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93236B - 轮椅 - Google Patents

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93236B
CN107693236B CN201710650095.5A CN201710650095A CN107693236B CN 107693236 B CN107693236 B CN 107693236B CN 201710650095 A CN201710650095 A CN 201710650095A CN 107693236 B CN107693236 B CN 1076932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wheelchair
bent
fram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00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93236A (zh
Inventor
板野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WAN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WAN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WAN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WAN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93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3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93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93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08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foldable
    • A61G5/0808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foldable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folding direction
    • A61G5/0816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foldable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folding direction folding side to side, e.g. reducing or expanding the overall width of the wheelchair
    • A61G5/0825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foldable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folding direction folding side to side, e.g. reducing or expanding the overall width of the wheelchair comprising a scissor-type frame, e.g. having pivoting cross bars for enabling fo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08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foldable
    • A61G5/0808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foldable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folding direction
    • A61G5/0816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foldable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folding direction folding side to side, e.g. reducing or expanding the overall width of the wheel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andcart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轮椅具有一对连杆棒(22),该一对连杆棒(22)以借助转动轴(35)而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且相互交叉而构成X状的X状连杆(21)。连杆棒(22)具有:棒中间部(23),其具有转动轴(35);以及棒上部(24)和棒下部(27),它们分别以棒中间部(23)的两端位置为第一弯折部(29)和第二弯折部(30)、且从第一弯折部(29)和第二弯折部(30)朝互不相同的方向弯折,在X状连杆(21)折叠后的状态下,棒中间部(23)以铅直姿势且呈直线状地相互重叠,并且,在铅直姿势的棒中间部(23)的两侧、且在相对于棒中间部(23)弯折的棒上部(24)与棒下部(27)之间的区域分别形成有用于配置中间框架(15)的框架配置区域(40)。

Description

