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640B - 用户装置、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装置、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640B
CN107852640B CN201680042193.4A CN201680042193A CN107852640B CN 107852640 B CN107852640 B CN 107852640B CN 201680042193 A CN201680042193 A CN 201680042193A CN 107852640 B CN107852640 B CN 1078526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ti
time interval
harq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21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2640A (zh
Inventor
武田一树
内野彻
永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Kor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TT Kor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Kor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NTT Kore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52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2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即使在应用缩短TTI的情况下也适当地进行通信。具有:接收单元,接收DL信号;发送单元,反馈对于所述DL信号的送达确认信号;以及控制单元,对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进行控制,在对DL发送和/或UL发送应用比1ms的第一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短的第二TTI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对接收到的DL信号应用的TTI,控制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定时。

Description

用户装置、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成为了规范(非专利文献1)。此外,以从LTE(还称为LTE Rel.8)的进一步的宽带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LTE-Advanced(还称为LTE Rel.10、11或12)成为了规范,还研究后续系统(还称为LTE Rel.13等)。
在LTE Rel.10/11中,为了实现宽带化,导入了合并多个分量载波(CC:ComponentCarrier)的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各CC构成为LTE Rel.8的系统带域。此外,在CA中,对用户终端(U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设定同一无线基站(eNB:eNodeB)的多个CC。
另一方面,在LTE Rel.12中,还导入了对用户终端设定不同无线基站的多个小区组(CG:Cell Group)的双重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各小区组至少由一个小区(CC)构成。在DC中,由于合并不同无线基站的多个CC,因此DC还被称为eNB间CA(Inter-eNB CA)等。
在LTE Rel.8-12中,导入了在不同的频带进行下行(下行链路(DL:Downlink))传输和上行(上行链路(UL:Uplink))传输的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以及将下行传输与上行传输在时间上进行切换的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
此外,在LTE Rel.8-12中,对重发控制利用HARQ(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在HARQ中,用户终端(或无线基站)根据数据的接收结果而反馈与该数据有关的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无线基站(或用户终端)基于被反馈的HARQ-ACK,对数据的重发进行控制。
在以上那样的LTE Rel.8-12中,被应用于无线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DL发送以及UL发送的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被设定为1ms而被控制。发送时间间隔也被称为传输时间间隔,LTE系统(Rel.8-12)中的TTI又被称为子帧长度。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Rel.13以后的LTE或5G等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还设想进行几十GHz等高频带中的通信、或IoT(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MTC(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2M(机器间通信(Machine To Machine))等数据量相对小的通信。在这样的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应用LTE Rel.8-12中的通信方法(例如,1ms的发送时间间隔(TTI))的情况下,存在无法提供充分的通信服务的顾虑。
因此,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考虑利用将TTI从1ms缩短后的缩短TTI而进行通信。但是,在利用缩短TTI的情况下,如何对重发控制等的通信方法进行控制成为问题。
本发明鉴于这一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应用缩短TTI调度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用户终端的一形态的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接收DL信号;发送单元,反馈对于所述DL信号的送达确认信号;以及控制单元,对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进行控制,在对DL发送和/或UL发送应用比1ms的第一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短的第二TTI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对接收到的DL信号应用的TTI,控制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定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应用缩短TTI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LTE系统(Rel.8-12)中的发送时间间隔(TTI)的一例的图。
图2A是表示缩短TTI的第一结构例的图,图2B是表示缩短TTI的第二结构例的图。
图3A是表示缩短TTI的第一设定例的图,图3B是表示缩短TTI的第二设定例的图,图3C是表示缩短TTI的第三设定例的图。
图4A是表示现有的LTE系统(FDD)中的DL HARQ的一例的图,图4B是表示现有的LTE系统(TDD)中的DL HARQ的一例的图。
图5A是表示现有的LTE系统(FDD)中的UL HARQ的一例的图,图5B是表示现有的LTE系统(TDD)中的UL HARQ的一例的图。
图6A是表示对UL发送与DL发送设定缩短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反馈控制(DLHARQ)的一例的图,图6B是表示利用通常TTI的现有的LTE系统的DL重发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利用了缩短TTI的DL HARQ的其他例的图。
图8A是表示对DL发送设定缩短TTI并对UL发送设定通常TTI的一例的图,图8B是表示对DL发送设定通常TTI并对UL发送设定缩短TTI的一例的图,图8C是表示对UL发送和/或DL发送切换设定缩短TTI与通常TTI的一例的图。
图9A是表示对DL发送设定缩短TTI(第一时隙)且对UL发送设定通常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的图,图9B是表示对DL发送设定缩短TTI(第二时隙)且对UL发送设定通常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10A是表示对DL发送设定通常TTI且对UL发送设定缩短TTI(最初的缩短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的图,图10B是表示对DL发送设定通常TTI且对UL发送设定缩短TTI(位于第2个的缩短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11A是表示对UL发送和DL发送设定缩短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反馈控制(ULHARQ)的一例的图,图11B是表示利用通常TTI的现有的LTE系统的DL重发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12A是表示对DL发送设定缩短TTI(对应于通常TTI的第一时隙)且对UL发送设定通常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的图,图12B是表示对DL发送设定缩短TTI(对应于通常TTI的第二时隙)且对UL发送设定通常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13A是表示对DL发送设定通常TTI且对UL发送设定缩短TTI(最初的缩短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的图,图13B是表示对DL发送设定通常TTI且对UL发送设定缩短TTI(位于第2个的缩短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LTE Rel.8-12中的发送时间间隔(TTI)的一例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LTERel.8-12中的TTI(以下,称为“通常TTI”)具有1ms的时间长度。通常TTI又被称为子帧,由2个时隙构成。通常TTI是被信道编码后的1个数据分组(传输块)的发送时间单位,成为调度、链路自适应等的处理单位。
如图1所示,在下行链路(DL)中为通常循环前缀(CP)的情况下,通常TTI包含14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码元(每个时隙7个OFDM码元)而构成。各OFDM码元具有66.7μs的时间长度(码元长度),且被附加4.76μs的通常CP。由于码元长度与子载波间隔互相处于倒数关系,因此在码元长度为66.7μs的情况下,子载波间隔为15kHz。
此外,在上行链路(UL)中为通常循环前缀(CP)的情况下,通常TTI包含14个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元(每个时隙7个SC-FDMA码元)而构成。各SC-FDMA码元具有66.7μs的时间长度(码元长度),且被附加4.76μs的通常CP。由于码元长度与子载波间隔相互处于倒数的关系,因此在码元长度为66.7μs的情况下,子载波间隔为15kHz。
另外,在扩展CP的情况下,通常TTI也可以包含12个OFDM码元(或者12个SC-FDMA码元)而构成。在该情况下,各OFDM码元(或者各SC-FDMA码元)具有66.7μs的时间长度,且被附加16.67μs的扩展CP。
