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6865A - 风管式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风管式空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76865A CN107676865A CN201610623514.1A CN201610623514A CN107676865A CN 107676865 A CN107676865 A CN 107676865A CN 201610623514 A CN201610623514 A CN 201610623514A CN 107676865 A CN107676865 A CN 1076768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an
- air inlet
- duct type
- conditioner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075966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fma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37858 Gastro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风管式空调机,其既能对两个空间中的某一个单独进行空气调节,也能对两个空间同时进行空气调节。本发明的风管式空调机包括壳体,在该壳体内设置有风扇和热交换器,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和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之间,在所述壳体内,在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到所述第一风口的第一空气流路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一风扇,在从所述第二进风口到所述第二风口的第二空气流路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风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管式空调机。
背景技术
图7是示意表示现有技术的风管式空调机(有时也称作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或风管机)的一例的剖视图,这种风管机一般都只能针对单个空间进行空气调节,若要同时针对两个空间进行空气调节,则需要在两个空间内分别安装一台对该空间空气进行调节的风管机,这会造成用户购买、使用成本的上升。
针对上述问题,也有人提出了如图8、图9所示的风管机,其包括两个风口X1、X2,通过控制风机的转向实现上述风口X1、X2在回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互换(参照箭头A、A’、B、B’),一台风管机就能满足两个空间的空气调节需求。
但是,在采用如图8、图9所示的风管机的情况下,若相邻空间同时需要进行空气调节,则是无法实现的,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形态的风管机,以便一台风管式空调机就能满足用户单独空间空气调节需求,也能满足两个空间同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机,其既能对两个空间中的某一个单独进行空气调节,也能对两个空间同时进行空气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机,包括壳体,在该壳体内设置有风扇和热交换器,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第一热交换和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之间,在所述壳体内,在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到所述第一风口的第一空气流路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一风扇,在从所述第二进风口到所述第二风口的第二空气流路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风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通过将第一风口与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一个连通,将第二风口与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另一个连通,在工作时,只要使第一风扇或第二风扇运转,就能从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朝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吹出调节后的空气,只要使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同时运转,就能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朝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同时吹出调节后的空气,因此,既能对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某一个单独进行空气调节,也能对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同时进行空气调节。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面,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能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设定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的位置。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下方的排水盘。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设置有构成所述第一空气流路和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的一部分的导风部。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在使第一风扇或第二风扇运转时,能利用导风部对从第一空气流路(或第二空气流路)经由通风口流入第二空气流路(或第一空气流路)的气流进行引导,抑制紊流和噪音。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是在所述壳体内相邻设置的贯流风扇、离心风扇和轴流风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风扇和/或所述第二风扇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离心风扇。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有助于增加吸风量。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分别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离心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包括的多个离心风扇设置成与所述第二风扇包括的多个离心风扇交错。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通过将第一风扇包括的多个离心风扇设置成与第二风扇包括的多个离心风扇交错设置,有助于使风管式空调机整体小型化。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风扇由第一离心风扇构成,所述第一离心风扇包括蜗壳,所述蜗壳的出风部朝向所述第一风口。
本发明第九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风扇由第二离心风扇构成,所述第二离心风扇包括蜗壳,所述蜗壳的出风部朝向所述第二风口。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通过利用蜗壳的出风部将气流朝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引导,有助于抑制紊流和噪音,且有助于增加出风量。
本发明第十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八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离心风扇的所述出风部处设置有能在导通气流的位置与切断气流的位置之间切换的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九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二离心风扇的所述出风部处设置有能在导通气流的位置与切断气流的位置之间切换的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在使第一风扇或第二风扇运转时,在无需确保最大吸风量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能避免因气流从第二风口或第 一风口吸入壳体内而产生噪音。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形成有使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相连通的通风口。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风口风门,该通风口风门能在打开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与关闭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在使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同时运转时,通过将通风口风门切换至关闭通风口的状态,能避免从第一进入口吸入壳体内的气流与从第二进风口吸入壳体内的气流相互干扰而产生紊流。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或所述第一风口之间,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二进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之间。