轮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35U.S.C.§119主张2016年8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56407的优先权。通过引用而将该申请的内容全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折叠的轮椅。
背景技术
以往,如图10所示的轮椅通过使左右的对置的两侧框架101相互接近而能够折叠。对于现有的轮椅而言,一对两侧框架101由X状连杆121连结,利用该X状连杆121能够对轮椅进行折叠。
图10的轮椅的X状连杆121具有一对连杆棒122。各连杆棒122在中间部相互交叉,并在该连杆棒122的交叉部133以借助转动轴而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轴固定。各连杆棒122的下端以两侧框架101的下框架111为轴而能够倾转地与下框架111连结。另外,在各连杆棒122的上端固定有座部框架106。在将轮椅展开时,一对两侧框架101以分离的方式进行动作,从而使得一对连杆棒122的上端以分离的方式进行动作,并使得在该连杆棒122的上端的座部框架106配置的座部坐垫107张紧而形成供轮椅的使用者就坐的座部105。另外,在对轮椅进行折叠时,若两侧框架彼此以接近的方式进行动作,则X状连杆121转动而使得连杆棒122的上端彼此和下端彼此相互接近,从而将轮椅折叠起来。
本发明的发明人开发出了如下轮椅:在使得一对两侧框架接近而折叠后的状态下,能够使得轮椅的横向宽度小于现有轮椅的横向宽度而紧凑地进行收纳(参照国际公开第WO2007/007811号)。图11是示出该轮椅展开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2是示出使得图11的轮椅的一对两侧框架201接近而折叠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1、图12所示的轮椅的X状连杆221的连杆棒222的中间部弯曲。另外,图12的轮椅在使得一对两侧框架201接近的状态下将座部框架207和X状连杆221的上下端收纳于两侧框架201的内侧,由此使得折叠后的轮椅的横向宽度减小。
但是,对于图12所示的轮椅而言,在X状连杆221折叠后的状态下,连杆棒222的交叉部233的两侧因弯曲的连杆棒222而变窄。图中所示的轮椅的一对中间框架215分别配置于该连杆棒222的交叉部233的两侧,但是,如果两侧框架201相互过度接近,则中间框架215会与连杆棒222接触而妨碍动作。换言之,使一对两侧框架201相互接近而进行折叠时的轮椅的横向宽度的大小受到弯曲的连杆棒222的限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收纳性较高的轮椅,该轮椅在使得一对两侧框架接近而折叠后的状态下进一步缩小了其横向宽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轮椅具有:驱动轮;一对两侧框架,所述驱动轮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该一对两侧框架的外侧;折叠连杆,其能够以使得所述一对两侧框架相互接近的方式进行折叠、且将该一对两侧框架连结;一对座部框架,它们与所述折叠连杆的上端连结;以及挠性的座部坐垫,其两侧分别与所述一对座部框架连结,所述折叠连杆具有一对连杆棒,该一对连杆棒以借助转动轴而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且相互交叉而构成X字状的X状连杆,所述两侧框架具有:水平姿势的下框架,其将所述连杆棒的下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以及中间框架,其位于所述下框架的上方、且配置为与下框架平行,所述轮椅的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连杆棒分别具有:棒中间部,其具有所述转动轴;以及棒上部和棒下部,它们分别将所述棒中间部的两端位置作为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并从该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朝互不相同的方向弯折,所述棒上部的上端与所述座部框架连结,所述棒下部的下端以能够倾转的方式与所述下框架连结,在所述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各棒中间部以铅直姿势而彼此重叠,并且,在铅直姿势的该棒中间部的两侧、且在相对于该棒中间部弯折的所述棒上部和所述棒下部之间的区域分别设置有用于配置所述中间框架的框架配置区域。
上述轮椅具有以下特点:在利用折叠连杆使一对两侧框架接近而进行折叠时,能够减小其横向宽度。这是因为:在轮椅折叠时,在形成折叠连杆的X状连杆的连杆棒的铅直姿势的棒中间部的两侧、且在棒上部和棒下部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供两侧框架的中间框架配置的框架配置区域。轮椅将中间框架配置于该框架配置区域,当轮椅折叠时,能够使得中间框架不与连杆棒接触而妨碍动作,能够将中间框架配置于更靠轮椅中央的位置。即,通过将两侧框架配置于更靠轮椅中心的位置,能够减小折叠后的轮椅的横向宽度。
另外,设置有框架配置区域的结构能够提高轮椅的设计自由度。这是因为:对于上述轮椅而言,只要是在铅直姿势的棒中间部的侧方,即使中间框架和连杆棒的相对高度发生变化,也能够使一对中间框架接近而形成恒定的间隔。即,无论对连杆棒的长度、中间框架的高度以及座部的横向宽度的尺寸中的任何尺寸进行变更,只要使得中间框架处于不从框架配置区域露出、且不与棒上部或棒下部接触的范围,就能够不改变其他尺寸地将轮椅紧凑地折叠起来。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轮椅的特征在于,所述棒上部具有:上侧延长部,其上端与所述座部框架连结;以及上侧连结部,其将所述上侧延长部与所述棒中间部的上端连结,所述上侧连结部因设置于所述棒中间部与该上侧连结部的连结部的所述第一弯折部而以上端侧朝向轮椅的外侧倾斜的方式弯折,所述上侧延长部因设置于所述上侧连结部与该上侧延长部的连结部的第三弯折部而以形成为与所述棒中间部大致平行的姿势的方式弯折,在所述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在对置的所述上侧延长部之间形成对折叠后的所述座部坐垫进行收纳的坐垫收纳空间。
