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309B -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309B
CN107852309B CN201680042310.7A CN201680042310A CN107852309B CN 107852309 B CN107852309 B CN 107852309B CN 201680042310 A CN201680042310 A CN 201680042310A CN 107852309 B CN107852309 B CN 107852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information
data
entity
acknowled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23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2309A (zh
Inventor
J·蒋
P·P·L·昂
K·K·穆卡维里
T·姬
J·E·斯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4680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3030B/zh
Priority to CN202210307344.1A priority patent/CN1146296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52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2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Bidirectional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支持单交织操作模式和多交织操作模式两者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在单交织模式中,控制信息、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被包括在单个子帧中。在多交织模式中,控制信息、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或者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被包括在不同子帧中。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两者可在TDD子帧结构中一起复用。

Description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7月20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临时申请No.62/194,710、以及于2016年2月24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非临时申请No.15/051,949的优先权和权益,这两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纳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中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
背景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通信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技术。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这些多址技术已经在各种电信标准中被采纳以提供使不同的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共同协议。电信标准的示例包括长期演进(LTE)和高级LTE(LTE-A),LTE和LTE-A包括对由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颁布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的集合。LTE-A被设计成通过提高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利用新频谱、以及更好地与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OFDMA、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SC-FDMA以及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的其他开放标准整合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因特网接入。
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存在对多址技术中的进一步改进的需要。例如,分配给采用多址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络的频谱正在(或预期)以配对载波(其在许多现有频分双工(FDD)系统中被利用)要么不可用要么在匹配带宽配置中不可用的方式来分配。因此,期望在许多将来的无线通信系统部署中利用时分双工(TDD)载波。
一些示例的简要概述
以下给出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本公开的所有构想到的特征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出本公开的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本公开的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给出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之序言。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支持单交织操作模式和多交织操作模式两者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被包括在单个子帧中。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或者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被包括在不同子帧中。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两者可在TDD子帧结构中一起复用。
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供调度实体利用时分双工(TDD)载波来与一组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TDD载波包括多个子帧,每一个子帧具有TDD子帧结构。该方法包括:提供单交织操作模式,在该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被包括在单个子帧中;提供多交织操作模式,在该多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或者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被包括在不同于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中的其他各者的子帧中;为该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一个下级实体确定相应调度模式,其中相应调度模式包括单交织操作模式或者多交织操作模式;以及通过在TDD子帧结构内复用该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一个下级实体的相应调度模式来调度调度实体与该组下级实体之间的传输。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调度实体。该调度实体包括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被配置成提供单交织操作模式,在该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被包括在利用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的TDD载波的单个子帧中。该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提供多交织操作模式,在该多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或者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被包括在不同于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中的其他各者的子帧中该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为一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一个下级实体确定相应调度模式,其中相应调度模式包括单交织操作模式或者多交织操作模式;以及通过在TDD子帧结构内复用该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一个下级实体的相应调度模式来调度调度实体与该组下级实体之间的传输。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调度实体设备。该调度实体设备包括:用于提供单交织操作模式的装置,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被包括在利用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的TDD载波的单个子帧中;用于提供多交织操作模式的装置,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或者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被包括在不同于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中的其他各者的子帧中;用于为一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一个下级实体确定相应调度模式的装置,其中相应调度模式包括单交织操作模式或者多交织操作模式;以及用于通过在TDD子帧结构内复用该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一个下级实体的相应调度模式来调度调度实体与该组下级实体之间的传输的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提供单交织操作模式的代码,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被包括在利用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的TDD载波的单个子帧中;用于提供多交织操作模式的代码,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或者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被包括在不同于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中的其他各者的子帧中;用于为一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一个下级实体确定相应调度模式的代码,其中相应调度模式包括单交织操作模式或者多交织操作模式;以及用于通过在TDD子帧结构内复用该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一个下级实体的相应调度模式来调度调度实体与该组下级实体之间的传输的代码。
以下是本公开的附加方面的示例。在一些方面,TDD子帧结构包括至少控制部分、数据部分和确收部分。在一些方面,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子帧的控制部分中传送控制信息;在第一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在第一子帧的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以及在第一子帧之后的附加子帧的数据部分中重传数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子帧和该附加子帧在时间上分开至少一个中间子帧。
在一些方面,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子帧的控制部分中传送控制信息;在第一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以及在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的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在一些方面,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二子帧之后的第三子帧的数据部分中重传数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方面,第三子帧和第二子帧在时间上分开至少一个中间子帧。
在一些方面,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子帧的控制部分中传送控制信息;在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以及在第二子帧的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在一些方面,传送控制信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子帧的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两者中传送控制信息。
在一些方面,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子帧的控制部分中传送控制信息;在第一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以及在第一子帧和第一子帧之后的至少一个附加子帧的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在一些方面,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控制部分中传送控制信息;在该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以及在该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之后的上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数据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在一些方面,接收确收信息进一步包括在上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数据部分中接收对应于附加数据信息的附加确收信息。在一些方面,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编码来跨一个或多个子帧提供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在阅览以下详细描述后得到更全面的理解。在结合附图研读了下文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之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和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尽管本发明的特征在以下可能是针对某些实施例和附图来讨论的,但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可以包括本文所讨论的有利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换言之,尽管可能讨论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具有某些有利特征,但也可以根据本文讨论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使用此类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以类似方式,尽管示例性实施例在下文可能是作为设备、系统或方法实施例进行讨论的,但是应该理解,此类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各种设备、系统、和方法中实现。
附图简述
图1是解说无线通信网络架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2是概念性地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调度实体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通信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采用处理系统的调度实体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框图。
图4是解说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采用处理系统的下级实体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框图。
图5解说了可在一些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上行链路(UL)中心式和下行链路(DL)中心式TDD子帧的结构。
图6是解说实现单交织模式的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的示图。
图7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8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9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10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11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UL中心式和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12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13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14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15是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9是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详细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无意表示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配置。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组件以避免淡化此类概念。
贯穿本公开给出的各种概念可跨种类繁多的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来实现。为了解说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实体或设备中的一些,图1是解说无线通信网络100的一般化示例的示图。在此示例中,无线通信网络100被划分成数个蜂窝区划(蜂窝小区)102。在多址网络的上下文中,一般可以调度信道资源,且每个实体可以是同步的。即,利用该网络的每个节点可以协调其对资源的使用,以使得传输仅在帧的所分配部分期间进行,且每个所分配部分的时间在不同节点之间同步。每个蜂窝区划102/110中的一个节点充当调度实体。
每个调度实体104/108可以是基站或接入点、或者设备到设备(D2D)网络和/或网状网络中的用户装备(UE)106。调度实体104/108管理载波上的资源并将资源指派给信道的其他用户,包括下级实体,诸如蜂窝网络100中的一个或多个UE 106。调度实体104负责所有与无线电有关的功能,包括无线电承载控制、准入控制、移动性控制、调度、安全性、以及与集中式控制器和/或网关的连通性。在网络100的此示例中,没有集中式控制器,但是在替换性配置中可以使用集中式控制器。
一个或多个较低功率类调度实体108可具有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蜂窝区划(蜂窝小区)102交叠的蜂窝区划110。较低功率类调度实体108可以是毫微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微蜂窝小区、远程无线电头端、或在一些实例中是另一UE 106。宏调度实体104各自被指派给相应的蜂窝小区102并且被配置成为蜂窝小区102中的所有UE 106提供去往核心网的接入点。
网络100所采用的调制和多址方案可以取决于正部署的特定电信标准而变化。在一些无线电接入网(诸如LTE标准中所定义的那些无线电接入网)中,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并且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以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者。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从以下详细描述中领会的,本文给出的各种概念良好地适用于包括采用其他调制和多址技术的电信标准的各种应用。作为示例,可以在5G、LTE、或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中采用这些概念。EV-DO是由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颁布的作为CDMA 2000标准族的一部分的空中接口标准,并且采用CDMA向移动站提供宽带因特网接入。这些概念还可被扩展到采用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诸如TD-SCDMA)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采用TDMA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采用OFDMA的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和Flash-OFDM。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来自3GPP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在来自3GPP2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所采用的实际无线通信标准和多址技术将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加诸于系统的整体设计约束。
调度实体104可具有支持MIMO技术的多个天线。MIMO技术的使用使得调度实体104能利用空域来支持空间复用、波束成形和发射分集。空间复用可被用于在相同频率上同时传送不同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可被传送给单个UE106以提高数据率或传送给多个UE 106以增加系统总容量。这是藉由对每一数据流进行空间预编码(即,应用振幅和相位的比例缩放)并且随后在下行链路(DL)上通过多个发射天线传送每一经空间预编码的流来达成的。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带有不同空间签名地抵达(诸)UE 106处,这些不同的空间签名使得每个UE 106能够恢复旨在去往该UE 106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流。在上行链路(UL)上,每个UE106传送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这使得调度实体104能够标识每个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的源。
空间复用一般在信道状况良好时使用。在信道状况不那么有利时,可使用波束成形来将发射能量集中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这可通过对数据进行空间预编码以通过多个天线传输来达成。为了在蜂窝小区边缘处达成良好覆盖,单流波束成形传输可结合发射分集来使用。
本文中描述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某些方面可涉及在DL上支持OFDM的系统。OFDM是将数据调制到OFDM码元内的数个副载波上的扩频技术。这些副载波以精确频率分隔开。该分隔提供使接收机能够从这些副载波恢复数据的正交性。在时域中,可向每个OFDM码元添加保护区间(例如,循环前缀)以对抗OFDM码元间干扰。在一些示例中,UL可使用经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扩展的OFDM信号形式的SC-FDMA来补偿高峰均功率比(PAPR)。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任何合适的调制和多址方案可被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
