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5996B - 用于固定呈条状的添置件的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固定呈条状的添置件的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45996B CN107645996B CN201680031402.5A CN201680031402A CN107645996B CN 107645996 B CN107645996 B CN 107645996B CN 201680031402 A CN201680031402 A CN 201680031402A CN 107645996 B CN107645996 B CN 1076459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
- holding element
- holding
- assembly according
- body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呈条状的添置件(2)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件(3)处的组件(1),带有至少两个可固接在车身件(3)处的、构造用于保持添置件(2)的保持元件(4,5)。设置成,保持元件(4,5)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纵向移动可固接/被固接在车身件(3)处,且保持元件(4,5)相应地具有至少一个后接元件(15),其通过纵向移动可带到/被带到与添置件(2)的后接位置中以用于添置件的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呈条状的添置件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件处的组件,带有至少两个可固接在车身件处的、构造用于保持添置件的保持元件。
背景技术
先前所提及的形式的组件由现有技术已知。例如实用新型文献DE 90 06 548 U1如此地公开了一种呈条状的添置件,其可通过纵向移动被固定在车身件处。为此,该添置件具有多个带有增大的端部区域的长孔,保持螺栓可被插入穿过这些长孔且可通过添置件的纵向移动被锁定。此外如下由公开文献DE 103 03 365 B4已知,即,条状物借助于可被可解地安装在车身件处的固定元件来固接,其中,类似于在先前所提及的文献的情形中那样通过条状物的纵向移动实现固接。
由公开文献DE 198 03 402 A1此外已知一种用于将添置件固定在车体处的组件,借助于一方面被固定在车体处而另一方面用于保持添置件的呈条状的保持件。为了固接,添置件将在保持件处被移动。
车辆的车身件在本发明的意义中不仅理解为各个车辆车身元件而且理解为从车身元件直至至少大致完整的车辆车体的总成(Zusammenbauten)。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即,创造一种组件,借助于其实现呈条状的添置件在车身件处的容易执行的装配。
该目的通过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组件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具有如下优点,即,保持元件和添置件仅以较少的操作被彼此固定且被固定在车身件处。尤其地,相比已知的解决方案取消了工作步骤,因为一方面保持元件和车身件且另一方面保持元件和添置件可同时被彼此固接。根据本发明这由此来实现,即,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纵向移动可固接在车身件处,且保持元件相应地具有至少一个后接元件(Hintergriffelement),其通过纵向移动可带入/被带入到与添置件的后接位置中以用于添置件的固定。通过至少一个保持元件的纵向移动实现不仅相对车身件而且相对添置件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得保持元件一方面例如以已知的形式和方式通过纵向移动被固接在车身件处,且从而同时保持元件通过纵向移动后接添置件,从而使得该添置件被固接在保持元件处。通过使两个保持元件相应地具有至少一个后接元件(其与添置件共同作用用于添置件的固定),可通过保持元件中的仅一个的移动将添置件通过相应的后接元件以如下方式固接在两个保持元件处,即,例如通过其中一个保持元件的移动首先达到在该保持元件与添置件之间的后接位置,且紧接着添置件与该保持元件一起被进一步纵向移动,从而由此另一保持元件的后接元件同样达到与添置件的后接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设置成,保持元件中的第一个的后接元件通过第一个保持元件相对于添置件的纵向移动在第一方向上且保持元件中的第二个的后接元件通过第二保持元件相对于添置件的纵向移动在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可带到/被带到与添置件的相应的后接位置中。由此达到如下优点,即,通过保持元件的彼此移出或推合而自动地实现添置件在保持元件处的固定。通过在相反方向上的移动,该移动可同时通过唯一的工具来引起。当如先前已描述的那样保持元件中的其中一个不可移动地被固接在车身件处时,保持元件关于添置件在不同的或者相反的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同样可实现。