上述轮椅在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在对置的连杆棒的上侧延长部之间设置有坐垫收纳空间。由此,在X状连杆折叠之后,座部坐垫不会妨碍X状连杆的折叠,能够将轮椅紧凑地折叠起来。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轮椅的特征在于,在所述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对置的所述上侧延长部配置成相互平行、且配置成铅直姿势,在一对连杆棒之间形成所述坐垫收纳空间。
上述轮椅在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使得对置的上侧延长部相互平行且呈铅直姿势,由此能够在一对连杆棒之间设置出坐垫收纳空间,并且能够不使棒上部向轮椅的外侧扩展而缩小轮椅的横向宽度。
另外,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轮椅的特征在于,所述棒下部为直线状,且因设置于所述棒中间部与该棒下部的连结部的所述第二弯折部而以下端朝向轮椅的外侧的方式弯折。
上述轮椅使得棒下部形成为直线状,由此能够使连杆棒的形状变得简单而容易进行设计、制造。
另外,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轮椅的特征在于,所述棒下部具有:下侧延长部,其下端与所述下框架连结;以及下侧连结部,其将所述下侧延长部与所述棒中间部的下端连结,所述下侧连结部因设置于所述棒中间部与该下侧连结部的连结部的所述第二弯折部而以下端侧朝向轮椅的外侧倾斜的方式弯折,所述下侧延长部因设置于所述下侧连结部与该下侧延长部的连结部的第四弯折部而以形成为与所述棒中间部大致平行的姿势的方式弯折,在所述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对置的所述下侧延长部配置成相互平行、且配置成铅直姿势。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X状连杆折叠而使得一对两侧框架接近的状态下,能够使棒下部的下侧延长部以铅直姿势而相互接近。在该结构中,通过使连杆棒的下侧延长部形成为铅直姿势,能够使施加于连杆棒的载荷铅直向下地作用于下框架。因此,在轮椅折叠后的状态下,能够由下框架可靠地承受X状连杆的载荷,能够抑制两侧框架因X状连杆的自重而在向外侧扩展的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稳定地将轮椅维持为折叠状态。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来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容易地获得对本发明及其所具有的优点的更完整的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椅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轮椅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轮椅折叠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状连杆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椅的主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轮椅的X状连杆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椅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图7所示的轮椅折叠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轮椅的X状连杆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现有轮椅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开发出的轮椅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1所示的轮椅折叠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或相同的部件。
其中,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示出了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轮椅的例子,本发明的轮椅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本说明书绝非要将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部件限定为实施例中的部件。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虽然使用了“水平”、“铅直”这样的术语,但是,不必是精确的“水平”、“铅直”,包括相对于水平或者铅直而略微倾斜的大致水平、大致铅直。
图1~图4中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椅。图1示出轮椅的主视图,图2示出图1所示的轮椅的侧视图,图3示出表示图1的轮椅折叠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示出图3所示的轮椅的X状连杆的主视图。
这些图中所示的轮椅具有:一对两侧框架1,它们在外侧连结有驱动轮;折叠连杆2,其与一对两侧框架1连结、且在上端连结有座部框架6;挠性的座部坐垫7,其两端连结于上述折叠连杆2的座部框架6;万向小轮4,其与两侧框架1的前部连结、且能够在水平面内改变方向;以及脚托8,其与两侧框架1连结。
