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5060B - 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55060B
CN107655060B CN201710940056.9A CN201710940056A CN107655060B CN 107655060 B CN107655060 B CN 107655060B CN 201710940056 A CN201710940056 A CN 201710940056A CN 107655060 B CN107655060 B CN 107655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ing
warmer
area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00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55060A (zh
Inventor
刘云艳
杜文波
赵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00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55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55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5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55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5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24D13/02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solely using resistance heating, e.g. underfloor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08Electric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20Heat consumers
    • F24D2220/2009Radiators
    • F24D2220/2036Electric radi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腔体;及发热体,发热体设置于腔体内,且发热体包括多个发热区,多个发热区所对应的发热功率不相等。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不同发热功率的发热区,使得发热体更加适应取暖器的散热需求,取暖器的表面热量分布更均匀,避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烫伤的风险,或是局部温度过底而降低取暖效果。

Description

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取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取暖器的主要部件为散热件和发热元件,故发热元件和散热件之间的传热效率是影响取暖效果的核心因素之一,而发热元件与散热件的热传递效率受到发热元件与散热件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热阻的影响。目前,市场中的取暖产品中散热件和发热元件通过压力铆接的方式连接,一方面该种连接方式的装配工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另一方面该种结构下的散热件的散热效率低,当取暖器在较大功率下工作时,散热件表面温度较高,容易烫伤用户,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取暖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暖器,其包括:壳体及发热体,壳体内设有腔体,发热体设置于腔体内,且发热体包括多个发热区,多个发热区所对应的发热功率不相等。
本发明提供的取暖器,包括壳体和发热体,壳体内设有腔体,发热体设置于腔体内,且发热体包括多个发热区,多个发热区所对应的发热功率不相等。发热体用于提供热量,发热体包括多个发热区,且多个发热区所对应的发热功率不同,多个不同发热功率的发热区更加适应取暖器的散热需求,使取暖器的表面热量分布均匀,避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烫伤的风险,或是局部温度过低而降低取暖效果。具体地,由于取暖器内的热空气上升,一方面取暖器上部的温度较高,此时可对应降低发热体上部发热区的发热功率,另一方面取暖器底部的热量较少时,则可相应增强发热体底部发热区的发热功率,通过调整发热体中不同发热区的发热功率,可使取暖器的表面热量分布均匀,取暖效果更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取暖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发热区分别为第一发热区及第二发热区,且第一发热区的发热功率小于第二发热区的发热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体包括两个发热区,分别为第一发热区及第二发热区,且第一发热区的发热功率小于第二发热区的发热功率,即在同一时间内,第一发热区所产生的热量小于第二发热区所产生的热量,第一发热区与第二发热区可根据取暖器的散热需求限定其所对应的发热功率,从而使取暖器的表面热量分布更均匀,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烫伤的风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发热区与第二发热区无重叠区域;且第二发热区位于第一发热区的两侧和第一发热区的底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体包括第一发热区及第二发热区,且第一发热区与第二发热区无重叠区域,即第一发热区与第二发热区无接触点,避免发热体局部发热功率较大,取暖器表面温度过高,不能很好地对周围空气导热;第二发热区位于第一发热区的两侧和第一发热区的底部,在取暖器的散热结构中,一方面由于热空气向上升起,则大量热空气聚集在取暖器的顶部,冷空气聚集在取暖器的底部,即取暖器顶部的温度高于取暖器的底部温度,另一方面,取暖器的两侧壁完全与周围空气接触,即取暖器的两侧温度低于取暖器中部的温度,第二发热区位于第一发热区的两侧和第一发热区的底部,即第二发热区对应于取暖器的两侧和底部,第一发热区对应于取暖器的中部和顶部,且第二发热区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一发热区的发热功率,即取暖器的两侧和底部所对应第二发热区的发热功率较大,产生的热量较多,取暖器的顶部和中部所对应的第一发热区的发热功率较小,产生的热量较少。因此,不同发热功率的发热区更加适应取暖器的散热需求,使取暖器的表面热量分布均匀,避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烫伤的风险,或是局部温度过低而降低取暖效果。当然,不同发热功率的发热区的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取暖器的整机结构进行合理设置,如取暖器的底部对应发热功率较大的发热区,取暖器的顶部对应发热功率较小的发热区,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体为膜状发热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发热体设置为膜状结构,可以方便散热件与发热体的贴合连接,增加散热件与发热体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减少散热件与发热体接触位置的空气间隙,从而降低发热体与散热件之间的接触热阻,提高发热体与散热件之间的传递效率。