优选地设置成,两个保持元件通过纵向移动可固接在车身件处。由此实现如下,即,保持元件中的一个的预装配不是必要的。为了通过纵向移动的固接,相应的保持元件优选具有使通过纵向移动的这样的固定成为可能的器件、例如如其已在现有技术中被使用的那样的器件。如果两个保持元件被构造用于通过纵向移动固接在车身件处,则其优选如此地构造,即,其必须在相反方向上被纵向移动用于固接。由此实现,在两个保持元件的纵向移动的情形中添置件自身无须被移动。由此实现如下优点,即,通过简单的运动可实现添置件的装配。
此外优选设置成,相应地可纵向移动的保持元件具有用于容纳被固接在车身件处的固定螺栓、尤其固定螺纹件的长孔,其中,该长孔构造地大致窄于固定螺栓的加宽的头部区段且具有增大的端部区段,固定螺栓的头部区段可被引导穿过该端部区段。由此,保持元件可被简单地如此地装配,即,固定螺栓被引导穿过增大的区段,且紧接着通过纵向移动(在其中固定螺栓以其相比头部区段较窄的柄被移入到长孔的较窄的区域中)被固接在车身件处。在此如果保持元件优选此外在长孔的区域中具有与固定螺栓的头部区域共同作用的斜坡,则通过纵向移动此外实现,保持元件通过头部区段对着车身件被挤压,由此得出保持元件和车身件的特别牢固和可负荷的连接。
优选地,如上面已提及的那样,两个保持元件通过纵向移动可固接在车身件处。由此尤其实现如下优点,即,两个保持元件以简单的形式和方式可被安装在车身件处且尤其地当保持元件通过纵向移动在相反方向上可固接在车身件处时,添置件在装配的情形中自身就无须被移动,由此例如得出如下优点,即,添置件不在车身件的油漆或类似物上被沿着移动,由此否则可能由于摩擦损伤车身件。
此外优选设置成,保持元件呈条状地构造且在其彼此面对的端部处相应地具有移动器件(Schiebemittel),其中,移动器件如此地布置/构造,即,其可通过用于纵向移动的工具使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同时被加载以力。因此有利地仅须一个工具,以便于将两个保持元件加载以用于纵向移动的力。通过使移动器件设置在彼此面对的端部处,其如此地彼此靠近,即,例如移动器件通过市售的钳子可被加载以用于纵向移动的操纵力。
特别优选地设置成,添置件在移动器件的区域中具有留空部,工具可区域式地引导穿过该留空部以用于移动器件的力加载。移动器件因此布置在添置件之后,从而使得其可靠地被保护免受不期望的力加载。该留空部可在装配之后例如通过盖板或塞子来封闭,从而同样地污染物不可到达添置件之后。这些移动器件可例如是容纳留空部,其构造用于容纳工具尖部、尤其钳子的尖部,从而通过钳子的压合将保持元件彼此纵向移动。在此,后接元件相应如此地构造/定向,即,其在该相应的纵向移动的情形中到达到与添置件的后接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优选设置成,移动器件构造成移动凸起部。在此,移动器件从相应的保持元件突起且由此同样可简单地由工具被加载以力。尤其地设置成,移动凸起部伸入到添置件的留空部中,从而使得其可容易地由操作工够到且被操纵。特别优选地设置成,移动凸起部伸入穿过留空部,从而使得其可特别容易操纵。
此外优选设置成,保持元件的彼此面对的端部区域式地重叠,其中,保持元件中的一个在重叠区域中具有留空部,另一保持元件的移动凸起部伸入穿过该留空部。保持元件于是不仅可彼此相对移位,而且此外同样可彼此被移动地支承,从而使得其区域式地重叠。通过使在端部处同样设置有移动器件或者移动凸起部,于是有利的是,另一保持元件的移动凸起部伸入穿过其中一个保持元件的留空部。由此于是实现,两个移动凸起部如此地彼此相对,使得当其被彼此移近时,保持元件彼此被压开或者被纵向移动。如果在该情况中于是移动凸起部例如通过常规的钳子被加载以压力/滑动力,则这引起,保持元件被彼此分离或者在彼此相反方向上被移开。相比于保持元件的拉近,由此实现允许保持元件和添置件的更容易的固接的力导入。
优选地在此设置成,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在其背对移动器件的端部处通过纵向移动可推入/被推入到添置件的容纳凹部(Aufnahmetasche)中。通过使移动器件或者移动凸起部相应地处在相邻的保持元件的区域中且保持元件通过力加载被彼此压开,可实现如下,即,相应的保持元件的背对的端部被推入到容纳凹部中。通过使保持元件在固接保持元件的情形中被推入到容纳凹部中,实现添置件在离移动器件最远的端部处的特别可靠的锁定,从而同样地当添置件(其尤其是添置条)和保持元件相对较长地构造时,便还确保添置件在车身件处的可靠的固定/固接。