现在参照图2,框图解说了示例性调度实体202与多个下级实体204处于无线通信中。调度实体202传送(诸)下行链路数据信道206和(诸)下行链路控制信道208,而下级实体204传送(诸)上行链路数据信道210和(诸)上行链路控制信道212。当然,图2中解说的信道不一定是调度实体202与下级实体204之间可利用的全部信道,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除了所解说的那些信道外还可利用其他信道,诸如其他控制和反馈信道。
根据本公开的诸方面,术语下行链路(DL)可指代在调度实体202处始发的点对多点传输。此外,术语上行链路(UL)可指代在下级实体204处始发的点对点传输。
广义地,调度实体202是负责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调度话务(包括下行链路传输以及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204至调度实体202的上行链路数据210)的节点或设备。调度实体202可以是基站、网络节点、用户装备(UE)、接入终端、或者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任何合适节点或对等方,或者可驻留在其内。
广义地,下级实体204是接收来自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另一实体(诸如调度实体202)的调度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调度准予、同步或定时信息)、或其他控制信息的节点或设备。下级实体可以是基站、网络节点、UE、接入终端、或者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任何合适节点或对等方,或者可驻留在其内。
如图2所解说的,调度实体202可向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204传送下行链路数据206。此外,下级实体204可向调度实体202传送上行链路数据210。根据本公开的诸方面,上行链路数据210和/或下行链路数据206可在传输时间区间(TTI)中被传送。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TTI指的是物理层将数据块(对应于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和在MAC层之上的层处理的最小码元集合)传递到无线电接口上的时段。根据本公开的诸方面,TTI等于子帧的历时。由此,如本文中所进一步使用的,术语子帧指的是在单个TTI内发送的能够被独立解码的经封装信息集。在各个方面,多个子帧被编群在一起以形成单个帧。例如,在LTE中,TTI(子帧历时)被设置成1ms,而帧历时被设置成10ms(对应于10个子帧)。然而,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子帧可具有250μs的历时、500μs的历时、1ms的历时、或任何合适历时。类似地,任何合适数目的子帧可占用一帧。帧一般由较高开放系统互连(OSI)层用于同步和其他目的。
在一个示例中,调度实体202可以在单个子帧内复用针对一组下级实体(即,两个或更多个下级实体)的下行链路数据。例如,调度实体202可以使用时分复用、频分复用(例如,OFDM)、码分复用、和/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复用方案来复用至该一组下级实体的下行链路数据。同样,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多址方案来在单个子帧内组合来自多个下级实体204的上行链路数据。
调度实体202可进一步向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204广播(诸)下行链路控制信道208。在一些示例中,(诸)下行链路控制信道208可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或任何其他控制信道或导频,诸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导频。在又一进一步示例中,(诸)下行链路控制信道208可包括指示一个或多个子帧中的上行链路数据210是否在调度实体202处被正确地接收的确收信息(例如,确收(ACK)/否定确收(NACK)分组)。例如,数据分组可包括验证比特,诸如校验和、和/或循环冗余校验(CRC)。相应地,接收数据分组的设备可接收和解码数据分组,并根据验证比特来验证所接收和解码的分组的完整性。当验证成功时,可以传送肯定确收(ACK);而当验证失败时,可以传送否定确收(NACK)。
此外,每个下级实体204可向调度实体202传送(诸)上行链路控制信道212。在一些示例中,(诸)上行链路控制信道212可包括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随机接入信道(RACH)、调度请求(SR)、探通参考信号(SRS)、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道状态反馈信息、缓冲器状态信息、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控制信息或信令。在本公开的一方面,(诸)上行链路控制信道212可包括对于调度实体202调度上行链路传输的请求。在此,响应于在(诸)上行链路控制信道212上传送的请求,调度实体202可以在(诸)下行链路控制信道208中传送可以用上行链路分组来调度TTI的信息。在再一进一步示例中,(诸)上行链路控制信道212可包括指示一个或多个子帧中的下行链路数据206是否在下级实体204处被正确地接收的确收信息(例如,确收(ACK)/否定确收(NACK)分组)。
图3是解说采用处理系统314的调度实体202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概念图。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元素、或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何组合可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14的处理系统304来实现。
在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调度实体20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无线电收发机装置,并且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基站(BS)、基收发机站(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网状节点、中继器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中实施。在本文内,基站可被称为调度实体,从而指示基站向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提供调度信息。此类基站可为任何数目个下级实体提供对核心网的无线接入点。
在其它示例中,调度实体202可由无线用户装备(UE)来实现。UE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电脑、笔记本、上网本、智能本、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娱乐设备、交通工具组件、可穿戴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健康或健身跟踪器等)、电器、传感器、自动售货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功能设备。UE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MS)、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在本文内,UE可被称为调度实体或下级实体。即,在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无线UE可以作为向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提供调度信息的调度实体来操作,或者可以作为下级实体根据由调度实体提供的调度信息来操作。
处理器304的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选通逻辑、分立硬件电路和被配置成执行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其他合适硬件。即,如在调度实体202中利用的处理器304可被用于实现以下所描述的任一个或多个过程。
在这一示例中,处理系统314可被实现成具有由总线302一般地表示的总线架构。取决于处理系统314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302可包括任何数目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总线302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般由处理器304表示)、存储器305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一般由计算机可读介质306表示)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2还可链接各种其他电路(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这些电路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8提供总线302与收发机310之间的接口。收发机310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备进行通信的装置。取决于该装备的本质,也可提供用户接口312(例如,按键板、显示器、扬声器、话筒、操纵杆)。
处理器304负责管理总线302和一般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306上的软件。软件在由处理器304执行时使处理系统314执行以下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306也可被用于存储由处理器304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304可包括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其被配置成生成、调度、和修改对时频资源的资源指派或准予。例如,资源指派和子帧控制电路系统341可生成一个或多个时分双工(TDD)子帧,每个TDD子帧包括被指派用于携带去往和/或来自多个下级实体的数据和/或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可以协同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软件351来操作。
处理器304可进一步包括下行链路(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342,其被配置成生成和传送下行链路数据和控制信道。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342可以协同资源指派和子帧控制电路系统341来操作,以调度DL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并且根据指派给DL数据和/或控制信息的资源来将DL数据和/或控制信息放置于由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子帧内的时分双工(TDD)载波上。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342可进一步协同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软件352来操作。
处理器304可进一步包括上行链路(UL)数据及控制信道接收和处理电路系统343,其被配置成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接收并处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在一些示例中,UL数据及控制信道接收和处理电路系统343可被配置成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接收调度请求,这些调度请求被配置成请求对用于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的准予。在其他示例中,UL数据及控制信道接收和处理电路系统343可被配置成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接收并处理确收信息(例如,确收/否定确收分组)。UL数据及控制信道接收和处理电路系统343可以协同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来操作,以根据所接收到的UL控制信道信息来调度UL数据传输、DL数据传输和/或DL数据重传。UL数据及控制信道接收和处理电路系统343可进一步协同UL数据及控制信道接收和处理软件353来操作。
处理器304可进一步包括交织模式配置电路系统344,该交织模式配置电路系统344被配置成用于提供至少单交织操作模式(其中控制、数据和确收信息自包含在单个TTI(或TDD子帧)内)和多交织操作模式(其中控制、数据和确收信息以交织方式包含在两个或更多个TTI(或TDD子帧)内)。
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自包含TDD子帧结构由资源指派和子帧控制电路系统341用于生成一个或多个自包含子帧。在每一个自包含子帧中,控制/调度信息为子帧内的所有数据分组提供控制/调度,且确收信息包括针对子帧内的所有数据分组的确收/否定确收(ACK/NACK)信号。因此,该自包含子帧结构可包括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两者上的传输。
在一些示例中,该自包含TDD子帧结构包括DL控制(调度)信息、与该调度信息相对应的DL数据信息以及与该数据信息相对应的UL确收信息。在其他示例中,该自包含子帧结构包括DL控制(调度)信息、与该调度信息相对应的UL数据信息以及与该数据信息相对应的DL确收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使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重传方案来重传被不正确地接收的数据。尽管单交织模式支持物理层处的单个HARQ交织处理以便在极端带宽情形中以合理的HARQ缓冲器成本实现高数据率,但是当下级实体的吞吐量不在峰值处时和/或当存在有限的链路预算时,处理时间线可能对于下级实体而言太紧以至于不能在相同的自包含子帧中周转HARQ。例如,当下级实体位于蜂窝小区的边缘处时,可能由于下行链路上有限的带宽以及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有限的码元历时而存在有限的下行链路控制和上行链路ACK链路预算。这些链路预算限制可能阻碍下级实体在与数据接收相同的子帧内返回ACK/NACK。
调度实体处的处理和/或功率约束也可能阻碍调度实体在下一子帧中完成至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重传。例如,基于在当前子帧中接收到的ACK/NACK信号的针对下一子帧的调度更新可能需要调度实体处的快速处理。如果在下一子帧之前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解码所有ACK/NACK信号,则调度实体可能不能够在下一子帧中调度所有必需的重传。
因此,为了允许调度实体和/或下级实体处较长的处理时间,交织模式配置电路系统344可进一步提供多交织操作模式。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两个或更多个TDD子帧由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用来传送控制、数据(或重传的数据)和确收信息。在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多交织模式使控制、数据或ACK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以交织方式在两个或更多个TDD子帧之间传送。在一些示例中,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的TDD子帧结构可以是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的相同TDD子帧结构。然而,该TDD子帧结构可以不是完全自包含的,以使得控制、数据或ACK信息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在不同子帧中传送。
在一些示例中,多交织操作模式使得数据重传能够被延迟一个或多个子帧。因此,取代在紧挨的子帧中调度重传,重传可以在后续子帧中(例如,每隔一个子帧或者任何其他延迟调度配置)调度。在其他示例中,ACK/NACK信息可被延迟一个或多个子帧(例如,特定子帧中的ACK/NACK部分可对应于先前子帧中传送的数据)。在又一些其他示例中,控制信息可被预先调度,以使得特定子帧的控制部分可对应于后续子帧中传送的数据。类似的多交织模式布置可针对UL数据传输和重传来实现。交织模式配置电路系统344可以协同交织模式配置软件354来操作。
处理器304可进一步包括交织模式指派电路系统345,该交织模式指派电路系统345被配置成将选自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调度模式指派给每一个下级实体。指派给特定下级实体的调度模式可取决于各种因素,诸如下级实体的吞吐量、缓冲器(例如,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缓冲器大小)、和/或等待时间要求、调度实体和/或下级实体的功耗和/或处理速度、以及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链路预算。交织模式指派电路系统345可以协同交织模式指派软件355来操作。
在一示例性操作中,交织模式指派电路系统345可基于调度实体和/或下级实体的处理资源和/或约束来针对当前子帧将单交织操作模式或多交织操作模式指派给每一个子帧实体,并且协同交织模式配置电路系统344来向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提供定义所指派的(诸)操作模式的参数以用于当前子帧的生成。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可在当前TDD子帧内复用单交织下级实体和多交织下级实体两者。
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可进一步确定当前子帧的TDD子帧结构。在一些示例中,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可确定当前子帧应当主要包括上行链路(UL)数据信息还是主要包括下行链路(DL)数据信息。当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确定当前子帧应当主要包括DL数据信息时,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提供包括DL控制(调度)部分、DL数据部分和UL确收部分的TDD子帧结构。当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确定当前子帧应当主要包括UL数据信息时,资源指派及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提供包括DL控制(调度)部分、UL数据部分和DL确收部分的TDD子帧结构。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TDD子帧结构是自包含的。然而,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TDD子帧结构可使得控制、数据或ACK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以交织方式在两个或更多个TDD子帧之间传送。
基于当前子帧的子帧结构以及针对当前子帧为每一个下级实体选择的操作模式,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342可通过在存储器305中准备控制和/或数据信息并且经由资源指派和子帧生成电路系统341来调度控制和/或数据信息以根据该子帧结构和每一个下级实体的相应交织模式来进行传输的方式用控制和/或数据来填充当前子帧。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342可进一步协同UL数据及控制接收和处理电路系统343来生成当前子帧,如以下所描述的。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当子帧结构包括DL数据部分时,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342可在该子帧的控制部分中包括DL控制(调度)信息以及在该子帧的数据部分中包括DL数据信息。例如,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342可通过在存储器305中准备控制(调度)信息并且将该控制(调度)信息从存储器305加载到子帧的DL控制部分中来包括该DL控制(调度)信息。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342可进一步通过在存储器305中准备DL数据信息并且将DL数据信息从存储器305加载到子帧的DL数据部分中来包括与包含在当前子帧中(例如,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或先前子帧中(例如,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的控制信息相对应的DL数据信息。控制(调度)信息可包括关于新DL数据分组和重传的DL数据分组的控制(调度)信息。作为示例,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342可进一步通过在存储器305中准备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配置信息并将HARQ配置信息从存储器305加载到当前子帧的DL控制部分中来在关于重传的DL数据分组的控制(调度)信息内携带HARQ配置信息。UL数据及控制信道接收和处理电路系统343随后可通过接收并处理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在当前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分组来在当前子帧的确收部分中包括确收信息。ACK/NACK分组可对应于包括在当前子帧中(例如,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或者先前子帧中(例如,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的DL数据分组。
在本公开的其中子帧结构包括UL数据部分的一方面,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342可通过在存储器305中准备DL控制(调度)信息并将控制(调度)信息从存储器305加载到DL控制部分中来在当前子帧的控制部分中包括DL控制(调度)信息。UL数据及控制信道接收和处理电路系统343随后可通过接收并处理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发送的UL数据信息来在当前子帧的数据部分中包括UL数据信息。UL数据信息可对应于包括在当前子帧中(例如,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或者先前子帧中(例如,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的控制信息。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342可随后通过在存储器305中准备确收信息(ACK/NACK分组)并且将ACK/NACK分组从存储器305加载到当前子帧的确收部分中来包括与在当前子帧中(例如,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或先前子帧中(例如,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接收到的UL数据信息相对应的确收信息。
处理器304可进一步包括调制和编码配置电路系统346,其被配置成用于确定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和/或供下级实体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MCS。调制和编码配置电路系统346可以与调制和编码配置软件356协同操作。
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4可以执行软件。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规程、函数等,无论其是用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他术语来述及皆是如此。软件可驻留在计算机可读介质306上。计算机可读介质306可以是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作为示例,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碟(CD)或数字通用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或钥匙型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除盘、以及用于存储可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其他任何合适介质。作为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包括载波、传输线、以及任何其他用于传送可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合适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306可驻留在处理系统314中、在处理系统314外、或跨包括处理系统314的多个实体分布。计算机可读介质306可以实施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作为示例,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总体设计约束来最佳地实现贯穿本公开给出的所描述的功能性。
