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0595A -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 Google Patents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50595A
CN107650595A CN201711008117.4A CN201711008117A CN107650595A CN 107650595 A CN107650595 A CN 107650595A CN 201711008117 A CN201711008117 A CN 201711008117A CN 107650595 A CN107650595 A CN 107650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wing plate
plate
crawler belt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81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50595B (zh
Inventor
张志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0081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50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50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0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50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50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7/00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 B60C27/003Mounting aids, e.g. auxiliary tensioning tools, slotted r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7/00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 B60C27/02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extending over restricted arcuate part of tread
    • B60C27/0238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extending over restricted arcuate part of tread provided with tensio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7/00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 B60C27/02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extending over restricted arcuate part of tread
    • B60C27/0261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extending over restricted arcuate part of tread provided with fastening means
    • B60C27/0269Non-skid devices temporarily attachable to resilient tyres or resiliently-tyred wheels extending over restricted arcuate part of tread provided with fastening means acting on the wheel, e.g. on the rim or wheel bo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其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履带和安装其内的支重轮、前后导向轮、张紧轮组成的闭合体;上层是一前一后两个驱动轮与内外翼板构成的舱体结构,舱底即是履带,两个驱动轮呈水平方向前后位于履带上方,轮孔与履带对地花纹凸起咬合,驱动轮工作在汽车轮胎与履带之间;上下两层通过钢架组合成完整的一体。履带总成后侧张紧轮上方装配伸缩式登车桥,车轮通过登车桥滚入前后驱动轮之间的凹形履带舱中,合起支架缩回登车桥,然后将挂板固定在轮毂上完成履带总成的安装。本发明改变了常规履带总成驱动轮内装于履带内的驱动模式为驱动轮外装于履带上的驱动模式,不用拆卸原有车轮,并充分利用轮胎的转动来提供驱动力。