此外优选设置成,添置件的容纳凹部和保持元件的被推入/可推入的端部具有用于将添置件锁定在保持元件处的卡锁装置。由此实现相应的保持元件在添置件处在最终装配位置中的有利的锁定。优选地,卡锁装置具有构造或布置在添置件处或保持元件处的可弹性变形的卡锁凸起部,其与相应地与此互补地构造的卡锁容纳部在保持元件处或者在添置件处在最终装配位置中卡锁地共同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本发明借助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 以分解图示形式显示了用于固定呈条状的添置件的组件,
图2A和2B 显示了在预装配状态中的组件的详细视图,
图3A和3B 显示了在装配的状态中的组件的详细图示,
图4A和4B 显示了在不同装配状态中的组件的另外的详细图示,
图5A和5B 显示了在不同装配状态中的组件的另外的详细图示,
图6A至6F 显示了组件的不同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简化的分解图示形式显示了组件1,其带有构造为用于机动车的条护板的添置件2,带有机动车的车身件3(添置件2可被固定在其处),且带有两个保持元件4,5,其用于将添置件2固定在车身件3处。保持元件4,5同样呈条状地构造,其中,其共同的纵向延伸大约与添置件2的纵向延伸相应,且其中,保持元件4,5如此地构造,即,其完全可由添置件2容纳,从而在安装的状态中保持元件4,5不再可见。
组件1此外具有多个被装设在车身件3处的固定螺纹件6形式的固定螺栓,其在添置件2的纵向延伸中连续且彼此均匀间隔地布置。固定螺纹件6相应地具有头部区段或者螺纹件头部7以及柄部区段或者螺纹件柄部8,其中,螺纹件柄部8具有外螺纹,其与布置在车身件3处的内螺纹共同作用。在此,固定螺纹件6如此远地被拧入到车身件3中,使得螺纹件头部7相对车身件3的表面间隔。
图2A和2B显示了在预装配位置中的组件的详细视图。在此,部分视图在图2A中显示了朝向在添置件2之下的保持元件4的面对车身件3的背面上的顶视图,且图2B显示了组件1沿着根据图2A的直线A-A的横截面图示。保持元件4具有多个长孔9,其中,相应地长孔9可关联于在车身件3中的固定螺纹件7中的一个。每个长孔9具有较窄的、呈长孔状的区段,以及增大的端部区段10。长孔9大致具有与螺钉杆8的直径相符的宽度。端部区段10具有大于螺纹件头部7的直径,从而使得保持元件4为了装配首先与端部区段10对齐地相对固定螺纹件6中的相应一个对齐且被按压到车身件3处,直至相应的固定螺纹件6的螺纹件头部7穿过端部区段10。紧接着,保持元件4如此地被纵向移动,使得螺纹件柄部被推入到长孔9中,由此螺纹件头部7到达到相对保持元件4的后接位置中。在此,长孔9紧接于或者相邻于端部区段10具有卡锁器件11,保持元件4在相应的固定螺纹件6处通过卡锁器件可在其纵向延伸中被锁定。卡锁器件11在此如此地构造,即,在施加足够高的用于克服尤其可弹性变形的卡锁器件11的力的情形中保持元件4的纵向移动是可能的,直至例如螺纹件柄部8贴靠在长孔9的与端部区段10相对而置的端部处。
在预装配位置中(在其中螺纹件柄部8(螺纹件头部7在图2A的图示中出于清晰性原因仅虚线示出)通过卡锁器件11被固定)紧接着添置件2被推到保持元件4上,如通过在图2B中的箭头12指出的那样。在此,该上推实现到车身件3上。在图2B中此外可识别出,螺纹件头部7此时从车身件3的视角后接保持元件4。在此,卡锁器件11构造成伸入到长孔9中的凸起部。添置件2在整体上抓住保持元件4且如此地构造,使得其可将保持元件4与固定螺纹件6一起完全容纳在其内腔中。保持元件4为此具有大致呈V形的横截面。在其面对车身件3的端部处,添置件2具有多个在保持元件5的方向上突出的后接元件13。如由图2A可见的那样,后接元件13均匀地且彼此间隔地在添置件2的纵向延伸中布置在该添置件处。尤其地设置成,后接元件13与添置件2一体式地构造。后接元件13间隔于车身件3且相应地具有在添置件2的纵向延伸中延伸的区段14,其在纵向延伸或者纵向移动方向上倾斜地定向。在此,添置件3的后接器件13在保持元件4的区域中均在相同的方向上倾斜地定向。
保持元件4同样具有后接器件15,其均匀分布地在保持元件4的两侧处在纵向延伸上布置。当保持元件4的基体处在添置件2的后接器件13之间(如尤其在图2B中显示的那样)时,后接器件15处在后接器件13的区域中。在此,后接器件15同样相应地具有区段16,其在保持元件4的纵向延伸中来看倾斜地定向。后接器件15尤其与保持元件5或者与保持元件5的基体一体式地构造。在此,后接元件15和13如此地构造或者布置,使得在预装配位置中后接器件15处在添置件2的相应两个后接器件13之间。
后接器件13,15如此地构造,使得当保持元件4由根据图2A和2B的预装配位置被根据箭头17纵向移动到最终装配位置中时,保持元件4的后接器件15后接添置件2的后接器件13且由于斜面在车身件3的方向上拉动。
