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9266A - 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9266A
CN107709266A CN201680003277.7A CN201680003277A CN107709266A CN 107709266 A CN107709266 A CN 107709266A CN 201680003277 A CN201680003277 A CN 201680003277A CN 107709266 A CN107709266 A CN 107709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ity
accessory substance
industrial
blend compositions
carbonic anhyd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32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炳桓
申铉营
金雄九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ewoo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ewoo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ewoo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ewoo Construc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09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9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4Waste materials; Refuse
    • C04B18/06Combustion residues, e.g. purification products of smoke, fumes or exhaust gases
    • C04B18/08Flue dust, i.e. fly as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4Waste materials; Refuse
    • C04B18/14Waste materials; Refuse from metallurgical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4Waste materials; Refuse
    • C04B18/16Waste materials; Refuse from building or ceramic industr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18/00Use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Treatment of agglomerated or waste materials or refuse,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18/04Waste materials; Refuse
    • C04B18/30Mixed waste; Waste of undefined com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具体地,涉及在制备利用工业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时,利用混合氢氧化钙(Ca(OH)2)和碱性混合剂的吸收液,捕集二氧化碳,生成有碳酸钙(CaCO3)的吸收液,将该吸收液作为添加剂混合在流动性混合组合物,由此实现早期强度的显现、固化材料含量的降低、冻结融解特性的改善、耐磨性的改善、流动性以及材料分离特性的改善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所述工业副产物是指,由不能用作优质土而不可避免地废弃处理的现场产生劣质土、煤炭火力发电副产物的煤炭灰、制铁工业副产物的炉渣、无钢混凝土的粉碎物、挖泥土等多种形态产生,并可用作固形物的主要骨材的所有形态的工业副产物。

Description

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具体地,涉及利用混合氢氧化钙(Ca(OH)2)和碱性混合剂的吸收液,捕集二氧化碳,生成有碳酸钙(CaCO3)的吸收液作为添加剂混合在流动性混合组合物,由此实现早期强度的显现、固化材料含量的降低、冻结融解特性的改善、耐磨性的改善、流动性以及材料分离特性的改善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建设现场的回埋或回填是主要利用现场产生的土来进行夯实。此时,根据工种,存在夯实的质量管理标准,按不同部位,其详细标准有所差异,但是,通常分为:原土层时,以在室内实验中得到的最大干燥单位重量为标准,为夯实度90%以上;原土层上部时,夯实度95%以上;铺装下部的回埋时,为夯实度95%以上;一般回填时,为夯实度95%以上;一般回埋时,为夯实度90%以上等,以根据大概粒度试验的总通过重量百分率为标准,夯实土砂中含有的通过200次筛的细颗粒成分含量规定为15~30重量%以下。
另外,以室内夯实试验中计算的最适当的含水比为标准,根据各夯实度,现场夯实含水比的允许范围为90%和95%水平以内。
