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2089A - 一种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2089A
CN107682089A CN201711080027.6A CN201711080027A CN107682089A CN 107682089 A CN107682089 A CN 107682089A CN 201711080027 A CN201711080027 A CN 201711080027A CN 107682089 A CN107682089 A CN 107682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display device
fixed cover
end fixed
fib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800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2089B (zh
Inventor
胡灵超
陈伟雄
徐千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800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820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82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2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2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6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through light guides, e.g. optical fib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主板PCB、信号接收器和光纤结构,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所述主板PCB,用于接收遥控信号;光纤结构用于传递遥控信号,光纤结构的末端与所述主板PCB连接并与所述信号接收器相对设置,光纤结构的前端外露于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中通过光纤结构传输遥控信号,光纤结构的一端外露接受遥控信号,遥控信号通过光纤结构传输至信号接收器。由于光可以沿光纤全反射传输,光纤结构可以在显示设备中弯折而不影响光传输,且光纤尺寸小,可以在显示设备内的模组与壳体的间隙中穿插,因此,信号接受器可以设置在主板PCB上,不需要设置于显示设备的底部,也不需要单独设置PCB板,可以降低成本,有利于减小显示设备下边框的宽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减小下边框宽度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例如电视,是一种可输出图像或感触信息的设备。目前,一般采用遥控技术操作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一般配套设置有遥控器以及设置在电视内部的信号接受器,信号接收器一般位于显示设备的正面底部,用户通过遥控器向信号接收器传达控制命令,从而进行操作;为方便用户判断显示设备是否打开或是否出现故障,显示设备的正面底部还设置有指示灯。
现有的显示设备中,信号接收器和指示灯均设置在单独的PCB板上,并安装于显示设备的底部,不仅成本高,而且影响显示设备的下边框的宽度,从而降低显示设备的美观度,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减少显示设备内PCB板的个数,成本低,有利于减小显示设备下边框的宽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主板PCB;
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所述主板PCB,用于接收遥控信号;
光纤结构,用于传递遥控信号,所述光纤结构的末端与所述主板PCB连接并与所述信号接收器相对设置,前端外露于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主板PCB还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朝向所述光纤结构的末端。
其中,所述光纤结构包括光纤和末端固定套,所述末端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光纤的末端,所述末端固定套与所述主板PCB卡接固定。
其中,所述末端固定套套设于所述光纤的末端,所述光纤的末端与所述末端固定套之间设置有渗透性介质,所述渗透性介质通过胶水分别与所述光纤和所述末端固定套固定。
其中,所述渗透性介质为纤维棉。
其中,所述光纤结构还包括前端固定套,所述前端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光纤的前端,所述前端固定套凸设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底部并与面壳卡接固定。
其中,所述前端固定套由透明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光纤结构还包括透光的前镜,所述前镜嵌入显示设备的面壳内,且所述前镜的一端与所述光纤的前端相对,另一端与所述面壳的外表面平齐或凸出所述面壳的外表面。
其中,还包括背板和固定件,所述背板的侧部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缺口配合卡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光纤的前端由所述导向槽穿过所述背板。
其中,还包括前端固定套,所述前端固定套中空形成所述导向槽,所述前端固定套和所述固定件中,任一个设置有卡槽,另一个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沿所述卡槽滑动并将所述前端固定套和所述固定件卡接。
其中,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的侧部设置有导向筋,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筋之间容置所述光纤。