此外,膜状结构的发热体与散热件的接触面为平面,相比现有的管状、丝状结构的发热体与散热件之间的点接触,散热件与发热体平面接触更加均匀,保证多个散热件之间的热量均匀一致,增强多个散热件的协同散热效果,避免发热体与散热件点接触造成发热体局部高温、影响发热体与散热件的导热过程、降低导热速度的情况的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散热件,至少两个散热件分别设置于发热体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至少两个散热件,且至少两个散热件分别设置于发热体的两侧,相比只在一侧设置散热片,极大程度地增加了发热体与散热件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发热体的热量利用率,从而提升取暖器的散热效率。发热体夹设于散热件之间,散热件用于接收发热体传递的热量,同时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设置多个散热件可以增加散热件与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件的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热件为铝合金散热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件为铝合金散热件,铝合金材质具有良好的传热导热性能,可以大大提高散热单体的传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热件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件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一体式结构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传递过程中的接触热阻,可提高导热效率,增强散热单体之间的热传遭,提高散热件的散热性能;另一方面一体式结构可有效提升散热件的力学性能,确保散热件的强度,同时可确保散热件一次成型,提高生产效率,简化装配流程,便于取暖器的大批量生产,进一步降低取暖器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孔,连接孔设置于散热件上;连接架,连接架与连接孔相适配,且连接架使位于发热体两侧的散热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取暖器还包括连接架,连接架和设置在散热件上的连接孔相适配,连接架用于连接紧固设置于发热体两侧的散热件,使得散热件与发热体紧密贴合,减少散热件与发热体接触位置处的空气间隙,从而降低发热体与散热件之间的接触热阻,提高发热体与散热件的传热效率,同时,紧密贴合的散热件与发热体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强发热体与散热件之间的导热效率,加快了热量传递的过程,连接架还保证了散热件与发热体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发热体脱离散热件,从而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孔,其设置于散热件上;盖板,盖板与安装孔相适配,使盖板盖设于连接架的上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取暖器还包括盖板,盖板和设置在散热件上的安装孔相适配,盖板设置于连接架、发热体及散热件的上方,通过设置盖板一方面可使取暖器的上表面平整、美观,提高客户的体验感;另一方面盖板可有效保障连接架、发热体和散热架的相对位置,防止各部件的松动,避免发热体脱离散热件,从而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散热孔,其设置于盖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板上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利于发热体顶部散热,避免取暖器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发热体与散热件的导热过程、降低导热速度的情况的发生。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取暖器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发热体,102第一发热区,104第二发热区,20散热件,202连接孔,204安装孔,30连接架,40盖板,402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取暖器。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暖器,其包括:壳体及发热体10,壳体内设有腔体,发热体10设置于腔体内,且发热体10包括多个发热区,多个发热区所对应的发热功率不相等。
本发明提供的取暖器,包括壳体和发热体10,壳体内设有腔体,发热体10设置于腔体内,且发热体10包括多个发热区,多个发热区所对应的发热功率不相等。发热体10用于提供热量,发热体10包括多个发热区,且多个发热区所对应的发热功率不同,多个不同发热功率的发热区更加适应取暖器的散热需求,使取暖器的表面热量分布均匀,避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烫伤的风险,或是局部温度过低而降低取暖效果。具体地,由于取暖器内的热空气上升,一方面取暖器上部的温度较高,此时可对应降低发热体10上部发热区的发热功率,另一方面取暖器底部的热量较少时,则可相应增强发热体10底部发热区的发热功率,通过调整发热体10中不同发热区的发热功率,可使取暖器的表面热量分布均匀,取暖效果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发热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发热区分别为第一发热区102及第二发热区104,且第一发热区102的发热功率小于第二发热区104的发热功率。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发热体10包括两个发热区,分别为第一发热区102及第二发热区104,且第一发热区102的发热功率小于第二发热区104的发热功率,即在同一时间内,第一发热区102所产生的热量小于第二发热区104所产生的热量,第一发热区102与第二发热区104可根据取暖器的散热需求限定其所对应的发热功率,从而使取暖器的表面热量分布更均匀,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烫伤的风险。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发热区102与第二发热区104无重叠区域;且第二发热区104位于第一发热区102的两侧和第一发热区102的底部。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发热体10包括第一发热区102及第二发热区104,且第一发热区102与第二发热区104无重叠区域,即第一发热区102与第二发热区104无接触点,避免发热体10局部发热功率较大,取暖器表面温度过高,不能很好地对周围空气导热;第二发热区104位于第一发热区102的两侧和第一发热区102的底部,在取暖器的散热结构中,一方面由于热空气向上升起,则大量热空气聚集在取暖器的顶部,冷空气聚集在取暖器的底部,即取暖器顶部的温度高于取暖器的底部温度,另一方面,取暖器的两侧壁完全与周围空气接触,即取暖器的两侧温度低于取暖器中部的温度,第二发热区104位于第一发热区102的两侧和第一发热区102的底部,即第二发热区104对应于取暖器的两侧和底部,第一发热区102对应于取暖器的中部和顶部,且第二发热区104的发热功率大于第一发热区102的发热功率,即取暖器的两侧和底部所对应第二发热区104的发热功率较大,产生的热量较多,取暖器的顶部和中部所对应的第一发热区102的发热功率较小,产生的热量较少。因此,不同发热功率的发热区更加适应取暖器的散热需求,使取暖器的表面热量分布均匀,避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烫伤的风险,或是局部温度过低而降低取暖效果。当然,不同发热功率的发热区的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取暖器的整机结构进行合理设置,如取暖器的底部对应发热功率较大的发热区,取暖器的顶部对应发热功率较小的发热区,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发热体10为膜状发热体10。