对于这些图中所示的轮椅而言,能够利用折叠连杆2以能够折叠的方式将在两侧连结有驱动轮3的一对两侧框架1连结。如图1和图3所示,折叠连杆2在上端与座部框架6连结,且在下端与下框架11连结。这样,通过将折叠连杆2与两侧框架1连结,使得左右的两侧框架1形成为一体。如图3所示,该轮椅以使得左右的两侧框架1相互接近的方式对折叠连杆2进行折叠,由此能够缩小横向宽度。另外,在使左右的两侧框架1相互分离而展开的状态下,与折叠连杆2的座部框架6连结的座部坐垫7张紧而成为座部5。
(两侧框架1)
图2的侧视图中示出的两侧框架1具有:水平姿势的肘托框架12,其在上侧具有肘托20;上下框架14,其与上述肘托框架12的后端部连结;水平姿势的下框架11,其与上述上下框架14的下端连结;中间框架15,其配置于肘托框架12与下框架11之间;前框架13,上述中间框架15的前侧向下方弯曲而形成该前框架13,该前框架13的下端与下框架11连结;以及连结框架16,其将中间框架15的前端部与肘托框架12的前端部连结。图中所示的轮椅的构成两侧框架1的各框架是金属管,通过焊接等方法将这些金属管连结起来而形成两侧框架1。
(中间框架15)
如图2所示,中间框架15以水平姿势设置于下框架11与肘托框架12之间。中间框架15在前端与前框架13的上端连结。对于图中的两侧框架1而言,对1根管实施弯曲加工而将前框架13设置于中间框架15的前端。
在轮椅展开的状态下,图中的中间框架15在其上部对座部框架6进行支承。图1、图2中示出的中间框架15在其上部具有框架支承部19,在轮椅展开的状态下,在该框架支承部19上对座部框架6进行支承。
(下框架11)
如图2所示,下框架11包括:框架后端部11B,其位于轮椅的后侧、且与上下框架14的下端连结;框架前端部11A,其位于轮椅的前侧、且与前框架13的下端连结;以及框架中间部11C,其将框架后端部11B和框架前端部连结。框架中间部11C与折叠连杆2的下端连结。框架中间部11C能够以下框架11为轴而旋转,折叠连杆2能够以下框架11为轴而倾转。
(座部框架6)
如图1所示,在轮椅展开的状态下,上述两侧框架1在中间框架15的上部对座部框架6进行支承。在两侧的座部框架6之间配置有作为挠性的坐垫的座部坐垫7,在轮椅展开的状态下,座部坐垫7张紧而在两侧框架1之间形成座部5。
(折叠连杆2)
如图3所示,折叠连杆2进行折叠以使得一对两侧框架1相互接近,另外,如图1所示,使左右的两侧框架1相互分离而形成为轮椅展开的状态。如图1~图3所示,折叠连杆2具有:前后的X状连杆21,其与两侧框架1连结;以及一对副连杆34,其将上述X状连杆21的中间部与两侧框架1连结。
(X状连杆21)
图4示出使得一对两侧框架1相互接近的状态的X状连杆21的主视图。X状连杆21借助转动部以使得一对连杆棒22能够在铅直面内转动的方式而将该一对连杆棒22连结成X状。图1所示的轮椅以转动部为转动轴35。但是,转动部也可以形成为以使得一对连杆棒22能够在铅直面内转动的方式而该一对连杆棒22连结的其他所有结构。
(连杆棒22)
连杆棒22形成为其中间部在多处部位弯折的形状。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弯折包括弯曲的意思。如图4所示,连杆棒22包括:棒上部24,其在上端与座部框架6连结;棒下部27,其在下端与下框架11连结;以及棒中间部23,其将棒上部24和棒下部27连结。另外,连杆棒22在棒中间部23与设置成一对的另一根连杆棒22交叉,并在该交叉部33借助转动轴35而连结成旋转自如。另外,连杆棒22分别以棒中间部的两端的位置为第一弯折部29和第二弯折部30,并具有从该第一弯折部29和第二弯折部30朝相互不同的方向弯折的棒上部24和棒下部28。
棒上部24形成为直线状,其上端与座部框架6连结,下端与棒中间部23的上端连结。棒上部24和棒中间部23经由第一弯折部29而连结。第一弯折部29以使得棒上部24的上端朝向轮椅的外侧的方式使棒中间部23和棒上部24的连结部弯折。
棒下部27形成为直线状,其下端与下框架11的框架中间部11C连结,上端与棒中间部23的下端连结。棒下部27和棒中间部23经由第二弯折部30而连结。第二弯折部30以使得棒下部27的下端朝向轮椅的外侧的方式使棒中间部23和棒下部27的连结部弯折。
如图4所示,在使得轮椅的两侧框架1接近而折叠的状态下,上述X状连杆21的一对连杆棒22的棒中间部23以铅直姿势而层叠。图中的X状连杆21在被折叠起来的状态下,在以铅直姿势相互重叠的棒中间部23的两侧、且在相对于棒中间部23而弯折的棒上部24和棒下部27之间的区域,分别设置出用于配置中间框架15的框架配置区域40。图中的X状连杆21在一方的连杆棒22的棒上部24与另一方的连杆棒22的棒下部27之间的区域具有框架配置区域40。
(框架配置区域40)
对于框架配置区域40而言,在以使一对两侧框架1接近的方式折叠后的状态下,两侧框架1的中间框架15配置于该区域内。对于X状连杆21而言,作为将连杆棒22弯折的结构而形成为设置有框架配置区域40的结构,由此,在轮椅折叠后的状态下,能够将中间框架15配置于更靠轮椅内侧的位置。图11、图12所示的国际公开第WO2007/007811号所记载的轮椅的X状连杆221使用了中间部分弯曲的形状的连杆棒222,因此,当对轮椅进行折叠时,连杆棒222的交叉部233的两侧的区域因倾斜姿势的连杆棒222而缩小。由此,若使得一对两侧框架201朝向轮椅的中央而接近,则中间框架215与连杆棒222接触,因此,一对两侧框架201之间的间隔受到弯曲的连杆棒222的限制。因此,当轮椅折叠时,无法使两侧框架201充分接近,从而横向宽度有可能会增大。上述实施方式1的轮椅的X状连杆21的连杆棒22在棒中间部23的上端和下端弯折,当对轮椅进行折叠,使得棒中间部23处于铅直姿势而在棒中间部23的两侧设置出框架配置区域40,由此,与现有轮椅相比,能够将中间框架15配置于更靠轮椅中央的位置。这是因为:直至中间框架15与垂直姿势的棒中间部23接触为止,两侧框架1的动作都不会受到妨碍。由此,与现有轮椅相比,实施方式1的轮椅能够使得轮椅的对置的两侧框架1更加接近,从而,与现有轮椅相比,能够缩小折叠时的轮椅的横向宽度。
另外,图3的轮椅形成为:各连杆棒22的棒中间部23的长度比中间框架15的外径大。即,框架配置区域40的高度方向上的大小形成为用于在其内部收纳中间框架15的充足的大小。例如,棒中间部23的长度可以设为中间框架15的外径的宽度的2倍以上,优选设为3倍以上。该结构具有能够提高轮椅的设计自由度的特点。例如,如果设计成横向宽度在轮椅展开时增大,则将两侧框架1连结的X状连杆21的长度变长。如果加长X状连杆21,则直至连杆棒22的中间部为止的长度也变长,因此,轮椅折叠时的X状连杆21的交叉部33处于比图3所示的轮椅高的位置,在交叉部33的侧方形成的框架配置区域40的位置也升高。即,中间框架15与框架配置区域40的相对配置上下错开。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加长连杆棒22的棒中间部23而使得框架配置区域40在上下方向上扩大,也能够在对轮椅进行折叠时使得中间框架15收纳于框架配置区域40的内侧。
