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97092A -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97092A
CN107697092A CN201710740545.XA CN201710740545A CN107697092A CN 107697092 A CN107697092 A CN 107697092A CN 201710740545 A CN201710740545 A CN 201710740545A CN 107697092 A CN107697092 A CN 107697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train
train wheel
release link
hydraulic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05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7405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970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97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70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7/00Rail vehicles equipped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5/00Apparatus for placing vehicles on the track; Derailers; Lifting or lowering rail vehicle axles or wheels
    • B61K5/02Devices secured to the vehicles; Turntables integral with the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安装于火车底盘上,包括安装于火车底盘一侧的副撑杆、第二液压拉杆和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液压拉杆和第二液压缸的连接点转动连接,第一液压拉杆的另一侧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与火车底盘的一侧转动安装,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一液压拉杆的一侧有主撑杆,主撑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液压缸和火车轮。本发明提供的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作用,可以实现火车轮的抬起和降落,有效地实现火车轮在不同规矩车轮之间的切换,实现不同轨距轨道的连续行驶,降低了运输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设有该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的双轨距火车。

Description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背景技术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铁路已经成为货物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
在亚洲,尽管有一条亚欧大陆桥铁路可以穿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能够到达欧洲或非洲,但是每次中国货物在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时,海关都要囤积货物等候数日,将集装箱上货柜重新吊装到另一个国家的火车底盘上,继续向西运到土库曼斯坦或阿塞拜疆,之后,又要将集装箱货物换到轨距不一的土耳其火车上,沿着欧亚铁路土西新干线到达欧洲的西班牙等国。
各国铁路轨距的标准不一,造成了铁路运输线路的不畅通,而用集装箱方式来解决,既提高了运输成本,又大大增加了运输时间。
因此,如何省略使用集装箱吊装,使得火车直接在不同的轨距上行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轨距火车,能够直接在不同的轨距的铁路上行驶,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运输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安装于火车底盘上,包括:安装于所述火车底盘的一侧底端的副撑杆,所述副撑杆靠近所述火车底盘的三分之一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拉杆,所述第二液压拉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拉杆,所述第一液压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拉杆与所述第一液压拉杆的连接点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
所述第一液压拉杆远离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液压拉杆的一侧有主撑杆,所述主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缸、第三复位杆和所述第一转动杆;
所述第三复位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复位杆,所述第二复位杆远离所述第三复位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复位杆,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体底端固定有连接块,且所述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车轮横杆,所述车轮横杆的两端用于安装火车轮,所述第一复位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液压拉杆和所述第二液压拉杆的连接点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杆靠近所述第三复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撑杆为倒T字形结构,且所述主撑杆的T字形结构的水平部位分别转动安装有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三复位杆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杆为弯折形结构,所述第二复位杆靠近所述第三复位杆的部位弯折,且所述第二复位杆的弯折处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为L字形结构,所述支撑块分为倾斜部分和竖直部分,所述倾斜部分与所述车轮横杆的中间部位转动安装,所述竖直部分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火车轮位于所述车轮横杆的一侧。
一种双轨距火车,包括:火车底盘,内轮对和外轮对;且所述内轮对和所述外轮对中至少一组轮对通过如上述的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火车底盘上。
优选的,所述内轮对包括第二火车轮和第三火车轮,所述外轮对包括第一火车轮和第四火车轮。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通过第一液压缸实现主撑杆的升起和降落,调节火车轮的高度,并且在火车轮收起的时候支撑火车底盘;通过第二液压缸实现第一液压拉杆和第二液压拉杆的活动,从而使副撑杆抬起或降落,实现火车轮的抬起和降落,可以有效地实现火车轮在不同轨距车轮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双轨距火车在不同轨距轨道的行驶,省略了集装箱吊装的环节,降低了运输成本,也大大减少了运输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的车轮放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的车轮收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的车轮布局结构示意图。
其中:1火车底盘、2副撑杆、3第二复位杆、4第一复位杆、5火车轮、6车轮横杆、7支撑块、8连接块、9第三复位杆、10第一液压缸、11主撑杆、12第一转动杆、13第二转动杆、14第一液压拉杆、15第二液压缸、16第二液压拉杆、17为第一火车轮、18为第二火车轮、19为第三火车轮、20为第四火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安装于火车底盘1上,包括:安装于火车底盘1的一侧底端的副撑杆2,所述副撑杆2靠近火车底盘1的三分之一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拉杆16,第二液压拉杆16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拉杆14,第一液压拉杆14的另一端与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第二液压拉杆16与第一液压拉杆14的连接点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5;
第一液压拉杆14远离第二液压缸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杆13,第二转动杆13的一端与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2,第二转动杆13远离第一液压拉杆14的一侧有主撑杆11,主撑杆11的一端与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缸10、第三复位杆9和所述第一转动杆12;
