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9754A -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9754A
CN107789754A CN201710965364.7A CN201710965364A CN107789754A CN 107789754 A CN107789754 A CN 107789754A CN 201710965364 A CN201710965364 A CN 201710965364A CN 107789754 A CN107789754 A CN 107789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entre
escape
building
receives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53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9754B (zh
Inventor
余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dwar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eng 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eng 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eng 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653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9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9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9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9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9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2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sliding-ropes, sliding-poles or chutes, e.g. hoses, pipes, sliding-grooves, sliding-she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包括救生滑梯、驱动装置、伸缩装置、摄取装置、防护装置、音频设备、定位装置、无线装置以及控制中心,所述救生滑梯设置于建筑物外部侧方位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逃生驱动电机以及逃生履带,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装置、伸缩板以及伸缩驱动电机,所述摄取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以及红外线传感器,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伸缩隔离栏、防护驱动电机、防护气垫、充气装置以及阻燃外壳,所述音频设备包括扬声器以及麦克风,所述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监控室内部位置,所述无线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侧方位置,用于分别与消防中心、报警中心、急救中心、外部设备以及网络连接,所述控制中心设置于建筑物监控室内部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层建筑逃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逐年增多,以及人们对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视,在火灾时如何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火灾发生现场的人员如何能及时、顺利、安全地逃离火灾现场,是最为主要的。
目前,高层建筑火灾是世界公认的救援难度最大的火灾类型之一,一直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消防人员普遍采取的救援方法主要是利用云梯消防车和消防人员楼内强攻进行灭火救人。但目前最高的云梯消防车也不过108米,对于超高层的建筑来说,仍不能满足其高度要求,而且云梯消防车体积庞大,受道路交通限制,同时也受操控空间的限制使其运行迟缓,救援能力大大降低。而消防人员楼内强攻的方式受限于楼内的消防通道及火势的具体情况,不适于高层建筑,并且严重消耗消防人员的体能、威胁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
然,如何在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救生滑梯开启以供建筑物各楼层内部人体依次滑下进行紧急逃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包括救生滑梯、驱动装置、伸缩装置、摄取装置、防护装置、音频设备、定位装置、无线装置以及控制中心,所述救生滑梯设置于建筑物外部侧方位置,用于紧急逃生;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逃生驱动电机以及逃生履带,所述逃生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建筑物侧方位置并分别与救生滑梯以及逃生履带连接,用于驱动逃生履带运行;所述逃生履带设置于所述滑梯内部位置,用于运输逃生人员;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装置、伸缩板以及伸缩驱动电机,所述固定装置设置有若个并均匀设置于所述逃生履带上方位置,用于放置伸缩板,所述伸缩板数量与固定装置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上方位置,用于分隔所述驱动履带上方空间;所述伸缩驱动电机数量与所述伸缩板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内部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板伸缩;所述摄取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以及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外部位置,用于摄取所述救生滑梯入口周围环境影像;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侧方位置,用于获取人体信息;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伸缩隔离栏、防护驱动电机、防护气垫、充气装置以及阻燃外壳,所述伸缩隔离栏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内部位置,用于隔离人体以及火焰;所述防护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伸缩隔离栏下方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隔离栏伸缩;所述防护气垫数量与所述伸缩板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伸缩隔离板外部位置,用于防护人体;所述充气装置数量与所述防护气垫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防护气垫内部位置,用于为所述防护气垫充气;所述阻燃外壳包裹于所述救生滑梯外部位置,用于阻挡火焰以及热量;所述音频设备包括扬声器以及麦克风,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内部位置以及所述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位置,用于发出语音提示;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内部位置,用