其中,还包括后壳,所述后壳设置有第三缺口,所述后壳通过所述第三缺口与所述固定件抵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主板PCB、信号接收器和光纤结构,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所述主板PCB,用于接收遥控信号;光纤结构用于传递遥控信号,光纤结构的末端与所述主板PCB连接并与所述信号接收器相对设置,光纤结构的前端外露于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中通过光纤结构传输遥控信号,光纤结构的一端外露接受遥控信号,遥控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至信号接收器。由于光可以沿光纤全反射传输,光纤结构可以在显示设备中弯折而不影响光传输,且光纤的尺寸小,可以在显示设备内的模组与壳体的间隙中穿插,因此,信号接受器可以设置在主板PCB上,不需要设置于显示设备的底部,也不需要单独设置PCB板,可以降低显示设备的成本,有利于减小显示设备下边框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光纤结构的末端与主板PCB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末端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末端固定套与光纤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前端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前端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爆炸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其中:
1、主板PCB;11、第一缺口;111、定位槽;12、信号接收器;13、指示灯;2、光纤;31、前端固定套;311、导向槽;312、卡接块;313、卡接槽;314、限位凸起;315、第一抵接部;316、台阶面;32、末端固定套;321、定位凸起;322、滑槽;33、渗透性介质;34、胶水;4、固定件;41、卡槽;42、第二抵接部;43、弹性壁;431、卡扣;44、限位壁;45、限位端;46、导向套;47、第四抵接部;5、面壳;6、前镜;7、背板;71、第二缺口;72、第三抵接部;8、后壳;81、第三缺口;82、卡接套;9、中框;91、导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可以是电视、显示器等,包括面壳5和后壳8,面壳5和后壳8围成显示设备的外部壳体,壳体的空间内设置有背光模组、显示屏和主板PCB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还包括光纤结构,光纤结构的前端外露于显示设备,光纤结构的前端与主板PCB1上的信号接收器12相对设置,光纤结构的前端用于接受遥控信号,遥控信号沿光纤结构传递,并由光纤结构的末端传递至信号接收器12,主板PCB1通过信号接收器12接受的指令控制显示设备。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通过光纤结构传输遥控信号,由于光可以沿光纤反射传输,信号在光纤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几乎为零,且不受光纤弯折等形状的限制,光纤结构可以在显示设备中弯折而不影响光的传输,且光纤的尺寸小,可以在显示设备内的模组与壳体的间隙中穿插,因此,可以将信号接收器12直接设置在主板PCB1上,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单独设置于显示设备的底部的副板PCB,省去副板PCB模块的材料、焊接及组装成本,从而可以降低显示设备的成本,光纤结构的尺寸小,不需要增大显示设备底部的边框宽度和厚度,有利于减小显示设备下边框的宽度,实现显示设备窄边的设计效果。
同理,显示设备中的指示灯13也可以设置在主板PCB1上,并朝向光纤结构的末端设置,指示灯13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光纤结构传递至前端,实现显示设备的灯光显示效果,指示灯13也不需要单独使用副板PCB,简化了显示设备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信号接受器12和指示灯13可以通过两条光纤传递信号,也可以共用同一条光纤。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4所示,信号接收器12、指示灯13和光纤结构的末端可以依次排列,且指示灯13位于信号接收器12的下方,使得信号接收器12和指示灯13均与同一个光纤结构的末端相对设置,遥控信号和光线均可以通过该光纤结构传递,简化了显示设备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中,光纤结构包括光纤2及末端固定套32,末端固定套32固定于光纤的末端,末端固定套32与主板PCB1卡接固定,从而将光纤2的末端相对主板PCB1固定,使光纤2的末端与信号接收器12和指示灯13相对位置固定,从而实现遥控信号及指示灯13的光线的传递。末端固定套32通过卡接的方式与主板PCB1固定,固定方式简单,方便拆装,有利于更换或维修。
如图2-图4所示,主板PCB1设置有第一缺口11,末端固定套32设置有滑槽322,滑槽322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21,第一缺口11在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槽111。装配时,末端固定套32沿第一缺口11推入,使得主板PCB1位于滑槽322内;当定位凸起321滑动到定位槽111位置时,按压主板PCB1和末端固定套32,使得定位凸起321卡入定位槽111内,实现末端固定套32与主板PCB1的固定。拆卸时,按压末端固定套32,使得定位凸起321脱离定位槽111,之后将末端固定套32沿第一缺口11的出口方向滑出即可。
末端固定套32可以套在光纤2的末端,并通过胶水34粘结固定,通过胶水粘结固定,避免破坏光纤2的结构,从而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
如图5所示,为提高光纤2与末端固定套32的固定效果,末端固定套32和光纤2的末端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渗透性介质33,固定时,将胶水34滴在渗透性介质33上,通过渗透性介质33本身的渗透性,可以将胶水34填满光纤2与末端固定套32之间的空隙内,从而达到固定光纤2和末端固定套32的目的,固定效果可靠。
为了便于接收信号,且使显示设备的外形更加美观,如图6所示,光纤结构还可以包括透光的前镜6,前镜6嵌入显示设备的面壳5内,且前镜6的一端与光纤2的前端相对,另一端与面壳5的外表面平齐或凸出面壳5的外表面,使得前镜6能够接受设备外的遥控信号或向外传递光线。前镜6可以设置不同的颜色,使光线更加柔和,提高显示设备的外观效果。
为规划光纤2在显示设备内的排线,合理利用显示设备内的空间,光纤2的末端与主板PCB1固定后,可以沿显示设备的侧部的内壁向下延伸至显示设备的底部,避免影响显示设备内其他结构的排布。
具体而言,显示设备还包括背板7和固定件4,背板7用于承载显示设备内的光学组件,背板7的侧部可以设置有第二缺口71,使得光纤2的前端可以通过第二缺口71延伸至显示设备的底部。为固定光纤2的位置,固定件4和背板7之间可以设置有导向槽311,固定件4可以通过与第二缺口71配合卡接固定在背板7上,光纤2的前端通过导向槽311穿过背板7,并与前镜6相对,导向槽311对光纤2起到导向及定位的作用,避免光纤2在显示设备内晃动。
固定件4设置有弹性壁43以及第四抵接部47,弹性壁43的外侧凸设有卡扣431,当固定件4与第二缺口71卡接时,弹性壁43受压由第二缺口71伸出后,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使得卡扣431与背板7的正面抵接,且第四抵接部47的端面与背板7的背面抵接,从而将固定件4固定在背板7上,该固定方式简单,且便于拆装维修。
为引导光纤2由显示设备的背部弯折到显示设备的侧部后向下延伸,固定件4还凸设有导向套46,导向套46可以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光纤2由显示设备背部延伸后卡入导向套46内,并由导向套46下方的开口伸出,从而改变光纤2的延伸方向。