Description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行驶所用的防滑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船形履带机构总成,适于汽车在冰雪、泥泞或者复杂路面上行驶应用。
背景技术
冰雪天车辆通常最多见的是以加装防滑链来解决路滑问题的,但是在坡度大、积雪深的情况下防滑效果都很有限,根本原因在于轮式车与地面接触面积小,相对摩擦力小;防滑链在无雪的公路上对路面及轮胎都有损坏。防滑链容易断裂,尤其是铁质材料的防滑链,一旦断开,后果将会很严重。另外需要将车辆抬高进行安装,拆卸也较为麻烦。或者冰雪天车辆在冰雪、泥泞路面行驶会采用加装三角形履带总成来提高车辆行驶的防滑性,三角履带由于增大了滚动外径,所以在车速表上反映出来的车速并非实际车速,不便于司机对车速的掌控。三角履带总成同样也需要抬高车辆来安装,需要拆卸更换原有车辆的轮胎,拆卸同样复杂。
因此需要一种使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大,使防滑性能增强,并且方便拆装的无需更换车辆轮胎的防滑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普通防滑链装上后,轮胎依旧与地面接触面积小,防滑性不强、复杂路面难以通行的问题,或者利用三角履带轮胎,两种方式均存在拆装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履带式行走机构、动力传动装置和总成钢架;所述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履带,所述履带内前后侧各安装有一个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上设有张紧器;两个张紧轮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前导向轮和若干支重轮;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机动车车轮的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前后布置于履带上方、并与履带对地花纹凸咬合;所述总成钢架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内翼板和外翼板,所述内外侧板对称支撑于支重轮、前导向轮和张紧轮两侧,两个驱动轮固定于内外侧板之间;所述内、外翼板分别安装于内外侧板上,内、外翼板上分别装配有多个与机动车轮胎侧面滚动摩擦的接触轮。
优选的,为了解决中大型车辆应用船形履带的问题,因此在中大型车辆上,在后侧张紧轮和支重轮之间还安装有后导向轮。
本发明虽然延续采用了四轮一带的结构,即支重轮、导向轮、张紧轮、驱动轮和履带结合,但不同之处在于此种结构两个驱动轮在环形履带外,在履带的水平方向一前一后,与侧板、翼板共同构成一个舱体结构,通过驱动轮与履带的对地花纹凸咬合使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向前行进。从力学上分析:一方面,车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的轮胎与驱动轮之间会产生摩擦力,通过驱动轮的转动使力的方向发生改变,转换为驱动力,从而作用于履带对地花纹凸起驱动履带总成向前运动;另一方面,车辆重力对驱动轮垂直切面的压力通过驱动轮的轮轴作用于船形履带的主体钢架,部分转换成为水平方向的推力,推动船形履带向前运动。该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履带和安装于其内的支重轮、前后导向轮、张紧轮组成的闭合体;上层是一前一后两个驱动轮与内外翼板构成的舱体结构,舱底即是履带,两个驱动轮呈水平方向前后位于履带上方,轮页孔与履带对地花纹凸起咬合,驱动轮工作在汽车轮胎与履带之间;上下两层通过钢架组合成完整的一体。具体操作:使船形履带总成固定于地面位置,使车轮爬升到履带总成的驱动轮之间,利用接触轮使车轮卡在翼板内,船形履带即卡于车轮下部位置,待上路行驶前,使船形履带固定解除,履带随车轮一同向前运动。
驱动轮与机动车的轮胎胎面摩擦接触,通过轮胎对车辆形成向上的支撑力,驱动轮反向下侧面及底面与履带上侧的对地花纹凸起咬合;当车轮向前滚动时对驱动轮产生反向的摩擦力,推动驱动轮转动形成水平向前的驱动力,从而带动履带、张紧轮(张紧器是履带装置的标配)、导向轮发生与车轮同向的转动,驱动履带总成向前行驶。如图16所示,船形履带机构总成与汽车一同前进时,具体力学原理阐述如下:
以一个车身重量为2000KG,车轮胎面圆弧半径为0.4米的轿车来计算,平均一个车轮的承重为0.5T=500KG,g=9.8m/s2,车轮轴心为C点,驱动轮轴心为B点,两轮接触点为A点,驱动轮半径以0.1米计算,A点处车轮半径与垂直方向的角度为45度计算(理论值):当汽车启动车轮向前滚动时,驱动轮在接触点A受到车轮向驱动轮轴心的压力p和驱动轮切面的摩擦力f,f即为驱动轮的驱动力,通过转动改变方向作用于履带,推动履带向前移动,压力p作用于驱动轮轴心B,分解为水平方向的推力f1和垂直方向的压力p2,推力f1作用于结构侧板,推动履带总成向前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出,推动履带总成工作的主要为车轮转动形成的摩擦力f和f1两组力:
G=mg=500*9.8=4900N
f=T*sinα=4900*sin45°=3464N
p=T*cosα=4900*cos45°=3464N
f1=p*sinα=3464*sin45°=2449.05N
p1=p*cosα=3464*cos45°=2449.05N
