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7477A -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7477A
CN107407477A CN201680012931.0A CN201680012931A CN107407477A CN 107407477 A CN107407477 A CN 107407477A CN 201680012931 A CN201680012931 A CN 201680012931A CN 107407477 A CN107407477 A CN 107407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source
power supply
lighting device
sourc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29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敬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7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4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6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coupling devices, e.g. conn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2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 the same plane, e.g. auxiliary printed circuit insert mounted in a main printed circui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2Electric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06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容易地进行配线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在光源基板(33)的一面安装有连接器(331)和光源(34、34、…)。供电构件(4)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构成,设于供电构件(4)的光源连接部(44)与连接器(331)电连接,因此能从电源部向光源基板(33)供电。即,能使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在电源部与光源基板(33)之间容易地进行配线。因此,与将多条供电线与光源基板(33)电连接的情况相比,配线简易。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并排设置有多个光源基板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液晶显示面板和具有多个LED(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从背面侧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照明。
在边光型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与导光板的端面相对地并排设置多个LED,上述导光板与液晶显示面板相对配置(参照专利文献1)。
在直下型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相对地并排设置多个LED(参照专利文献2~4)。
在进行局部调光的情况下,直下型比边光型更有利。以下针对直下型照明装置进行说明。
LED安装于LED基板,收纳于盘状的底座。LED基板固定于底座的底壁。用于向LED供电的电源电路配置在底座的外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2-137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3-1649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13-229232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许第45994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在支持局部调光的照明装置中,对仅配置1个纵横比大且面积大的矩形的LED基板的情况和并排设置多个纵横比小且面积小的长条状的LED基板的情况进行比较。
在仅配置1个矩形的LED基板的情况下,会导致在LED基板中产生LED的安装或者配线等所不使用的浪费部分。
另一方面,在并排设置多个长条状的LED基板的情况下,能排除LED的安装或者配线等所不使用的浪费部分。因此,在LED基板的性价比方面,并排设置多个长条状的LED基板比仅配置1个矩形的LED基板更有利。
虽说如此,在矩形的LED基板的情况下,用少量供电线将电源电路和1个LED基板进行连接即可,因此配线容易。
另一方面,在长条状的LED基板的情况下,必须用大量供电线将电源电路和多个LED基板分别进行连接,因此配线困难。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容易地进行配线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盘状的收纳体;多个光源基板,其并排设置于上述收纳体的底壁的内面,在其各自的一面安装有光源;反射片,其覆盖上述一面和上述收纳体的内面,对光进行反射;以及电源部,上述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器,其设于上述一面;供电构件,其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构成,配置在上述底壁和上述反射片之间,用于从上述电源部向上述光源基板供电;以及光源连接部,其设于该供电构件,与上述连接器电连接。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供电构件呈带状,与上述电源部电连接,上述光源基板呈长条状,沿着上述供电构件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上述光源基板的宽度方向上。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供电构件呈带状,与上述电源部电连接,2个上述光源基板的端部彼此在上述供电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相邻,上述连接器配置于上述端部。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具有:发光部,其安装于上述一面;以及透镜,其覆盖该发光部,包括该发光部发出的光入射的入光部和入射到该入光部的光出射的出光部,上述反射片的覆盖上述一面的部分的距离上述一面的高度比上述出光部的距离上述一面的高度低。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底壁设有贯通孔,上述电源部配置在上述底壁的外面,通过上述贯通孔与上述供电构件电连接。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供电构件的一面设有上述光源连接部以及用于与上述电源部电连接的电源连接部。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供电构件的设有上述光源连接部的部分覆盖上述连接器,上述供电构件具有舌状片,该舌状片紧贴固定于上述底壁。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供电构件具有带状的主体部和突出地设置于主体部的多个臂状片,在该臂状片设有上述光源连接部。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各光源基板与上述电源部通过上述供电构件分别独立地电连接。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盘状的收纳体;多个光源基板,其并排设置于上述收纳体的底壁的内面,在其各自的一面安装有光源;反射片,其覆盖上述一面和上述收纳体的内面,对光进行反射;以及电源部,上述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基板呈长条状,上述照明装置具备:连接器,其设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一面,且不是设于上述光源基板的长度方向端部;供电构件,其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或者扁平电缆构成,配置在上述底壁和上述反射片之间,用于从上述电源部向上述光源基板供电;以及光源连接部,其设于该供电构件,与上述连接器电连接。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配置于将上述光源基板在长度方向假想地4等分后的中央2个区域内。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配置于上述光源基板的宽度方向端部。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1个上述光源基板配置于上述底壁的周缘部,上述供电构件与配置于上述底壁的周缘部的光源基板相比配置于上述底壁的中央部侧。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基板或者上述供电构件与上述反射片一起被共同紧固于上述底壁。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和由该照明装置从背面侧进行照明的显示面板。
电视接收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和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基于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电视广播,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显示图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能使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在电源部和光源基板之间容易地进行配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示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机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2是简略示出显示装置所具备的照明装置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3是简略示出照明装置的构成的放大主视图。
图4是简略示出照明装置的光源基板附近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5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照明装置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6是简略示出照明装置的构成的放大主视图。
图7是简略示出照明装置的光源基板附近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8是简略示出照明装置的电源部附近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9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照明装置的电源部附近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10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照明装置的构成的放大主视图。
图11是简略示出照明装置的光源基板附近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12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装置所具备的照明装置的构成的放大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示出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在图中用箭头表示的上下、前后以及左右。
(实施方式1.)