图4是解说采用处理系统414的示例性下级实体204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概念图。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元素、或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何组合可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4的处理系统414来实现。
处理系统414可与图3中解说的处理系统314基本相同,包括总线接口408、总线402、存储器405、处理器404、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406。此外,下级实体204可包括与以上在图3中描述的那些用户接口和收发机基本相似的用户接口412和收发机410。如在下级实体204中利用的处理器404可用于实现以下描述的过程中的任一个或多个过程。
在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处理器404可包括上行链路(U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442,其被配置成生成并在UL数据信道上传送上行链路数据以及生成并在UL控制信道上传送上行链路控制/反馈/确收信息。U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442可协同U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软件452来操作。处理器404可进一步包括下行链路(DL)数据及控制信道接收和处理电路系统444,其被配置成用于在数据信道上接收并处理下行链路数据以及在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并处理控制信息。在一些示例中,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可被临时存储在存储器405内的数据缓冲器415中。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电路系统444可以协同DL数据及控制信道生成和传输软件454来操作。
处理器404可进一步包括交织模式确定电路系统446,该交织模式确定电路系统446被配置成用于请求和/或确定指派给下级实体的交织模式。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交织模式确定电路系统446可在下级实体的吞吐量不在峰值处时和/或在存在有限的链路预算时请求多交织操作模式。交织模式确定电路系统446可以协同交织模式确定软件456来操作。
图5解说了TDD子帧500和510的示例性结构。TDD子帧500和510可具有固定历时(t),但也可以是可配置的并在网络部署期间确定,和/或可通过控制消息或系统消息来更新。在一个示例中,TDD子帧500的历时可以是500μs。当然,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利用任何合适的子帧历时。
发射机调度的子帧(本文中称为下行链路TTI子帧或DL中心式子帧500)可被用于携带至例如可以是UE的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下行链路控制和数据信息并且还接收来自该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确收信息(例如,ACK/NACK信号)。由此,每个DL中心式子帧包括DL传输和UL传输两者,且关于时间(t)划分成DL传输部分和UL传输部分。接收机调度的子帧(本文中称为上行链路TTI子帧或UL中心式子帧510)可被用于接收来自调度实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向调度实体传送上行链路数据,以及从调度实体接收针对所传送的数据的下行链路ACK/NACK信号。由此,每个UL中心式子帧510还包括DL传输和UL传输两者,且关于时间(t)划分成DL传输部分和UL传输部分。
在图5中所示的DL中心式子帧500的示例中,DL传输部分包括控制部分502和数据部分504,且UL传输部分包括确收(ACK/NACK)部分508。因此,在图5的子帧结构内,调度实体首先有机会在控制部分502中传送(Tx)控制/调度信息,并且随后有机会在DL数据部分504中传送数据。在保护期(GP)部分506之后,调度实体有机会使用该载波从下级实体接收确收(ACK)/否定确收(NACK)信号(ACK/NACK分组)。此帧结构是下行链路中心式的,这是因为与上行链路方向上的传输(例如,来自下级实体的传输)相比,更多资源被分配给下行链路方向上的传输(例如,来自调度实体的传输)。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信息部分502可被用于传送指示当前子帧500和/或(诸)后续子帧中旨在给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数据分组的时频指派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且DL数据部分504可被用于在当前子帧500和/或(诸)后续子帧的所指派的时频时隙内传送包括旨在给该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数据分组的数据有效载荷。由此,将会接收子帧500的数据部分504中的数据的每个下级实体可在当前子帧500和/或(诸)先前子帧的控制部分502中被个体地寻址,从而这些下级实体能接收并处理正确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在GP部分506之后,调度实体可在ACK/NACK部分508期间从在当前子帧和/或(诸)先前子帧的数据部分504期间接收到数据分组的每个下级实体接收(Rx)ACK信号(或NACK信号),以指示这些数据分组是否被成功接收。
在其他示例中,控制部分502可被用于传送其他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或其他下行链路导频,诸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这些附加下行链路信道和/或导频、连同任何其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与PDCCH一起在控制部分502内被传送。宽泛地,可以与控制部分502内的上述控制信息互补地进行DL方向上的任何合适传输。另外,ACK/NACK部分508也可被用于传输其他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信息,诸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随机接入信道(RACH)、调度请求(SR)、探通参考信号(SRS)、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道状态反馈信息以及缓冲器状态。宽泛地,可以与ACK/NACK部分508内的上述ACK/NACK和其他信息互补地进行UL方向上的任何合适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数据部分504可被用于在子帧500内复用至一组下级实体(即,两个或更多个下级实体)的DL数据传输。例如,调度实体可以使用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即,OFDM)、码分复用(CDM)、和/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合适的复用方案来复用至该一组下级实体的下行链路数据。由此,DL数据部分504可包括给多个用户的数据,且最多达高阶多用户MIMO。另外,控制部分502和ACK/NACK部分508也可被用于以TDM、FDM、CDM、和/或其他合适方式复用去往或来自一组下级实体的控制信息。
可以调度GP部分506以容适UL和DL定时的可变性。例如,因RF天线方向切换(例如,从DL至UL)和RF稳定(例如,锁相环、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稳定)引起的等待时间、连同传输路径等待时间可导致下级实体提早在UL上进行传送以匹配DL定时。此类提早传输可能干扰从调度实体接收的码元。相应地,GP部分506可允许DL数据部分504后的一时间量以防止干扰,其中GP部分506可提供对应于调度实体切换其RF天线方向、空中(OTA)传输时间、以及下级实体进行ACK处理的时间的恰适时间量。GP部分506可进一步提供对应于下级实体切换其RF天线方向(例如,从DL至UL)、处理数据有效载荷、以及空中(OTA)传输时间的恰适时间量。
GP部分506的历时可以是基于例如蜂窝小区大小和/或处理时间要求可配置的。例如,GP部分506可具有一个码元周期(例如,31.25μs)的历时。然而,根据本公开的诸方面,从DL传输至UL传输的切换点贯穿网络可以是确定性的。由此,尽管GP部分506的起始点可以是可变且可配置的,但GP部分506的与从DL传输至UL传输的切换点相对应的结束点可由网络固定以管理DL传输和UL传输之间的干扰。在本公开的一方面,网络可以按半静态方式更新切换点并在PDCCH中指示切换点。另外,还可在PDCCH中指示GP部分506的GP历时和/或起始点。
在图5中所示的UL中心式子帧510的示例中,DL传输部分包括控制部分512和确收部分520,且UL传输部分包括数据部分516。因此,在图5所示的UL中心式子帧结构内,下级实体首先有机会在控制部分512中接收控制信息。在GP部分514之后,下级实体有机会在UL数据部分516中传送数据以及在另一GP部分518之后在ACK/NACK部分520中接收确收信息(例如,ACK/NACK信号)。此帧结构是上行链路中心式的,这是因为与下行链路方向上的传输(例如,来自调度实体的传输)相比,更多资源被分配给上行链路方向上的传输(例如,来自下级实体的传输)。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信息部分512可被用于传送指示由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在当前子帧510和/或(诸)后续子帧中传送的数据分组的时频指派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且数据部分516可由下级实体用于在当前子帧510和/或(诸)后续子帧中的所指派的时频时隙内向调度实体传送其数据分组。在数据部分516内传送了数据的每个下级实体随后可在当前子帧510和/或(诸)后续子帧的ACK/NACK部分520期间从调度实体接收ACK信号(或NACK信号)以指示数据分组是否在调度实体处被成功地接收。
在其他示例中,控制部分512和/或ACK/NACK部分520可被用于传送其他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信息、和/或来自其他层的数据。另外,数据部分516也可用于传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信息。例如,子帧510的控制部分512可携带针对下级实体的数据传输(例如,小数据有效载荷),诸如来自前一子帧的应用层(或除物理层之外的层)ACK。该下级实体随后可在相同的子帧510和/或(诸)后续子帧的数据部分516中确收该数据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UL数据部分516可被用于使用TDMA、FDMA、CDMA、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多址方案中的一者或多者来在子帧510内携带来自一组下级实体(即,两个或更多个下级实体)的数据传输。由此,UL数据部分516可包括来自多个用户的分组,且最多达高阶多用户MIMO。另外,控制部分512和ACK/NACK部分520也可用于以TDMA、FDMA、CDMA、或其他合适的多址方式携带至一组下级实体的控制信息。在本公开的一方面,调度实体处的UL数据处理可在整个TTI上分摊。例如,控制部分512、ACK/NACK部分520、以及GP部分514的一部分可被用于解码数据部分516中的UL数据。
图6是解说实现单交织模式的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600的示图。在单交织模式中,下行链路(DL)中心式子帧601和603各自是自包含的,以使得控制信息、对应于该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以及对应于该数据信息的ACK信息全都包括在单个DL中心式子帧601或603内。例如,控制信息可由调度实体在第一DL中心式子帧601的控制信息部分602中传送,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如由从控制部分602指向数据部分604的箭头所指示的)可由调度实体在第一DL中心式子帧601的数据部分604中传送,并且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如由从数据部分604指向ACK/NACK部分606的箭头所指示的)可由调度实体在第一DL中心式子帧601的ACK/NACK部分606中从下级实体接收。
基于在第一DL中心式子帧601的ACK/NACK部分606中接收到的ACK/NACK信息,调度实体生成关于下一(第二)DL中心式子帧603的控制部分608的控制信息(如由从ACK/NACK部分606指向控制部分608的箭头所指示的)。例如,如果ACK/NACK信息包括NACK信号,则在第一DL中心式子帧601的数据部分604中传送的数据信息的经编码数据比特的至少一部分可在第二DL中心式子帧603的数据部分610中重传。
图7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700的示图,该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700通过将HARQ重传延迟一个或多个子帧来在调度实体中提供附加的处理时间。在图7中,每个DL中心式TDD子帧701、703和705可以是自包含的。然而,重传不在紧挨的子帧中调度。取而代之的是,重传可在后续子帧中调度(例如,每隔一个子帧或者任何其他延迟调度配置)。
例如,第一DL中心式子帧701可以是自包含的,以使得控制信息部分702中的控制信息、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如由从控制部分702指向数据部分704的箭头所指示的)以及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如由从数据部分704指向ACK/NACK部分706的箭头所指示的)可被包括在第一DL中心式子帧701中。然而,为了允许调度实体中的附加的ACK/NACK处理时间,取代在下一DL中心式子帧703中调度HARQ重传,调度实体可延迟重传直至关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DL中心式子帧705。例如,基于在第一DL中心式子帧701的ACK/NACK部分706中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接收到的ACK/NACK信息,调度实体可在DL中心式子帧705中调度那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下一传输(如由从ACK/NACK部分706指向DL中心式子帧705的控制部分708的箭头所指示的)。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调度实体可在TDD子帧701、703和705内复用单交织下级实体和多交织下级实体两者。例如,调度实体可在单交织模式中调度高吞吐量下级实体并且在多交织模式中调度低吞吐量下级实体。高吞吐量下级实体可例如在DL中心式子帧701、703和705中调度,而低吞吐量下级实体可在DL中心式子帧701和705中调度。在一附加方面,对于一个或多个单交织下级实体,调度实体可将预先生成的波形用于HARQ重传和/或新传输以确保调度实体满足针对单交织模式下级实体的调度时间线要求。
图8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TDD子帧结构800的示图,该TDD子帧结构800通过将ACK/NACK信息延迟一个或多个子帧来在调度实体中提供附加的处理时间。在图8中,尽管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保持相同,但是每个DL中心式子帧801、803和805可以不是自包含的。取而代之的是,特定子帧中的ACK/NACK部分可对应于先前子帧中传送的数据。
例如,在第一DL中心式子帧801中,数据部分804中的数据信息对应于控制部分802中的控制信息(如由从控制部分802指向数据部分804的箭头所指示的)。然而,为了允许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中的附加的数据处理时间,取代在第一DL中心式子帧801中调度那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ACK/NACK信号,调度实体可在下一DL中心式子帧803或者在任何其他后续DL中心式子帧中调度ACK/NACK信号。在图8中所示的示例中,来自那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ACK/NACK信号可由调度实体在第二DL中心式子帧803的确收部分806中接收。随后,基于在第二DL中心式子帧803的ACK/NACK部分806中接收到的ACK/NACK信息,调度实体可在DL中心式子帧805中(如由从ACK/NACK部分806指向DL中心式子帧805的控制部分808的箭头所指示的)或者在任何其他后续DL中心式子帧中调度那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下一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调度实体可在TDD子帧801、803和805内复用单交织下级实体和多交织下级实体两者。例如,调度实体可在单交织模式中调度高吞吐量下级实体并且在多交织模式中调度低吞吐量下级实体。高吞吐量下级实体可被调度成在TDD子帧801、803和805中传送ACK/NACK,而低吞吐量下级实体可被调度成在TDD子帧803中传送ACK/NACK。在一附加方面,调度实体可在TDD子帧801、803和805内复用单交织下级实体、ACK延迟的多交织下级实体、以及控制延迟的多交织下级实体。调度实体可进一步延迟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控制和ACK两者并且将此类控制/ACK延迟的多交织下级实体与单交织下级实体和其他类型的多交织下级实体(ACK延迟和/或控制延迟)复用。
图9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900的示图,其中控制信息被预先调度。在图9中,尽管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保持相同,但是每个DL中心式子帧901和903可以不是自包含的。取而代之的是,特定子帧的控制部分可对应于后续子帧中传送的数据。
例如,第一DL中心式子帧901的控制部分902中的控制信息可对应于第二DL中心式子帧903的数据部分904中的数据信息(如由从控制部分902指向数据部分904的箭头所指示的)。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可被包括在第二DL中心式子帧903的确收部分906中(如由从数据部分904指向确收部分906的箭头所指示的)或者可被包括在后续子帧中以延长下级实体的处理时间。另外,尽管未示出,但是重传和/或新传输可在第二DL中心式子帧903之后的下一中心式子帧中或者在任何后续DL中心式子帧中调度以延长调度实体的处理时间。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预先调度控制信息可通过在控制信息与数据信息之间提供延迟来支持高效的微休眠和动态带宽切换。这种延迟使下级实体能够在数据接收之前苏醒并且打开较大带宽接收机。调度实体可监视控制信道并且在没有检测到控制准予时进入微休眠状态。
图10是解说实现控制预先调度的多交织模式的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1000的示图,该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支持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1002。在具有ePDCCH的情况下,控制信息可以例如在整个子帧上扩展以推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链路预算。例如,对应于ePDCCH 1002的控制信息可在时间上与第一DL中心式子帧1001的控制部分1004和数据部分1006两者交叠。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0中所解说的,ePDCCH 1002中的控制信息可使用相对于控制和数据部分的频分复用(FDM)来分别与控制和数据部分1004和1006复用。在其他示例中,ePDCCH 1002中的控制信息可使用码分复用(CDM)通过加扰码来与控制和数据部分1004和1006复用;或者ePDCCH1002中的控制信息可使用时分复用(TDM)来分别与控制和数据部分1004和1006复用。
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可随后包括在下一(第二)DL中心式子帧1003的数据部分1008中(如由从控制部分1004/1006指向数据部分1008的箭头所指示的)。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可被包括在第二DL中心式子帧1010的确收部分1003中(如由从数据部分1006指向确收部分1008的箭头所指示的)或者可被包括在后续子帧中以延长下级实体的处理时间。另外,尽管未示出,但是重传和/或新传输可在第二DL中心式子帧1003之后的下一中心式子帧中或者在任何后续DL中心式子帧中调度以延长调度实体的处理时间。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调度实体可在同一TDD子帧结构内将控制预先调度的多交织下级实体与单交织下级实体和其他类型的多交织下级实体复用。例如,调度实体可在单交织模式中调度高吞吐量下级实体并且在控制预先调度和/或控制/ACK延迟的多交织模式中调度低吞吐量下级实体。
图11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1100的示图,其中在UL中心式子帧1107中信道化UL ACK。例如,来自一个或多个DL中心式子帧1101、1103和1105的ACK可被编群在一起并且在UL中心式子帧1107的数据部分1111内传送。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一些UL中心式子帧1107中信道化ACK可通过实现ACK码元的历时和/或数目的增加来推升ACK链路预算。在其他方面,ACK可被集束在多个DL中心式/UL中心式子帧上。例如,系统性ACK可在每个DL中心式子帧中发送,并且奇偶校验ACK(例如,系统性ACK的冗余版本)可在一些DL中心式子帧和/或UL中心式子帧中发送以进一步改进ACK的效率。编码也可跨这些ACK使用以改进ACK的可靠性。
类似地,来自一个或多个UL中心式子帧的DL ACK可被编群在一起并且在DL中心式子帧的控制、数据、和/或ACK部分内传送。例如,来自UL中心式子帧1107的DL ACK可在DL中心式子帧1109的控制、数据、和/或ACK部分内传送。
除了确收信息之外,数据和/或调度信息也可在UL中心式子帧与DL中心式子帧之间传送。在一个示例中,与DL中心式子帧的ACK部分中的NACK相对应的DL数据重传可被包括在UL中心式子帧内。类似地,与UL中心式子帧的ACK部分中的NACK相对应的UL数据重传可被包括在DL中心式子帧内。在另一示例中,关于要在DL中心式子帧内传送的数据的调度信息可被包括在先前的UL中心式子帧内(反之亦然)。
图12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1200的示图,该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1200通过将DL ACK/NACK延迟一个或多个子帧来在调度实体中提供附加的处理时间。在图12中,尽管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保持相同,但是每个UL中心式TDD子帧1201和1203可以不是自包含的。取而代之的是,特定UL中心式子帧中的DL ACK/NACK部分可对应于在先前的UL中心式子帧中传送的数据。
例如,在第一UL中心式子帧1201中,由下级实体在数据部分1204中传送的数据信息对应于由调度实体在控制部分1202中传送的控制信息(如由从控制部分1202指向数据部分1204的箭头所指示的)。然而,为了允许调度实体有附加的数据处理时间,取代在第一子帧1201中调度由调度实体传送的DL ACK/NACK信号,调度实体可在下一UL中心式子帧1203中调度ACK/NACK信号。由此,ACK/NACK信号可在第二UL中心式子帧1203的确收部分1206中发送给下级实体(如由从数据部分1204指向确收部分1206的箭头所指示的)。
图13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1300的示图,该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1300通过将UL重传延迟一个或多个子帧来在下级实体中提供附加的处理时间并且在调度实体中提供放松的调度。在图13中,尽管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保持相同,但是每个UL中心式TDD子帧1301、1303和1305可以不是自包含的。取而代之的是,UL重传可在后续UL中心式子帧中调度(例如,每隔一个UL中心式子帧或者任何其他延迟调度配置)。