另一方面,在Rel.13以后的LTE或5G等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期望如下的无线接口:适于几十GHz等高频带的无线接口、或分组尺寸小但将延迟最小化以便适于IoT(物联网)、MTC: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2M(机器间通信)等数据量相对小的通信的无线接口。
因此,在未来的通信系统中,考虑利用将TTI从1ms缩短后的缩短TTI而进行通信。在利用时间长度比通常TTI短的TTI(以下,称为“缩短TTI”)的情况下,由于对于用户终端或无线基站中的处理(例如,编码、解码等)的时间上余量增加,因此能够降低处理延迟。此外,在利用缩短TTI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每单位时间(例如,1ms)能够容纳的用户终端数。
(缩短TTI的结构例)
参照图2说明缩短TTI的结构例。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缩短TTI具有比1ms小的时间长度(TTI长度)。缩短TTI例如可以是0.5ms、0.25ms、0.2ms、0.1ms等其倍数成为1ms的TTI长度。由此,能够一边保持与1ms的通常TTI的兼容性一边导入缩短TTI。
另外,在图2A以及图2B中,作为一例而说明通常CP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缩短TTI只要比通常TTI短的时间长度即可,缩短TTI内的码元数、码元长度、CP长度等的结构可以是任意的。此外,下面说明对DL利用OFDM码元、对UL利用SC-FDMA码元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
图2A是表示缩短TTI的第一结构例的图。如图2A所示,在第一结构例中,缩短TTI由与通常TTI相同数目的14OFDM码元(或SC-FDMA码元)构成,各OFDM码元(各SC-FDMA码元)具有比通常TTI的码元长度(=66.7μs)短的码元长度。
如图2A所示,在维持通常TTI的码元数而缩短码元长度的情况下,能够沿用通常TTI的物理层信号结构。此外,在维持通常TTI的码元数的情况下,在缩短TTI中也能够包含与通常TTI相同的信息量(比特量)。
图2B是表示缩短TTI的第二结构例的图。如图2B所示,在第二结构例中,缩短TTI由比通常TTI少的数目的OFDM码元(或SC-FDMA码元)构成,各OFDM码元(SC-FDMA码元)具有与通常TTI相同的码元长度(=66.7μs)。例如,在图2B中,缩短TTI由通常TTI的一半的7OFDM码元(SC-FDMA码元)构成。
如图2B所示,在维持码元长度而减少码元数的情况下,能够将包含于缩短TTI的信息量(比特量)减少为比通常TTI少。因此,用户终端能够在比通常TTI短的时间内进行包含于缩短TTI的信息的接收处理(例如,解调、解码等),能够缩短处理延迟。此外,能够将图2B所示的缩短TTI的信号与通常TTI的信号通过同一CC进行复用(例如,OFDM复用),能够维持与通常TTI的兼容性。
(缩短TTI的设定例)
针对缩短TTI的设定例进行说明。在应用缩短TTI的情况下,还能够设为对用户终端设定通常TTI以及缩短TTI双方的结构,以使具有与LTE Rel.8-12的兼容性。图3是表示通常TTI以及缩短TTI的设定例的图。另外,图3仅仅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这些。
图3A是表示缩短TTI的第一设定例的图。如图3A所示,通常TTI与缩短TTI在同一分量载波(CC)(频域)内时间上混合存在。具体来说,缩短TTI可以被设定于同一CC的特定的子帧(或者,特定的无线帧)。例如,在图3A中,在同一CC内的连续的5个子帧中设定缩短TTI,在其他子帧中设定通常TTI。另外,缩短TTI被设定的子帧的数目或位置并不限定于图3A所示的例子。
图3B是表示缩短TTI的第二设定例的图。如图3B所示,可以合并通常TTI的CC与缩短TTI的CC而进行载波聚合(CA)或双重连接(DC)。具体来说,缩短TTI可以被设定于特定的CC(更具体来说,特定的CC的DL和/或UL)。例如,在图3B中,在特定的CC的DL设定有缩短TTI,在其他的CC的DL以及UL设定有通常TTI。另外,缩短TTI被设定的CC的数目或位置并不限定于图3B所示的例子。
此外,在CA的情况下,缩短TTI可以被设定于同一无线基站的特定的CC(主(P)小区和/或副(S)小区)。另一方面,在DC的情况下,缩短TTI可以被设定于由第一无线基站形成的主小区组(MCG)内的特定的CC(P小区和/或S小区),也可以被设定于由第二无线基站形成的副小区组(SCG)内的特定的CC(主副(PS)小区和/或S小区)。
图3C是表示缩短TTI的第三设定例的图。如图3C所示,缩短TTI可以被设定于DL或UL中的其中一个。例如,在图3C中示出在TDD系统中,对UL设定通常TTI,对DL设定缩短TTI的情况。
此外,DL或UL的特定的信道或信号可以被分配(设定)于缩短TTI。例如,也可以是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被分配于通常TTI,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被分配于缩短TTI。
(缩短TTI的通知例)
在以上那样的缩短TTI的设定例中,用户终端能够基于来自无线基站的隐式(implicit)或显式(explicit)的通知而设定(和/或检测)缩短TTI。以下,关于缩短TTI的通知例,说明(1)隐式的通知的情况,或者基于(2)广播信息或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信令、(3)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信令、(4)PHY(物理)信令的至少一个的明示的通知的情况。
在(1)隐式的通知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可以基于频带(例如,面向5G的带域、非授权带域等)、系统带宽(例如,100MHz等)、LAA(授权辅助接入(License Assisted Access))中有没有应用LBT(对话前监听(Listen Before Talk))、被发送的数据的种类(例如,控制数据、语音等)、逻辑信道、传输块、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模式、C-RNT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等而设定缩短TTI(例如,判断进行通信的小区、信道、信号等为缩短TTI的情况)。
在(2)广播信息或RRC信令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从无线基站通过广播信息或RRC信令而被通知给用户终端的设定信息而设定缩短TTI。该设定信息表示将哪个CC和/或子帧作为缩短TTI而利用、将哪个信道和/或信号通过缩短TTI来进行发送接收等。用户终端基于来自无线基站的设定信息,半静态(semi-static)地设定缩短TTI。另外,缩短TTI与通常TTI的模式切换可以按照RRC的重构(RRC Reconfiguration(重设定))过程而进行,也可以在P小区通过小区内切换(HO)而进行,在S小区通过CC(S小区)的去除(removal)/增加(addition)过程而进行。
在(3)MAC信令的情况下,基于通过RRC信令而被通知的设定信息而设定的缩短TTI可以通过MAC信令而被激活或去激活(activate或de-activate)。具体来说,用户终端基于来自无线基站的MAC控制元素而将缩短TTI激活或去激活。另外,在S小区中切换缩短TTI与通常TTI的模式的情况下,S小区可以设为暂时被去激活的小区,也可以被看做是TA(TimingAdvance:定时提前)定时器期满的小区。由此,能够设置模式切换时的通信停止期间。
在(4)PHY信令的情况下,基于通过RRC信令而被通知的设定信息而被设定的缩短TTI可以通过PHY信令而被调度。具体来说,用户终端基于接收和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或EPDCCH: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以下称为PDCCH/EPDCCH)而检测缩短TTI。
例如,(4-1)用户终端可以将对通过缩短TTI而被发送接收的PDCCH/EPDCCH进行接收的TTI识别为缩短TTI。或者(4-2)用户终端也可以将对通过PDCCH/EPDCCH(而被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而被调度的PDSCH或PUSCH进行发送/接收的TTI(被调度的TTI)识别为缩短TTI。或者,(4-3)也可以将发送或接收对于通过PDCCH/EPDCCH(被传输的DCI)而被调度的PDSCH或PUSCH的送达确认信息(HARQ-ACK: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承认(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的TTI识别为缩短TTI。
此外,用户终端也可以基于用户终端的状态(例如,空闲(Idle)状态或已连接(Connected)状态)而检测缩短TTI。例如,用户终端在空闲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将所有的TTI检测为通常TTI。此外,用户终端在已连接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上述的通知例(1)~(4)的至少一个而设定(和/或检测)缩短TTI。
如以上那样,在未来的无线通信中,设想将与通常TTI相比发送时间间隔被缩短的缩短TTI应用于UL发送和/或DL发送而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在利用缩短TTI的情况下,如何控制通信成为问题。
在现有的LTE系统(Rel.12以前)中,为了抑制用户终端(UE)与无线基站(eNB)之间的通信质量恶化,支持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例如,用户终端基于从无线基站发送的DL信号/DL信道的接收结果而反馈送达确认信号(又称为HARQ-ACK、ACK/NACK、或A/N)。无线基站基于从用户终端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而对重发或新数据发送进行控制(DL HARQ)。此外,无线基站基于从用户终端发送的UL信号/UL信道的接收结果而反馈送达确认信号。用户终端基于从无线基站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和/或UL发送指示而对重发或新数据发送进行控制(UL HARQ)。
在现有的LTE系统中,由于UL发送以及DL发送的TTI被设定为1ms(1子帧),因此HARQ-ACK的反馈定时也以子帧单位被控制。具体来说,在DL HARQ中,应用FDD的用户终端在接收了DL信号/DL信道(例如,PDSCH)的子帧起4ms后的UL子帧中对无线基站反馈HARQ-ACK。从用户终端接收了HARQ-ACK的无线基站基于HARQ-ACK的结果而在4ms以后的DL子帧中对重发数据或新数据进行发送(参照图4A)。
此外,应用TDD的用户终端在接收了PDSCH的子帧起对每个UL/DL结构定义的规定的UL子帧(4ms以后的UL子帧)中反馈HARQ-AKC。从用户终端接收了HARQ-ACK的无线基站基于HARQ-ACK的结果在对每个UL/DL结构定义的规定的DL子帧(4ms以后的DL子帧)发送重发数据或新数据(参照图4B)。
在UL HARQ中,无线基站对用户终端发送UL信号的发送指令(UL许可)和/或送达确认信号。用户终端在接收了UL许可的子帧起4ms后的子帧中发送UL信号/UL信道(例如,PUSCH)。在应用FDD的情况下,无线基站基于PUSCH的接收结果,在用户终端发送了PUSCH的子帧起4ms后的DL子帧中发送UL许可/送达确认信号(参照图5A)。在应用TDD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对于UL许可和/或送达确认信号的UL发送定时以及无线基站对于UL发送的送达确认信号的反馈定时基于UL/DL结构而受控制(参照图5B)。
这样,在现有的LTE系统(Rel.12以前)中,HARQ-ACK的反馈定时被定义为以子帧为单位接收了信号之后4ms或其以后。无线基站和/或用户终端基于规定的HARQ RTT(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而对信号的发送接收进行重发控制。RTT是指对通信对方发送信号或数据之后返回应答为止所花费的时间。