图1是简略示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3的电视接收机1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2和图3是简略示出显示装置13所具备的照明装置22的构成的主视图和放大主视图。
图4是简略示出照明装置22的光源基板33附近的构成的截面图。
电视接收机1为固定式或者壁挂式等。电视接收机1具备接收部11、信号处理部12以及显示装置13。
接收部11是安装有未图示的接收电路的电路基板。接收电路通过未图示的天线从外部接收电视广播,输出基于接收到的电视广播的广播信号。
信号处理部12是安装有未图示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基板。信号处理电路对接收部11所输出的广播信号实施规定的信号处理,由此输出图像数据。
显示装置13从正面看为矩形。显示装置13具备显示面板21和照明装置22以及收纳它们的未图示的机箱。该机箱也收纳有接收部11和信号处理部12。此外,接收部11和信号处理部12也可以外置于显示装置13。
显示面板21用矩形板状的液晶显示面板构成。显示面板21具有矩形的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矩形框状的边框区域。显示区域(和边框区域)位于显示面板21的中央部(和周缘部)。在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显示基于信号处理部12所输出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照明装置22具备:光学片组30;扩散板31;隔离物32;多个光源基板33、33、…;多个光源34、34、…;收纳体35;反射片36;电源部37;2个配线构件38、38;多个共同紧固用构件39、39、…;以及2个供电构件4、4。
光学片组30由分别具有光透射性的多个光学片层叠而成。各光学片具有光扩散功能、聚光功能或者偏振功能等。光学片组30形成为比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面积大的矩形。光学片组30隔开适当距离与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的后面相对配置。
扩散板31具有光扩散性。扩散板31的光透射率为50%程度。入射到扩散板31的后面的光的一部分透射过扩散板31,从扩散板31的前面扩散并出射。入射到扩散板31的后面的光的另一部分向背面侧反射。扩散板31形成为比光学片组30面积大的矩形。扩散板31隔开适当距离与光学片组30的后面相对配置。
隔离物32呈框状,具有缓冲性。隔离物32介于光学片组30的后面周缘部与扩散板31的前面周缘部之间。隔离物32的配置位置是与显示面板21的边框区域相对的位置。
图2和图3省略了光学片组30、扩散板31以及隔离物32的图示。
各光源基板33呈长条状。在光源基板33的前面33a安装有多个光源34、34、…。图1和图3举例示出了均匀配置有18个光源34、34、…的情况。
首先,对光源34进行说明。
各光源34具有发光部341和透镜342。
发光部341用LED构成,安装于光源基板33的前面33a。
透镜342包括入光部34a和出光部34b。
入光部34a呈圆柱状,使圆柱的后面与光源基板33的前面33a相对地装配于光源基板33。在入光部34a的下表面中心部设有收纳凹部34c,发光部341被收纳于收纳凹部34c。也就是说,发光部341被透镜342的入光部34a覆盖。因此,发光部341发出的光入射到入光部34a。出光部34b是设于入光部34a的圆柱的前面的凸部,具有球面状的表面。入射到入光部34a的光会透射过透镜342的内部,从出光部34b的表面扩散并出射。
接下来,对光源基板33进行说明。
在光源基板33的前面33a中,在一个长边部(即宽度方向端部)设有雄型的连接器331,在另一个长边部设有贯通孔332。
更详细地说,连接器331和贯通孔332各自的配置位置是光源基板33的长度方向中心部。连接器331和贯通孔332在光源基板33的宽度方向上相对配置。光源基板33的宽度比光源基板33的长度短,因此连接器331与贯通孔332的间隔距离短。换言之,贯通孔332配置在连接器331的附近。连接器331和贯通孔332分别配置于2个光源34、34间的中心位置。
此外,光源基板33的长度方向的连接器331的配置位置不限于长度方向中心部,只要不是长度方向端部即可,更优选为长度方向中央部。具体地说,连接器331只要配置于将光源基板33在长度方向上假想地4等分后的中央2个区域内即可。虽说如此,最优选连接器331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配置在长度方向中心部。
连接器331是所谓薄型连接器。连接器331的距离前面33a的高度比透镜342的入光部34a与出光部34b的边界部分的距离前面33a的高度低。
多个光源基板33以各自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前面33a与扩散板31的后面相对的朝向,分别并排设置于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20个光源基板33、33、…并排设置为10行2列的情况。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光源基板33、33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彼此(短边部彼此)相对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2个光源基板33、33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彼此(长边部彼此)相对配置。
配置在最下位置的光源基板33的朝向与向配置于最上位置的光源基板33在自身的面方向上旋转180°后的朝向(上下左右反向)相同。即,在最上位置的光源基板33的情况下,设有连接器331的长边部为下边部,设有贯通孔332的长边部为上边部,而在最下位置的光源基板33的情况下,设有连接器331的长边部为上边部,设有贯通孔332的长边部为下边部。配置于最上位置和最下位置以外的光源基板33、33、…各自的朝向与最上位置的光源基板33相同。
收纳体35是具有底壁351、周壁352以及支撑部353的盘状。收纳体35收纳有光源基板33、33、…和反射片36等。
底壁351呈比扩散板31面积小的矩形。在底壁351与周壁352的边界部配置有支撑部353。支撑部353呈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矩形框状,相当于三角形的2个邻边的面与底壁351和周壁352抵接,相当于三角形的斜边的面朝向扩散板31侧。
以下,将底壁351中的底壁351与支撑部353的边界部附近称为底壁351的周缘部(上边部、下边部、左边部以及右边部)。
在底壁351的内面,光源基板33、33、…以各自的后面朝向底壁351的方式并排设置。光源基板33、33、…也配置于底壁351的周缘部。具体地说,配置在最上位置(或者最下位置)的光源基板33的上边部(或者下边部)接近底壁351的上边部(或者下边部)配置。另外,配置在左侧(或者右侧)的各光源基板33的左边部(或者右边部)接近底壁351的左边部(或者右边部)配置。
在底壁351设有多个贯通孔354、354、…。
在底壁351的后面装配有接收部11和信号处理部12。
周壁352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和支撑部353的前端部支撑着扩散板31的周缘部。
