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9147A - 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69147A CN107869147A CN201711166056.4A CN201711166056A CN107869147A CN 107869147 A CN107869147 A CN 107869147A CN 201711166056 A CN201711166056 A CN 201711166056A CN 107869147 A CN107869147 A CN 1078691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inforcing steel
- presstressed reinforcing
- tensioning
- prestressed
- su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01—Flat foundations
- E02D27/02—Flat foundations without substantial excav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应力筋制作:(2)预应力筋安装:(3)混凝土浇筑:(4)预应力筋张拉锚固;(5)预应力筋端部切割与封锚。采用本发明的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预应力筋固定不牢导致错位张拉受力不均等问题,施工过程中对各步骤严格要求,能够确保无粘结温度预应力筋施工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筏板的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超长预应力筏板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筏型基础又叫筏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
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工程设计中,常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软岩层,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地基。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
部分建筑物受功能及防水要求等因素限制而不能设置永久缝,如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则地下室超长结构混凝土收缩将导致裂缝而引起渗漏,使得结构防水性能受到破坏,造成钢筋锈蚀,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降低等严重后果。为了避免混凝土结构中出现上述问题,在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通过施加预应力来部分抵消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从而达到控制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超长筏板温度预应力板筋施工一般设置上下两层预应力筋,每层预应力筋分为X和Y两个方向,每个方向预应力筋上下两层间隔布置。同一个方向相邻两束预应力筋前后错位布置。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预应力筋固定不牢的现象,从而导致错位张拉受力不均等问题,影响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施工质量,对整个筏型基础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减小预应力筋固定不牢导致错位张拉受力不均等问题,确保无粘结温度预应力筋施工质量。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应力筋制作:
a、根据下料单进行预应力筋下料,同一高度同一方向的预应力筋同时下料,预应力筋下料允许误差范围为-0.1米~+0.1米;
b、每根预应力筋下料后,在距其张拉端部约20cm处贴标签,注明该预应力钢筋的编号、方向、高度、尺寸和使用区域,再按编号将预应力筋分类堆放;
c、预应力筋切割完成后进行固定端挤压,挤压时将钢丝衬套在挤压套内,并保证挤压完成后,挤压套端部有2~5mm钢绞线外露;每挤压完成一次后对挤压顶杆头内部进行清理,清除残余挤压簧碎屑;
(2)预应力筋安装:
a、按照图纸对预应力筋安装位置进行放线,其中X和Y两个方向分别放线,同一条定位线每隔3米画一个点、并标记锚固端和张拉端位置;
b、布设预应力筋,首先进行下层预应力筋布设,根据放线位置,每间隔一条定位线布设一束预应力筋,且每布设一下层预应力筋后用铁丝将该预应力筋捆绑固定到底层钢筋上;
待下层两个方向预应力筋均布设完成后,进行上层预应力筋布设,将各上层的预应力筋按型号布设在两条已布设的下层预应力筋中间;
c、绑扎上层钢筋,将张拉端分散翘出上层钢筋,保证张拉端位置正确并且分散布置;
d、上层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上层预应力筋悬吊,提升上层预应力筋至紧贴上层钢筋,使用铁丝将上层预应力筋绑扎于上层钢筋上,并将上层预应力筋在两个方向上的相互交叉处全部用铁丝绑扎;
e、进行锚垫板和穴模安装,将锚垫板焊接在垂直于预应力筋的钢筋上,焊接角度偏离于竖直方向15~20度,锚垫板顶面不高于上层钢筋表面,焊接锚垫板后将螺旋筋用铁丝固定到锚垫板上;穴模使用挤塑板并用胶带密封,穴模与锚垫板接触面具有15~20度的夹角,穴模顶部高度高于混凝土面;
