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6227B -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6227B
CN107796227B CN201610804506.7A CN201610804506A CN107796227B CN 107796227 B CN107796227 B CN 107796227B CN 201610804506 A CN201610804506 A CN 201610804506A CN 107796227 B CN107796227 B CN 107796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hot air
ore
rotary table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45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96227A (zh
Inventor
刘克俭
戴波
温荣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045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96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96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6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96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6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5/00Handling or treating discharged material; Supports or receiving chambers therefor
    • F27D15/02Cooling
    • F27D15/0286Cooling in a vertical, e.g. annular,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4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5/00Handling or treating discharged material; Supports or receiving chambers therefor
    • F27D15/02Cooling
    • F27D15/0286Cooling in a vertical, e.g. annular, shaft
    • F27D2015/0293Cooling in a vertical, e.g. annular, shaft including rotat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该冷却机包括:1)环槽形冷却仓;2)驱动环槽形冷却仓运动的驱动装置;3)在环槽形冷却仓上设置的环状热风罩;4)与上述热风罩顶部或侧部连接的至少一个热风收集管;5)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的内侧的冷却风道,其中冷却风道包括冷却风道移动座及冷却风道固定罩;6)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与冷却风道底部的环形回转台架,其中环形回转台架中空设有过风梁;7)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下部的排矿斗;8)多个冷却风机,它们的出风口分别经过各自对应的冷却风管连通至冷却风道;9)设置在冷却风道移动座与环形回转台架之间的冷却风连通管。本发明消除了所有漏风环节,保证了移动罐冷却良好的密封性,余热回收量大为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铁领域和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粉末状的铁精矿粉进入高炉之前必须进行造块处理,烧结工艺是钢铁行业铁矿造块的主要工艺。烧结矿的出料温度一般在600℃~700℃,热矿经冷却后进入原料仓备用,冷却后的烧结矿温度不超过150℃。由于烧结矿的产量巨大,国内年产铁量按8亿吨计算,全年需生产烧结矿超过17亿吨,可见,烧结矿冷却过程中释放的热能十分可观。
上世纪末,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进步,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对烧结热矿中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目前,回收烧结矿热能的主要技术是余热发电技术,具体做法是将环冷机高温段与中温段排出的热风收集起来进行发电。
烧结矿冷却通常采用环式冷却机,俗称环冷机。环冷机大量使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鉴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产业政策,环冷机只考虑了其对热矿的冷却性能,没有考虑热矿中热能的保护与利用,正因为如此,目前基于环冷机的烧结矿余热回收技术能回收的余热不到烧结矿中显热总量的40%,大量的热能得不到利用。
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新的产业政策指导下,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压力越来越大,业界正越来越重视烧结矿余热的高效利用,也带动了烧结矿冷却技术与装备的改进与创新,罐式冷却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新的烧结矿冷却技术。
烧结行业的罐式冷却技术源于炼焦工业的干熄焦技术。由于焦炭的可燃烧性,从炼焦炉内排出的热焦炭必须在完全密闭的环境下冷却,炼焦工业的干熄炉实现了这种环境。
干熄炉是一个桶状罐体,上部设有加料口和热风出口,下部设有排料口和冷机入口。从炼焦机上下来的红焦由经提升机经加料口倒入干熄炉内,用于冷却的氮气干熄灭炉下部的冷却风入口通入干熄炉内,在干熄炉内与红焦完成热交换,获得热量的热风从干熄炉上部的出风口排出,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下中的排料口排出。