收纳体35的开口由显示面板21封闭。因此,周壁352的前端部支撑着显示面板21的周缘部。
反射片36具有光反射性。反射片36覆盖光源基板33、33、…各自的前面33a和收纳体35的内面(具体地说是底壁351的内面和支撑部353)。各光源基板33的连接器331和贯通孔332被反射片36覆盖,但是光源34、34、…不被覆盖。因此,在反射片36的与光源34、34、…分别对应的部分设有开口。另外,收纳体35的内面中的与扩散板31相比位于前侧的部分不被反射片36覆盖。图2和图3中省略了反射片36的图示。
在反射片36设有多个贯通孔361、361、…。
电源部37在收纳体35的外侧装配于底壁351的后面的上下左右方向中央部。
供电构件4、4分别用于从电源部37向各光源基板33供电。其中一个供电构件4用于对在左侧按上下方向并排设置的光源基板33、33、…(即左侧1列的光源基板33、33、…)供电,另一方供电构件4用于对在右侧按上下方向并排设置的光源基板33、33、…(即右侧1列的光源基板33、33、…)供电。左右的供电构件4、4是同样的构成。
供电构件4用基底膜具有透光性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构成,配置在底壁351与反射片36之间。供电构件4足够薄,因此无需担心底壁351与反射片36由于供电构件4介于这两者之间而不必要地隔开。
供电构件4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而成。因此,供电构件4与包含聚酰亚胺树脂而成的一般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相比更廉价。另外,如果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则能容易且廉价地得到具有透光性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
供电构件4具有主体部41和多个臂状片42、42、…。
主体部41呈在上下方向上长的带状。
臂状片42、42、…的个数与左侧(或者右侧)1列的光源基板33、33、…的个数相同。各臂状片42具有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矩形舌状的基端侧舌状片42a和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矩形舌状的顶端侧舌状片42b。
各基端侧舌状片42a从主体部41向主体部41的宽度方向突出。也就是说,基端侧舌状片42a、42a、…在上下方向上并排设置。最上位置(或者最下位置)的基端侧舌状片42a突出地设置于主体部41的最上端部(或者最下端部)。各基端侧舌状片42a从主体部41突出的方向以及突出的长度是相同的。
各顶端侧舌状片42b从基端侧舌状片42a的顶端部向主体部41的长度方向突出。也就是说,多个顶端侧舌状片42b、42b、…在上下方向上排成一列。各顶端侧舌状片42b从基端侧舌状片42a突出的长度是相同的。最上位置的顶端侧舌状片42b与最下位置的顶端侧舌状片42b向相互远离的上下方向(前者为上方向,后者为下方向)突出。最上位置和最下位置的顶端侧舌状片42b、42b以外的顶端侧舌状片42b、42b、…向与最上位置和最下位置中的任意一个顶端侧舌状片42b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方向)。在顶端侧舌状片42b的顶端部设有贯通孔43。
供电构件4是柔性的,因此各基端侧舌状片42a能以与主体部41的边界部为中心调整配置,各顶端侧舌状片42b能以与基端侧舌状片42a的边界部为中心调整配置。因此,例如基端侧舌状片42a(或者顶端侧舌状片42b)能相对于主体部41(或者基端侧舌状片42a)倾斜地并排设置。
顶端侧舌状片42b覆盖光源基板33的前面33a处的2个光源34、34之间的设有连接器331和贯通孔332的部分。
主体部41部分地覆盖除了最上位置和最下位置的光源基板33、33以外的全部的光源基板33、33、…。更详细地说,覆盖各光源基板33的前面33a处的2个光源34、34之间的设有连接器331和贯通孔332的部分以外的部分。
在供电构件4的一面设有多个光源连接部44、44、…和未图示的电源连接部。另外,在供电构件4形成有将电源连接部和各光源连接部44分别独立地连接的未图示的供电路径。供电路径可以具有透光性,也可以具有遮光性。
光源连接部44、44、…和电源连接部设于供电构件4的同一面,因此与将它们分别独立地设于供电构件4的不同面的情况相比,减少了供电构件4的制造成本。
光源连接部44、44、…设于臂状片42、42、…。更详细地说,各光源连接部44与顶端侧舌状片42b中的贯通孔43相比设于顶端侧舌状片42b的基端部侧。光源连接部44与贯通孔43的间隔距离对应于光源基板33中的连接器331与贯通孔332的间隔距离。
光源连接部44是与连接器331对应的雌型的连接器。光源连接部44从前侧嵌合于连接器331从而与连接器331电连接。
光源连接部44设于臂状片42,因此与将光源连接部44设于主体部41的情况相比,容易进行光源连接部44的配置位置的调整。因此,即使由于尺寸误差或者配置时的故障等而发生了主体部41与光源基板33、33、…的相对位置偏移,或者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收缩而发生了位置偏移等,也能容易地将光源连接部44和连接器331连接,另外,抑制了连接被不必要地解除。
制造者将光源连接部44与连接器331连接的作业的作业性高。究其原因,是由于供电构件4具有透光性,因此即使用供电构件4覆盖连接器331,也能容易地通过供电构件4确认连接器331的配置位置。
供电构件4的电源连接部设于主体部41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供电构件4通过电源连接部和配线构件38与电源部37电连接。其结果是,各光源基板33与电源部37通过供电构件4分别独立地电连接。
配线构件38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或者扁平电缆(flat cable)等构成,贯通设于底壁351的未图示的贯通孔而向收纳体35的内外引出。
此外,供电构件4的电源连接部也可以贯通设于底壁351的未图示的贯通孔而向收纳体35的外部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将配线构件38向收纳体35的内部引入。
反射片36的贯通孔361、供电构件4的贯通孔43、光源基板33的贯通孔332以及收纳体35的贯通孔354在前后方向上是相对的。贯通孔361、43、332、354分别从正面看为圆形,直径相互相同。
反射片36、供电构件4以及光源基板33使用共同紧固用构件39共同紧固于底壁351。
共同紧固用构件39具有:头部391,其具有光反射性;以及顶端部为双股状的腿部392。
腿部392的双股状部分具有弹性,相互远离。腿部392从前侧按顺序贯通反射片36的贯通孔361、供电构件4的贯通孔43、光源基板33的贯通孔332、底壁351的贯通孔354。
在向贯通孔361、43、332、354插入时,腿部392的双股状部分强制地接近,但是在腿部392的顶端部向底壁351的背面侧突出时由于弹性复原力而远离。此时,腿部392的双股状部分卡合于贯通孔354的周缘部,因此抑制了腿部392从贯通孔361、43、332、354不必要地拔脱。另外,此时,头部391将反射片36、供电构件4以及光源基板33夹持在其与底壁351之间。
以上的结果是,反射片36、供电构件4以及光源基板33被共同紧固于底壁351。
