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0016A - 可变长度连杆和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可变长度连杆和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0016A
CN107110016A CN201580068891.7A CN201580068891A CN107110016A CN 107110016 A CN107110016 A CN 107110016A CN 201580068891 A CN201580068891 A CN 201580068891A CN 107110016 A CN107110016 A CN 107110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arrel
piston
fluid
hydraulic fluid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88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崎修
江崎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110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0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4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 F02B75/045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by means of a variable connecting rod leng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5/00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 F02D15/02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by alteration or displacement of piston stro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00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adjustable for aligning or positioning
    • F16C23/10Bearings, parts of which are eccentrically adjustable with respect to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7/00Connecting-rods or like links pivoted at both ends; Construction of connecting-rod heads
    • F16C7/06Adjustable connecting-r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0/00Engines or pumps
    • F16C2360/22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可变长度连杆(6)包括:连杆本体(31);偏心部件(32),其能相对于连杆本体回转并且可变长度连杆的有效长度在回转时改变;第一活塞机构(33),其在供给液压流体时使偏心部件沿一个方向回转;第二活塞机构(34),其在供给液压流体时使偏心部件沿反方向回转;和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其使液压流体的流动方向在第一活塞机构(33)与第二活塞机构(34)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活塞机构和所述第二活塞机构形成为使得由活塞的行程长度和第一缸筒的截面积限定出的第一缸筒容积与由第二活塞的行程长度和第二缸筒的截面积限定出的第二缸筒容积相等。

Description

可变长度连杆和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改变其有效长度的可变长度连杆和设置有可变长度连杆的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背景技术
过去已知一种设置有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内燃发动机,所述可变压缩比机构能改变内燃发动机的机械压缩比。作为这种可变压缩比机构,已提出各种机构。作为这些机构中的一种机构,可提及一种能改变用于内燃发动机中的连杆的有效长度的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4)。在这方面,“连杆的有效长度”指接纳曲柄销的曲柄销接纳开口的中心与接纳活塞销的活塞销接纳开口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因此,如果连杆的有效长度变长,则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的燃烧室容积变小,并且因此机械压缩比增大。另一方面,如果连杆的有效长度变短,则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的燃烧室容积变大,并且因此机械压缩比下降。
作为能改变有效长度的可变长度连杆,已知一种设置有具有小径端部的连杆本体的可变长度连杆,在该小径端部上设置有能相对于连杆本体回转的偏心部件(偏心臂或偏心套筒)(例如,专利文献1和2)。偏心部件具有接纳活塞销的活塞销接纳开口。该活塞销接纳开口设置成相对于偏心部件的回转轴线偏离。在这种可变长度连杆中,如果改变偏心部件的回转位置,则连杆的有效长度能相应地改变。
[引用清单]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报No.2014/019683A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No.H03-242433A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报No.2011-196549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这方面,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两个活塞机构以便使偏心部件旋转。两个活塞机构的缸筒经流体路径连接。从一个缸筒流出的液压流体的一部分流入另一个缸筒中。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伴随着活塞机构的作动,液压流体从外部液压流体供给源供给到活塞机构及活塞机构之间的流体路径。如果这样从外部供给液压流体,则供给量越大或供给速度越快,越多气泡进入液压流体中。如果气泡这样进入液压流体中,则活塞机构非故意地变动。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气泡进入活塞机构的缸筒内的液压流体中的可变长度连杆。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以下发明。
(1)一种能改变有效长度的可变长度连杆,包括:连杆本体,所述连杆本体在其大径端部处具有接纳曲柄销的曲柄接纳开口;偏心部件,所述偏心部件在位于所述大径端部的相反侧的小径端部处安装成能相对于所述连杆本体沿所述小径端部的周向回转并且在回转的情况下改变所述可变长度连杆的有效长度;第一活塞机构,所述第一活塞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连杆本体中的第一缸筒和在所述第一缸筒内滑动的第一活塞,并且构造成使得如果液压流体供给到所述第一缸筒内,则所述偏心部件沿一个方向回转以使所述有效长度变长;第二活塞机构,所述第二活塞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连杆本体中的第二缸筒和在所述第二缸筒内滑动的第二活塞,并且构造成使得如果液压流体供给到所述第二缸筒内,则所述偏心部件沿所述一个方向的反方向回转以使所述有效长度变短;和流动方向切换机构,所述流动方向切换机构能在它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流向所述第二缸筒但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流向所述第一缸筒的第一状态与它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流向所述第二缸筒但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流向所述第一缸筒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活塞机构和所述第二活塞机构形成为使得由所述第一活塞的行程长度和所述第一缸筒的截面积限定出的第一缸筒容积与由所述第二活塞的行程长度和所述第二缸筒的截面积限定出的第二缸筒容积相等。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所述第一缸筒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缸筒的截面积,并且所述第一缸筒与所述第二缸筒相比设置在大径端部侧。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所述偏心部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以能回转的方式接纳在形成于所述连杆本体的小径端部处的套筒接纳开口内;第一臂,所述第一臂从所述套筒延伸到所述连杆本体的宽度方向一侧;和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从所述套筒延伸到所述连杆本体的宽度方向另一侧,所述第一臂经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第二臂经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臂的连接点与所述套筒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臂的连接点与所述套筒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短。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所述第一活塞机构的所述第一缸筒和所述第二活塞机构的所述第二缸筒经所述流动方向切换机构及流体路径相互连接,所述可变长度连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缸筒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的流动方向切换机构或流体路径连通的补充流体路径,并且液压流体从液压流体供给源供给到所述补充流体路径。