干熄炉的特点是密封性好,热量散失少,80%以上的显热都可能得到回收利用。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干熄焦技术在钢铁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单位时间内,烧结机的产量远比炼焦炉的产量大,于是干熄炉采用的单罐结构难以实现对烧结矿的冷却。原因在于单罐结构的产能极限无法满足烧结机巨大的产量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本发明在继承干熄炉优点的前提下,提出的移动罐式方案,能够满足冷却烧结矿的工艺要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该冷却机包括:
1)使来自烧结机的烧结矿从上方堆积的环槽形冷却仓;
2)用于驱动上述环槽形冷却仓在水平方向或水平面上上作回转运动的驱动装置;
3)在上述环槽形冷却仓上设置的、覆盖上述环槽形冷却仓上部的环状热风罩;
4)与上述热风罩顶部或侧部连接的至少一个热风收集管(例如1-10个,2-6个或3-4个);
5)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的内侧的(环形或整圈环形)冷却风道,其中冷却风道包括设置在下部的冷却风道移动座及覆盖冷却风道移动座上部的冷却风道固定罩;
6)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与冷却风道的底部的环形回转台架,环槽形冷却仓支承在环形回转台架上,冷却风道移动座固定在环形回转台架上,其中环形回转台架具有中空的过风梁;
7)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下部的排矿斗;
8)多个冷却风机,它们的出风口分别经过各自对应的冷却风管连通至(整圈环形的)冷却风道;
9)设置在冷却风道移动座与环形回转台架之间的冷却风连通管,冷却风道通过冷却风连通管与设置在环形回转台架中的中空的过风梁相连通,过风梁的内部与环槽形冷却仓的底部连通;
10)设置在排矿斗下方并与排矿斗相连通的排矿管,和设置在排矿管末端的第二排矿装置。优选的是,第二排矿装置是具有利用抬升轨道实施升降的、带有配重的泄料门(即第二卸料门)的一种排矿装置。
在本申请中,所述热风罩固定安装在支承架上,冷却风道固定罩悬吊于支承架上。所述环槽形冷却仓与冷却风道移动座及环形回转台架一起做回转运动。
优选,该冷却机包括:6)在环槽形冷却仓的回转圆周(方向)上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与冷却风道的底部的环形回转台架,环槽形冷却仓支承在环形回转台架上,冷却风道移动座固定在环形回转台架上,其中环形回转台架具有中空的过风梁;
优选,该冷却机包括:7)在环槽形冷却仓的回转圆周(方向)上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地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下部的排矿斗。
优选的是,在冷却风道移动座的两侧分别设置(环形或整圈环形的)液密封槽。冷却风道固定罩的(整圈环形)两侧壁插入冷却风道液封槽中。
在本申请中,“整圈环形”是指环槽形冷却仓的回转圆周。
在本申请中,“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的内侧的(环形或整圈环形)冷却风道”中的“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的内侧”是指(环形或整圈环形)冷却风道位于环槽形冷却仓的环内侧。
与环槽形冷却仓一样,环形回转台架也是整圈环形的或是整圈连续环形的。
在本申请中,冷却机的环槽形冷却仓沿着其回转圆周(或回转周长)进行回转。环槽形冷却仓的回转圆周或回转周长(2πR)一般为40-350米,优选43-346米,优选45-340米,优选48-335米,优选50-330米,优选55-320米,优选60-310米,优选70-300米,优选80-280米,更优选90-250米,如100-200米。
冷却机的环槽形冷却仓的高度(即,排矿斗的底部到环槽形冷却仓上缘的高度)是1.5-7.0米,优选1.6-6.9米,优选1.8-6.8米,优选2-6.7米,优选是2.2-6.5米,优选2.5-6米,更优选3-5.5米,更优选3.5-5米,例如4米。
在本申请,环槽形冷却仓也可以采用隔板,将整个环槽形冷却仓分隔成多个的子仓,每个子仓下方具有至少一个排矿斗。隔板具有一定的高度,例如达到冷却仓内部空间的高度的1/2至2/3。
在本申请中,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排矿斗下方并与排矿斗相连通的排矿管,和设置在排矿管末端的排矿装置。
在本申请中,所述排矿装置是第一排矿装置,后者包括铰链、第一控制轮、卸料轨道、第一配重及第一卸料门,其中卸料轨道安装在卸料区段、受料皮带的上方,第一卸料门通过铰链安装在排矿管上,第一控制轮安装在第一卸料门的中部,第一配重设置在第一卸料门的下部。
或,在本申请中,所述排矿装置是第二排矿装置,后者包括挂座、挂套、第二控制轮、防堵槽、抬升轨道、第二配重及第二卸料门,其中抬升轨道设置在卸料区段的出口处,卸料区段的入口处设置有碰块,第二卸料门竖直设置在排矿管管口的下边沿,挂座安装在排矿管管口的上边沿,挂套设置在第二卸料门上部,第二控制轮安装在第二卸料门的中部,第二配重设置在第二卸料门的下部,防堵槽设置在排矿管上、位于挂座的前端。
在本申请中,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上部的进料斗,安装在环槽形冷却仓内部上方的进料溜槽,其中进料斗与进料溜槽相连通。
优选的是,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与热风罩之间的热风罩密封装置。
在本申请中,对于驱动装置,可以采用轮轨驱动装置,其中环槽形冷却仓的两侧下部分别安装了支承轨道,而用于支撑该轨道的支承轮被安装在冷却机的支架上,这些支撑轮包括动力轮和从动轮。动力轮由电机驱动。例如,驱动装置包括以下轮轨驱动装置:在所述环形回转台架下部设有的回转台架支承轨与回转台架支承轮。此外,环形回转台架的侧部设有回转台架侧挡轮及回转台架侧挡轨。这些支承轮包括动力轮和从动轮。支承轮被安装在冷却机支架的托架和支撑架上。
另外,对于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摩擦轮驱动装置。所述摩擦轮驱动装置被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的箱体的外侧或内侧,或在外侧和内侧同时设置摩擦轮驱动装置。该摩擦轮驱动装置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
此外,对于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磁力托举装置。该磁力托举装置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
在本发明中,热风罩下部设有热风罩托座,热风收集管下部设有热风收集管托座。
在本发明中,所述热风收集管连通至余热利用装置,如余热发电装置。