优选的,为了防止车辆溜车,或者使履带固定不自行滚动,在所述内侧板或者外侧板后端安装有驱动轮卡锁,所述驱动轮卡锁的锁销伸出后能够插入驱动轮的凹凸齿中间,限制驱动轮转动。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组装具体操作为:首先将内外侧板和内外翼板组合成为总体钢架,然后在履带主体内,履带内前后两侧分别装设张紧轮,然后再根据不同的车型,视情况装设若干数量的前导向轮、支重轮和后导向轮,这些轮均装配于内外侧板之间;由于两个驱动轮前后位于履带上方,总成钢架的上半部为内外翼板,内外翼板通过带弹簧的合页与内外侧板连接,内外翼板上均布装设有若干个接触轮,接触轮的轮轴固定于内外翼板上。具体装配于车轮时,旋转锁钮将锁销插入驱动轮,锁销将驱动轮锁死,机动车车轮通过过渡板或者其它方式,使其滚入前后驱动轮之间的凹形履带舱中,接触轮夹紧车轮;履带总成停止运行或是安装、拆卸履带总成时,要逆时针旋转锁钮将锁销插入驱动轮,锁销将驱动轮锁死,防止履带总成溜车;上路行驶前再顺时针旋钮将驱动轮卡锁打开。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为了使内、外翼板更加稳定固定,所述内、外翼板通过带有弹簧的合页安装于内外侧板上,接触轮通过合页弹簧的弹簧力夹住轮胎侧面。该方案中更加优选的,可将内外翼板设置成可以根据车辆轮胎的宽窄进行调节的,外翼板通过位置可调的合页装置安装于外侧板上,合页装置包括带有弹簧的合页、合页固定座和底座定位器,所述底座定位器固定于外侧板中部,所述合页固定座底部伸入底座定位器的底部相应槽内、二者之间通过调节螺栓控制距离,所述合页安装于合页固定座上。内外翼板向外转动角度受限,底部调节器根据轮胎宽度旋拧调节螺栓可进行调节,有效防止车轮在行驶中侧滑出履带舱。
作为一种优选的固定方案,为了使船形履带更加稳定的固定于车轮上,因此在所述外翼板中央装配有车轮挂件,所述车轮挂件包括用于固定于车轮轮辐、轮轴或轮毂上的挂板,所述挂板外侧中部设有挂板转轴,所述挂板转轴通过轴承与拉紧器一端连接,所述拉紧器另一端与外翼板连接。因此优选的,挂板与车轮固定连接的方式多样,可选择如下方式来将船形履带机构总成装配于车轮上:A:挂板以车轮轮轴为中心利用车轮本身的轮轴螺栓固定于车轮上;B:挂板上活动连接有若干挂板伸缩爪,所述挂板伸缩爪通过T字头螺栓安装于车轮轮辐或轮毂镂空上或者利用爪式收紧装置固定于轮毂上。
优选的,为了使内、外翼板均半径可调,内、外翼板均分为翼板A、翼板中心板B和翼板C,所述翼板A和翼板C与翼板中心板B的接触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翼板调节锁位孔和一个翼板调节转轴孔,翼板A和翼板C分别通过各自的翼板调节转轴孔与翼板中心板B两端连接,并通过翼板调节锁位孔调节翼板半径。
优选的,对于大型汽车或者器械,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型,则需要在履带内,前导向轮和张紧轮之间另加装一个前导向轮B,内、外侧板前部加装导向轮架,前导向轮固定于内外侧板之间,张紧轮、前导向轮B及前导向轮固定于导向轮架内,导向轮架的内外侧与内、外侧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若干仰角调节锁位孔,所述导向轮架通过前导向轮的轮轴、仰角调节锁位孔与内、外侧板活动连接,如此便可通过内、外侧板和导向轮架固定于不同的锁位孔,达到调整导向轮架的仰角高低的目的,以适应于不同的地型行进。
优选的,为了使船形履带拆装方便,在所述履带式行走机构后侧张紧轮上方安装有伸缩式登车桥;所述伸缩式登车桥为两段分体或者三段分体,两段分体由内、外两段相互嵌套而成,三段分体由内、中、外相互嵌套的三段组成,其中内段体和中段体均设有卡销和支架;所述伸缩式登车桥通过挂轴安装于内外侧板上。机动车通过登车桥车辆可以很方便地上、下履带总成,车辆上路前先将登车桥拉出,通过卡销锁定位置,并打开支架,车轮进入履带舱内后再合起支架,缩回登车桥通过卡销锁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改变常规履带总成驱动轮内装于履带内的驱动模式为驱动轮外装于履带上的驱动模式,不用拆卸原有车轮,并充分利用轮胎的转动来提供驱动力;随车装配小型登车桥,方便车轮进出船形履带舱,安装方便;由于轮胎、驱动轮、履带都是沿圆周的线性移动,所以在车速表反映出来的车速既是真实车速,方便司机对于车速的掌控;电动车后轮装配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前轮装配一对雪橇,可以当做简易雪地车来使用;货车装配船形履带后在前轮履带上加装推雪铲或扫雪轮可以用来用做简易扫雪车。船形履带机构总成保留了传统履带的许多优点:由于接地面积大,所以承载能力大、抓地力强,具有良好的行驶及通过性能;总成通过小型登车桥装配,可以由一人完成安装或拆卸。加装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后车辆底盘较之安装前升高,提高了车辆的通过性,越障、爬坡力强,适用于各型SUV、轿车、小型货车、重载电动车等多类型机动车。可以大大提高车辆在雨、雪天或者小型沙漠、普通砂石路面的通过性和安全性,正常路面时车辆按日常行驶,冰雪、砂石路面可以快速安装船形履带机构总成通过,大大解决雨、雪天路滑行路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小号船形履带机构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号船形履带机构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轮挂件与轮胎组装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车轮挂件正视图。