(5)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所述流动方向切换机构通过流经与液压供给源连接的液压供给流体路径的液压而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并且所述流动方向切换机构构造成在液压未经所述液压供给流体路径供给时变成所述可变长度连杆的有效长度变短的所述第二状态并且在液压经所述液压供给流体路径供给时变成所述可变长度连杆的有效长度变长的所述第一状态。
(6)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所述流动方向切换阀包括:切换销,所述切换销配置在所述连杆本体内并且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和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配置在所述切换销内,并且所述切换销和止回阀构造成使得当所述切换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由于所述止回阀,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向所述第二缸筒的流动,但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向所述第一缸筒的流动;并且当所述切换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由于所述止回阀,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向所述第二缸筒的流动,但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向所述第一缸筒的流动。
(7)根据上述(6)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设置了两个所述止回阀,并且所述切换销和两个止回阀构造成使得当所述切换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由于所述两个止回阀中的一个止回阀,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向所述第二缸筒的流动,但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向所述第一缸筒的流动;并且当所述切换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由于所述两个止回阀中的另一个止回阀,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向所述第二缸筒的流动,但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向所述第一缸筒的流动。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气泡进入活塞机构的缸筒内的液压流体中的可变长度连杆。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的示意性侧视截面图。
[图2]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变长度连杆的透视图。
[图3]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变长度连杆的截面侧视图。
[图4]图4是连杆本体的小径端部附近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5]图5是连杆本体的小径端部附近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6]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变长度连杆的截面侧视图。
[图7]图7是连杆的截面侧视图,其中设置了流动方向切换机构的区域被放大。
[图8]图8是与图7相似的连杆的截面图,其中设置了流动方向切换机构的区域被放大。
[图9]图9是说明液压从液压供给源供给到切换销时的流动方向切换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0]图10是说明液压未从液压供给源供给到切换销时的流动方向切换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注意,在以下说明中,类似的构成要素将被赋予同样的附图标记。
<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的侧视截面图。
参照图1,1表示内燃发动机。内燃发动机1包括曲柄箱2、气缸体3、气缸盖4、活塞5、可变长度连杆6、燃烧室7、配置在燃烧室7的顶面中央部处的火花塞8、进气门9、进气凸轮轴10、进气口11、排气门12、排气凸轮轴13和排气口14。
可变长度连杆6在其小径端部处通过活塞销21与活塞5连接,并且在其大径端部处与曲轴的曲柄销22连接。如稍后说明的,可变长度连杆6能改变从活塞销21的轴线到曲柄销22的轴线的距离,即有效长度。
如果可变长度连杆6的有效长度变长,则从曲柄销22到活塞销21的长度变长,并且因此如图中通过实线所示,活塞5处于上止点时的燃烧室7的容积更小。另一方面,即使可变长度连杆6的有效长度改变,则在气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5的行程长度不改变。因此,此时,内燃发动机1的机械压缩比更大。
另一方面,如果可变长度连杆6的有效长度变短,则从曲柄销22到活塞销21的长度变短,并且因此如图中通过虚线所示,活塞5处于上止点时的燃烧室的容积更大。然而,如以上说明的,活塞5的行程长度是恒定的。因此,此时,内燃发动机1的机械压缩比更小。
<可变长度连杆的构型>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变长度连杆6的透视图,而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变长度连杆6的截面侧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可变长度连杆6包括连杆本体31、以能回转的方式安装在连杆本体31上的偏心部件32、设置在连杆本体31处的第一活塞机构33和第二活塞机构34、以及切换液压流体向这些活塞机构33和34的流动的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
首先,将说明连杆本体31。连杆本体31在一个端部处具有接纳曲轴的曲柄销22的曲柄销接纳开口41,并且在另一端部处具有接纳稍后说明的偏心部件32的套筒的套筒接纳开口42。曲柄销接纳开口41比套筒接纳开口42大,并且因此连杆本体31的在设置有曲柄销接纳开口41的一侧的端部将称为大径端部31a,而连杆本体31的在设置有套筒接纳开口42的一侧的端部将称为小径端部31b。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在曲柄销接纳开口41的中心轴线Y1(即,接纳在曲柄销接纳开口41中的曲柄销22的轴向)与套筒接纳开口42的中心轴线Y2(即,接纳在套筒接纳开口42中的套筒的轴线)之间延伸的轴线X——即从连杆本体31的中央通过的线——将称为“连杆6的轴线”。此外,连杆在垂直于连杆6的轴线X且垂直于曲柄销接纳开口41的中心轴线Y1的方向上的长度将称为“连杆的宽度”。另外,连杆在平行于曲柄销接纳开口41的中心轴线Y1的方向上的长度将称为“连杆的厚度”。
如从图2和图3将理解的,连杆本体31的宽度在大径端部31a与小径端部31b之间的中间部分处最窄。此外,大径端部31a的宽度大于小径端部31b的宽度。另一方面,除了设置有活塞机构33、34的区域之外,连杆本体31的厚度为大致恒定的厚度。
接下来将说明偏心部件32。图4和图5是连杆本体31的小径端部31b附近的透视图。在图4和图5中,偏心部件32被示出处于分解状态。参照图2至图5,偏心部件32包括:圆筒状的套筒32a,其接纳在形成于连杆本体31中的套筒接纳开口42内;从套筒32a沿连杆本体31的宽度方向的一个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臂32b;和从套筒32a沿连杆本体3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方向(与上述一个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臂32c。套筒32a能在套筒接纳开口42内沿其周向回转,并且因此偏心部件32以能相对于连杆本体31沿小径端部31的周向回转的方式安装在连杆本体31的小径端部31b中。
