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2657A - 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和二冲程马达 - Google Patents

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和二冲程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2657A
CN107762657A CN201710713329.6A CN201710713329A CN107762657A CN 107762657 A CN107762657 A CN 107762657A CN 201710713329 A CN201710713329 A CN 201710713329A CN 107762657 A CN107762657 A CN 107762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skirt
edge
plan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133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62657B (zh
Inventor
B.勒夫
J.兰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7762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2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62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2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3/00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3/00Pistons 
    • F02F3/24Pistons  having means for guiding gases in cylinders, e.g. for guiding scavenging charge in two-stroke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3/00Pistons 
    • F02F3/0076Pistons  the inside of the pistons being provided with ribs o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02B2075/02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 F02B2075/025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two

Abstract

一种用于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1)的活塞(5)具有活塞底部(25)和活塞裙部(26)。活塞(5)具有至少一个活塞槽(14),其相对于活塞(25)的顶侧(39)具有最小距离(e)。活塞(5)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活塞(5)的纵中轴线(50)的截平面(52),其相对于活塞底部(25)的顶侧(39)的距离(m)大于最小距离(e)。活塞(5)的中间平面(51)在部位(44)处与活塞裙部(26)相交。在周向上在活塞槽(14)与该部位(44)之间在截平面(52)布置有加厚区域(40),其最大壁厚(a)为在部位(44)处的壁厚(b)的至少1.1倍。活塞(5)具有在凹口(33)处的边缘(31),活塞裙部(26)在该处具有经减小的高度(i)。在活塞(5)的位于径向外部的侧处布置有倒棱(37)。

Description

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和二冲程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以及带有活塞的二冲程马达。
背景技术
由文献DE 10 2010 008 260 A1已知一种用于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其具有活塞槽,活塞槽用于连接在气缸孔处连通的空气入口与溢流管的溢流窗(Ueberstroemfenster)。经由活塞槽将来自空气入口的空气预储存于溢流管中。在位于活塞槽之间的周缘区域中,活塞在其背对活塞底部的边缘处具有凹口,活塞在该凹口处具有经减小的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用于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其具有高使用寿命。本发明的另一目在于,说明一种带有具有高使用寿命的活塞的二冲程马达。
该目的在活塞方面通过一种活塞来实现,其中,活塞具有活塞底部和活塞裙部,其中,活塞裙部的中轴线形成活塞的纵中轴线,其中,活塞具有两个活塞销孔,其中轴线形成活塞的横轴线,其中,活塞具有中间平面,其包含活塞的纵中轴线并且垂直于活塞的横轴线伸延,其中,活塞具有至少一个活塞槽,其完全布置在中间平面的侧上,其中,活塞槽相对于活塞底部的顶侧具有最小距离,其中,活塞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活塞的纵中轴线的截平面,其相对于活塞底部的顶侧的距离大于活塞槽相对于活塞底部的最小距离,并且其中,活塞裙部具有一部位,在该部位处中间平面与活塞裙部在该截平面中相交,其中,在该截平面中在周向上在活塞槽与该部位之间的布置有加厚区域,其最大壁厚为在该部位处的壁厚的至少1.1倍;以及该目的通过一种活塞来实现,其中,活塞具有活塞底部和活塞裙部,其中,活塞裙部的中轴线形成活塞的纵中轴线,其中,活塞具有两个活塞销孔,其中轴线形成活塞的横轴线,其中,活塞具有中间平面,其包含活塞的纵中轴线并且垂直于活塞的横轴线伸延,其中,活塞具有两个活塞槽,其布置在中间平面的相对的侧上,其中,活塞裙部具有背对活塞底部的边缘,并且其中,边缘在周缘区域中在活塞槽之间具有凹口,活塞裙部在该凹口处具有经减小的高度,其中,边缘在凹口处在活塞的径向地位于外部的侧处具有倒棱。