在环槽形冷却仓内部空间的中下部分、在排矿斗的上方设置进风帽。进风帽的进风口与过风梁的内部实现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使用上述冷却机的一种烧结矿冷却方法,该方法包括:1)从烧结机上卸下的高温烧结矿,经进料斗装入移动罐式冷却机的环槽形冷却仓中;2)冷却风管将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送至冷却风道;3)冷却风连通管将冷却风道内的冷却风引入环形回转台架的中空的过风梁,过风梁将冷却风引入环槽形冷却仓中;4)环槽形冷却仓与冷却风道移动座随环形回转台架一起做回转运动,引入的冷却风与烧结热矿进行气固换热;5)气固换热完成后,热矿变成冷矿,冷却风变成热风,其中冷矿经排矿斗从第一排矿装置排出,热风经热风收集管送往余热利用装置,如余热发电装置。
在本发明中,第一排矿装置的运行状态具体为:未卸料时,第一卸料门在第一配重的作用下,紧贴在排矿管的管口,堵住了排矿管内的冷矿不至排出;当第一卸料门随排矿管进入卸料区段后,安装于第一卸料门中部的第一控制轮与卸料轨道接触,沿卸料轨道滚动并逐渐将第一卸料门抬起,当排矿管与第一卸料门之间的张口足够大时,排矿管中的冷矿从此张口中排出并落入受料皮带,实现冷矿的卸料目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烧结矿冷却方法,该方法包括:1)从烧结机上卸下的高温烧结矿,经进料斗装入移动罐式冷却机的环槽形冷却仓中;2)冷却风管将冷却风机的冷却风送至冷却风道;3)冷却风连通管将冷却风道内的冷却风引入环形回转台架的中空的过风梁,过风梁将冷却风引入环槽形冷却仓中;4)环槽形冷却仓与冷却风道移动座随环形回转台架一起做回转运动,引入的冷却风与烧结热矿进行气固换热;5)气固换热完成后,热矿变成冷矿,冷却风变成热风,其中冷矿经排矿斗从第二排矿装置排出,热风经热风收集管送往余热利用装置,如余热发电装置。
第二排矿装置的运行状态具体为:未卸料时,第二卸料门通过设置于第二卸料门上的挂套挂于挂座上,挂座通过挂套支撑着第二卸料门的重量,使第二卸料门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卸料门进入卸料区段后,卸料区段入口处的碰块首先与挂座接触,并将挂座碰开,第二卸料门失去挂座的支撑,在设置于第二卸料门上的第二配重作用下滑向下部,第二卸料门打开,进入排料状态;第二卸料门随排矿管继续运行,离开卸料区时,设置于第二卸料门上的第二控制轮与卸料区段出口处的抬升轨道接触,第二控制轮沿抬升轨道滚动,并逐渐将第二卸料门提起,当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设置于第二卸料门上的挂套将设置于排矿管上的挂座顶开,挂座与挂套自行咬合锁定,第二卸料门进入关闭状态,如此往复。
在本发明中,对于用于驱动环槽形冷却仓在水平方向上作回转运动的驱动装置的设计没有特殊要求,例如可使用轮轨驱动装置、摩擦轮驱动装置、磁力托举等。
在本发明中,热风罩顶部或侧部连接至少一个热风收集管,是指热风收集管可以设置多个,例如1-10个,2-6个或3-4个。冷却风连通管的个数与环形回转台架或过风梁的个数相同。排矿斗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地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的下部,是指排矿斗可以设置多个,沿着回转圆周的方向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
在本发明中,冷却风道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的一侧,是指环槽形冷却仓可以设置在冷却风道的外侧,也可以设置在冷却风道的内侧。相应地,冷却风道可以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的内侧,也可以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的外侧。
在本发明中,从烧结机上卸下的高温烧结矿,经进料斗装入移动罐式冷却机的环槽形冷却仓中。环槽形冷却仓支承在环形回转台架上,冷却风道移动座固定在环形回转台架上,中空的过风梁设置在环形回转台架中,环槽形冷却仓与冷却风道移动座随环形回转台架一起作回转运动,即环槽形冷却仓与冷却风道、过风梁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从而保证了冷却过程的密封性。整个进料过程是持续的,进料斗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多个。其中,冷却风道移动座与冷却风道固定罩之间还设有冷却风道液封槽,确保冷却风道的密封性。
在本发明中,环槽形冷却仓做回转运动,根据经验及后续工序需求设置了卸料区段。其中第一排矿装置的卸料轨道安装在卸料区段、受料皮带的上方。第二排矿装置的抬升轨道设置在卸料区段的出口处,卸料区段的入口处设置有碰块。第二排矿装置中设置有防堵槽。防堵槽的作用是防止第二卸料门在上升过程中被大块物料卡堵的作用。
本发明可以分为三个功能块,分别为以环槽形冷却仓为主要构成要件的固态流处理功能块、以冷却风道为主要构成要件的气态流处理功能块以及以冷却风连通管为主要构成要件的气态流与固态流连通功能模块。三大功能块共同作用,实现了高温固态介质与低温气态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达到冷却固态介质、收集余热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移动罐式冷却机取消了环式冷却机的台车结构,采用可控渐进式卸料方式,环冷机的静密封结构被连续的结构焊缝所代替,消除了冷却过程中造成漏风的结构因素;冷却风从环槽形冷却仓的内部引入,引风过程不存在漏风;移动罐式冷却机的冷却风道为一个完整连续的环形风道,取消了液密封环冷机的端部密封,冷却风道中的流场均匀稳定;移动罐式冷却机的冷却仓是一个连续完整的环槽形堆积箱体,热交换过程中不会因为冷却仓存在不连续的间隙而泄漏冷却风或热风;冷却风与热矿通过内部封闭的过风梁相连,过风梁与环槽形冷却仓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所有这些特点,从结构上保证了移动罐冷却良好的密封性。
2、移动罐式冷却机的环槽形冷却仓的下部均布有若干个排矿斗,排矿斗的上部为喇叭状,烧结矿经环槽形冷却仓冷却后归集到排矿斗,经排矿管排出,排矿管中的矿料同时也起料封作用。排矿管的管口处设置有排矿装置,卸料门进入卸料区段时自行打开,离开卸料区段时自行关闭,使得整个操作更加简便自动化。
3、移动罐式冷却机采用逆流换热、细风慢冷的冷却方式,热量交换更加充分,且采用了保热措施防止热量散失,余热回收量较环式冷却机提高40%。
4、移动罐式冷却机采用厚料层冷却,热量厚度可达到6m甚至更高,热风温度可提高到500℃~600℃,甚至达到560~600℃,发电系统的效率显著提高。