例如,在第一UL中心式子帧1301中,由下级实体在数据部分1304中传送的数据信息对应于由调度实体在控制部分1302中传送的控制信息(如由从控制部分1302指向数据部分1304的箭头所指示的)。另外,由调度实体传送的并且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可被包括在第一UL中心式子帧1301的确收(ACK/NACK)部分1306中(如由从数据部分1304指向ACK/NACK部分1306的箭头所指示的)。然而,为了允许在下级实体中的附加的ACK/NACK处理时间,取代在下一TDD子帧1303中调度HARQ重传,调度实体可延迟重传直至关于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UL中心式TDD子帧1305(如由从ACK/NACK部分1306指向UL中心式子帧1305的控制部分1308的箭头所指示的)。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调度实体可在UL中心式TDD子帧内复用单交织下级实体和多交织下级实体两者。例如,调度实体可在单交织模式中调度高吞吐量下级实体并且在多交织模式中调度低吞吐量下级实体。高吞吐量下级实体可被调度成在UL中心式子帧1301、1303和1305中传送数据,而低吞吐量下级实体可被调度成在UL中心式子帧1301和1303中传送数据。在一附加方面,调度实体可在UL中心式子帧1301、1303和1305内复用单交织下级实体、ACK延迟的多交织下级实体、以及控制延迟的多交织下级实体。调度实体可进一步延迟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的控制和DL ACK两者并且将此类控制/ACK延迟的多交织下级实体与单交织下级实体和其他类型的多交织下级实体(ACK延迟和/或控制延迟)复用。
图14是解说实现多交织模式的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1400的示图,其中控制信息被预先调度以放松下级实体中的控制/数据处理时间线。在图14中,尽管U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保持相同,但是每个UL中心式TDD子帧1401和1403可以不是自包含的。取而代之的是,特定UL中心式子帧的控制部分可对应于由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在后续UL中心式子帧中传送的数据。
例如,由调度实体在第一UL中心式子帧1401的控制部分1402中传送的控制信息可对应于由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在第二UL中心式子帧1403的数据部分1404中传送的数据信息(如由从控制部分1402指向数据部分1404的箭头所指示的)。由调度实体传送并且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可被包括在第二DL中心式子帧1403的确收部分1406中或者可被包括在后续UL中心式子帧中以延长调度实体的处理时间。另外,尽管未示出,但是由下级实体进行的重传和/或新传输可在第二DL中心式子帧1403之后的下一UL中心式子帧中或者在后续UL中心式子帧中调度以延长调度实体的处理时间。
图15是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1500。该方法可由如上所述且在图2和3中解说的调度实体、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者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适装置来执行。
在框1502,调度实体提供单交织操作模式。例如,参照图5和6,单交织操作模式可包括自包含UL中心式和/或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其中控制信息、与该控制信息相对应的数据信息以及与该数据信息相对应的确收信息是在单个TDD子帧内传送的。
在框1504,调度实体提供多交织操作模式。在各个方面,参照图7-14,多交织操作模式可包括与单交织模式相同的基本UL中心式和/或DL中心式TDD子帧结构,但是其中控制、数据、或确收信息中的一者或多者是在分开的UL中心式或DL中心式TDD子帧中传送的。
在框1506,调度实体从单交织和多交织模式确定每个下级实体的相应调度模式。在本公开的一方面,调度实体在将特定调度模式指派给下级实体时考虑一个或多个因素。因素的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下级实体和调度实体两者的吞吐量要求、HARQ缓冲器要求、等待时间要求、处理速度,下级实体和调度实体两者的功耗要求,下级实体是否已进入微休眠模式,以及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链路预算。调度模式可基于调度实体的调度要求或者基于来自下级实体的请求来静态地确定或者周期性地动态更新。
在框1508,调度实体通过在TDD子帧结构内复用指派给下级实体的调度模式来调度至下级实体的传输。例如,单交织下级实体可被调度成在每个DL中心式TDD子帧中传送ACK/NACK信号或者在每个UL中心式TDD子帧中传送数据,而多交织下级实体的每个交织可被调度成在交替的DL中心式TDD子帧中传送ACK/NACK信号或者在交替的UL中心式子帧中传送数据(其中多个交织在毗邻子帧之间交替)。
图16是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1600。该方法可由如上所述且在图2和3中解说的调度实体、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者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适装置来执行。
在框1602,调度实体确定下级实体的调度模式是单交织操作模式。在单交织操作模式中,自包含TDD子帧结构被用于生成自包含子帧。例如,参照图5和6,该自包含子帧结构可以是DL中心式子帧或UL中心式子帧,其中控制信息、与该控制信息相对应的数据信息以及与该数据信息相对应的确收信息被包括在单个TDD子帧内。
在框1604,调度实体生成具有该自包含子帧结构的子帧,并将控制信息包括在该子帧的控制部分中。对于DL中心式子帧,控制信息可包括指示针对从调度实体至下级实体的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指派的PDCCH。对于UL中心式子帧,控制信息可包括指示针对从下级实体至调度实体的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指派的PDCCH。另外,其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也可被包括在控制部分中。
在框1606,将与该控制信息相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括在该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例如,在DL中心式子帧中,数据信息可包括在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上传送给下级实体的数据分组。在UL中心式子帧中,数据信息可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上从下级实体传送的数据分组。
在框1608,将与该数据信息相对应的确收信息包括在该子帧的确收部分中。例如,在DL中心式子帧中,来自接收该子帧的数据部分中的数据的下级实体的ACK/NACK消息可被包括在该子帧的确收部分中,以指示这些下级实体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下行链路数据。在UL中心式子帧中,确收信息可包括至在该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传送了数据的下级实体的ACK/NACK消息,以指示调度实体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上行链路数据。
图17是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1700。该方法可由如上所述且在图2和3中解说的调度实体、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者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适装置来执行。
在框1702,调度实体确定下级实体的调度模式是多交织操作模式。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两个或更多个TDD子帧被用于传送控制、数据(或重传的数据)和确收信息。尽管多交织操作模式中的子帧结构可以与单交织操作模式中的子帧结构相同,但是该子帧结构可以不是完全自包含的。
在框1704,调度实体生成第一子帧,并将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一子帧的控制部分中。对于DL中心式子帧,控制信息可包括指示针对从调度实体至下级实体的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指派的PDCCH。对于UL中心式子帧,控制信息可包括指示针对从下级实体至调度实体的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指派的PDCCH。另外,其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也可被包括在控制部分中。
在框1706,将与该控制信息相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一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例如,在DL中心式子帧中,数据信息可包括在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上传送给下级实体的数据分组。在UL中心式子帧中,数据信息可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上从下级实体传送的数据分组。
在框1708,将与该数据信息相对应的确收信息包括在该子帧的确收部分中。例如,在DL中心式子帧中,来自接收该子帧的数据部分中的数据的下级实体的ACK/NACK消息可被包括在该子帧的确收部分中,以指示这些下级实体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下行链路数据。在UL中心式子帧中,确收信息可包括至在该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传送了数据的下级实体的ACK/NACK消息,以指示调度实体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上行链路数据。
在框1710,当NACK被包括在确收信息中时,调度实体在第一子帧之后生成第二子帧并且在第二子帧的数据部分中重传来自第一子帧的数据。如图7和13中所示,第二子帧可以在时间上与第一子帧分开至少一个中间子帧。
图18是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1800。该方法可由如上所述且在图2和3中解说的调度实体、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者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适装置来执行。
在框1802,调度实体确定下级实体的调度模式是多交织操作模式。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两个或更多个TDD子帧被用于传送控制、数据(或重传的数据)和确收信息。尽管多交织操作模式中的子帧结构可以与单交织操作模式中的子帧结构相同,但是该子帧结构可以不是完全自包含的。
在框1804,调度实体生成第一子帧,并将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一子帧的控制部分中。对于DL中心式子帧,控制信息可包括指示针对从调度实体至下级实体的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指派的PDCCH。对于UL中心式子帧,控制信息可包括指示针对从下级实体至调度实体的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指派的PDCCH。另外,其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也可被包括在控制部分中。
在框1806,将与该控制信息相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一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例如,在DL中心式子帧中,数据信息可包括在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上传送给下级实体的数据分组。在UL中心式子帧中,数据信息可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上从下级实体传送的数据分组。
在框1808,调度实体在第一子帧之后生成第二子帧并且将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包括在第二子帧的确收部分中。例如,在如图8中所示的DL中心式子帧中,来自接收第一子帧的数据部分中的数据的下级实体的ACK/NACK消息可被包括在第二子帧的确收部分中,以指示这些下级实体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下行链路数据。在如图12中所示的UL中心式子帧中,确收信息可包括至在第一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传送了数据的下级实体的ACK/NACK消息,以指示调度实体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上行链路数据。
图19是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1900。该方法可由如上所述且在图2和3中解说的调度实体、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者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适装置来执行。
在框1902,调度实体确定下级实体的调度模式是多交织操作模式。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两个或更多个TDD子帧被用于传送控制、数据(或重传的数据)和确收信息。尽管多交织操作模式中的子帧结构可以与单交织操作模式中的子帧结构相同,但是该子帧结构可以不是完全自包含的。
在框1904,调度实体生成第一子帧,并将控制信息包括在第一子帧的控制部分中。对于DL中心式子帧,控制信息可包括指示针对从调度实体至下级实体的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指派的PDCCH。对于UL中心式子帧,控制信息可包括指示针对从下级实体至调度实体的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指派的PDCCH。另外,其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也可被包括在控制部分中。
在框1906,调度实体在第一子帧之后生成第二子帧并且将对应于控制信息的数据信息包括在第二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例如,在如图9和10中所示的DL中心式子帧中,数据信息可包括在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上传送给下级实体的数据分组。在如图14中所示的UL中心式子帧中,数据信息可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上从下级实体传送的数据分组。
在框1908,将与该数据信息相对应的确收信息包括在第二子帧的确收部分中。例如,在如图9中所示的DL中心式子帧中,来自接收第二子帧的数据部分中的数据的下级实体的ACK/NACK消息可被包括在第二子帧的确收部分中,以指示该下级实体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下行链路数据。在如图14中所示的UL中心式子帧中,确收信息可包括至在第一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传送了数据的下级实体的ACK/NACK消息,以指示调度实体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上行链路数据。
图20是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利用TDD子帧结构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2000。该方法可由如上所述且在图2和3中解说的调度实体、由处理器或处理系统、或者由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合适装置来执行。
在框2002,调度实体确定下级实体的调度模式是多交织操作模式。在多交织操作模式中,两个或更多个TDD子帧被用于传送控制、数据(或重传的数据)和确收信息。尽管多交织操作模式中的子帧结构可以与单交织操作模式中的子帧结构相同,但是该子帧结构可以不是完全自包含的。
在框2004,调度实体生成DL中心式子帧,并将控制信息包括在该DL中心式子帧的控制部分中。例如,控制信息可包括指示针对从调度实体至下级实体的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指派的PDCCH。
在框2006,将与该控制信息相对应的数据信息包括在该DL中心式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例如,数据信息可包括在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上传送给下级实体的数据分组。
在框2008,调度实体在DL中心式子帧之后生成UL中心式子帧并且将对应于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包括在该UL中心式子帧中。例如,如图11中所示,来自接收到该DL中心式子帧的数据部分中的数据的下级实体的ACK/NACK消息可被包括在该UL中心式子帧的数据部分中,以指示该下级实体是否正确地接收了下行链路数据。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那样,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各个方面可扩展到任何合适的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作为示例,各个方面可被应用于UMTS系统,诸如W-CDMA、TD-SCDMA、和TD-CDMA。各个方面还可应用于采用长期演进(LTE)(在FDD、TDD或这两种模式下)、高级LTE(LTE-A)(在FDD、TDD或这两种模式下)、CDMA2000、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超宽带(UWB)、蓝牙的系统和/或其他合适的系统,包括由待定义的广域网标准所描述的那些系统。所采用的实际电信标准、网络架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加诸于该系统的整体设计约束。
在本公开内,措辞“示例性”用于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现或方面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同样,术语“方面”不要求本公开的所有方面都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点或操作模式。术语“耦合”在本文中用于指代两个对象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耦合。例如,如果对象A物理地接触对象B,且对象B接触对象C,则对象A和C可仍被认为是彼此耦合的——即便它们并非彼此直接物理接触。例如,第一管芯可以在封装中耦合至第二管芯,即便第一管芯从不直接与第二管芯物理接触。术语“电路”和“电路系统”被宽泛地使用且意在包括电子器件和导体的硬件实现以及信息和指令的软件实现两者,这些电子器件和导体在被连接和配置时使得能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而在电子电路的类型上没有限制,这些信息和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能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
图1-20中解说的组件、步骤、特征和/或功能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可以被重新安排和/或组合成单个组件、步骤、特征或功能,或者可以实施在若干组件、步骤、或功能中。也可添加附加的元件、组件、步骤、和/或功能而不会脱离本文中所公开的新颖性特征。图1-4中所解说的装置、设备和/或组件可以被配置成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特征、或步骤。本文中描述的新颖算法还可以高效地实现在软件中和/或嵌入到硬件中。
应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是示例性过程的解说。基于设计偏好,应理解,可以重新编排这些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样本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阶层,除非在本文中有特别叙述。
提供先前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述的各个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示出的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权利要求的语言相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要素的单数形式的引述并非旨在表示“有且仅有一个”——除非特别如此声明,而是旨在表示“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一些”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旨在涵盖: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种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述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并非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这样的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书中被显式地叙述。权利要求的任何要素都不应当在35U.S.C.§112(f)的规定下来解释,除非该要素是使用短语“用于……的装置”来明确叙述的或者在方法权利要求情形中该要素是使用短语“用于……的步骤”来叙述的。

Claims (48)

1.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供调度实体利用时分双工TDD载波来与一组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TDD载波包括多个子帧,每个子帧具有TDD子帧结构,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单交织操作模式,在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被包括在单个子帧中;
提供多交织操作模式,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或者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中的其他各者相比被包括在不同的子帧中;
针对第一子帧确定所述一组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中的每个下级实体的相应调度模式,所述相应调度模式包括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或者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以及
通过在所述第一子帧的TDD子帧结构内复用所述一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个下级实体的所述相应调度模式以包括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和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两者来调度所述调度实体与所述一组一个或多个下级实体之间的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TDD子帧结构包括至少控制部分、数据部分和确收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附加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重传所述数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附加子帧在时间上分开至少一个中间子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二子帧之后的第三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重传所述数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上分开至少一个中间子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二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送所述控制信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两者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至少一个附加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包括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之后的上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附加数据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确收信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上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附加数据部分中接收对应于附加数据信息的附加确收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使用编码来跨一个或多个子帧提供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13.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调度实体,包括:
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
提供单交织操作模式,在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被包括在利用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的TDD载波的单个子帧中;
提供多交织操作模式,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或者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中的其他各者
相比被包括在不同的子帧中;
针对第一子帧确定一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个下级实体的相应调度模式,所述相应调度模式包括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或者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以及
通过在所述第一子帧的TDD子帧结构内复用所述一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个下级实体的所述相应调度模式以包括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和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两者来调度所述调度实体与所述一组下级实体之间的传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TDD子帧结构包括至少控制部分、数据部分和确收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附加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重传所述数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附加子帧在时间上分开至少一个中间子帧。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二子帧之后的第三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重传所述数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上分开至少一个中间子帧。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二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两者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至少一个附加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包括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并且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之后的上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附加数据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上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附加数据部分中接收对应于附加数据信息的附加确收信息。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调度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使用编码来跨一个或多个子帧提供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25.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调度实体设备,包括:
用于提供单交织操作模式的装置,在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被包括在利用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的TDD载波的单个子帧中;
用于提供多交织操作模式的装置,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或者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中的其他各者相比被包括在不同的子帧中;
用于针对第一子帧确定一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个下级实体的相应调度模式的装置,所述相应调度模式包括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或者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以及
用于通过在所述第一子帧的TDD子帧结构内复用所述一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个下级实体的所述相应调度模式以包括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和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两者来调度所述调度实体与所述一组下级实体之间的传输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调度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TDD子帧结构包括至少控制部分、数据部分和确收部分。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度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附加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重传所述数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装置,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附加子帧在时间上分开至少一个中间子帧。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度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的装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调度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用于在所述第二子帧之后的第三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重传所述数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的装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调度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上分开至少一个中间子帧。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度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第二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的装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调度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传送所述控制信息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两者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的装置。
33.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度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至少一个附加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的装置。
3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调度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包括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所述调度实体设备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用于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之后的上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附加数据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的装置。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调度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接收所述确收信息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上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附加数据部分中接收对应于附加数据信息的附加确收信息的装置。
3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调度实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用于使用编码来跨一个或多个子帧提供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的装置。
37.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提供单交织操作模式,在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中,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确收信息被包括在利用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的TDD载波的单个子帧中;
提供多交织操作模式,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或者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和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中的其他各者相比被包括在不同的子帧中;
针对第一子帧确定一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个下级实体的相应调度模式,所述相应调度模式包括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或者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以及
通过在所述第一子帧的TDD子帧结构内复用所述一组下级实体中的每个下级实体的所述相应调度模式以包括所述单交织操作模式和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两者来调度调度实体与所述一组下级实体之间的传输。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TDD子帧结构包括至少控制部分、数据部分和确收部分。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
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附加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重传所述数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附加子帧在时间上分开至少一个中间子帧。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二子帧之后的第三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重传所述数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上分开至少一个中间子帧。
43.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二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传送所述控制信息的代码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两者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的代码。
45.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第一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至少一个附加子帧的所述确收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46.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帧包括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所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控制部分中传送所述控制信息;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数据部分中传送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数据信息;以及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心式子帧之后的上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附加数据部分中接收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接收所述确收信息的代码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上行链路中心式子帧的所述附加数据部分中接收对应于附加数据信息的附加确收信息的代码。
4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所述多交织操作模式中:
使用编码来跨一个或多个子帧提供对应于所述数据信息的所述确收信息。
CN201680042310.7A 2015-07-20 2016-06-24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Active CN107852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8077.4A CN110213030B (zh) 2015-07-20 2016-06-24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CN202210307344.1A CN114629615A (zh) 2015-07-20 2016-06-24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94710P 2015-07-20 2015-07-20
US62/194,710 2015-07-20
US15/051,949 US9992790B2 (en) 2015-07-20 2016-02-24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supporting single and multiple interlace modes
US15/051,949 2016-02-24
PCT/US2016/039408 WO2017014912A1 (en) 2015-07-20 2016-06-24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supporting single and multiple interlace mod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8077.4A Division CN110213030B (zh) 2015-07-20 2016-06-24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CN202210307344.1A Division CN114629615A (zh) 2015-07-20 2016-06-24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309A CN107852309A (zh) 2018-03-27
CN107852309B true CN107852309B (zh) 2019-06-11

Family

ID=5655096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7344.1A Pending CN114629615A (zh) 2015-07-20 2016-06-24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CN201680042310.7A Active CN107852309B (zh) 2015-07-20 2016-06-24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CN201910468077.4A Active CN110213030B (zh) 2015-07-20 2016-06-24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7344.1A Pending CN114629615A (zh) 2015-07-20 2016-06-24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8077.4A Active CN110213030B (zh) 2015-07-20 2016-06-24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3) US9992790B2 (zh)
EP (1) EP3326317A1 (zh)
JP (4) JP2018523405A (zh)
KR (2) KR101989759B1 (zh)
CN (3) CN114629615A (zh)
AU (3) AU2016296261B2 (zh)
BR (1) BR112018001162A2 (zh)
TW (3) TWI716744B (zh)
WO (1) WO20170149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6519B2 (en) 2015-03-15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075970B2 (en) 2015-03-15 2018-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ssion critical data support in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814058B2 (en) 2015-05-15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ed symbols for a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992790B2 (en) 2015-07-20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supporting single and multiple interlace modes
US11005628B2 (en) * 2015-08-04 2021-05-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wideband LTE single OFDM symbol uplink transmission
EP3346786A4 (en) * 2015-08-31 2019-03-27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RADIO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US10492181B2 (en) 2016-01-20 2019-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P3461202B1 (en) 2016-05-20 2021-11-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7210853A1 (zh) * 2016-06-07 2017-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10306630B2 (en) * 2016-09-29 2019-05-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frame structure and association timing
US10085281B2 (en) * 2016-11-29 2018-09-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access for a mixed numerology carrier
CN108631993B (zh) * 2017-03-24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165565B2 (en) * 2017-03-24 2018-1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Legacy and new radio coexistence frame and control design
CN111654357B (zh) * 2017-04-21 2023-06-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9391450B (zh) * 2017-08-11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US10990349B2 (en) * 2017-09-29 2021-04-27 Apple Inc. Wireless audio splitter
US11523412B2 (en) * 2017-11-17 2022-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processing time for UCI multiplexing
US11304221B2 (en) * 2018-06-11 2022-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updat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411779B2 (en) 2020-03-31 2022-08-09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JP7075449B2 (ja) * 2020-07-17 2022-05-25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無線フレーム構成
JP6995400B2 (ja) * 2020-07-31 2022-01-14 京楽産業.株式会社 遊技機
JP6995397B2 (ja) * 2020-07-31 2022-01-14 京楽産業.株式会社 遊技機
CA3195885A1 (en) 2020-10-19 2022-04-28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2093988A1 (en) 2020-10-30 2022-05-05 XCOM Labs, Inc. Clustering and/or rate selec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5671A (zh) * 2012-11-19 2014-05-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系统中的上行数据传输及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3858498A (zh) * 2012-09-29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3973397A (zh) * 2013-01-29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Ack/nack信息的发送及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8426C (fi) 1994-05-03 1997-06-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Järjestelmä pakettidatan siirtämiseksi digitaalisen aikajakomonikäyttöön TDMA perustuvan solukkojärjestelmän ilmarajapinnassa