该目的在二冲程马达方面通过带有活塞的二冲程马达来实现,其中,二冲程马达具有气缸,在其气缸孔中构造有燃烧室,其由活塞限制,其中,活塞驱动可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中的曲柄轴,其中,二冲程马达具有至少一个溢流管,其在活塞的至少一个位置中使曲轴箱的曲轴箱内腔与燃烧室相连接,并且其中,二冲程马达具有用于输送吹扫预储存空气的空气通道,其与在气缸孔处的空气入口相连通,其中,活塞槽在活塞的至少一个位置中至少部分与空气入口和溢流管的溢流窗处于重合,其中,活塞具有活塞底部和活塞裙部,其中,活塞裙部的中轴线形成活塞的纵中轴线,其中,活塞具有两个活塞销孔,其中轴线形成活塞的横轴线,其中,活塞具有中间平面,其包含活塞的纵中轴线并且垂直于活塞的横轴线伸延,其中,活塞具有至少一个活塞槽,其完全布置在中间平面的侧上,其中活塞槽相对于活塞底部的顶侧具有最小距离,其中,活塞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活塞的纵中轴线的截平面,其相对于活塞底部的顶侧的距离大于活塞槽相对于活塞底部的最小距离,其中,活塞裙部具有一部位,在该部位处中间平面与活塞裙部在该截平面中相交,并且其中,在该截平面中在周向上在活塞槽与该部位之间布置有加厚区域,其最大壁厚为在该部位处的壁厚的至少1.1倍;以及该目的通过一种带有活塞的二冲程马达来实现,其中,二冲程马达具有气缸,在其气缸孔中构造有燃烧室,其由活塞限制,其中,活塞经由连杆驱动可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中的曲柄轴,其中,连杆支承在曲柄轴的连杆孔处,其中,活塞具有横向平面,其包含活塞的纵中轴线和横轴线,其中,活塞具有活塞底部和活塞裙部,其中,活塞裙部的中轴线形成活塞的纵中轴线,其中,活塞具有两个活塞销孔,其中轴线形成活塞的横轴线,其中,活塞具有中间平面,其包含活塞的纵中轴线并且其垂直于活塞的横轴线伸延,其中,活塞具有两个活塞槽,其布置在中间平面的相对的侧上,其中,活塞裙部具有背对活塞底部的边缘,并且其中,边缘在周缘区域中在活塞槽之间具有凹口,活塞裙部在该凹口处具有经减小的高度,其中,边缘在凹口处在活塞的径向位于外部的侧处具有倒棱,并且其中,倒棱布置在活塞的侧处,其在活塞向下冲程的情况中布置在活塞的横向平面的与连杆孔相对的侧上。
对于活塞而言设置成,活塞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活塞的纵中轴线的截平面,其相对于活塞底部的顶侧的距离大于活塞槽相对于活塞底部的最小距离。活塞裙部具有一部位,在该部位处活塞的中间平面与活塞裙部在该截平面中相交。在周向上在活塞槽与该部位之间在该截平面中布置有加厚区域,其最大壁厚为在该部位处的壁厚的至少1.1倍。加厚区域由此在周向上在活塞槽与活塞裙部的截平面之间与中间平面一同布置。在活塞的纵中轴线的方向上,加厚区域位于一截平面中,其相对于活塞底部的顶侧具有比活塞槽相对于活塞底部的最小距离更大的距离。加厚区域布置在其中的截平面相应地位于活塞槽的上棱与活塞的底侧之间。在此,加厚区域还可在活塞槽与活塞底部的顶侧之间延伸。
显示出,在周向上在活塞槽与在其处中间平面与活塞裙部相交的部位之间出现更高的荷载。通过加厚区域可将该荷载更好地吸收并且导出到活塞裙部的邻接区域中,从而得出活塞的更高的稳定性和由此更高的使用寿命。通过使加厚区域布置在该部位与活塞槽之间,并且使其不在活塞槽之间的整个周缘区域上延伸,可整体上实现活塞重量的减少。
有利地,加厚区域布置在其中的截平面包含活塞的横轴线。加厚区域布置在其中的截平面尤其在活塞销容纳部的远离活塞底部的底侧处伸延。尤其有利地,加厚区域布置在其中的截平面在活塞的背对活塞底部的边缘处伸延。加厚区域布置在其中的截平面尤其在活塞的背对活塞底部的底侧处伸延。加厚区域有利地在活塞的平行于纵中轴线测得的高度的至少50%上延伸。优选地,加厚区域从活塞底部延伸直至活塞的边缘。
有利地,活塞具有两个加厚区域,优选地活塞具有两个在中间平面的相对的侧上的活塞槽,其中在每个活塞槽与该部位之间延伸有加厚区域。加厚区域尤其相对于中间平面镜像对称地布置。活塞裙部有利地具有背对活塞底部的边缘。背对活塞底部边缘布置在活塞的底侧处。优选地,在活塞槽之间的周缘区域中设置有凹口,活塞裙部在该凹口处具有经减小的高度。加厚区域有利地至少部分在周向上与凹口重叠。显示出,尤其在其中活塞的高度从在活塞槽的区域中所设置的高度减少至在凹口处的经减小的高度的区域中可出现应力,其导致该区域中的裂纹。该裂纹形成通过加厚区域来防止,从而已通过活塞裙部在加厚区域中的相对少的增厚(Aufdickung)得到活塞的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尤其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边缘在活塞的径向位于外部的侧的凹口处具有倒棱。倒棱在活塞的向上冲程的情况中防止积聚在气缸孔处的油被活塞刮去,从而得到活塞在气缸孔中的更好的润滑,由此降低摩擦并且由此提高活塞和二冲程马达的使用寿命。
活塞裙部在其处具有经减小的高度的凹口有利地以过渡区域过渡到活塞裙部的在周向上邻接的区域中。在该过渡区域中,活塞的高度有利地增大以至少5%、尤其至少10%。在尤其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加厚区域延伸直至活塞的边缘处。由此可直接在过渡区域处防止形成更高的应力并且由此防止在活塞裙部中形成裂纹。加厚区域在周向上有利地覆盖整个过渡区域。在尤其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加厚区域延伸直至活塞的边缘处。
当活塞裙部的内轮廓在该加厚区域中在该截平面中直线地伸延。得出一简单的设计方案。通过加厚区域在活塞裙部的内轮廓处的直线走向实现尤其简单的外形且同时在加厚区域的中间的足够大的加厚。活塞裙部有利地近似柱状地伸延,并且活塞裙部的内轮廓在加厚区域中形成在活塞裙部的轮廓的近似圆弧形走向处的割线。在加厚区域的外侧处,活塞裙部有利地弧形地伸延、尤其近似圆弧形地绕活塞的纵中轴线伸延。可设置成,活塞裙部具有与圆形偏差的横截面。活塞裙部可尤其具有椭圆的、卵形的或三叶草形的外形。在此,三叶草形的横截面在此是在其中直径在两个处于彼此倾斜的方向上减小的横截面。在此,横截面与圆形的偏差有利地非常小。
活塞槽有利地具有在周向上面向加厚区域的限制棱。在此,活塞裙部的壁厚在限制棱处优选地小于加厚区域的最大壁厚。活塞裙部的壁厚相应地在加厚区域与活塞槽之间在周向上减小。在此,在限制棱处的壁厚有利地大于在如下部位处的壁厚,在该部位处中间平面与活塞裙部相交。在限制棱处的壁厚优选地为在其处中间平面与活塞裙部相交的部位处的壁厚的至少1.1倍。
为了实现活塞刚性的提高并且同时实现从活塞底部的良好的热热输出,设置成,活塞有利地具有至少一个肋部,其使活塞底部与活塞裙部相连接。优选地,至少一个肋部径向地在加厚区域的内部联接到加厚区域处。经由肋部在加厚区域中实现活塞裙部的附加的稳定化。径向地在加厚区域的内部联接到加厚区域处的肋部优选地不在活塞的整个高度上延伸,而是相对于活塞的边缘具有一距离。肋部有利地在活塞高度的至少25%上延伸。优选地,肋部在活塞高度的最高80%上延伸。有利地设置有至少一个肋部,其径向地在其处活塞的中间平面与活塞裙部相交的部位内部联接到活塞裙部处。
活塞有利地具有至少两个肋部,其具有不同的高度。在尤其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联接到在其处中间平面与活塞裙部相交的部位处的肋部比连接到加厚区域处的肋部更高。优选地对于活塞的所有肋部而言,设置成活塞高度的至少25%和活塞高度的最高80%。活塞有利地具有横向平面,其包含活塞的活塞销容纳部的纵中轴线以及活塞的纵中轴线。有利地,至少一个肋布置在横向平面的与加厚区域相对的侧上。在尤其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横向平面的两侧上设置有相对于横向平面镜像对称地布置的肋部。
活塞有利地由轻金属构成、尤其由镁构成。
对于带有活塞的二冲程马达而言设置成,二冲程马达具有气缸,在其气缸孔中构造有燃烧室,其由活塞限制,活塞驱动可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中曲柄轴。二冲程马达具有至少一个溢流管,其在活塞的至少一个位置中使曲轴箱的曲轴箱内腔与燃烧室相连接。二冲程马达具有用于输送吹扫预储存空气的空气通道,其与在气缸孔处的空气入口相连通。活塞槽在活塞的至少一个位置中至少部分地与空气入口且与溢流管的溢流窗处于重合。经由活塞槽可由此将来自空气入口的吹扫预储存空气预储存在至少一个溢流管中。吹扫预储存空气在此是低燃料或无燃料的燃烧用空气。