最终装配位置示例地在图3A和3B中显示,其中,图3A重新显示了重新由车身件3的视角的到组件上的顶视图,而图3B显示了沿着根据图3A的直线A-A的横截面图示。通过保持元件4的纵向移动,因此添置件2在车身件3的方向上被拉动。同时,保持元件4在车身件3处通过螺纹件柄部8进一步在长孔9的背对增大的端部区域10的端部的方向上的移动同样被固接在车身件3处。尤其地可设置成,在保持元件3的与车身件3背对的上侧上构造有斜面,其与螺纹件头部7共同作用,从而当保持元件4在箭头17的方向上被纵向移动时,螺纹件头部便碰到斜面上且在进一步的纵向移动的情形中由此在车身件3的方向上挤压保持元件4,由此该保持元件4被固接在车身件3处。
保持元件5以及在保持元件5的区域中的添置件2原则上与保持元件4和在保持元件4的区域中的添置件2的区域相应地构造,带有如下区别,即,为了固接保持元件5和在保持元件5的区域中的添置件2,保持元件5须在某一方向上被纵向移动,该方向相反于保持元件4为了其固接(如上面所述)所纵向移动的方向。为此,相应地长孔9在保持元件5中正好相反地构造,从而使得增大的端部区段10处在长孔9的另一侧上。于是当保持元件4在当前实施例中被向右移动时,保持元件5被向左移动。相应地同样适用于添置件2在保持元件5的区域中的后接器件13以及保持元件5的相应地正好相反地定向的后接元件15,从而在保持元件5逆着箭头17的方向的纵向移动的情形中保持元件5的后接器件15后接添置件2的后接器件13且在此将添置件2在车身件3的方向上拉动,从而同样地添置件2通过保持元件15被固接在车身件3处。
图4A和4B显示了组件1的一种有利的构造方案,其设置有保持元件4和5在相反方向上的容易的移动用于保持元件的固接和添置件2的固接。
添置件2在保持元件4,5的彼此面对的端部18和19的区域中具有留空部20。保持元件4,5的端部18和19如此地构造,使得其在装配的情形中区域式地重叠,其中,保持元件4区段式突出于保持元件5,如在图4A和4B中所显示的那样。在此,保持元件4在重叠区域中具有留空部21。保持元件4,5相应地在其端部18,19处具有移动器件22或者23,其相应地构造成移动凸起部24或者25。在此,移动凸起部24,25在留空部20的方向上从相应的保持元件4,5伸出。在此,移动凸起部25伸入到留空部21中,从而使得移动凸起部25处在与移动凸起部24的相同高度上。在此,两个移动凸起部25,24处在添置件2的留空部20的区域中,从而使得操作工此时可如此简单地将钳子或类似的工具通过留空部20引向移动凸起部24,25,从而使得他将这些移动凸起部在其相应地彼此相背的侧面处以力如此地加载,使得移动凸起部24,25被彼此相对移近,如通过箭头4A显示的那样。这引起如下,即,保持元件4,5在相反的方向上被纵向移动,如在图4B中通过箭头显示的那样。在此,保持元件4,5可最大化被如此远地纵向移动,直至移动凸起部24,25彼此贴靠,如在图4B中显示的那样。在此,图4A显示了组件1的预装配位置而图4B显示了最终装配位置,即当保持元件4,5被彼此相对纵向移动且由此借助于后接器件13,15和固定螺纹件7被固接在车身件3处时。
图5A和5B显示了另一实施例,其可与上述实施例组合。在此,图5A和5B相应地显示了从车身件3视角的到保持元件4上的顶视图。添置件2在其面对保持元件4的端部处在其内侧上具有容纳凹部26,保持元件4在其纵向移动的情形中被推入到其中。在此,图5A重新显示了在预装配位置中的组件1而图5B显示了在最终装配位置中。添置件2在容纳凹部26处具有卡锁留空部27,其与保持元件4的卡锁凸起部28共同作用。在此,卡锁凸起部28和/或容纳凹部27可弹性变形地构造,从而当保持元件4被纵向移动在其最终位置中时,卡锁凸起部28在弹性变形的情形下被推入到容纳凹部26中且在卡锁留空部27中由于其固有弹性而回弹,从而使得卡锁凸起部在卡锁留空部27中形状配合地进入,如在图5B中显示的那样。由此,添置件2以简单的形式和方式额外地被锁定在保持元件4处,从而使得其不可自动地解开。卡锁凸起部28就此而言与卡锁留空部27一起构成卡锁装置29用于将添置件2和保持元件4锁定在其最终装配中。适宜地,保持元件5和添置件2在添置件2的另一端部处相应地构造,从而同样地保持元件5在端侧通过相应的卡锁装置29可与添置件2锁定。由此总的来说组件1被可靠地固接和锁定在车身件3处。
图6A至6F显示了组件1的不同的实施变体方案,其中,为了简单起见仅显示在不同设计方案中的保持元件4,5。根据图6A的实施例设置成,保持元件4,5相应地具有带有增大的端部区段10的先前所描述的长孔9,这些端部区段布置在长孔9的不同端部处,以便于确保保持元件4,5在相反方向上的纵向移动。如先前所描述的那样,保持元件4,5同时在相反方向上被移动以用于固接添置件2。
根据图6B的实施例设置成,仅保持元件5可纵向移动地被保持,而保持元件4通过简单的拧紧在预装配的情形中已被固接在车身件3处且就此而言不可被纵向移动。为了装配然后添置件2尤其首先被推到保持元件4上,从而使得后接器件13,15彼此如先前所描述的那样起作用,且紧接着保持元件5被纵向移动,以便于同样固接该保持元件。
图6C与上述实施例相符,其中,在该情况中固定元件5被固接且仅保持元件4可纵向移动地构造。
