,无停滞行驶离开交叉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包括交叉形成十字路口的四条道路,每条道路中均设置有微型立交桥,每条道路包括双向六车道,所述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直行左转车道和对向内侧车道的交叉,且每条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成左转车道和内侧直行车道,左转车道从对向中间车道和左侧道路的直行车道的上方跨过,与左侧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内侧直行车道与对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能够实现车辆无停滞行驶,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改善城市环境,降低了公民的出行成本,且对架设空间的要求不高,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除了将微型立交桥设置为部分高于地平面,部分低于地平面这种实现方式以外,还可以有其它实现方式,例如,桥上部分可以高于地平面,桥下部分可以与地平面齐平,所述桥上部分的高度可以大于预设阈值如2.5米,这样,桥下部分无需挖洞,直接在地面上改道即可,有效避免雨雪天气桥下部分难以通行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绿化带。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网格部分为绿化带5,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直行车道以及右侧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之间设置有绿化带5,绿化带5呈一个近似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其中两个直角边分别为直行车道和对向中间车道的边,另外一边为右转车道的边,是一个圆弧。
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11、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12、东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45围成交叉路口中心东南方向的绿化带5,即图3中右下角的网格部分。
西向道路的右转车道21、西向道路的直行车道22、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15围成交叉路口中心西南方向的绿化带5,即图3中左下角的网格部分。
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31、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32、西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25围成交叉路口中心西北方向的绿化带5,即图3中左上角的网格部分。
东向道路的右转车道41、东向道路的直行车道42、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35围成交叉路口中心东北方向的绿化带5,即图3中右上角的网格部分。
本实施例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直行车道以及右侧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之间设置有绿化带5,既保证驾驶员的视野不受影响,也能够绿化环境,有利于城市环保。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人行横道和掉头车道。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每条道路上均可以设置有人行横道6。人行横道6可以位于微型立交桥和中心桥之间。
微型立交桥的桥上部分从人行横道6上方经过,桥下部分可以与人行横道6齐平,或者,桥下部分可以设置在所述人行横道6的下方,这样,直行左转车道和对向内侧车道均不会和人行横道6有冲突,提高了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效率。
优选的是,微型立交桥的桥上部分的高度与中心桥的高度相同,所述微型立交桥的桥上部分延伸出的车道的高度与所述中心桥的高度也相同,这样,桥上部分的机动车不需要下桥,直接可以从微型立交桥的桥上行驶到中心桥,节约了时间。
右转车道的拐弯部分与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均呈圆弧状,且所述右转车道拐弯部分对应的圆心与所述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对应的圆心重合。由于右转车道与左转车道之间还有一个车道的宽度,可以用这一部分来进行掉头。
每条道路的直行车道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出一掉头车道;所述掉头车道设置在本条道路的右转车道与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之间。所述掉头车道可以呈圆弧状,且所述掉头车道对应的圆心与所述右转车道拐弯部分对应的圆心重合。
具体的,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12分出一南向道路的掉头车道121,南向道路的掉头车道121设置在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11与东向道路的左转车道431之间,南向道路的掉头车道121与东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45连接。
西向道路的直行车道22分出一西向道路的掉头车道221,西向道路的掉头车道221设置在西向道路的右转车道21与南向道路的左转车道131之间,西向道路的掉头车道221与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15连接。
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32分出一北向道路的掉头车道321,北向道路的掉头车道321设置在北向道路的右转车道31与西向道路的左转车道231之间,北向道路的掉头车道321与西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25连接。
东向道路的直行车道42分出一东向道路的掉头车道421,东向道路的掉头车道421设置在东向道路的右转车道41与北向道路的左转车道331之间,东向道路的掉头车道421与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35连接。
由南向北行驶的车辆想要掉头时,可以由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12进入南向道路的掉头车道121,然后进入东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45,在东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45进行掉头,进入东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再由东向道路的左转车道进入南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最后由北向南驶离路口。