显示出,在用于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的情况中,所述活塞具有活塞底部和活塞裙部,其中,活塞裙部的中轴线形成活塞的纵中轴线,其中,活塞具有两个活塞销孔,其中轴线形成活塞的横轴线,其中,活塞具有中间平面,其包含活塞的纵中轴线并且垂直于活塞的横轴线伸延,其中,活塞具有两个活塞槽,其布置在中间平面的相对的侧上,其中,活塞裙部具有背对活塞底部的边缘,并且其中,该边缘在周缘区域中在活塞槽之间具有凹口,活塞裙部在该凹口处具有经减小的高度,当边缘在凹口处在活塞的径向位于外部的侧处具有倒棱时,实现活塞的更长的使用寿命。
显示出,在其处活塞裙部具有经减小的高度的凹口处,可导致更高的磨损。显示出,该磨损可由此来引起,即,在凹口的区域中,沉积在气缸孔处的油被活塞的边缘刮去。由此使得在该区域中活塞与气缸孔之间的摩擦增高。为了提高活塞和以该活塞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使用寿命,现在设置成,边缘在凹口处在活塞的径向位于外部的侧处具有倒棱。该倒棱防止在凹口处的边缘可与气缸孔接触。通过该倒棱,活塞的边缘的区域稍微从气缸孔移回,使得活塞不以其边缘,而是以活塞裙部的邻接的区域与气缸孔达到接触。该倒棱所引起的是,使得活塞悬浮在在气缸孔处形成的油膜上并且油膜不被气缸孔刮去。不同于倒圆的、即活塞的在半径中伸延的边缘,倒棱在每个区域中相对于气缸孔具有相同的斜度。基于制造公差,倒棱的宽度可由于活塞的外部加工而与理论宽度相偏差。基于倒棱的相同的倾斜角,很大程度上与制造公差无关地确保该区域中所期望的倾斜角。
在一种带有活塞的二冲程马达的情况中,设置成,二冲程马达具有气缸,在其气缸孔中构造有燃烧室,其由活塞限制,其中,活塞经由连杆驱动可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中的曲柄轴,其中,连杆支承在曲柄轴处的连杆孔处,其中,活塞具有横向平面,其包含活塞的纵中轴线和横轴线。有利地设置成,倒棱布置在活塞的侧处,其在活塞向下冲程的情况中布置在活塞的横向平面的与连杆孔相对的侧上。倒棱由此布置在活塞的边缘的区域中,其基于连杆的倾斜位置在活塞向下冲程的情况中与气缸孔处于接触。
有利地,二冲程马达具有由活塞控制的进入到曲轴箱中的混合气入口。倒棱有利地布置在边缘的控制混合气入口的区域中。经由边缘在活塞的凹口处的位置可调整混合气入口的控制时间,即在其中混合气入口在活塞的向上冲程的情况中打开到曲轴箱内腔中的时间点。由此可相对于对于引导活塞而言最佳的活塞裙部长度引起在该区域中减短的活塞裙部长度。尽管如此,经由该倒棱以简单的方式避免油被活塞的边缘从气缸孔刮去。由此可获得带有充足地填充有燃料/空气混合物的曲轴箱的二冲程马达并且同时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尤其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凹口布置在活塞的入口侧处,并且活塞具有相对而置的出口侧。入口侧和出口侧有利地通过活塞的横向平面彼此分离。有利地,活塞的边缘还在出口侧具有倒棱。该倒棱在入口侧有利地绕活塞的纵中轴线在小于180°、尤其小于150°的周缘角上延伸。优选地,角度设置成小于120°,尤其小于90°。有利地,倒棱在出口侧同样在小于180°、尤其小于150°、优选地小于120°的周缘角上延伸。在尤其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倒棱在出口侧在小于100°的周缘角上延伸。尤其优选地,倒棱在出口侧处延伸在其上的周缘角大于倒棱在入口侧处延伸在其上的周缘角。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附图阐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
图1显示了二冲程马达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显示了图1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的透视图,
图3显示了图2的活塞的边缘区域的放大的截段,
图4显示了图2的活塞的侧视图
图5显示了沿着图4的线V-V的截面
图6从面相曲轴箱的侧显示了活塞的透视图,
图7显示了穿过中间平面的活塞的透视截面图,
图8显示了沿着图4中的线VIII-VIII的截面,
图9显示了沿着图8中的线IX-IX的截面,
图10显示了沿着图8中线X-X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用于二冲程马达1的一实施例。二冲程马达1构造成单缸马达并且具有气缸2,在其中构造有燃烧室3。燃烧室3由活塞5限制,其往复地支承在气缸2的气缸孔15中。图1显示了在下止点中的活塞5。活塞5经由连杆6驱动曲柄轴7。曲柄轴7绕转动轴线7可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4的曲轴箱内腔16中。二冲程马达1可例如是在手引导的工作器械、例如电动锯、切割机、鼓风机等中的驱动马达。曲柄轴7有利地用于驱动工作器械的刀具。活塞5有利地具有两个活塞槽14,其中一个显示在图1中。活塞槽14相对于图1中示出的截平面对称地布置在活塞5处。
二冲程马达1具有空气通道9,其与空气过滤器22相连接。经由空气通道9从空气过滤器22抽吸无燃料的或低燃料的吹扫预储存空气。在空气通道9中布置有用于控制经由空气通道9输送的吹扫预储存空气量的空气阀21。空气通道9与在气缸孔15处的空气入口11连通。为了输送燃料/空气混合物设置有混合气通道10。混合气通道10经由汽化器18与空气过滤器22相连接。在汽化器18中在该实施例中可摆动地支承有节流阀19以及阻气阀20。节流阀19和阻气阀20用于调整经由混合气通道10输送的燃烧用空气和燃料的量。替代借助于传统的汽化器18还可以其它方式、例如经由喷射阀或带有电磁阀的汽化器来实现燃料输送。混合气通道10与在气缸孔15处的混合气入口12连通。空气入口11和混合气入口12由活塞5控制。
二冲程马达1具有溢流管13,其以溢流窗17通入到燃烧室3中。溢流窗17也由活塞5控制。在活塞5的下止点的区域中,在图1中未详细示出的溢流管13使曲轴箱内腔16与燃烧室3相连接。在运行中,在活塞5的向上冲程的情况中,通过混合气入口12将燃料/空气混合物抽吸到曲轴箱内腔16中。在此,活塞的向上冲程表示活塞5从活塞5的在图1中示出的在下止点中的位置朝向燃烧室3的方向的运动、即在图1中在箭头70的方向上的运动。在活塞5的上止点的区域中,活塞槽14分别使空气入口11与溢流窗17相连接。由此将吹扫预储存空气从空气通道9抽吸到溢流管13中。在活塞5的向上冲程的情况中,同时将已存在于燃烧室3中的混合气压缩并且在活塞5的上止点的区域中由未示出的火花塞点燃。
燃烧压力使活塞5在朝向曲轴箱4的方向上加速返回。从燃烧室3引出有被活塞5控制的出口23。一旦出口23被活塞5打开,则废气从燃烧室3通过出口23流出。在进一步向下冲程之后,活塞5相对燃烧室3打开溢流窗17。预储存在溢流管13中的吹扫预储存空气流入到燃烧室3中并且将废气从燃烧室3通过出口23扫出。已在曲轴箱内腔16中预压缩的新鲜燃料/空气混合物随后从曲轴箱内腔16中流出。在以下马达循环的情况中将燃烧室3中的混合气在活塞5的向上冲程的情况中压缩,与此同时将新鲜的混合气抽吸到曲轴箱内腔16中并且将吹扫预存储空气抽吸到溢流管13中。
如图2所示,活塞槽14具有上控制棱29,其在活塞5的上止点的区域中有利地布置成,使得溢流窗17完全布置成与活塞槽14重合。上控制棱29是活塞槽14的最靠近燃烧室3的控制棱。活塞槽14此外具有下控制棱30,其背对曲轴箱4。下控制棱30是活塞槽14的最为远离燃烧室3的控制棱并且在朝向曲轴箱4的方向上限制活塞槽14。在活塞5的上止点中,下控制棱30有利地布置成,使得空气入口11完全与活塞槽14处于重合。活塞5在其面向曲轴箱4的侧处具有边缘31。边缘31是活塞5的面向曲轴箱4的限制部。在活塞槽14与边缘31之间分别构造有接片32,其通过活塞26的一区段形成。边缘31形成活塞5的底侧。