图5为挂板与挂板伸缩爪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车轮挂件上的拉紧器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为图6中合页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轮胎宽窄松紧调节示意图。
图10为驱动轮卡锁拔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驱动轮卡锁插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内外翼板半径调节示意图。
图13为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加装导向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导向轮架仰角抬高与降低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力学原理示意图。
图17为三段式伸缩式登车桥内中外三段结构示意图。
图18为三段式伸缩式登车桥内中外三段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三段式伸缩式登车桥结构示意图。
图20为两段式伸缩式登车桥内外两段结构示意图。
图21为两段式伸缩式登车桥内外两段结构示意图。
图22为两段式伸缩式登车桥结构示意图。
图23为驱动轮的侧视图。
图24为驱动轮的俯视图。
图25为船形履带机构总成与机动车轮胎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登车桥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7为车轮与船形履带机构总成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履带内侧导轨凸起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履带对地花纹凸起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大号船形履带机构总成通过复杂路面导向轮架仰角抬高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大号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导向轮架放下增加接地面积使防滑性增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履带,2-张紧轮,3-前导向轮,4-支重轮,5-张紧器,6-驱动轮,7-外侧板,8-外翼板,9-顶板,10-接触轮,11-后导向轮,12-合页,13-伸缩式登车桥,14-挂板,15-挂板转轴,16-拉紧器,17-挂板伸缩爪,18-内翼板,19-车轮轮辐,20-驱动轮卡锁,21-挂板固定螺母,22-T字头螺栓,23-轮胎,24-底座定位器,25-合页固定座,26-合页弹簧,27-调节螺栓,28-翼板合页,29-锁钮,30-锁销,31-翼板调节锁位孔,32-翼板A,33-翼板中心板B,34-翼板C,35-导向轮架,36-导向轮架轮轴安装孔,37-仰角调节锁位孔,38-前导向轮B,101-导轨凸起,102-防侧滑凸起,103-对地花纹凸起,601-驱动轮孔位,602-页齿,603-轮盘,604-驱动轮滚筒,605-驱动轮轴,901-前顶板,902-中间顶板,903-后顶板,1301-内段体,1302-中段体,1303-外段体,1304-卡销,1305-支架,1306-挂轴,2301-车轮轮轴,2302-轮胎胎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履带式行走机构、动力传动装置和总成钢架;所述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履带,所述履带内前后侧各安装有一个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上设有张紧器;两个张紧轮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前导向轮和若干支重轮;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机动车车轮的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前后布置于履带上方、并与履带对地花纹凸咬合;所述总成钢架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内翼板和外翼板,所述内外侧板对称支撑于支重轮、前导向轮和张紧轮两侧,两个驱动轮固定于内外侧板之间;所述内、外翼板分别安装于内外侧板上,内、外翼板上分别装配有多个与机动车轮胎侧面滚动摩擦的接触轮。