本发明第十五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风口上设置有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和/或,在所述第二风口上设置有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所述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是固定格栅面板、带可动叶片的导风面板以及能在使所述第一风口打开的状态与使所述第一风口关闭的状态之间切换的遮蔽板中的任一种,和/或,所述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是固定格栅面板、带可动叶片的导风面板以及能在使所述第二风口打开的状态与使所述第二风口关闭的状态之间切换的遮蔽板中的任一种。
根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能利用设置在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处的面板来适当调节吹出的风向。
本发明第十六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侧设置有进风口侧开闭部件,该进风口侧开闭部件是风门或面板。
本发明第十七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中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底面倾 斜地设置,和/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中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底面倾斜地设置。
本发明第十八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设置有用于抑制逆流现象的阻挡部。
根据本发明第十八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能避免因气流在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之间逆流而产生噪音。
本发明第十九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的底面开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在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靠所述第一风扇侧的第一辅助进风口和/或靠所述第二风扇侧的第二辅助进风口。
根据本发明第十九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有助于增加吸风量,提高换热效果。
本发明第二十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所述风管式空调机能在双出风模式下进行运转,在所述双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同时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本发明第二十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二十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形成有使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相连通的通风口,在所述双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同时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本发明第二十二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二十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风口风门,该通风口风门能在打开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与关闭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双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同时运转,所述通风口风门切换至打开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或者,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同时运转, 所述通风口风门切换至关闭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本发明第二十三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二十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进风口侧设有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在所述第二进风口侧设有第二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在所述双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侧开闭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打开,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中的打开的一方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所述风管式空调机能在单出风模式下进行运转,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空气,或者,所述第二风扇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一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本发明第二十五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朝向同一方向旋转。
本发明第二十六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风口侧设置有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在所述第二风口侧设置有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运转,所述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导通气流的位置,所述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空气,或者,所述第二风扇运转,所述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所述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导通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本发明第二十七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进风口侧设有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在所述第 二进风口侧设有第二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侧开闭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打开,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中的打开的一方或双方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本发明第二十八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形成有使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相连通的通风口,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空气,或者,所述第二风扇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一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本发明第二十九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二十八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风口风门,该通风口风门能在打开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与关闭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