图6D显示了一实施例,在其中长孔9不具有端侧增大的端部区段10。作为替代,图5的保持元件4,5在该实施例中如下被装配在车身件3处,即,保持元件首先被安放到其处,且紧接着固定螺纹件6被拧入到车身件3处。添置件2的固接然后如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那样实现。
图6E和6F是实施例6B和6C的相应的实施形式,在其中作为增大的端部区段10的替代在保持元件4,5之后才在车身件3处设置固定螺纹件7。添置件2的固接如先前所描述的那样实现。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将呈条状的添置件(2)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件(3)处的组件(1),带有至少两个可固接在所述车身件(3)处的、构造用于保持所述添置件(2)的保持元件(4,5),其中所述保持元件(4,5)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纵向移动可固接/被固接在所述车身件(3)处,且其中所述纵向移动在所述呈条状的添置件(2)的延伸方向上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4,5)相应地具有至少一个后接元件(15),其通过所述纵向移动可带到/被带到与所述添置件(2)的后接位置中以用于所述添置件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持元件(4)的后接元件(15)通过所述第一保持元件(4)相对于所述添置件(2)的纵向移动在第一方向上而第二保持元件(5)的后接元件(15)通过所述第二保持元件(5)相对于所述添置件(2)的纵向移动在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可带到/被带到相应的后接位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可纵向移动的相应所述保持元件(4,5)具有用于容纳被固接在车身处的固定螺栓(6)的长孔(9),其中,所述长孔(9)构造成相比所述固定螺栓(6)的加宽的头部区段(7)更窄且具有增大的端部区段(10),所述固定螺栓(6)的头部区段(7)可被引导穿过所述端部区段。
4.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保持元件(4,5)通过纵向移动可固接在所述车身件(3)处。
5.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呈条状的所述保持元件(4,5)在其彼此面对的端部(18,19)处相应地具有移动器件(22,23),其中,所述移动器件(22,23)如此地布置/构造,即,其通过用于所述保持元件(4,5)中的至少一个的纵向移动的工具可被同时用力加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添置件(2)在所述移动器件(22,23)的区域中具有第一留空部(20),所述工具区域式地为了力加载所述移动器件(22,23)而可被引导穿过该第一留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器件(22,23)构造成移动凸起部(24,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凸起部(24,25)伸入到所述第一留空部(20)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4,5)彼此面对的端部(18,19)区域式地重叠,其中,所述保持元件中的一个保持元件在所述重叠区域中具有第二留空部(21),另一保持元件的移动凸起部(25)伸入到所述第二留空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4,5)中的至少一个在其背对所述移动器件(22,23)的端部处通过所述纵向移动可推入/被推入到所述添置件(2)的容纳凹部(26)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添置件(2)的容纳凹部(26)和所述保持元件(4,5)的被推入/可推入的端部具有用于将所述添置件(2)锁定在所述保持元件(4,5)处的卡锁装置(29)。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5209997.0 | 2015-05-29 | ||
DE102015209997.0A DE102015209997A1 (de) | 2015-05-29 | 2015-05-29 | Anordn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leistenförmigen Anbauteils |