活塞5具有活塞底部25,其限制燃烧室3并且在该实施例中近似垂直于活塞5的纵中轴线50伸延。活塞5此外具有活塞裙部26,其联接到活塞底部处并且其有利地跟随气缸孔15的走向。活塞裙部26的外侧有利地近似柱状地伸延。活塞裙部26的外侧在此可具有完全柱状或稍微与柱状形状偏差、例如略微卵形或椭圆形的横截面。活塞5的纵中轴线50是活塞裙部26的中轴线。
如图2所示,邻近于活塞底部25在活塞裙部26处设置有两个活塞环形槽24,其用于容纳未示出的活塞环。在活塞环形槽24中的一个中显示出孔41,其用于容纳用于活塞环的保险销。相应的孔还设置用于活塞5的在图2中未示出的侧处的另外的活塞环形槽24。如图2还示出,在每个活塞槽14与下部的活塞环形槽24之间在活塞裙部26处设置有凹入部27。凹入部27用于活塞5的重量减少。在此,凹入部27构造成,使得其在活塞冲程期间仅与一个或以两个溢流窗17、然而不与空气入口11处于重合。由此不可经由凹入部27建立在空气入口11与溢流窗17之间的连接。
连杆6(图1)与活塞5经由未示出的活塞销相连接,活塞销保持在活塞5的活塞销容纳部53中。如图2所示,活塞销容纳部53在该实施例中完全位于活塞槽14以内。活塞销容纳部53有利地位于活塞槽14的控制棱29和30之间的空间中。朝曲轴箱内腔16,相应地由后壁58限制活塞槽14。如图2还显示出,在活塞裙部2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肋38,其使活塞槽14的后壁58与活塞裙部26相连接。活塞5在活塞槽14处具有在活塞槽14的在周向上面向凹口33的侧处靠近入口的限制棱36。靠近入口的限制棱36近似平行于纵中轴线50伸延。活塞槽14此外具有靠近出口侧的限制棱69。靠近出口侧的限制棱69也近似平行于纵中轴线50伸延。每个活塞槽14在纵中轴线50的方向上被控制棱29和30限制且在周向上被限制棱36和69限制。
在面向混合气入口12的侧处,活塞裙部26在面向曲轴箱4、远离燃烧室3的侧处具有凹口33。活塞裙部26的高度在凹口33处降低。凹口33构造成边缘31在朝向活塞底部25的方向上的凸状部。边缘31在凹口33处的位置确定在其中打开和关闭混合气入口12(图1)的控制时间。在边缘31处,在凹口33的区域中,在边缘31至活塞裙部26的外侧的过渡部处设置有倒棱37。
图3详细显示了倒棱37的设计方案。凹口33具有顶盖35,在其处近似平行于活塞底部25(图2)伸延有边缘31。这也在图4中示出。在凹口33的顶盖35处在周向上两侧地分别邻接有过渡区域34。在过渡区域34处,边缘31相对于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倾斜地伸延。过渡区域34的倾斜的走向也在图4中示出。过渡区域34使顶盖35与边缘31的位于凹口33外部的区域相连接。
如图4所示,活塞5具有直径d。直径d有利地大于活塞5的直径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在活塞底部25的顶侧39处测得。活塞底部25的顶侧39在此是活塞底部25的限制马达、例如二冲程马达1中的燃烧室3的侧。顶侧39是活塞底部25的背对活塞销容纳部53(图2)的侧。活塞5具有高度h,其平行于活塞5的纵中轴线50测得。高度h是活塞5的最大高度。活塞5的直径d有利地为高度h的70%至140%、尤其80%至130%、优选地90%至120%。尤其优选地,直径d大于高度h。
活塞销容纳部53(图2)具有中轴线,其形成活塞5的横轴线49。横轴线49也在图2中示出。在图4中示出的侧视图中,横轴线49垂直于纵中轴线50伸延。活塞5具有中间平面51,其包含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并且其垂直于横轴线49伸延。在图4中示出的侧视图中,纵中轴线50与中间平面51一致。活塞5具有垂直于纵中轴线50伸延的截平面52。在图4中示出的侧视图中示例性地绘出了截平面52,其与横轴线49一致。截平面52相对于活塞底部25的顶侧39具有距离m。活塞槽14的上控制棱29相对于顶侧39具有最小距离e。在该实施例中,控制棱29在垂直于纵中轴线50伸延的平面中伸延。上控制棱29相对于顶侧39不以相同的距离伸延,从而距离e在控制棱29的相对于顶侧39具有最小距离的部位处测得。截平面52的距离m有利地大于控制棱29相对于顶侧39的最小距离e。截平面52在马达中相应地位于上控制棱29的面向曲轴箱4(图1)的侧处。在该实施例中,截平面52与两个活塞槽14相交。
在凹口33处,活塞5具有经减小的高度i。经减小的高度i是凹口33的顶盖35处的边缘31相对于活塞5的顶侧39的平行于纵中轴线50测得的距离。在凹口33处的经减小的高度i有利地为活塞5的高度h的70%至98%、尤其80%至95%。在该实施例中,高度i大于截平面52相对顶侧39的距离m。然而还可设置成,距离m大于经减小的高度i,截平面52于是伸延穿过凹口33。在过渡区域34中,活塞5的高度增大以至少5%、尤其至少10%。活塞5的高度h相应地为凹口33处的经减小的高度i的至少105%、尤其至少110%。
活塞5具有入口侧47,凹口33布置在其处。如图1所示,活塞5还具有出口侧48,其控制出口23。入口侧47和出口侧48由活塞5的在图1中所描绘的横向平面65分离,该横向平面包含纵中轴线50和横轴线49(图2)。如图1所示,曲柄轴8在运行中在转动方向64上转动。曲柄轴7在连杆孔61处与连杆6相连接。转动方向64定向成,使得连杆61在活塞5的向下冲程的情况中位于横向平面65的面向出口23的出口侧上,并且在活塞5的向上冲程的情况中位于横向平面65的面向混合气入口12和空气入口11的入口侧处。横向平面65的出口侧在此是横向平面65的、活塞5的出口侧48位于其上的侧,并且横向平面65的入口侧是横向平面65的、活塞5的入口侧47位于其上的侧。在活塞5的向下冲程的情况中,连杆孔61和凹口33(图2)位于横向平面65的相对的侧上。通过倒棱37在活塞5的入口侧47处的构造方案防止活塞5的边缘31在凹口33的区域中刮去积聚在气缸孔15中的油。
如图4所示,接片32具有高度k。高度k可大约为1mm至大约5mm、尤其大约1mm至大约3mm。接片32的高度在此无需恒定、而是可沿着活塞5的周缘变化。接片32用于由活塞槽26和气缸孔15封闭的容积与曲轴箱内腔16之间的密封。
如图5所示,活塞销容纳部53构造在活塞销孔28处,其伸入由活塞裙部26包围的空间中。图5显示出沿截平面52的截面。如图5所示,中间平面51与入口侧47处的活塞裙部26在部位44处相交。部位44具有径向于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取向的线的形状,因为其呈现出截平面52与中间平面51的相交(Schnitt)。部位44还得以描绘在图4中。在部位44处,活塞裙部26具有壁厚b。如图5还显示出,在部位44的两侧在周向上在部位44与活塞槽14的限制棱36之间分别布置有加厚区域40。在加厚区域40中,活塞裙部26具有最大壁厚a,其为在部位44处的壁厚b的至少1.1倍。优选地,壁厚a为壁厚b的至少1.15倍、尤其至少1.2倍。在此,加厚区域40中的壁厚a在整个加厚区域40上不是恒定的,而是在周向上观察自邻近于部位44布置的区域起首先增大且随后又减小。