此外,偏心部件32的套筒32a具有用于接纳活塞销21的活塞销接纳开口32d。该活塞销接纳开口32d呈圆筒状形成。圆筒状的活塞销接纳开口32d具有与套筒32a的圆筒状外形的中心轴线Y2平行的轴线Y3,但形成为不与其共轴。因此,活塞销接纳开口32d的中心偏离套筒32a的圆筒状外形的中心。
因此,如果偏心部件32回转,则活塞销接纳开口32d在套筒接纳开口42内的相对位置改变。当活塞销接纳开口32d的位置在套筒接纳开口42内的大径端部31a侧时,连杆6的有效长度变短。相反地,当活塞销接纳开口32d的位置在套筒接纳开口42内的大径端部31a侧的相反侧时,连杆6的有效长度变长。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偏心部件回转,连杆6的有效长度改变。
接下来,参照图3,将说明第一活塞机构33。第一活塞机构33具有形成在连杆本体31中的第一缸筒33a和在第一缸筒33a内滑动的第一活塞33b。第一缸筒33a相对于连杆6的轴线X完全或几乎完全配置在第一臂32b侧。此外,第一缸筒33a配置成相对于轴线X以一定角度倾斜以使得其在连杆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上更多地向小径端部31b突出。此外,第一缸筒33a经第一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和第二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2与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连接。
第一活塞33b经第一连接部件45与偏心部件32的第一臂32b连接。第一活塞33b以能旋转的方式通过销45a与第一连接部件45连接。第一臂32b在与连接至套筒32a的一侧相反的端部处以能旋转的方式通过销45b与第一连接部件45连接。
接下来将说明第二活塞机构34。第二活塞机构34具有形成在连杆本体31中的第二缸筒34a和在第二缸筒34a内滑动的第二活塞34b。第二缸筒34a相对于连杆6的轴线X完全或几乎完全配置在第二臂32c侧。此外,第二缸筒34a配置成从轴线X倾斜一定角度以使得其在连杆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上进一步靠近小径端部31b突出。此外,第二缸筒34a经第三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3和第四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4与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连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缸筒34a与第一缸筒33a相比设置在小径端部31b侧。
第二活塞34b经第二连接部件46与偏心部件32的第二臂32c连接。第二活塞34b以能旋转的方式通过销46a与第二连接部件46连接。第二臂32c在连接至套筒32a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处以能旋转的方式通过销46b与第二连接部件46连接。
在此,由第一活塞33b的行程长度S1和第一缸筒33a的孔径d1(即,第一缸筒33a的截面积)限定出的容积称为第一缸筒容积V1(V1=S1·π·d1 2/4)。类似地,由第二活塞34b的行程长度S2和第二缸筒34a的孔径d2(即,第二缸筒34a的截面积)限定出的容积称为第二缸筒容积V2(V2=S2·π·d2 2/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塞机构33和第二活塞机构34形成为使得这样限定出的第一缸筒容积V1和第二缸筒容积V2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缸筒33a的孔径d1大于第二缸筒34a的孔径d2。即,第一缸筒33a的截面积大于第二缸筒34a的截面积。因此,第一活塞33b的行程长度S1比第二活塞34b的行程长度S2短,以使得第一缸筒容积V1和第二缸筒容积V2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偏心部件32的第一臂32b的长度和第二臂32c的长度不同,以使得第一活塞33b的行程长度S1比第二活塞34b的行程长度S2短。具体地,这些臂32b、32c形成为使得第一臂32b的长度比第二臂32c的长度短。结果,第一连接部件45与第一臂32b的连接点(即,销45b的轴线)与套筒接纳开口42的中心轴线Y2之间的距离R1比第二连接部件46与第二臂32c的连接点(即,销46b的轴线)与套筒接纳开口42的中心轴线Y2之间的距离R2短。相应地,行程长度S1能比行程长度S2短。
<可变长度连杆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6,将说明这样构成的偏心部件32、第一活塞机构33和第二活塞机构34的动作。图6(A)示出液压流体供给到第一活塞机构33的第一缸筒33a并且液压流体未供给到第二活塞机构34的第二缸筒34a的状态。另一方面,图6(B)示出液压流体未供给到第一活塞机构33的第一缸筒33a并且液压流体供给到第二活塞机构34的第二缸筒34a的状态。
在此,如稍后说明的,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能在它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一缸筒33a流向第二缸筒34a并且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二缸筒34a流向第一缸筒33a的第一状态与它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一缸筒33a流向第二缸筒34a并且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二缸筒34a流向第一缸筒33a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当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处于它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一缸筒33a流向第二缸筒34a并且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二缸筒34a流向第一缸筒33a的第一状态时,如图6(A)所示,液压流体供给到第一缸筒33a并且液压流体从第二缸筒34a排出。因此,第一活塞33b上升并且偏心部件32的与第一活塞33b连接的第一臂32b也上升。另一方面,第二活塞34b下降并且与第二活塞34b连接的第二臂32c也下降。结果,在图6(A)所示的例子中,偏心部件32沿附图的箭头方向回转并且结果活塞销接纳开口32d的位置上升。因此,曲柄接纳开口41的中心与活塞销接纳开口32d的中心之间的长度——即连杆6的有效长度——变长并且变成图中的L1。即,如果液压流体供给到第一缸筒33a内并且液压流体从第二缸筒34a排出,则连杆6的有效长度变长。
另一方面,如果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处于它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一缸筒33a流向第二缸筒34a并且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二缸筒34a流向第一缸筒33a的第二状态,如图6(B)所示,则液压流体供给到第二缸筒34a内并且液压流体从第一缸筒33a排出。因此,第二活塞34b上升并且偏心部件32的与第二活塞34b连接的第二臂32c也上升。另一方面,第一活塞33b下降并且与第一活塞33b连接的第一臂32b也下降。结果,在图6(B)所示的例子中,偏心部件32沿图中的箭头方向(与图6(A)的箭头相反的方向)回转并且结果活塞销接纳开口32d的位置下降。因此,曲柄接纳开口41的中心与活塞销接纳开口32d的中心之间的长度——即连杆6的有效长度——变成比图中的L1短的L2。即,如果液压流体供给到第二缸筒34a内并且液压流体从第一缸筒33a排出,则连杆6的有效长度变短。
因此,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杆6中,如以上说明的,连杆6的有效长度能通过使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而在L1与L2之间切换。结果,在使用连杆6的内燃发动机1中,可以改变机械压缩比。
在此,当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处于第一状态时,基本上不从外部供给液压流体。第一活塞33b和第二活塞34b移动到图6(A)所示的位置并且维持在这些位置处。这是因为,当活塞5在内燃发动机1的气缸内往复运动并且向上的惯性力作用在活塞5上时,第二活塞34b被推入,并且第二缸筒34a内的液压流体相应地向第一缸筒33a移动。另一方面,当活塞5在内燃发动机1的气缸内往复运动并且向下的惯性力作用在活塞5上时或当燃烧室7内的空燃混合物燃烧并且向下的力作用在活塞5上时,第一活塞33b被尝试推入。然而,由于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一缸筒33a流向第二缸筒34a,并且因此第一缸筒33a内的液压流体不会流出并且因此第一活塞33b不会被推入。