在对UL发送和/或DL发送应用缩短TTI的情况下,如何控制HARQ-ACK反馈(HARQRTT)成为问题。例如,考虑利用与现有的LTE系统相同的机制对HARQ-ACK反馈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应用FDD的用户终端利用接收DL信号之后4ms后的缩短TTI而发送HARQ-ACK等的UL信号。在该情况下,存在能够利用现有系统的机制的优点。但是,针对数据发送等进行比现有系统短的期间(缩短TTI)中的发送,而相对于此,不能缩短重发控制的期间。其结果,即使是在应用了缩短TTI的情况下,也存在不能实现整体的吞吐量的提高的顾虑。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们设想了以下的情况:在设定缩短TTI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缩短HARQ的反馈定时(例如,HARQ RTT),还缩短重发控制操作,从而实现吞吐量的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发明人们关注了有时设定缩短TTI与通常TTI,设想了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和/或无线基站基于被应用的TTI(例如,TTI的种类、缩短TTI的值、和/或缩短TTI的位置等)而对HARQ-ACK的反馈进行控制。由此,在应用通常TTI与缩短TTI的情况下,能够基于所应用的TTI而适当地对HARQ-ACK的反馈定时进行控制。基于缩短TTI的HARQ-ACK的控制对一次分配的数据尺寸小但延迟要求高的业务特别有效。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举例说明将现有的LTE系统的TTI设为1ms(1子帧)、将缩短TTI设为0.5ms(0.5子帧)的情况,但缩短TTI的值并不限于此。作为缩短TTI,只要比现有的LTE系统的通常TTI(normal TTI)短即可,例如,除了0.5ms之外,还能够将缩短TTI设定为0.1ms、0.2ms、0.25ms、0.4ms、0.6ms、0.75ms、0.8ms等。
此外,虽然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比通常TTI(1ms)短的时间长度的传输单位称为缩短TTI,但“缩短TTI”的名称并不限于此。此外,虽然在以下的说明中举出LTE系统作为例子,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应用发送时间间隔比1ms短的缩短TTI并进行重发控制的通信系统就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针对用户终端对从发送点(无线基站等)发送的DL信号/DL信道反馈HARQ-ACK的情况下的DL重发控制(DL HARQ)进行说明。
<第一形态>
图6A示出对UL发送和DL发送设定缩短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反馈控制(DLHARQ)的一例。另外,图6B示出利用通常TTI的现有的LTE系统的DL重发控制。
在图6A中,示出了将缩短TTI设定为0.5ms,并与从通常TTI起的缩短量(在此,为1/2)相应地缩短用户终端的HARQ反馈定时与无线基站的重发(或新数据发送)的情况。也就是说,以缩短TTI为单位对HARQ-ACK反馈(HARQ RTT)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能够与从通常TTI起的缩短量相应地缩短HARQ RTT。
这样,若缩短TTI为0.5ms,则用户终端的HARQ-ACK反馈定时(或HARQ RTT)也能够以0.5ms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还设想不是支持缩短TTI的所有的用户终端支持相当于TTI的缩短量的缩短HARQ RTT的情况。例如,由于缩短HARQ RTT还受解码延迟或编码延迟等的影响,因此根据用户终端的能力,未必所有的用户终端都能够以0.5ms控制HARQ RTT。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设为在应用缩短TTI的情况下对每个用户设定不同的HARQ RTT(HARQ-ACK定时和/或数据重发定时)的结构(参照图7)。在图7中示出HARQ RTT被设定为8个缩短TTI(缩短TTI×8)的第一用户终端(UE1)与HARQ RTT被设定为16个缩短TTI(缩短TTI×16)的第二用户终端(UE2)的DL HARQ控制。
在对每个用户终端设定不同的HARQ RTT的情况下,各用户终端能够将与利用了本终端所支持的缩短TTI的HARQ-ACK有关的信息(例如,与HARQ RTT有关的信息)预先通知给无线基站。无线基站基于从用户终端通知的能力信息,能够将与利用了缩短TTI的HARQ-ACK控制有关的信息(例如,HARQ RTT)通知(设定)给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能够利用高层信令(RRC信令等)、MAC控制信息等对每个用户终端分别设定HARQ RTT。
用户终端基于被设定的HARQ RTT,能够在规定的缩短TTI后发送对于DL分配数据(例如,PDSCH)的HARQ-ACK。由此,即使在应用缩短TTI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各用户终端的能力而控制HARQ-ACK的反馈定时(HARQ RTT)。
此外,用户终端能够基于被设定的HARQ RTT而分割面向缩短TTI的软缓冲器(Soft-buffer)。例如,HARQ RTT成为缩短TTI×8的第一用户终端将软缓冲器分割为8个,HARQ RTT成为缩短TTI×16的第二用户终端将软缓冲器分割为16个。这样,通过基于被设定的HARQ RTT而决定软缓冲器的分割数,能够在HARQ过程整体中活用软缓冲器的存储器整体。例如,用户终端能够在8分割/16分割后的软缓冲器的各分割缓冲区存储在8/16个HARQ过程中发送接收的数据。其结果,能够达成高吞吐量。
<第二形态>
在第二形态中,针对无线基站与用户终端利用通常TTI与缩短TTI进行通信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未来的系统中设定缩短TTI的情况下,不限于与DL HARQ关联的所有的子帧成为缩短TTI,考虑各种运行方式。例如,考虑对DL发送(例如,PDSCH)设定缩短TTI,但对UL发送(例如,HARQ-ACK)设定通常TTI的方式(参照图8A)。或者,考虑对DL发送(例如,PDSCH)设定通常TTI,但对UL发送(例如,HARQ-ACK)设定缩短TTI的方式(参照图8B)。或者还考虑对UL发送和/或DL发送将缩短TTI与通常TTI切换设定的方式(参照图8C)。
这样,在缩短TTI与通常TTI被混合设定的情况下,如何控制HARQ-ACK反馈(HARQRTT)成为问题。
本发明的发明人们着眼于:考虑缩短HARQ RTT而设计缩短TTI的情况、在缩短TTI中由于1TTI的数据量比通常TTI少因此接收处理(例如,从接收至解码完成为止)所需的处理时间缩短的可能性高的情况。另一方面,考虑在通常TTI中利用如下的解码,即1TTI的数据量大且利用了现有的接收算法的解码。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们设想对对于通过缩短TTI而接收到的DL数据的HARQ-ACK应用缩短HARQ RTT,对对于通过通常TTI而接收到的DL数据的HARQ-ACK应用通常HARQ RTT。也就是说,用户终端能够基于对DL信号/DL信道应用的TTI(例如,通常TTI或缩短TTI)而控制HARQ-ACK的反馈定时。
在将用户终端通过缩短TTI而接收的DL数据的HARQ-ACK的反馈定时比现有的LTE系统缩短的情况下,与UL发送是通常TTI还是缩短TTI无关,能够提前进行反馈。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根据应用缩短TTI的DL信号的接收定时而控制HARQ-ACK的发送定时。
另一方面,对于用户终端通过通常TTI而接收的DL数据的HARQ-ACK反馈能够与现有的反馈同样地进行(应用通常HARQ RTT)。在该情况下,与HARQ-ACK是通常TTI还是缩短TTI无关,在规定期间进行反馈。
图9A、B示出对DL发送设定缩短TTI、对UL发送设定通常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
用户终端在比现有的LTE系统中规定的反馈定时(通常HARQ RTT)短的时间内进行对于通过缩短TTI发送的DL信号的HARQ-ACK发送。例如,在应用FDD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进行控制,以使在小于4ms的时间内进行HARQ-ACK反馈。由于设想通过缩短TTI发送的DL信号的数据量少,因此用户终端能够比通过通常TTI发送的DL信号的HARQ-ACK操作早处理通过缩短TTI发送的DL信号的HARQ-ACK操作。
此外,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发送DL信号的缩短TTI的位置(场所)而改变HARQ-ACK的发送定时。例如,在图9A中,发送DL信号的缩短TTI对应于对UL设定的通常TTI(在此,为子帧#0)的前半部分(第一时隙)。另一方面,在图9B中,发送DL信号的缩短TTI对应于对UL设定的通常TTI(在此,为子帧#0)的后半部分(第二时隙)。
这样,即使发送DL信号的缩短TTI对应于对UL设定的通常TTI(子帧)中相同子帧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也可以在不同的定时(不同的通常TTI)进行HARQ-ACK的反馈。例如,示出如下的情况:在图9B所示的情况下,与图9A相比,在一个子帧后的子帧(在此为子帧#3)中反馈HARQ-ACK。这样,基于发送DL信号的缩短TTI的位置而控制HARQ-ACK的发送定时(利用的通常TTI),从而能够灵活地控制对用户终端确保的处理时间。
此外,在图9A、B所示的情况下,HARQ-ACK通过通常TTI被发送,但可设想基于该HARQ-ACK而进行重发/新数据发送处理的无线基站与用户终端相比其处理能力高。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在小于4ms的时间内进行基于HARQ-ACK的重发和/或新数据发送。当然,无线基站也可以与现有系统同样地在4ms后的短TTI中进行重发或者新数据发送。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DL发送利用缩短TTI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将基于从用户终端发送的HARQ-ACK的重发或新数据发送在4ms以下进行控制。
图10A、B表示对DL发送设定通常TTI,对UL发送设定缩短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
用户终端能够与在现有的LTE系统中规定的反馈定时(通常HARQ RTT)同样地进行对于通过通常TTI发送的DL发送的HARQ-ACK发送。例如,应用FDD的用户终端进行控制,以使利用接收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DL信号之后4ms以后的缩短TTI而进行HARQ-ACK反馈。由此,能够针对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DL信号的接收/解码处理等,对用户终端确保与现有的LTE相同程度的处理时间。
此外,用户终端能够利用接收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DL信号之后经过规定期间后(例如,4ms以后)的任意的缩短TTI而进行利用了缩短TTI的HARQ-ACK发送。例如,图10A中示出利用接收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DL信号之后4ms后的最初的缩短TTI而进行HARQ-ACK发送的情况。此外,图10B中示出利用接收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DL信号之后经过4ms后的第二个位置的TTI而进行HARQ-ACK发送的情况。图10B与图10A相比,能够对用户终端较长地确保接收或解码处理用的时间。
用户终端在HARQ-ACK发送中利用的缩短TTI的位置(HARQ-ACK反馈定时)可以由无线基站预先通知给用户终端,也可以设为与数据尺寸、MCS等级、用户终端的能力等进行关联而隐式地决定的结构。作为从无线基站向用户终端的通知方法,能够利用下行控制信道(例如,PDCCH/EPDCCH)、MAC控制信号、高层信令等。
此外,在图10A、B所示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在4ms以下的时间进行基于HARQ-ACK的重发或新数据发送。当然,无线基站也可以与现有技术同样地在4ms进行重发或新数据发送。也就是说,在对UL发送利用缩短TTI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在4ms以下控制基于从用户终端发送的HARQ-ACK的重发或新数据发送。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针对无线基站对从用户终端发送的DL信号/DL信道反馈HARQ-ACK的情况下的UL重发控制(DL HARQ)进行说明。
