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8636B - 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78636B
CN107878636B CN201710887886.XA CN201710887886A CN107878636B CN 107878636 B CN107878636 B CN 107878636B CN 201710887886 A CN201710887886 A CN 201710887886A CN 107878636 B CN107878636 B CN 1078786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passage
vent passage
axis
s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78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78636A (zh
Inventor
稻冈洋
原郁夫
饭室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78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8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78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8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5/00Fuel ta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60K15/03519Valve arrangements in the vent l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406Filler caps for fuel ta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为开闭自由地封堵燃料箱(20)的供油口(20b)的自动二轮车的燃料盖(30),具有:能够保持燃料箱(20)的内压的阀机构(40);将燃料箱(2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气通路(50);通气通路(50)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形成的通气通路入口(51)。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公知的是日本国特开2015-33879号公开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该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具有将燃料箱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气通路。在通气通路设置有阀,该阀具有能够将燃料箱内的压力保持为预定的压力的弹簧。
发明内容
另外,鞍乘型车辆的行驶时,有时在向左右转弯时,车辆会左右倾斜。因此,在车辆向左右倾斜的情况下,需要使燃料箱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
本发明的方式在开闭自由地封堵燃料箱的供油口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中,在车辆向左右倾斜的情况下,燃料箱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
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采用以下结构。
(1)本发明一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为能够自由开闭燃料箱的供油口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包括:能够保持所述燃料箱的内压的阀机构;将所述燃料箱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气通路;所述通气通路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形成的通气通路入口。。
(2)在上述(1)的方式中,所述通气通路也可以还具有形成在比所述通气通路入口高的位置的通气通路出口。
(3)在上述(1)或(2)的方式中,所述通气通路(50)也可以还具有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的通气通路出口(52)。
(4)在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式中,所述通气通路也可以还具有:形成在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通气通路;形成在所述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通气通路;将所述第一通气通路与所述第二通气通路连通的连通路;所述连通路也可以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
(5)在上述(4)的方式中,所述第二通气通路也可以形成为包围所述第一通气通路。
(6)在上述(4)或(5)的方式中,所述第一通气通路的深度也可以比所述第二通气通路的深度深。
(7)在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式中,也可以还具有:能够与所述供油口的开口缘卡合的一对卡合部;使所述卡合部从所述燃料盖的外周向侧方突出,并且能够在沿着所述供油口的轴线的方向上移动,保持于所述燃料盖的扣紧部件;设置在所述燃料盖的内端部与所述扣紧部件之间,以使得对所述扣紧部件产生向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外侧的力的施力部件。