5、移动罐式冷却机由于消除了所有漏风环节,与环式冷却机相比,减少了漏损风量,可减少风机装机功率2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干熄炉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移动罐式冷却机冷却仓在外侧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罐式冷却机冷却仓在外侧的环形回转台架纵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罐式冷却机沿环槽形冷却仓中心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移动罐式冷却机冷却仓在内侧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移动罐式冷却机冷却仓在内侧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移动罐式冷却机的第一排矿装置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移动罐式冷却机的第二排矿装置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移动罐式冷却机第二排矿装置局部放大图一。
图10为本发明移动罐式冷却机第二排矿装置局部放大图二。
附图标记:1:冷却机;2:环槽形冷却仓;3:驱动装置;4:热风罩;401:热风罩托座;5:热风收集管;5a:热风支管;501:热风收集管托座;6:冷却风道;601:冷却风道移动座;602:冷却风道固定罩;603:冷却风道液封槽;7:环形回转台架;701:回转台架支承轨;702:回转台架支承轮;702a:托架;702b:支撑架;703:回转台架侧挡轮;704:回转台架侧挡轨;8:过风梁;9:排矿斗;10:冷却风机;11:冷却风管;12:冷却风连通管;13:支承架;14:排矿管;15:第一排矿装置;1501:铰链;1502:第一控制轮;1503:卸料轨道;1504:第一配重;1505:第一卸料门;16:第二排矿装置;1601:挂座;1602:挂套;1603:第二控制轮;1604:防堵槽;1605:抬升轨道;1606:第二配重;1607:第二卸料门;17:进料斗;18:进料溜槽;19:热风罩密封装置;L:热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1,该冷却机包括:
1)使来自烧结机的烧结矿从上方堆积的环槽形冷却仓2;
2)用于驱动上述环槽形冷却仓在水平方向上或水平面上作回转运动的驱动装置3;
3)在上述环槽形冷却仓2上设置的、覆盖上述环槽形冷却仓上部的环状热风罩4;
4)与上述热风罩4顶部或侧部连接的至少一个(例如1-10个,如2-6个或2-4个)热风收集管5;
5)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的内侧的(环形或整圈环形)冷却风道6,其中冷却风道6包括设置在下部的冷却风道移动座601及覆盖冷却风道移动座601上部的冷却风道固定罩602;
6)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6的底部的环形回转台架7,环槽形冷却仓2支承在环形回转台架7上,冷却风道移动座601固定在环形回转台架7上,其中环形回转台架7具有中空的过风梁8;
7)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下部的排矿斗9;
8)多个冷却风机10,它们的出风口分别经过各自对应的冷却风管11连通至(整圈环形)冷却风道6;
9)设置在冷却风道移动座601与环形回转台架7之间的冷却风连通管12,冷却风道6通过冷却风连通管12与设置在环形回转台架7中的中空的过风梁8相连通,过风梁8的内部与环槽形冷却仓2的底部连通。
优选,该冷却机还包括:
10)设置在排矿斗下方并与排矿斗相连通的排矿管,和设置在排矿管末端的第二排矿装置。优选的是,第二排矿装置16是具有利用抬升轨道1605实现升降的、带有配重的泄料门(即第二卸料门)1607的一种排矿装置。
优选,该冷却机包括:6)在环槽形冷却仓(2)的回转圆周(方向)上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6的底部的环形回转台架7,环槽形冷却仓2支承在环形回转台架7上,冷却风道移动座601固定在环形回转台架7上,其中环形回转台架7具有中空的过风梁8。
在环槽形冷却仓2的顶部或上侧部设有多个热风支管5a,这些支管分别连通至热风收集管5。在热风收集管5上有至少一个热风出口L。热风经由热风出口L被输送至余热利用装置。
优选,该冷却机包括:7)在环槽形冷却仓(2)的回转圆周(方向)上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地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下部的排矿斗9。
在本发明中,所述热风罩4固定安装在支承架13上,冷却风道固定罩602悬吊于支承架13上。所述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移动座601及环形回转台架7一起做回转运动。
优选的是,在冷却风道移动座601两侧分别设置(环形或整圈环形的)冷却风道液封槽603。冷却风道固定罩602的(整圈环形)两侧壁插入冷却风道液封槽603中。
在本发明中,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排矿斗9下方并与排矿斗9相连通的排矿管14,和设置在排矿管14末端的排矿装置。
在本申请中,“整圈环形”是指环槽形冷却仓2的回转圆周。
在本申请中,“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的内侧的(环形或整圈环形)冷却风道6”中的“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的内侧”是指(环形或整圈环形)冷却风道6位于环槽形冷却仓2的环内侧。
与环槽形冷却仓2一样,环形回转台架7也是整圈环形的或是整圈连续环形的。
在本申请中,冷却机的环槽形冷却仓2沿着其回转圆周(或回转周长)进行回转。环槽形冷却仓2的回转圆周或回转周长(2πR)一般为40-350米,优选45-340米,优选48-335米,优选50-330米,优选55-320米,优选60-310米,优选70-300米,优选80-280米,更优选90-250米,如100-200米。
冷却机的环槽形冷却仓2的高度(即,排矿斗的底部到环槽形冷却仓上缘的高度)是1.5-7.0米,优选1.8-6.8米,优选2-6.7米,优选是2.2-6.5米,优选2.5-6米,更优选3-5.5米,更优选3.5-5米,例如4米。
在本发明中,所述排矿装置是第一排矿装置15,后者包括铰链1501、第一控制轮1502、卸料轨道1503、第一配重1504及第一卸料门1505,其中卸料轨道1503安装在卸料区段、受料皮带的上方,第一卸料门1505通过铰链1501安装在排矿管14上,第一控制轮1502安装在第一卸料门1505的中部,第一配重1504设置在第一卸料门1505的下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排矿装置是第二排矿装置16,后者包括挂座1601、挂套1602、第二控制轮1603、防堵槽1604、抬升轨道1605、第二配重1606及第二卸料门1607,其中抬升轨道1605设置在卸料区段的出口处,卸料区段的入口处设置有碰块(图中未显示),第二卸料门1607竖直设置在排矿管14管口的下边沿,挂座1601安装在排矿管14管口的上边沿,挂套1602设置在第二卸料门1607上部,第二控制轮1603安装在第二卸料门1607的中部,第二配重1606设置在第二卸料门1607的下部,防堵槽1604设置在排矿管14上、位于挂座1601的前端。