(第一形态)
图11A是表示对UL发送和DL发送设定缩短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反馈控制(ULHARQ)的一例。另外,图11B示出利用通常TTI的现有的LTE系统的DL重发控制。
图11A示出如下情况:将缩短TTI设定为0.5ms,并与离通常TTI的缩短量(在此,为1/2)相应地缩短无线基站中的HARQ-ACK(以及UL许可)的发送定时以及用户终端中的重发(或新数据发送)的情况。也就是说,以缩短TTI为单位控制HARQ-ACK反馈(HARQ RTT)。在该情况下,能够与离通常TTI的缩短量相应地缩短HARQ RTT。
<第二形态>
在第二形态中,对无线基站与用户终端利用通常TTI与缩短TTI而进行通信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未来的系统中设定缩短TTI的情况下,不限于与UL HARQ关联的所有的子帧成为缩短TTI,可考虑各种运行方式。例如,考虑对DL发送(例如,UL许可/HARQ-ACK)设定缩短TTI,但对UL发送(例如,PUSCH)设定通常TTI的方式(参照上述图8A)。或者,考虑对DL发送设定通常TTI,但对UL发送设定缩短TTI的方式(参照上述图8B)。或者,还考虑对UL发送和/或DL发送切换设定缩短TTI与通常TTI(参照上述图8C)。
这样,在缩短TTI与通常TTI被混合设定的情况下,如何控制HARQ-ACK反馈(HARQRTT)成为问题。
本发明的发明人们着眼于:考虑缩短HARQ RTT而设计缩短TTI的情况、以及由于在缩短TTI中1TTI的数据量比通常TTI少,因此接收处理(例如,从接收起至解码完成为止)所需的处理时间缩短的可能性高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通常TTI中考虑利用如下的解码:即1TTI的数据量多且利用了现有的接收算法的解码。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们设想在对于通过缩短TTI而接收到的UL许可和/或HARQ-ACK的用户终端的UL信号/UL信道(例如,PUSCH)发送中应用缩短HARQ RTT,在对于通过通常TTI而接收到的UL许可和/或HARQ-ACK的PUSCH发送中应用通常HARQ RTT。也就是说,用户终端能够基于对UL许可/HARQ-ACK应用的TTI(例如,是通常TTI还是缩短TTI),控制PUSCH的发送定时。
在用户终端将对于通过缩短TTI而接收的UL许可/HARQ-ACK的UL信号(例如,PUSCH)的发送定时比现有的LTE系统缩短的情况下,与PUSCH发送是通常TTI还是缩短TTI无关地,能够提前进行反馈。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根据应用缩短TTI的UL许可/HARQ-ACK的接收定时而控制PUSCH的发送定时。
另一方面,用户终端能够与现有系统同样地进行对于通过通常TTI而接收的UL许可/HARQ-ACK的PUSCH发送(应用通常HARQ RTT)。在该情况下,与UL许可/HARQ-ACK发送是通常TTI还是缩短TTI无关地,在规定期间进行反馈。
图12A、B示出对DL发送设定缩短TTI,对UL发送设定通常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
无线基站与用户终端能够比在现有的LTE系统中规定的发送定时(通常HARQ RTT)短的时间进行对于通过缩短TTI而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UL许可)和/或PHICH(HARQ-ACK)的UL信号(例如,PUSCH)的发送。例如,在应用FDD的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在接收UL许可/HARQ-ACK之后小于4ms的时间进行PUSCH发送。由于设想通过缩短TTI而发送的DL信号(UL许可/HARQ-ACK)的数据量少,因此用户终端能够比基于通常TTI的UL发送指示的PUSCH发送更提前进行基于通过缩短TTI而被发送的UL发送指示的PUSCH发送。
此外,用户终端也可以根据发送UL许可/HARQ-ACK的缩短TTI的位置(场所)而改变PUSCH的发送定时。例如,在图12A中,发送UL许可/HARQ-ACK的缩短TTI对应于对UL设定的通常TTI(在此,为子帧#0)的前半部分(第一时隙)。另一方面,在图12B中,发送UL许可/HARQ-ACK的缩短TTI对应于对UL设定的通常TTI(在此,为子帧#0)的后半部分(第二时隙)。
这样,即使在发送UL许可/HARQ-ACK的缩短TTI对应于对UL设定的通常TTI中的同一TTI(在此,为子帧#0)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也可以在不同的定时(不同的通常TTI)进行PUSCH发送。例如,在图12B所示的情况下,示出与图12A相比,在一个子帧后的子帧(在此,为子帧#3)发送PUSCH的情况。这样,通过基于发送UL许可/HARQ-ACK的缩短TTI的位置而控制PUSCH的发送定时,从而能够灵活地控制对用户终端确保的处理时间。
此外,在图12A、B所示的情况下,可想到虽然通过通常TTI而发送PUSCH,但基于该PUSCH而控制UL许可/HARQ-ACK发送的无线基站与用户终端相比,其处理能力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在小于4ms的时间进行对于PUSCH的HARQ-ACK发送等。当然,无线基站可以与现有系统同样地,在4ms后的缩短TTI进行UL许可/HARQ-ACK发送。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DL发送利用缩短TTI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在4ms以下控制基于从用户终端发送的PUSCH的UL许可/HARQ-ACK发送。
图13A、B示出在对DL发送设定通常TTI,对UL发送设定缩短TTI的情况下的HARQ-ACK控制的一例。
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与现有系统的HARQ RTT同样地进行对于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UL许可)和/或PHICH(HARQ-ACK)的UL信号(例如,PUSCH)的发送。例如,应用FDD的用户终端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利用接收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UL许可/HARQ-ACK之后4ms以后的缩短TTI而进行PUSCH发送。由此,针对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UL许可/HARQ-ACK的接收/解码处理等,能够对用户终端确保与现有的LTE同等程度的处理时间。
此外,用户终端能够利用接收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UL许可/HARQ-ACK之后经过规定期间后(例如,4ms以后)的任意的缩短TTI而进行利用了缩短TTI的PUSCH发送。例如,在图13A中示出了利用接收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UL许可/HARQ-ACK之后4ms后的第一个缩短TTI而发送PUSCH的情况。此外,在图13B中示出了利用接收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UL许可/HARQ-ACK之后位于4ms后的第二个位置的缩短TTI而发送PUSCH的情况。图13B与图13A相比,能够对用户终端较长地确保接收或解码处理用的时间。
用户终端在PUSCH的发送中利用的缩短TTI的位置(PUSCH发送定时)可以由无线基站预先通知给用户终端,也可以设为与数据尺寸、MCS等级、用户终端的能力等进行关联而隐式地决定的结构。作为从无线基站向用户终端的通知方法,能够利用下行控制信道(例如,PDCCH/EPDCCH)、MAC控制信号、高层信令等。
此外,在图13A、B所示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在小于4ms的时间进行与PUSCH对应的HARQ-ACK的发送。当然,无线基站也可以与现有系统同样地在4ms时间进行HARQ-ACK发送。也就是说,在对UL发送利用缩短TTI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在4ms以下的时间控制与从用户终端发送的PUSCH对应的HARQ-ACK发送。
(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主要举例说明了FDD,但本实施方式还能够应用于TDD。在应用于TDD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也能够基于对DL发送应用的TTI,将UL发送(HARQ-ACK、PUSCH发送等)的定时控制为比现有的LTE系统短。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的情况:作为现有的LTE系统的FDD的HARQ-ACK的发送定时(HARQ RTT)而举例了4ms,且控制用户终端操作而使其小于4ms,但并不限于此。用户终端能够将对于利用缩短TTI而发送的DL发送的UL发送(HARQ-ACK、PUSCH发送等)控制为比相当于在现有的LTE中需要的处理延迟的规定值短的时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于用户终端的发送(HARQ-ACK、PUSCH发送等)的无线基站的处理延迟比现有的LTE系统小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在比规定值(例如,4ms)短的时间发送DL信号(DL重发、对于PUSCH的HARQ-ACK)。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通过RRC信令等对用户终端通知与对于设定缩短TTI时的DL HARQ-ACK接收的DL重发定时、最短的DL重发定时、对于PUSCH接收的HARQ-ACK发送定时、以及最短的HARQ-ACK发送定时有关的信息的至少一个信息。
接受了来自无线基站的通知的用户终端基于被通知的定时而进行DL信号的接收操作。具体来说,用户终端基于被通知的定时,假设在DL中可引起相同HARQ过程标号的调度,从而能够控制接收操作。此外,用户终端能够在UL中尝试对于相同HARQ过程编号的PUSCH的HARQ-ACK的接收/检测。
(无线通信系统)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上述各形态的无线通信方法。另外,上述各形态的无线通信方法可以分别被单独应用,也可以被组合应用。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能够应用将以LTE系统的系统带宽(例如,20MHz)作为1个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设为一体的载波聚合(CA)和/或双重连接(DC)。另外,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被称为超3G(SUPER 3G)、LTE-A(LTE-Advanced)、IMT-Advanced、4G、5G、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等。
图14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形成宏小区C1的无线基站11、以及被配置于宏小区C1内且形成比宏小区C1窄的小型小区C2的无线基站12a~12c。此外,在宏小区C1以及各小型小区C2配置用户终端20。
用户终端20能够连接于无线基站11以及无线基站12双方。用户终端20设想通过CA或DC同时使用利用不同的频率的宏小区C1与小型小区C2。此外,用户终端20能够利用多个小区(CC)(例如,6个以上的CC)而应用CA或DC。此外,能够对用户终端20与无线基站11/无线基站12之间的UL发送和/或DL发送应用缩短TTI。
用户终端20与无线基站11之间在相对低的频带(例如,2GHz)利用带宽窄的载波(也称为现有载波、Legacy carrier等)能够进行通信。另一方面,用户终端20与无线基站12之间,可以在相对高的频带(例如,3.5GHz、5GHz等)利用带宽宽的载波,也可以利用和与无线基站11之间相同的载波。另外,各无线基站利用的频带的结构并不限于此。
无线基站11与无线基站12之间(或,两个无线基站12之间),能够设为进行有线连接(例如,基于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的光纤、X2接口等)或无线连接的结构。