(8)在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式中,也可以在所述燃料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在紧固所述燃料盖时,配置在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的指向方向与所述通气通路入口的形成方向相同。
(9)在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式中,所述阀机构也可以具有正压阀、负压阀,所述负压阀也可以具有在所述燃料盖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正压阀的凸缘部偏移配置的柱部。
(10)在上述(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式中,所述通气通路也可以还具有: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的通气通路出口;形成在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通气通路;形成在所述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通气通路;将所述第一通气通路与所述第二通气通路连通,并且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的连通路;在将沿着所述通气通路出口的延伸方向的轴线作为出口假想轴线,将沿着所述连通路的延伸方向的轴线作为连通路假想轴线时,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出口假想轴线也可以在一侧与车体左右中心线呈锐角,并且,所述连通路假想轴线在另一侧与所述车体左右中心线呈锐角。
利用上述(1)的结构,由于通气通路具有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形成的通气通路入口,因此与通气通路入口沿着车宽度方向形成的情况相比,在车辆左右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燃料箱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入口。因此,在车辆左右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燃料箱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
利用上述(2)的结构,由于通气通路还具有形成在比通气通路入口更高的位置的通气通路出口,因此与通气通路出口形成在比通气通路入口低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燃料箱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出口。
利用上述(3)的结构,由于通气通路还具有在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的通气通路出口,因此与通气通路出口在沿着车宽度方向形成的情况相比,在车辆左右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燃料箱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出口。
利用上述(4)的结构,由于通气通路还具有:形成在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通气通路;形成在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通气通路;将第一通气通路与第二通气通路连通的连通路;连通路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因此与连通路沿着车宽度方向形成的情况相比,在车辆左右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燃料箱内的燃料难以到达连通路。因此,在车辆左右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燃料箱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出口。
利用上述(5)的结构,由于第二通气通路形成为包围第一通气通路,因此能够尽可能增长通气通路的通路长度(全长),因此能够使燃料箱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出口。
利用上述(6)的结构,由于第一通气通路的深度比第二通气通路的深度深,即便在车辆倾倒的情况下,由于燃料存留在第一通气通路,因此能够使燃料难以到达第二通气通路。
利用上述(7)的结构,由于还具有:能够与供油口的开口缘卡合的一对卡合部;使卡合部从燃料盖的外周向侧方突出,并且能够在沿着供油口的轴线的方向上移动,保持于燃料盖的扣紧部件;设置在燃料盖的内端部与扣紧部件之间,以使得对扣紧部件产生向沿着轴线的方向的外侧的力的施力部件,因此能够实现抵抗施力部件的施力,按压旋转燃料盖,使一对卡合部与供油口的开口缘卡合的,所谓卡口式的燃料盖。
利用上述(8)的结构,由于在燃料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在紧固燃料盖时,配置在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显示部,显示部的指向方向与通气通路入口的形成方向相同,因此在制造时,能够容易地进行通气通路入口的定位。
利用上述(9)的结构,由于阀机构具有正压阀、负压阀,负压阀具有在燃料盖的高度方向上,与正压阀的凸缘部偏移配置的柱部,与负压阀的柱部在燃料盖的高度方向上与正压阀的凸缘部重合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正压阀以及负压阀在燃料盖内向径向内侧靠近配置,因此能够使燃料盖在径向上小型化。