于获取人体语音信息;所述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监控室内部位置,用于定位所述建筑物当前位置信息;所述无线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侧方位置,用于分别与消防中心、报警中心、急救中心、外部设备以及网络连接;所述控制中心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监控室内部位置,用于分别与逃生驱动电机、伸缩驱动电机、第一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防护驱动电机、充气装置、扬声器、麦克风、定位装置以及无线装置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逃生指引装置,所述逃生指引装置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各楼层内部位置并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利用激光提供逃生指引路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隔火墙以及隔火门,所述隔火墙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各楼层内部逃生屋侧方位置并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阻挡火焰以及热量;所述隔火门设置于所述隔火墙侧方位置,用于提供人体进入逃生屋内部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存储无人机、第二摄像头以及虹膜传感器,所述存储无人机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各楼层房屋内部位置并通过无线装置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提供物体存储仓;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存储无人机侧方位置并通过无线装置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摄取所述存储无人机外部影像;所述虹膜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存储无人机存储仓外部位置并通过无线装置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录入、存储并识别人体虹膜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外部位置并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对所述救生滑梯进行换气。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控制方法,使用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中心实时获取并分析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火灾检测系统返回的检测信息,若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则所述控制中心向第一摄像头发送摄取指令以及向定位装置发送定位指令,所述第一摄像头接收到则实时摄取所述救生滑梯入口周围环境影像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所述定位装置接收到则定位所述建筑物当前位置信息并将获取的定位数据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将发生火灾信息以及所述定位数据传输至消防中心并根据所述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伸缩隔离栏位置处;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向扬声器发送救生语音提示指令以及向麦克风发送语音获取指令并向所述防护驱动电机发送上升指令,所述扬声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发出救生对应的语音提示信息,所述麦克风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实时获取人体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所述防护驱动电机接收到则驱动所述伸缩隔离栏完全升起并将上升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实时获取的影像以及所述语音信息分析逃生人群中是否有女性人体和(或)幼童;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向救生滑梯入口内部位置的扬声器发出优先逃生语音提示指令,所述扬声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发出优先逃生规则语音提并将提示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向红外线传感器发送人体检测指令,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接收到则实时获取固定装置前方人体信息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固定装置前方位置;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向救生滑梯入口内部的扬声器发送乘坐语音提示指令并向伸缩驱动电机发送上升指令,所述扬声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发出对应的救生滑梯乘坐语音提示信息,所述伸缩驱动电机接收到则驱动伸缩板完全上升并将上升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向充气装置发送充气指令以及向逃生驱动电机发送驱动指令,所述充气装置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将防护气垫充满,所述逃生驱动电机接收到则驱动逃生履带控制所述逃生履带上方的人体依次下降至所述逃生滑梯出口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向逃生指引装置发送逃生指引指令并向所述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位置的扬声器发送指引语音提示指令;
所述逃生指引装置接收到则控制自身根据所在位置发射对应的激光逃生指引路线,所述扬声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根据所在位置发出对应的逃生指引语音提示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向隔火墙发送下降指令,所述隔火墙接收到则控制自身下降至地面并将下降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向隔火门发送触控开启指令,所述隔火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进入触控解锁指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向存储无人机发送启动运行指令并向第二摄像头发送实时摄取指令,所述存储无人机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进入运行状态,所述第二摄像头接收到则实时摄取所述存储无人机周围环境影像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标识所述存储无人机周围环境影像中的人体影像并向所述人体影像最近距离的存储无人机发送前行开启指令以及向所述存储无人机上的虹膜传感器发送虹膜获取指令;