无线基站11以及各无线基站12分别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并经由上位站装置30而连接到核心网络40。另外,上位站装置30例如包括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是不限于此。此外,各无线基站12也可以经由无线基站11而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
另外,无线基站11是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宏基站、汇聚节点、eNB(eNodeB)、发送接收点等。此外,无线基站12是具有局部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小型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HeNB(Home eNodeB)、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发送接收点等。以下,在不区分无线基站11以及12的情况下,统称为无线基站10。
各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等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不仅包括移动通信终端,还可包括固定通信终端。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子载波),并将数据映射到各子载波来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按照每一终端将系统带宽分割为由一个或连续的资源块构成的带域,并通过使多个终端利用互不相同的带域来降低终端之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另外,上行以及下行的无线接入方式不限于它们的组合,也可以在上行链路中利用OFDMA。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广播信道(PB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下行L1/L2控制信道等。通过PDSCH,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此外,通过PBCH,传输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下行L1/L2控制信道包括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hysical Control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HICH(物理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指示符信道(Physical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等。通过PDCCH,传输包括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等。通过PCFICH,传输用于PDCCH的OFDM码元数。通过PHICH,传输对于PUSCH的HARQ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EPDCCH与PDSCH(下行共享数据信道)进行频分复用,与PDCCH同样地用于传输DCI等。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等。通过PUSCH,传输用户数据、高层控制信息。包含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或无线质量信息(CQI)等的至少一个的上行控制信息(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通过PUSCH或PUCCH而被传输。通过PRACH,传输用于建立与小区的连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无线基站>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无线基站10具有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和传输路径接口106。另外,发送接收单元103由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构成。
将要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10发送至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输入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关于用户数据,进行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等发送处理而转发至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关于下行控制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等发送处理而转发至发送接收单元103。
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照每一天线进行预编码后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成无线频带而进行发送。在发送接收单元103进行频率变换而得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102被放大,并从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
发送接收单元(接收单元)103接收从用户终端发送的HARQ-ACK或PUSCH。此外,发送接收单元(接收单元)103在对DL发送和/或UL发送应用比通常TTI短的缩短TTI的情况下,基于对DL发送应用的TTI,能够判断从用户终端发送的HARQ-ACK或PUSCH的发送定时。
发送接收单元1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来说明的发射机(transmitter)/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构成。另外,发送接收单元103可以被构成为一体的发送接收单元,也可以由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构成。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信号,在发送接收天线1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在放大器单元102被放大。发送接收单元103接收在放大器单元102放大的上行信号。发送接收单元103对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变换而得基带信号,并输出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于包含在被输入的上行信号中的用户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Inverse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以及PDCP层的接收处理,并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而转发至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呼叫处理、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或无线资源的管理。
传输路径接口106经由规定的接口与上位站装置30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此外,传输路径接口106也可以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基于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的光纤、X2接口)而与相邻无线基站10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回程信令)。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6中,主要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假设无线基站1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要的其他功能块。如图16所示,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具有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单元)302、映射单元303和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
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对通过PDSCH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通过PDCCH和/或EPDC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号的调度(例如,资源分配)进行控制。此外,还对系统信息、同步信号、寻呼信息、CRS(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等的调度进行控制。此外,对上行参考信号、通过PUSCH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通过PUCCH和/或PUSCH发送的上行控制信号等的调度进行控制。
控制单元301基于从用户终端反馈的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而对下行数据的重发/新数据发送进行控制。此外,控制单元301对在DL信号的接收和/或UL信号的发送中利用的发送时间间隔(TTI)进行控制。具体来说,控制单元301设定1ms的通常TTI和/或比通常TTI短的缩短TTI。另外,控制单元301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令,生成DL信号(包括下行数据信号、下行控制信号),并输出至映射单元303。具体来说,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包含用户数据的下行数据信号(PDSCH)而输出给映射单元303。此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包含DCI(UL许可)的下行控制信号(PDCCH/EPDCCH)而输出至映射单元303。此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CRS、CSI-RS等下行参考信号而输出给映射单元303。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来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信号生成装置。
映射单元3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令,将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的DL信号映射到规定的无线资源,并输出至发送接收单元103。映射单元3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来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对从用户终端20发送的UL信号(HARQ-ACK、PUSCH等),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其处理结果被输出至控制单元301。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来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信号处理装置以及测量器、测量电路或测量装置构成。