运转,所述通风口风门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空气,或者,所述第二风扇运转,所述通风口风门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本发明第三十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是在本发明第二十九方面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风口侧设置有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在所述第二风口侧设置有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运转,所述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导通气流的位置,所述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空气,或者,所述第二风扇运转,所述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所述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导通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风管式空调机,通过将第一风口与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 的一个连通,将第二风口与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另一个连通,在工作时,只要使第一风扇或第二风扇运转,就能从第一风口或第二风口朝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吹出调节后的空气,只要使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同时运转,就能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朝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同时吹出调节后的空气,因此,既能对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某一个单独进行空气调节,也能对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同时进行空气调节。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机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机的结构的平面图,且表示拆除壳体的一部分而使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等露出的状态。
图1C~图1E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机的运转状态的剖视图。
图1F~图1N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A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风管式空调机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风管式空调机的结构的平面图,且表示拆除壳体的一部分而使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等露出的状态。
图2C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平面图,且表示拆除壳体的一部分而使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等露出的状态。
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风管式空调机的结构和运转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变形例中采用的面板的示意图。
图5A~图5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变形例中采用的面板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变形例中采用的面板的示意图。
图7是示意表示现有技术的风管式空调机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8和图9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风管式空调机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10’、10B 壳体
111、111’、111B 第一进风口
112、112’、112B 第二进风口
113 第一辅助进风口
114 第二辅助进风口
121、121’、121B 第一风口
122、122’、122B 第二风口
20 风扇
201、201’、201A、201B 第一风扇
202、202’、202A、202B 第二风扇
30 热交换器
301、301’、301B 第一热交换器
302、302’、302B 第二热交换器
303” 第三热交换器
304” 第四热交换器
40 排水盘
50 导风部
601’ 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
602’ 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
FM1、FM2、ZD5、ZD5’ 通风口风门
FMA1 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
TF、TFA 通风口
M1、M2、MA1、MA2 驱动电机
WA1、WA2、WB1、WB2 蜗壳
ZD1、ZD2、ZD3 蜗舌状部件
ZD4 挡块
X1、X2 风口
A、A’、B、B’ 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机进行说明。顺便提一下,以下用到的表示方向的用语均以风管式空调机实际安装状态下的方向为准。
<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图1A~图1D,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机进行说明,其中,图1A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机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机的结构的平面图,且表示拆除壳体的一部分而使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等露出的状态,图1C~图1E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机的运转状态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风管式空调机包括壳体10,在该壳体10内设置有风扇20和热交换器30,其中,壳体10具有第一进风口111、第二进风口112、第一风口121和第二风口122,风扇20包括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热交换器30包括第一热交换301和第二热交换器302,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位于第一热交换器301与第二热交换器302之间。此外,在壳体10内,在从第一进风口111到第一风口121的第一空气流路中设置有第一热交换器301和第一风扇201,在从第二进风口112到第二风口122的第二空气流路中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302和第二风扇20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分别开设于壳体10的底面,第一风口121和第二风口122分别开设于壳体10的侧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风扇201与第二风扇202是在壳体10内相邻设置的贯流风扇,并且,如图1B所示,第一风扇201与第二风扇202结构相同,且在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的一端部(图1B中的右端部)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M1、M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第一热交换器301设置在第一风扇201与第一进风口111之间,第二热交换器302设置在第二风扇202与第二进风口112之间。并且,如图1A所示,第一热交换器301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中相对于壳体10的底面倾斜地设置,第二热交换器302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中相对于壳体10的底面倾斜地设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在壳体10内还设置有位于热交换器30下方的排水盘40,并且,在第一风扇201与第二风扇202之间设置有构成所述第一空气流路和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的一部分的导风部50,在导风部50与排水盘40之间形成有使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相连通的通风口TF。此处,排水盘40可以是一体形成的,也可以是分别承接来自第一热交换器301和第二热交换器302的冷凝水的两个独立的部件。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机的运转模式进行说明。
<双出风运转模式>