所述存储无人机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前往对应人体位置处并开启自身存储仓,所述虹膜传感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获取对应人体的虹膜信息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将所述虹膜信息与对应的人体信息进行存储并向存储无人机发送锁定飞行指令,所述存储无人机接收到则控制自身的存储仓进入锁定状态并控制自身前往设置的安全存储点进行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实时获取固定装置前方人体信息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固定装置前方位置;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向换气装置发送运气指令,所述换气装置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进入换气状态。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智能逃生系统在检测到建筑物有发生火灾后,定位建筑物位置并将获取的定位数据以及火灾信息发送给消防中心,同时若检测到有人体位于伸缩隔离栏位置处则控制其下降并用扬声器提醒人体逃生信息,若发现逃生人群中有女人和(或)幼童时,利用扬声器提醒逃生人群让女人和(或)幼童先走,若检测到有人体位于固定装置前方则利用伸缩驱动电机驱动伸缩板上升以及控制充气装置将防护气垫充满,然后控制逃生驱动电机驱动逃生履带运行将人体运行至建筑物底层出口。
2.在所述智能逃生系统检测到有火灾发生后, 控制所述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的逃生指引装置发射对应的激光逃生指引路线,同时控制各个楼层的扬声器发出对应的逃生指引语音提示信息。
3.在所述智能逃生系统检测到有火灾发生后,控制逃生室的隔火墙下降至地面,然后控制隔火门进入触控解锁指令,以供人体触控开启进入逃生室内。
4.在所述智能逃生系统检测到有火灾发生后,控制存储无人机飞出至人体位置处,然后以供人体将贵重物品存入存储仓并录入虹膜信息,然后所述无人机飞行至安全地段存储。
5.在所述智能逃生系统检测到有人体进入救生滑梯后,控制换气装置进入换气状态,使救生滑梯内部的空气流通。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救生滑梯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建筑物逃生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救生滑梯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存储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火灾逃生指引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隔火墙升降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存储无人机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换气装置开启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的电子器件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4,图10所示,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救生滑梯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建筑物逃生屋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救生滑梯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存储无人机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的电子器件连接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包括救生滑梯1、驱动装置2、伸缩装置3、摄取装置4、防护装置5、音频设备6、定位装置7、无线装置8以及控制中心9,所述救生滑梯1设置于建筑物外部侧方位置,用于紧急逃生;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逃生驱动电机20以及逃生履带21,所述逃生驱动电机20设置于所述建筑物侧方位置并分别与救生滑梯1以及逃生履带21连接,用于驱动逃生履带21运行;所述逃生履带21设置于所述滑梯内部位置,用于运输逃生人员;所述伸缩装置3包括固定装置30、伸缩板31以及伸缩驱动电机32,所述固定装置30设置有若个并均匀设置于所述逃生履带21上方位置,用于放置伸缩板31,所述伸缩板31数量与固定装置30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30上方位置,用于分隔所述驱动履带上方空间;所述伸缩驱动电机32数量与所述伸缩板31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30内部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板31伸缩;所述摄取装置4包括第一摄像头40以及红外线传感器41,所述第一摄像头40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1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外部位置,用于摄取所述救生滑梯1入口周围环境影像;所述红外线传感器41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30侧方位置,用于获取人体信息;所述防护装置5包括伸缩隔离栏50、防护驱动电机51、防护气垫52、充气装置53以及阻燃外壳54,所述伸缩隔离栏50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1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内部位置,用于隔离人体以及火焰;所述防护驱动电机51设置于所述伸缩隔离栏50下方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隔离栏50伸缩;所述防护气垫52数量与所述伸缩板31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伸缩隔离板外部位置,用于防护人体;所述充气装置53数量与所述防护气垫52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防护气垫52内部位置,用于为所述防护气垫52充气;所述阻燃外壳54包裹于所述救生滑梯1外部位置,用于阻挡火焰以及热量;所述音频设备6包括扬声器60以及麦克风61,所述扬声器60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1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内部位置以及所述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位置,用于发出语音提示;所述麦克风61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1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内部位置,用于获取人体语音信息;所述定位装置7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监控室内部位置,用于定位所述建筑物当前位置信息;所述无线装置8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7侧方位置,用于分别与消防中心、报警中心、急救中心、外部设备以及网络连接;所述控制中心9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监控室内部位置,用于分别与逃生驱动电机20、伸缩驱动电机32、第一摄像头40、红外线传感器41、防护驱动电机51、充气装置53、扬声器60、麦克风61、定位装置7以及无线装置8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逃生指引装置10,所述逃生指引装置10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各楼层内部位置并与控制中心9连接,用于利用激光提供逃生指引路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防护装置5还包括隔火墙55以及隔火门56,所述隔火墙55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各楼层内部逃生屋侧方位置并与控制中心9连接,用于阻挡火焰以及热量;所述隔火门56设置于所述隔火墙55侧方位置,用于提供人体进入逃生屋内部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装置2还包括存储无人机22、第二摄像头23以及虹膜传感器24,所述存储无人机22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各楼层房屋内部位置并通过无线装置8与控制中心9连接,用于提供物体存储仓;所述第二摄像头23设置于所述存储无人机22侧方位置并通过无线装置8与控制中心9连接,用于摄取所述存储无人机22外部影像;所述虹膜传感器24设置于所述存储无人机22存储仓外部位置并通过无线装置8与控制中心9连接,用于录入、存储并识别人体虹膜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装置2还包括换气装置25,所述换气装置25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1外部位置并与控制中心9连接,用于对所述救生滑梯1进行换气。