另一方面,即使当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处于第二状态时,基本上也不从外部供给液压流体。第一活塞33b和第二活塞34b移动到图6(B)所示的位置并且维持在这些位置处。这是因为,当活塞5在内燃发动机1的气缸内往复运动并且向下的惯性力作用在活塞5上时或当燃烧室7内的空燃混合物燃烧并且向下的力作用在活塞5上时,第一活塞33b被推入,并且相应地,第一缸筒33a内的液压流体移动到第二缸筒34a。另一方面,当活塞5在内燃发动机1的气缸内往复运动并且向上的惯性力作用在活塞5上时,第二活塞34b被试图推入。然而,由于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二缸筒34a流向第一缸筒33a,并且因此第二缸筒34a内的液压流体不会流出并且因此第二活塞34b不会被推入。
<可变长度连杆的作用和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塞机构33和第二活塞机构34形成为使得第一缸筒容积V1和第二缸筒容积V2彼此相等。结果,当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处于第一状态时,从第二缸筒34a排出的液压流体全都供给到第一缸筒33a内。类似地,当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处于第二状态时,从第一缸筒33a排出的液压流体全都供给到第二缸筒34a。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不从外部供给液压流体的情况下,活塞机构33、34基本上能作动并且因此偏心部件32能回转。
在此,当从外部供给液压流体时,有时气泡等进入供给的液压流体中。如果气泡这样进入液压流体中,则当第一活塞33b或第二活塞34b接收来自外部的力(惯性力或伴随着空燃混合物的燃烧的力)时,缸筒33a、33b内的气泡被压缩并且第一活塞33b或第二活塞34b的位置改变。结果,连杆6的有效长度变成与目标值不同的值并且机械压缩比也改变。
与此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不从外部供给液压流体的情况下使偏心部件32回转。因此,可以抑制机械压缩比由于气泡进入液压机构内而伴随着偏心部件32的回转非有意地变化。
此外,如以上说明的,由于起因于活塞5的往复运动的惯性力和燃烧室7内的空燃混合物的燃烧,向下的力作用在活塞5上。在这些力之中,由于燃烧而发生的向下的力极大。因此,如果空燃混合物在燃烧室7中燃烧,则大的向下的力施加至活塞5。相应地,偏心部件32试图沿图6(B)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回转。因此,此时,大的力沿收缩方向施加至第一活塞机构33。
与此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塞机构33和第二活塞机构34形成为使得第一缸筒33a的截面积大于第二缸筒34a的截面积。因此,即使大的力伴随着空燃混合物的燃烧而作用在第一活塞机构33的第一活塞33b上,伴随着这种情况的液压上升也被抑制。因此,抑制了液压流体的泄漏和液压机构的故障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缸筒33a与第二缸筒34a相比设置在大径端部31a侧。就这一点而言,未设置第一缸筒33a和第二缸筒34a时的连杆6的宽度在大径端部31a侧较大。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缸筒33a配置在大径端部31a侧,可以将截面积大的第一缸筒33a配置在连杆6的大宽度位置处。结果,可以抑制连杆6的强度由于缸筒33a、34a的设置而下降。
<流动方向切换机构的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7和图8,将说明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的构型。图7和图8是连杆的截面侧视图,其中设置有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的区域被放大。图7示出切换销通过液压克服偏压弹簧而被推压的状态,而图8示出切换销由偏压弹簧偏压的状态。如以上说明的,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是在它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一缸筒33a流向第二缸筒34a并且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二缸筒34a流向第一缸筒33a的第一状态与它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一缸筒33a流向第二缸筒34a并且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二缸筒34a流向第一缸筒33a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机构。
如图7和图8所示,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包括切换销61和设置在切换销61中的流体路径中的两个止回阀62、63。切换销61在连杆本体31的轴线X方向上配置在第一缸筒33a和第二缸筒34a与曲柄接纳开口41之间。
切换销61呈大致圆筒状形成并且被保持在圆筒状的销保持空间64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销保持空间64形成为使得其轴线沿连杆6的宽度方向(垂直于连杆6的轴线X且垂直于曲柄接纳开口41的中心轴线Y1的方向)延伸。切换销61能在销保持空间64内沿销保持空间64延伸的方向滑动。因此,切换销61以使得作动方向为连杆6的宽度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连杆本体31内。
注意,在图示的例子中,销保持空间64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图中右侧)处封闭并且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图中左侧)处开放的销保持孔。因此,在制造时,切换销61从开放端插入销保持空间64内。
此外,偏压弹簧65被保持在销保持空间64内。由于该偏压弹簧65,切换销61在连杆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上被偏压。特别地,在图7和图8所示的例子中,切换销61朝向销保持空间64的封闭端部被偏压。
切换销61具有沿周向延伸的三个周向沟槽71、72和73。这些周向沟槽71、72和73在切换销61的纵向上以一定间隔分离开。这些周向沟槽71、72和73分别与沿垂直于切换销61的纵向的方向穿过切换销61延伸的贯通流体路径74、75和76连通。配置在切换销61的纵向一侧的第一贯通流体路径74经第一连通流体路径77与中央的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连通。类似地,配置在切换销61的纵向另一侧的第三贯通流体路径76经第二连通流体路径78与中央的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连通。
在第一连通流体路径77中配置有第一止回阀62,而在第二连通流体路径78中配置有第二止回阀63。这些止回阀62、63构造成容许从一次侧向二次侧的流动并且禁止从二次侧向一次侧的流动。
第一止回阀62配置成使得第一贯通流体路径74位于一次侧并且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位于二次侧。因此,第一止回阀62能被表述为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一贯通流体路径74流向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但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流向第一贯通流体路径74。类似地,第二止回阀63配置成使得第三贯通流体路径76位于一次侧并且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位于二次侧。因此,第二止回阀63能被表述为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三贯通流体路径76流向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但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流向第三贯通流体路径76。
销保持空间64经第一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和第二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2与第一缸筒33a的底部连通。第一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与销保持空间64的连通部在连杆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上与第二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2与销保持空间64的连通部隔离开一定间隔。此外,销保持空间64经第三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3和第四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4与第二缸筒34a的底部连通。第三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3与销保持空间64的连通部在连杆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上与第四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4与销保持空间64的连通部隔离开上述一定间隔。