在本发明中,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上部的进料斗17,安装在环槽形冷却仓2内部上方的进料溜槽18,其中进料斗17与进料溜槽18相连通。
优选的是,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与热风罩4之间的热风罩密封装置19。在本发明中,对于驱动装置3,可以采用轮轨驱动装置,其中环槽形冷却仓2的两侧下部分别安装了支承轨道,而用于支撑该轨道的支承轮被安装在支承架13上,这些支承轮包括动力轮和从动轮。动力轮由电机驱动。例如,驱动装置3包括以下轮轨驱动装置:在所述环形回转台架7下部设有的回转台架支承轨701与回转台架支承轮702。此外,环形回转台架7侧部设有回转台架侧挡轮703及回转台架侧挡轨704。支承轮702包括动力轮和从动轮。支承轮702被安装在支承架13的托架702a和支撑架702b上。
另外,对于驱动装置3,也可以采用摩擦轮驱动装置。所述摩擦轮驱动装置被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的箱体的外侧或内侧,或在外侧和内侧同时设置摩擦轮驱动装置。该摩擦轮驱动装置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
此外,对于驱动装置3,也可以采用磁力托举装置。该磁力托举装置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
在本发明中,热风罩4下部设有热风罩托座401,热风收集管5下部设有热风收集管托座501。
在本发明中,所述热风收集管5连通至余热利用装置,如余热发电装置。
在环槽形冷却仓2内部空间的中下部分、在排矿斗9的上方设置进风帽。进风帽的进风口与过风梁8的内部实现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烧结矿冷却方法,该方法包括:1)从烧结机上卸下的高温烧结矿,经进料斗17装入移动罐式冷却机1的环槽形冷却仓2中;2)冷却风管11将冷却风机10的冷却风送至冷却风道6;3)冷却风连通管12将冷却风道6内的冷却风引入环形回转台架7的中空的过风梁8,过风梁8将冷却风引入环槽形冷却仓2中;4)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移动座601随环形回转台架7一起做回转运动,引入的冷却风与烧结热矿进行气固换热;5)气固换热完成后,热矿变成冷矿,冷却风变成热风,其中冷矿经排矿斗9从第一排矿装置15排出,热风经热风收集管5送往余热利用装置,如余热发电装置。
在本发明中,第一排矿装置15的运行状态具体为:未卸料时,第一卸料门1505在第一配重1504的作用下,紧贴在排矿管14的管口,堵住了排矿管14内的冷矿不至排出;当第一卸料门1505随排矿管14进入卸料区段后,安装于第一卸料门1505中部的第一控制轮1502与卸料轨道1503接触,沿卸料轨道1503滚动并逐渐将第一卸料门1505抬起,当排矿管14与第一卸料门1505之间的张口足够大时,排矿管14中的冷矿从此张口中排出并落入受料皮带,实现冷矿的卸料目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烧结矿冷却方法,该方法包括:1)从烧结机上卸下的高温烧结矿,经进料斗17装入移动罐式冷却机1的环槽形冷却仓2中;2)冷却风管11将冷却风机10的冷却风送至冷却风道6;3)冷却风连通管12将冷却风道6内的冷却风引入环形回转台架7的中空的过风梁8,过风梁8将冷却风引入环槽形冷却仓2中;4)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移动座601随环形回转台架7一起做回转运动,引入的冷却风与烧结热矿进行气固换热;5)气固换热完成后,热矿变成冷矿,冷却风变成热风,其中冷矿经排矿斗9从第二排矿装置16排出,热风经热风收集管5送往余热利用装置,如余热发电装置。
第二排矿装置16的运行状态具体为:未卸料时,第二卸料门1607通过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挂套1602挂于挂座1601上,挂座1601通过挂套1602支撑着第二卸料门1607的重量,使第二卸料门1607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卸料门1607进入卸料区段后,卸料区段入口处的碰块首先与挂座1601接触,并将挂座1601碰开,第二卸料门1607失去挂座1601的支撑,在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第二配重1606作用下滑向下部,第二卸料门1607打开,进入排料状态;第二卸料门1607随排矿管14继续运行,离开卸料区时,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第二控制轮1603与卸料区段出口处的抬升轨道1605接触,第二控制轮1603沿抬升轨道1605滚动,并逐渐将第二卸料门1607提起,当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挂套1602将设置于排矿管14上的挂座1601顶开,挂座1601与挂套1602自行咬合锁定,第二卸料门1607进入关闭状态,如此往复。
实施例1
如图2、图3及图4,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1,该冷却机包括:使来自烧结机的烧结矿从上方堆积的环槽形冷却仓2,其中环槽形冷却仓2上部设有进料斗17,环槽形冷却仓2内部上方设有进料溜槽18,其中进料斗17与进料溜槽18相连通;用于驱动上述环槽形冷却仓在水平方向上作回转运动的驱动装置3;在上述环槽形冷却仓上设置的、覆盖上述环槽形冷却仓上部的环状热风罩4,环槽形冷却仓2与热风罩4之间设有热风罩密封装置19;与上述热风罩4顶部连接的4个热风收集管5,热风收集管5与余热发电装置相连;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内侧的冷却风道6,其中冷却风道6包括设置在下部的冷却风道移动座601及覆盖冷却风道移动座601上部的冷却风道固定罩602;等距地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6底部的环形回转台架7,环槽形冷却仓2支承在环形回转台架7上,冷却风道移动座601固定在环形回转台架7上,其中环形回转台架7设有中空的过风梁8;等距地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下部的排矿斗9,设置在排矿斗9下方并与排矿斗9相连通的排矿管14;多个冷却风机10,它们的出风口分别经过各自对应的冷却风管11连通至冷却风道6;设置在冷却风道移动座601与环形回转台架7之间的冷却风连通管12,冷却风道6通过冷却风连通管12与设置在环形回转台架7中的中空的过风梁8相连通,过风梁8在内部与环槽形冷却仓2的底部连通。热风罩4固定安装在支承架13上,冷却风道固定罩602悬吊于支承架13上,所述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移动座601及环形回转台架7一起做回转运动。冷却风道移动座601与冷却风道固定罩602之间设置有冷却风道液封槽603。