(转动轴35)
图1、图3所示的轮椅的X状连杆21的一对连杆棒22在棒中间部23借助转动轴3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而连结。由此,X状连杆21的连杆棒22能够朝彼此的间隔缩小的方向和间隔增大的方向转动。
(副连杆34)
副连杆34与X状连杆21以及两侧框架1连结,将两侧框架1保持为铅直姿势。对于图中示出的折叠连杆2而言,左右的副连杆34与位于后方的X状连杆21连结。左右的副连杆34将构成X状连杆21的一对连杆棒22分别连结于一对两侧框架1。图1中的副连杆34的一端以能够在铅直面内转动的方式连结于X状连杆21的棒上部24的中间部。而且,副连杆34的另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两侧框架1。对于图中所示的轮椅而言,副连杆34的另一端以使得副连杆34能够在铅直面内转动的方式借助销36而连结于上下框架14的中间部。上述结构的副连杆34将两侧框架1保持为铅直姿势,并且使得两侧框架1以相互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式移动。图中所示的折叠连杆2在左右侧具有一对副连杆34,在轮椅展开的状态下将左右两侧框架1稳定地保持为铅直姿势。
以上对实施方式1的轮椅进行了说明。上述实施方式1的轮椅形成为以下结构:X状连杆21的连杆棒22分别在棒中间部23与棒上部24及棒下部27的连结部弯折,但是,本发明中的X状连杆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形状。以下,对连杆棒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轮椅不同的实施方式2的轮椅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
图5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轮椅的主视图,图6是将图5所示的轮椅的X状连杆21a折叠后的主视图。除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轮椅的连杆棒22的第一弯折部29和第二弯折部30之外,图中所示的轮椅的X状连杆21a的连杆棒22a在棒上部25还具有第三弯折部31。
图5所示的轮椅的X状连杆21a的棒上部25弯折,并且与棒上部25的上端连结的座部框架6的间隔与实施方式1的轮椅相同。即,轮椅的横向宽度、座部坐垫7的大小设为与实施方式1相同。
图6中示出的连杆棒22a的棒上部25在轮椅折叠后的状态下呈铅直姿势,并具有:上侧延长部25A,其上端与座部框架6连结;以及上侧连结部25B,其将上侧延长部25A与棒中间部23连结。上侧连结部25B以上端侧朝向轮椅的外侧倾斜的方式弯折。另外,上侧延长部25A因设置于上侧连结部25B与上侧延长部25A的连结部的第三弯折部31而以与棒中间部23大致平行的方式弯折。对置的上侧延长部25A在X状连杆21a折叠后的状态下配置成相互平行、且配置成垂直姿势。
(坐垫收纳空间39)
X状连杆21a在比连杆棒22a的棒中间部23靠上部的位置设置有以折叠状态对座部坐垫7进行收纳的坐垫收纳空间39。图中的坐垫收纳空间39是将棒上部25弯折而由上侧延长部25A和上侧连结部25B构成的。如图6所示,在X状连杆21a折叠后的状态下,对置的上侧延长部25A配置成大致平行,形成能够对折叠后的座部坐垫7进行收纳的规定间隔的坐垫收纳空间39。由于轮椅设置有坐垫收纳空间39,从而,在对X状连杆21a进行折叠时,座部坐垫7不会妨碍X状连杆21a的折叠,能够将轮椅紧凑地折叠起来。
上述的X状连杆21a在折叠后的状态下使得对置的上侧延长部25A配置为相互平行,由此,减小了折叠后的状态下的轮椅的横向宽度,并且确保了坐垫收纳空间39。
但是,对置的上侧延长部25A并非必须平行,也可以以朝向上方展开的形状而使得坐垫收纳空间39扩大,或者,还可以以朝向上方闭合的形状而使得连结于其上端的座部框架6的间隔进一步缩小。
另外,图5、图6中示出的连杆棒22a的连杆棒22a的上侧连结部25B形成为直线状,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在轮椅折叠后的状态下使得上侧连结部25B朝向外侧弯曲的形状。由此,能够形成为能扩大坐垫收纳空间39的区域的结构。
以上对实施方式2的轮椅进行了说明。上述实施方式2的轮椅形成为连杆棒22a的棒上部24a弯折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轮椅也可以形成为在实施方式2的棒上部25弯折的结构的基础上连杆棒的棒下部也弯折的形状。以下对连杆棒的棒下部弯折的实施方式3的轮椅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3)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轮椅的主视图,图8是示出图7所示的轮椅折叠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9是图7所示的轮椅的X状连杆折叠后的主视图。图中示出的X状连杆21b的连杆棒22b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第一弯折部29、第二弯折部30和第三弯折部31的基础上还在棒下部28具有第四弯折部32。
对于图7所示的轮椅而言,X状连杆21b的棒下部28弯折,并且与棒28的下端连结的下侧框架的间隔与实施方式1、2的轮椅相同。即,将轮椅的横向宽度、座部坐垫7的大小设为与实施方式1、2相同。
实施方式3的轮椅的X状连杆21b与实施方式2的轮椅的X状连杆21a一样,在折叠起来的状态下,在对置的棒上部25之间设置有坐垫收纳空间39。如图8所示,轮椅在使得一对两侧框架1接近而折叠后的状态下,在设置于棒上部25之间的座位收纳空间39的内侧对折叠后的座部坐垫7进行收纳。