本实施例中,光纤结构还包括前端固定套31,前端固定套31与固定件4通过卡接固定,且前端固定套31中空形成导向槽311。如图7-图10所示,固定件4相对设置有两个卡槽41,前端固定套31的两侧设置有卡接块312,卡接块312沿卡槽41推入可以实现固定件4和前端固定套31的固定。当然,卡槽41也可以设置在前端固定套31上,相应的,卡接块312设置于固定件4,也可以实现固定件4与前端固定套31的固定。
为进一步提高固定件4和前端固定套31的固定效果,固定件4上还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壁44,两个限位壁44之间形成容纳前端固定套31的区域,当前端固定套31沿卡槽41推入后,前端固定套31的主体部分将夹持在两个限位壁44之间,从而将固定件4和前端固定套31固定。
为提高限位壁44对前端固定套31的固定效果,前端固定套31的两个侧壁上可以凸设有限位凸起314,当前端固定套31位于两个限位壁44之间时,限位凸起314与限位壁44抵接,从而提高限位壁44对前端固定套31的固定效果。
为便于前端固定套31卡入两个限位壁44之间,限位凸起314可以设置有导向斜面,沿前端固定套31的推入方向,导向斜面的高度逐渐降低。当装配固定件4和前端固定套31时,限位壁44沿导向斜面滑动,从而将前端固定套31推入两个限位壁44之间。
为限制前端固定套31推入固定件4内的深度,固定件4还设置有限位端45,前端固定套31对应凸设有台阶面316,当前端固定套31与固定件4装配时,随着前端固定套31的推入,限位端45将与台阶面316抵接,从而阻止前端固定套31继续向固定件4内移动。
前端固定套31与固定件4固定后,固定件4与第二缺口71卡接,为进一步限定前端固定套31在第二缺口71内的位置,从而提高前端固定套31、固定件4和背板7固定的稳定性,前端固定套31还设置有第一抵接部315,背板7向第二缺口71内凸设有第三抵接部72,当固定件4和背板7固定后,第一抵接部315与第三抵接部72抵接,从而放置前端固定套31与固定件4脱离,进而将前端固定套31的位置完全固定。
为进一步固定固定件4,并且将后壳8与面壳5连接,形成完整的壳体,后壳8还设置有第三缺口81和卡接套82,固定件4设置有外凸的第二抵接部42,第二抵接部42与第三缺口81配合,使得后壳8进一步压紧固定件4,防止固定件4脱落。卡接套82设置于后壳8的内部,并套设于导向套46外,从而使后壳8分别由固定件4的两侧压紧固定件4,使得固定件4受力均匀,与背板7的连接可靠。
为使光纤2在显示设备内部的各处位置固定,显示设备中中框9的侧部还可以设置有导向筋91,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筋91之间容置光纤2,从而将光纤2牢牢地固定在显示设备的侧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显示设备的结构大体相同,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设置前镜6,可以简化显示设备的结构,进一步降低成本。
具体而言,如图15和图16所示,前端固定套31固定在光纤2的前端,前端固定套31凸设于显示设备的底部并与面壳5卡接固定。遥控信号通过前端固定套31传递至主板PCB1上的信号接收器12,实现遥控控制显示设备;指示灯13发出的光线由光纤2的末端传递至前端的前端固定套31,前端固定套31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使得光纤2传递的光线由前端固定套31传出,实现显示设备的灯光现实效果。
当然,光纤2的末端也可以直接外露在显示设备外,也可以实现遥控信号、光线的传递。
如图15所示,前端固定套31的两侧可以设置有卡接槽313,面壳5的边缘可以向上弯折,并开设有第四缺口,第四缺口的两个内壁与卡接槽313配合,以实现前端固定套31与面壳5的固定。
如图16所示,为保护光纤2,避免光纤2损坏,后壳8的内壁还可以向显示设备的外侧凸设,使得后壳8的内侧形成容纳光纤2的槽体。槽体与后壳8的连接处还可以用圆弧面过渡,使得光纤2可以在槽体的内壁的导向作用下弯折,以方便排线。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板PCB(1);
信号接收器(12),设置于所述主板PCB(1),用于接收遥控信号;
光纤结构,用于传递遥控信号,所述光纤结构的末端与所述主板PCB(1)连接并与所述信号接收器(12)相对设置,前端外露于显示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PCB(1)还设置有指示灯(13),所述指示灯(13)朝向所述光纤结构的末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结构包括光纤(2)和末端固定套(32),所述末端固定套(32)固定于所述光纤(2)的末端,所述末端固定套(32)与所述主板PCB(1)卡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固定套(32)套设于所述光纤(2)的末端,所述光纤(2)的末端与所述末端固定套(32)之间设置有渗透性介质(33),所述渗透性介质(33)通过胶水(34)分别与所述光纤(2)和所述末端固定套(32)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结构还包括前端固定套(31),所述前端固定套(31)固定于所述光纤(2)的前端,所述前端固定套(31)凸设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底部并与面壳(5)卡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固定套(31)由透明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结构还包括透光的前镜(6),所述前镜(6)嵌入所述显示设备的面壳(5)内,且所述前镜(6)的一端与所述光纤(2)的前端相对,另一端与所述面壳(5)的外表面平齐或凸出所述面壳(5)的外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7)和固定件(4),所述背板(7)的侧部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固定件(4)与所述第二缺口配合卡接,所述固定件(4)和所述背板(7)之间设置有导向槽(311),所述光纤(2)的前端由所述导向槽(311)穿过所述背板(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固定套(31),所述前端固定套(31)中空形成所述导向槽(311),所述前端固定套(31)和所述固定件(4)中,任一个设置有卡槽(41),另一个设置有卡接块(312),所述卡接块(312)沿所述卡槽(41)滑动并将所述前端固定套(31)和所述固定件(4)卡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框(9),所述中框(9)的侧部设置有导向筋(91),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筋(91)之间容置所述光纤(2)。
CN201711080027.6A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显示设备 Active CN1076820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0027.6A CN107682089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0027.6A CN107682089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2089A true CN107682089A (zh) 2018-02-09