利用上述(10)的结构,由于通气通路还具有: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的通气通路出口;形成在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通气通路;形成在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通气通路;将第一通气通路与第二通气通路连通,并且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的连通路;在将沿着通气通路出口的延伸方向的轴线作为出口假想轴线,将沿着连通路的延伸方向的轴线作为连通路假想轴线时,在俯视观察时,出口假想轴线在一侧与车体左右中心线呈锐角,并且,连通路假想轴线在另一侧与车体左右中心线呈锐角,因此能够尽可能增长第二通气通路的通路长度(全长),因此能够使燃料箱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出口。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包括图2的III-III截面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燃料盖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燃料盖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自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在不特殊记载的情况下,与以下说明的车辆的方向相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图中适当位置,示出了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以及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
<车辆整体>
图1表示作为鞍乘型车辆的一例,具有实施方式的燃料盖的踏板型的自动二轮车1。参照图1,自动二轮车1具有:使内燃机2与动力传递机构3一体的摆动单元4;在摆动单元4的后部能够转动地被支承的后轮5。以下,有时将自动二轮车1简单称作“车辆”。
在摆动单元4的前方配置有构成转向系统的前轮6。前轮6能够转动地被支承于左右一对前叉7的下部。在左右的前叉7的上部架设有梁8。在梁8的车宽度方向中央立设有作为转向轴的转向轴9。
在转向轴9的上方设有车把管10。车把管10由向车宽度方向延伸的单一的管材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转向系统由前轮6,前叉7,梁8,转向轴9以及车把管10等构成。
转向轴9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设置在车体框架11的前端的头管12。例如,车体框架11通过焊接多种钢材而一体结合形成。车体框架11具有:头管12;从头管12向下方延伸的一根主框架13;与主框架13的下部侧面连接并向后方延伸后,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框架14;与左右的侧框架14的上端连接,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车座框架15。此外,主框架13相对于严格的铅垂方向而稍微倾斜,从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
摆动单元4在内燃机2的左侧部使动力传递机构3一体化而构成。摆动单元4经由环部件16,能够沿上下方向摆动地支承于设置在左侧的侧框架14的后侧下部的板19。动力传递机构3相对于车宽度方向中央,在左侧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在摆动单元4的上部(动力传递机构3的上部)设有空气滤清器17。在摆动单元4的后部(动力传递机构3的后部)与左侧的车座框架15的后部之间设有后缓冲单元18。此外,动力传递机构3在连接于内燃机2的左侧部的传动箱内收纳减速器而构成。
在摆动单元4的前方配置有燃料箱20。在从图1的侧面观察时,燃料箱20在主框架13的后方,并且在左右的侧框架14的上方的位置支承于主框架13以及左右的侧框架14。在从图1的侧面观察时,燃料箱20的上表面20a越靠近后侧,越位于下方地倾斜。在摆动单元4的上方配置有车座21。
在车把管10与车座21之间设有跨坐部M。在跨坐部M的左右两侧设有供坐在车座21上的驾驶员放脚的左右一对底部踏板22。在左右的底部踏板22之间设有朝向上方凸的鼓出形状,并向前后延伸的中心通道23。在中心通道23设有覆盖燃料箱20的上表面20a(燃料盖30)的上方的罩24。罩24能够开闭地安装于中心通道23。此外,图中附图标记25表示设于车辆下部的车宽度方向左侧的侧支架。
<燃料盖>
图2是从上方观察从中心通道23取下罩24的状态(即,使燃料盖30露出的状态)的图。如图2所示,燃料盖30配置在燃料箱20的上表面20a。燃料盖30的外形为筒状。燃料盖30沿着燃料箱20的上表面20a的倾斜而后倾。在从图1的侧面观察时,燃料盖30的轴线C1越靠近后侧,而越位于上方地倾斜。
如图2所示,燃料盖30配置在车体左右中心线CL上(即,车宽度方向中心位置)。此外,图中附图标记23a表示沿着罩24(参照图1)的外形地使中心通道23上下开口的开口部,图中附图标记23b表示转动自如地轴支承罩24(参照图1)的轴支承部。
在此,将包括燃料盖30的轴线C1、沿着车宽度方向的假想直线的面作为假想平面。图3是包括沿所述假想平面切断配置于燃料箱20的上表面20a的燃料盖30的截面的图。如图3所示,燃料盖30开闭自如地封堵燃料箱20的供油口20b。此外,供油口20b的轴线C2与燃料盖30的轴线C1一致。
燃料盖30具有能够保持燃料箱20的内压的阀机构40;将燃料箱20的内部与外部(外气)连通的通气通路50。具体而言,燃料盖30具有:阀机构40;形成通气通路50的主体部60;收纳主体部60的壳体70;配置在主体部60的通气通路形成面60a与壳体70之间的密封部件80;配置在主体部60的下部的套盖85;能够将燃料盖30与供油口20b的开口缘20c卡合的盖卡合机构90。
<阀机构>
阀机构40具有调节燃料箱20的内外的压力差的两个阀41、45(正压阀41,负压阀45)。