如图5还显示出,加厚区域40在绕纵中轴线50的周缘角γ上延伸,该周缘角有利地为5°至45°、尤其从10°至35°、优选地从15°至25°。在此,周缘角γ在第一参考线71与第二参考线72之间测得。第一参考线71在截平面52中使纵中轴线50与活塞裙部26的一部位相连接,在该部位处,活塞裙部26的壁厚相对于在部位44处的壁厚b增大。第二参考线72在截平面52中使纵中轴线50与活塞槽14的靠近入口的限制棱36相连接。在靠近入口的限制棱36处,活塞裙部26在截平面52中具有壁厚c,其小于加厚区域40的最大壁厚a。在限制棱36处壁厚c大于在部位44处的壁厚b。有利地,在限制棱36处的壁厚c为在部位44处的壁厚b的1.05倍、尤其至少1.1倍。
如图5所示,活塞槽14关于中间平面51彼此镜像对称地布置且构造。如图5还显示出,加厚区域40关于中间平面51彼此镜像对称地布置且构造。有利地,不仅活塞槽14而且加厚区域40关于中间平面51彼此镜像对称的布置且构造。在加厚区域40处,活塞裙部26具有内轮廓46,其直的伸延。然而还可设置成,内轮廓46拱形地伸延。加厚区域40分别通过在活塞裙部26的内侧处的增厚部45形成。
加厚区域40有利地在活塞5(图2)的高度h的至少50%上延伸。如图6所示,加厚区域40在该实施例中延伸直至边缘31处,其中,活塞5的内轮廓利用倒棱或倒圆部过渡到边缘31。在该实施例中,加厚区域40使活塞底部25与活塞5的边缘31相连接。在此,加厚区域40的内轮廓46可平行于纵中轴线50伸延或相对于纵中轴线50稍微倾斜地来构造,从而得出稍微的抽出斜部。抽出斜部使得活塞5在制造的情况中在浇铸过程中的脱模成为可能。抽出斜部有利地为0.5°至3°。
在该事实中示出了截平面52(图4),其包含横轴线49。有利地,加厚区域40以相应的方式在垂直于纵中轴线50伸延在控制棱29处的截平面中并且/或者在垂直于纵中轴线50伸延在活塞销容纳部53的在图7示出的下棱66处截平面中给出。在此,活塞销容纳部53的下棱66是活塞销容纳部53的远离活塞底部25的顶侧39(图4)的棱。优选地,加厚区域40至少从包含控制棱29的垂直于纵中轴线50伸延的截平面伸延直至凹口33处的边缘31。
如图6所示,在活塞裙部26的内侧处设置有肋部42和43。肋部42和43使活塞裙部26与活塞底部25相连接。在该实施例中,肋部43布置在入口侧47处以及肋部43布置在出口侧48处。肋部43关于横向平面65(图5)有利地彼此镜像对称地伸延。肋部43与中间平面51相交并且相对于中间平面51构造成镜像对称的。在肋部43的两侧分别在入口侧47和出口侧48处设置有肋部42。肋部42和43分别单独地构造并且仅仅经由活塞裙部26和活塞底部25相连接,而不是直接相互连接。如图5所示,肋部42和43在截平面52以上结束并且不伸入截平面52中。
入口侧47处的倒棱如图6所示在绕纵中轴线50的小于180°、尤其小于150°、优选地小于120°、尤其小于90°的周缘角α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角度α设置成小于60°。如图7所示,在出口侧48处也在活塞裙部26的边缘31处布置有倒棱59。倒棱59如图6示意性描绘地那样在同样小于180°、尤其小于150°、优选地小于120°、有利地小于100°的周缘角β上延伸。有利地,周缘角β大于周缘角α。在该实施例中,周缘角β设置成大约80°至100°。角度α和β有利地选择成,使得倒棱37和39主要在周向上布置在活塞槽14之间的区域中伸延。在运行中,在二冲程马达1(图1)中,活塞5由于经由连杆6施加的力贴靠在气缸孔15处的入口侧47或出口侧48处。在此,活塞5稍微绕横轴线49翻倾。倒棱37和59有利地在活塞5的周缘区域中延伸,该周缘区域在运行中紧贴到二冲程马达1的气缸孔15处。
如图6和7所示,连接肋38分别在活塞销孔28与活塞裙部26之间伸延。连接肋38近似平行于中间平面51延伸。
如图7所示,肋部42和43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伸到活塞5内部的端侧67。端侧67沿着肋部42和43有利地弧形地伸延、即凹形地成拱形地伸延。在图6和图7中还示出了在活塞底部26处形成的止挡面54。止挡面54在制造活塞5的情况中充当在活塞裙部26的外部加工的情况中用于固定活塞5的止档部。
图8显示了穿过凹入部27的截面。凹入部27如图8所示延伸到活塞销孔28中,从而在活塞销孔28中在活塞销容纳部43与活塞底部25(图7)之间不形成材料聚集。凹入部27用于活塞5的重量减少。
在图8中详细示出了肋部42和43的设计方案。如图8所示,彼此相对的关于横向平面65镜面对称地构造的肋部42和43彼此分别具有距离。在入口侧47上的肋部42和43与在出口侧48上的肋部42和43之间存在贴靠面54(图7)。相对的肋部42彼此具有距离p。距离p有利地大于活塞5(图4)的直径d的10%。彼此相对的肋部43彼此具有距离r,其有利地小于距离p。在图8中示出的截平面中,在活塞裙部26处的肋部42具有厚度n。厚度(Dicke)n是肋部42的厚度(Staerke)。肋部43具有厚度o,其大于厚度n。厚度o是肋部43的厚度。厚度o有利地为厚度n的1.1倍至1.8倍。如图8还显示出,肋部42和43彼此具有较小的距离且与活塞销孔28具有距离。连接肋42如图8所述布置在加厚区域40处并且附加地在加厚区域40处使活塞裙部26更厚。
在图9中显示了布置在入口侧47上的肋部42和43。如图9所示,肋部42分别具有尖端62,其布置在肋部42的背对顶侧39的侧处。尖端62相对于顶侧39具有距离f。距离f有利地为活塞5的高度h的30%至70%。肋部43具有背对顶侧39的尖端63,其相对于顶侧39具有距离g。距离g明显大于距离f且有利地为距离f的1.1倍至1.5倍。距离g有利地为活塞5的高度h的50%至80%。
图9此外显示了连接肋38。在连接肋38与活塞裙部26之间形成有凹入部56。连接肋38在活塞槽14处的后壁58的延长部中伸延。凹入部56由连接肋38和接片32以及活塞槽14的后壁58和活塞销孔28限制。
图10显示了活塞5的出口侧48。在出口侧48处布置有肋部42和43,其关于横向平面65镜像对称地相对于在入口侧47处的肋部42和43来构造。肋部43具有尖端63,其相对活塞5的顶侧39具有距离g。相对于肋部43在两侧布置的肋部42分别具有尖端62,其相对于活塞5的顶侧39以距离f来布置。

Claims (15)

1.一种用于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5),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活塞底部(25)和活塞裙部(26),其中,所述活塞裙部(26)的中轴线形成所述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两个活塞销孔(28),所述活塞销孔的中轴线形成所述活塞(5)的横轴线(49),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中间平面(51),其包含所述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并且垂直于所述活塞(5)的横轴线(49)伸延,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至少一个活塞槽(14),其完全布置在所述中间平面(51)的侧上,其中,所述活塞槽(14)相对于所述活塞底部(25)的顶侧(39)具有最小距离(e),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所述活塞(5)的纵中轴线(50)的截平面(52),其相对于所述活塞底部(25)的顶侧(39)的距离(m)大于所述活塞槽(14)相对于所述活塞底部(25)的最小距离(e),且其中,所述活塞裙部(26)具有部位(44),在该部位处,所述中间平面(51)与所述活塞裙部(26)在所述截平面(52)中相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平面(52)中在周向上在所述活塞槽(14)与所述部位(