在该实施例中,将发热体10设置为膜状结构,可以方便散热件20与发热体10的贴合连接,增加散热件20与发热体10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减少散热件20与发热体10接触位置的空气间隙,从而降低发热体10与散热件20之间的接触热阻,提高发热体10与散热件20之间的传递效率。此外,膜状结构的发热体10与散热件20的接触面为平面,相比现有的管状、丝状结构的发热体10与散热件20之间的点接触,散热件20与发热体10平面接触更加均匀,保证多个散热件20之间的热量均匀一致,增强多个散热件20的协同散热效果,避免发热体10与散热件20点接触造成发热体10局部高温、影响发热体10与散热件20的导热过程、降低导热速度的情况的发生。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散热件20,至少两个散热件20分别设置于发热体10的两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壳体包括至少两个散热件20,且至少两个散热件20分别设置于发热体10的两侧,相比只在一侧设置散热片,极大程度地增加了发热体10与散热件20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发热体10的热量利用率,从而提升取暖器的散热效率。发热体10夹设于散热件20之间,散热件20用于接收发热体10传递的热量,同时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设置多个散热件20可以增加散热件20与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件20的散热效率,增强散热性能。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件20为铝合金散热件20。
在该实施例中,散热件20为铝合金散热件20,铝合金材质具有良好的传热导热性能,可以大大提高散热单体的传热效率。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件20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散热件20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一体式结构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传递过程中的接触热阻,可提高导热效率,增强散热单体之间的热传遭,提高散热件20的散热性能;另一方面一体式结构可有效提升散热件20的力学性能,确保散热件20的强度,同时可确保散热件20一次成型,提高生产效率,简化装配流程,便于取暖器的大批量生产,进一步降低取暖器的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孔202,连接孔202设置于散热件20上;连接架30,连接架30与连接孔202相适配,且连接架30使位于发热体10两侧的散热件20相连接。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取暖器还包括连接架30,连接架30和设置在散热件20上的连接孔202相适配,连接架30用于连接紧固设置于发热体10两侧的散热件20,使得散热件20与发热体10紧密贴合,减少散热件20与发热体10接触位置处的空气间隙,从而降低发热体10与散热件20之间的接触热阻,提高发热体10与散热件20的传热效率,同时,紧密贴合的散热件20与发热体10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强发热体10与散热件20之间的导热效率,加快了热量传递的过程,连接架30还保证了散热件20与发热体10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发热体10脱离散热件20,从而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孔204,其设置于散热件20上;盖板40,盖板40与安装孔204相适配,使盖板40盖设于连接架30的上方。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取暖器还包括盖板40,盖板40和设置在散热件20上的安装孔204相适配,盖板40设置于连接架30、发热体10及散热件20的上方,通过设置盖板40一方面可使取暖器的上表面平整、美观,提高客户的体验感;另一方面盖板40可有效保障连接架30、发热体10和散热架的相对位置,防止各部件的松动,避免发热体10脱离散热件20,从而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散热孔402,其设置于盖板40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盖板40上设有散热孔402,散热孔402利于发热体10顶部散热,避免取暖器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发热体10与散热件20的导热过程、降低导热速度的情况的发生。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腔体;及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发热体包括多个发热区,多个所述发热区所对应的发热功率不相等;
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散热件,至少两个所述散热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两侧;
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所述散热件上;
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连接孔相适配,且所述连接架使位于所述发热体两侧的所述散热件相连接,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发热体紧密贴合;
所述发热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发热区分别为第一发热区及第二发热区,且
所述第一发热区的发热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发热区的发热功率;
所述第一发热区与所述第二发热区无重叠区域;且
所述第二发热区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的两侧和所述第一发热区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为膜状发热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件为铝合金散热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件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孔,其设置于所述散热件上;
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连接架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孔,其设置于所述盖板上。
CN201710940056.9A 2017-09-30 2017-09-30 取暖器 Active CN107655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056.9A CN107655060B (zh) 2017-09-30 2017-09-30 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056.9A CN107655060B (zh) 2017-09-30 2017-09-30 取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5060A CN107655060A (zh) 2018-02-02
