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1630A - 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 Google Patents

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1630A
CN107721630A CN201711152385.3A CN201711152385A CN107721630A CN 107721630 A CN107721630 A CN 107721630A CN 201711152385 A CN201711152385 A CN 201711152385A CN 107721630 A CN107721630 A CN 107721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adding
white mushroom
wood chip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523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
王远能
吴峰
韦荣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Rentaiir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Rentaiir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Rentaiir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Rentaiir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523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216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21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163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2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using specific microorganisms or substances, e.g. enzymes, for activating or stimulating th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废蛇房垫料50‑60份;凉粉草渣25‑40份;木薯渣10‑25份;稻草碎粒10‑20份;桑枝碎粒5‑10份;玉米棒渣碎粒3‑8份;甘蔗渣碎粒3‑5份;所述的凉粉草渣是凉粉加工厂利用凉粉草加工凉粉过滤得到的凉粉草渣。本双孢菇栽培料采用养蛇场排出的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双孢菇栽培料,属于变废为宝项目,不对外排放废渣,绿色环保;制备得到的双孢菇栽培料种植双孢菇出菇早,可采菇时间长,且可以降低双孢菇栽培成本,提高双孢菇栽培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是一种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背景技术
双孢菇(Agaricusbisporus),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多单生,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较直短,菌肉白色,组织结实,菌柄上有半膜状菌环,孢子银褐色。双孢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麦草、麦草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占第二位,蘑菇罐头在国际贸易量中占首位。双孢菇的菌肉肥嫩,并含有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种氨基酸类物质,所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干菇中含蛋白质36-40g、脂肪3.6g、碳水化合物31.2g、磷718mg、铁188.5mg、钙131mg、灰分14.2mg、粗纤维6g,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Vc,尼克酸等,由于它的营养比一般蔬菜高,所以有“植物肉”之称。
双孢菇为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原生于欧洲及北美洲,人类至少自古希腊时代起便开始食用,人工栽培则约始于17世纪的法国等地,现在则已经广泛在世界各地栽培。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双孢菇的栽培技术,例如:
1、中国专利:一种利用草菇种植废料生产双孢菇的方法,申请号:201610501919.8,申请日:2016.06.30,申请人: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30306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云表镇朝南村蘑菇厂,发明人:杨伟,摘要:一种利用草菇种植废料生产双孢菇的方法,特点在于:一是栽培料经过特制的混合菌发酵,使粗纤维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利于双孢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原料的利用率高;二是草菇种植废料配比合理,营养均衡,且粗纤维含量极低,有利于双孢菇的生长,双孢菇成长快、产量高;三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双孢菇栽培方法,同时解决草菇种植废料无害化处理的难题。