反射片36、供电构件4以及光源基板33由共用的共同紧固用构件39共同紧固于底壁351。因此,与它们被不同的固定用构件分别独立地固定于底壁351的情况相比,能减少部件项数和部件个数。
反射片36还覆盖着被供电构件4覆盖的连接器331。因此,反射片36的连接器331附近的部分与远离连接器331的部分相比容易向前侧弯曲。也就是说,由于连接器331和供电构件4是在前后方向上连接的,因而容易产生所谓反射片36的浮动。
反射片36的浮动由于反射片36、供电构件4以及光源基板33被共同紧固到底壁351而被抑制。究其原因,是由于共同紧固位置与连接器位置的间隔距离不到光源基板33的宽度的长度。换言之,反射片36的容易浮动的部分附近被共同紧固用构件39压紧到底壁351侧,因此与没有被共同紧固用构件39压紧的情况相比不易浮动。
由于供电构件4被共同紧固用构件39压紧到底壁351侧,因此光源连接部44被压紧到连接器331。因此,抑制了光源连接部44从连接器331脱落而导致两者的电连接被不必要地解除。
此外,供电构件4的各基端侧舌状片42a或者主体部41也可以与反射片36一起被共同紧固于底壁351。此时,基端侧舌状片42a或者主体部41被紧贴固定于底壁351,因此供电构件4在整体上被推压向底壁351侧。于是,光源连接部44被压紧到连接器331,因此抑制了供电构件4与光源基板33的连接被不必要地解除。
在基端侧舌状片42a与反射片36一起被共同紧固于底壁351的情况下,共同紧固位置只要在光源连接部44的附近,就能抑制反射片36的浮动。
在如以上那样的照明装置22的情况下,能从电源部37通过配线构件38、38、供电构件4、4以及光源基板33、33、…向各光源34供电。能在供电构件4、4和光源基板33、33、…(以及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构成的配线构件38、38)分别形成供电路径的图案。因此,与从电源部37通过多条供电线以及光源基板33、33、…来代替配线构件38、供电构件4、4向各光源34供电的情况相比,能容易地进行配线。
光源34、34、…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直接向扩散板31入射并透射过扩散板31。另外,光源34、34、…发出的光的另一部分在扩散板31与反射片36或者与共同紧固用构件39之间反复反射后向扩散板31入射并透射过扩散板31。透射过扩散板31的光会透射过光学片组30。其结果是,照明装置22从显示面板21的背面侧对显示面板21进行照明。
从光源34发出的光不会被反射片36或者共同紧固用构件39阻碍。为此,反射片36中的覆盖光源基板33的前面33a的部分以及共同紧固用构件39各自的距离前面33a的高度设为比透镜342的入光部34a与出光部34b的边界部分的距离光源基板33的前面33a的高度低。
在此,说明将最上位置的光源基板33和最下位置的光源基板33设为在上下左右反向的理由。
从最上位置的光源基板33向下引出了臂状片42。另一方面,从最下位置的光源基板33向上引出了臂状片42。也就是说,从2个光源基板33、33中的任何一个光源基板均向底壁351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侧引出了臂状片42。因此,能将光源基板33、33配置于底壁351的上边部和下边部。
假如使最下位置的光源基板33的朝向与最上位置的光源基板33相同,就会从光源基板33向下边部引出臂状片42,因此无法将光源基板33配置于底壁351的下边部。
另外,从各光源基板33引出臂状片42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因此不需要使臂状片42向底壁351的左边部或者右边部引出。因此,能将光源基板33的端部配置在底壁351的左边部或者右边部。
即,能将光源基板33、33、…配置在底壁351的整个周缘部。换言之,不仅能将光源34、34、…配置在底壁351的中央部,也能配置在周缘部。因此,能提高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的周缘部的亮度。另外,底壁351上的空间不会浪费,因此能使配置于底壁351的光源基板33、33、…的个数增加。能相应地多配置光源34、34、…,因此能提高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整体的亮度。
另外,最上位置的光源基板33和最下位置的光源基板33是共用化的。究其原因,是由于各光源基板33就连接器331的配置位置而言是左右对称的,因此即便使2个光源基板33、33中的一个光源基板的朝向在上下左右反向,也能使从供电构件4到各连接器331的距离大致相同。
光源基板33、33、…的共用化会带来部件个数的减少,因此能通过大量生产和部件管理的简化等实现成本减少。
假如将连接器331设于光源基板33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则当使2个光源基板33、33中的一个光源基板的朝向在上下左右反向,则连接器331位于右端部的情况下与位于左端部的情况下,从供电构件4到各连接器331的距离会大幅不同。于是,需要分别独立改变供电构件4的各臂状片42从主体部41突出的长度,因此供电构件4的制造顺序会变繁琐。
为了消除该问题,可以考虑将连接器331位于下边部的右端部的光源基板33作为最上位置配置用,将连接器331位于上边部的右端部的光源基板33作为最下位置配置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将光源基板33、33、…共用化。
在将连接器331配置在光源基板33的上下左右中心部的情况下,光源基板33的连接器331的配置位置的对称性会提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无法将贯通孔332设于恰当位置的可能性。另外,为了使连接器331与光源连接部44连接,供电构件4必须不必要地多覆盖光源基板33。
此外,光源基板33、33、…的并排设置状态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状态,例如光源基板33、33、…也可以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并排设置。
供电构件4、4各自的左右方向的配置位置只要在底壁351的周缘部以外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供电构件4的电源连接部的配置位置也没有特别限定。它们的配置只要考虑到离电源部37的间隔距离、与配线构件38的配置的平衡或者与其它构件的干扰等而适当决定即可。也就是说,供电构件4和电源连接部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高。
连接器331与光源连接部44的连接方向不限于与前面33a交叉的方向,也可以是沿着前面33a的方向。
虽说如此,关于连接器331与光源连接部44的连接方向,与沿着前面33a的方向相比,更优选与前面33a交叉的方向。究其原因,是由于在照明装置22中,与沿着前面33a的方向在空间上的充裕程度相比,与前面33a交叉的方向在空间上更充裕。其结果是,抑制了照明装置22不必要地大型化。
供电构件4也可以构成为使用扁平电缆。然而,无法在扁平电缆设置贯通孔,因此需要使用共同紧固以外的方法(例如用双面带粘接,用夹子夹持或者用树脂模密封)将供电构件4装配于底壁351。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将光源基板33和反射片36共同紧固于底壁351。
另外,供电构件4也可以不具有透光性。
(实施方式2.)