其中,所述救生滑梯1可以是多种层次组合也可以是螺旋形;所述人体进入救生滑梯1均为一人一伸缩板31隔离,即用伸缩板31将逃生履带21上的人体依次隔开,防止在逃生履带21运行时造成拥堵;所述建筑物每层均有单独的救生滑梯1、逃生履带21以及逃生驱动电机20;所述充气装置53对充气气垫进行充气时引爆所述充气气垫内部的充气元件进行快速充气;所述隔火墙55上的隔火门56进入触控开启状态时,人体用手触摸就能够开启;所述换气装置25设置于所有救生滑梯1外部位置;所述智能逃生系统中各个电子器件在执行完成对应指令后,均向控制中心9返回完成信息;所述建筑物内设置有监控室、火灾检测系统以及逃生屋,所述监控室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底层内部位置,用于监控各个楼层的信息;所述火灾检测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消防喷头,所述火灾检测系统实时检测建筑物内各个楼层以及房屋的信息;所述逃生屋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各楼层的逃生通道侧方位置;所述控制中心9向消防中心、报警中心、急救中心发送信息以及联网均通过无线装置8进行操作;所述控制中心9向存储无人机22、第二摄像头23以及虹膜传感器24发送指令以及信息均通过无线装置8进行操作。
实施例二
参考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逃生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控制方法,使用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中心9实时获取并分析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火灾检测系统返回的检测信息,若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则所述控制中心9向第一摄像头40发送摄取指令以及向定位装置7发送定位指令,所述第一摄像头40接收到则实时摄取所述救生滑梯1入口周围环境影像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所述定位装置7接收到则定位所述建筑物当前位置信息并将获取的定位数据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S2、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将发生火灾信息以及所述定位数据传输至消防中心并根据所述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伸缩隔离栏50位置处;
S3、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9向扬声器60发送救生语音提示指令以及向麦克风61发送语音获取指令并向所述防护驱动电机51发送上升指令,所述扬声器60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发出救生对应的语音提示信息,所述麦克风61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实时获取人体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所述防护驱动电机51接收到则驱动所述伸缩防护栏完全升起并将上升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S4、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40实时获取的影像以及所述语音信息分析逃生人群中是否有女性人体和(或)幼童;
S5、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9向救生滑梯1入口内部位置的扬声器60发出优先逃生语音提示指令,所述扬声器60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发出优先逃生规则语音提并将提示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S6、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向红外线传感器41发送人体检测指令,所述红外线传感器41接收到则实时获取固定装置30前方人体信息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S7、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固定装置30前方位置;
S8、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9向救生滑梯1入口内部的扬声器60发送乘坐语音提示指令并向伸缩驱动电机32发送上升指令,所述扬声器60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发出对应的救生滑梯1乘坐语音提示信息,所述伸缩驱动电机32接收到则驱动伸缩板31完全上升并将上升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S9、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向充气装置53发送充气指令以及向逃生驱动电机20发送驱动指令,所述充气装置53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将防护气垫52充满,所述逃生驱动电机20接收到则驱动逃生履带21控制所述逃生履带21上方的人体依次下降至所述救生滑梯1出口位置。
其中,所述救生语音提示指令是指通知所述建筑物各楼层以及救生滑梯1各个入口位置的扬声器60发出逃生指引、避免拥堵、注意事项、救生滑梯1遵守事项以及其他火灾防护信息的语音;所述优先逃生语音提示指令是指通知所述救生滑梯1入口位置的扬声器60发出让女人以及孩子优先进入救生滑梯1进行逃生的提示语音;所述救生滑梯1进入规则为一固定装置30前方一个人体的原则进行逃生,避免人数过多造成拥挤事故;所述乘坐语音提示指令是指通知所述救生滑梯1入口位置的扬声器60发出依次按照顺序进行进入并一个固定装置30前方乘坐一个人体的提示语音。
在S1中,具体在控制中心9实时获取并分析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火灾检测系统返回的检测信息,若所述控制中心9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第一摄像头40发送摄取指令,同时所述控制中心9向定位装置7发送定位指令,所述第一摄像头40接收到所述摄取指令后,实时摄取所述救生滑梯1入口周围环境影像,然后所述第一摄像头40将所述影像实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所述定位装置7接收到所述定位指令后,定位所述建筑物当前位置信息并所述位置的获取定位数据,然后将获取的所述定位数据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在S2中,具体在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所述定位数据后,将发生火灾信息以及所述定位数据传输至消防中心进行报警,然后所述控制中心9根据所述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伸缩隔离栏50位置处,即分析是否有逃生人体到达伸缩隔离栏50前方位置准备从救生滑梯1进行逃生。