在夯实区域存在问题时,由于雨水及地下水浸透等而形成孔洞及流路、荷重负荷时颗粒的重新排列等原因,而引起地基下沉,并影响临近建筑物的稳定性。这些夯实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现场土的含水比超过夯实标准或细颗粒部分含量超过标准值时,堆积或夯实时排水不顺畅,从而产生海绵现象。目前对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是,将200次筛中残留的造粒质成分进一步混合到现场土中,使最终细颗粒质含量达到标准范围15~30重量%以内,组成适当的粒度后,进行充分干燥,从而在达到含水比标准后,进行夯实施工;或者,使用将劣质土全部搬出废弃,并搬入符合标准的优质土砂的方法,但是这就会存在耗费过多时间和费用的问题。
此外,作为为了减少处理劣质土所需的费用而再利用劣质土的方法,也使用如下方法,即:首先铺设劣质土砂后,在其上面铺设固化材料,然后在添加指定量的水的状态下,进行混合夯实,最终使其固化的方法。但是,该方法是,对于整体夯实层,由于固化材料和土砂的混合不均匀,所以夯实及固化后,强度不均匀,从而不仅有加入大量的固化材料的问题,而且大部分需要利用反向铲土机等一般装备进行现场混合,因此存在施工所需时间非常长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并迅速形成低廉且高品质的夯实地基,使用于现场的发明有,将不适合夯实施工的劣质土砂粉碎后,筛选并加入到混合机,并添加固化材料进行搅拌,由此组成均匀的混合物,将其铺设在需要夯实的位置,根据需要,一边加入水,一边利用夯实装备夯实后固化,由此形成均匀的地基;或者,将劣质土砂挖掘后,按指定比率加入水和固化材料,完全搅拌后,制备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并浇注在所需位置后,不进行夯实而对其进行养护的方法等。与此相关的专利有由本申请人申请并注册的韩国专利注册公报第10-0947555号、第10-0971002号、第10-1094863号、第10-1241364号等。
另外,随着工业的发展,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浓度增加而引起地球变暖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中最大原因是在能源产业中使用的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从工业化开始的19世纪初期,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硫化氢(H2S)、硫化羰(COS)等温室气体浓度开始增加,到20世纪中期以后急剧增加。
由于这样的温室气体的增加而加速了地球变暖情况,对排放及处理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召开的有关环境和开发的联合国会议可看出,对地球变暖的国际性关注逐渐提高,包括美国和日本的发达国家,在2010年地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减少5.2%的协议等酸性气体降低方案上达成了国际性协议。特别是,引起地球变暖现象的温室气体中占有80%左右的二氧化碳的分离成为更加重要的问题。
作为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技术有,减少排放的能源节约技术、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技术、利用或固定二氧化碳的技术、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新再生能源技术等。
目前为止研究的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技术公开了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深冷法等具有现实性的方案。特别是,吸收法可容易地对大容量的气体处理,因其适合低浓度的气体分离,所以可容易地使用于大部分的生产企业和发电厂,目前正用于商业运作中。
本申请人申请并注册的韩国专利注册公报第10-1313720号等中开发的技术是捕集排放气体的二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将吸收液和排放气体进行反应,从而从其副产物得到高价原料物质-碳酸钙(CaCO3)。
但是,这样的碳酸钙(CaCO3)的利用受限,并且目前多个领域需要使用。
此外,为了得到碳酸钙(CaCO3)并将其利用,必须经过其他的脱水、干燥、粉末化工艺,所以制备费用增多,并且分离碳酸钙后的分离液直接被丢弃,从而存在引起环境污染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注册公报第10-0947555号
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注册公报第10-0971002号
专利文献3:韩国专利注册公报第10-1094863号
专利文献4:韩国专利注册公报第10-1241364号
专利文献5:韩国专利注册公报第10-1313720号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而完成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其特征是,利用混合氢氧化钙(Ca(OH)2)和碱性混合剂的吸收液,捕集二氧化碳,将生成有碳酸钙(CaCO3)的吸收液作为添加剂混合在流动性混合组合物,由此实现早期强度的显现、固化材料含量的降低、冻结融解特性的改善、耐磨性的改善、流动性以及材料分离特性的改善。