正压阀41在燃料箱20内的压力上升到比大气的压力高预定以上时,利用燃料箱20内的压力动作,使燃料箱20内的气体向大气开放。
正压阀41具有正压阀主体42、正压侧密封43、正压侧弹簧44。
正压阀主体42具有:在沿着轴线C1的方向(燃料盖30的高度方向)具有长度的正压侧柱部42a;从正压侧柱部42a的一端部(上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径的正压侧凸缘部42b(正压阀41的凸缘部)。
正压侧密封43形成沿着正压侧柱部42a的外周的环状。正压侧密封43配置在正压侧凸缘部42b的下侧。正压侧弹簧44的下端与正压侧凸缘部42b的外周部上表面抵接。
负压阀45在大气的压力比燃料箱20内的压力下降预定值以上时,利用大气压动作,将大气导向燃料箱20内。负压阀45具有:负压阀主体46、负压侧密封47、负压侧弹簧48。
负压阀主体46具有:在沿着轴线C1的方向具有长度的负压侧柱部46a(负压阀45的柱部);从负压侧柱部46a的一端部(下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径的负压侧凸缘部46b。
在沿着轴线C1的方向,负压侧柱部46a与正压侧凸缘部42b偏移配置。具体而言,在沿着轴线C1的方向,负压侧柱部46a配置在比正压侧凸缘部42b靠近下方的位置。负压侧密封47成为沿着负压侧柱部46a的外周的环状。负压侧密封47配置在负压侧凸缘部46b的上侧。负压侧弹簧48的上端与负压侧凸缘部46b的外周部下表面抵接。此外,图3表示正压阀41以及负压阀45关闭的状态。
<主体部>
主体部60以轴线C1为中心轴,具有使上部比下部扩径的外形。在主体部60形成有:配置在主体部60的上部右侧,并且收纳正压阀41的空间即正压阀室61;与正压阀室61的下部连通,并且在沿着轴线C1的方向具有长度的空间即正压侧连通部62;将正压侧连通部62与主体部60的外部连通起来,并在车宽度方向上开口的通气孔63;配置在主体部60的下部左侧,并且收纳负压阀45的空间即负压阀室65;与负压阀室65的上部连通,并且在沿着轴线C1的方向具有长度的空间即负压侧连通部66;配置在主体部60的上部左侧,并且将负压侧连通部66与正压阀室61连通起来的连通空间67;配置在主体部60的下部中央,并且与负压阀室65的下部连通并向下方开口的下部空间68;跨过上部扩径部的下部的周向,并且向上方凹陷的槽部69。此外,图中附图标记60b表示从主体部60上部的外周端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的上凸缘部,图中附图标记60c表示形成主体部60下部的外周部下部的筒状的下凸缘部。
在正压阀室61收纳有正压阀主体42的上部、正压侧密封43以及正压侧弹簧44。正压侧柱部42a的另一端部(下端部)从上方插入正压侧连通部62。
在负压阀室65收纳有负压阀主体46的下部、负压侧密封47以及负压侧弹簧48。负压侧柱部46a的另一端部(上端部)从下方插入负压侧连通部66。在从图3的截面观察时,负压侧柱部46a的上端部向连通空间67内突出。
在槽部69嵌入有圆环状的O型环31。
<壳体>
壳体70具有:向燃料箱20的外部露出的外壳体71;与外壳体71结合的内壳体75。
在从图3的截面观察时,外壳体71形成向下方开放的U形(倒U形)。具体而言,外壳体71具有:从沿着轴线C1的方向观察的圆形状的顶壁72;从图3的截面观察,在从顶壁72的外周端向下方以直线状延伸后,越靠近径向内侧越位于下方地倾斜,而与燃料箱20的上表面20a靠近的筒状的周壁73;从顶壁7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并且向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捏合部74。在从图3的截面观察时,顶壁72的密封部件覆盖部以越靠近轴线C1侧(径向中央侧)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平缓地弯曲。此外,外壳体71也可以不具有捏合部74。
在从图3的截面观察时,内壳体75形成为向上方开放的U形。具体而言,内壳体75具有从沿着轴线C1的方向观察时比顶壁72小径的圆形状的底壁76;在从图3的截面观察时,从底壁76的外周端向上方以直线状延伸后,以沿着主体部60上部的扩径部的方式向径向外侧弯曲延伸,然后,向上方弯曲延伸的筒状的收纳壁77;在从图3的截面观察时,从收纳壁77的上端以沿着顶壁72的外周部下表面的方式向径向外侧延伸后,以沿着周壁73的内周面的方式向下方弯曲,并以直线状延伸的连结壁78。在底壁76形成有向底壁76的厚度方向开口的多个(在图3中仅图示两个)的贯通孔76a。
<密封部件>
密封部件80形成比收纳壁77的上端缘缩径的圆盘状。在从图3的截面观察时,密封部件80的上表面以越靠近轴线C1侧(径向中央侧)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平缓弯曲。密封部件80的上表面与顶壁72的下表面密合。
在密封部件80的下部形成有:与正压阀室61的上部连通,并且向上方凹陷的正压侧凹部81;以埋设连通空间67的上部的方式向下方突出的凸部82;与通气通路50连通,并且向上方凹陷的凹部83。密封部件80的下表面除了正压侧凹部81,凸部82以及凹部83以外,与主体部60的上部的通气通路形成面60a密合。密封部件80的外周面与上凸缘部60b的内周面密合。正压侧弹簧44的上端与正压侧凹部81抵接。
<套盖>
套盖85从下方支承负压阀45。套盖85收纳在下部空间68。套盖85具有:在从沿着轴线C1的方向观察时的圆形状的套盖主体86;在从图3的截面观察时,从套盖主体86的外周端以沿着下凸缘部60c的内周面的方式向下方延伸的周壁87;从套盖主体86的上表面向负压阀室65内立起的立起部88。
在套盖主体86形成有向套盖主体86的厚度方向开口的多个(在图3中仅图示两个)贯通孔86a、86b。此外,贯通孔86b沿着立起部88的中心部,在沿着轴线C1的方向贯通。在套盖主体86的上表面抵接有负压侧弹簧48的下端。套盖主体86利用螺钉等固定件89(在图3仅图示一个)固定于主体部60的下部。立起部88配置在负压侧弹簧48的径向内侧。
<盖卡合机构>
盖卡合机构90具有:能够与供油口20b的开口缘20c卡合的一对卡合部91;使卡合部91从燃料盖30的外周向侧方突出,并且能够在沿着供油口20b的轴线C2的方向移动,保持于燃料盖30的扣紧部件92;设于燃料盖30的内端部(底壁76的外周部上表面)与扣紧部件92之间,以使得对扣紧部件92产生向沿着轴线C2的方向的外侧(上方)的力的弹簧93(施力部件)。