2、中国专利: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麦草生产双孢菇的方法,申请号:201610501398.6,申请日:2016.06.30,申请人: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30306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云表镇朝南村蘑菇厂,发明人:杨伟,摘要:一种双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以桉木废料、麦草和蚕砂为主要原料,辅以鸡粪、花生麸辅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是栽培料经过特制的混合菌二次发酵,使粗纤维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有利于双孢菇菌丝吸收的简单物质,促进了双孢菇菌丝的生长,原料的利用率高;二是栽培料配比合理,营养均衡,双孢菇长势好,产量高;三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双孢菇栽培料,同时解决桉木废料和麦草无害化处理的难题。
3、中国专利:双孢菇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及双孢菇栽培方法;申请号:201510625044.8;申请日:2015-09-28;申请人:成都鑫万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万福社区4组1栋1-3楼;摘要:提供双孢菇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及双孢菇栽培方法,包括栽培料的配制、装袋得到棒料、灭菌、接种、出菌和出菇步骤,栽培料的配方包括谷糠70%、麦麸10%、生石灰2.5%、石膏粉1%、玉米面8%、胡豆粉6%、薯粉2%、硫酸铁0.03%、硫酸锌0.04%、过磷酸钙0.08%、葡萄糖0.2%、维生素D0.15%,提供的栽培料中添加了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提高双孢菇的营养成分,很利于双孢菇的成长;装袋采用黑色栽培袋,更适合创造出黑暗潮湿的环境并且产出的双孢菇还比用白色的塑料膜要白得多并且成色更好,并将棒料放置在更适合双孢菇的生产环境,提高了双孢菇的产量。
4、中国专利:富硒双孢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410853895.3;申请日:2014-12-29;申请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地址:450011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16号;摘要:提供双孢菇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及双孢菇栽培方法,包括栽培料的配制、装袋得到棒料、灭菌、接种、出菌和出菇步骤,栽培料的配方包括谷糠70%、麦麸10%、生石灰2.5%、石膏粉1%、玉米面8%、胡豆粉6%、薯粉2%、硫酸铁0.03%、硫酸锌0.04%、过磷酸钙0.08%、葡萄糖0.2%、维生素D0.15%,提供的栽培料中添加了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提高双孢菇的营养成分,很利于双孢菇的成长;装袋采用黑色栽培袋,更适合创造出黑暗潮湿的环境并且产出的双孢菇还比用白色的塑料膜要白得多并且成色更好,并将棒料放置在更适合双孢菇的生产环境,提高了双孢菇的产量。
从上述的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还未见到有利用废蛇房垫料作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料的方法和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本双孢菇栽培料采用养蛇场排出的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双孢菇栽培料,属于废料再利用的变废为宝项目,不对外排放废渣,绿色环保;制备得到的双孢菇栽培料种植双孢菇出菇早,可采菇时间长,且可以降低双孢菇栽培成本,提高双孢菇栽培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废蛇房垫料 50-60份;
凉粉草渣 25-40份;
木薯渣 10-25份;
稻草碎粒 10-20份;
桑枝碎粒 5-10份;
玉米棒渣碎粒 3-8份;
甘蔗渣碎粒 3-5份;
凉粉草(学名:Mesona chinensis Benth.)为唇形科植物,茎下部伏地,上部直立,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稍钝,基部渐收缩成柄,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有疏长毛;着生于花序上部的叶较小,呈苞片状,卵形至倒三角形,较花短,基部常带淡紫色,结果时脱落。总状花序柔弱,花小,轮生,萼小,钟状,2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缘,结果时或筒状,下弯,有纵脉及横皱纹;花冠淡红色,上唇阔,全缘或齿裂,下唇长椭圆形,凹陷;雄蕊4,花丝突出;雌蕊1,花柱2裂;花盘一边膨大。小坚果椭圆形。花期秋季末。分布于中国台湾,浙江,江西,广东,广西西部。凉粉草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凉粉草全草含多糖,有消暑、清热、凉血、解毒功能。民间常用其茎加水煎煮,再加稀淀粉制成冻( 俗称“凉粉”)食用,是消暑解渴的极佳食品。本发明采用的凉粉草渣是凉粉加工厂利用凉粉草加工凉粉,即加水煎煮后过滤得到的凉粉草渣。本申请使用凉粉草渣时需将其脱水至含水量为50-70%才能使用。
木薯渣,是木薯淀粉加工厂的废料,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工厂一般将其堆放在水池中,农民们将其运回去作为发酵肥料的部分原料,很多用不上只能任其发臭污染环境,但其还含有部分糖分、淀粉和维生素以及丰富的有机质,其中的维生素、淀粉以及丰富的有机质作为双孢菇的栽培料,是一种很好的综合利用。本发明采用的木薯渣需经过烘干,含水量低于20%。