<用户终端>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用户终端20具有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和应用单元205。另外,发送接收单元203可以由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构成。
在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202被放大。各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在放大器单元202放大了的下行信号。发送接收单元203将接收信号进行频率变换而得基带信号,并输出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
发送接收单元(接收单元)203接收DL数据信号(例如,PDSCH)或DL控制信号(例如,HARQ-ACK、UL许可等)、在利用缩短TTI时的与HARQ-ACK的反馈定时有关的信息(HARQ RTT)。此外,发送接收单元(发送单元)203发送对于DL数据信号的HARQ-ACK或对于UL许可/HARQ-ACK的PUSCH。此外,在应用缩短TTI的情况下,发送接收单元(发送单元)203能够发送与HARQ-ACK的反馈定时、PUSCH的发送有关的能力信息。另外,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来说明的发射机/接收器、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
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对被输入的基带信号进行FFT处理、或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被转发至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上位的层相关的处理等。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数据中,广播信息也被转发至应用单元205。
另一方面,就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而言,从应用单元205输入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或信道编码、预编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IFFT处理等而转发至各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带后进行发送。在发送接收单元203进行了频率变换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202被放大,并从发送接收天线201发送。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8中,主要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设用户终端2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要的其他功能块。如图18所示,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具有控制单元4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映射单元40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和判定单元405。
控制单元401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取得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通过PDCCH/EPDCCH发送的信号)以及下行数据信号(通过PDSCH发送的信号)。控制单元401基于下行控制信号或判定是否需要对下行数据信号进行重发控制而得的结果等,控制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等)或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具体来说,控制单元401能够进行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映射单元403以及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的控制。
例如,在对DL发送和/或UL发送应用比通常TTI短的缩短TTI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1基于对接收到的DL信号应用的TTI,能够控制HARQ-ACK的反馈定时。在该情况下,控制单元401基于用户终端的能力信息和/或从无线基站通知的与HARQ反馈定时(HARQ RTT)有关的信息,能够控制HARQ-ACK的反馈定时。
控制单元401能够使接收通过缩短TTI而发送的DL信号之后至反馈HARQ-ACK为止的期间比接收通过通常TTI而发送的DL信号之后至反馈HARQ-ACK为止的期间(例如,4ms)短。例如,在对DL发送应用缩短TTI且对UL发送应用通常TTI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1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利用在接收DL信号之后成为小于现有的LTE系统中规定的反馈定时(例如,小于4ms)的通常TTI而反馈对于DL信号的HARQ-ACK。
或者,在对DL发送应用通常TTI且对UL发送应用缩短TTI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1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利用在接收DL信号之后在现有的LTE系统中规定的反馈定时(例如,4ms)以后的缩短TTI而反馈对于DL信号的HARQ-ACK。
此外,控制单元401能够基于HARQ-ACK的往返时间(RTT:Round Trip Time)而决定软缓冲器大小的分割数。
或者,在对DL发送应用缩短TTI且对UL发送应用通常TTI,并由发送接收单元103基于来自无线基站的UL许可和/或HARQ-ACK而发送UL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1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利用接收UL许可和/或HARQ-ACK之后成为小于现有的LTE系统中规定的反馈定时(例如,小于4ms)的通常TTI而反馈该UL信号(PUSCH)。
或者,在对DL发送应用通常TTI且对UL发送应用缩短TTI,并由发送接收单元103基于来自无线基站的UL许可和/或HARQ-ACK而发送UL信号(PUSCH)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1进行控制,以使利用接收UL许可和/或HARQ-ACK之后在现有的LTE系统中规定的反馈定时(例如,4ms)以后的缩短TTI而反馈该UL信号(PUSCH)。
控制单元401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生成UL信号,并输出至映射单元403。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生成送达确认信号(HARQ-ACK)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等上行控制信号。
此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而生成上行数据信号。例如,在从无线基站10通知的下行控制信号中包含有UL许可的情况下,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从控制单元401被指示生成上行数据信号。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来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信号生成装置。
映射单元4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将在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生成的上行信号(上行控制信号和/或上行数据)映射到无线资源,并输出至发送接收单元203。映射单元403能够设为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来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对DL信号(例如,从无线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通过PDSCH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等)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从无线基站10接收到的信息输出给控制单元401、判定单元405。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例如将广播信息、系统信息、RRC信令、DCI等输出给控制单元401。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来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信号处理装置、以及测量器、测量电路或测量装置构成。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构成本发明的接收单元。
判定单元405基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的解码结果,进行重发控制判定(ACK/NACK),并将判定结果输出给控制单元401。在从多个CC(例如,6个以上的CC)发送下行信号(PDSCH)的情况下,对各CC分别进行重发控制判定(ACK/NACK)并输出给控制单元401。判定单元405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而说明的判定电路或判定装置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模块图示出了功能单位的模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通过硬件以及软件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此外,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不受特别的限定。即,各功能块可以通过物理上结合的一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将物理上分离的两个以上的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并通过这些多个装置来实现。
例如,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的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利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等硬件来实现。此外,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也可以通过包括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网络连接用的通信接口、存储器、保持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的计算机装置来实现。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等也可以发挥进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的作用。