在图3中,表示卡合部91与供油口20b的开口缘20c卡合的状态。在将燃料盖30安装在燃料箱20时,使卡合部91与形成于燃料箱20的切口(未图示)对位,使燃料盖30旋转而将卡合部91卡合于供油口20b的开口缘20c。扣紧部件92具有:成为沿着主体部60的下部外周面的筒状并且能够在沿着轴线C1的方向上滑动框部92a;从框部92a向径向外侧延伸,将框部92a与卡合部91连结的连结片92b。在连结片92b的下部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92c。在凹部92c上连接有弹簧93的上端。此外,图中附图标记77a表示使卡合部91以及连结片92b向径向外侧突出地在收纳壁77的厚度方向开口的贯通孔,图中附图标记32表示配置在燃料箱20的上表面20a与内壳体75之间的衬垫。
<通气通路>
图4是表示从燃料盖30将外壳体71的顶壁72和密封部件80拆卸下来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主体部60的上部形成有通气通路50。
通气通路50具有:与正压阀室61连通的通气通路入口51;经由形成于连通壁的通气口78h与外部连通的通气通路出口52;在通气通路入口51与通气通路出口52之间,形成于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通气通路53;形成于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通气通路54;将第一通气通路53与第二通气通路54连通起来的连通路55。
图5是从沿着轴线C1的上方观察从燃料盖30拆卸了壳体70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通气通路入口51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形成。在此,将沿着通气通路入口51的延伸方向的轴线作为入口假想轴线V1。在从图5的俯视观察时,入口假想轴线V1实质与车体左右方向中心线CL平行。
如图1所示,通气通路出口52形成在比通气通路入口51高的位置。即,燃料盖30以通气通路出口52位于比通气通路入口51更靠近上方的方式后倾。
如图5所示,通气通路出口52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在此,将沿着通气通路出口52的延伸方向的轴线作为出口假想轴线V2。
在从图5的俯视观察时,出口假想轴线V2与车体左右中心线CL呈锐角。即,在从图5的俯视观察时,出口假想轴线V2以越靠近前侧越位于右侧地相对于车体左右中心线CL稍微倾斜。
连通路55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在此,将沿着连通路55的延伸方向的轴线作为连通路假想轴线V3。在从图5的俯视观察时,连通路假想轴线V3与车体左右中心线CL呈锐角。即,在从图5的俯视观察时,连通路假想轴线V3以越靠近前侧越位于左侧的方式相对于车体左右中心线CL稍微倾斜。
第一通气通路53与通气通路入口51连通。在从图5的俯视观察时,第一通气通路53形成向右侧开放的C形。如图4所示,第一通气通路53的深度H1比第二通气通路54的深度H2深(H1>H2)。
第二通气通路54与通气通路出口52连通。在从图5的俯视观察时,第二通气通路54形成朝向前方开放的C形。第二通气通路54配置在第一通气通路53的径向外侧。第一通气通路53和第二通气通路54形成为以轴线C1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第二通气通路54形成为包围第一通气通路53。
<显示部>
如图2所示,在燃料盖30的上表面设置有,在紧固燃料盖30时,形成在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显示部35、36(前侧显示部35以及后侧显示部36)。显示部35、36的指向方向(前后方向)与通气通路入口51的指向方向(参照图5)实质朝向同一方向。
如图4所示,在外壳体71的周壁73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37、38(前侧凹部37以及后侧凹部38)。在紧固燃料盖30时,前侧凹部37配置在与前侧显示部35相同侧(前侧)。在紧固燃料盖30时,后侧凹部38配置在与后侧显示部36相同侧(后侧)。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燃料盖30的前后方向的定位。
如以上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为开闭自如地封堵燃料箱20的供油口20b的自动二轮车1的燃料盖30,具有:能够保持燃料箱20的内压的阀机构40;将燃料箱2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气通路50;通气通路50具有形成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向的通气通路入口51。
利用该结构,由于通气通路50具有形成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向的通气通路入口51,因此与通气通路入口51形成在沿着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向的情况相比,在车辆左右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燃料箱20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入口51。