(3)混凝土浇筑:
预应力筋安装后,进行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加强振捣、保证密实,振捣时避免振捣器直接接触预应力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对预应力筋位置偏移的及时进行调整,穴模破坏的及时更换。
(4)预应力筋张拉锚固:
a、在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检查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
b、切割预应力筋包塑,安装锚具,锚具的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千斤顶上的工具锚与构件上的锚具孔位一致,采用支架吊设千斤顶,使千斤顶、锚具、孔道的中心同心;
c、预应力筋张拉总体顺序为逐段逐次张拉预应力筋;张拉时对建筑物短方向每段预应力筋采用对称张拉的方式从中间向两边进行对称张拉,对建筑物长方向预应力筋在后浇带封闭后以中间开始向两边对称张拉;
(5)预应力筋端部切割与封锚:
a、预应力筋在张拉完成24小时后对锚具夹片3cm外多余预应力筋进行切割;
b、切割完成后将张拉端附近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采用细石混凝土对预应力筋张拉端进行封锚处理;
c、对整个预应力筏板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完成超长预应力筏板的施工。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为,步骤(4)中检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具体步骤为:对整个结构施工质量的检查,观察梁板结构的有无收缩裂缝,记录并分析裂缝发生的原因以及对预应力施工的影响;逐个检查张拉端承压板后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逐个清理检查张拉穴口的施工尺寸偏差,检查承压板与孔道的垂直度。
优选地,步骤(4)中预应力筋张拉采用一端或两端张拉的施工方式,在采用一端张拉时利用一台千斤顶在构件一端进行张拉;采用两端张拉用2台千斤顶在构件两端同时进行张拉或先在一端张拉完成后再到另一端补拉;张拉过程中,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偏差保证在-6%~+6%之内。
优选地,实际伸长值计算时从0.1σcon和1.0σcon,分两次量测计算。
优选地,步骤(4)预应力筋张拉锚固中设计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0fptk,即1302Mpa。
优选地,步骤(4)预应力筋张拉锚固中板内预应力筋为直线布设0→10%σcon→100%σcon锚固,在预应力筋张拉至终拉力时,持荷2min。
采用本发明的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预应力筋固定不牢导致错位张拉受力不均等问题,施工过程中对各步骤严格要求,能够确保无粘结温度预应力筋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应力筋制作:
a、预应力筋下料应严格按照下料单进行,下料单中应按预应力筋的方向、高度、尺寸和使用区域详细标注,预应力筋下料允许误差范围为-0.1米~+0.1米,在量尺时考虑拉料出现的曲线问题将量尺减少一定尺寸;
b、现场下料时同一高度同一方向的预应力筋应该同时下,在每下完一根预应力筋后立即在距张拉端部约20cm处贴标签注明该预应力钢筋的编号、方向、高度、尺寸和使用区域,之后将其卷起并按编号分类堆放,堆放时应将同一方向、高度、尺寸和使用区域的预应力筋堆放在一起,并对其做好标记以方便向施工部位运输;
c、固定端挤压在预应力筋切割完成后进行,挤压时有足够长的钢丝衬套在挤压套内,同时挤压好以后保证挤压套端部有2~5mm钢绞线外露;如发现挤压完成后预应力筋凹入挤压套,则将挤压套切掉后重新挤压;在每挤压完成一次后均对挤压顶杆头内进行清理,清除残余挤压簧碎屑以保证挤压质量。
(2)预应力筋安装:
a、预应力筋定位放线,严格按照深化图纸进行放线,X和Y两个方向分别放线,同一条定位线每隔3米画一个点并将锚固端和张拉端位置做特殊标记;
b、待底层钢筋完成后,按放好的施工线布设预应力筋,先进行下层预应力筋布设,由于同一方向预应力筋上下两层间隔布置,所以铺设下层筋时每隔一条定位线布设一束预应力筋,布设下层预应力筋时每布设一条后直接用铁丝将预应力筋捆绑固定到底层钢筋上;待将下层两个方向预应力筋布设完成后,进行上层预应力筋布设,直接将预应力筋按型号布设在每两条已布设的下层预应力筋中间;预应力钢筋布设后应核对配筋数量及间距,不得少穿或间距偏差过大;
c、上层钢筋绑扎时,将张拉端分散翘出上层钢筋,保证张拉端位置正确并且分散布置;
d、上层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上层预应力筋悬吊工作,提升上层预应力筋至紧贴上层钢筋,并使用12#铁丝将其绑扎于上层钢筋上,为保证绑扎牢固,将两个方向预应力筋交叉处全部用铁丝绑扎,在靠近张拉端处的上层预应力筋可以不必绑扎以保证张拉端的角度;检查张拉端钢绞线是否平齐,并满足张拉所需的工作长度;
e、进行锚垫板和穴模安装,将锚垫板焊接在垂直于预应力筋的钢筋上,焊接角度偏离于竖直方向15~20度,锚垫板顶面不高于钢筋表面,焊接锚垫板后将螺旋筋用铁丝固定到锚垫板上,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移位;穴模使用挤塑板制作并用胶带密封,以保证牢固不易碎,穴模与锚垫板接触面做成15~20度,以保证与锚垫板紧密贴合,穴模高度应保证高出混凝土面,使拆除穴模时尽量避免破坏周围混凝土,保证板面美观干净。
(3)混凝土浇筑:
a、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由质量检查部门、监理会同设计单位进行隐检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应尽量避免张拉端受到过大的冲击,以防张拉端移位和掉落;
b、混凝土浇筑时加强振捣并保证密实,不出现蜂窝或孔洞,混凝土振捣时应避免振捣器直接接触预应力筋,防止预应力筋的位置偏移和破坏;
c、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对预应力筋位置偏移的及时进行调整和穴模破坏的及时更换。
(4)预应力筋张拉锚固:
a、混凝土达到要求的立方体强度并经监理确认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具体张拉时间按土建施工进度要求进行;张拉时有混凝土立方体强度书面试压报告单的,在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时进行张拉;设计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0fptk即1302Mpa;
b、完成整个结构施工质量的检查,特别是观察有无梁板结构的温度、收缩裂缝,记录并分析这些裂缝发生的原因和对预应力施工的影响,逐个检查张拉端承压板后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逐个清理检查张拉穴口的施工尺寸偏差,特别是检查承压板与孔道的垂直度,如有问题应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进行处理;
c、切割无/缓粘结预应力筋包塑,安装锚具,锚具安装要求锚环与孔道中心同心,锚具的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千斤顶上的工具锚与构件上的工作锚孔位一致,采用支架吊设千斤顶,做到千斤顶、锚具、孔道三者中心同心;
d、张拉顺序:预应力筋张拉总体顺序为逐段逐次张拉预应力筋;张拉时对建筑物短方向每段预应力筋采用对称张拉的方式从中间向两边进行对称张拉,对建筑物长方向预应力筋等到后浇带封闭后以中间开始向两边对称张拉;
e、张拉过程:采用一端或两端张拉的施工方式,一端张拉时用一台千斤顶在构件一端进行张拉,两端张拉用2台千斤顶在构件两端同时进行张拉或先在一端张拉完成后再到另一端补拉;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偏差应在-6%~+6%之内,否则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张拉伸长值应从0.1σcon和1.0σcon,分两次量测计算,并作现场记录;如若出现断丝、滑丝、钢绞线断裂、钢绞线滑脱或锚夹具松动等现象,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张拉;张拉时油压应缓慢、平稳上升;
f、张拉程序为:板内预应力筋为直线布设0→10%σcon→100%σcon锚固,预应力筋张拉至终拉力时,宜持荷2min。
(5)预应力筋端部切割与封锚:
a、无粘结预应力筋在张拉完成24小时后即对锚具夹片3cm外多余预应力筋进行切割,切割采用角磨机进行;
b、切割完成后将张拉端附近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采用细石混凝土对预应力筋张拉端进行封锚工作。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应力筋制作:
a、根据下料单进行预应力筋下料,同一高度同一方向的预应力筋同时下料,预应力筋下料允许误差范围为-0.1米~+0.1米;
b、每根预应力筋下料后,在距其张拉端部约20cm处贴标签,注明该预应力钢筋的编号、方向、高度、尺寸和使用区域,再按编号将预应力筋分类堆放;
c、预应力筋切割完成后进行固定端挤压,挤压时将钢丝衬套在挤压套内,并保证挤压完成后,挤压套端部有2~5mm钢绞线外露;每挤压完成一次后对挤压顶杆头内部进行清理,清除残余挤压簧碎屑;
(2)预应力筋安装:
a、按照图纸对预应力筋安装位置进行放线,其中X和Y两个方向分别放线,同一条定位线每隔3米画一个点、并标记锚固端和张拉端位置;
b、布设预应力筋,首先进行下层预应力筋布设,根据放线位置,每间隔一条定位线布设一束预应力筋,且每布设一下层预应力筋后用铁丝将该预应力筋捆绑固定到底层钢筋上;
待下层两个方向预应力筋均布设完成后,进行上层预应力筋布设,将各上层的预应力筋按型号布设在两条已布设的下层预应力筋中间;
c、绑扎上层钢筋,将张拉端分散翘出上层钢筋,保证张拉端位置正确并且分散布置;
d、上层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上层预应力筋悬吊,提升上层预应力筋至紧贴上层钢筋,使用铁丝将上层预应力筋绑扎于上层钢筋上,并将上层预应力筋在两个方向上的相互交叉处全部用铁丝绑扎;
e、进行锚垫板和穴模安装,将锚垫板焊接在垂直于预应力筋的钢筋上,焊接角度偏离于竖直方向15~20度,锚垫板顶面不高于上层钢筋表面,焊接锚垫板后将螺旋筋用铁丝固定到锚垫板上;穴模使用挤塑板并用胶带密封,穴模与锚垫板接触面具有15~20度的夹角,穴模顶部高度高于混凝土面;
(3)混凝土浇筑:
预应力筋安装后,进行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加强振捣、保证密实,振捣时避免振捣器直接接触预应力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对预应力筋位置偏移的及时进行调整,穴模破坏的及时更换。
(4)预应力筋张拉锚固:
a、在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检查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
b、切割预应力筋包塑,安装锚具,锚具的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千斤顶上的工具锚与构件上的锚具孔位一致,采用支架吊设千斤顶,使千斤顶、锚具、孔道的中心同心;