另外,第一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与销保持空间64的连通部和第三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3与销保持空间64的连通部之间在连杆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上的间隔与切换销61的第一周向沟槽71和第二周向沟槽72之间在纵向上的间隔相等。此外,第二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2与销保持空间64的连通部和第四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4与销保持空间64的连通部之间在连杆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上的间隔与切换销61的第二周向沟槽72和第三周向沟槽73之间在纵向上的间隔相等。
注意,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至54是通过从曲柄接纳开口41进行切削加工等而形成的。因此,在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至54的曲柄接纳开口41侧,分别形成有与这些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至54共轴的延长流体路径51a至54a。换言之,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至54形成为使得曲柄接纳开口41位于它们的延长线上。在这些延长流体路径51a至54a之中,位于第二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2和第三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3的延长线上的第二延长流体路径52a和第三延长流体路径53a例如通过设置在曲柄接纳开口41内的轴承金属81封闭。
另一方面,位于第一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和第四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4的延长线上的第一延长流体路径51a和第四延长流体路径54a分别与形成在轴承金属81中的开口部81a和开口部81b连通。这些开口部81a、81b经形成在曲柄销22中的流体路径(未示出)与外部液压流体供给源连通。结果,第一延长流体路径51a和第四延长流体路径54a形成为用于将液压流体从液压流体供给源供给到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或供给到第一缸筒33a与第二缸筒34a之间的流体路径的补充流体路径。
此外,在连杆本体31中,形成有用于向切换销61供给液压的液压供给流体路径55。液压供给流体路径55在与设置有偏压弹簧65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处与销保持空间64连通。液压供给流体路径55形成为与曲柄接纳开口41连通并经形成在曲柄销22中的流体路径(未示出)与外部液压供给源连通。
结果,如果液压供给源经液压供给流体路径55向销保持空间64供给液压,如图7所示,则切换销61克服偏压弹簧65的偏压力(沿图中向左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当液压未经液压供给流体路径55从液压供给源供给到销保持空间64时,如图8所示,切换销61通过偏压弹簧65的偏压力(沿图中向右方向)移动。结果,切换销61由于来自液压供给源的液压的供给而在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8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流动方向切换机构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9和图10,将说明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的动作。图9是说明液压从液压供给源85供给到切换销61时的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0是用于说明液压供给源85供给液压时的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的动作的视图。
如图9所示,当液压流体从液压供给源85供给时,切换销61位于它已克服偏压弹簧65的偏压力移动到的第一位置处。结果,第二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2与切换销61的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连通,而第四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4与切换销61的第三贯通流体路径76连通。另一方面,第一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和第三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3由切换销61切断。
在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与第三贯通流体路径76之间的第二连通流体路径78中配置有第二止回阀63。如以上说明的,第二止回阀63构造成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三贯通流体路径76流向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但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流向第三贯通流体路径76。因此,由于第二止回阀63,容许液压流体从第四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4流向第二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2并且禁止逆向流动。
结果,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第二缸筒34a内的液压流体能经次序为第四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4、第三贯通流体路径76、第二连通流体路径78和第二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2的流体路径供给到第一缸筒33a。然而,第一缸筒33a内的液压流体无法供给到第二缸筒34a。因此,如图9所示,当液压从液压供给源85供给时,由于第二止回阀63的作用,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能被表述为处于第一状态,它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一缸筒33a流向第二缸筒34a并且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二缸筒34a流向第一缸筒33。结果,如以上说明的,第一活塞33b上升并且第二活塞34b下降,并且因此连杆6的有效长度如图6(A)中通过L1所示变长。
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当液压供给源85供给液压时,切换销61位于被偏压弹簧65偏压的第二位置处。结果,第一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与切换销61的第一贯通流体路径74连通,而第三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3与切换销61的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连通。另一方面,第二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2和第四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4由切换销61切断。
第一止回阀62配置在第一贯通流体路径74与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之间的第一连通流体路径77中。如以上说明的,第一止回阀62构造成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一贯通流体路径74流向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但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二贯通流体路径75流向第一贯通流体路径74。因此,由于第一止回阀62,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一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流向第三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3并且禁止逆向流动。