如图7,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排矿管14末端的第一排矿装置15。所述第一排矿装置15包括铰链1501、第一控制轮1502、卸料轨道1503、第一配重1504及第一卸料门1505,其中卸料轨道1503安装在卸料区段、受料皮带的上方,第一卸料门1505通过铰链1501安装在排矿管14上,第一控制轮1502安装在第一卸料门1505的中部,第一配重1504设置在第一卸料门1505的下部。
实施例2
如图5与图6所示,重复实施例1,只是冷却风道6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的外侧。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只是将第一排矿装置15换成第二排矿装置16。如图8,所述第二排矿装置16包括挂座1601、挂套1602、第二控制轮1603、防堵槽1604、抬升轨道1605、第二配重1606及第二卸料门1607,其中抬升轨道1605设置在卸料区段的出口处,卸料区段的入口处设置有碰块,第二卸料门1607竖直设置在排矿管14管口的下边沿,挂座1601安装在排矿管14管口的上边沿,挂套1602设置在第二卸料门1607上部,第二控制轮1603安装在第二卸料门1607的中部,第二配重1606设置在第二卸料门1607的下部,防堵槽1604设置在排矿管14上、位于挂座1601的前端。
实施例4
一种烧结矿冷却方法,使用实施例1中的装置,该方法包括:1)从烧结机上卸下的高温烧结矿,经进料斗17装入移动罐式冷却机1的环槽形冷却仓2中;2)冷却风管11将冷却风机10的冷却风送至冷却风道6;3)冷却风连通管12将冷却风道6内的冷却风引入环形回转台架7的中空的过风梁8,过风梁8将冷却风引入环槽形冷却仓2中;4)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移动座601随环形回转台架7一起做回转运动,引入的冷却风与烧结热矿进行气固换热;5)气固换热完成后,热矿变成冷矿,冷却风变成热风,其中冷矿经排矿斗9从第一排矿装置15排出,热风经热风收集管5送往余热发电装置。其中第一排矿装置15的运行状态具体为:未卸料时,第一卸料门1505在第一配重1504的作用下,紧贴在排矿管14的管口,堵住了排矿管14内的冷矿不至排出;当第一卸料门1505随排矿管14进入卸料区段后,安装于第一卸料门1505中部的第一控制轮1502与卸料轨道1503接触,沿卸料轨道1503滚动并逐渐将第一卸料门1505抬起,当排矿管14与第一卸料门1505之间的张口足够大时,排矿管14中的冷矿从此张口中排出并落入受料皮带,实现冷矿的卸料目的。
实施例5
一种烧结矿冷却方法,使用实施例1中的装置,该方法包括:1)从烧结机上卸下的高温烧结矿,经进料斗17装入移动罐式冷却机1的环槽形冷却仓2中;2)冷却风管11将冷却风机10的冷却风送至冷却风道6;3)冷却风连通管12将冷却风道6内的冷却风引入环形回转台架7的中空的过风梁8,过风梁8将冷却风引入环槽形冷却仓2中;4)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移动座601随环形回转台架7一起做回转运动,引入的冷却风与烧结热矿进行气固换热;5)气固换热完成后,热矿变成冷矿,冷却风变成热风,其中冷矿经排矿斗9从第二排矿装置16排出,热风经热风收集管5送往余热发电装置。其中第二排矿装置16的运行状态具体为:未卸料时,第二卸料门1607通过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挂套1602挂于挂座1601上,挂座1601通过挂套1602支撑着第二卸料门1607的重量,使第二卸料门1607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卸料门1607进入卸料区段后,卸料区段入口处的碰块首先与挂座1601接触,并将挂座1601碰开,第二卸料门1607失去挂座1601的支撑,在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第二配重1606作用下滑向下部,第二卸料门1607打开,进入排料状态;第二卸料门1607随排矿管14继续运行,离开卸料区时,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第二控制轮1603与卸料区段出口处的抬升轨道1605接触,第二控制轮1603沿抬升轨道1605滚动,并逐渐将第二卸料门1607提起,当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挂套1602将设置于排矿管14上的挂座1601顶开,挂座1601与挂套1602自行咬合锁定,第二卸料门1607进入关闭状态,如此往复。

Claims (21)

1.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1),该冷却机包括:
1)使来自烧结机的烧结矿从上方堆积的环槽形冷却仓(2);
2)用于驱动上述环槽形冷却仓在水平方向或水平面上作回转运动的驱动装置(3);
3)在上述环槽形冷却仓(2)上设置的、覆盖上述环槽形冷却仓上部的环状热风罩(4);
4)与上述热风罩(4)顶部或侧部连接的1-10个热风收集管(5);
5)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的内侧的冷却风道(6),其中冷却风道(6)包括设置在下部的冷却风道移动座(601)及覆盖冷却风道移动座(601)上部的冷却风道固定罩(602);
6)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6)的底部的环形回转台架(7),环槽形冷却仓(2)支承在环形回转台架(7)上,冷却风道移动座(601)固定在环形回转台架(7)上,其中环形回转台架(7)具有中空的过风梁(8);
7)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下部的排矿斗(9);
8)多个冷却风机(10),它们的出风口分别经过各自对应的冷却风管(11)连通至冷却风道(6);
9)设置在冷却风道移动座(601)与环形回转台架(7)之间的冷却风连通管(12),冷却风道(6)通过冷却风连通管(12)与设置在环形回转台架(7)中的中空过风梁(8)相连通,过风梁(8)的内部与环槽形冷却仓(2)的底部连通;
10) 设置在排矿斗(9)下方并与排矿斗(9)相连通的排矿管(14),和设置在排矿管(14)末端的第二排矿装置(16);第二排矿装置(16)包括挂座(1601)、挂套(1602)、第二控制轮(1603)、防堵槽(1604)、抬升轨道(1605)、第二配重(1606)及第二卸料门(1607),其中抬升轨道(1605)设置在卸料区段的出口处,卸料区段的入口处设置有碰块,第二卸料门(1607)竖直设置在排矿管(14)管口的下边沿,挂座(1601)安装在排矿管(14)管口的上边沿,挂套(1602)设置在第二卸料门(1607)上部,第二控制轮(1603)安装在第二卸料门(1607)的中部,第二配重(1606)设置在第二卸料门(1607)的下部,防堵槽(1604)设置在排矿管(14)上、位于挂座(1601)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罩(4)固定安装在支承架(13)上,冷却风道固定罩(602)悬吊于支承架(13)上,而所述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移动座(601)及环形回转台架(7)一起做回转运动,和/或,