在S3中,具体在所述控制中心9分析出有人体位于伸缩隔离栏50位置处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扬声器60发送救生语音提示指令,同时所述控制中心9向麦克风61发送语音获取指令,在所述扬声器60以及麦克风61完成所述指令并将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所述防护驱动电机51发送上升指令,所述扬声器60接收到所述救生语音提示指令后,控制自身发出救生对应的语音提示信息以通知人体遵守逃生规则以及各注意事项等火灾逃生知识,所述麦克风61接收到所述语音获取指令后,控制自身实时获取人体语音信息,然后所述麦克风61将所述语音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所述防护驱动电机51接收到所述上升指令后,驱动所述伸缩隔离栏50完全升起,然后所述防护驱动电机51将上升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在S4中,具体在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所述语音信息以及上升完成信息后,所述控制中心9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40实时获取的影像以及所述语音信息分析逃生人群中是否有女性人体和(或)幼童,以便让女人与孩子先行逃生,若未有女性人体和(或)幼童则直接跳至步骤S6进行执行。
在S5中,具体在若所述控制中心9分析出有女性人体和(或)幼童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救生滑梯1入口内部位置的扬声器60发出优先逃生语音提示指令,所述扬声器60接收到所述优先语音提示指令后,控制自身发出优先逃生规则语音提,以通知逃生人群让女人与孩子先行逃生,然后所述扬声器60将提示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在S6中,具体在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所述提示完成信息后,向红外线传感器41发送人体检测指令,所述红外线传感器41接收到所述人体检测指令后,实时获取固定装置30前方人体信息,然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41将所述人体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即检测固定装置30前方是否有人体存在,以便启动运行逃生驱动电机20。
在S7中,具体在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所述人体信息后,所述控制中心9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固定装置30前方位置,同时分析是否遵守一固定装置30一人的原则,若未遵守则利用扬声器60通知,直至一固定装置30一人。
在S8中,具体在所述控制中心9分析出有人体存在且一固定装置30一人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救生滑梯1入口内部的扬声器60发送乘坐语音提示指令,所述扬声器60执行完成所述指令并将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伸缩驱动电机32发送上升指令,所述扬声器60接收到所述乘坐语音提示指令后,控制自身发出对应的救生滑梯1乘坐语音提示信息,即提醒人体不要随意乱动、保持一固定装置30一人原则并且提醒人体固定装置30伸缩板31即将上升,注意避让,所述伸缩驱动电机32接收到所述上升指令后,驱动伸缩板31完全上升,然后所述伸缩驱动电机32将上升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在S9中,具体在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所述上升完成信息后,向充气装置53发送充气指令同时所述控制中心9向逃生驱动电机20发送驱动指令,所述充气装置53接收到所述充气指令后,控制自身将防护气垫52内部的充气元件引爆,以达到快速充满所述充气气垫,所述逃生驱动电机20接收到所述驱动指令后,驱动逃生履带21控制所述逃生履带21上方的人体依次下降至所述救生滑梯1出口位置,以供人体进行逃生。
实施例三
参考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火灾逃生指引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中心9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所述控制中心9向逃生指引装置10发送逃生指引指令并向所述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位置的扬声器60发送指引语音提示指令;
S11、所述逃生指引装置10接收到则控制自身根据所在位置发射对应的激光逃生指引路线,所述扬声器60接收到则控制自身根据所在位置发出对应的逃生指引语音提示信息。
具体的,在所述控制中心9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逃生指引装置10发送逃生指引指令,同时所述控制中心9向所述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位置的扬声器60发送指引语音提示指令,所述逃生指引装置10接收到所述逃生指引指令后,控制自身根据自身所在位置发射对应的激光逃生指引路线,即各个楼层的逃生指引装置10发射与所在楼层对应的激光逃生指引路线,所述扬声器60接收到所述指引语音提示指令后,控制自身根据所在位置发出对应的逃生指引语音提示信息,即各个楼层的扬声器60发出与所在楼层对应的逃生提示语音信息。
实施例四
参考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隔火墙升降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中心9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2、所述控制中心9向隔火墙55发送下降指令,所述隔火墙55接收到则控制自身下降至地面并将下降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S13、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向隔火门56发送触控开启指令,所述隔火门56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进入触控解锁指令。
具体的,在所述控制中心9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隔火墙55发送下降指令,所述各个楼层的逃生屋的隔火墙55接收到所述下降指令后,控制自身下降至地面,然后所述隔火墙55将下降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所述下降完成信息后,向隔火门56发送触控开启指令,所述隔火门56接收到所述触控开启指令后,控制自身进入触控解锁指令,即人体触摸手柄或门体后,所述隔火门56自动开启,以供逃生人体进入逃生屋内进行逃生。
实施例五
参考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存储无人机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中心9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4、所述控制中心9向存储无人机22发送启动运行指令并向第二摄像头23发送实时摄取指令,所述存储无人机22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进入运行状态,所述第二摄像头23接收到则实时摄取所述存储无人机22周围环境影像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S15、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标识所述存储无人机22周围环境影像中的人体影像并向所述人体影像最近距离的存储无人机22发送前行开启指令以及向所述存储无人机22上的虹膜传感器24发送虹膜获取指令;