CN107655060B true CN107655060B (zh) 2020-10-30

Family

ID=61116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0056.9A Active CN107655060B (zh) 2017-09-30 2017-09-30 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5506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7546A (ja) * 1990-05-09 1992-01-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放熱フィンの製造方法及び放熱フィン付き電気ヒータ
WO2005083333A1 (de) * 2004-02-26 2005-09-09 Lws Elektroheizungen Gmbh Brennstoffzellenbetriebene-heizvorrichtung
CN101435631A (zh) * 2008-05-14 2009-05-20 北京儒田科技有限公司 定时启动的温控式蓄热电暖装置
CN201463113U (zh) * 2009-07-06 2010-05-12 武汉科兹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电暖器盖板装置
CN201575521U (zh) * 2009-07-06 2010-09-08 武汉科兹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远红外电暖器
JP3182592U (ja) * 2013-01-21 2013-04-04 日本遠赤企画株式会社 暖房器具
CN203274030U (zh) * 2013-05-09 2013-11-06 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取暖器
CN204574205U (zh) * 2015-04-03 2015-08-19 孙佳维 一种开合式的两用型电暖器
CN204629678U (zh) * 2015-05-25 2015-09-09 韩国其 新型结构封闭式油汀电暖器
CN205191713U (zh) * 2015-11-30 2016-04-27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取暖器
CN106678937A (zh) * 2017-01-06 2017-05-17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新型智能电加热装置
CN106895469A (zh) * 2015-12-18 2017-06-27 王辉 多档自动运行电暖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7416A (zh) * 2014-02-18 2014-05-07 黄山帅旗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碳晶卫浴镜
CN105078092B (zh) * 2015-09-02 2016-08-24 黄山帅旗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气道式碳晶卫浴镜
CN107062367A (zh) * 2017-03-30 2017-08-18 刘嘉浩 一种新型油汀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7546A (ja) * 1990-05-09 1992-01-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放熱フィンの製造方法及び放熱フィン付き電気ヒータ
WO2005083333A1 (de) * 2004-02-26 2005-09-09 Lws Elektroheizungen Gmbh Brennstoffzellenbetriebene-heizvorrichtung
CN101435631A (zh) * 2008-05-14 2009-05-20 北京儒田科技有限公司 定时启动的温控式蓄热电暖装置
CN201463113U (zh) * 2009-07-06 2010-05-12 武汉科兹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电暖器盖板装置
CN201575521U (zh) * 2009-07-06 2010-09-08 武汉科兹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远红外电暖器
JP3182592U (ja) * 2013-01-21 2013-04-04 日本遠赤企画株式会社 暖房器具
CN203274030U (zh) * 2013-05-09 2013-11-06 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取暖器
CN204574205U (zh) * 2015-04-03 2015-08-19 孙佳维 一种开合式的两用型电暖器
CN204629678U (zh) * 2015-05-25 2015-09-09 韩国其 新型结构封闭式油汀电暖器
CN205191713U (zh) * 2015-11-30 2016-04-27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散热片及具有其的取暖器
CN106895469A (zh) * 2015-12-18 2017-06-27 王辉 多档自动运行电暖器
CN106678937A (zh) * 2017-01-06 2017-05-17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新型智能电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5060A (zh) 2018-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5060B (zh) 取暖器
CN107950074A (zh) 车辆辐射加热器
CN206249216U (zh) 一种电子散热器
CN209229998U (zh) 采用水冷散热的磁能感应加热装置及饮水机
CN207214237U (zh) 散热组件及取暖器
KR102246518B1 (ko) 허니콤 타입의 고전압 피티씨 히터모듈
CN106255390B (zh) 一种应用于大功率电源的突触式散热结构及方法
CN208222643U (zh) 电暖器的散热组件及电暖器
CN208797740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电机
CN105997334B (zh) 一种可穿戴升降温装置
CN112594744B (zh) 烹饪器具
CN20772517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客舱节能型自然对流散热器
CN220023099U (zh) 软硬一体成型的加热板
US20140124500A1 (en) Insulated heater
CN209688987U (zh) 一种板式石墨烯取暖器
CN209642999U (zh) 一种具有导电、散热的功能ptc发热元件
CN213248476U (zh) 料理机
CN203771352U (zh) 一种led散热器
CN213089869U (zh) 电热炊具
JP2013220706A (ja) 熱媒体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6561075B (zh) 散热结构及无线充电装置
CN218772465U (zh) 一种能够高效导热的加热装置
CN215112854U (zh) 一种加热组件及踢脚线电暖器
CN213425126U (zh) 一种高散热性新能源汽车电池包
CN217361563U (zh) 水加热电器及用于功率器件的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