图5和图6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3所具备的照明装置22的构成的主视图和放大主视图。图5和图6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图2和图3。
图7和图8是简略示出照明装置22的光源基板33附近和电源部37附近的构成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3和照明装置22是与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3和照明装置22大致同样的构成。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的差异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基板33中,未设置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331和贯通孔332。
在光源基板33的前面33a设有连接器333。连接器333除了配置位置以外,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331为同样的构成。
连接器333配置在光源基板33的一个短边部(即长度方向端部)的宽度方向中心部。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光源基板33、33的连接器333、333配置在光源基板33、33的相互相对配置的端部。即,在左侧1列所包含的各光源基板33的情况下,连接器333配置在右边部。在右侧1列所包含的各光源基板33的情况下,连接器333配置在左边部。
在收纳体35的底壁351未设置实施方式1的贯通孔354、354、…。
在底壁351设有贯通孔355。贯通孔355的配置位置是底壁351的上下左右方向中央部。
在反射片36未设置实施方式1的贯通孔361、361、…。各光源基板33的连接器333被反射片36覆盖。图7和图8中省略了反射片36的图示。
电源部37具有雄型的连接器371。连接器371从背面侧插入底壁351的贯通孔355,向收纳体35的内部突出。但是,连接器371的距离底壁351的前面的高度比光源基板33的距离底壁351的前面的高度低。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22不具备配线构件38、38,具备供电构件5来代替供电构件4、4。
供电构件5用于从电源部37向各光源基板33供电。在实施方式1中将2个供电构件4、4左右配置,分别向左右2列的光源基板33、33、…供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1个供电构件5配置在左右方向中央部,向左右2列的光源基板33、33、…供电。
供电构件5用基底膜具有透光性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构成,配置在底壁351与反射片36之间。供电构件5足够薄,因此无需担心底壁351与反射片36由于供电构件5介于这两者之间而不必要地隔开。
供电构件5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而成。因此,供电构件5与包含聚酰亚胺树脂而成的一般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相比更廉价。另外,如果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则能容易且廉价地得到具有透光性的柔性印刷电路基板。
供电构件5具有主体部51、多个臂状片521、521、…以及多个舌状片522、522、…。臂状片521、521、…的个数与光源基板33、33、…的个数相同。舌状片522、522、…的个数例如为4个。
在供电构件5的一面设有多个光源连接部54、54、…和电源连接部55,形成有将电源连接部55和各光源连接部54分别独立地连接的供电路径。光源连接部54、54、…和电源连接部55设于供电构件5的同一面,因此与将它们分别独立地设于供电构件5的不同面的情况相比,减少了供电构件5的制造成本。光源连接部54、54、…的个数与臂状片521、521、…的个数相同。
主体部51呈在上下方向上长的带状。主体部51的配置位置为左侧1列的光源基板33、33、…与右侧1列的光源基板33、33、…之间。也就是说,主体部51不覆盖光源基板33。
主体部51的上端部(或者下端部)配置于在最上位置(或者最下位置)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光源基板33、33之间。
在主体部51的上下方向中央部设有电源连接部55。电源连接部55具有与电源部37的连接器371对应的雌型的连接器551和支撑连接器551的连接支撑部552。电源连接部55通过将连接器551从前侧嵌合于连接器371而与连接器371电连接。
连接支撑部552将连接器551从主体部51向后侧隔开配置,且用于将连接器551与形成于主体部51的供电路径电连接。这样,连接支撑部552介于连接器551和主体部51之间,因此抑制了由于电源连接部55与连接器371连接而导致主体部51向后侧不必要地弯曲。
如以上那样,供电构件5通过电源连接部55和连接器371与电源部37电连接。其结果是,各光源基板33与电源部37通过供电构件5分别独立地电连接。
供电构件5的各臂状片521是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矩形舌状。臂状片521、521、…中,每2个朝向左右方向上远离的方向而从主体部51突出。也就是说,臂状片521、521、…按10行2列并排设置。最上位置(或者最下位置)的臂状片521突出设置于主体部51的最上端部(或者最下端部)。各臂状片521从主体部51突出的方向以及突出的长度是相同的。
供电构件5是柔性的,因此各臂状片521能以与主体部51的边界部为中心调整配置,因此,臂状片521能相对于主体部51倾斜地并排设置。
光源连接部54设于臂状片521的顶端部。光源连接部54是与连接器333对应的雌型的连接器。光源连接部54从前侧嵌合于连接器333从而与连接器333电连接。
由于光源连接部54设于臂状片521,因此与光源连接部54设于主体部51的情况相比,容易进行光源连接部54的配置位置的调整。因此,即使由于尺寸误差或者配置时的故障等而发生了主体部51与光源基板33、33、…的相对位置偏移,或者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收缩而发生了位置偏移等,也能容易地将光源连接部54和连接器333连接,另外,抑制了连接被不必要地解除。
制造者将光源连接部54与连接器333连接的作业的作业性高。究其原因,是由于供电构件5具有透光性,因此即使用供电构件5覆盖连接器333,也能通过供电构件5容易地确认连接器333的配置位置。
各臂状片521覆盖光源基板33的设有连接器333的部分。由于连接器333设于光源基板33的短边部,因此供电构件5不会不必要地覆盖光源基板33。
供电构件5的各舌状片522是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矩形舌状。舌状片522、522、…中,每2个朝向左右方向上远离的方向而从主体部51突出。上侧(或者下侧)的舌状片522配置在最上位置(或者最下位置)的光源基板33和在其下侧(或者上侧)相邻的光源基板33之间。也就是说,各舌状片522不覆盖光源基板33。
在舌状片522的顶端部设有未图示的贯通孔。在反射片36设有与该贯通孔对应的未图示的贯通孔。舌状片522、522、…和反射片36用共同紧固用构件39、39、…共同紧固于底壁351。因此,与它们被不同的固定用构件分别独立地固定于底壁351的情况相比,能减少部件项数和部件个数。
各舌状片522通过与反射片36的共同紧固而紧贴固定于底壁351。其结果是,供电构件5被推压向底壁351侧而光源连接部54被压紧到连接器333,因此抑制了光源连接部54从连接器333脱落而导致两者的电连接被不必要地解除。
此外,也可以使舌状片522、522、…与反射片36无关地,或者用共同紧固用构件39、39、…以外的固定用构件紧贴固定于底壁351。
在如以上那样的照明装置22的情况下,能从电源部37通过供电构件5和光源基板33、33、…向各光源34进行供电。
其结果是,照明装置22能取得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22同样的作用效果。并且,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22具备2个供电构件4、4,通过配线构件38、38与电源部37连接,而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22具备1个供电构件5,直接与电源部37连接,因此能减少部件项数。
然而,臂状片521从各光源基板33引出的方向是左右方向,因此不需要将臂状片521向底壁351的上边部或者下边部引出。另外,各光源基板33的连接器333设于光源基板33的底壁35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侧的端部。因此,不需要将臂状片521向底壁351的左边部或者右边部引出。
如以上那样,供电构件5未配置于最上位置(或者最下位置)的光源基板33、33的底壁351的上边部侧(或者下边部侧)。另外,供电构件5未配置于左侧(或者右侧)1列的光源基板33、33、…的底壁351的左边部侧(或者右边部侧)。
以上的结果是,能将光源基板33、33、…配置在底壁351的周缘部,因此能将光源34、34、…配置在底壁351的周缘部。因此,能提高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的周缘部的亮度。另外,底壁351上的空间不会浪费,因此能使配置于底壁351的光源基板33、33、…的个数增加。能相应地多配置光源34、34、…,因此能提高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整体的亮度。
(实施方式3.)