CN107682089B CN107682089B (zh) 2020-08-18

Family

ID=61146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80027.6A Active CN107682089B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8208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4785A1 (zh) * 2018-08-02 2020-0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4664216A (zh) * 2022-02-21 2022-06-24 北京富通亚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双域锁模技术的分集信号产生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5041A (en) * 1990-11-16 1994-04-19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motely controllable camera system
CN102460287A (zh) * 2009-06-08 2012-05-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96101U (zh) * 2013-10-16 2014-05-14 合肥西玛科电子有限公司 家庭影院隐蔽式无线控制红外传输系统
CN205049890U (zh) * 2015-10-15 2016-02-24 张正林 一种电器工作状态指示和遥控信号接收的结构
CN206557448U (zh) * 2017-03-14 2017-10-1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光纤固定装置及电视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5041A (en) * 1990-11-16 1994-04-19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motely controllable camera system
CN102460287A (zh) * 2009-06-08 2012-05-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96101U (zh) * 2013-10-16 2014-05-14 合肥西玛科电子有限公司 家庭影院隐蔽式无线控制红外传输系统
CN205049890U (zh) * 2015-10-15 2016-02-24 张正林 一种电器工作状态指示和遥控信号接收的结构
CN206557448U (zh) * 2017-03-14 2017-10-1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光纤固定装置及电视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4785A1 (zh) * 2018-08-02 2020-0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10739505B2 (en) 2018-08-02 2020-08-11 K-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4664216A (zh) * 2022-02-21 2022-06-24 北京富通亚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双域锁模技术的分集信号产生系统及方法
CN114664216B (zh) * 2022-02-21 2022-10-18 北京富通亚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mpo光纤功能的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2089B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2289B (zh) 一种双屏电视
CN10233894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0661151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의 광학시트 고정가이드
CN108881761A (zh) 一种背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WO2013099774A1 (ja) 接続装置
CN104049402B (zh) 显示器模块
CN104571328A (zh) 电子设备
CN107682089A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06302878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390957A (zh) 一种红外触控模块及红外触控式显示装置
CN107407477A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2121637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202693946U (zh) 一种手机及其带key-led的液晶显示模组
US9500892B2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18168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227070A (zh) 导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JP2017161691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KR20150055815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278165B (zh) 背光模块及具有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CN113934050A (zh) 支撑框架、背光模组及组装方法、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205405022U (zh) 背光模组、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CN206469147U (zh) 发光灯组件及电子显示装置
CN212302172U (zh) 支撑框架、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1246141B (zh) 一种电视机拾音盒体
CN203442605U (zh) 一种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