S16、所述存储无人机22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前往对应人体位置处并开启自身存储仓,所述虹膜传感器24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获取对应人体的虹膜信息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
S17、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将所述虹膜信息与对应的人体信息进行存储并向存储无人机22发送锁定飞行指令,所述存储无人机22接收到则控制自身的存储仓进入锁定状态并控制自身前往设置的安全存储点进行存储。
具体的,在所述控制中心9根据所述检测信息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控制中心9利用无线装置8向存储无人机22发送启动运行指令,同时所述控制中心9利用无线装置8向第二摄像头23发送实时摄取指令,所述存储无人机22接收到所述启动运行指令后,控制自身进入运行状态,所述第二摄像头23接收到所述实时摄取指令后,实时摄取所述存储无人机22周围环境影像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所述影像后,标识所述存储无人机22周围环境影像中的人体影像,标识后所述人体影像即存入控制中心9内并且下次摄取到将不会为其分配存储无人机22,一个人体只为其分配一个存储无人机22,然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所述人体影像最近距离的存储无人机22发送前行开启指令,所述存储无人机22完成对应指令并向所述控制中心9返回完成信息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向所述存储无人机22上的虹膜传感器24发送虹膜获取指令,所述存储无人机22接收到所述前行开启指令后,控制自身前往对应人体位置处,然后所述存储无人机22开启自身的存储仓,以供所述人体存储贵重物品,所述虹膜传感器24接收到所述虹膜获取指令后,控制自身获取对应人体的虹膜信息,然后所述虹膜传感器24将所述虹膜信息进行标识后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所述标识的虹膜信息后,将所述虹膜信息与对应的人体影像信息进行匹配存储,然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存储无人机22发送锁定飞行指令,所述存储无人机22接收到所述锁定飞行指令后,控制自身的存储仓进入锁定状态,然后控制自身前往设置的安全存储点进行存储,若所述存储无人机22在存储点存储时所述第二摄像头23检测到有人体位于所述存储无人机22位置1分钟后,所述存储无人机22的虹膜传感器24获取该人体虹膜信息并将其返回给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将其与存储的虹膜信息以及人体影像进行对比,若匹配则所述存储无人机22存储仓开启。
实施例六
参考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换气装置开启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41实时获取固定装置30前方人体信息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固定装置30前方位置;
S61、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9向换气装置25发送运气指令,所述换气装置25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进入换气状态。
具体的,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41实时获取固定装置30前方人体信息,然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41将所述人体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9后,所述控制中心9接收到所述人体信息则所述控制中心9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固定装置30前方位置,若所述控制中心9分析出有人体位于所述固定装置30前方位置后,所述控制中心9向换气装置25发送运气指令,所述换气装置25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进入换气状态,以使所述救生滑梯1通道内的开启进行流通,避免造成逃生人群窒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包括救生滑梯、驱动装置、伸缩装置、摄取装置、防护装置、音频设备、定位装置、无线装置以及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滑梯设置于建筑物外部侧方位置,用于紧急逃生;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逃生驱动电机以及逃生履带,所述逃生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建筑物侧方位置并分别与救生滑梯以及逃生履带连接,用于驱动逃生履带运行;所述逃生履带设置于所述滑梯内部位置,用于运输逃生人员;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装置、伸缩板以及伸缩驱动电机,所述固定装置设置有若个并均匀设置于所述逃生履带上方位置,用于放置伸缩板,所述伸缩板数量与固定装置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上方位置,用于分隔所述驱动履带上方空间;所述伸缩驱动电机数量与所述伸缩板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内部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板伸缩;所述摄取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以及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外部位置,用于摄取所述救生滑梯入口周围环境影像;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侧方位置,用于获取人体信息;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伸缩隔离栏、防护驱动电机、防护气垫、充气装置以及阻燃外壳,所述伸缩隔离栏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内部位置,用于隔离人体以及火焰;所述防护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伸缩隔离栏下方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隔离栏伸缩;所述防护气垫数量与所述伸缩板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伸缩隔离板外部位置,用于防护人体;所述充气装置数量与所述防护气垫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防护气垫内部位置,用于为所述防护气垫充气;所述阻燃外壳包裹于所述救生滑梯外部位置,用于阻挡火焰以及热量;所述音频设备包括扬声器以及麦克风,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内部位置以及所述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位置,用于发出语音提示;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与建筑物各个楼层连接入口的内部位置,用于获取人体语音信息;所述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监控室内部位置,用于定位所述建筑物当前位置信息;所述无线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侧方位置,用于分别与消防中心、报警中心、急救中心、外部设备以及网络连接;所述控制中心设置于所述建筑物监控室内部位置,用于分别与逃生驱动电机、伸缩驱动电机、第一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防护驱动电机、充气装置、扬声器、麦克风、定位装置以及无线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逃生指引装置,所述逃生指引装置