在此,处理器或存储器等通过用于对信息进行通信的总线相连接。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是柔性盘、光磁盘、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CD-ROM(只读式光盘(CompactDisc-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硬盘等存储介质。此外,程序也可以经由电通信线路从网络而被发送。此外,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也可以包括输入键等输入装置或显示器等输出装置。
无线基站10以及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可以通过上述的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来实现。处理器使操作系统进行操作来控制整个用户终端。此外,处理器将程序、软件模块或数据从存储介质读出至存储器,并按照这些执行各种处理。
在此,该程序只要是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操作的程序即可。例如,用户终端20的控制单元401可以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在处理器操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其他功能模块也可以同样地被实现。
此外,软件、命令等也可以经由传输介质而被发送接收。例如,在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以及数字订户线路(DSL)等有线技术和/或红外线、无线以及微波等无线技术来从网页、服务器或其他远程资源发送软件的情况下,这些有线技术和/或无线技术包含在传输介质的定义内。
另外,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术语和/或为了本说明书的理解所需要的术语,也可以置换成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意思的术语。例如,信道和/或码元也可以是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是消息。此外,分量载波(CC)也可以被称为载波频率、小区等。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通过绝对值来表达,也可以通过与规定的值之间的相对值来表达,也可以通过对应的其他的信息来表达。例如,无线资源也可以是由索引来指示的资源。
在本说明书中示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中的任一个来表达。例如,在整个上述说明中可提及的数据、命令、指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码片等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子或它们的任意的组合来表达。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形态/实施方式可以单独利用,也可以组合而利用,也可以随着执行而切换利用。此外,规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是X”的通知)并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通过不进行该规定的信息的通知而)进行。
信息的通知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形态/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Information)))、高层信令(例如,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信令、广播信息(MIB(主信息块(MasterInformation Block))、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其他信号或它们的组合来实施。此外,RRC信令可以被称为RRC消息,例如也可以是RRC连接设置(RRCConnection Setup)消息、RRC连接重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等。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形态/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LTE(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A(LTE-Advanced)、SUPER 3G、IMT-Advanced、4G、5G、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CDMA2000、UMB(超级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UWB(超级宽带(Ultra-WideBand))、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利用其它适宜的系统的系统和/或基于此而扩展的下一代系统。
就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形态/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时序、流程图等而言,只要不矛盾,也可以改变顺序。例如,对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以例示性的顺序提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不限定于所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决定的本发明的思想以及范围的条件下能够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的目的在于例示说明,对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的意思。
本申请基于2015年7月17日申请的特愿2015-142930。其内容全部包含与此。

Claims (7)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单元,以频带单位来决定由具有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相应的码元长度的码元构成的第一时间区间、或者由具有与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应的码元长度的码元构成且比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更长的第二时间区间;
接收单元,使用由所述控制单元决定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任一个,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以及
发送单元,使用由所述控制单元决定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任一个,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从基站通知的设定信息,以频带单位来决定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按照下行控制信息即DCI,对基于所述设定信息而决定出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区间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以信道单位或者信号单位来决定下行链路中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第二时间区间。
5.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以频带单位来决定由具有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相应的码元长度的码元构成的第一时间区间、或者由具有与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应的码元长度的码元构成且比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更长的第二时间区间的步骤;
使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任一个,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步骤;以及
使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任一个,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步骤。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单元,以频带单位来决定由具有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相应的码元长度的码元构成的第一时间区间、或者由具有与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应的码元长度的码元构成且比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更长的第二时间区间;
发送单元,使用由所述控制单元决定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任一个,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以及
接收单元,使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任一个,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
7.一种系统,具有终端和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具有:
控制单元,以频带单位来决定由具有与第一子载波间隔相应的码元长度的码元构成的第一时间区间、或者由具有与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应的码元长度的码元构成且比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更长的第二时间区间;
接收单元,使用由所述控制单元决定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任一个,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以及
发送单元,使用由所述控制单元决定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任一个,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所述基站具有:
控制单元,以频带单位来控制所述第一时间区间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区间;
发送单元,使用被决定出的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任一个,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以及
接收单元,使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或者所述第二时间区间的任一个,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
CN201680042193.4A 2015-07-17 2016-07-08 用户装置、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78526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2930 2015-07-17
JP2015-142930 2015-07-17
PCT/JP2016/070305 WO2017014074A1 (ja) 2015-07-17 2016-07-08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640A CN107852640A (zh) 2018-03-27