44)之间布置有加厚区域(40),其最大壁厚(a)至少为在所述部位(44)处的壁厚(b)的1.1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具有两个在所述中间平面(51)的相对的侧上的活塞槽(14)并且在每个活塞槽(14)与所述部位(44)之间延伸有加厚区域(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裙部(26)具有背对所述活塞底部(25)的边缘(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31)在所述活塞槽(14)之间的周缘区域中具有凹口(33),所述活塞裙部(26)在该处具有经减小的高度(i),并且所述加厚区域(40)至少部分与所述凹口(33)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口(33)处的边缘(31)在所述活塞(5)的径向位于外部的侧处具有倒棱(3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33)以过渡区域(34)过渡到所述活塞裙部(26)的在周向上邻接的区域中,其中,所述活塞(5)的高度在所述过渡区域(34)中增大以至少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区域(40)延伸直到所述边缘(31)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裙部(26)的内轮廓(46)在所述加厚区域(40)中在所述截平面(52)中直线地伸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区域(40)在所述活塞(5)的平行于所述纵中轴线(50)测得的高度(h)的至少50%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具有至少一个肋部(42,43),其使所述活塞底部(25)与所述活塞裙部(26)相连接,并且至少一个肋部(42)径向地在所述加厚区域(40)的内部联接到所述加厚区域(40)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由轻金属构成、尤其由镁构成。
12.一种带有活塞的二冲程马达,其中,所述二冲程马达(1)具有气缸(2),在其气缸孔(15)中构造有燃烧室(3),所述燃烧室由所述活塞(5)限制,其中,所述活塞(5)驱动能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4)中的曲柄轴(7),其中,所述二冲程马达(1)具有至少一个溢流管(13),其在所述活塞(5)的至少一个位置中使所述曲轴箱(4)的曲轴箱内腔(16)与所述燃烧室(3)相连接,并且其中,所述二冲程马达(1)具有用于输送吹扫预储存空气的空气通道(9),其与在所述气缸孔(15)处的空气入口(11)相连通,其中,所述活塞槽(14)在所述活塞(5)的至少一个位置中至少部分与所述空气入口(11)和溢流管(13)的溢流窗(17)处于重合,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活塞底部(25)和活塞裙部(26),其中,所述活塞裙部(26)的中轴线形成所述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两个活塞销孔(28),所述活塞销孔的中轴线形成所述活塞(5)的横轴线(49),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中间平面(51),其包含所述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并且垂直于所述活塞(5)的横轴线(49)伸延,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至少一个活塞槽(14),其完全布置在所述中间平面(51)的侧上,其中,所述活塞槽(14)相对于所述活塞底部(25)的顶侧(39)具有最小距离(e),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所述活塞(5)的纵中轴线(50)的截平面(52),其相对于所述活塞底部(25)的顶侧(39)的距离(m)大于所述活塞槽(14)相对于所述活塞底部(25)的最小距离(e),其中,所述活塞裙部(26)具有一部位(44),在该部位处所述中间平面(51)与所述活塞裙部(26)在所述截平面(52)中相交,并且其中,在所述截平面(52)中,在周向上在所述活塞槽(14)与所述部位(44)之间布置有加厚区域(40),其最大壁厚(a)为所述部位(44)处的壁厚(b)的至少1,1倍。
13.一种用于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活塞底部(25)和活塞裙部(26),其中,所述活塞裙部(26)的中轴线形成所述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两个活塞销孔(28),其中轴线形成所述活塞(5)的横轴线(49),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中间平面(51),其包含所述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并且垂直于所述活塞(5)的横轴线(49)伸延,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两个活塞槽(14),其布置在所述中间平面(51)的相对的侧上,其中,所述活塞裙部(26)具有背对所述活塞底部(25)的边缘(41),且其中,所述边缘(31)在周缘区域中在所述活塞槽(14)之间具有凹口(33),所述活塞裙部(26)在该凹口处具有经减小的高度(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口(33)处的边缘(31)在所述活塞(5)的径向位于外部的侧处具有倒棱(37)。
14.一种带有活塞的二冲程马达,其中,所述二冲程马达(1)具有气缸(2),在其气缸孔(15)中构造有燃烧室(3),其由所述活塞(5)限制,其中,所述活塞(5)经由连杆(6)驱动能转动地支承在曲轴箱(4)中的曲柄轴(7),其中,所述连杆(6)支承在曲柄轴(7)处的连杆孔(61)处,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横向平面(65),其包含所述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和横轴线(49),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活塞底部(25)和活塞裙部(26),其中,所述活塞裙部(26)的中轴线形成所述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两个活塞销孔(28),所述活塞销孔的中轴线形成所述活塞(5)的横轴线(49),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中间平面(51),其包含所述活塞(5)的纵中轴线(50)并且其垂直于所述活塞(5)的横轴线(49)伸延,其中,所述活塞(5)具有两个活塞槽(14),其布置在所述中间平面(51)的相对的侧上,其中,所述活塞裙部(26)具有背对所述活塞底部(25)的边缘(31),并且其中,所述边缘(31)在所述周缘区域中在所述活塞槽(14)之间具有凹口(33),所述活塞裙部(26)在所述凹口处具有经减小的高度(i),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31)在所述凹口(33)处在所述活塞(5)的径向地位于外部的侧处具有倒棱(37),并且所述倒棱(37)布置在所述活塞(5)的侧处,其在活塞(5)的向下冲程的情况中布置在所述活塞(5)的横向平面(65)的与所述连杆孔(61)相对的侧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冲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冲程马达具有由所述活塞(5)控制的进入到所述曲轴箱(4)中的混合气入口(12),并且所述倒棱(37)布置在所述边缘(31)的控制所述混合气入口(12)的区域中。