在风管式空调机的安装状态下,如图1C所示,当同时开启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时,气流分别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吸入壳体10内,然后,两路气流分别流过第一热交换器301和第二热交换器302进行热交换,并分别沿第一风扇201与第二风扇202的出风风道从第一风口121和第二风口122吹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风口121和第二风口122都作为出风口起作用。
此处,在以双出风模式进行运转时,从第一进风口111吸入壳体10内的气流与从第二进风口112吸入壳体10内的气流相互独立地流动,也就是说,从第一进风口111吸入壳体10内的气流不会经由通风口TF流入第二空气流路并从第二风口122吹出,从第二进风口112吸入壳体10内的气流也不会经由通风口TF流入第一空气流路并从第一风口121吹出。但是,并不局限于此,通过使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朝同一个方向旋转,或者,通过采用输出不同的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例如将第一风扇201的转速或直径设定成与第二风扇202不同),在以双出风模式进行运转 时,从第一进风口111吸入壳体10内的气流的一部分会经由通风口TF流入第二空气流路并从第二风口122吹出,或者从第二进风口112吸入壳体10内的气流的一部分会经由通风口TF流入第一空气流路并从第一风口121吹出。
<单出风运转模式>
在风管式空调机的安装状态下,如图1D所示,当仅开启第一风扇201时,气流分别从第一进风口111、第二进风口112和第二风口122吸入壳体10内部,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吸入壳体10内的气流分别流过第一热交换器301和第二热交换器302进行热交换,并与从第二风口122吸入壳体10内的气流混合,然后,从第一风口121吹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风口121作为出风口起作用,第二风口122则作为进风口起作用。
此外,在风管式空调机的安装状态下,与图1D所示的情况类似,如图1E所示,当仅开启第二风扇202时,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吸入壳体10内的气流分别流过第一热交换器301和第二热交换器302进行热交换,并与从第一风口121吸入壳体10内的气流混合,然后,从第二风口122吹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风口122作为出风口起作用,第一风口121则作为进风口起作用。
此处,在以单出风模式进行运转时,仅开启第一风扇201或仅开启第二风扇20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以单出风模式进行运转时将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同时开启,并使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朝向一个方向旋转(例如,使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同时朝图1D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或使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同时朝图1E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风管式空调机的第一风口121与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一个连通,将风管式空调机的第二风口122与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另一个连通,只要以单出风运转模式进行运转,就能从第一风口121或第二风口122朝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吹出调节后的空气,只要以双出风模式进行运转,就能从第一风口121和第二风口122朝两 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同时吹出调节后的空气,因此,既能对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某一个单独进行空气调节,也能对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同时进行空气调节。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以单出风模式进行运转时,能从第一进风口111、第二进风口112以及第一风口121或第二风口122同时吸入气流,具体而言,除了从壳体10底部的第一进风口111、第二进风口112进入壳体10内的气流外,另有一股气流从第二风口122或第一风口121进入壳体10内,并与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吸入壳体10内的气流混合,然后从第一风口121或第二风口122吹出,因此,能增加吸风量。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如图1F、图1G所示,也可在第一风扇201’与第一风口121’之间设置能在导通气流的位置与切断气流的位置之间切换的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601’,并在第二风扇202’与第二风口122’之间设置能在导通气流的位置与切断气流的位置之间切换的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602’。此处,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601’和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602’是风门。
此处,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601’和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602’由电机驱动而在导通气流的位置与切断气流的位置之间切换。
在本变形例中,通过调节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601’和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602’的位置,除了能实现上述图1C所示的双出风运转模式和图1D、图1E所示的单出风运转模式之外,还能实现图1F和图1G所示的单出风运转模式。
在图1F所示的单出风运转模式下,当仅开启第一风扇201’、打开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601’并关闭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602’时,气流分别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吸入壳体10’内部,并分别流过第一热交换器301’和第二热交换器302’进行热交换,然后,从第一风口121’吹出。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风口121’和第二风口122’中,仅有第一风口121’作为出风口起作用。
此外,在图1G所示的单出风运转模式下,当仅开启第二风扇202’、打开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602’并关闭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601’时,气流分别从 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吸入壳体10’内部,并分别流过第一热交换器301’和第二热交换器302’进行热交换,然后,从第二风口122’吹出。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风口121’和第二风口122’中,仅有第二风口122’作为出风口起作用。
此处,在图1F、图1G所示的单出风模式下,仅开启第一风扇201’或仅开启第二风扇20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图1F、图1G所示的单出风模式下将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同时开启,并使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朝向一个方向旋转(例如,使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同时朝图1F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或使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同时朝图1G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根据本变形例,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根据本变形例,在需要对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某一个单独进行空气调节时,通过切换至图1F或图1G所示的单出风运转模式,从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二进风口112’吸入壳体10’并流过第一热交换器301’和第二热交换器302’后的空气不与未经过热交换器换热的气流混合,因此,能提高换热效果。
此外,根据本变形例,在需要对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某一个单独进行空气调节时,通过切换至图1F或图1G所示的单出风运转模式,能避免因气流从第二风口122’或第一风口121’吸入壳体内而产生噪音。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如图1H所示,还可以在第一空气流路中在第一风扇与第一风口之间设置第三热交换器303”,并在第二空气流路中在第二风扇与第二风口之间设置第四热交换器304”。