另外,本发明的另外目的是提供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其特征是,不需要单独分离碳酸钙(CaCO3),而利用吸收液本身,与劣质土及填埋煤炭灰等已有工业副产物进行混合,组成塑性凝固体,从而提高经济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是,将1~99重量%的工业副产物和1~99重量%的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进行混合,将10~95重量%的该混合物与5~90重量%的固化材料进行混合构成工业副产物混合物,相对于100重量%的上述工业副产物混合物,混合0.01~5重量%的添加剂,从而给予目标强度达到日期时所需的含水比;其中,所述工业副产物是指,由不能用作优质土而不可避免地废弃处理的现场产生的劣质土、煤炭火力发电副产物的煤炭灰、制铁工业副产物的炉渣、无钢混凝土的粉碎物、挖泥土等多种形态产生,并可用作固形物的主要骨材的所有形态的工业副产物。
此处,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是,在混合氢氧化钙(Ca(OH)2)和碱性混合剂的吸收液中捕集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钙(CaCO3)粉末的混合液。
另外,此处,上述混合液为pH值8~14。
此处,所述混合液含有10~90体积%的碳酸钙(CaCO3)粉末。
此处,所述添加剂是为了促进用于所述工业副产物的沉降时凝集及絮凝的架桥作用,选自凝集剂、凝集辅助剂以及絮凝辅助剂中的任意一种。
此处,所述凝集剂是选自金属盐、铝盐以及铁盐中的任意一种。
此处,所述铝盐是聚合氯化铝或硫酸铝。
此处,所述凝集辅助剂是选自消石灰(氢氧化钙)、苏打灰(无水碳酸钠)、氢氧化钠以及碳酸钙中的任意一种。
此处,所述絮凝辅助剂是活性硅酸系列的添加剂或“-”带电的微细胶体。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利用混合氢氧化钙(Ca(OH)2)和碱性混合剂的吸收液,捕集二氧化碳,生成有碳酸钙(CaCO3)的吸收液,将该吸收液作为添加剂混合在流动性混合组合物,由此实现早期强度的显现、固化材料含量的降低、冻结融解特性的改善、耐磨性的改善、流动性以及材料分离特性的改善。
另外,根据本发明,不需要单独分离碳酸钙(CaCO3)或脱水以及粉末化作业,利用吸收液本身,与劣质土及填埋煤炭灰等已有工业副产物进行混合,组成塑性凝固体,由此提高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碳酸钙组成的流动性填充材料的不同材龄日期的典型性的应力与变形率关系的图谱。
图2是表示碳酸钙流动性填满材料的应力-变形率曲线的图谱。
图3和图4是表示结合材料不同含量的材龄日期相关的一轴压缩强度变化,以及不同材龄日期的相对于干燥试剂的根据结合材料含量的一轴压缩强度变化的图谱。
图5是表示凝固强度的影响因素-根据水和水泥之比(W/C)的不同材龄日期的一轴压缩强度变化的图谱。
图6是表示根据不同水泥含量的材龄日期的E50的变化的图谱。
图7是表示根据不同水泥含量的一轴压缩强度的E50的变化的图谱。
图8是表示根据不同水泥含量的一轴压缩强度的Es的变化的图谱。
图9是表示根据冻结融解反复次数的一轴压缩强度变化的图谱。
图10是表示根据以28天强度为标准实施正规化的冻结融解循环的一轴压缩强度变化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
在下面的本发明说明中,关于公知性能或构成相关的具体说明被判断为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要旨时,就省略其详细说明。另外,后述的用语是考虑本发明中的性能而定义的用语,有可能会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等而不同。因此,其定义是以本说明书整体内容为基础而确定。
首先,将1~99重量%的工业副产物和1~99重量%的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进行混合,将10~95重量%的该混合物与5~90重量%的固化材料进行混合构成工业副产物混合物,在该工业副产物混合物中,调配入相对于100重量%的上述工业副产物混合物的0.01~5重量%的添加剂,从而赋予目标强度达到日期时所需的含水比。
此时,工作副产物是指,由不能用作优质土而不可避免地废弃处理的现场产生的劣质土、煤炭火力发电副产物的煤炭灰、制铁工业副产物的炉渣、无钢混凝土的粉碎物、挖泥土等多种形态产生,并可用作固形物的主要骨材的所有形态的工业副产物。
另外,为了使用工业副产物,优选为事先调查工业副产物的物理特性后,实施室内混合试验,根据工业副产物的物理特性,决定工业副产物、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以及固化材料的混合比例。
此时,混合物的混合比例优选为由1~99重量%的工业副产物、1~99重量%的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进行混合,当工业副产物不足1重量%时,起到骨材作用的大部分为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因而存在凝固体的结合强度弱的缺点,而当工业副产物超过99重量%时,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含量少,因而存在添加效果不明显的缺点;当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不足1重量%时,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含量少,因而存在添加效果不明显的缺点,而当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超过99重量%时,起到骨材作用的大部分为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因而存在凝固体的结合强度弱的缺点。