稻草碎粒是利用稻草粉碎成长度小于1厘米的碎粒,稻草为水稻的茎,别名:稻穰、稻藁、稻杆、禾秆,拉丁文名:Caulis Et Folium Oryzae,指脱粒后的稻杆,可以用来当柴烧,编成绳状可以绑东西,或者用机器一根根像织布一样织成“草包”,用来给植物保暖用。稻草一般被用于喂牛、铺床、盖草房、保温催芽、烧灰后可以吊碱性的灰汁以浆洗衣物或制灰汁团等。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水稻的种植基本都是全程机械化,我国南北水稻的栽培区,在水稻收割后,稻草基本都是丢弃才田里,等晒干后焚烧还田。燃烧稻草不仅是浪费物质,最重要的是造成环境的污染:黑色、白色、灰色的烟雾到处飘散、弥漫,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景色的清晰。构成巨大反差的是:这边稻谷植区在燃烧稻草搞的昏天地暗,远方的畜牧业地区稻草却是牲畜的美味佳肴,非常稀缺,甚至高价也难以买到。
桑枝碎粒是利用桑枝粉碎成直径大小小于0.5厘米的碎粒;桑枝,拉丁学名:Morus alba L,为桑树的枝叶、桑枝、桑条、嫩桑枝、的总称。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
玉米棒渣碎粒是用玉米棒渣粉碎成颗粒大小小于1里面的碎粒;玉米棒渣指的是玉米棒经脱粒后剩下的渣。
甘蔗渣碎粒甘蔗渣粉碎成长度小于2厘米以下的碎粒;甘蔗渣是甘蔗糖厂的副产物,一直以来都是作为燃料或造纸原料,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本发明采用甘蔗渣为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料,属于下脚料再利用的变废为宝项目,不对外排放废渣,绿色环保;甘蔗渣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经过发酵后的甘蔗渣,粗纤维可以降解,粗蛋白可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形成双孢菇发菌和成长所需的蛋白和养分。
双孢菇栽培料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取废蛇房垫料50-60份;凉粉草渣25-40份;木薯渣10-25份;稻草碎粒10-20份;桑枝碎粒5-10份;玉米棒渣碎粒3-8份;甘蔗渣碎粒3-5份;
(2)将废蛇房垫料凉粉草渣、木薯渣、稻草碎粒、桑枝碎粒、玉米棒渣碎粒和甘蔗渣碎粒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3)向预混料中加入混合菌,预混料和混合菌的重量比为100:(2-3);混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的重量比为1:1:1;
(4)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放入隧道发酵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28℃,有氧发酵25-35天;
(5)将发酵后的预混料经过巴氏消毒8-12小时后,得到栽培料;消毒温度为58℃-62℃。发酵后的预混料经过巴氏消毒后,需冷却至25℃以下才能植入双孢菇种。植入双孢菇种15天后需在栽培料上表面盖4-5cm的湿润泥土。湿润泥土是利用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打碎混合后,加入清水至充分湿润即得,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的重量比为:3:2:(0.1-0.5)。
所述的隧道发酵窑地面上设置有多排通气口,通气口能通入压缩空气,定时对预混料进行通氧。隧道发酵窑的地面是水泥硬化地面,地面硬化前铺设好通气管,硬化时留有通气口,通气管能将压缩气体从通气口排出。隧道发酵窑的左面、右面和里面为隔墙,顶面设置有挡雨遮阳棚。本发明的双孢菇栽培料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将其从隧道发酵窑里面向外堆放在地面上,盖在通气口上面,通气管内的压缩气体从通气口排出,为预混料提供氧气和保持预混料发酵的温度。
本发明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还可以用于种植平菇、鸡腿菇、金针菇和香菇。
所述的废蛇床垫料是在蛇房地面上铺设木屑,木屑的厚度大于10cm,木屑内均匀混合有发酵菌和玉米粉,发酵菌和玉米粉的重量比为1:(15-20);饲养人员在给蛇喂食,看到木屑上有蛇粪便时,将其埋入木屑里;饲养人员根据喂食区的木屑干湿程度,1-2个月将木屑翻动一次,将将喂食区的木屑与活动区的木屑互换位置,以确保发酵菌数量均匀,饲养三年后更换得到的废料。每60平方米的蛇舍面积需要1-2公斤发酵菌。铺设木屑过程不得加水,入床后如果感觉蛇房湿度不足,可以在墙面洒水,尽量保持木屑干燥。按照上述操作即可不需清扫和冲洗蛇房。所述的木屑为杉树和/或松木的木屑,木屑长度和厚度都小于0.5cm,木屑使用前需晒干,以能点火为度。木屑是杉木木屑、松木木屑或杉木和松木的混合木屑,木屑还可以是其它不会散发刺激性气味的木屑,散发刺激性气味的木屑如樟树和桉木等。木屑最好是粗细混合,大颗粒的木屑和锯末混合,这样能保持木屑的吸水能力和延长使用年限。木屑中不能带有木皮和树枝等杂质。玉米粉为非转基因玉米粉。
所述的发酵菌是将菌种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培养物。所述的发酵菌的培养过程为:将培养基和菌种混合后,静置培养2-3天后,加入冲洗蛇房得到的粪便混合均匀,静置5-7天后,得到发酵菌;培养基、菌种和冲洗蛇房得到的粪便的重量比为100:(1-3):50。所述的培养基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木屑35-50份,玉米粉20-25份,糖蜜3-8份,硫酸铜1-1.5份,磷酸二氢钾3-5份,硫酸亚铁1-2份,硫酸锌1-1.5份,尿素5-8份,碳酸氢铵5-10份。所述的菌种,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乳酸菌8-10份、产朊假丝酵母5-8份、地衣芽孢杆菌3-5份、哈茨木霉菌3-5份、嗜热链球菌2-3份、EM菌1-2份。
所述的乳酸菌(lacticacidbacteria,LAB)是-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它们不仅是研究分类、生化、遗传、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理想材料,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工业、农牧业、食品和医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应用价值也极高。