PCT/EP2016/057451 WO2016192872A1 (de) | 2015-05-29 | 2016-04-05 | Anordn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leistenförmigen anbauteil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45996A CN107645996A (zh) | 2018-01-30 |
CN107645996B true CN107645996B (zh) | 2021-04-16 |
Family
ID=55697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31402.5A Active CN107645996B (zh) | 2015-05-29 | 2016-04-05 | 用于固定呈条状的添置件的组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303062B1 (zh) |
CN (1) | CN107645996B (zh) |
DE (1) | DE102015209997A1 (zh) |
WO (1) | WO201619287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9112908B4 (de) * | 2019-05-16 | 2023-06-01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Fahrzeugkomponente mit wenigstens einer Befestigungsanordnung für wenigstens ein Scanmodul |
DE102020112173B3 (de) | 2020-05-06 | 2021-10-07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Haltevorrichtung einer Karosserie eines Kraftfahrzeug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430924A1 (de) * | 1964-07-29 | 1969-01-16 | Daimler Benz Ag | Befestigung von Leisten aus nachgiebigem Werkstoff,insbesondere von Stossleisten an Kraftfahrzeugen |
DE9006548U1 (de) | 1990-06-09 | 1990-08-16 | REHAU AG + Co, 8673 Rehau | Zier-, Stoß- oder Einfaßleiste für Fahrzeuge |
DE4202036C1 (en) * | 1992-01-25 | 1993-05-19 |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 Car bumper bar to support connector - has holding protrusion on one member with laterally protruding hooks with shoulders engageable by slider |
JP3714739B2 (ja) * | 1996-09-18 | 2005-11-09 | 株式会社東郷製作所 | モールクリップ |
DE19803402A1 (de) | 1997-02-05 | 1998-08-13 | Volkswagen Ag | Anordn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Formteils an einem Karosseriekörper |
FR2816577B1 (fr) * | 2000-11-10 | 2003-03-21 | Peguform France | Ensemble pour vehicule comportant un pare-chocs et une piece de carrosserie |
DE10303365B4 (de) | 2002-11-29 | 2012-05-24 | Volkswagen Ag | Leiste für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
JP3878182B2 (ja) * | 2004-02-03 | 2007-02-07 | 東海興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ルーフモール装着構造、及び装着用クリップ |