c、预应力筋张拉总体顺序为逐段逐次张拉预应力筋;张拉时对建筑物短方向每段预应力筋采用对称张拉的方式从中间向两边进行对称张拉,对建筑物长方向预应力筋在后浇带封闭后以中间开始向两边对称张拉;
(5)预应力筋端部切割与封锚:
a、预应力筋在张拉完成24小时后对锚具夹片3cm外多余预应力筋进行切割;
b、切割完成后将张拉端附近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采用细石混凝土对预应力筋张拉端进行封锚处理;
c、对整个预应力筏板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完成超长预应力筏板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检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具体步骤为:对整个结构施工质量的检查,观察梁板结构的有无收缩裂缝,记录并分析裂缝发生的原因以及对预应力施工的影响;逐个检查张拉端承压板后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逐个清理检查张拉穴口的施工尺寸偏差,检查承压板与孔道的垂直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预应力筋张拉采用一端或两端张拉的施工方式,在采用一端张拉时利用一台千斤顶在构件一端进行张拉;采用两端张拉用2台千斤顶在构件两端同时进行张拉或先在一端张拉完成后再到另一端补拉;张拉过程中,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偏差保证在-6%~+6%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际伸长值计算时从0.1σcon和1.0σcon,分两次量测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预应力筋张拉锚固中设计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0fptk,即1302M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预应力筋张拉锚固中板内预应力筋为直线布设0→10%σcon→100%σcon锚固,在预应力筋张拉至终拉力时,持荷2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66056.4A CN107869147B (zh) | 2017-11-21 | 2017-11-21 | 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66056.4A CN107869147B (zh) | 2017-11-21 | 2017-11-21 | 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69147A true CN107869147A (zh) | 2018-04-03 |
CN107869147B CN107869147B (zh) | 2020-07-03 |
Family
ID=61754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66056.4A Active CN107869147B (zh) | 2017-11-21 | 2017-11-21 | 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6914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13166A (zh) * | 2021-07-01 | 2021-10-19 | 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超长结构施工方法 |
CN114059714A (zh) * | 2021-11-09 | 2022-02-18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工工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47661A (ja) * | 2000-08-07 | 2002-02-15 | Aso Shoji Kk | 建築基礎、その基礎材及びその施工法 |
CN103469805A (zh) * | 2013-09-10 | 2013-12-25 | 叶长青 | 预应力筏板基础的施工方法 |
CN103966953A (zh) * | 2013-02-06 | 2014-08-06 | 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后张的大跨度混凝土梁施工方法 |
CN105401655A (zh) * | 2015-12-16 | 2016-03-16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自控耗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
CN106522561A (zh) * | 2016-11-02 | 2017-03-22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大跨度混凝土框架梁有粘结预应力后浇带内张拉施工方法 |
-
2017
- 2017-11-21 CN CN201711166056.4A patent/CN1078691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47661A (ja) * | 2000-08-07 | 2002-02-15 | Aso Shoji Kk | 建築基礎、その基礎材及びその施工法 |