实施例一、二、三中,均采用了驱动轮卡锁20,驱动轮卡锁如图10和图11所示;实施例一中未加入优选方案后导向轮11,实施例二和三中,后侧张紧轮和支重轮之间还安装有后导向轮11。工作原理如图15所示,轮胎23向前滚动,其摩擦力带动驱动轮6向后滚动,由于驱动轮6与履带1对地花纹凸咬合,带动履带1向前运动,其中的支重轮1、张紧轮2、前导向轮3和后导向轮11均随着履带一同向前运动。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小号船形履带机构总成,适用于小型四驱汽车。在本实施例中,内外翼板上采用了3个接触轮,同时在履带1内部前后两侧的张紧轮2之间依次设置有1组前导向轮3和5组支重轮4,如图1所示,履带1内外凸纹形状如图28、29所示,驱动轮6如图23和24所示,拉紧器16如图6所示。
同时,本实施例采用了优选方案,内翼板18通过带有弹簧的合页12安装于内外侧板上,翼板合页28通过合页弹簧26与合页固定座25固定连接;接触轮10通过合页弹簧26的弹簧力夹住轮胎侧面;外翼板8通过位置可调的合页装置与外侧板7连接,如图7、图8、图9所示:合页装置包括带有弹簧的合页12、合页固定座25和底座定位器24,所述底座定位器24固定于外侧板9中部,所述合页固定座25底部伸入底座定位器24的底部相应槽内、二者之间通过调节螺栓27控制距离,所述合页12安装于合页固定座25上。
本实施例采用了优选的固定装配方式,利用车轮挂件固定于轮胎上,外翼板8中央装配有车轮挂件,包括挂板14、挂板转轴15和拉紧器16,挂板固定于车轮轮辐、轮轴或轮毂上;所述挂板转轴15通过轴承与汽车轮轴同心转动,所述挂板转轴15通过轴承上的轴套与拉紧器16一端连接,所述拉紧器16另一端与外翼板8连接。挂板14以车轮轮轴为中心利用车轮本身的轮轴螺栓固定于车轮上;或者如图5所示,挂板14上活动连接有4个挂板伸缩爪17,挂板伸缩爪17通过T字头螺栓22和挂板固定螺母21安装于车轮轮辐或轮毂镂空上或者利用爪式收紧装置固定于轮毂上,如图3和图4所示。
同时本实施例还采用了两段式伸缩式登车桥,如图20、21、22所示,两段分体由内、外两段相互嵌套而成,内段体1301上设有卡销1304和支架1305;伸缩式登车桥13通过挂轴1306安装于履带后顶板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小型汽车轮胎较窄,因此支重轮4、前导向轮3和张紧轮2均由3个滚轮贯穿于一根轮轴制成,三者虽然结构相同,但是三种轮所用滚轮材质和性质不同。
本实施例中在内外侧板顶部设置了顶板9,顶板9分为三块,前顶板901、中间顶板902和后顶板903,2个驱动轮6分别位于三块顶板与内外侧板形成的前后两个天窗中,顶板9为倾斜状,利于排污;在前顶板901和后顶板903前后侧安装有钢芯橡胶护垫,防止在剧烈颠簸或者坑凹路面行驶时履带总成前后摆动角度超出水平限值时对车体造成撞击,对车体起防护作用;同时驱动轮6为金属笼式滚轮,如图23、24所示。
本实施例的装配方式为:如图26所示,逆时针将将驱动轮卡锁20上的锁钮插入驱动轮6,锁销将驱动轮锁死,防止履带总成溜车;然后将伸缩式登车桥13放下,将内段体1301从外段体1303中拉出,并放下支架1305,利用卡销1304卡住,车轮通过登车桥滚入前后驱动轮6之间的凹形履带舱中,合起支架1305缩回登车桥,利用弹簧的弹力,接触轮10夹紧车轮,然后将挂板14以车轮轮轴为中心利用车轮本身的轮轴螺栓固定于车轮上;或者利用挂板14的挂板伸缩爪17,将挂板伸缩爪17通过T字头螺栓22安装于车轮轮辐或轮毂镂空上或者利用爪式收紧装置固定于轮毂上,挂板可以保证车辆行驶中履带总成可以随着车轮上下起伏而不脱离,上路行驶前再顺时针旋钮将驱动轮卡锁打开。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中号船形履带机构总成,适用于中型货车、大型SUV等中型车辆,如图2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外翼板上采用了5个接触轮,同时在履带1内部前后两侧的张紧轮2之间依次设置有1组前导向轮3、5组支重轮4和1组后导向轮11,如图2所示,履带1内外凸纹形状如图28、29所示,驱动轮6如图23和24所示,拉紧器16如图6所示。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如下:
本实施例中,将内、外翼板18、8均设为半径可调,如图12所示,内、外翼板18、8均分为三块小翼板,即:翼板A32、翼板中心板B33和翼板C34,翼板A32和翼板C34上与翼板中心板B33的接触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翼板调节锁位孔31和一个翼板调节转轴孔,翼板A32和翼板C34分别通过各自的翼板调节转轴孔与翼板中心板B33连接,又通过翼板调节锁位孔31调节翼板半径,由于翼板A32和翼板C34可以绕着翼板调节转轴旋转,因此二者通过不同的翼板调节锁位孔31,与翼板中心板B33固定为不同半径的外翼板8,达到调整翼板半径大小的目的。
本实施例采用了三段式伸缩式登车桥,如图17、18、19所示,三段分体由内、中、外相互嵌套的三段组成,其中内段体1301和中段体1302上均设有卡销1304和支架1305;所述伸缩式登车桥13通过挂轴1306安装于履带后顶板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中型汽车轮胎较宽,因此支重轮4、前导向轮3、后导向轮11和张紧轮2均由4个滚轮贯穿于一根轮轴制成,三者虽然结构相同,但是三种轮所用滚轮材质和性质不同。