FR2887598B1 (fr) * | 2005-06-28 | 2007-08-17 | Rehau Sa | Clip de fixation a deux positions de maintien notamment pour baguettes de caisse d'automobile |
US7854101B2 (en) * | 2007-04-16 | 2010-12-21 | Honda Motor Co., Ltd | System for attaching components to a vehicle |
US8979181B2 (en) * | 2012-10-29 | 2015-03-17 |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2015
- 2015-05-29 DE DE102015209997.0A patent/DE102015209997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
- 2016-04-05 EP EP16714876.6A patent/EP3303062B1/de active Active
- 2016-04-05 WO PCT/EP2016/057451 patent/WO2016192872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4-05 CN CN201680031402.5A patent/CN10764599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03062A1 (de) | 2018-04-11 |
EP3303062B1 (de) | 2019-12-04 |
DE102015209997A1 (de) | 2016-12-01 |
CN107645996A (zh) | 2018-01-30 |
WO2016192872A1 (de) | 2016-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29724B (zh) | 保持器组件 | |
US9453523B2 (en) | Cramping fastener device | |
US7188393B2 (en) | Fastener device | |
EP2233755B1 (en) | Fastening clip and associated fastener | |
US20140093311A1 (en) | Mounting structure for parts | |
US9360033B2 (en) | Device for detachable fastening of an assembly part | |
US20130189861A1 (en) | Elastic Clamp, Contact Rail Assembly, and PV Assembly Junction Box Having The Assembly | |
CN107645996B (zh) | 用于固定呈条状的添置件的组件 | |
CN108361249B (zh) | 紧固方法和装置 | |
CN110062850B (zh) | 紧固件组件 | |
US10145151B2 (en) | Retention mechanism for vehicular door handle assembly | |
CN110546391B (zh) | 紧固装置和相应的开关柜壳体 | |
EP3599386B1 (en) | Stud locking tool | |
CN113165149B (zh) | 用于箱形型材的安装系统 | |
JP6975608B2 (ja) | 部品取付治具 | |
CN107923194B (zh) | 用于机动车闭锁系统的锁保持件 | |
US8177467B2 (en) | Fastening device having fastening element | |
KR20210100631A (ko) | 브러쉬 모듈 및 그 마운팅 방법 | |
EP2111674B1 (en) | Confined envelope connector system | |
JP5312253B2 (ja) | クリップ及びクリップ付きワイヤハーネス | |
US8992149B2 (en) | Self retaining anti-rotation key | |
CN111824041B (zh) | 用于固定两个元件以允许其预组装的装置 | |
JP2008128391A (ja) | スタッド固定クリップ | |
US10920809B2 (en) | System for fastening a planar element to a component and fastening clip for use in such a system | |
CN110562217A (zh) | 用于将推杆连接到控制构件(诸如车辆的控制踏板)的连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