此处,第三热交换器303”在第一空气流路中相对于壳体的底面倾斜地设置,第四热交换器304”在第二空气流路中相对于壳体的底面倾斜地设置。
根据本变形例,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根据本变形例,在以双出风模式或单出风模式进行运转时,能提升换热效果。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在通风口处,还可以设置能在打开通风口的状态与关闭通风口的状态之间切换的通风口风门。
此处,作为通风口风门的具体形式,既可采用如图1I所示的垂直升降式的通风口风门FM1,也可采用如图1J所示的旋转式的通风口风门FM2。
此外,通风口风门例如可由电机或电磁开关驱动而在打开通风口的状态与关闭通风口的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变形例,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根据本变形例,在以双出风模式进行运转的情况下,通过将通风口风门切换至关闭通风口的状态,能避免从第一进入口吸入壳体内的气流与从第二进风口吸入壳体内的气流相互干扰而产生紊流。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还可以在通风口处设置用于抑制逆流现象(即两个风扇运转时一个出风口成为吸风口而无法将气流顺利吹出的现象)的阻挡部。
此处,作为阻挡部,既可采用如图1K、图1L所示的环绕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延伸的蜗舌状部件ZD1、ZD2、ZD3,也可采用如图1M所示的具有环绕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延伸的两个侧面的挡块ZD4(该挡块既可与排水盘或导风部一体形成,也可以是单独的部件)。
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在在通风口处设置了阻挡部,因此单出风运转模式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具体而言,在以单出风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当仅开启第一风扇时,气流仅从第一进风口吸入壳体内部并流过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然后,从第一风口吹出;另一方面,当仅开启第二风扇时,气流仅从第二进风口吸入壳体内部并流过第二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然后,从第二风口吹出。
根据本变形例,通过单出风运转模式和双出风运转模式,与上述实施方式1一样,既能对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中的某一个单独进行空气调节,也能对两个空气调节对象空间同时进行空气调节。
此外,根据本变形例,通过设置阻挡部,能解决逆流以及噪音的问题。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如图1N所示,还可以在壳体的侧面开设有靠第一风扇侧的第一辅助进风口113以及靠第二风扇侧的第二辅助进风口114。
根据本变形例,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根据本变形例,通过设置第一辅助进风口113和第二辅助进风口114,能增加吸入风量,从而使性能提升。
<实施方式2>
下面参照图2A和图2B,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风管式空调机进行说明,其中,图2A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风管式空调机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风管式空调机的结构的平面图,且表示拆除壳体的一部分而使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等露出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机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机中,如图2A所示,第一风扇201A和第二风扇202A分别由包括蜗壳WA1、WA2的离心风扇构成,蜗壳WA1、WA2分别具有朝向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的出风部,在该出风部处设置有能在导通气流的位置与切断气流的位置之间切换的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图中仅图示了设置在蜗壳WA1的出风部处的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FMA1,而省略了设置在蜗壳WA2的出风部处的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并且,在第一风扇201A与第二风扇202A之间的通风口TFA处设置有通风口风门ZD5,该通风口风门ZD5能在打开通风口TFA的状态与关闭通风口TFA的状态之间切换。
此处,如图2B所示,第一风扇201A和第二风扇202A分别包括同轴设置的两个离心风扇(虽未图示,但在各风扇的出风部处均设有能在导通气流的位置与切断气流的位置之间切换的风口侧开闭部件),且在同轴设置的两个离心风扇之间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MA1、MA2,并且,第一风扇201A与第二风扇202A在离心风扇的轴向(图2B中的左右方向)上对齐。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导通气流的位置与切断气流的位置之间 切换风口侧开闭部件的位置控制,还能实现上述图1F和图1G所示的单出风运转模式。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以双出风模式进行运转的情况下,通过将通风口风门ZD5切换至关闭通风口的状态,能避免从第一进入口吸入壳体内的气流与从第二进风口吸入壳体内的气流相互干扰而产生紊流。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也可省略风口侧开闭部件和/或通风口风门ZD5。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如图2C所示,也可将第一风扇包括的多个离心风扇设置成与所述第二风扇包括的多个离心风扇交错(此时,例如可将通风口风门ZD5’形成为如图2C所示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有助于使风管式空调机整体小型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第一风扇201A和第二风扇202A也可分别由一个离心风扇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还可以采用上述图1H所示的结构,在第一空气流路中在第一风扇与第一风口之间设置第三热交换器,并在第二空气流路中在第二风扇与第二风口之间设置第四热交换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还可以采用上述图1J所示的旋转式的通风口风门FM2以代替通风口风门ZD5,或设置图1K~图1M所示的阻挡部以代替通风口风门ZD5。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还可设置上述图1N所示的第一辅助进风口和第二辅助进风口。
<实施方式3>
下面参照图3,对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风管式空调机进行说明,其中,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风管式空调机的结构和运转状态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机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机中,如图3所示,第一进风口111B和第二进风口112B开设在壳体10B的侧面,第一风口121B和 第二风口122B开设在壳体10B的底面,第一风扇201B和第二风扇202B分别由包括蜗壳WB1、WB2的离心风扇构成,蜗壳WB1、WB2分别具有朝向第一风口121B和第二风口122B的出风部。