在冷却风道移动座(601)两侧分别设置冷却风道液封槽(603),其中冷却风道固定罩(602)的两侧壁插入冷却风道液封槽(60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热风罩(4)顶部或侧部连接有2-6个热风收集管(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热风罩(4)顶部或侧部连接有3-4个热风收集管(5)。
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上部的进料斗(17),安装在环槽形冷却仓(2)内部上方的进料溜槽(18),其中进料斗(17)与进料溜槽(18)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上部的进料斗(17),安装在环槽形冷却仓(2)内部上方的进料溜槽(18),其中进料斗(17)与进料溜槽(18)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2、4、6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与热风罩(4)之间的热风罩密封装置(19)。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与热风罩(4)之间的热风罩密封装置(19)。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该冷却机还包括:设置在环槽形冷却仓(2)与热风罩(4)之间的热风罩密封装置(19)。
10.根据权利要求1-2、4、6、8-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环形回转台架(7)下部设有回转台架支承轨(701)与回转台架支承轮(702),环形回转台架(7)侧部设有回转台架侧挡轮(703)及回转台架侧挡轨(704);和/或
热风罩(4)下部设有热风罩托座(401),热风收集管(5)下部设有热风收集管托座(501)。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环形回转台架(7)下部设有回转台架支承轨(701)与回转台架支承轮(702),环形回转台架(7)侧部设有回转台架侧挡轮(703)及回转台架侧挡轨(704);和/或
热风罩(4)下部设有热风罩托座(401),热风收集管(5)下部设有热风收集管托座(501)。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环形回转台架(7)下部设有回转台架支承轨(701)与回转台架支承轮(702),环形回转台架(7)侧部设有回转台架侧挡轮(703)及回转台架侧挡轨(704);和/或
热风罩(4)下部设有热风罩托座(401),热风收集管(5)下部设有热风收集管托座(501)。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环形回转台架(7)下部设有回转台架支承轨(701)与回转台架支承轮(702),环形回转台架(7)侧部设有回转台架侧挡轮(703)及回转台架侧挡轨(704);和/或
热风罩(4)下部设有热风罩托座(401),热风收集管(5)下部设有热风收集管托座(501)。
14.根据权利要求1-2、4、6、8-9、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热风收集管(5)连通至余热利用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热风收集管(5)连通至余热利用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热风收集管(5)连通至余热利用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热风收集管(5)连通至余热利用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热风收集管(5)连通至余热利用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热风收集管(5)连通至余热发电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所述热风收集管(5)连通至余热发电装置。
21.使用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罐式冷却机冷却烧结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从烧结机上卸下的高温烧结矿,经进料斗(17)装入移动罐式冷却机(1)的环槽形冷却仓(2)中;2)冷却风管(11)将冷却风机(10)的冷却风送至冷却风道(6);3)冷却风连通管(12)将冷却风道(6)内的冷却风引入环形回转台架(7)的中空的过风梁(8),过风梁(8)将冷却风引入环槽形冷却仓(2)中;4)环槽形冷却仓(2)与冷却风道移动座(601)随环形回转台架(7)一起做回转运动,引入的冷却风与烧结热矿进行气固换热;5)气固换热完成后,热矿变成冷矿,冷却风变成热风,其中冷矿经排矿斗(9)从第二排矿装置(16)排出,热风经热风收集管(5)送往余热利用装置;
其中,所述步骤5)中冷矿从第二排矿装置(16)排出,其中第二排矿装置(16)的运行状态具体为:未卸料时,第二卸料门(1607)通过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挂套(1602)挂于挂座(1601)上,挂座(1601)通过挂套(1602)支撑着第二卸料门(1607)的重量,使第二卸料门(1607)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卸料门(1607)进入卸料区段后,卸料区段入口处的碰块首先与挂座(1601)接触,并将挂座(1601)碰开,第二卸料门(1607)失去挂座(1601)的支撑,在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第二配重(1606)作用下滑向下部,第二卸料门(1607)打开,进入排料状态;第二卸料门(1607)随排矿管(14)继续运行,离开卸料区时,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第二控制轮(1603)与卸料区段出口处的抬升轨道(1605)接触,第二控制轮(1603)沿抬升轨道(1605)滚动,并逐渐将第二卸料门(1607)提起,当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设置于第二卸料门(1607)上的挂套(1602)将设置于排矿管(14)上的挂座(1601)顶开,挂座(1601)与挂套(1602)自行咬合锁定,第二卸料门(1607)进入关闭状态,如此往复。