US20060062192A1 (en) 1998-06-26 2006-03-23 Payne William A Iii Method for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frame types
JP3766779B2 (ja) 2000-03-31 2006-04-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自己同期型データ伝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ータ駆動型情報処理装置
JP2005510173A (ja) 2001-11-19 2005-04-14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符号分割多重接続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逆方向送信電力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WO2004019521A1 (ja) 2002-07-31 2005-1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その間欠通信方法、その方法を記載する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する記録媒体
UA90244C2 (ru) * 2003-01-07 2010-04-26 Кве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Схема передачи пилот-сигналов для систем радиосвязи с передачей на несколько несущих
US7280467B2 (en) 2003-01-07 2007-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transmission schemes for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406105B2 (en) 2004-03-03 2008-07-29 Alfred E. Mann 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a common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multiple systems of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US7515579B2 (en) 2005-02-09 2009-04-07 Alcatel-Lucent Usa Inc. Dynamic switching of a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in a wireless system
US7821913B2 (en) 2005-03-29 2010-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and pilot structures supporting equalization
US20070211656A1 (en) 2006-01-09 2007-09-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multiplexing uplink data and uplink signaling information in an SC-FDMA system
US20090137230A1 (en) 2006-03-15 2009-05-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adio transmitting method
CN101060389A (zh) 2006-04-20 2007-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cdma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
CN101132262B (zh) 2006-08-21 2011-04-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d系统同步harq的实现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US8787344B2 (en) 2006-08-30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KCH with repetition in orthogonal systems
US8396013B2 (en) 2006-09-11 2013-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alf-duplex terminals in an asynchronous mode
WO2008035171A2 (en) 2006-09-18 2008-03-27 Nokia Corporation Adjusting guard band size by qos data positioning in the spectrum band
KR100943619B1 (ko) 2006-10-02 2010-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확장성 대역폭을 지원하는 셀룰러 무선통신시스템을 위한 하향링크 동기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1179751B (zh) 2006-11-10 2010-05-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虚调度下发多个功控指令的方法
KR20080082889A (ko) 2007-03-09 2008-09-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공통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1272175B (zh) 2007-03-21 2013-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ofdma系统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与装置
US20080285473A1 (en) * 2007-05-14 2008-11-20 Motorola, Inc. Access and backhaul frame interlacing from time division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23089B1 (ko) 2007-08-07 2013-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Tdd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ES2719233T3 (es) 2007-08-10 2019-07-09 Fujitsu Ltd Aparato de transmisió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y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US8503375B2 (en) * 2007-08-13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and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50670B1 (ko) 2007-08-14 2014-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Tdd에 기반한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8000272B2 (en) 2007-08-14 2011-08-16 Nokia Corporation Uplink scheduling grant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with asymmetric uplink and downlink configuration
CN101389120B (zh) 2007-09-11 2012-1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传输ack/nack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20090141690A1 (en) 2007-10-01 2009-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US8189518B2 (en) 2007-10-22 2012-05-2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 format of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o transmit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EP2234292B1 (en) 2007-11-02 2014-08-27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radio frame structure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KR101336686B1 (ko) 2007-11-07 2013-12-04 알까뗄 루슨트 상이한 tdd 시스템들 사이에서 자원들을 스케줄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743855B2 (en) 2007-12-17 2014-06-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generating data and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75022B2 (en) 2007-12-19 2012-05-08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system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mobile WiMAX systems
CN101904130B (zh) 2007-12-20 2014-03-05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初始建立的预调度的重新传输
US8391267B2 (en) 2007-12-20 2013-03-05 Mediatek Inc. TD-SCDMA uplink processing for synchronization of signals at base station receiver
KR20090078723A (ko) * 2008-01-15 2009-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자동 재송신 요구 방식에 기반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CN101505208A (zh) * 2008-02-04 2009-08-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分配上行ack/nack信道的方法
US8848620B2 (en) 2008-02-04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ement,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scheduling request
CA2974213C (en) 2008-02-08 2019-10-15 Zte (Usa) Inc. Dynamic adjustment of downlink/uplink allocation ratio in tdd wireless systems
US8345605B2 (en) 2008-02-21 2013-01-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bundled feedback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957329B2 (en) * 2008-03-16 2011-06-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24636B2 (en) 2008-03-31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of reliably sending control signal
US8098604B2 (en) 2008-04-20 2012-01-17 Full Spectrum Inc. WiMAX based point to multipoint system operating in frequencies below 1 GHz
CN101567773B (zh) 2008-04-25 2012-03-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A2722138C (en) 2008-04-28 2014-12-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link modulating and coding scheme to amount of resources
KR101461238B1 (ko) * 2008-04-30 2014-1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자동 재전송 요구 방식을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0029763A1 (ja) 2008-09-12 2010-03-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155023B2 (en) 2008-09-26 2012-04-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IMO with reserved subfram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base stations
WO2010049587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allocation of subframe scheduling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operation in a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54268B (zh) 2008-12-04 2012-08-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用户上行数据调度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795473B (zh) 2009-02-03 2012-10-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特殊子帧配置方式及时域资源使用方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EP2222011A3 (en) 2009-02-19 2014-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094924A (ko) 2009-02-19 2010-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자동 재전송 요구 동작 방법
GB0903517D0 (en) 2009-03-03 2009-04-08 Vodafone Plc L2 transparent relay
US8363597B2 (en) 2009-04-09 2013-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C architectur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multiple physical layers
US8948064B2 (en) 2009-04-20 2015-02-03 Full Spectru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ng range private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32991B2 (en) 2009-04-21 2016-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abling support for transparent relay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1873698B (zh) 2009-04-23 2012-12-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信号传送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EP2244515A1 (en) 2009-04-23 2010-10-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generating multiple uplink transport blocks
US8964720B2 (en) * 2009-06-03 2015-02-24 Via Telecom Co., Ltd. MIMO OFDMA and preamble design
US9565011B2 (en) * 2009-06-04 2017-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with cross-subframe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1639081B1 (ko) * 2009-06-25 2016-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113491B2 (en) * 2009-07-22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an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ixed single and multiple carrier network
KR101639407B1 (ko) 2009-07-30 2016-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를 전송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11019223A2 (en) 2009-08-12 2011-02-17 Lg Electronics Inc. Relay station and method of relay station transmitting backhaul uplink signal
WO2012037635A1 (en) 2009-09-02 2012-03-2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ac packet data unit construction for wireless systems
US8942192B2 (en) * 2009-09-15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bframe interlac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KR101784189B1 (ko) 2009-10-28 2017-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14514B (zh) 2009-11-10 2014-01-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户设备双工制式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US8413001B2 (en) 2009-12-03 2013-04-02 Intel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iming
US9584290B2 (en) 2009-12-08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carrier activation/deactiv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1729783B1 (ko) 2009-12-18 2017-04-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중계국을 포함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을 통해 단말 및 기지국과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756477B2 (en) 2009-12-21 2014-06-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arly termination based on transport block fail for acknowledgment bundling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KR101797494B1 (ko) 2010-02-05 2017-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운딩 참조신호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JP4987174B2 (ja) 2010-03-19 2012-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100155B2 (en) 2010-05-03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W201210294A (en) 2010-05-10 2012-03-01 Innovative Sonic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or handl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an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US8614977B2 (en) 2010-05-11 2013-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allel de-interleaving of LTE interleaved data
CN102271016B (zh) 2010-06-07 2015-09-23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新型TDD HARQ UL Un子帧的配置方法
CN106455100B (zh) * 2010-06-18 2019-06-28 寰发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间协调传输及指定近似空白子帧模式的方法
US8611295B2 (en) * 2010-06-21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 (ARPI) transition behavior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204455B2 (en) 2010-08-13 2015-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guard period adjustment in time division duplex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923223B2 (en) 2010-08-16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JP5606836B2 (ja) 2010-08-31 2014-10-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EP2624494B1 (en) * 2010-09-30 2021-06-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EP2636175B1 (en) 2010-11-02 2017-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transmission in a multi component-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cheduling request resources
US8830883B2 (en) 2010-11-16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feedback
US8737244B2 (en) 2010-11-29 2014-05-27 Rosemount Inc.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ccess point and device RF spectrum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WO2012078565A1 (en) 2010-12-06 2012-06-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to enable wireless operation in license exempt spectrum