CN201710713329.6A 2016-08-19 2017-08-18 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和二冲程马达 Active CN1077626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6001825.5 2016-08-19
EP16001825.5A EP3284939B1 (de) 2016-08-19 2016-08-19 Kolben für einen mit spülvorlage arbeitenden zweitaktmotor und zweitaktmo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2657A true CN107762657A (zh) 2018-03-06
CN107762657B CN107762657B (zh) 2021-05-28

Family

ID=56799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13329.6A Active CN107762657B (zh) 2016-08-19 2017-08-18 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和二冲程马达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0558B2 (zh)
EP (2) EP3699418B1 (zh)
CN (1) CN10776265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7192A (zh) * 2021-11-08 2022-02-08 博罗县标洁精工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下抗拉度强的机动车活塞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71823B1 (en) * 2013-11-07 2021-12-22 Federal-Mogul LLC Monolithic, galleryless piston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SE543272C2 (en) * 2019-03-06 2020-11-10 Husqvarna Ab Engine piston, engine, hand-held too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ngine piston
DE102019121728B3 (de) * 2019-08-13 2020-11-26 Iav Gmbh Ingenieurgesellschaft Auto Und Verkehr Kolben mit Ringkühlkammer für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n
CN114060147B (zh) * 2021-10-27 2022-11-11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活塞进气式二冲程发动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2395A (zh) * 2010-02-17 2011-08-24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两冲程发动机
EP2711530A1 (de) * 2012-09-21 2014-03-26 Wärtsilä Schweiz AG Kolben, sowie Zylinderanordnung für eine längsgespülte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CN105298625A (zh) * 2015-11-16 2016-02-03 宁波大叶园林设备有限公司 在扫气通道下加压力曲轴阀控预燃扫气的二冲程汽油引擎
CN105484852A (zh) * 2015-11-16 2016-04-13 宁波大叶园林设备有限公司 在扫气通道中加间隙曲轴阀控预燃扫气的二冲程汽油引擎
CN105756780A (zh) * 2016-04-25 2016-07-13 雷斌 一种往复式独立润滑二冲程发动机及其运行方法
CN105840339A (zh) * 2016-05-25 2016-08-10 山东华盛农业药械有限责任公司 分层扫气二冲程发动机活塞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70440U (zh) 1979-05-22 1980-12-06
IT1144621B (it) * 1981-07-31 1986-10-29 Ae Borgo Spa Perfezionamento relativo all architettura degli stantuffi per motori endotermici
JPS6055753A (ja) 1983-09-06 1985-04-01 Honda Motor Co Ltd 移動体用多重通信装置の負荷駆動装置
JPS6055753U (ja) * 1983-09-26 1985-04-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ピストン
DE3425203C1 (de) * 1984-07-09 1986-01-16 Mahle Gmbh, 7000 Stuttgart Tauchkolben für Verbrennungsmotoren
JPH02119665A (ja) * 1988-10-29 1990-05-07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ピストン構造
JP2562268Y2 (ja) * 1990-03-23 1998-02-10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ピストン
JP3254513B2 (ja) * 1994-10-20 2002-02-1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用ピストンの鍛造素材
DE19538407A1 (de) 1995-10-16 1997-04-17 Mahle Gmbh Gegossener Leichmetallkolben für einen 2-Takt-Motor