CN201610804506.7A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Active CN107796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4506.7A CN107796227B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4506.7A CN107796227B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6227A CN107796227A (zh) 2018-03-13
CN107796227B true CN107796227B (zh) 2020-01-21

Family

ID=61529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4506.7A Active CN107796227B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96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36361B (zh) * 2023-04-20 2023-07-07 泽州县金秋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升降式竖冷窑冷却机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36938A (en) * 1980-03-29 1981-10-2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rotary cooler
JPS6170379A (ja) * 1984-09-12 1986-04-11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高温粉粒体の冷却装置
JP2004069135A (ja) * 2002-08-05 2004-03-04 Nippon Steel Corp 焼結鉱用クーラーの除塵装置
JP2008232519A (ja) * 2007-03-20 2008-10-02 Mitsubishi-Hitachi Metals Machinery Inc 焼結鉱冷却装置
CN204752820U (zh) * 2015-05-29 2015-11-1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透气物料的气冷装置
EP2980515A1 (en) * 2014-07-28 2016-02-03 Paul Wurth S.A. Sinter cool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36938A (en) * 1980-03-29 1981-10-2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rotary cooler
JPS6170379A (ja) * 1984-09-12 1986-04-11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高温粉粒体の冷却装置
JP2004069135A (ja) * 2002-08-05 2004-03-04 Nippon Steel Corp 焼結鉱用クーラーの除塵装置
JP2008232519A (ja) * 2007-03-20 2008-10-02 Mitsubishi-Hitachi Metals Machinery Inc 焼結鉱冷却装置
EP2980515A1 (en) * 2014-07-28 2016-02-03 Paul Wurth S.A. Sinter cooler
CN204752820U (zh) * 2015-05-29 2015-11-1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透气物料的气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6227A (zh)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1049B (zh) 立式冷却塔及烧结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3080030U (zh) 一种环式焙烧机
CN105066718B (zh) 一种烧结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2853402U (zh) 一种高效热量回收型烧结矿冷却系统
CN102538439B (zh) 箱式保护气氛热处理炉
CN107796227B (zh)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7796229B (zh)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7796230B (zh)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213537806U (zh) 一种干熄焦装焦系统
CN209960986U (zh) 一种密闭三级竖冷烧结矿冷却系统
CN210922232U (zh) 一种回转均冷高效余热回收冷却器
CN204923908U (zh) 烧结冷却塔及烧结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8980644U (zh) 一种升降套筒单侧密封的双料斗装入装置
CN107796231B (zh)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7796228B (zh) 一种移动罐式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202485450U (zh) 环形箱式布料机
CN215712792U (zh) 红焦运送用施旋转焦罐
CN213010836U (zh) 一种用于球团的成品球团贮存及临时外运装置
CN106403590A (zh) 一种转底炉
CN208898802U (zh) 一种升降套筒双侧密封的双料斗装入装置
CN109373768B (zh) 一种具有循环台车的立式循环冷却机
CN204806897U (zh) 一种烧结矿分时卸料台车及温分式卸料装置
CN206469674U (zh) 一种转底炉
CN103721994B (zh) 水封移动一体式通风除尘罩
CN107246799B (zh) 一种rkef镍合金矿热电炉用上料除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