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各楼层内部位置并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利用激光提供逃生指引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隔火墙以及隔火门,所述隔火墙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各楼层内部逃生屋侧方位置并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阻挡火焰以及热量;所述隔火门设置于所述隔火墙侧方位置,用于提供人体进入逃生屋内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存储无人机、第二摄像头以及虹膜传感器,所述存储无人机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各楼层房屋内部位置并通过无线装置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提供物体存储仓;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存储无人机侧方位置并通过无线装置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摄取所述存储无人机外部影像;所述虹膜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存储无人机存储仓外部位置并通过无线装置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录入、存储并识别人体虹膜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救生滑梯外部位置并与控制中心连接,用于对所述救生滑梯进行换气。
6.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控制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中心实时获取并分析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火灾检测系统返回的检测信息,若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则所述控制中心向第一摄像头发送摄取指令以及向定位装置发送定位指令,所述第一摄像头接收到则实时摄取所述救生滑梯入口周围环境影像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所述定位装置接收到则定位所述建筑物当前位置信息并将获取的定位数据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将发生火灾信息以及所述定位数据传输至消防中心并根据所述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伸缩隔离栏位置处;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向扬声器发送救生语音提示指令以及向麦克风发送语音获取指令并向所述防护驱动电机发送上升指令,所述扬声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发出救生对应的语音提示信息,所述麦克风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实时获取人体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所述防护驱动电机接收到则驱动所述伸缩隔离栏完全升起并将上升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实时获取的影像以及所述语音信息分析逃生人群中是否有女性人体和(或)幼童;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向救生滑梯入口内部位置的扬声器发出优先逃生语音提示指令,所述扬声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发出优先逃生规则语音提并将提示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向红外线传感器发送人体检测指令,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接收到则实时获取固定装置前方人体信息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固定装置前方位置;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向救生滑梯入口内部的扬声器发送乘坐语音提示指令并向伸缩驱动电机发送上升指令,所述扬声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发出对应的救生滑梯乘坐语音提示信息,所述伸缩驱动电机接收到则驱动伸缩板完全上升并将上升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向充气装置发送充气指令以及向逃生驱动电机发送驱动指令,所述充气装置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将防护气垫充满,所述逃生驱动电机接收到则驱动逃生履带控制所述逃生履带上方的人体依次下降至所述逃生滑梯出口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向逃生指引装置发送逃生指引指令并向所述建筑物各个楼层内部位置的扬声器发送指引语音提示指令;
所述逃生指引装置接收到则控制自身根据所在位置发射对应的激光逃生指引路线,所述扬声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根据所在位置发出对应的逃生指引语音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向隔火墙发送下降指令,所述隔火墙接收到则控制自身下降至地面并将下降完成信息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向隔火门发送触控开启指令,所述隔火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进入触控解锁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所述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向存储无人机发送启动运行指令并向第二摄像头发送实时摄取指令,所述存储无人机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进入运行状态,所述第二摄像头接收到则实时摄取所述存储无人机周围环境影像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标识所述存储无人机周围环境影像中的人体影像并向所述人体影像最近距离的存储无人机发送前行开启指令以及向所述存储无人机上的虹膜传感器发送虹膜获取指令;
所述存储无人机接收到则控制自身前往对应人体位置处并开启自身存储仓,所述虹膜传感器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获取对应人体的虹膜信息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将所述虹膜信息与对应的人体信息进行存储并向存储无人机发送锁定飞行指令,所述存储无人机接收到则控制自身的存储仓进入锁定状态并控制自身前往设置的安全存储点进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实时获取固定装置前方人体信息并将其返回给所述控制中心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固定装置前方位置;
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向换气装置发送运气指令,所述换气装置接收到则控制自身进入换气状态。
CN201710965364.7A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789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5364.7A CN107789754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5364.7A CN107789754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9754A true CN107789754A (zh) 2018-03-13