图9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13所具备的照明装置22的电源部37附近的构成的截面图。图9对应于实施方式2的图7和图8。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3和照明装置22是与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3和照明装置22大致同样的构成。以下对与实施方式2的差异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实施方式2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它们的说明。
供电构件5的电源连接部55中,相当于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551的部分是直接设于主体部51的,不具有实施方式2的连接支撑部552。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供电构件5是比实施方式2简易的构成。
电源部37的连接器371未插入底壁351的贯通孔355,位于收纳体35的外部。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22具备配线构件38。配线构件38通过底壁351的贯通孔355引出到收纳体35的内外,将供电构件5的电源连接部55和电源部37的连接器371电连接。因此,配线构件38具有与电源连接部55对应的雄型的连接器381以及与连接器371对应的雌型的连接器382。
其结果是,各光源基板33和电源部37通过供电构件5分别独立地电连接。
如以上那样的照明装置22能取得与实施方式2的照明装置22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配线构件38介于连接器371和电源连接部55之间,因此抑制了由于电源连接部55与连接器371连接而导致主体部51向后侧不必要地弯曲。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进行总结。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具备:盘状的收纳体35;多个光源基板33,其并排设置于上述收纳体35的底壁351的内面,在其各自的一面安装有光源34;反射片36,其覆盖上述一面和上述收纳体35的内面,对光进行反射;以及电源部37,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器331、333,其设于上述一面;供电构件4、5,其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构成,配置在上述底壁351和上述反射片36之间,用于从上述电源部37向上述光源基板33供电;以及光源连接部44、54,其设于该供电构件4、5,与上述连接器331、333电连接。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上述供电构件4、5呈带状,与上述电源部37电连接,上述光源基板33呈长条状,沿着上述供电构件4、5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上述光源基板33的宽度方向上。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上述供电构件5呈带状,与上述电源部37电连接,2个上述光源基板33的端部在上述供电构件5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上述连接器333配置于上述端部。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上述光源34具有:发光部341,其安装于上述一面;以及透镜342,其覆盖该发光部341,包括该发光部341发出的光入射的入光部34a和入射到该入光部34a的光出射的出光部34b,上述反射片36的覆盖上述一面的部分的距离上述一面的高度比上述出光部34b的距离上述一面的高度低。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底壁351设有贯通孔355,上述电源部37配置在上述底壁351的外面,通过上述贯通孔355与上述供电构件5电连接。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供电构件5的一面设有上述光源连接部54以及用于与上述电源部37电连接的电源连接部55。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上述供电构件5的设有上述光源连接部54的部分覆盖上述连接器333,上述供电构件5具有舌状片522,该舌状片522紧贴固定于上述底壁351。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上述供电构件4、5具有带状的主体部41、51和突出地设置于主体部41、51的多个臂状片42、521,在该臂状片42、521设有上述光源连接部44、54。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各光源基板33与上述电源部37通过上述供电构件4、5分别独立地电连接。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3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以及由该照明装置22从背面侧进行照明的显示面板21。
电视接收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3和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11,基于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电视广播,在上述显示装置13中显示图像。
在本发明中,供电构件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构成。因此,与将多条供电线与各光源基板电连接的情况相比,配线简易。
在本发明中,沿着带状的供电构件的长度方向将长条状的光源基板在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因此,与沿着带状的供电构件的长度方向将长条状的光源基板在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容易地增加通过供电构件被供电的光源基板的个数。
在本发明中,在相邻的2个光源基板的相对端部分别设有连接器,因此与在相邻的2个光源基板的相对端部以外设有连接器的情况相比,能容易地将2倍的个数的光源基板与供电构件连接。因此,如果光源基板的个数是相同的,则能减少供电构件数量。
在本发明中,反射片与光源的出光部相比配置在光源基板侧。因此,抑制了反射片以及被反射片覆盖的供电构件或者连接器等对从光源发出的光的阻碍。
在本发明中,能通过设于收纳体的底壁的贯通孔,用简易的构成将电源部和光源基板电连接。
在本发明中,光源连接部和电源连接部设于供电构件的同一面。因此,与将它们设于不同面的情况相比,能减少供电构件的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中,舌状片紧贴固定于收纳体的底壁,因此供电构件整体上被推压向底壁侧。于是,光源连接部被压紧到连接器,因此抑制了供电构件与连接器的连接被不必要地解除。
在本发明中,与主体部相比,各个臂状片的配置自由度高。因此,即使在例如主体部与光源基板之间发生了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臂状片的配置容易地吸收所发生的位置偏移。因此,与将光源连接部设于主体部的情况相比,设于臂状片的光源连接部与连接器的连接容易,并且能抑制它们的连接被不必要地解除。
在本发明中,各光源基板和上述电源部通过供电构件分别独立地电连接,因此能容易进行配线并且能应对局部调光。
(实施方式4.)