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又叫产朊圆酵母或食用圆酵母,拉丁名为Candidautilis,产朊假丝酵母的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腊肠形,大小为(3.5~4.5)um×(7~13)um;液体培养不产醭,管底有菌体沉淀。产朊假丝酵母能利用糖蜜、木材水解液等生产出人畜可食用的蛋白质,能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消化率,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产朊假丝酵母可以利用纤维质原料生产营养增富的发酵饲料,而稻草碎粒中就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此外,由于产朊假丝酵母细胞富含维生素B和蛋白质,还能提供动物所需的部分营养物质。作为饲料酶添加剂酵母细胞壁裂解后可产生多种酶类,活的酵母细胞也可胞外分泌多种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
地衣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licheniformis)是一种在土壤中常见的革兰氏阳性嗜热细菌。在鸟类,特别是居住在地面的鸟类(如雀科)和水生的鸟类(如鸭)的羽毛中也能找到这种细菌,特别是在其胸部和背部的羽毛中。酶分泌的最适温度为37℃。它可能以孢子形式存在,从而抵抗恶劣的环境;在良好环境下,则可以生长态存在。该细菌可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目的,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能产生抗活性物质,并具有独特的生物夺氧作用机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菌丝纤细无色,具分隔,多分枝。分生孢子梗从菌丝的侧枝上生出,对生或互生,一般有2-3次分枝,着生分生孢子的小梗瓶形或锥形。分生孢子多为球形,孢壁具小疣突,蓝绿色。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为白絮状,后为暗绿色。
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来源于乳制品。嗜热链球菌:兼性厌氧或微好氧的革兰氏阳性菌,以两个卵圆型为一对的球菌连成约0.7到0.9纳米的长链。在选择性培养基,嗜热链球菌会长成米色的菌落。嗜热链球菌是同型发酵的细菌,发酵过程中,它产生L-乳酸和叶酸。在实验室条件下,嗜热链球菌可于45℃、缺氧情况下、在M17培养基(专门培养嗜热链球菌的可商业购买培养基)生长。
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拉丁学名:Bacillussubtilis,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可将体内酶原激活为有活性的酶,还可分泌-系列其他酶,如果胶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等,可帮助分解植物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等物质,本发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分解凉粉草渣、木薯渣、桑枝碎粒、稻草碎粒、玉米棒渣碎粒和甘蔗渣碎粒的粗纤维,形成双孢菇发菌和成长所需的蛋白和养分。
所述的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是木霉菌的一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对作物有降解作用,效果非常好,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发明利用绿色木霉配合枯草芽孢杆菌分解凉粉草渣、木薯渣、桑枝碎粒、稻草碎粒、玉米棒渣碎粒和甘蔗渣碎粒中的粗纤维,提高原料利用率。
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由大约80种微生物组成,EM菌由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教授1982年研究成功,于80年代投入市场。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作用机理是形成EM菌和病原微生物争夺营养的竞争,由于em菌在土壤中极易生存繁殖,所以能较快而稳定地占据土壤中的生态地位,形成有益的微生物菌的优势群落,从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对作物的侵袭。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更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EM菌已被日本、泰国、巴西、美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广泛应用于农业、养殖、种植、环保等领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发明利用EM菌解决发酵过程中栽培料易被有害菌污染的问题,保证双孢菇健康成长。
上述的菌种从菌种市场上购买或通过广西科学院培育得到。
本发明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的优点为:
本双孢菇栽培料采用养蛇场排出的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双孢菇栽培料,属于废料再利用的变废为宝项目,不对外排放废渣,绿色环保;制备得到的双孢菇栽培料种植双孢菇出菇早,可采菇时间长,且可以降低双孢菇栽培成本,提高双孢菇栽培经济效益。还以加工厂和木薯淀粉加工厂的下脚料制备得到双孢菇栽培料,属于工厂废料再利用的变废为宝项目,不对外排放废渣,绿色环保;制备得到的双孢菇栽培料种植双孢菇出菇早,可采菇时间长,且可以降低双孢菇栽培成本,提高双孢菇栽培经济效益,同时解决凉粉加工厂和木薯淀粉加工厂废弃物的问题,使工厂保持好的生产环境,达到工厂和种植户双赢的目的。又能充分利用废蛇房垫料中所含的大量粗纤维和有机质,通过加入混合菌发酵栽培料,分解粗纤维形成粗蛋白一类的营养成分,促进有机物降解,提高原料利用率。凉粉草全草含多糖,有消暑、清热、凉血、解毒功能,利用凉粉草渣为栽培料能够缩短双孢菇发菌和出菇的时间;能防止双孢菇发生病害,使双孢菇栽培过程中无需再喷淋防虫防病药剂;本发明采用一次发酵的方法,目的是尽可能保留栽培料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因为适当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具有促进双孢菇发菌和成长的作用,本双孢菇栽培料含氮量高达2.2%以上,非常利于双孢菇的生长,使双孢菇从接种到采收只需要33天左右,栽培成本较低,明显增加经济效益。本双孢菇栽培料能平衡种菇环境的酸碱度,促进周围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促进双孢菇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的隧道发酵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可以制备得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1)按重量份取废蛇房垫料50份;凉粉草渣25份;木薯渣10份;稻草碎粒10份;桑枝碎粒5份;玉米棒渣碎粒3份;甘蔗渣碎粒3份;所述的凉粉草渣是凉粉加工厂利用凉粉草加工凉粉过滤得到的凉粉草渣。
(2)将废蛇房垫料、凉粉草渣、木薯渣、稻草碎粒、桑枝碎粒、玉米棒渣碎粒和甘蔗渣碎粒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3)向预混料中加入混合菌,预混料和混合菌的重量比为100:2;混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的重量比为1:1:1。
(4)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放入隧道发酵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28℃,有氧发酵25-35天。
(5)将发酵后的预混料经过巴氏消毒8-12小时后,得到栽培料;消毒温度为58℃-62℃。消毒后的栽培料需冷却至25℃以下才能植入双孢菇种。植入双孢菇种15天后需在栽培料上表面盖4-5cm的湿润泥土。湿润泥土是利用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打碎混合后,加入清水至充分湿润即得,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的重量比为:3:2:0.1。
所述的隧道发酵窑地面上设置有多排通气口,通气口能通入压缩空气,定时对预混料进行通氧。隧道发酵窑的地面是水泥硬化地面,地面硬化前铺设好通气管,硬化时留有通气口,通气管能将压缩气体从通气口排出。隧道发酵窑的左面、右面和里面为隔墙,顶面设置有挡雨遮阳棚。双孢菇栽培料是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将其从隧道发酵窑里面向外堆放在地面上,盖在通气口上面,通气管内的压缩气体从通气口排出,为预混料提供氧气和保持预混料发酵的温度。
所述的废蛇床垫料是在蛇房地面上铺设木屑,木屑的厚度大于10cm,木屑内均匀混合有发酵菌和玉米粉,发酵菌和玉米粉的重量比为1:(15-20);饲养人员在给蛇喂食,看到木屑上有蛇粪便时,将其埋入木屑里;饲养人员根据喂食区的木屑干湿程度,1-2个月将木屑翻动一次,将将喂食区的木屑与活动区的木屑互换位置,以确保发酵菌数量均匀,饲养三年后更换得到的废料。木屑为杉树和/或松木的木屑,木屑长度和厚度都小于0.5cm。每60平方米的蛇舍面积需要1-2公斤发酵菌。
所述的发酵菌是将菌种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培养物;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木屑35-50份,玉米粉20-25份,糖蜜3-8份,硫酸铜1-1.5份,磷酸二氢钾3-5份,硫酸亚铁1-2份,硫酸锌1-1.5份,尿素5-8份,碳酸氢铵5-10份。
所述的菌种,由以下重量份的菌种组成:乳酸菌8-10份、产朊假丝酵母5-8份、地衣芽孢杆菌3-5份、哈茨木霉菌3-5份、嗜热链球菌2-3份、EM菌1-2份。
所述的发酵菌的培养过程为:将培养基和菌种混合后,静置培养2-3天后,加入冲洗蛇房得到的粪便混合均匀,静置5-7天后,得到发酵菌;培养基、菌种和冲洗蛇房得到的粪便的重量比为100:(1-3):50。
实施例2
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可以制备得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1)按重量份取废蛇房垫料55份;凉粉草渣30份;木薯渣20份;稻草碎粒15份;桑枝碎粒8份;玉米棒渣碎粒6份;甘蔗渣碎粒4份;所述的凉粉草渣是凉粉加工厂利用凉粉草加工凉粉过滤得到的凉粉草渣。
(2)将废蛇房垫料、凉粉草渣、木薯渣、稻草碎粒、桑枝碎粒、玉米棒渣碎粒和甘蔗渣碎粒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3)向预混料中加入混合菌,预混料和混合菌的重量比为100:2.5;混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的重量比为1:1:1。
(4)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放入隧道发酵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28℃,有氧发酵25-35天。
(5)将发酵后的预混料经过巴氏消毒8-12小时后,得到栽培料;消毒温度为58℃-62℃。消毒后的栽培料需冷却至25℃以下才能植入双孢菇种。植入双孢菇种15天后需在栽培料上表面盖4-5cm的湿润泥土。湿润泥土是利用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打碎混合后,加入清水至充分湿润即得,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的重量比为:3:2:0.3。