本实施例的装配方式为:如图26所示,逆时针将驱动轮卡锁20上的锁钮插入驱动轮6,锁销将驱动轮锁死,防止履带总成溜车;然后将伸缩式登车桥13放下,将内段体1301和中段体1302从外段体1303中拉出,并放下支架1305,利用卡销1304卡住,车轮通过登车桥滚入前后驱动轮6之间的凹形履带舱中,合起支架1305缩回登车桥,利用弹簧的弹力,接触轮10夹紧车轮,然后将挂板14以车轮轮轴为中心利用车轮本身的轮轴螺栓固定于车轮上;或者利用挂板14的挂板伸缩爪17,将挂板伸缩爪17通过T字头螺栓22安装于车轮轮辐或轮毂镂空上或者利用爪式收紧装置固定于轮毂上,挂板可以保证车辆行驶中履带总成可以随着车轮上下起伏而不脱离,上路行驶前再顺时针旋钮将驱动轮卡锁打开,组装后如图27所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大号船形履带机构总成,适用于大型客车等大型机械。在本实施例中,内外翼板上采用了5个接触轮,同时在履带1内部前后两侧的张紧轮2之间依次设置有前导向轮B38、前导向轮3、5组支重轮4和1个后导向轮11,如图30、31所示,履带1内外凸纹形状如图28、29所示,驱动轮6如图23和24所示,拉紧器16如图6所示。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如下:
本实施例采用了优选的固定装配方式,不仅可以采用与实施例二中的固定方式:挂板14以车轮轮轴为中心利用车轮本身的轮轴螺栓固定于车轮上;或者如图5所示,挂板14上活动连接有若干挂板伸缩爪17,所述挂板伸缩爪17通过T字头螺栓22安装于车轮轮辐或轮毂镂空上或者利用爪式收紧装置固定于轮毂上,如图3和图4所示;还可以以车辆底盘或车架为固定点、受力点,加装底盘挂索或者减震筒,将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固定于车辆底盘或者避震弹簧上。
本实施例中,选用了优选方案,如图13所示,在内、外侧板前部加装导向轮架35,前导向轮3固定于内外侧板之间,张紧轮2和前导向轮B38固定于导向轮架35内,导向轮架35固定于张紧轮2、前导向轮B38和前导向轮3的轮轴上,导向轮架35内外侧与内外侧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若干仰角调节锁位孔37,导向轮架35通过前导向轮3的轮轴、仰角调节锁位孔37与内外侧板活动连接;图14中,内外侧板与导向轮架35通过不同的仰角调节锁位孔31固定连接,可以使仰角抬高以适应复杂的地型,同时也可以仰角降低,以增大接地面积提高防滑性和爬坡力。
本实施例的装配方式为:根据路面情况,将导向轮架35仰角抬高或者降低到不同的角度,例如:雪地可以适当降低角度;复杂路面可以适当抬高角度;角度固定好后,逆时针将将驱动轮卡锁20上的锁钮插入驱动轮6,锁销将驱动轮锁死,防止履带总成溜车;然后将伸缩式登车桥13放下,将内段体1301和中段体1302从外段体1303中拉出,并放下支架1305,利用卡销1304卡住,车轮通过登车桥滚入前后驱动轮6之间的凹形履带舱中,合起支架1305缩回登车桥,利用弹簧的弹力,接触轮10夹紧车轮,然后将挂板14通过前述方式固定于车轮胎上,以保证车辆行驶中履带总成可以随着车轮上下起伏而不脱离,上路行驶前再顺时针旋钮将驱动轮卡锁打开,组装后如图27所示。
上述实施例说明,根据不同车辆生产大、中、小型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可以适用城市中各型商务车、轿车、中小型货车、快递电动车的需求,在没有特种车辆的情况下可以防护轮胎并适时解决普通车辆的行驶难题,提高城市、近郊雨雪季节、小型自然灾害及应急突发事件中的交通安全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在专业车辆装备方面的投资,避免专用设备“用一季,闲三季”这种浪费情况的发生。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式行走机构、动力传动装置和总成钢架;所述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履带(1),所述履带(1)内前后侧各安装有一个张紧轮(2),所述张紧轮(2)上设有张紧器(5);两个张紧轮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前导向轮(3)和若干支重轮(4);
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机动车车轮的两个驱动轮(6),两个驱动轮(6)前后布置于履带(1)上方、并与履带(1)对地花纹凸咬合;
所述总成钢架包括内侧板、外侧板(7)、内翼板(18)和外翼板(8),所述内外侧板对称支撑于支重轮(4)、前导向轮(3)和张紧轮(2)两侧,两个驱动轮(6)固定于内外侧板之间;所述内、外翼板(18、8)分别安装于内外侧板上,内、外翼板(18、8)上分别装配有多个与机动车轮胎侧面滚动摩擦的接触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位于后侧的张紧轮(2)和支重轮(4)之间还安装有后导向轮(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或者外侧板(7)后端安装有驱动轮卡锁(20),所述驱动轮卡锁(20)的锁销(30)伸出后能够插入驱动轮(6)的凹凸齿中间,限制驱动轮(6)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翼板(18、8)通过带有弹簧的合页(12)安装于内、外侧板上;内外翼板上的接触轮(10)通过合页弹簧(26)的弹簧力夹住轮胎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翼板(8)通过位置可调的合页装置安装于外侧板(7)上,所述合页装置包括带有弹簧的合页(12)、合页固定座(25)和底座定位器(24),所述底座定位器(24)固定于外侧板(9)中部,所述合页固定座(25)底部伸入底座定位器(24)的底部相应槽内、二者之间