图9中示出的连杆棒22b的棒下部28在轮椅折叠后的状态下呈铅直姿势,并具有:下侧延长部28A,其下端与下侧框架11连结;以及下侧连结部28A,其将下侧延长部28A与棒中间部23连结。下侧连结部28B因设置于棒中间部23与下侧连结部28A的连结部的第二弯折部30而以下端侧朝向轮椅的外侧倾斜的方式弯折。另外,下侧延长部28A因设置于下侧连结部28B与下侧延长部28A的连结部的第四弯折部32而以形成为与棒中间部23大致平行的姿势的方式弯折。对置的下侧延长部28A在X状连杆21b折叠后的状态下配置成相互平行、且配置成铅直姿势。
上述轮椅在对X状连杆21b进行折叠而使得一对两侧框架1接近的状态下,能够使棒下部28的下侧延长部28A以铅直姿势而相互接近。该结构通过使连杆棒22b的下侧延长部28A形成为铅直姿势而能够使施加于连杆棒22b的载荷铅直向下地作用于下框架11。因此,在轮椅折叠后的状态下,能够由下框架11可靠地承受X状连杆21b的载荷,能够抑制两侧框架1因X状连杆21b的自重而在向外侧扩展的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轮椅稳定地维持为折叠状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将一对两侧框架以接近的方式折叠时,能够将中间框架配置于框架配置区域。在轮椅折叠之后,能够缩小中间框架彼此的间隔,从而能够减小折叠后的轮椅的横向宽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其仅仅是说明性的,本发明的概念不应被解释为对于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它们适用于落入由附件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和变更。

Claims (5)

1.一种轮椅,具有:
驱动轮;
一对两侧框架,所述驱动轮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该一对两侧框架的外侧;
折叠连杆,其能够以使得所述一对两侧框架相互接近的方式进行折叠、且将该一对两侧框架连结;
一对座部框架,它们与所述折叠连杆的上端连结;以及
挠性的座部坐垫,其两侧分别与所述一对座部框架连结,
所述折叠连杆具有一对连杆棒,该一对连杆棒以借助转动轴而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且相互交叉而构成X字状的X状连杆,
所述两侧框架具有:
水平姿势的下框架,其将所述连杆棒的下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以及
中间框架,其位于所述下框架的上方、且配置为与下框架平行,
所述轮椅的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连杆棒分别具有:
棒中间部,其具有所述转动轴;以及
棒上部和棒下部,它们分别将所述棒中间部的两端位置作为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并从该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朝互不相同的方向弯折,
所述棒上部的上端与所述座部框架连结,
所述棒下部的下端以能够倾转的方式与所述下框架连结,
在所述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各棒中间部以铅直姿势且呈直线状地重叠,并且,在铅直姿势的该棒中间部的两侧、且在相对于该棒中间部弯折的所述棒上部和所述棒下部之间的区域分别设置有用于配置所述中间框架的框架配置区域,
所述棒上部具有:
上侧延长部,其上端与所述座部框架连结;以及
上侧连结部,其将所述上侧延长部与所述棒中间部的上端连结,
所述上侧连结部因设置于所述棒中间部与该上侧连结部的连结部的所述第一弯折部而以上端侧朝向轮椅的外侧倾斜的方式弯折,
所述上侧延长部因设置于所述上侧连结部与该上侧延长部的连结部的第三弯折部而以形成为与所述棒中间部大致平行的姿势的方式弯折,
在所述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在对置的所述上侧延长部之间形成对折叠后的所述座部坐垫进行收纳的坐垫收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对置的所述上侧延长部配置成相互平行、且配置成铅直姿势,在一对连杆棒之间形成所述坐垫收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下部呈直线状,且因设置于所述棒中间部与该棒下部的连结部的所述第二弯折部而以下端朝向轮椅的外侧的方式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下部具有:下侧延长部,其下端与所述下框架连结;以及下侧连结部,其将所述下侧延长部与所述棒中间部的下端连结,
所述下侧连结部因设置于所述棒中间部与该下侧连结部的连结部的所述第二弯折部而以下端侧朝向轮椅的外侧倾斜的方式弯折,
所述下侧延长部因设置于所述下侧连结部与该下侧延长部的连结部的第四弯折部而以形成为与所述棒中间部大致平行的姿势的方式弯折,
在所述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对置的所述下侧延长部配置成相互平行、且配置成铅直姿势。
5.一种轮椅,具有:
驱动轮;
一对两侧框架,所述驱动轮转动自如地连结于该一对两侧框架的外侧;
折叠连杆,其能够以使得所述一对两侧框架相互接近的方式进行折叠、且将该一对两侧框架连结;
一对座部框架,它们与所述折叠连杆的上端连结;以及
挠性的座部坐垫,其两侧分别与所述一对座部框架连结,
所述折叠连杆具有一对连杆棒,该一对连杆棒以借助转动轴而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且相互交叉而构成X字状的X状连杆,
所述两侧框架具有:
水平姿势的下框架,其将所述连杆棒的下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以及
中间框架,其位于所述下框架的上方、且配置为与下框架平行,
所述轮椅的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连杆棒分别具有:
棒中间部,其具有所述转动轴;以及