CN103966953A (zh) * | 2013-02-06 | 2014-08-06 | 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后张的大跨度混凝土梁施工方法 |
CN103469805A (zh) * | 2013-09-10 | 2013-12-25 | 叶长青 | 预应力筏板基础的施工方法 |
CN105401655A (zh) * | 2015-12-16 | 2016-03-16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自控耗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 |
CN106522561A (zh) * | 2016-11-02 | 2017-03-22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大跨度混凝土框架梁有粘结预应力后浇带内张拉施工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孙波等: "《建筑施工与质量验收》", 31 December 2003,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孟文清等: "《现代建筑施工新技术》", 30 June 2010, 黄河水利出版社 * |
方茂: "浅谈预应力连接器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工程与建设》 * |
朱跃钊等: "《集成创新—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0 September 2006, 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莫鹍: "大跨度预应力结构中的复杂张拉端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 * |
韩俊强等: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31 December 2013,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13166A (zh) * | 2021-07-01 | 2021-10-19 | 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超长结构施工方法 |
CN114059714A (zh) * | 2021-11-09 | 2022-02-18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工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69147B (zh) | 2020-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84080B (zh) | 连续刚构渡槽合拢段施工方法 | |
CN106498950B (zh) | 锚头置于桩身的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实施方法 | |
CN108166397B (zh) | 铁路框架桥施工方法 | |
CN109706846B (zh) | 用于斜坡地基的高、窄桥盖梁穿心钢棒施工方法 | |
CN108330835A (zh) | 定型支架的施工方法 | |
CN109505229A (zh) | 公路高陡边坡应力平衡及减振防灾高桥墩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9611102A (zh) | 一种冷开挖下穿立交桥施工方法 | |
CN110863498A (zh) | 一种紧邻地铁站的深基坑组合支护施工方法 | |
CN102071698B (zh) | 基础下翻梁、承台垫层的施工方法 | |
CN110005169A (zh) | 一种具有预应力无缝地坪的抗开裂工艺方法 | |
CN114232614A (zh) | 一种基于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浮桩施工方法 | |
CN110939051A (zh) | 一种地铁隐盖梁施工方法 | |
CN110106889A (zh) | 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施工工法 | |
CN110952586A (zh) | 一种高速公路下方承台施工工艺 | |
CN106436732A (zh) | 一种条形基础置换成筏板基础的加固方法及加固结构 | |
CN110965415A (zh) | 旧混凝土路面拼宽改造方法 | |
CN110080454A (zh) | Lpm轻质填充体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方法 | |
CN107326898B (zh) | 一种水泥土墙内插刚度可调节工型预制桩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869147A (zh) | 超长预应力筏板施工方法 | |
CN206408630U (zh) | 锚头置于桩身的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 | |
CN109281239B (zh) | 道路运营状态中的肋式桥台锥坡切除方法 | |
CN107905609A (zh) | 地下人防施工方法 | |
CN106812131A (zh) | 一种永久板桩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747903A (zh) | 多孔框架桥及其拼装施工方法 | |
CN106120793A (zh) | 一种倾斜预应力管桩的纠偏方法及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