结果,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下,第一缸筒33a内的液压流体能经次序为第一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1、第一贯通流体路径74、第一连通流体路径77和第三活塞连通流体路径53的流体路径供给到第二缸筒34a。然而,第二缸筒34a内的液压流体无法供给到第一缸筒33a。因此,如图10所示,当液压供给源85未供给液压时,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能被表述为处于第二状态,其中,由于第一止回阀62的动作,它容许液压流体从第一缸筒33a供给到第二缸筒34a并且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二缸筒34a流向第一缸筒33a。结果,如以上说明的,第一活塞33b下降并且第二活塞34b上升,并且因此连杆6的有效长度如图6(B)中通过L2所示变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以上说明的,液压流体在第一活塞机构33的第一缸筒33a与第二活塞机构34的第二缸筒34a之间来回移动。因此,基本上不需要从第一活塞机构33、第二活塞机构34和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的外部供给液压流体。然而,液压流体会从设置有这些机构33、34和35的密封件等泄漏到外部。当发生液压流体的这种泄漏时,必须从外部补充流体。
与此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如图9所示处于第一状态时,用作补充流体路径的第四延长流体路径54a与第二止回阀63的一次侧、即第三贯通流体路径76连通。相应地,当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止回阀63的一次侧长期或定期与液压流体供给源86连通。因此,当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处于第一状态时,即使当液压流体从活塞机构33、34或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泄漏时,也能补充液压流体。
类似地,当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如图10所示处于第二状态时,用作补充流体路径的第一延长流体路径51a与第一止回阀62的一次侧、即第一贯通流体路径74连通。相应地,当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止回阀62的一次侧长期或定期与液压流体供给源86连通。因此,当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处于第二状态时,即使液压流体从活塞机构33、34或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漏出,也能补充液压流体。
<流动方向切换机构的作用和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塞机构33、34之间的液压流体的流动的切换由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的切换销61进行。切换销61被保持在形成于连杆本体31内的销保持空间64内并且通过液压而被驱动。因此,不再需要使切换销61从连杆本体31的侧面突出到外部并且不再需要为了使切换销61作动而在连杆6的外部设置另一切换机构。因此,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可以是简单、紧凑的机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中,仅使用单个切换销61。因此,与使用多个切换销或作动部件时相比,能容易地制造连杆6。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流动方向切换机构35构造成使得,当液压供给源85未向切换销61供给液压时,进入连杆6的有效长度变短的第一状态,而当液压供给源85向切换销61供给液压时,进入连杆6的有效长度变长的第二状态。相应地,例如,当液压供给源85处的故障等引起无法再供给液压时,能保持连杆6的有效长度短并且因此能维持机械压缩比低。如果维持机械压缩比高,则内燃发动机的输出被限制,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抑制内燃发动机的输出在液压供给源85的故障时被限制。
附图标记列表
1 内燃发动机
6 连杆
21 活塞销
22 曲柄销
31 连杆本体
32 偏心部件
33 第一活塞机构
34 第二活塞机构
35 流动方向切换机构
51 第一活塞连通流体路径
52 第二活塞连通流体路径
53 第三活塞连通流体路径
54 第四活塞连通流体路径
61 切换销
62 第一止回阀
63 第二止回阀

Claims (7)

1.一种能改变有效长度的可变长度连杆,包括:
连杆本体,所述连杆本体在其大径端部处具有接纳曲柄销的曲柄接纳开口;
偏心部件,所述偏心部件在位于所述大径端部的相反侧的小径端部处安装成能相对于所述连杆本体沿所述小径端部的周向回转并且在回转的情况下改变所述可变长度连杆的有效长度;
第一活塞机构,所述第一活塞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连杆本体中的第一缸筒和在所述第一缸筒内滑动的第一活塞,并且构造成使得如果液压流体供给到所述第一缸筒内,则所述偏心部件沿一个方向回转以使所述有效长度变长;
第二活塞机构,所述第二活塞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连杆本体中的第二缸筒和在所述第二缸筒内滑动的第二活塞,并且构造成使得如果液压流体供给到所述第二缸筒内,则所述偏心部件沿所述一个方向的反方向回转以使所述有效长度变短;和
流动方向切换机构,所述流动方向切换机构能在它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流向所述第二缸筒但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流向所述第一缸筒的第一状态与它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流向所述第二缸筒但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流向所述第一缸筒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机构和所述第二活塞机构形成为使得由所述第一活塞的行程长度和所述第一缸筒的截面积限定出的第一缸筒容积与由所述第二活塞的行程长度和所述第二缸筒的截面积限定出的第二缸筒容积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
所述第一缸筒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缸筒的截面积,并且
所述第一缸筒与所述第二缸筒相比设置在大径端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
所述偏心部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以能回转的方式接纳在形成于所述连杆本体的小径端部处的套筒接纳开口内;第一臂,所述第一臂从所述套筒延伸到所述连杆本体的宽度方向一侧;和第二臂,所述第二臂从所述套筒延伸到所述连杆本体的宽度方向另一侧,
所述第一臂经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
所述第二臂经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接,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臂的连接点与所述套筒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臂的连接点与所述套筒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
所述第一活塞机构的所述第一缸筒和所述第二活塞机构的所述第二缸筒经所述流动方向切换机构及流体路径相连接,
所述可变长度连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缸筒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的流动方向切换机构或流体路径连通的补充流体路径,并且
液压流体从液压流体供给源供给到所述补充流体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
所述流动方向切换机构通过流经与液压供给源连接的液压供给流体路径的液压而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并且
所述流动方向切换机构构造成在液压未经所述液压供给流体路径供给时变成所述可变长度连杆的有效长度变短的所述第二状态并且在液压经所述液压供给流体路径供给时变成所述可变长度连杆的有效长度变长的所述第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
所述流动方向切换阀包括:切换销,所述切换销配置在所述连杆本体内并且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和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配置在所述切换销内,并且
所述切换销和止回阀构造成使得
当所述切换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由于所述止回阀,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向所述第二缸筒的流动,但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向所述第一缸筒的流动;并且