图10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13所具备的照明装置22的构成的放大主视图。
图11是简略示出照明装置22的光源基板33附近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10和图11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图3和图4。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3和照明装置22是与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3和照明装置22大致同样的构成。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的差异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实施方式1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它们的说明。
供电构件4所具有的各臂状片42具有基端侧舌状片42a以及与实施方式1的顶端侧舌状片42b对应的顶端侧舌状片42c。
顶端侧舌状片42c的长度是实施方式1的顶端侧舌状片42b的一半左右。在顶端侧舌状片42c未设置与实施方式1的贯通孔43同样的贯通孔。在顶端侧舌状片42c的顶端部设有光源连接部44。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连接部44也与连接器331电连接。
顶端侧舌状片42c覆盖光源基板33的前面33a的2个光源34、34之间的设有连接器331的部分,但是不覆盖设有贯通孔332的部分。连接器331设于光源基板33的长边部(即,光源基板33的宽度方向端部),因此供电构件4不会不必要地覆盖光源基板33。
光源基板33和反射片36使用共同紧固用构件39共同紧固于底壁351。然而,供电构件4不会与光源基板33一起被共同紧固于底壁351。
供电构件4的各基端侧舌状片42a和反射片36使用共同紧固用构件39共同紧固于底壁351。此时,基端侧舌状片42a被紧贴固定于底壁351,因此供电构件4整体上被推压向底壁351侧。于是,光源连接部44被压紧到连接器331,因此抑制了供电构件4与光源基板33的连接被不必要地解除。
在基端侧舌状片42a与反射片36一起被共同紧固于底壁351的情况下,只要共同紧固位置为光源连接部44的附近,就能抑制反射片36的浮动。
如以上那样的照明装置22能取得与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22同样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5.)
图12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装置13所具备的照明装置22的构成的放大主视图。
图12对应于实施方式4的图10。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3和照明装置22是与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13和照明装置22大致同样的构成。以下,对与实施方式4的差异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实施方式4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它们的说明。
供电构件4所具有的主体部41配置在光源基板33、33、…与底壁351之间。因此,供电构件4不会不必要地覆盖光源基板33。
供电构件4足够薄,因此无需担心底壁351与各光源基板33由于供电构件4介于这两者之间而不必要地隔开。
如以上那样的照明装置22能取得与实施方式4的照明装置22同样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的显示装置不限于构成为电视接收机1的显示装置13,也可以构成为电子公告牌或者个人计算机用的监视器等。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的照明装置不限于组装到显示装置13的构成。例如,照明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便携电话机或者携带信息终端装置等所具备的显示部的背光源单元。或者照明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吸顶灯或者壁挂照明器具等。
最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5进行总结。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具备:盘状的收纳体35;多个光源基板33,其并排设置于上述收纳体35的底壁351的内面,在其各自的一面安装有光源34;反射片36,其覆盖上述一面和上述收纳体35的内面,对光进行反射;以及电源部37,上述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基板33呈长条状,上述照明装置22具备:连接器331,其设于上述光源基板33的上述一面,且不是设于上述光源基板33的长度方向端部;供电构件4,其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或者扁平电缆构成,配置在上述底壁351和上述反射片36之间,用于从上述电源部37向上述光源基板33供电;以及光源连接部44,其设于该供电构件4,与上述连接器331电连接。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331配置于将上述光源基板33在长度方向假想地4等分后的中央2个区域内。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器331配置在上述光源基板33的宽度方向端部。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至少1个上述光源基板33配置于上述底壁351的周缘部,上述供电构件4与配置于上述底壁351的周缘部的光源基板33相比配置于上述底壁351的中央部侧。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的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基板33或者上述供电构件4与上述反射片36一起被共同紧固于上述底壁351。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3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照明装置22以及由该照明装置22从背面侧进行照明的显示面板21。
电视接收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3和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11,基于由该接收部接收到的电视广播,在上述显示装置13中显示图像。
在本发明中,连接器设于光源基板的长度方向的非端部的位置。即,就连接器的配置位置而言,光源基板在长度方向上是大体对称的。在长度方向上对称的光源基板即使在光源基板的面方向上旋转180°,从电源部到连接器的距离也大致相同。
在本发明中,连接器设于光源基板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即,就连接器的配置位置而言,光源基板在长度方向上的对称性高。
在本发明中,连接器设于光源基板的宽度方向端部。因此,与连接器设于光源基板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情况相比,与连接器连接的供电构件不会不必要地覆盖光源基板。
在本发明中,供电构件不会与配置在收纳体的底壁的周缘部的光源基板相比配置在底壁的周缘部侧,因此能将光源基板接近配置于收纳体的底壁中的与收纳体的侧壁的边界部分。
在本发明中,光源基板或者供电构件与反射片被共同紧固于收纳体的底壁,因此与光源基板或者供电构件与反射片被分别独立地固定于收纳体的底壁的情况相比,能减少固定用构件的个数。
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光源基板是在长度方向上大致对称的形状,因此能将光源基板共用化。因此,能减少部件个数。因此,能实现部件个数减少带来的成本减少。
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意在不仅包含上述含义,还包含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和权利要求内的全部变更。
另外,只要具有本发明的效果即可,电视接收机1、显示装置13或者照明装置22中也可以包含实施方式1~3中未公开的构成要素。
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构成要件(技术特征)能进行相互组合,能通过组合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13:显示装置
21:显示面板
22:照明装置
33:光源基板
331:连接器
34:光源
341:发光部
342:透镜
34a:入光部
34b:出光部
35:收纳体
351:底壁
355:贯通孔
36:反射片
37:电源部
4,5:供电构件
41,51:主体部
42,521:臂状片
44,55:光源连接部
55:电源连接部
522:舌状片。

Claims (15)

1.一种照明装置,具备:
盘状的收纳体;
多个光源基板,其并排设置于上述收纳体的底壁的内面,在其各自的一面安装有光源;
反射片,其覆盖上述一面和上述收纳体的内面,对光进行反射;以及
电源部,
上述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连接器,其设于上述一面;
供电构件,其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构成,配置在上述底壁和上述反射片之间,用于从上述电源部向上述光源基板供电;以及
光源连接部,其设于该供电构件,与上述连接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电构件呈带状,与上述电源部电连接,
上述光源基板呈长条状,沿着上述供电构件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上述光源基板的宽度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电构件呈带状,与上述电源部电连接,
2个上述光源基板的端部彼此在上述供电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相邻,
上述连接器配置于上述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具有:
发光部,其安装于上述一面;以及
透镜,其覆盖该发光部,包括该发光部发出的光入射的入光部和入射到该入光部的光出射的出光部,
上述反射片的覆盖上述一面的部分的距离上述一面的高度比上述出光部的距离上述一面的高度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底壁设有贯通孔,
上述电源部配置在上述底壁的外面,通过上述贯通孔与上述供电构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供电构件的一面设有上述光源连接部以及用于与上述电源部电连接的电源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电构件的设有上述光源连接部的部分覆盖上述连接器,
上述供电构件具有舌状片,该舌状片紧贴固定于上述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供电构件具有带状的主体部和突出地设置于主体部的多个臂状片,在该臂状片设有上述光源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光源基板与上述电源部通过上述供电构件分别独立地电连接。
10.一种照明装置,具备:
盘状的收纳体;
多个光源基板,其并排设置于上述收纳体的底壁的内面,在其各自的一面安装有光源;
反射片,其覆盖上述一面和上述收纳体的内面,对光进行反射;以及
电源部,
上述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基板呈长条状,
上述照明装置具备:
连接器,其设于上述光源基板的上述一面,且不是设于上述光源基板的长度方向端部;
供电构件,其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或者扁平电缆构成,配置在上述底壁和上述反射片之间,用于从上述电源部向上述光源基板供电;以及