另外,为了混合工业副产物和挖泥土,优选为事先调查工业副产物和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物理特性后,实施室内混合试验,根据工业副产物和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物理特性,决定工业副产物和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混合比例。
此外,当固化材料的含量不足5重量%时,存在凝固体的强度弱的缺点;而当固化材料的含量超过90重量%时,虽然凝固体的强度变大,但是与固化材料的含量相比,存在经济性降低的缺点。
此外,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作为在混合氢氧化钙(Ca(OH)2)和碱性混合剂的吸收液中捕集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钙(CaCO3)粉末的混合液,优选为pH值8-14,含有10~90体积%的碳酸钙(CaCO3)粉末。
进一步地,添加剂是为了促进用于由胶体粉末成分的粉煤灰和造粒质成分的炉底灰构成的上述工业副产物的沉降时凝集及絮凝的架桥作用,选自凝集剂、凝集辅助剂以及絮凝辅助剂中的任意一种。此时,当添加剂不足0.01重量%时,通常为从具有“+”带电的胶体粒子表面的排斥力和分散作用的状态,改变为“-”带电状态,因而在进行凝集时,存在“-”带电量过于不足的缺点;而当超过5重量%时,就会产生“-”带电表面在外观上与“+”带电粒子一起变化的带电逆转现象,因而胶体粒子再次相互排斥,重新分散在水中,成为能够观察到白色浑浊物质悬浮现象的再分散(再稳定化)状态,因而存在凝集效果降低的缺点。
另外,凝集剂优选使用选自金属盐、铝盐、铁盐中的任意一种,其目的是发挥在工业副产物中添加混合液时产生的胶体带电的中和能力和胶体粒子相互结合的架桥能力,并为了容易地加水分解,形成带“+”电荷的聚合物。此时,铝盐优选使用液体/固体聚合氯化铝或液体/固体硫酸铝,其目的是改善工业副产物沉降后产生的混浊上清液的水质,从而预防除去上清液时的周边污染。
当凝集辅助剂是金属盐时,将金属盐加入水中会降低pH,降至所需以下时,会弱化凝集剂的作用能力,因此为了保持一定水准的pH,可以在产业副产物中加入凝集辅助剂,所述凝集辅助剂优选使用选自消石灰(氢氧化钙)、苏打灰(无水碳酸钠)、氢氧化钠以及碳酸钙中任意一种。通过凝集工业副产物中含有的极少浓度的胶体成分来改善沉降特性时,为了补充水中的“-”带电胶体的不足部分,可加入絮凝辅助剂,所述絮凝辅助剂优选使用活性硅酸系列的添加剂或“-”带电的微细胶体。
下面以实验例为基础说明本发明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的效果。
《应力与变形率关系、一轴压缩强度以及强度常数变化实验》
首先,在二氧化碳捕集工艺中产生的碳酸钙由于受到处理溶液的影响,以200~300%的高含水比状态存在。因此,混合试验时,为了将早期条件调整为一致,将以湿润状态入水的碳酸钙放置24小时以上,直至沉降结束,然后除去上清水之后,测定含水比。测定的含水比相当于平均130±5%的范围。之后,加入湿润状态的原试剂重量对比物和水泥,在搅拌机搅拌15分钟,以进行彻底搅拌。用作结合材料的水泥或固化材料的存在方式非常多样,因此实验的标准是使用普通波特兰水泥(OPC)。为了用作流动性混合组合物,需要在铺设后容易流动,为此,参照文献计算出流量200mm的流量值标准,这是因为虽然用作良好填充用材料的最低流量值为150mm,但是作为填满材料使用流动性混合组合物时,高流量值才能顺利填满,并作业性容易。因此,在湿润状态的碳酸钙试剂中加入指定重量的水泥进行搅拌后测定流量,阶段性地加入水至达到200mm,反复进行再搅拌过程,以制成试剂。完成混合的试剂的最终流量值相当于200±10mm的误差范围。试件是利用Φ5cm×H10cm的EP模具,按着不同材龄日期,分别制作5个,数据分析时,将除了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外的三个数据的平均值用于分析。不同材龄日期的混合试验条件如下表1所示。
表1
<应力与变形率关系>
图1表示由碳酸钙组成的流动性填充材料的不同材龄日期的典型的应力与变形率关系。对于材龄日期短的试件,由于没有完全凝固,在大变形率条件下,或多或少会出现破坏,其形式相当于膨胀(bulging)形态的压缩破坏。另外,随着材龄日期的增加,破坏形式呈现脆性破坏(brittle)现场,破坏时的变形率值显示变小的倾向。这与现有研究结果公开的多种材料组成的流动性填满材料的情况非常相似。另外,显示明显的脆性破坏情况的时间点推测为大约达到材龄7天的时间点。
图2表示碳酸钙流动性填满材料的应力与变形率曲线。当结合材料的含量小时,即使完成凝固之后,也看不出明显的破坏点,但是当混合相对于干燥试剂的约50%重量以上的结合材料时,显示更加明显的脆性破坏现象,并且达到破坏的变形率水平也显示降低的倾向。
<一轴压缩强度>
图3和图4表示根据结合材料不同含量的材龄日期的一轴压缩强度变化,以及根据不同材龄日期的相对于干燥试剂的结合材料含量的一轴压缩强度变化。根据东京都土木明细单,当普通流动性填满材料的共用负载的情况,需要约1.3kgf/cm2的一轴压缩强度值,材龄为28天以上时需要5.5kgf/cm2,不需要重新挖掘的永久性凝固体的一轴压缩强度值需要10.0kgf/cm2以上(Amon,1990)。根据以上标准来分析实验结果时,推断能够满足最小共用负载值的结合材料需求量是干燥碳酸钙重量的34.5%以上。另外,可以认为,在材龄28天以内,一轴压缩强度所需的结合材料的含量是约69%,为了将碳酸钙用作不需要重新挖掘的永久性凝固体,需要90%以上的结合材料含量。
图5表示根据凝固强度的影响因素-水和水泥之比(W/C)的不同材龄日期的一轴压缩强度变化。在试剂组成阶段,将有效利用流动性填充材料的最小流量值固定为200±10mm,因而图5的结果为确保所需强度的水和水泥之比的最大水平。