所述的隧道发酵窑地面上设置有多排通气口,通气口能通入压缩空气,定时对预混料进行通氧。隧道发酵窑的地面是水泥硬化地面,地面硬化前铺设好通气管,硬化时留有通气口,通气管能将压缩气体从通气口排出。隧道发酵窑的左面、右面和里面为隔墙,顶面设置有挡雨遮阳棚。双孢菇栽培料是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将其从隧道发酵窑里面向外堆放在地面上,盖在通气口上面,通气管内的压缩气体从通气口排出,为预混料提供氧气和保持预混料发酵的温度。
所述的废蛇床垫料是在蛇房地面上铺设木屑,木屑的厚度大于10cm,木屑内均匀混合有发酵菌和玉米粉,发酵菌和玉米粉的重量比为1:(15-20);饲养人员在给蛇喂食,看到木屑上有蛇粪便时,将其埋入木屑里;饲养人员根据喂食区的木屑干湿程度,1-2个月将木屑翻动一次,将将喂食区的木屑与活动区的木屑互换位置,以确保发酵菌数量均匀,饲养三年后更换得到的废料。木屑为杉树和/或松木的木屑,木屑长度和厚度都小于0.5cm。每60平方米的蛇舍面积需要1-2公斤发酵菌。
所述的发酵菌是将菌种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培养物;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木屑35-50份,玉米粉20-25份,糖蜜3-8份,硫酸铜1-1.5份,磷酸二氢钾3-5份,硫酸亚铁1-2份,硫酸锌1-1.5份,尿素5-8份,碳酸氢铵5-10份。
所述的菌种,由以下重量份的菌种组成:乳酸菌8-10份、产朊假丝酵母5-8份、地衣芽孢杆菌3-5份、哈茨木霉菌3-5份、嗜热链球菌2-3份、EM菌1-2份。
所述的发酵菌的培养过程为:将培养基和菌种混合后,静置培养2-3天后,加入冲洗蛇房得到的粪便混合均匀,静置5-7天后,得到发酵菌;培养基、菌种和冲洗蛇房得到的粪便的重量比为100:(1-3):50。
实施例3
采用以下工艺步骤可以制备得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1)按重量份取废蛇房垫料60份;凉粉草渣40份;木薯渣25份;稻草碎粒20份;桑枝碎粒10份;玉米棒渣碎粒8份;甘蔗渣碎粒5份;
所述的凉粉草渣是凉粉加工厂利用凉粉草加工凉粉过滤得到的凉粉草渣。
(2)将废蛇房垫料、凉粉草渣、木薯渣、稻草碎粒、桑枝碎粒、玉米棒渣碎粒和甘蔗渣碎粒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3)向预混料中加入混合菌,预混料和混合菌的重量比为100:3;混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的重量比为1:1:1。
(4)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放入隧道发酵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28℃,有氧发酵25-35天。
(5)将发酵后的预混料经过巴氏消毒8-12小时后,得到栽培料;消毒温度为58℃-62℃。消毒后的栽培料需冷却至25℃以下才能植入双孢菇种。植入双孢菇种15天后需在栽培料上表面盖4-5cm的湿润泥土。湿润泥土是利用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打碎混合后,加入清水至充分湿润即得,塘泥、黄泥土和草碳土的重量比为:3:2:0.5。
所述的隧道发酵窑地面上设置有多排通气口,通气口能通入压缩空气,定时对预混料进行通氧。隧道发酵窑的地面是水泥硬化地面,地面硬化前铺设好通气管,硬化时留有通气口,通气管能将压缩气体从通气口排出。隧道发酵窑的左面、右面和里面为隔墙,顶面设置有挡雨遮阳棚。双孢菇栽培料是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将其从隧道发酵窑里面向外堆放在地面上,盖在通气口上面,通气管内的压缩气体从通气口排出,为预混料提供氧气和保持预混料发酵的温度。
所述的废蛇床垫料是在蛇房地面上铺设木屑,木屑的厚度大于10cm,木屑内均匀混合有发酵菌和玉米粉,发酵菌和玉米粉的重量比为1:(15-20);饲养人员在给蛇喂食,看到木屑上有蛇粪便时,将其埋入木屑里;饲养人员根据喂食区的木屑干湿程度,1-2个月将木屑翻动一次,将将喂食区的木屑与活动区的木屑互换位置,以确保发酵菌数量均匀,饲养三年后更换得到的废料。木屑为杉树和/或松木的木屑,木屑长度和厚度都小于0.5cm。每60平方米的蛇舍面积需要1-2公斤发酵菌。
所述的发酵菌是将菌种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培养物;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木屑35-50份,玉米粉20-25份,糖蜜3-8份,硫酸铜1-1.5份,磷酸二氢钾3-5份,硫酸亚铁1-2份,硫酸锌1-1.5份,尿素5-8份,碳酸氢铵5-10份。
所述的菌种,由以下重量份的菌种组成:乳酸菌8-10份、产朊假丝酵母5-8份、地衣芽孢杆菌3-5份、哈茨木霉菌3-5份、嗜热链球菌2-3份、EM菌1-2份。
所述的发酵菌的培养过程为:将培养基和菌种混合后,静置培养2-3天后,加入冲洗蛇房得到的粪便混合均匀,静置5-7天后,得到发酵菌;培养基、菌种和冲洗蛇房得到的粪便的重量比为100:(1-3):50。
应用实施例
1、广西某公司,利于本发明的双孢菇栽培料种植双孢菇,植入双孢菇种后,33天可以出菇,可采菇25天;双孢菇栽培成本是传统方法栽培成本的二分之一,出菇量比传统方法栽培的出菇量多五分之一,大大提高了双孢菇的种植收入。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废蛇房垫料 50-60份;
凉粉草渣 25-40份;
木薯渣 10-25份;
稻草碎粒 10-20份;
桑枝碎粒 5-10份;
玉米棒渣碎粒 3-8份;
甘蔗渣碎粒 3-5份;
所述的凉粉草渣是凉粉加工厂利用凉粉草加工凉粉过滤得到的凉粉草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双孢菇栽培料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取废蛇房垫料50-60份;凉粉草渣25-40份;木薯渣10-25份;稻草碎粒10-20份;桑枝碎粒5-10份;玉米棒渣碎粒3-8份;甘蔗渣碎粒3-5份;
(2)将废蛇房垫料、凉粉草渣、木薯渣、稻草碎粒、桑枝碎粒、玉米棒渣碎粒和甘蔗渣碎粒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3)向预混料中加入混合菌,预混料和混合菌的重量比为100:(0.5-2);混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组成,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和EM菌液的重量比为1:1:1;