在运转时,除了气流从壳体10B两侧的第一进风口111B和第二进风口112B吸入壳体10B内并从下方的第一风口121B和第二风口122B吹出之外,本实施方式的双出风运转模式和单出风运转模式分别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双出风运转模式和单出风运转模式基本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也可在第一风扇201B和第二风扇202B的蜗壳WB1、WB2的出风部处设置风口侧开闭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也可在第一风扇201B与第二风扇202B之间(例如在壳体10B中的顶板侧)设置通风口风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还可在第一风扇201B与第二风扇202B之间(例如在壳体10B中的顶板侧)设置图1K~图1M所示的阻挡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还可在顶板上设置第一辅助进风口和/或第二辅助进风口。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1及其变形例中,第一风扇201与第二风扇202结构相同,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风扇201与第二风扇202的结构可以不同,第一风扇201与第二风扇202的尺寸也可不同,例如,可将第一风扇201的长度(图1B中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或直径设置成与第二风扇202不同。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及其变形例中,第一风扇201与第二风扇202分别安装在其一端部(图1B中的右端部)的驱动电机M1、M2,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驱动电机M1设置在第一风扇201的一端部(例如图1B中的右端部),而将驱动电机M2设置在第二风扇202的另一端部(图1B中的 左端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可以是在壳体内相邻设置的贯流风扇、离心风扇和轴流风扇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1及其变形例中,第一风扇201和第二风扇202均是贯流风扇,但也可以是第一风扇201为贯流风扇,第二风扇202为图2A那样的离心风扇。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和实施方式2中,设置有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但也可在其它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设置风口侧开闭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中,在第一风扇201’与第一风口121’之间以及第二风扇202’与第二风口122’之间设置有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在蜗壳WA1、WA2各自的出风部处设置有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但是,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和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的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此,可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例如也可在第一风口和第一风口上设置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和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此时,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和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可以是可动面板(例如图5A~图5C所示的带可动叶片的导风面板或图6A和图6B所示的可转动的遮蔽板)。当然,为简化控制,也可以在第一风口和第一风口上设置固定面板(例如图4所示的固定格栅面板)。
在采用图4所示的固定格栅面板的情况下,当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任一个用于吸风时,气流从固定打开状态的格栅进入空调机内部进行气流混合提升舒适度(例如图1A~图3中除了图1H的情况)或参与热交换(例如图1H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采用图5A~图5C所示的导风面板或图6A和图6B所示的遮蔽板的情况下,当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中任一个用于吸风时,空调机在接收到开启指令后,预先开启面板,再进行风扇运转,以便气流从用于吸风的出风口面板进入到空调机内部进行气流混合提升舒适度(例如图1A~图3中除了图1H的情况)或参与热交换(例如图1H的情况)。此外,还可以调节用于吸风的出风口面板的导风板角度,或是调节遮蔽板的打开大小或角度,以控制吸入风量的大小。
此外,设置在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处的两个可动面板可以分别控制,为了使吸风量最大化,还可以将用于吸风的面板的打开角度设置成平行于气流的角度(例如水平状态),以便气流的顺利流入。
此外,在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上安装用于调节出风的可动面板的情况下,例如,空调机的控制元件在接收到调节风向的控制指令后,判断空调机目前是否处于单个风扇运转(即一个出风口出风,另一个出风口吸风)的运转状态,在判断为是的情况下,仅控制用于出风的可动面板动作,以调节风向。同样,空调机的控制元件在接收到调节风扇风量的控制指令后,在判断为空调机目前处于仅有一个风扇开启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仅控制开启的风扇的风量。当然,在单个风扇运转、对应另一个风扇的出风口不用于吸风的情况下,为了美观,可以关闭此风口的可动面板。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还可根据需要而在第一进风口上设置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在第二进风口上设置第二进风口侧开闭部件,该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和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可以是风门或面板。此处,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和第二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可以是一体形成的,也可以是独立的两个部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各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和第四热交换器)均为一段式热交换器,但并不局限于此,各热交换器的形状可根据需要适当变更。例如,各热交换器也可采用多段式的热交换器,以增大热交换器尺寸,提升换热效果;并且,多段式的热交换器可设置不同的工作状态,如一段用于蒸发器,一段用于冷凝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第一热交换器在第一空气流路中相对于壳体的底面倾斜地设置,第二热交换器在第二空气流路中相对于壳体的底面倾斜地设置,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的设置形态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同样,第三热交换器和第四热交换器的设置形态也 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在使用电机对各风门进行控制时,可将各风门的电机与空调机的控制板相连,也可通过遥控器对各风门的电机的驱动进行控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各风门不局限于由电机驱动,也可以是通过气流的作用在导通气流的位置与切断气流的位置之间切换(通过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运转时候产生的气流来打开)的活动板。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将热交换器设置在进风口与风扇之间,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热交换器设置在风扇与出风口之间。
Claims (30)
1.一种风管式空调机,包括壳体,在该壳体内设置有风扇和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和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之间,
在所述壳体内,在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到所述第一风口的第一空气流路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一风扇,在从所述第二进风口到所述第二风口的第二空气流路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面,
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热交换器下方的排水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设置有构成所述第一空气流路和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的一部分的导风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是在所述壳体内相邻设置的贯流风扇、离心风扇和轴流风扇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扇和/或所述第二风扇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离心风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分别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离心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包括的多个离心风扇设置成与所述第二风扇包括的多个离心风扇交错。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扇由第一离心风扇构成,所述第一离心风扇包括蜗壳,所述蜗壳的出风部朝向所述第一风口。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风扇由第二离心风扇构成,所述第二离心风扇包括蜗壳,所述蜗壳的出风部朝向所述第二风口。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离心风扇的所述出风部处设置有能在导通气流的位置与切断气流的位置之间切换的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离心风扇的所述出风部处设置有能在导通气流的位置与切断气流的位置之间切换的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形成有使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相连通的通风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风口风门,该通风口风门能在打开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与关闭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之间切换。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或所述第一风口之间,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二进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风口上设置有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和/或,在所述第二风口上设置有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