从分析结果可以确认,确保共用负载水平的最大W/C为380%以内,确保材龄28天的标准一轴压缩强度水平的强度的最大W/C为200%以内,并且确保不需要重新挖掘的永久性强度水平-10kg/cm2的W/C为约140%以内。
从如上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可以决定确保利用碳酸钙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的所需强度水平的水泥含量以及水和水泥之比。
<强度常数变化>
为了实际应用流动性填满材料,需要计算出设计所需的强度常数。典型的强度常数可以是切线弹性系数Eo、破坏时变形率的割线系数Es以及最大变形率的50%水平的割线弹性系数E50。其中,切线弹性系数Eo可能过度评价刚性,割线弹性系数Es可能过小评价刚性,因此一般来说广泛使用E50值,为了非常保守的设计,也可使用Es值。
图6表示根据不同水泥含量的材龄日期的E50的变化。实验结果表示,水泥含量高时,E50值就会大,随着材龄日期增长,增加幅度也会变大。
图7表示根据不同水泥含量的一轴压缩强度的E50的变化。一轴压缩强度和E50显示相互非线性的相关性,这样的趋势表示固化材料的含量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图8是作为参照用,表示Es的变化。与E50相比,Es的值较小,但是随着材龄日期的整体变化显示与E50几乎相似的趋势。
《冻结融解实验》
流动性混合组合物主要用作填满材料,填充材料用作位于涂覆铺设体下部或土层下部的暗渠及管路的回埋,因此在反复经历夏季和冬季的国内条件下,有必要了解冻结融解相关的凝固体的强度变化。因此,本发明中,以指定混合比组成的碳酸钙流动性填满材料为对象,以最初28天的养护时间点为标准,反复实施90次循环的冻结融解试验,并测定强度变化。
冻结是在大型冷库中-40℃状态下进行24小时,融解过程是重新在恒温恒湿槽中以40℃进行24小时,由此完成一个循环。对于分别经过10个循环的试件,进行一轴压缩试验。
冻结融解过程可能会受到试件内部包括的含水量的影响,因此,在本实验中,使试剂含水比W/C从75%到600%为止进行变化,以制作试件。
表2
在使用于回埋或回填的流动性填充材料的情况,冻解时的材料稳定性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被判断为反复的冻结和融解时的结构稳定性存在问题时,就要构想使其保持适当的安全率,从而使其稳定使用。
该冻结融解实验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实施的,图9表示根据冻结融解反复次数的一轴压缩强度变化。在国内的情况下,一年有四季,所以实际上一个冻结融解循环表示一年。
实验结果表示,当固化材料含量小时和一轴压缩强度小时,随着冻结融解循环的强度变化的偏差较小。这是指,如前节所述,经过材龄28天之后,其强度仍增加至56天,强度显现机理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生,在此过程中一定会发生水的反应,因此对冻结融解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并且,为了显现更高的强度,加入大量的水泥时,为确保相同流量值而需要增加水的加入量,因此在冻结时会受到更大影响。
图10是表示根据以28天强度为标准实施正规化的冻结融解循环的一轴压缩强度变化,将其以年度换算判断时,就会到流动性填充结束后约10年为止,因强度显现所需的水的影响而产生约60%为止的强度降低,之后以约20年为周期,显示强度反复增加减少的倾向。
本发明可以实施多种变形,并可以采取多种形态,上述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仅仅记载了其特别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详细说明中提及的特别形态,相反,应该理解为包括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形物、均等物、以及代替物。

Claims (9)

1.一种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1~99重量%的工业副产物和1~99重量%的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进行混合以得到混合物,将10~95重量%的该混合物与5~90重量%的固化材料进行混合构成工业副产物混合物,在所述工业副产物混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的所述工业副产物混合物,混合0.01~5重量%的添加剂,从而赋予目标强度达到日期时所需的含水比;其中,所述工业副产物是指,如由不能用作优质土而不可避免地废弃处理的现场产生的劣质土、煤炭火力发电副产物的煤炭灰、制铁工业副产物的炉渣、无钢混凝土的粉碎物、挖泥土的多种形态产生,并能够用作固形物的主要骨材的所有形态的工业副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是,在混合氢氧化钙(Ca(OH)2)和碱性混合剂的吸收液中捕集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钙(CaCO3)粉末的混合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的pH值为8~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含有10~90体积%的碳酸钙(CaCO3)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是为了促进用于所述工业副产物的沉降时凝集及絮凝的架桥作用,选自凝集剂、凝集辅助剂、以及絮凝辅助剂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集剂是选自金属盐、铝盐以及铁盐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盐是聚合氯化铝或硫酸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集辅助剂是选自消石灰、苏打灰、氢氧化钠以及碳酸钙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辅助剂是活性硅酸系列的添加剂或“-”带电的微细胶体。