因此,在车辆左右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燃料箱20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5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气通路50还具有形成在比通气通路入口51高的位置的通气通路出口52,与通气通路出口52形成在比通气通路入口51低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燃料箱20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出口5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通气通路50还具有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的通气通路出口52,因此与通气通路出口52沿着车宽度方向形成的情况相比,在车辆向左右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燃料箱20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出口5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气通路50还具有:形成于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通气通路53;形成在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通气通路54;将第一通气通路53与第二通气通路54连通的连通路55;通过使连通路55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与连通路55沿着车宽度方向形成的情况相比,在车辆左右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燃料箱20内的燃料难以到达连通路55。因此,在车辆左右倾斜的情况下,燃料箱20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出口5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二通气通路54形成为包围第一通气通路53,因此能够尽可能增长通气通路50的通路长度(全长),能够使燃料箱20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出口5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通气通路53的深度H1比第二通气通路54的深度H2深,因此即便在车辆倾倒的情况下,燃料存留在第一通气通路53,因此能够使燃料难以到达第二通气通路5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具有:能够卡合于供油口20b的开口缘20c的一对卡合部91;使卡合部91从燃料盖30的外周向侧方突出,并且能够在沿着供油口20b的轴线C2的方向移动,保持于燃料盖30的扣紧部件92;设置在燃料盖30的内端部与扣紧部件92之间,以使得对扣紧部件92产生向沿着轴线C2的方向的外侧的力的弹簧93,从而能够实现抵抗弹簧93的施力,按压旋转燃料盖30,将一对卡合部91卡合于供油口20b的开口缘20c的、所谓的卡口式的燃料盖3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燃料盖30的上表面设置有在紧固燃料盖30时配置在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显示部35、36,通过使显示部35、36的指向方向与通气通路入口51的形成方向相同,在制造时,能够容易地进行通气通路入口51的定位。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阀机构40具有正压阀41、负压阀45,负压阀45具有在燃料盖30的高度方向上,与正压阀41的凸缘部42b偏移配置的柱部46a,从而与负压阀45的柱部46a在燃料盖30的高度方向上与正压阀41的凸缘部42b重合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正压阀41以及负压阀45在燃料盖30内靠近径向内侧配置,因此能够使燃料盖30在径向上小型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俯视时,出口假想轴线V2在一侧与车体左右中心线CL呈锐角,并且,连通路假想轴线V3在另一侧与车体左右中心线CL呈锐角,因此能够尽可能增长第二通气通路54的通路长度(全长),因此能够使燃料箱20内的燃料难以到达通气通路出口5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燃料盖30沿着燃料箱20的上表面20a的倾斜地后倾为例进行了说明,不限于此。例如,燃料盖30也可以前倾,也可以水平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燃料盖30配置在中心通道23的罩24下方为例进行了说明,不限于此。例如,燃料盖30也可以配置在车座21下。
<变形例>
图6表示具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燃料盖130的自动二轮车的后部。参照图6,自动二轮车具有:使内燃机102与动力传递机构103一体的摆动单元104;在摆动单元104的后部能够转动地被支承的后轮105。
摆动单元104经由环部件116,能够向上下方向摆动地支承在设于车体下部的板119。动力传递机构103相对于车宽度方向中央,在左侧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在摆动单元104的上部(动力传递机构103的上部)设有空气滤清器117。在摆动单元104的后部(动力传递机构103的后部)与左侧的车座框架115的后部之间设有后缓冲单元118。
在摆动单元104的上方配置有沿着前后延伸的车座121。在车座121的前部下方配置有收纳箱126。在收纳箱126的后方并且车座121的后部下方配置有燃料箱120。在从图6的侧面观察时,燃料箱120的上表面120a越靠近前侧,越位于下方地倾斜。在燃料箱120的上部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120d。从图6的侧面观察时,凹部120d的底面120e越靠近前侧,越位于下方地倾斜。
图7是从上方观察从车辆拆卸车座121的状态(即,使燃料盖130露出的状态)的图。如图7所示,燃料盖130配置在燃料箱120的凹部120d的底面120e。燃料盖130的外形成为筒状。燃料盖130沿着凹部120d的底面120e的倾斜地前倾。在从图6的侧面观察时,燃料盖130的轴线C11越靠近前侧,越位于上方地倾斜。燃料盖130开闭自如地封堵燃料箱120的供油口(未图示)。此外,供油口的轴线C12与燃料盖130的轴线C11一致。
