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53740A -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53740A CN107753740A CN201711044504.3A CN201711044504A CN107753740A CN 107753740 A CN107753740 A CN 107753740A CN 201711044504 A CN201711044504 A CN 201711044504A CN 107753740 A CN107753740 A CN 1077537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chinese
- medicine
- fruit
- ba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治疗耳鸣的认识机理而提供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巴戟天6~16g、当归3~16g、煅磁石粉9~35g、山茱萸6~16g、牡蛎10~35g、五味子3~7g、枸杞子10~26g、石菖蒲3~7g、车前子9~16g、鹿角胶15~25g、旱莲草15~55g、黄芪9~35g、杜仲6~10g、桑寄生9~16g、狗脊6~15g、茯苓10~16g、龙胆草3~8g、山药15~35g、知母6~15g、柴胡3~12g、熟地黄10~35g、川芎3~12g、玉竹6~15g、丹参5~16g、泽泻6~10g、牡丹皮6~15g、甘草3~15g,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特别是供耳鸣患者使用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主要表现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在临床上它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听神经瘤)。
临床表现:总体说呈多样性,可单侧或双侧,也可为头鸣,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
1.耳鸣与听力的关系
有些耳鸣病人伴有听力下降,有些听力正常,但是耳鸣不会引起或加重听力下降。
2.耳鸣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长期耳鸣会引起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害怕或者抑郁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状态可加重耳鸣,造成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心理因素在耳鸣发病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耳鸣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耳鸣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耳鸣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以解决耳鸣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耳鸣。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巴戟天6~16g、当归3~16g、煅磁石粉9~35g、山茱萸6~16g、牡蛎10~35g、五味子3~7g、枸杞子10~26g、石菖蒲3~7g、车前子9~16g、鹿角胶15~25g、旱莲草15~55g、黄芪9~35g、杜仲6~10g、桑寄生9~16g、狗脊6~15g、茯苓10~16g、龙胆草3~8g、山药15~35g、知母6~15g、柴胡3~12g、 熟地黄10~35g、川芎3~12g、玉竹6~15g、丹参5~16g、泽泻6~10g、牡丹皮6~15g、甘草3~15g。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巴戟天7~14g、当归5~14g、煅磁石粉10~31g、山茱萸8~14g、牡蛎12~31g、五味子4~6g、枸杞子11~23g、石菖蒲4~6g、车前子10~14g、鹿角胶17~22g、旱莲草18~48g、黄芪10~31g、杜仲7~9g、桑寄生10~14g、狗脊8~13g、茯苓11~14g、龙胆草4~7g、山药18~31g、知母7~13g、柴胡6~11g、 熟地黄11~31g、川芎5~11g、玉竹8~13g、丹参6~14g、泽泻7~9g、牡丹皮7~13g、甘草5~13g。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巴戟天13g、当归13g、煅磁石粉28g、山茱萸13g、牡蛎28g、五味子5g、枸杞子20g、石菖蒲5g、车前子13g、鹿角胶20g、旱莲草42g、黄芪28g、杜仲8g、桑寄生13g、狗脊12g、茯苓13g、龙胆草6g、山药28g、知母12g、柴胡10g、 熟地黄28g、川芎10g、玉竹12g、丹参13g、泽泻8g、牡丹皮12g、甘草12g。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5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65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38 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60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32 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440ml(毫升)即可。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以一天服用,早晚分服,给药量220ml(毫升)/次,饭前一小时服。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3个疗程,症状消失,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巴戟天,性味:辛甘、温,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之功效,用于治疗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宫冷不孕、风寒湿痹、腰膝酸软、风湿肢气;
当归,性味:味甘、辛、苦、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煅磁石粉,性味:咸、寒,具有滋肾补肝、益气养血、育阴潜阳之功效,用于治疗耳内经常如蝉叫虫鸣、昼夜不休、经年不愈,或更兼头目眩晕,或血压偏高,或睡眠不安;
山茱萸,性味:味酸、涩、性微温,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效,用于治疗眩晕耳呜、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牡蛎,性味:咸、微寒,具有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之功效,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肝风抽搐、瘰疬、痰核、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等症;
五味子,性味:味酸、性温,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
枸杞子,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养肝、滋肾、润肺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一清、腰膝酸软、阳痿贵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
石菖蒲,性味:辛、苦、温,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之功效,用于治疗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车前子,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之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鹿角胶,性味:甘、咸、温,具有补精益血、安胎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亏损、精血不足、虚劳赢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崩漏带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跌打损伤、阴疽疮疡;
旱莲草,性味:性凉、味甘酸,具有凉血、止血、补肾、益阴之功效,用于治疗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
黄芪,性味:甘、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杜仲,性味:味甘、性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筋骨无力、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桑寄生,性味:性平、味苦甘,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狗脊,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龙胆草,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功效,用于治疗清热燥湿、泻肝胆火,还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山药,性味:甘、平,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
频,外用治痈肿、瘰疬等症;
知母,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柴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症;