CN201680003277.7A 2016-04-25 2016-04-27 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 Pending CN1077092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50061A KR101701996B1 (ko) 2016-04-25 2016-04-25 이산화탄소 포집 부산물을 이용한 유동성 혼합조성물
KR10-2016-0050061 2016-04-25
PCT/KR2016/004374 WO2017188469A1 (ko) 2016-04-25 2016-04-27 이산화탄소 포집 부산물을 이용한 유동성 혼합조성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9266A true CN107709266A (zh) 2018-02-16

Family

ID=5815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3277.7A Pending CN107709266A (zh) 2016-04-25 2016-04-27 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01996B1 (zh)
CN (1) CN107709266A (zh)
WO (1) WO201718846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0290A (zh) * 2018-11-02 2019-02-12 山西大学 一种混凝土预制品增强固碳的加工方法
CN113816659A (zh) * 2021-09-17 2021-12-21 天津中晶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碳捕捉和碳固化技术制备轻质装饰板材的方法
CN114477825A (zh) * 2022-03-01 2022-05-13 徐州无废城市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改性提质协同二氧化碳矿化减排的方法、改性粉煤灰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6829A1 (ko) * 2017-05-24 2018-11-29 (주)노빌 이산화탄소 포집 탄산칼슘이 포함된 저분체 고유동 콘크리트 조성물
KR101932508B1 (ko) * 2018-08-20 2018-12-26 (주)대우건설 이산화탄소 포집 부산물을 이용한 이산화탄소 저장 시멘트 조성물 및 제조 방법
KR102064767B1 (ko) * 2019-03-08 2020-01-10 조대호 컬러 지중매설관 유동성 채움재, 그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KR102262518B1 (ko) * 2019-05-29 2021-06-09 주식회사 인트켐 자기치유형 충진재를 이용한 친환경 지반채움재 조성물
KR102528249B1 (ko) 2022-04-05 2023-05-03 (주)대우건설 보수·보강 모르타르 조성물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3862B1 (ko) * 2007-02-26 2008-03-17 (주)두원씨앤씨 석회계 고화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하천제방 보수 및 보강공법
KR100947555B1 (ko) * 2009-06-12 2010-03-12 (주)대우건설 고유동성 매립석탄회 혼합조성물
KR101241364B1 (ko) * 2012-08-14 2013-03-11 (주)대우건설 미분말의 특성과 함량에 따른 유동성 혼합 조성물 제조방법
KR101313720B1 (ko) * 2013-08-09 2013-10-01 극동환경화학 주식회사 생석회를 이용한 배출가스 이산화탄소 제거 장치
CN103467024A (zh) * 2013-09-02 2013-12-25 江苏翔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垃圾治理与再利用技术
KR20150114771A (ko) * 2014-04-02 2015-10-13 주영에스티에스(주) 산업부산물을 활용한 연약지반용 고화재 조성물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71002B1 (ko) 2009-11-05 2010-07-20 (주)대우건설 유동성 매립석탄회 혼합조성물을 이용한 호안 축조공법
KR101094863B1 (ko) 2011-09-06 2011-12-16 (주)대우건설 석탄회를 골재로 사용하는 고형물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3862B1 (ko) * 2007-02-26 2008-03-17 (주)두원씨앤씨 석회계 고화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하천제방 보수 및 보강공법