CN107789754B CN107789754B (zh) 2019-12-10

Family

ID=61533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5364.7A Active CN107789754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975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4819A (zh) * 2018-04-24 2018-11-16 陈磊 一种基于铁路车辆站点的智能紧急救援机器人
CN112190842A (zh) * 2020-09-11 2021-01-08 太仓秦风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会议室的智能紧急逃生方法及其系统
CN113073798A (zh) * 2021-04-30 2021-07-06 周文波 一种酒店建筑楼层下埋折叠式水幕型楼宇自动化防护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7A (zh) * 1987-08-04 1989-11-22 于劲前 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灾害救生多功能装置
CN2267826Y (zh) * 1996-08-05 1997-11-19 黄信璁 高楼逃生装置
US6390235B1 (en) * 2001-06-08 2002-05-21 Deng-Kae Tsay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for buildings
DE20110642U1 (de) * 2001-06-27 2002-11-07 Tsay Deng Kae Notfall-Fluchtvorrichtung für Gebäude
CN1554458A (zh) * 2003-12-24 2004-12-15 江苏大学 液压调速式缓降链梯逃逸装置
CN102530682A (zh) * 2011-12-26 2012-07-04 唐海山 高层建筑火灾高速逃生疏散电梯系统
CN103184831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上海市向明中学 一种高楼外墙攀爬云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7A (zh) * 1987-08-04 1989-11-22 于劲前 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灾害救生多功能装置
CN2267826Y (zh) * 1996-08-05 1997-11-19 黄信璁 高楼逃生装置
US6390235B1 (en) * 2001-06-08 2002-05-21 Deng-Kae Tsay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for buildings
DE20110642U1 (de) * 2001-06-27 2002-11-07 Tsay Deng Kae Notfall-Fluchtvorrichtung für Gebäude
CN1554458A (zh) * 2003-12-24 2004-12-15 江苏大学 液压调速式缓降链梯逃逸装置
CN102530682A (zh) * 2011-12-26 2012-07-04 唐海山 高层建筑火灾高速逃生疏散电梯系统
CN103184831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上海市向明中学 一种高楼外墙攀爬云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4819A (zh) * 2018-04-24 2018-11-16 陈磊 一种基于铁路车辆站点的智能紧急救援机器人
CN112190842A (zh) * 2020-09-11 2021-01-08 太仓秦风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会议室的智能紧急逃生方法及其系统
CN113073798A (zh) * 2021-04-30 2021-07-06 周文波 一种酒店建筑楼层下埋折叠式水幕型楼宇自动化防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9754B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724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消防警示导引系统与方法
CN110222659B (zh) 电动车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789754A (zh)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物的智能逃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0653900B2 (en) Lifesaving system using drone and lifesav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8044772B1 (en) Expert system assistance for persons in danger
BR0305726B1 (pt) método e sistema para evacuação de emergência de ocupantes de edifìcio e método para modernização de um edifìcio existente com o referido sistema.
JP2007128377A (ja) 避難者行動予測装置および避難者行動予測方法
WO2013137703A1 (ko) 산소 공급 승강기
CN202028053U (zh) 智能救生伞
CN107158584A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火灾智能逃生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3915801U (zh) 一种高空自救装置
CN113047891B (zh) 一种隧道安全系统
SE527089C2 (sv) Anordning och system för ventilation av tunnel vid brand
CN212383124U (zh) 消防无人机控制系统
KR102150228B1 (ko) 화재 안내 시스템
KR101005906B1 (ko) 열차 안전사고 체험 장치
KR101523186B1 (ko) 산소 공급 승강기
KR101800514B1 (ko) 화재 발생시 사용자 대피 정보를 제공할 수 있는 도어 어셈블리
CN102021984A (zh) 防火安全消防梯道
CN108769185A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自动开闭消防逃生通道系统
CN112160427B (zh) 一种基于bim的3d打印装配式建筑
CN205460553U (zh) 一种空气呼吸装置
CN205983707U (zh) 一种单兵定位设备
KR101306884B1 (ko) 화재 피난 체험장
JP4410567B2 (ja) 災害時支援装置及び災害時支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3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Pengyi Bagua Road No. 1 three storey podium Garden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Edwar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400 Taic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Beijing West Road, No. 6, No.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Cheng 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