EP2654234B1 (en) 2010-12-15 2019-04-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 a tdd-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34440B2 (en) 2011-01-07 2015-01-13 Pantech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esponse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respons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70330B2 (en) 2011-01-26 2014-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s in a TDD-LTE system from a TD-SCDMA system
KR101455559B1 (ko) * 2011-02-08 2014-10-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JP5511708B2 (ja) 2011-02-18 2014-06-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5827375B (zh) 2011-03-04 2019-11-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信号的方法
KR101859594B1 (ko) 2011-03-10 2018-06-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시스템에서 시분할복신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CN102724672B (zh) * 2011-03-29 2017-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20275355A1 (en) 2011-04-27 2012-11-0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signal
KR101809959B1 (ko) * 2011-04-29 2017-1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2150810A2 (ko) 2011-05-02 2012-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적용 방법 및 장치
US9544887B2 (en) * 2011-05-05 2017-01-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5246159B (zh) 2011-05-31 2019-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
EP2533582A1 (en) 2011-06-09 2012-12-12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a base station and a user terminal therefor
KR20130009459A (ko) 2011-07-15 2013-01-23 주식회사 팬택 Tdd 모드에서 다운링크 서브프레임을 한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29780B1 (ko) 2011-07-22 2018-1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브프레임을 설정하는 방법
US9515808B2 (en) 2011-07-26 2016-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9363820B2 (en) 2011-08-11 2016-06-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KR101915528B1 (ko) 2011-08-12 2018-11-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시분할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036491B2 (en) 2011-08-12 2015-05-1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Devices for converting a downlink subframe
US9083517B2 (en) 2011-08-17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ggregating carriers of a backhaul connection
US8422540B1 (en) 2012-06-21 2013-04-16 CBF Networks, Inc. Intelligent backhaul radio with zero division duplexing
US8934424B2 (en) 2011-09-29 2015-01-1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Devices for reconfiguring a subframe allocation
EP2761796A4 (en) 2011-09-30 2015-07-15 Intel Corp MULTICAST SERVICE WITH A UNICAST HELP FRAME
US9197379B2 (en) 2011-10-03 2015-1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ified PHICH
KR101666286B1 (ko) 2011-10-09 2016-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채널의 시작 위치 설정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장치
CN102404841B (zh) 2011-10-27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系统间同步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US9049730B2 (en) 2011-11-14 2015-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KR20130054896A (ko) * 2011-11-17 2013-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분할 이중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물리채널 송수신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3179672B (zh) 2011-12-23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8929319B2 (en) 2011-12-23 2015-01-06 Blackberry Limited Updating scheduling request resources
CN102611525A (zh) * 2011-12-26 2012-07-25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Tdd通信系统中的子帧交错干扰测量方法
CN102437901B (zh) 2011-12-31 2014-09-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联合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13112189A1 (en) 2012-01-23 2013-08-01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user association and offloading techniques for integrated multi-ra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602251B2 (en) 2012-01-27 2017-03-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s for reconfiguring uplink and downlink allocations in time domain duplexing wireless systems
US9001780B2 (en) 2012-01-27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issues related to multi-TA group support
CN103298115B (zh) 2012-02-27 2015-10-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站及进行tdd基站上下行子帧配置的方法
US9055578B2 (en) 2012-03-15 2015-06-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E-specific search space and ePDCCH scrambling
US9526091B2 (en)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326806B (zh) * 2012-03-19 2016-08-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15518667A (ja) 2012-03-22 2015-07-02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ブフレームの動的な構成
WO2013149651A1 (en) 2012-04-03 2013-10-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rame format in communications
WO2013157894A1 (en) 2012-04-20 2013-10-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286902A1 (en) 2012-04-27 2013-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for tdd in lte
US9686056B2 (en) * 2012-05-11 2017-06-20 Blackberry Limited PHICH transmission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s
GB2502274B (en) 2012-05-21 2017-04-19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GB2502275B (en) 2012-05-21 2017-04-19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EP2853055B1 (en) 2012-05-23 2019-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demodulation pilot information in a multi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092637A1 (en) 2012-05-25 2015-04-02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2013191453A1 (ko) * 2012-06-19 2013-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 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497747B2 (en) * 2012-06-22 2016-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carrier configurations
JP6131458B2 (ja) 2012-06-27 2017-05-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930678B2 (en) * 2012-07-19 2018-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UEs with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and some techniques to mitigate UE-to-UE and base station-to-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US20140045510A1 (en) 2012-07-25 2014-02-13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GB2505696A (en) * 2012-09-07 2014-03-12 Sony Corp Receiving a sleep indication signal at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 the narrow band control channel of a virtual carrier
US9131498B2 (en) 2012-09-12 2015-09-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tructure
US9295048B2 (en) * 2012-09-24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ybrid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4272631B (zh) 2012-09-25 2018-12-0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增强覆盖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16143B (zh) 2012-09-28 2018-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动态帧结构配置方法、确定方法和相应装置
WO2014058236A1 (ko) 2012-10-10 2014-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US10020971B2 (en) 2012-10-29 2018-07-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receiving TDD
US9037089B2 (en) 2012-11-01 2015-05-19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radio coexistence
BR112015009898B1 (pt) 2012-11-02 2022-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informações,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stação base e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CN103795510A (zh) 2012-11-02 2014-05-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harq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0003452B2 (en) 2012-11-09 2018-06-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on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cells
US10097990B2 (en) 2012-11-13 2018-10-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of specific operation mode for terminals operating in extended long range
CN103840931B (zh) 2012-11-23 2018-04-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tdd保护频带内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KR102029324B1 (ko) * 2012-12-14 2019-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응답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072021B2 (en) 2012-12-19 2015-06-3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CN103929800B (zh) 2013-01-11 2017-09-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ucch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174714B2 (ja) 2013-01-16 2017-08-0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端末間通信実行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3944668B (zh) * 2013-01-18 2019-05-1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灵活子帧的上下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9794803B2 (en) 2013-01-18 2017-10-17 Mediatek Inc. System and methods of dynamic TDD configurations
KR102024132B1 (ko) 2013-01-25 2019-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 내의 캐리어 집적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73417B (zh) * 2013-01-25 2017-09-29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US9301281B2 (en) 2013-02-22 2016-03-29 Blackberry Limited Mechanisms for timing and signaling coordination in multi-point connectivity
US9397796B2 (en) 2013-03-13 2016-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and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624075B2 (en) * 2013-03-16 2020-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delayed ACKs/NACKs in LTE cellular systems
EP2782409A1 (en) 2013-03-20 2014-09-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eterministic UE behaviour for CSI/SRS Reporting during DRX
JP6217745B2 (ja) 2013-03-22 2017-10-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送信装置
US20140286255A1 (en) 2013-03-25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20140121319A (ko) * 2013-04-03 2014-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BR112015025272B1 (pt) 2013-04-05 2022-1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étodos para informar e para receber reconhecimento ou não reconhecimento de pedido repetição automática híbrida,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estação base
JP2014216697A (ja) 2013-04-23 2014-1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端末装置
JP2016523038A (ja) 2013-05-09 2016-08-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上り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KR20140135331A (ko) * 2013-05-15 2014-1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적 시분할 복식 시스템 운영 방법 및 장치
US10314077B2 (en) 2013-05-20 2019-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Gating schem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ver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4218956B (zh) 2013-06-05 2019-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收设备的软比特译码方法及装置
EP2816853A1 (en) 2013-06-21 2014-12-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plink switching of communication links for mobile stations in dual connectivity
EP2822210B1 (en) 2013-07-01 2017-11-29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data transmission timing control and discontinous reception handling under joint TDD-FDD oper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348589B (zh) 2013-07-23 2018-12-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48582B (zh) 2013-08-07 2018-10-30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2836044A1 (en) 2013-08-08 2015-02-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ynamic scheduling for subframe bundling
US10382184B2 (en) 2013-08-09 2019-08-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031160B1 (en) 2013-08-09 2019-11-20 Sun Patent Trust Tdd uplink/downlink re-configuration mechanism
CN104348602B (zh) 2013-08-09 2019-06-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双工通信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15026274A1 (en) 2013-08-23 2015-0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method for uplink scheduling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iming
EP2883404A4 (en) 2013-09-16 2016-06-22 Nec Corp METHOD AND DEVICE RELATED TO LTE FDD-TDD SYSTEM-TRANSMITTING SUPPORT AGGREGATION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MX357739B (es) 2013-09-24 2018-07-20 Huawei Tech Co Ltd Metodo de planificacion semi-persistente y equipo de usuario.