棒上部和棒下部,它们分别将所述棒中间部的两端位置作为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并从该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朝互不相同的方向弯折,
所述棒上部的上端与所述座部框架连结,
所述棒下部的下端以能够倾转的方式与所述下框架连结,
在所述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各棒中间部以铅直姿势且呈直线状地重叠,并且,在铅直姿势的该棒中间部的两侧、且在相对于该棒中间部弯折的所述棒上部和所述棒下部之间的区域分别设置有用于配置所述中间框架的框架配置区域,
所述棒下部具有:下侧延长部,其下端与所述下框架连结;以及下侧连结部,其将所述下侧延长部与所述棒中间部的下端连结,
所述下侧连结部因设置于所述棒中间部与该下侧连结部的连结部的所述第二弯折部而以下端侧朝向轮椅的外侧倾斜的方式弯折,
所述下侧延长部因设置于所述下侧连结部与该下侧延长部的连结部的第四弯折部而以形成为与所述棒中间部大致平行的姿势的方式弯折,
在所述X状连杆折叠后的状态下,对置的所述下侧延长部配置成相互平行、且配置成铅直姿势。
CN201710650095.5A 2016-08-09 2017-08-02 轮椅 Active CN1076932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6407 2016-08-09
JP2016156407A JP6713168B2 (ja) 2016-08-09 2016-08-09 車椅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93236A CN107693236A (zh) 2018-02-16
CN107693236B true CN107693236B (zh) 2020-01-03

Family

ID=61160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0095.5A Active CN107693236B (zh) 2016-08-09 2017-08-02 轮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3460B2 (zh)
JP (1) JP6713168B2 (zh)
CN (1) CN1076932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88263B2 (ja) * 2016-08-09 2020-11-25 株式会社スワニー 車椅子
US11376173B2 (en) * 2016-12-15 2022-07-05 The World's Only Carry-On Wheel Chair, Llc Wheeled chair
US10828213B1 (en) 2017-07-07 2020-11-10 Ki Mobility, LLC Foldable tiltable wheelchair and frame therefor
CN111920596A (zh) * 2020-08-13 2020-11-13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更加安全的轮椅装置
US11364163B1 (en) 2021-09-28 2022-06-21 Jay Foonberg Transport chair arranged for storage in passenger aircraft carry-on lugg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10429A (en) * 1956-05-14 1957-10-22 Gendron Wheel Company Invalid folding chair mechanism
US2914111A (en) * 1958-03-06 1959-11-24 Institutional Ind Inc Folding wheel chair
US3321239A (en) * 1965-10-22 1967-05-23 Dale L Cosper Convertible wheel chair
CA1049061A (en) * 1975-04-02 1979-02-20 Yaesu Rehabili Co. Foldable wheel chair
US4101143A (en) * 1977-01-03 1978-07-18 American Safety Equipment Corporation Wheelchairs
US4371183A (en) * 1980-12-22 1983-02-01 Dion Jean Paul Folding wheel-chair
CH678486C1 (zh) * 1988-06-18 2000-11-30 Rainer Küschall
US5188383A (en) * 1991-10-03 1993-02-23 Thompson Josephine M User-collapsible wheelchair
US5284350A (en) * 1992-05-22 1994-02-08 Medical Composite Technology Foldable wheelchair and side frame assembly
US5328183A (en) * 1992-11-05 1994-07-12 Quickie Designs Inc. Folding wheelchair frame
US5857688A (en) * 1997-07-02 1999-01-12 Swearingen; Judson S. Portable wheelchair
DE19730717A1 (de) * 1997-07-17 1999-01-21 Meyra Wilhelm Meyer Gmbh & Co Rollstuhl
JP3451426B2 (ja) * 1998-09-11 2003-09-29 日進医療器株式会社 車椅子の組付構造
US6910543B2 (en) * 2000-02-28 2005-06-2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Care type electric wheelchair