KR100947555B1 (ko) * 2009-06-12 2010-03-12 (주)대우건설 고유동성 매립석탄회 혼합조성물
KR101241364B1 (ko) * 2012-08-14 2013-03-11 (주)대우건설 미분말의 특성과 함량에 따른 유동성 혼합 조성물 제조방법
KR101313720B1 (ko) * 2013-08-09 2013-10-01 극동환경화학 주식회사 생석회를 이용한 배출가스 이산화탄소 제거 장치
CN103467024A (zh) * 2013-09-02 2013-12-25 江苏翔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垃圾治理与再利用技术
KR20150114771A (ko) * 2014-04-02 2015-10-13 주영에스티에스(주) 산업부산물을 활용한 연약지반용 고화재 조성물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0290A (zh) * 2018-11-02 2019-02-12 山西大学 一种混凝土预制品增强固碳的加工方法
CN113816659A (zh) * 2021-09-17 2021-12-21 天津中晶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碳捕捉和碳固化技术制备轻质装饰板材的方法
CN114477825A (zh) * 2022-03-01 2022-05-13 徐州无废城市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改性提质协同二氧化碳矿化减排的方法、改性粉煤灰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88469A1 (ko) 2017-11-02
KR101701996B1 (ko) 2017-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9266A (zh) 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副产物的流动性混合组合物
CN109853310A (zh) 一种疏浚淤泥工业废渣复合固化轻质土及路基分层填筑施工方法
CN112028591B (zh) 一种赤泥基现浇轻质土直立式路基的施工方法
CN102703086A (zh) 一种无机类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440617B (zh) Artificial ston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4556887B (zh) 水泥稳定基层材料、制备、应用和道路基层的制备方法
CN101805161B (zh) 钻井固体废弃物制免烧砖胶结剂
CN110593036A (zh) 一种利用高含水率工程弃土制备路基填料的方法
Bakaiyang et al. Re-use in road construction of a Karal-type clay-rich soil from North Cameroon after a lime/cement mixed treatment using two different limes
KR20150016465A (ko) 순환골재를 이용한 투수성 콘크리트 조성물과 이를 이용한 투수콘크리트 도로 포장방법
JP6032013B2 (ja) 軟弱土改良材、これを用いた軟弱土の改良方法及び軟弱地盤の改良方法
CN105801029B (zh) 一种混凝土新生产方法
CN107935627B (zh) 一种基于矿渣的胶凝材料在公路高填方中的施工方法
CN106747161A (zh) 专用土体稳定剂资源化处理市政污泥制造的道路基层混合料
CN113636809A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集料填筑材料
RU2445285C2 (ru) Состав грунтобетонной смеси, грунтобетонное основание дорожной одежды, способ е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TWI434818B (zh)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stone
Shaaban Sustainability of excavation soil and red brick waste in rammed earth
CN109293313A (zh) 一种淤泥砖及其制备工艺
Ayininuola et al. Bone ash impact on soil shear strength
CN103351126A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浆材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132045A (ja) 工事用充填材
CN103161119B (zh) 一种变废为宝旧路改造的新方法
Kirubakaran et al. Utilization of pelletized fly ash aggregate to replace the natural aggregate: a review
CN107572987A (zh) 一种泥浆改性剂和工程泥浆的改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