通过调节螺栓(27)控制距离,所述合页(12)安装于合页固定座(2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翼板(8)中央装配有车轮挂件,所述车轮挂件包括用于固定于车轮轮辐、轮轴或轮毂上的挂板(14),所述挂板(14)外侧中部设有挂板转轴(15),所述挂板转轴(15)通过轴承与拉紧器(16)一端连接,所述拉紧器(16)另一端与外翼板(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14)上活动连接有若干挂板伸缩爪(17),所述挂板伸缩爪(17)通过T字头螺栓(22)安装于车轮轮辐或轮毂镂空上或者利用爪式收紧装置固定于轮毂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翼板(18、8)均分为翼板A(32)、翼板中心板B(33)和翼板C(34),所述翼板A(32)和翼板C(34)与翼板中心板B(33)的接触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翼板调节锁位孔(31)和一个翼板调节转轴孔,翼板A(32)和翼板C(34)分别通过各自的翼板调节转轴孔与翼板中心板B(33)两端连接,并通过翼板调节锁位孔(31)调节翼板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1)内,前导向轮(3)和张紧轮(2)之间另加装一个前导向轮B(38),所述前导向轮(3)固定于内、外侧板之间,张紧轮(2)、前导向轮B(38)及前导向轮(3)固定于导向轮架(35)内,导向轮架(35)的内外侧与内、外侧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若干仰角调节锁位孔(37),所述导向轮架(35)通过前导向轮(3)的轮轴、仰角调节锁位孔(37)与内、外侧板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形履带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侧板后端安装有伸缩式登车桥(13);所述伸缩式登车桥(13)为两段分体或者三段分体,两段分体由内、外两段相互嵌套而成,三段分体由内、中、外相互嵌套的三段组成。
CN201711008117.4A 2017-10-25 2017-10-25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Active CN107650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8117.4A CN107650595B (zh) 2017-10-25 2017-10-25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8117.4A CN107650595B (zh) 2017-10-25 2017-10-25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0595A true CN107650595A (zh) 2018-02-02
CN107650595B CN107650595B (zh) 2024-03-08

Family

ID=61119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8117.4A Active CN107650595B (zh) 2017-10-25 2017-10-25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505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24641A1 (zh) * 2018-12-17 2020-06-25 张发铭 一种可快速连接的车用履带式可调节防滑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08775B1 (ko) * 1993-01-26 1995-08-08 이홍섭 타이어의 미끄럼 방지 겸 보호장치
US20060060395A1 (en) * 2004-06-09 2006-03-23 Denis Boivin Track assembly for an all-terrain vehicle
US20110254363A1 (en) * 2010-04-20 2011-10-20 Denis Boivin Track assembly for a motorized vehicle
CN202208236U (zh) * 2011-07-08 2012-05-02 朱木钦 一种机动车车轮的防滑装置
KR20130000867U (ko) * 2011-07-28 2013-02-06 대동공업주식회사 농작업차의 크롤러 주행장치
US20160023694A1 (en) * 2010-04-20 2016-01-28 Denis Boivin Track system for an all-wheel drive vehicle
CN206107384U (zh) * 2016-11-02 2017-04-19 辽宁骐迹科技有限公司 快安式车用防滑履带
US20170158267A1 (en) * 2010-04-20 2017-06-08 Denis Boivin Track system having anti-diving flaps