由西向东行驶的车辆想要掉头时,可以由西向道路的直行车道22进入西向道路的掉头车道221,然后进入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15,在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15进行掉头,进入南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再由南向道路的左转车道进入西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最后由东向西驶离路口。
由北向南行驶的车辆想要掉头时,可以由北向道路的直行车道32进入北向道路的掉头车道321,然后进入西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25,在西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25进行掉头,进入西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再由西向道路的左转车道进入北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最后由南向北驶离路口。
由东向西行驶的车辆想要掉头时,可以由东向道路的直行车道42进入东向道路的掉头车道421,然后进入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35,在北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35进行掉头,进入北向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再由北向道路的左转车道进入东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最后由西向东驶离路口。
如图4所示,虚线表示可以掉头的位置,将对向内侧车道和直行左转车道之间的实线位于人行横道6和左转车道之间的一部分设置为虚线,方便用户掉头。
本实施例提供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由于微型立交桥的存在,对向内侧车道和直行左转车道进行了交换,所以车辆可以由对向中间车道直接掉头到直行左转车道,实现了交叉路口的顺利掉头,并且掉头位置可以设置在人行横道6之前,车辆靠近人行横道6本身就需要减速,恰好为掉头提供了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条道路,所述四条道路交叉形成十字路口;每条道路中均设置有微型立交桥;
每条道路包括双向六车道,所述微型立交桥包括交叉的两部分,实现中间两车道的交叉,在所述微型立交桥的一侧,六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直行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内侧车道、对向中间车道、对向外侧车道;在所述微型立交桥的另一侧,六车道依次为:右转车道、直行车道、对向内侧车道、直行左转车道、对向中间车道、对向外侧车道;
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与右侧道路的对向外侧车道连接;每条道路的直行车道与对向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连接;
每条道路的直行左转车道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成左转车道和内侧直行车道;左转车道从对向中间车道和左侧道路的直行车道的上方跨过,与左侧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内侧直行车道与对向道路的对向内侧车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道路的直行车道与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相交叉的部分低于地平面;
每条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与本条道路的左转车道相交叉的部分低于地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右转车道设置在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直行车道以及右侧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之间设置有绿化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与左转车道均呈圆弧状,且每条道路的右转车道对应的圆心与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对应的圆心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道路的直行车道在经过微型立交桥后分出一掉头车道;
所述掉头车道设置在本条道路的右转车道与右侧道路的左转车道之间,且所述掉头车道与右侧道路的对向中间车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掉头车道呈圆弧状,且所述掉头车道对应的圆心与所述右转车道对应的圆心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条道路上还设置有人行横道;
所述微型立交桥的桥上部分从所述人行横道上方经过,桥下部分设置在所述人行横道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条道路为:东向道路、西向道路、南向道路和北向道路;
所述东向道路、西向道路、南向道路和北向道路分别位于所述交叉路口中心的东侧、西侧、南侧和北侧;
所述东向道路的左侧为南向道路,右侧为北向道路,对向为西向道路;
所述西向道路的左侧为北向道路,右侧为南向道路,对向为东向道路;
所述南向道路的左侧为西向道路,右侧为东向道路,对向为北向道路;
所述北向道路的左侧为东向道路,右侧为西向道路,对向为南向道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南向道路和所述北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设置在所述东向道路与所述西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的上方;
或者,所述南向道路和所述北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设置在所述东向道路与所述西向道路相连接的部分的下方。
CN201711117202.4A 2017-11-13 2017-11-13 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81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7202.4A CN107881870B (zh) 2017-11-13 2017-11-13 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7202.4A CN107881870B (zh) 2017-11-13 2017-11-13 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1870A true CN107881870A (zh) 2018-04-06