US7406941B2 (en) 2004-07-21 2008-08-05 Federal - Mogul World Wide, Inc. One piece cast steel monobloc piston
DE102005055787B4 (de) * 2005-11-23 2020-03-05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Kolben für einen Zweitaktmoto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07026121B4 (de) * 2007-06-05 2019-10-17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Verbrennungsmoto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AT505592B1 (de) 2007-07-06 2009-04-15 Mahle Kinig Kommanditgesellsch Kolben
US8474366B2 (en) * 2007-08-13 2013-07-02 Federal-Mogul Corporation Piston with a skirt having oil flow slot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EP2623760B1 (en) 2012-01-27 2017-08-02 BRP-Rotax GmbH & Co. KG Piston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14019945A1 (en) 2012-07-31 2014-02-06 Brp-Powertrain Gmbh & Co. Kg Piston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922569B2 (ja) * 2012-12-28 2016-05-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層状掃気2ストロークエンジン
KR20160046833A (ko) 2013-08-29 2016-04-29 페더럴-모걸 코오포레이숀 풀 스커트를 지닌 양면 용접 강철 피스톤
US9938926B2 (en) * 2014-10-07 2018-04-10 Yamabiko Corporation Air leading-type stratified scavenging two-stroke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2395A (zh) * 2010-02-17 2011-08-24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两冲程发动机
EP2711530A1 (de) * 2012-09-21 2014-03-26 Wärtsilä Schweiz AG Kolben, sowie Zylinderanordnung für eine längsgespülte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CN105298625A (zh) * 2015-11-16 2016-02-03 宁波大叶园林设备有限公司 在扫气通道下加压力曲轴阀控预燃扫气的二冲程汽油引擎
CN105484852A (zh) * 2015-11-16 2016-04-13 宁波大叶园林设备有限公司 在扫气通道中加间隙曲轴阀控预燃扫气的二冲程汽油引擎
CN105756780A (zh) * 2016-04-25 2016-07-13 雷斌 一种往复式独立润滑二冲程发动机及其运行方法
CN105840339A (zh) * 2016-05-25 2016-08-10 山东华盛农业药械有限责任公司 分层扫气二冲程发动机活塞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7192A (zh) * 2021-11-08 2022-02-08 博罗县标洁精工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下抗拉度强的机动车活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99418B1 (de) 2022-12-07
CN107762657B (zh) 2021-05-28
EP3699418A1 (de) 2020-08-26
US10240558B2 (en) 2019-03-26
EP3284939B1 (de) 2020-07-15
EP3284939A1 (de) 2018-02-21
US20180051650A1 (en)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2657A (zh) 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和二冲程马达
CN103097686A (zh) 对置活塞式发动机的活塞构造
CN107762656A (zh) 以吹扫预储存量工作的二冲程马达的活塞和二冲程马达
JP2011127608A (ja)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を製造するための砂中子、および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作動方法
CN107110016A (zh) 可变长度连杆和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CN102562257A (zh) 双循环发动机
CN105221274B (zh) 用于发动机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和汽车
CN105402022B (zh) 二冲程发动机
CN105051359B (zh) 限定对置活塞发动机内的燃烧室构造的活塞顶凹腔
JP3703924B2 (ja) 2サイクル内燃エンジン
CN106930820A (zh) 二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的结构系列
US7299773B2 (en) Cylinder for a two stroke engine
CN1517515A (zh) 内燃机
CN104234818B (zh) 一种二冲程内燃机
CN102808685B (zh) 二冲程发动机
CN107013279A (zh) 二冲程发动机
US2248989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4098346A (ja) ユニフロー式ディーゼル機関
JP6946977B2 (ja) 可変圧縮装置及びエンジンシステム
CN202091040U (zh) 发动机
US2140205A (en) Diesel engine
US1304615A (en) smith
JP7474830B2 (ja) 燃料噴射装置
EP3805538A1 (en) Variable compression device and engine system
CN110352294B (zh) 单流扫气式二冲程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