当所述切换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由于所述止回阀,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向所述第二缸筒的流动,但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向所述第一缸筒的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长度连杆,其中
设置了两个所述止回阀,并且
所述切换销和两个止回阀构造成使得
当所述切换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由于所述两个止回阀中的一个止回阀,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向所述第二缸筒的流动,但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向所述第一缸筒的流动;并且
当所述切换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由于所述两个止回阀中的另一个止回阀,容许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一缸筒向所述第二缸筒的流动,但禁止液压流体从所述第二缸筒向所述第一缸筒的流动。
CN201580068891.7A 2014-12-22 2015-11-05 可变长度连杆和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Pending CN1071100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9424A JP2016118277A (ja) 2014-12-22 2014-12-22 可変長コンロッド及び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
JP2014-259424 2014-12-22
PCT/JP2015/005561 WO2016103554A1 (en) 2014-12-22 2015-11-05 Variable length connecting rod and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0016A true CN107110016A (zh) 2017-08-29

Family

ID=54695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8891.7A Pending CN107110016A (zh) 2014-12-22 2015-11-05 可变长度连杆和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42897A1 (zh)
JP (1) JP2016118277A (zh)
CN (1) CN107110016A (zh)
DE (1) DE112015005730T5 (zh)
WO (1) WO201610355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5372A (zh) * 2018-06-27 2018-11-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低速机低能耗快速响应可变燃烧室容积机构
CN109611199A (zh) * 2017-10-04 2019-04-12 伊希欧1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连杆的过滤元件和具有可变的压缩比的内燃机的连杆
CN110374742A (zh) * 2019-08-01 2019-10-25 安徽天沃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用限定机体高度并增加行程的多缸柴油机
CN111691975A (zh) * 2019-03-14 2020-09-22 Fev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Vcr连杆
CN113123886A (zh) * 2019-12-31 2021-07-16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压缩比连杆控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0018B (zh) * 2014-12-22 2019-06-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可变长度连杆和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JP6070683B2 (ja) 2014-12-22 2017-02-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長コンロッド及び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
AT15426U1 (de) 2015-08-10 2017-08-15 Avl List Gmbh Hubkolbenmaschine, insbesondere Brennkraftmaschine
CN108603438B (zh) 2015-12-14 2022-01-25 Avl 里斯脱有限公司 长度可调节的连杆、往复式活塞发动机和车辆
JP6365570B2 (ja) * 2016-02-29 2018-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長コンロッド及び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
AT519011B1 (de) 2016-05-31 2018-03-15 Avl List Gmbh Hubkolbenmaschine
DE102016008306A1 (de) 2016-07-06 2018-01-11 Avl List Gmbh Pleuel mit verstellbarer Pleuellänge
WO2018007534A1 (de) * 2016-07-06 2018-01-11 Avl List Gmbh Pleuel mit verstellbarer pleuellänge mit mechanischer betätigung
KR101896335B1 (ko) * 2016-11-23 2018-09-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가변 압축비 장치
EP3351764B1 (de) * 2017-01-18 2019-09-11 ECO Holding 1 GmbH Hydraulikmodul zum steuern eines hydraulikflüssigkeitsstroms eines pleuels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variabler verdichtung sowie pleuel
DE102017121432A1 (de) 2017-01-18 2018-07-19 ECO Holding 1 GmbH Hydraulikmodul zum Steuern eines Hydraulikflüssigkeitsstroms eines Pleuels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variabler Verdichtung sowie Pleuel
AT519360B1 (de) 2017-02-24 2018-06-15 Avl List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Hubkolbenmaschine mit wenigstens einer hydraulisch längenverstellbaren Pleuelstange
EP3399168B1 (de) * 2017-05-04 2020-09-16 ECO Holding 1 GmbH Pleuel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variabler verdichtung mit hydraulikmodul mit einem umschaltventil zum steuern eines hydraulikflüssigkeitsstroms
DE102017121236A1 (de) * 2017-05-04 2018-11-08 ECO Holding 1 GmbH Hydraulikmodul mit einem Umschaltventil zum Steuern eines Hydraulikflüssigkeitsstroms eines Pleuels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variabler Verdichtung sowie Pleuel
DE102018122117B3 (de) * 2018-09-11 2019-12-2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Pleuel für eine Hubkolbenbrennkraftmaschine mit variablem Verdichtungsverhältnis
AT521146B1 (de) * 2018-10-08 2019-11-15 Avl List Gmbh Hydraulisches Steuerventil für eine längenverstellbare Pleuelstange mit einem Hohlschieber
FR3102814B1 (fr) * 2019-11-04 2021-11-26 MCE 5 Development Bielle à longueur variable pour moteur à rapport volumétrique pilot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332A (zh) * 2010-03-19 2011-10-12 Dr.Ing.h.c.F.保时捷股份公司 换向阀以及具有此种换向阀的内燃发动机