CN107881870B CN107881870B (zh) 2020-12-29

Family

ID=61776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1720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81870B (zh) 2017-11-13 2017-11-13 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8187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2389A (zh) * 2018-04-28 2018-09-14 孙新宇 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
CN109338837A (zh) * 2018-11-08 2019-02-15 北京场道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道路十字路口分流系统
CN110172882A (zh) * 2019-07-04 2019-08-27 王志明 人车分离式双层立交桥
CN110472267A (zh) * 2019-06-25 2019-11-19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口渠化仿真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01448A (zh) * 2019-01-30 2020-08-07 周立新 新型分离式交通系统及具有其的城市交通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0844Y (zh) * 2007-03-23 2008-01-23 李国维 十字路口立交桥
CN101831850A (zh) * 2010-04-09 2010-09-15 赵殿龙 分层直接式全互通立交桥
CN102108663A (zh) * 2009-12-28 2011-06-29 刘锁 交叉式立交桥
US20120275856A1 (en) * 2008-11-04 2012-11-01 The Galvin Project, Inc. System for continuous vehicular travel on crossing roadways
CN103061222A (zh) * 2013-01-25 2013-04-24 龙跃君 一种两层面不占地的互通式立交桥及其通行方法
CN203096542U (zh) * 2013-01-28 2013-07-31 陈成 城市主干道十字路口无障碍通行的综合交通枢纽
CN204530358U (zh) * 2015-02-06 2015-08-05 童斐 十字路口车道无交叉连续通行交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0844Y (zh) * 2007-03-23 2008-01-23 李国维 十字路口立交桥
US20120275856A1 (en) * 2008-11-04 2012-11-01 The Galvin Project, Inc. System for continuous vehicular travel on crossing roadways
CN102108663A (zh) * 2009-12-28 2011-06-29 刘锁 交叉式立交桥
CN101831850A (zh) * 2010-04-09 2010-09-15 赵殿龙 分层直接式全互通立交桥
CN103061222A (zh) * 2013-01-25 2013-04-24 龙跃君 一种两层面不占地的互通式立交桥及其通行方法
CN203096542U (zh) * 2013-01-28 2013-07-31 陈成 城市主干道十字路口无障碍通行的综合交通枢纽
CN204530358U (zh) * 2015-02-06 2015-08-05 童斐 十字路口车道无交叉连续通行交通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过秀成: "《道路交通运行分析基础》", 31 May 2010,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2389A (zh) * 2018-04-28 2018-09-14 孙新宇 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
CN109338837A (zh) * 2018-11-08 2019-02-15 北京场道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道路十字路口分流系统
CN111501448A (zh) * 2019-01-30 2020-08-07 周立新 新型分离式交通系统及具有其的城市交通系统
CN110472267A (zh) * 2019-06-25 2019-11-19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口渠化仿真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72882A (zh) * 2019-07-04 2019-08-27 王志明 人车分离式双层立交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1870B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1870A (zh) 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CN101368358B (zh) 城市道路十字路口科学通行法
JPH0222801B2 (zh)
CN102296503B (zh) 改进型全苜蓿叶立交桥
CN105070080A (zh) 一种左转无冲突的平面道路交叉口疏导系统
CN106320119A (zh) 转盘式立交桥
CN207987643U (zh) 四车道丁字路口渠化系统
CN207987645U (zh) 四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CN202227212U (zh) 新型十字路口二层全互通式立交桥
CN1047643C (zh) 三分流互通式立体交叉道路
KR100247325B1 (ko) 교통의 흐름을 원활하게 하기 위한 교차로 시스템
CN101792994A (zh) 多功能遂道立交枢纽桥
CN101463583B (zh) 城乡道路无红灯简易立交通行方法
CN107893350A (zh) 交叉路口渠化系统及设计方法
CN207987646U (zh) 带有公交车道的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CN207672350U (zh) 一种城市干道集约型立交桥
CN205443829U (zh) 一种无等待通行十字路口
CN207904682U (zh) 一种八卦型立交桥
CN106284009A (zh) 十字型互通立交桥
CN201843034U (zh) 十字路口用立交桥
CN107034752B (zh) 一种安全高效无障碍分流车道式交通道口
CN106065551A (zh) 一种无需等待快速通过的十字路口
CN201648900U (zh) 多功能遂道立交枢纽桥
CN200974950Y (zh) 城市交通组合立交桥
CN110409238A (zh) 带有非机动车左转待行区的交叉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