所述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是固定格栅面板、带可动叶片的导风面板以及能在使所述第一风口打开的状态与使所述第一风口关闭的状态之间切换的遮蔽板中的任一种,和/或,所述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是固定格栅面板、带可动叶片的导风面板以及能在使所述第二风口打开的状态与使所述第二风口关闭的状态之间切换的遮蔽板中的任一种。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侧设置有进风口侧开闭部件,该进风口侧开闭部件是风门或面板。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中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底面倾斜地设置,和/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中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底面倾斜地设置。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设置有用于抑制逆流现象的阻挡部。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底面开设有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
在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靠所述第一风扇侧的第一辅助进风口和/或靠所述第二风扇侧的第二辅助进风口。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管式空调机能在双出风模式下进行运转,
在所述双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同时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形成有使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相连通的通风口,
在所述双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同时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风口风门,该通风口风门能在打开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与关闭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双出风模式下,
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同时运转,所述通风口风门切换至打开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或者,
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同时运转,所述通风口风门切换至关闭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进风口侧设有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
在所述第二进风口侧设有第二进风口侧开闭部件,
在所述双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侧开闭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打开,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中的打开的一方或双方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管式空调机能在单出风模式下进行运转,
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
所述第一风扇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空气,
或者,
所述第二风扇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一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朝向同一方向旋转。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风口侧设置有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
在所述第二风口侧设置有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
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
所述第一风扇运转,所述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导通气流的位置,所述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空气,
或者,
所述第二风扇运转,所述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所述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导通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进风口侧设有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
在所述第二进风口侧设有第二进风口侧开闭部件,
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进风口侧开闭部件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侧开闭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打开,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中的打开的一方或双方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形成有使所述第一空气流路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相连通的通风口,
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
所述第一风扇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空气,
或者,
所述第二风扇运转,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或所述第一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风口风门,该通风口风门能在打开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与关闭所述通风口的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
所述第一风扇运转,所述通风口风门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空气,
或者,
所述第二风扇运转,所述通风口风门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风管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风口侧设置有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
在所述第二风口侧设置有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
在所述单出风模式下,
所述第一风扇运转,所述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导通气流的位置,所述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一风口吹出空气,
或者,