如图7所示,燃料盖130相对于车体左右中心线CL稍微靠近右侧配置。此外,图中附图标记127表示安装于燃料箱120的上表面120a的泵单元。
如图6所示,通气通路出口152形成在比通气通路入口151高的位置。即,燃料盖130以通气通路出口152比通气通路入口151位于上方地前倾。
如图7所示,在燃料盖130的上表面设置有在紧固燃料盖130时,形成在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显示部135、136(前侧显示部135以及后侧显示部136)。显示部135、136的指向方向(前后方向)、通气通路入口151的指向方向实质朝向同一方向。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所述鞍乘型车辆包括所有驾驶员跨过车体骑乘的车辆,不仅包括自动二轮车(包括带有原动机的自转车以及踏板型车辆),还包括三轮(除了前一轮并且后二轮以外,还包括前二轮并且后一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例,能够将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替换为公知的构成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9)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其为能够自由开闭燃料箱(20)的供油口(20b)的鞍乘型车辆(1)的燃料盖(30),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保持所述燃料箱(20)的内压的阀机构(40);
将所述燃料箱(2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气通路(50);
所述通气通路(50)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形成的通气通路入口(51);
形成在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通气通路(53);
形成在所述燃料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通气通路(54);
将所述第一通气通路(53)与所述第二通气通路(54)连通,并在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的方向上形成的连通路(55);
将沿着所述连通路(55)的延伸方向的轴线作为连通路假想轴线(V3)时,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连通路假想轴线(V3)与车体左右中心线(CL)呈锐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通路(50)还具有形成在比所述通气通路入口(51)高的位置的通气通路出口(5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通路(50)还具有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的通气通路出口(5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气通路(54)形成为包围所述第一通气通路(5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气通路(53)的深度(H1)比所述第二通气通路(54)的深度(H2)深。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能够与所述供油口(20b)的开口缘(20c)卡合的一对卡合部(91);
使所述卡合部(91)从所述燃料盖(30)的外周向侧方突出,并且能够在沿着所述供油口(20b)的轴线(C2)的方向上移动,保持于所述燃料盖的扣紧部件(92);
设置在所述燃料盖(30)的内端部与所述扣紧部件(92)之间,以使得对所述扣紧部件(92)产生向沿着所述轴线(C2)的方向的外侧的力的施力部件(93)。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盖(30)的上表面设置有,在紧固所述燃料盖(30)时,配置在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的显示部(35、36),
所述显示部(35、36)的指向方向与所述通气通路入口(51)的形成方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机构(40)具有正压阀(41)、负压阀(45),
所述负压阀(45)具有在所述燃料盖(30)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正压阀(41)的凸缘部(42b)偏移配置的柱部(46a)。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通路(50)还具有:沿着车辆大致前后方向形成的通气通路出口(52),
在将沿着所述通气通路出口(52)的延伸方向的轴线作为出口假想轴线(V2)时,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出口假想轴线(V2)在一侧与所述车体左右中心线(CL)呈锐角,并且,所述连通路假想轴线(V3)在另一侧与所述车体左右中心线(CL)呈锐角。
CN201710887886.XA 2016-09-30 2017-09-27 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 Active CN1078786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2718A JP6492371B2 (ja) 2016-09-30 2016-09-30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キャップ