熟地黄,性味:甘、温,具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治疗眩晕心悸、月经不调、血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
川芎,性味:辛,温,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玉竹,性味:性味甘、微寒,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丹参,性味: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等症;
泽泻,性味:甘、寒,具有利小便、清湿热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等症;
牡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具有利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耳鸣的原则,从依据耳鸣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耳鸣一证,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耳鸣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巴戟天13g、当归13g、煅磁石粉28g、山茱萸13g、牡蛎28g、五味子5g、枸杞子20g、石菖蒲5g、车前子13g、鹿角胶20g、旱莲草42g、黄芪28g、杜仲8g、桑寄生13g、狗脊12g、茯苓13g、龙胆草6g、山药28g、知母12g、柴胡10g、 熟地黄28g、川芎10g、玉竹12g、丹参13g、泽泻8g、牡丹皮12g、甘草12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巴戟天14g、当归14g、煅磁石粉31g、山茱萸14g、牡蛎31g、五味子6g、枸杞子23g、石菖蒲6g、车前子14g、鹿角胶22g、旱莲草48g、黄芪31g、杜仲9g、桑寄生14g、狗脊13g、茯苓14g、龙胆草7g、山药31g、知母13g、柴胡11g、 熟地黄31g、川芎11g、玉竹13g、丹参14g、泽泻9g、牡丹皮13g、甘草13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巴戟天16g、当归16g、煅磁石粉35g、山茱萸16g、牡蛎35g、五味子7g、枸杞子26g、石菖蒲7g、车前子16g、鹿角胶25g、旱莲草55g、黄芪35g、杜仲10g、桑寄生16g、狗脊15g、茯苓16g、龙胆草8g、山药35g、知母15g、柴胡12g、 熟地黄35g、川芎12g、玉竹15g、丹参16g、泽泻10g、牡丹皮15g、甘草15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耳鸣患者共1650例,年龄为56岁以上的880例,只有770例为56岁以下。1650例患者中痊愈的915例,有效的669例,无效的66例。总有效率达96%。
Claims (3)
1.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巴戟天6~16g、当归3~16g、煅磁石粉9~35g、山茱萸6~16g、牡蛎10~35g、五味子3~7g、枸杞子10~26g、石菖蒲3~7g、车前子9~16g、鹿角胶15~25g、旱莲草15~55g、黄芪9~35g、杜仲6~10g、桑寄生9~16g、狗脊6~15g、茯苓10~16g、龙胆草3~8g、山药15~35g、知母6~15g、柴胡3~12g、 熟地黄10~35g、川芎3~12g、玉竹6~15g、丹参5~16g、泽泻6~10g、牡丹皮6~15g、甘草3~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巴戟天7~14g、当归5~14g、煅磁石粉10~31g、山茱萸8~14g、牡蛎12~31g、五味子4~6g、枸杞子11~23g、石菖蒲4~6g、车前子10~14g、鹿角胶17~22g、旱莲草18~48g、黄芪10~31g、杜仲7~9g、桑寄生10~14g、狗脊8~13g、茯苓11~14g、龙胆草4~7g、山药18~31g、知母7~13g、柴胡6~11g、 熟地黄11~31g、川芎5~11g、玉竹8~13g、丹参6~14g、泽泻7~9g、牡丹皮7~13g、甘草5~13g。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巴戟天13g、当归13g、煅磁石粉28g、山茱萸13g、牡蛎28g、五味子5g、枸杞子20g、石菖蒲5g、车前子13g、鹿角胶20g、旱莲草42g、黄芪28g、杜仲8g、桑寄生13g、狗脊12g、茯苓13g、龙胆草6g、山药28g、知母12g、柴胡10g、 熟地黄28g、川芎10g、玉竹12g、丹参13g、泽泻8g、牡丹皮12g、甘草12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44504.3A CN107753740A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44504.3A CN107753740A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53740A true CN107753740A (zh) | 2018-03-06 |
Family
ID=61270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44504.3A Withdrawn CN107753740A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53740A (zh) |
-
2017
- 2017-10-31 CN CN201711044504.3A patent/CN10775374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75828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12557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肾虚和腰膝酸软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7753740A (zh) | 一种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2784228A (zh) | 一种治疗肘、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并发积液外用熏洗中药 | |
CN107050407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月经不调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33560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肝胆湿热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41292A (zh) |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散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729593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月经不调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237184A (zh) |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痛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714999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875300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耳鸣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7753842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7334989A (zh) | 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肺结核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96259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96191A (zh) |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96265A (zh) | 一种治疗多梦易醒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158242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肝肾两虚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10735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20688A (zh) | 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型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8159304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8210846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49384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高脂血症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159321A (zh) |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7233479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10743A (zh) | 一种可有效治疗血热生风型斑秃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