第三复位杆9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复位杆3,所述第二复位杆3远离第三复位杆9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复位杆4,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缸体底端固定有连接块8,且副撑杆2的另一端与连接块8转动连接,连接块8远离第一液压缸10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块7,支撑块7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车轮横杆6,车轮横杆6的两端用于安装火车轮5,第一复位杆4的另一端与车轮横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液压缸15通过活塞杆与第一液压拉杆14和第二液压拉杆16的连接点转动连接,通过第二液压缸15的作用可以使得第一液压拉杆14和第二液压拉杆16拉动副撑杆2。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复位杆3靠近第三复位杆9的一端与第一液压缸10的缸体转动连接,使得第一液压缸10的作用拉动第二复位杆3和第一复位杆4,从而使整个火车轮5被折叠收起。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主撑杆11为倒T字形结构,且主撑杆11的T字形结构的水平部位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2和第三复位杆9的一端。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复位杆3为弯折形结构,第二复位杆3靠近第三复位杆9的部位弯折,且第二复位杆3的弯折处与第一液压缸10的缸体转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7为L字形结构,支撑块7分为倾斜部分和竖直部分,倾斜部分与车轮横杆6的中间部位转动安装,所述竖直部分与所述连接块8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火车轮5位于所述车轮横杆6的同一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规矩火车,包括:火车底盘1,内轮对和外轮对;且内轮对和外轮对中至少一组轮对通过上述的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火车底盘1上。内轮对包括第二火车轮18和第三火车轮19,外轮对包括第一火车轮17和第四火车轮20。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中国通往欧洲的标准轨火车,第二火车轮18和第三火车轮19组成的内轮对为原有车轮,为标准轨的火车轮,再增加一组外轮对,即第一火车轮17和第四火车轮20,为宽轨火车轮;第一火车轮17和第四火车轮20可以在第二复位杆3和第一复位杆4的作用下进行折叠收起,通过第二液压缸15的作用使得第一液压拉杆14和第二液压拉杆16拉动副撑杆2,副撑杆2使得第一液压缸10抬起,在第一液压缸10抬起的过程中主撑杆11折叠收起,在主撑杆11的T形结构作用下使得第三复位杆9拉动第二复位杆3和第一复位杆4,从而使得整个火车轮5被折叠收起。
当在中国行驶时第一车轮17和第四火车轮20向上收起,到阿拉山口出境时第一车轮17和第四火车轮20下降压在宽轨上,将原来的标准轨车轮18和19举离轨道,从而切换成宽轨运行模式,到达土耳其后将宽轨车轮17和20收起,切换成标准轨运行模式,因此,这样火车就可以从中国到欧洲畅通无阻,通过机构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不同轨距的行驶,方便了火车的运行,降低了运输成本。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二,中国通过越南、柬埔寨、泰国或缅甸的标准轨火车,第一火车轮17和第四火车轮20组成的外轮对为原有车轮,为标准轨的火车轮,再增加一组内轮对,即第二火车轮18和第三火车轮19,为窄轨火车轮,第二火车轮18和第三火车轮19可以在第二复位杆3和第一复位杆4的作用下进行折叠收起,通过第二液压缸15的作用使得第一液压拉杆14和第二液压拉杆16拉动副撑杆2,副撑杆2使得第一液压缸10抬起,在第一液压缸10抬起的过程中主撑杆11折叠收起,在主撑杆11的T形结构作用下使得第三复位杆9拉动第二复位杆3和第一复位杆4,从而使得整个火车轮5被折叠收起。
当在中国行驶时第二火车轮18和第三火车轮19向上收起,标准轨车轮第一火车轮17和第四火车轮20运行,到出境时第二火车轮18和第三火车轮19下降压在窄轨上,将原来的标准轨距车轮17和20举离轨道,从而切换成窄轨运行模式,到达越南、柬埔寨、泰国或缅甸等地,这样通过机构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不同轨距的行驶,方便了火车的运行,降低了运输成本。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火车底盘(1)上,包括:安装于所述火车底盘(1)一侧的底端的副撑杆(2),所述副撑杆(2)靠近所述火车底盘(1)的三分之一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拉杆(16),所述第二液压拉杆(16)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拉杆(14),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的另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拉杆(16)与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的连接点处转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5);
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远离所述第二液压缸(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杆(13),所述第二转动杆(13)的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2),所述第二转动杆(13)远离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的一侧有主撑杆(11),所述主撑杆(11)的一端与所述火车底盘(1)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液压缸(10)、第三复位杆(9)和所述第一转动杆(12);
所述第三复位杆(9)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复位杆(3),所述第二复位杆(3)远离所述第三复位杆(9)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复位杆(4),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缸体底端固定有连接块(8),且所述副撑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8)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8)远离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车轮横杆(6),所述车轮横杆(6)的两端用于安装火车轮(5),所述第一复位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轮横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缸(15)通过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液压拉杆(14)和所述第二液压拉杆(16)的连接点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杆(3)靠近所述第三复位杆(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缸体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撑杆(11)为倒T字形结构,且所述主撑杆(11)的T字形结构的水平部位分别转动安装有所述第一转动杆(12)和所述第三复位杆(9)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杆(3)为弯折形结构,所述第二复位杆(3)靠近所述第三复位杆(9)的部位弯折,且所述第二复位杆(3)的弯折处与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缸体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7)为L字形结构,所述支撑块(7)分为倾斜部分和竖直部分,所述倾斜部分与所述车轮横杆(6)的中间部位转动安装,所述竖直部分与所述连接块(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车轮(5)位于所述车轮横杆(6)的同一侧。
8.一种双轨距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火车底盘(1),内轮对和外轮对;且所述内轮对和所述外轮对中至少一组轮对通过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火车底盘(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轨距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对包括第二火车轮(18)和第三火车轮(19),所述外轮对包括第一火车轮(17)和第四火车轮(20)。
CN201710740545.XA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Pending CN1076970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0545.XA CN107697092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0545.XA CN107697092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7092A true CN107697092A (zh) 2018-02-16

Family

ID=6116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0545.XA Pending CN107697092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970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4992A (zh) * 2018-07-19 2018-12-0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止摆装置及具有其的悬挂式列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06324B2 (de) * 1977-02-15 1979-09-06 Walter Schneider Gmbh & Co Kg Maschinen- U. Transportgeraetebau, 5653 Leichlingen Einrichtung an einem wahlweise auf Schienen mittels paarweise angeordneten Schienenführungen oder auf der Straße mittels Straßenrädern fortbewegbaren Fahrzeug
CH683979A5 (de) * 1990-10-29 1994-06-30 Stadler Fahrzeuge Ag Fahrgestell mit Schienenrädern zur Montage an ein Strassenfahrzeug.