CN106804138A (zh) * 2015-11-28 2017-06-09 青岛沃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
CN207549882U (zh) * 2017-10-25 2018-06-29 张志红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08775B1 (ko) * 1993-01-26 1995-08-08 이홍섭 타이어의 미끄럼 방지 겸 보호장치
US20060060395A1 (en) * 2004-06-09 2006-03-23 Denis Boivin Track assembly for an all-terrain vehicle
US20110254363A1 (en) * 2010-04-20 2011-10-20 Denis Boivin Track assembly for a motorized vehicle
US20160023694A1 (en) * 2010-04-20 2016-01-28 Denis Boivin Track system for an all-wheel drive vehicle
US20170158267A1 (en) * 2010-04-20 2017-06-08 Denis Boivin Track system having anti-diving flaps
CN202208236U (zh) * 2011-07-08 2012-05-02 朱木钦 一种机动车车轮的防滑装置
KR20130000867U (ko) * 2011-07-28 2013-02-06 대동공업주식회사 농작업차의 크롤러 주행장치
CN106804138A (zh) * 2015-11-28 2017-06-09 青岛沃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耕起垄一体机
CN206107384U (zh) * 2016-11-02 2017-04-19 辽宁骐迹科技有限公司 快安式车用防滑履带
CN207549882U (zh) * 2017-10-25 2018-06-29 张志红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24641A1 (zh) * 2018-12-17 2020-06-25 张发铭 一种可快速连接的车用履带式可调节防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0595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5735B2 (en) Triangle track vehicle wheel
CN204820982U (zh) 一种汽车便捷式陷坑自救脱困器
CN205468291U (zh) 汽车防滑靴
CN111257007B (zh) 一种汽车性能的组合式测试装置
CN207549882U (zh)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CN212313707U (zh) 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
CN107650595A (zh)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RU2694993C1 (ru) Крепление модуля на автомобиль и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гусеничный модуль с этим креплением
CN101927780A (zh) 一种安装有可变直径轮和滑橇的多栖车
US2767809A (en) Anti-skid device for automobiles
CN106976355A (zh) 一种用于调解乘用车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装置
CN203793057U (zh) 三角履带轮防滑装置
RU2474510C2 (ru)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проходимости автомобил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RU2652483C1 (ru) Крепление модуля на автомобиль и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гусеничный модуль с этим креплением
CN102700596B (zh) 一种安装有可变直径轮和连杆式滑橇的多栖车
CN1847037A (zh) 轮胎履带双功能机动车
CN211335463U (zh) 一种轮式车辆防滑防陷履带
CN205801074U (zh) 一种自力救助汽车
CN201136557Y (zh) 机动车平驶爬梯两用轮
CN203996519U (zh) 后轮为履带轮的雪地车
CN208118877U (zh) 包轮式车轮防滑防陷履带
CN207433673U (zh) 轮胎驱动式雪地履带行驶装置
CN103935415B (zh) 雪地车
CN209920931U (zh) 一种雪地行驶车辆的轮胎防打滑装置
CN112197979B (zh) 一种旅游景区安全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