光源连接部,其设于该供电构件,与上述连接器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器配置于将上述光源基板在长度方向假想地4等分后的中央2个区域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器配置于上述光源基板的宽度方向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1个上述光源基板配置于上述底壁的周缘部,
上述供电构件与配置于上述底壁的周缘部的光源基板相比配置于上述底壁的中央部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基板或者上述供电构件与上述反射片一起被共同紧固于上述底壁。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以及
由该照明装置从背面侧进行照明的显示面板。
CN201680012931.0A 2015-03-18 2016-03-11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74074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4856 2015-03-18
JP2015-054857 2015-03-18
JP2015054857 2015-03-18
JP2015054856 2015-03-18
PCT/JP2016/057858 WO2016148087A1 (ja) 2015-03-18 2016-03-11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7477A true CN107407477A (zh) 2017-11-28

Family

ID=56920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2931.0A Pending CN107407477A (zh) 2015-03-18 2016-03-11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0532B2 (zh)
EP (1) EP3273156B1 (zh)
JP (1) JP6446121B2 (zh)
CN (1) CN107407477A (zh)
WO (1) WO20161480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82209B1 (en) * 2017-02-09 2023-09-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WO2018147269A1 (ja) * 2017-02-09 2018-08-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TWI616616B (zh) * 2017-03-20 2018-03-01 蔡高德 發光二極體面光源燈具
JP7357187B2 (ja) * 2018-08-22 2023-10-06 サター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エルエルシー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10285393B (zh) * 2019-05-31 2020-08-28 中山市超质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ed灯及其装配方法
EP4300145A1 (en) * 2021-08-17 2024-0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backlight uni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6390A (ja) * 1991-09-10 1993-03-19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WO2006059464A1 (ja) * 2004-11-30 2006-06-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ランプ保持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62456A (ja) * 2008-09-05 2010-03-18 Sharp Corp 光源、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2428316A (zh) * 2009-05-22 2012-04-25 夏普株式会社 光反射片、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JP2013229232A (ja) * 2012-04-26 2013-11-07 Sharp Corp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140307420A1 (en) * 2013-04-12 2014-10-16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backlight
CN104132268A (zh) * 2009-05-22 2014-11-05 夏普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4412B2 (ja) * 2007-03-08 2012-08-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Led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599470B2 (ja) 2009-04-28 2010-1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板保持具、電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5351723B2 (ja) * 2009-05-22 2013-11-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8636382B2 (en) * 2009-06-25 2014-01-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 source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apparatus
WO2011086760A1 (ja) * 2010-01-12 2011-07-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Led基板、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013722A (ja) 2010-06-29 2012-01-19 Fun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モジュール
JP5735439B2 (ja) 2012-02-10 2015-06-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実装基板の固定部材、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6390A (ja) * 1991-09-10 1993-03-19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WO2006059464A1 (ja) * 2004-11-30 2006-06-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ランプ保持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62456A (ja) * 2008-09-05 2010-03-18 Sharp Corp 光源、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2428316A (zh) * 2009-05-22 2012-04-25 夏普株式会社 光反射片、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4132268A (zh) * 2009-05-22 2014-11-05 夏普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JP2013229232A (ja) * 2012-04-26 2013-11-07 Sharp Corp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140307420A1 (en) * 2013-04-12 2014-10-16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backligh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73156A1 (en) 2018-01-24
US20180045877A1 (en) 2018-02-15
JP6446121B2 (ja) 2018-12-26
EP3273156A4 (en) 2018-03-28
JPWO2016148087A1 (ja) 2017-12-07
EP3273156B1 (en) 2020-11-18
WO2016148087A1 (ja) 2016-09-22
US10180532B2 (en)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7477A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2759821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952641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US2011006905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2621744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71579B (zh)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器
CN101858545B (zh)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100881B (zh) 光学组件和显示设备
CN103597815B (zh) 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机
CN102454904A (zh) 照明装置
CN102121637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2869916A (zh) 背光组件、中继连接器、背光单元
US20110075443A1 (en) Light emitting unit,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338327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CN104121502A (zh) 发光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55676B (zh) 背光单元及其显示设备
CN106462001A (zh)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02104789B (zh) 显示设备
CN201255800Y (zh)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CN103958957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2313200A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2428312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机
US9500892B2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220925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机
EP2461084B1 (en) Backligh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