所述第二风扇运转,所述第一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切断气流的位置,所述第二风口侧开闭部件切换至导通气流的位置,从所述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从所述第二风口吹出空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23514.1A CN107676865A (zh) | 2016-08-02 | 2016-08-02 | 风管式空调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23514.1A CN107676865A (zh) | 2016-08-02 | 2016-08-02 | 风管式空调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76865A true CN107676865A (zh) | 2018-02-09 |
Family
ID=61133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23514.1A Pending CN107676865A (zh) | 2016-08-02 | 2016-08-02 | 风管式空调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7686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0592A (zh) * | 2018-11-05 | 2019-01-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设备及风管机 |
CN110749064A (zh) * | 2019-10-31 | 2020-02-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
CN116249837A (zh) * | 2020-10-15 | 2023-06-09 | 辉达公司 | 用于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可调节风扇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4691A (ja) * | 1995-06-28 | 1997-01-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移動式空気調和装置 |
JPH11118176A (ja) * | 1997-10-20 | 1999-04-30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KR20040026081A (ko) * | 2002-09-17 | 2004-03-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천장매입형 공기조화기 |
CN103347544A (zh) * | 2010-11-18 | 2013-10-09 | Oy霍尔顿集团有限公司 | 空气净化设备方法和系统 |
CN203286656U (zh) * | 2013-05-22 | 2013-11-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壁挂机 |
CN103776090A (zh) * | 2012-10-18 | 2014-05-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房间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135521A (zh) * | 2015-08-25 | 2015-12-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上下出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CN204880381U (zh) * | 2015-08-11 | 2015-12-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105588185A (zh) * | 2015-01-20 | 2016-05-18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风管机及空调器 |
-
2016
- 2016-08-02 CN CN201610623514.1A patent/CN10767686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4691A (ja) * | 1995-06-28 | 1997-01-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移動式空気調和装置 |
JPH11118176A (ja) * | 1997-10-20 | 1999-04-30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KR20040026081A (ko) * | 2002-09-17 | 2004-03-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천장매입형 공기조화기 |
CN103347544A (zh) * | 2010-11-18 | 2013-10-09 | Oy霍尔顿集团有限公司 | 空气净化设备方法和系统 |
CN103776090A (zh) * | 2012-10-18 | 2014-05-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房间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203286656U (zh) * | 2013-05-22 | 2013-11-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壁挂机 |
CN105588185A (zh) * | 2015-01-20 | 2016-05-18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风管机及空调器 |
CN204880381U (zh) * | 2015-08-11 | 2015-12-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105135521A (zh) * | 2015-08-25 | 2015-12-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上下出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0592A (zh) * | 2018-11-05 | 2019-01-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设备及风管机 |
CN109140592B (zh) * | 2018-11-05 | 2024-05-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设备及风管机 |
CN110749064A (zh) * | 2019-10-31 | 2020-02-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
CN116249837A (zh) * | 2020-10-15 | 2023-06-09 | 辉达公司 | 用于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可调节风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04096B2 (en) | Indoor apparatus for air conditioner | |
KR100665999B1 (ko) | 환기겸용 덕트형 공기조화기 | |
CN1979028B (zh) | 空调机 | |
EP2208942A2 (en) | Air conditioner | |
KR20120022248A (ko) | 공기조화기 | |
JP6038328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 |
CN107676865A (zh) | 风管式空调机 | |
KR102362390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JP2016020797A (ja) | 空気調和機 | |
US8783245B2 (en) |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range hood with exhaust and recirculation options | |
KR100714591B1 (ko) | 액자형 공기조화기용 실내기 | |
KR100512679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116592425A (zh) | 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 |
KR100765163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15127152A (zh) | 一种空调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 |
JP2020176803A (ja) | 空気調和機 | |
EP3911898B1 (en) | Ceil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 |
KR100698910B1 (ko) | 덕트형 공기조화기 | |
JP5489794B2 (ja) | 送風装置 | |
JP7022739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1140921A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KR100352443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공기토출구 구조 | |
KR20040015872A (ko) | 액자형 공기조화기 | |
KR102713630B1 (ko) | 환기부를 포함하는 창문형 에어컨 | |
CN210688478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