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56747A - 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56747A
CN107756747A CN201711086870.5A CN201711086870A CN107756747A CN 107756747 A CN107756747 A CN 107756747A CN 201711086870 A CN201711086870 A CN 201711086870A CN 107756747 A CN107756747 A CN 107756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resetting
fixedly connected
case
telescopic slee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868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林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y Mould Co Ltds In Wuxi Three
Original Assignee
Many Mould Co Ltds In Wuxi Thr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y Mould Co Ltds In Wuxi Three filed Critical Many Mould Co Ltds In Wuxi Three
Priority to CN2017110868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56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56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67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84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包括机体,机体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机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包括复位箱,复位箱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表面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接有复位杆,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套杆,第一伸缩套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该模具的复位结构,通过设置复位装置以及复位杆,在冲压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大大减小了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冲击力,即在合模时,由于上模与下模在合模过程中不再是刚性碰撞,避免上模或下模在合模过程中受到碰撞而损伤,延长了模具的寿命,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注塑成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装备,注塑成型是将热熔状态的塑胶材料高速的注入到模具内具有所需形状的密闭成型空间中,等塑胶材料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将固化的塑胶加工物顶出,以获得成型品的方法,由于注塑成型方法具有成型费用低、成型周期短、成型过程简单及易于成型形状复杂的塑胶产品等特点,因此在塑胶产品制造领域应用极为普遍。
注塑模具一般包括构成模具型腔的上模和下模,注塑时两模具合拢,原料通过入料孔进入模具型腔内,然后两模座分开,将成型后的产品由型腔内取出,该结构设计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在模具合模过程中,上模和下模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容易碰伤、撞坏上模或下模,不但大大增加了模具的维护及使用成本,还难以保证产品质量,为此,提出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具备减轻冲击力以及保护产品质量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模具复位结构存在冲击力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减轻冲击力以及保护产品质量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机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箱,所述复位箱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接有复位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套杆,所述第一伸缩套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复位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套杆,所述第二伸缩套杆远离复位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复位箱的一侧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二伸缩套杆、第二弹簧以及活动杆,所述复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
优选的,所述复位杆的底部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套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复位箱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伸缩套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复位箱与凹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形状为U型,所述安装槽的两侧通过固定块与机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浇注口。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模具的复位结构,通过设置复位装置以及复位杆,在冲压过程中,下模被压下,带动复位杆向下运动,第一弹簧被压缩,进而带动活动杆向右运动,第二弹簧带动连接杆向右运动,冲压完成后,第一弹簧恢复原来状态,复位杆向上运动,使冲压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大大减小了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冲击力,即在合模时,由于上模与下模在合模过程中不再是刚性碰撞,避免上模或下模在合模过程中受到碰撞而损伤,延长了模具的寿命,稳定性高,不仅降低模具的维护及使用成本,而且保证产品质量,另外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保证了该模具的复位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复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万向轮、3复位装置、301复位箱、302滑槽、303滑块、304滑杆、305连接套、306第一伸缩套杆、307第一弹簧、308活动杆、309连接杆、310第二伸缩套杆、311第二弹簧、4复位杆、401凹槽、5下模、6安装槽、7上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包括机体1,机体1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机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复位装置3,复位装置3包括复位箱301,复位箱30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02,滑槽3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03,滑块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304,滑杆304表面通过连接套305固定连接有复位杆4,复位杆4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01,滑杆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套杆306,第一伸缩套杆30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复位箱301内腔的底部,第一伸缩套杆3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04,第一伸缩套杆306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307,复位箱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套杆310,第二伸缩套杆310远离复位箱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