(4)将预混料和混合菌混合均匀后放入隧道发酵窑中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5℃-28℃,有氧发酵25-35天;
(5)将发酵后的预混料经过巴氏消毒8-12小时后,得到栽培料;消毒温度为58℃-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发酵窑地面上设置有多排通气口,通气口能通入压缩空气,定时对预混料进行通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蛇床垫料是在蛇房地面上铺设木屑,木屑的厚度大于10cm,木屑内均匀混合有发酵菌和玉米粉,发酵菌和玉米粉的重量比为1:(15-20);饲养人员在给蛇喂食,看到木屑上有蛇粪便时,将其埋入木屑里;饲养人员根据喂食区的木屑干湿程度,1-2个月将木屑翻动一次,将将喂食区的木屑与活动区的木屑互换位置,以确保发酵菌数量均匀,饲养三年后更换得到的废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屑为杉树和/或松木的木屑,木屑长度和厚度都小于0.5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每60平方米的蛇舍面积需要1-2公斤发酵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菌是将菌种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培养物;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木屑35-50份,玉米粉20-25份,糖蜜3-8份,硫酸铜1-1.5份,磷酸二氢钾3-5份,硫酸亚铁1-2份,硫酸锌1-1.5份,尿素5-8份,碳酸氢铵5-10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由以下重量份的菌种组成:乳酸菌8-10份、产朊假丝酵母5-8份、地衣芽孢杆菌3-5份、哈茨木霉菌3-5份、嗜热链球菌2-3份、EM菌1-2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菌的培养过程为:将培养基和菌种混合后,静置培养2-3天后,加入冲洗蛇房得到的粪便混合均匀,静置5-7天后,得到发酵菌;培养基、菌种和冲洗蛇房得到的粪便的重量比为100:(1-3):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在种植平菇、鸡腿菇、金针菇和香菇中的应用。
CN201711152385.3A 2017-11-19 2017-11-19 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Withdrawn CN1077216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2385.3A CN107721630A (zh) 2017-11-19 2017-11-19 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2385.3A CN107721630A (zh) 2017-11-19 2017-11-19 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1630A true CN107721630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216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52385.3A Withdrawn CN107721630A (zh) 2017-11-19 2017-11-19 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163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9827A (zh) * 2018-07-30 2018-12-28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马铃薯专用栽培基质
CN109089824A (zh) * 2018-07-30 2018-12-28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葛根专用栽培基质
CN109169161A (zh) * 2018-07-30 2019-01-11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菜心的栽培基质
CN109220700A (zh) * 2018-07-30 2019-01-18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百香果扦插苗专用栽培基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9324A (zh) * 2011-12-12 2012-07-11 广西力源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木薯加工剩余物制备生物质燃料的方法
CN105961033A (zh) * 2016-06-30 2016-09-28 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双孢菇的方法
CN106034744A (zh) * 2016-06-23 2016-10-26 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鲍鱼菇的方法
CN106187339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桉木废料和稻草为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及制备方法
CN106260541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以桑枝为原料二次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CN106942151A (zh) * 2017-05-04 2017-07-14 广西雷村蛇场蛇业有限公司 一种蛇房免清扫和冲洗的方法