US20150089382A1 (en)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US20150085834A1 (en) 2013-09-26 2015-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 (td-lte) frame structure modification
CN111092698B (zh) 2013-09-27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节点
US9924509B2 (en) * 2013-09-27 2018-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an adaptive frame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WO2015048361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Apple Inc. Delayed and bundled retransmissions for low bandwidth applications
US20150109997A1 (en) 2013-10-21 2015-04-23 Alexander Sirotki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facing between a cellular manager and a wlan access device
JP2017502543A (ja) 2013-10-30 2017-01-1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Tddセルとfddセルが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に含まれる状況におけるharq動作
CN105723772B (zh) 2013-11-08 2019-11-15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
KR20150060118A (ko) * 2013-11-25 2015-06-03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Harq ack/nack의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CN104734821B (zh) 2013-12-19 2019-04-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772092B2 (en) * 2013-12-23 2020-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xed numerology OFDM design
US9621310B2 (en) 2013-12-23 2017-04-11 Apple Inc. TTI bundling for downlink communication
US10200137B2 (en) 2013-12-27 2019-02-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TI coexistence with LTE
JP6385676B2 (ja) 2014-01-14 2018-09-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897318B1 (en) 2014-01-21 2017-09-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enhancements
CN112564875A (zh) 2014-01-28 2021-03-26 索尼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P3100535B1 (en) 2014-01-29 2019-03-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102014101659B4 (de) 2014-02-11 2018-10-04 Intel IP Corporatio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richten einer Kanalqualität
KR101892717B1 (ko) 2014-02-16 2018-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5745121B1 (ja) 2014-02-19 2015-07-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装置
US10015824B2 (en) 2014-02-28 2018-07-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having low latenc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246558B1 (ko) 2014-02-28 2021-04-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저 지연을 위한 신호를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5137632A1 (en) 2014-03-11 2015-09-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temporary identifier to terminal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ehrefor
US9942881B2 (en) 2014-03-14 2018-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multi-TTI scheduling in TDD system
KR102218702B1 (ko) 2014-03-26 2021-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분할 복신 및 주파수 복신 반송파 집성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205565B2 (en) 2014-04-28 2019-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KR20160146687A (ko) 2014-04-29 2016-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harq rtt 타이머를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855346B2 (en) 2014-05-07 2020-12-01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Massive MIMO architecture
EP3141062A4 (en) 2014-05-09 2017-1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etwork node and a method therein for handling scheduling of one or more wireless devices;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in
US11153875B2 (en) 2014-05-19 2021-10-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band pairing of carrier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ransmit- and receive-swit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plexing of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US20150349929A1 (en) 2014-06-02 2015-12-03 Abhijeet Bhorkar Evolved node-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communication
CN105323049A (zh) 2014-06-13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授权载波的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JP6568872B2 (ja) 2014-07-03 2019-08-2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上向きリンクデータの送信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に装置
JP5856244B2 (ja) 2014-07-08 2016-02-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US9775151B2 (en) 2014-07-21 2017-09-26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DD communications
WO2016013744A1 (en) 2014-07-24 2016-01-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664688B (zh) 2014-08-26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840264A1 (en) 2014-09-08 2021-06-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dci based reception
US10003986B2 (en) 2014-09-26 2018-06-1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variable-duration reference signals
US9935742B2 (en) * 2014-10-20 2018-04-03 Apple Inc. Adaptive HARQ for half duplex operation for battery and antenna constrained devices
US10560245B2 (en) 2014-10-21 2020-02-11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low latency,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219292B2 (en) 2014-10-24 2019-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multiplexing and feedback for variab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CN107003979B (zh) 2014-11-14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软件可配置空中接口自适应的系统与方法
CN112087794A (zh) 2014-12-23 2020-12-15 Idac控股公司 通过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执行的用于传达数据的方法
US9794960B2 (en) 2014-12-31 2017-10-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hannel access and transmissions for LTE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7210808B (zh) 2015-01-16 2020-11-17 梁平 估计上行链路sinr的方法及估计信道误差等级的方法
US9686064B2 (en) 2015-01-21 2017-06-20 Intel IP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HARQ-ACK feedback scheme on PUS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591572B2 (en) * 2015-01-23 2017-03-07 Apple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ower conservation
US10925061B2 (en) 2015-01-26 2021-02-1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77366B2 (en) 2015-01-30 2019-04-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using unlicensed band in cellular system
US20160234834A1 (en) 2015-02-09 2016-08-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LA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US20160233904A1 (en) 2015-02-09 2016-08-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Duplex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5991246B (zh) 2015-02-10 2019-04-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US9629066B2 (en) 2015-02-24 2017-04-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CN107409386B (zh) 2015-03-04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342016B2 (en) 2015-03-06 2019-07-02 Nec Corporation Radio station, radio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se
EP3269066A1 (en) 2015-03-09 2018-0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ub-subframe assignment and harq timing
US10342012B2 (en) 2015-03-15 201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936519B2 (en) 2015-03-15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075970B2 (en) 2015-03-15 2018-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ssion critical data support in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10123219B2 (en) 2015-03-16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ameterized self-contained subframe structure having an interlaced portion followed by a tail portion
EP3276864B1 (en) 2015-04-17 2021-10-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feeback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0057021B2 (en) 2015-04-24 2018-08-21 Ubiquiti Networks, In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819836T3 (es) 2015-04-28 2021-04-19 Ntt Docomo Inc Dispositivo de usuario y estación base
US9974093B2 (en) 2015-04-29 2018-05-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lotted sub-band duplex frame structure design in a wide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system
US9814058B2 (en) 2015-05-15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ed symbols for a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9955460B2 (en) 2015-07-01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assignment optimiz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9992790B2 (en) * 2015-07-20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supporting single and multiple interlace modes
KR102421484B1 (ko) 2015-10-26 2022-07-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123276A1 (en) 2016-01-15 2017-07-20 Intel IP Corporation 5g fdd low latency transmission subframe structur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10484989B2 (en) 2016-01-22 2019-11-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ata
TW201743635A (zh) 2016-03-30 2017-12-16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在lte網路中減少實體通道等待時間
US20170303144A1 (en) 2016-04-18 2017-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tdd
US10812228B2 (en) 2016-09-28 2020-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self-contained subframe including downlink and uplink signa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8498A (zh) * 2012-09-29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3825671A (zh) * 2012-11-19 2014-05-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系统中的上行数据传输及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3973397A (zh) * 2013-01-29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Ack/nack信息的发送及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1256B (zh) 2018-11-11
JP2018523405A (ja) 2018-08-16
AU2021212126B2 (en) 2022-12-08
JP7163338B2 (ja) 2022-10-31
WO2017014912A1 (en) 2017-01-26
JP2019135882A (ja) 2019-08-15
BR112018001162A2 (pt) 2018-09-18
KR102396226B1 (ko) 2022-05-09
KR20180030833A (ko) 2018-03-26
TW201922030A (zh) 2019-06-01
TW202126101A (zh) 2021-07-01
TW201707413A (zh) 2017-02-16
TWI796621B (zh) 2023-03-21
EP3326317A1 (en) 2018-05-30
US9992790B2 (en) 2018-06-05
AU2016296261B2 (en) 2019-10-03
US20170026992A1 (en) 2017-01-26
TWI716744B (zh) 2021-01-21
US20180279338A1 (en) 2018-09-27
KR101989759B1 (ko) 2019-06-14
AU2019284023A1 (en) 2020-01-23
US10512098B2 (en) 2019-12-17
JP2020129841A (ja) 2020-08-27
AU2019284023B2 (en) 2021-08-19
AU2016296261A1 (en) 2017-12-14
CN110213030B (zh) 2022-04-01
JP7341215B2 (ja) 2023-09-08
AU2021212126A1 (en) 2021-08-26
KR20190066088A (ko) 2019-06-12
CN114629615A (zh) 2022-06-14
US20200084784A1 (en) 2020-03-12
CN107852309A (zh) 2018-03-27
US11470625B2 (en) 2022-10-11
CN110213030A (zh) 2019-09-06
JP2022043243A (ja) 2022-03-15
JP6945589B2 (ja) 202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2309B (zh)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JP6740495B2 (ja) 自己完結型時分割複信(tdd)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07580764B (zh) 用于自包含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的缩放码元
CN107925540A (zh) 可配置双向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CN110268664A (zh)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数据传输的控制资源重用
CN108604977A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传送
CN108352970A (zh) 用于提供低等待时间lte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的技术
CN108604956A (zh) Harq llr缓冲器和重排序缓冲器管理
CN110035494A (zh) 用于执行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8476129A (zh) 在时分双工载波中利用公共突发的延迟控制反馈
CN108370361A (zh) 用于时分双工子帧结构中的共用上行链路突发传输的解耦模式
CN105577333B (zh) 一种确定中继链路harq时序关系的方法
CN109964443A (zh) 用于与新无线电中的所中断的话务流相关的互补传输的技术和装置
US11997656B2 (en)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WO2018185544A1 (en) Hybrid frequency and time duplexing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