9,连接杆309靠近复位箱301的一侧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二伸缩套杆310、第二弹簧311以及活动杆308,活动杆3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9,活动杆308的另一端贯穿复位箱301与凹槽401活动连接,复位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5,通过设置复位装置3以及复位杆4,在冲压过程中,下模5被压下,带动复位杆4向下运动,第一弹簧307被压缩,进而带动活动杆308向右运动,第二弹簧311带动连接杆309向右运动,冲压完成后,第一弹簧307恢复原来状态,复位杆4向上运动,使冲压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大大减小了上模7与下模5之间的冲击力,即在合模时,由于上模7与下模5在合模过程中不再是刚性碰撞,避免上模7或下模5在合模过程中受到碰撞而损伤,延长了模具的寿命,稳定性高,不仅降低模具的维护及使用成本,而且保证产品质量,另外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保证了该模具的复位结构的实用性,下模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安装槽6,且安装槽6的形状为U型,安装槽6的两侧通过固定块与机体1固定连接,机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模7,上模7上设置有浇注口。
综上所述,该模具的复位结构,通过设置复位装置3以及复位杆4,在冲压过程中,下模5被压下,带动复位杆4向下运动,第一弹簧307被压缩,进而带动活动杆308向右运动,第二弹簧311带动连接杆309向右运动,冲压完成后,第一弹簧307恢复原来状态,复位杆4向上运动,使冲压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大大减小了上模7与下模5之间的冲击力,即在合模时,由于上模7与下模5在合模过程中不再是刚性碰撞,避免上模7或下模5在合模过程中受到碰撞而损伤,延长了模具的寿命,稳定性高,不仅降低模具的维护及使用成本,而且保证产品质量,另外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保证了该模具的复位结构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机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复位装置(3),所述复位装置(3)包括复位箱(301),所述复位箱(30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02),所述滑槽(3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03),所述滑块(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304),所述滑杆(304)表面通过连接套(305)固定连接有复位杆(4),所述滑杆(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套杆(306),所述第一伸缩套杆(306)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307),所述复位箱(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套杆(310),所述第二伸缩套杆(310)远离复位箱(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9),所述连接杆(309)靠近复位箱(301)的一侧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二伸缩套杆(310)、第二弹簧(311)以及活动杆(308),所述复位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4)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套杆(30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复位箱(301)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伸缩套杆(3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30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3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9),所述活动杆(308)的另一端贯穿复位箱(301)与凹槽(401)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安装槽(6),且安装槽(6)的形状为U型,所述安装槽(6)的两侧通过固定块与机体(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模(7),所述上模(7)上设置有浇注口。
CN201711086870.5A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 Withdrawn CN107756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6870.5A CN107756747A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6870.5A CN107756747A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56747A true CN107756747A (zh) 2018-03-06

Family

ID=6127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86870.5A Withdrawn CN107756747A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5674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2805A (zh) * 2019-11-14 2020-02-18 杭州冰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动活动复位装置
CN111873315A (zh) * 2020-08-06 2020-11-03 黄永怀 一种具有防震支撑模具加工机械柱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2805A (zh) * 2019-11-14 2020-02-18 杭州冰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动活动复位装置
CN110802805B (zh) * 2019-11-14 2021-07-23 佳睦拉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动活动复位装置
CN111873315A (zh) * 2020-08-06 2020-11-03 黄永怀 一种具有防震支撑模具加工机械柱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30225U (zh) 一种精密模具定位装置
CN208375841U (zh) 一种电池盖旋钮按键的注塑模具
CN211968303U (zh) 一种塑胶件生产用脱模装置
CN103874572A (zh) 吹塑模单元和使用该吹塑模单元的吹塑成形机
CN107756747A (zh) 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
CN211251148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短连杆注塑模具
CN211542145U (zh)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气缸机壳脱模模具
CN2900132Y (zh) 母模辅助脱模结构
CN207522999U (zh) 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
CN216635254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辅助脱模机构
CN21303521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抽芯机构
CN201249499Y (zh) 模具结构
CN212371106U (zh) 一种模具快速顶出结构
CN212045552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精密模具
CN111152419A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成型用模具
CN208305648U (zh) 一种具有顶出装置的注塑模具
CN220464624U (zh) 一种模胚脱模顶出结构
CN203046126U (zh) 自清洗式注塑机
CN111113820A (zh) 注塑模具的二次分段顶出装置
CN218399152U (zh) 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注塑模具
CN213256509U (zh) 汽车拉伸模具防变形结构
CN211866389U (zh) 一种精密复合冲压模具
CN219543925U (zh) 一种顶针式注塑模具
CN218256409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塑胶模具
CN210358830U (zh) 一种方便快速拆卸的组合式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