JP2016-192718 2016-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8636A CN107878636A (zh) 2018-04-06
CN107878636B true CN107878636B (zh) 2020-02-21

Family

ID=6178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7886.XA Active CN107878636B (zh) 2016-09-30 2017-09-27 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92371B2 (zh)
CN (1) CN10787863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6545A (en) * 1976-03-25 1977-09-30 Yamaha Motor Co Ltd Fuel tank for motor cycle
JPH05305889A (ja) * 1992-04-30 1993-11-19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タンクのキャップ
CN101513910A (zh) * 2008-02-22 2009-08-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燃料泵罩结构
CN102001390A (zh) * 2009-08-31 2011-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座椅下罩结构
CN102416993A (zh) * 2010-09-24 2012-04-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箱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6545A (en) * 1976-03-25 1977-09-30 Yamaha Motor Co Ltd Fuel tank for motor cycle
JPH05305889A (ja) * 1992-04-30 1993-11-19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タンクのキャップ
CN101513910A (zh) * 2008-02-22 2009-08-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燃料泵罩结构
CN102001390A (zh) * 2009-08-31 2011-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座椅下罩结构
CN102416993A (zh) * 2010-09-24 2012-04-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箱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92371B2 (ja) 2019-04-03
CN107878636A (zh) 2018-04-06
JP2018052383A (ja)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97113C (en) Atmosphere-opening structure for canister of vehicle
JP577556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255608B2 (ja)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US11124061B2 (en) Tank cap structure and saddle-type vehicle
US9359033B2 (en) Fuel tank for vehicle
EP3053817B1 (en) Motorcycle
JP2013067275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EP2783954B1 (en) Motorcycle
JP2015033879A (ja) ブリーザ機構付燃料キャップ
JP6707063B2 (ja) 給油キャップおよび鞍乗り型車両
CN107878636B (zh) 鞍乘型车辆的燃料盖
US20200339206A1 (en) Tank made of resin
JP2013067270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6535764B2 (ja)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JP602647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980632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753045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2013067276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JP2013067274A (ja)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US11511622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fuel shutoff valve unit
EP3929013B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7366972B2 (ja) 燃料タンク構造
EP4212716A1 (en) Straddled vehicle
CN111377016B (zh) 跨骑型车辆
JP2023150798A (ja) 鞍乗り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