JPH0853006A (ja) * 1994-08-11 1996-02-27 Nissei Kk 軌陸作業車の軌道走行装置
JPH08258521A (ja) * 1995-03-22 1996-10-08 Nippon Densetsu Kogyo Co Ltd 軌陸式作業車用走行装置
DE19643240C1 (de) * 1996-10-19 1998-03-12 Schaeff Karl Gmbh & Co Straßen- und schienenverfahrbares Arbeitsfahrzeug
CN202911488U (zh) * 2012-11-30 2013-05-01 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导向连杆装置及铁路公路两用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06324B2 (de) * 1977-02-15 1979-09-06 Walter Schneider Gmbh & Co Kg Maschinen- U. Transportgeraetebau, 5653 Leichlingen Einrichtung an einem wahlweise auf Schienen mittels paarweise angeordneten Schienenführungen oder auf der Straße mittels Straßenrädern fortbewegbaren Fahrzeug
CH683979A5 (de) * 1990-10-29 1994-06-30 Stadler Fahrzeuge Ag Fahrgestell mit Schienenrädern zur Montage an ein Strassenfahrzeug.
JPH0853006A (ja) * 1994-08-11 1996-02-27 Nissei Kk 軌陸作業車の軌道走行装置
JPH08258521A (ja) * 1995-03-22 1996-10-08 Nippon Densetsu Kogyo Co Ltd 軌陸式作業車用走行装置
DE19643240C1 (de) * 1996-10-19 1998-03-12 Schaeff Karl Gmbh & Co Straßen- und schienenverfahrbares Arbeitsfahrzeug
CN202911488U (zh) * 2012-11-30 2013-05-01 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导向连杆装置及铁路公路两用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4992A (zh) * 2018-07-19 2018-12-0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止摆装置及具有其的悬挂式列车
CN108944992B (zh) * 2018-07-19 2019-08-23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止摆装置及具有其的悬挂式列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2147B (zh) 一种钢箱梁架设方法
CN106436586A (zh) 单双线铁路桥梁拆换机
CN103419809B (zh) 自制动斜井防跑车装置
CN206736635U (zh)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疏散检修平台
CN103074829B (zh) 一种铁路道岔换铺工法及其铁路道岔铺轨机组
CN101775764A (zh) 悬吊运载交通轨道
CN107916622A (zh)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隧道口架梁的大吨位架桥机
CN203237254U (zh) 自制动斜井防跑车装置
CN107697092A (zh) 一种火车轮升降调节装置及双轨距火车
CN204753406U (zh) 一种客运专线施工用双轨自锚式菱形挂篮
CN204548113U (zh) 含架梁支撑的多油缸支腿组合式低位运梁车
CN104695338A (zh) 含架梁支撑的多油缸支腿组合式低位运梁车
CN207015096U (zh) 可以快速上下道的公铁两用车辆
CN203681572U (zh) 一种斜井防跑车装置
CN104929000A (zh) 一种节段式铁路铺轨机组及其组装方法
BG98757A (en) Railway goods wagon
CN201809682U (zh) 悬吊运载交通轨道
CN209853575U (zh) 一种应用于岸桥中的新型大梁
CN112660166B (zh) 一种隧道内双股道混凝土罐车不占道倒运方法
CN204098559U (zh) 一种路边停车装置
CN103991795A (zh) 单轨运输装置
CN104727193B (zh) 一种节段式铁路铺轨机组及其运输方法
CN102904194A (zh) 一种绝缘折臂拱桥式对接跨越车
RU2247672C2 (ru)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ое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крупногабаритных грузов
CN103009945B (zh) 导向轮机构及铁路公路两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