JP3601707B2 (ja) * 2001-10-22 2004-12-15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折畳み機能を有する椅子装置
CN2574523Y (zh) * 2002-04-10 2003-09-24 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扶手的折叠椅
JP2005087415A (ja) * 2003-09-16 2005-04-07 Swany Corp 杖兼用の車椅子
US7360781B2 (en) * 2004-01-23 2008-04-22 Sunrise Medical Hhg Inc. Foldable wheelchair and axle plate therefor
US7246821B2 (en) * 2004-05-07 2007-07-24 Miki Co. Ltd. Wheelchair
CN2744330Y (zh) * 2004-11-17 2005-12-07 康扬股份有限公司 折收式轮椅的椅架结构
US7384058B2 (en) * 2005-01-05 2008-06-10 Ki Mobility Llc Foldable wheelchair with extensible link assembly and method
WO2007007811A1 (ja) 2005-07-13 2007-01-18 Swany Corporation 折り畳みできる車椅子
US7562896B2 (en) * 2005-11-04 2009-07-21 Kawamura-Cycle Co., Ltd. Body frame for wheelchair
US20080084084A1 (en) * 2006-09-13 2008-04-10 Q. S. Control Corp. Supporting strut for a wheelchair
US20080106059A1 (en) * 2006-11-08 2008-05-08 Medline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light-weight transport wheelchair
WO2009132409A1 (en) * 2008-04-28 2009-11-05 Motion Composites Light weight foldable and customizable wheelchair
EP2156814A1 (en) * 2008-08-22 2010-02-24 Invacare International Sàrl Foldable wheelchair
CN201346053Y (zh) * 2008-12-31 2009-11-18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可折叠儿童餐椅
JP5301342B2 (ja) * 2009-04-21 2013-09-25 アップリカ・チルドレンズ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折畳式手押し車
JP4612117B1 (ja) * 2010-07-09 2011-01-12 貞雄 柵木 折り畳み式車椅子及び起立補助シート
US8454048B1 (en) * 2012-01-30 2013-06-04 Columbia Medical Manufacturing, Llc Folding wheelchair mechanism
US8998245B1 (en) * 2014-08-13 2015-04-07 Sunrise Medical (Us) Llc Folding wheelchair
CN204207935U (zh) * 2014-08-20 2015-03-18 中山市福仕得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折叠轮椅
USD782372S1 (en) * 2014-10-20 2017-03-28 Medline Industries, Inc. Chassis for a wheelchai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13168B2 (ja) 2020-06-24
CN107693236A (zh) 2018-02-16
US20180042795A1 (en) 2018-02-15
JP2018023493A (ja) 2018-02-15
US10413460B2 (en)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93236B (zh) 轮椅
US7367580B2 (en) Stroller
US8733787B2 (en) Baby carriage
JP5107593B2 (ja) 折り畳み式自転車
US6877762B2 (en) Stroller
JP2009184655A (ja) ベビーカー
JP3140955U (ja) ベッド
JP5945215B2 (ja) 折畳みベッド
US20210022516A1 (en) Bed with multiple bed parts
JP2022162033A (ja) 子供用ストローラーフレーム
US20230040903A1 (en) Foldable Wagon
EP2762383B1 (en) Push chair for children
CN109982609A (zh) 椅子
JP6045940B2 (ja) 折畳式乳母車
CN108887821B (zh) 折叠式伞布支撑骨
JP6543035B2 (ja) 折畳みベッド
JP6247825B2 (ja) 折畳式乳母車
CN218889897U (zh) 一种按摩椅架
KR200451980Y1 (ko) 절첩 의자
JP2006117012A (ja) 折り畳み式ベビーカー
JP4639747B2 (ja) 格納シート
JP5081445B2 (ja) 折畳式傘
JP3577565B2 (ja) ソファベッド
JP5314564B2 (ja) 車両用幌装置
JP2004147672A (ja) 折畳みベ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