CN107244961A (zh) * 2017-05-12 2017-10-13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9324A (zh) * 2011-12-12 2012-07-11 广西力源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木薯加工剩余物制备生物质燃料的方法
CN106034744A (zh) * 2016-06-23 2016-10-26 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桑杆和甘蔗渣生产鲍鱼菇的方法
CN105961033A (zh) * 2016-06-30 2016-09-28 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双孢菇的方法
CN106187339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桉木废料和稻草为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及制备方法
CN106260541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以桑枝为原料二次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CN106942151A (zh) * 2017-05-04 2017-07-14 广西雷村蛇场蛇业有限公司 一种蛇房免清扫和冲洗的方法
CN107244961A (zh) * 2017-05-12 2017-10-13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水稻秧苗培养基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9827A (zh) * 2018-07-30 2018-12-28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马铃薯专用栽培基质
CN109089824A (zh) * 2018-07-30 2018-12-28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葛根专用栽培基质
CN109169161A (zh) * 2018-07-30 2019-01-11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菜心的栽培基质
CN109220700A (zh) * 2018-07-30 2019-01-18 广西武宣金泰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百香果扦插苗专用栽培基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7931A (zh) 以废猪圈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CN107652093A (zh) 一种马尾松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7646616A (zh) 一种花卉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7903112A (zh) 一种桉树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7912267A (zh) 一种杉树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4798601A (zh) 一种香菇的种植方法
CN105379560A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8124726A (zh) 一种桑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1033A (zh) 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双孢菇的方法
CN108633625B (zh) 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基的方法
CN106942151A (zh) 一种蛇房免清扫和冲洗的方法
CN107721630A (zh) 以废蛇房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
KR102113120B1 (ko) 우분을 이용한 굼벵이 사료 조성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방선균 배양 유기질 퇴비
CN108046866A (zh) 一种葡萄树苗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3626B (zh) 以牛圈垫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基的方法
CN103583226A (zh) 一种茶薪菇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07926607A (zh) 一种荔枝树苗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67893A (zh) 一种叶菜秧苗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CN108094125A (zh) 一种龙滩珍珠李树苗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3081A (zh) 一种香菇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CN105967774A (zh) 桉木废料和麦草为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及制备方法
CN106244491A (zh) 一种抑制枯萎病的香蕉茎叶残体腐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4736B (zh) 一种毛木耳高产栽培方法
CN107896927A (zh) 一种黄皮果树苗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