CN107852640B true CN107852640B (zh) 2021-04-06

Family

ID=57833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2193.4A Active CN107852640B (zh) 2015-07-17 2016-07-08 用户装置、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20180206232A1 (zh)
EP (2) EP3306979A4 (zh)
JP (2) JPWO2017014074A1 (zh)
KR (1) KR20180030780A (zh)
CN (1) CN107852640B (zh)
WO (1) WO20170140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3106B (zh) * 2015-07-28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616885B2 (en) * 2015-08-11 2020-04-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28139B1 (en) 2015-08-21 2022-03-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DK3372034T3 (da) * 2015-11-03 2020-12-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remgangsmåder og indretning til planlægning i uplink
EP3398389B1 (en) * 2016-02-04 2021-10-27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s
CN107231217B (zh) 2016-03-25 2020-08-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341061B2 (en) * 2016-03-30 201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iming for reduc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CN109076541B (zh) * 2016-05-13 2023-01-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tdd中引入短tti的子框架选择
EP3787216A1 (en) 2016-05-13 2021-03-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ation of downlink transmissions
EP3282621B1 (en) * 2016-08-11 2023-07-19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iming
US11140678B2 (en) 2016-08-12 2021-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hort TTI patterns
EP3577816A1 (en) * 2017-02-03 2019-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transmission handling at tti length switch
CN114584265A (zh) * 2017-02-05 2022-06-03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6867099A (zh) 2017-03-25 2023-10-10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在非授权带中发送物理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90182020A1 (en) * 2017-12-13 2019-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iable low latency operation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9157639A1 (zh) 2018-02-13 2019-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harq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JP7112862B2 (ja) * 2018-03-19 2022-08-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820195A4 (en) * 2018-07-06 2022-03-09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7313380B2 (ja) * 2019-01-10 2023-07-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821A (zh) * 2007-04-30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上行业务的调度方法
CN101715235A (zh) * 2008-10-08 201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 fdd系统下行调度与资源分配方法
CN101715234A (zh) * 2008-10-08 201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 fdd系统下行调度器的资源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32808B2 (ja) * 2005-06-14 2011-07-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パラメータ群を生成する装置
RU2407179C2 (ru) * 2005-08-24 2010-12-20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Переменные интервалы времени передачи для системы радиосвязи
US8363606B2 (en) * 2006-09-05 2013-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and control multiplexing
JP5966716B2 (ja) * 2012-07-20 2016-08-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歯車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410309B2 (en) * 2013-07-31 2016-08-09 Waxman Consumer Products Group Inc. Wall shower bar assembly
JP6044558B2 (ja) 2014-01-31 2016-12-14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U形鋼矢板粗圧延用造形孔型及びu形鋼矢板の圧延方法
KR20160008305A (ko) * 2014-07-14 2016-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드라이버 ic의 작동 방법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미지 처리 시스템의 작동 방법
US20170290008A1 (en) * 2014-09-08 2017-10-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Durations
US9531500B1 (en) * 2014-10-17 2016-12-27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frame structures for frequency bands
DK3261379T3 (da) * 2015-02-20 2021-09-06 Ntt Docomo Inc Brugerudstyr og leveringsbekræftelsesinformation-transmissionsfremgangsmåde
WO2016134532A1 (zh) * 2015-02-28 2016-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及系统
US10038581B2 (en) * 2015-06-01 2018-07-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821A (zh) * 2007-04-30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上行业务的调度方法
CN101715235A (zh) * 2008-10-08 201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 fdd系统下行调度与资源分配方法
CN101715234A (zh) * 2008-10-08 201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 fdd系统下行调度器的资源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29329A1 (en) 2020-01-23
EP3306979A4 (en) 2019-02-13
JP2021029057A (ja) 2021-02-25
JPWO2017014074A1 (ja) 2018-04-26
US20180206232A1 (en) 2018-07-19
CN107852640A (zh) 2018-03-27
JP7053770B2 (ja) 2022-04-12
US20210195588A1 (en) 2021-06-24
WO2017014074A1 (ja) 2017-01-26
EP3306979A1 (en) 2018-04-11
EP3833096A1 (en) 2021-06-09
KR20180030780A (ko) 2018-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53770B2 (ja) 端末、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7852720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432316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7047037B2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N107925551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496386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605327B (zh)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基站以及系统
JP6938390B2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N107926063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7926076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7054405B2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EP3419359A1 (en)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844854B2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7038672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