DE102010061360A1 (de) * 2010-12-20 2012-06-2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Umschaltventil und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m derartigen Umschaltventil
DE102012020999A1 (de) * 2012-07-30 2014-01-30 Fev Gmbh Hydraulischer Freilauf für variable Triebwerksteile
DE102012112434A1 (de) * 2012-12-17 2014-06-1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Pleuelstangenanordnung sowie Verfahren zum Entlüften eines Hydraulikzylinders einer derartigen Pleuelstangenanordnung
WO2014166636A1 (de) * 2013-04-12 2014-10-16 Fev Gmbh Umschaltventil und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m solchen umschaltventil und ein verfahren für ein umschaltvent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42433A (ja) * 1990-02-16 1991-10-29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可変圧縮比機構
US6752105B2 (en) * 2002-08-09 2004-06-2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Piston-in-piston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DE102005055199B4 (de) * 2005-11-19 2019-01-31 FEV Europe GmbH Hubkolben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mit einstellbar veränderbarem Verdichtungsverhältnis
JP2008038875A (ja) * 2006-08-10 2008-02-21 Honda Motor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
DE102010061361B8 (de) * 2010-12-20 2022-05-12 Dr.Ing.H.C. F. Porsche Ag Umschaltventil und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m derartigen Umschaltventil sowie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s Umschaltventils
DE102012014917A1 (de) * 2011-07-29 2013-02-07 Fev Gmbh Druckimpulsansteuerung für eine Verstelleinrichtung eines variablen Verdichtungsverhältniss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3332A (zh) * 2010-03-19 2011-10-12 Dr.Ing.h.c.F.保时捷股份公司 换向阀以及具有此种换向阀的内燃发动机
DE102010061360A1 (de) * 2010-12-20 2012-06-2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Umschaltventil und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m derartigen Umschaltventil
DE102012020999A1 (de) * 2012-07-30 2014-01-30 Fev Gmbh Hydraulischer Freilauf für variable Triebwerksteile
DE102012112434A1 (de) * 2012-12-17 2014-06-1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Pleuelstangenanordnung sowie Verfahren zum Entlüften eines Hydraulikzylinders einer derartigen Pleuelstangenanordnung
WO2014166636A1 (de) * 2013-04-12 2014-10-16 Fev Gmbh Umschaltventil und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m solchen umschaltventil und ein verfahren für ein umschaltventil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1199A (zh) * 2017-10-04 2019-04-12 伊希欧1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连杆的过滤元件和具有可变的压缩比的内燃机的连杆
CN108825372A (zh) * 2018-06-27 2018-11-1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低速机低能耗快速响应可变燃烧室容积机构
CN111691975A (zh) * 2019-03-14 2020-09-22 Fev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Vcr连杆
CN110374742A (zh) * 2019-08-01 2019-10-25 安徽天沃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用限定机体高度并增加行程的多缸柴油机
CN113123886A (zh) * 2019-12-31 2021-07-16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压缩比连杆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5005730T5 (de) 2017-09-14
US20170342897A1 (en) 2017-11-30
WO2016103554A1 (en) 2016-06-30
JP2016118277A (ja)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0016A (zh) 可变长度连杆和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CN107110017B (zh) 可变长度连杆和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CN105715370B (zh) 可变长度连杆以及可变压缩比内燃机
CN106414951B (zh) 发动机
CN107110018B (zh) 可变长度连杆和可变压缩比内燃发动机
CN105899781B (zh) 十字头型发动机
US10119462B2 (en) Variable length connecting rod and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4454058B (zh) 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JP4309915B2 (ja) 特に内燃機関用の燃料噴射装置の高圧ポンプのための弁
CN107532509B (zh) 油压产生装置及十字头型发动机
JP6424863B2 (ja) 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
JP6319279B2 (ja) 可変長コンロッド及び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
JP6376170B2 (ja) 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
FI122862B (fi) Mäntäpumppu, jossa on kerrostumasuojaus
JP6319286B2 (ja) 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
CN112189086B (zh) 可变压缩装置和发动机系统
JP2016211501A (ja) 可変長コンロッド
US1033160A (en) Explosive-engine.
US1176418A (en) Valve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JP2017133670A (ja) 内燃機関のコンロッド
JP2020029814A (ja) ラッシュアジャスタおよび動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