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6401A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6401A
CN107636401A CN201680034316.XA CN201680034316A CN107636401A CN 107636401 A CN107636401 A CN 107636401A CN 201680034316 A CN201680034316 A CN 201680034316A CN 107636401 A CN107636401 A CN 107636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thermal medium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43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6401B (zh
Inventor
加藤吉毅
三浦功嗣
杉村贤吾
竹内雅之
佐藤慧伍
榎本宪彦
桥村信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6/06831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010239A1/ja
Publication of CN107636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6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4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21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 B60H1/00328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of the liquid-ai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05Control means therefor
    • B60H1/3216Control means therefor for improving a change in operation duty of a compressor in a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60H1/00899Controlling the flow of liquid in a heat pump system
    • B60H1/00907Controlling the flow of liquid in a heat pump system where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refrigerant changes and an evaporator becomes conden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05Control means therefor
    • B60H1/3213Control means therefor for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in a vehicle heat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6/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 F25B6/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arranged in s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60H2001/009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comprising four way valves for controlling the fluid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60H2001/00957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comprising locations with heat exchange within the refrigerant circuit itself, e.g. cross-, counter-, or parallel heat exchan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3Indoor unit with water as a heat sink or heat sou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1Indoor unit or outdoor unit with auxiliary heat exchanger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indoor or outdoor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 F25B2313/025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in series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four-way valves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吸入并排出制冷剂;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膨胀阀(15),使制冷剂减压;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使热介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冷热利用设备(23),利用热介质的冷热;温热利用设备(24),利用热介质的温热;制冷剂流切换阀(16),对通过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热介质进行冷却的热介质冷却模式与通过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的热介质加热模式进行切换;及热介质流切换装置(25、26),对热介质流进行切换,以使在热介质冷却模式中,热介质在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冷热利用设备(23)之间进行循环,在热介质加热模式中,热介质在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温热利用设备(24)之间进行循环。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发明基于2015年7月1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特许申请2015-140358号、及2016年5月2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特许申请2016-101482号,通过参照将其公开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使热介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制冷循环装置,该制冷循环装置利用被制冷循环的高压侧热交换器加热后的冷却水的温热来对加热对象设备进行加热,利用被制冷循环的低压侧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冷却水的冷热来对冷却对象设备进行冷却。
在该以往技术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具备使被高压侧热交换器加热后的冷却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从冷却水向空气散热的散热器。
在该以往技术中,通过切换阀切换冷却水流,由此对温度调节对象设备进行加热或进行冷却。具体而言,通过切换阀切换成如下状态:被制冷循环的高压侧热交换器加热后的冷却水在温度调节对象设备中流动的状态;以及被制冷循环的低压侧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冷却水在温度调节对象设备中流动的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00906号公报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们的研究,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经由冷却水而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与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不经由冷却水而直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制冷循环效率会变差。
例如,在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直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中,制冷剂主要成为气液二相区状态,因此空气相对于制冷剂的温度效率为75~85%左右。另一方面,在上述以往技术的散热器中,冷却水是液相状态,因此温度效率只有50~60%左右。
本发明鉴于上述内容,其一个目的是,提高具备使制冷剂与热介质将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循环效率。
在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循环的低压侧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当低压侧制冷剂的温度低于冰点时,使低压侧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有时会产生结霜。
本发明鉴于上述内容,其另一个目的是,在具备使高压侧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和使低压侧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中,使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能够进行除霜。
在上述以往技术中,为了对温度调节对象设备进行加热或进行冷却而通过切换阀切换冷却水(换言之热介质)流,因此冷却水回路变得复杂。另外,在切换阀流过高温的冷却水和低温的冷却水,因此对切换阀要求有高绝热性和低泄露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内容,其又一个目的是,能够在不切换热介质流的情况下调节温度调节对象设备的温度。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压缩机,该压缩机吸入并排出制冷剂;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该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减压装置,该减压装置使制冷剂减压;
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该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热介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冷热利用设备,该冷热利用设备利用热介质的冷热;
温热利用设备,该温热利用设备利用热介质的温热;
制冷剂流切换装置,该制冷剂流切换装置对热介质冷却模式与热介质加热模式进行切换,热介质冷却模式是制冷剂按照压缩机、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减压装置、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进行循环,通过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对热介质进行冷却的模式,热介质加热模式是制冷剂按照压缩机、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减压装置、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进行循环,通过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的模式;及
热介质流切换装置,该热介质流切换装置对热介质的流动进行切换,以使在热介质冷却模式下,热介质在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与冷热利用设备之间进行循环,在热介质加热模式下,热介质在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与温热利用设备之间进行循环。
由此,在热介质冷却模式中,能够通过冷热利用设备来利用由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热介质的冷热,在热介质加热模式中,能够通过温热利用设备来利用由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热介质的温热。
此外,在热介质冷却模式中,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而从制冷剂直接向空气散热,因此与从制冷剂经由热介质而向空气散热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压缩机,该压缩机吸入并排出制冷剂;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该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减压装置,该减压装置使制冷剂减压;
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热介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冷热利用设备,该冷热利用设备利用热介质的冷热;及
温热利用设备,该温热利用设备利用热介质的温热,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由减压装置减压前的制冷剂及由减压装置减压后的制冷剂中的一方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由减压装置减压前的制冷剂及由减压装置减压后的制冷剂中的另一方的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使一方的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热介质在冷热利用设备与如下热交换器之间进行循环: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中的使由减压装置减压后的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热介质在温热利用设备与如下热交换器之间进行循环: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中的使由减压装置减压前的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由此,能够通过冷热利用设备来利用由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中的一方的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热介质的冷热,并且能够通过温热利用设备来利用由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中的另一方的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热介质的温热。
此外,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而从制冷剂直接向空气散热,因此与从制冷剂经由热介质而向空气散热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压缩机,该压缩机吸入并排出制冷剂;
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该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减压装置,该减压装置使通过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而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减压;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该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由减压装置减压后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及
制冷剂流切换装置,在需要使附着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霜融化的情况下,制冷剂流切换装置对制冷剂流进行切换,以使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位于比减压装置靠制冷剂流的上游侧的位置,并且使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位于比减压装置靠制冷剂流的下游侧的位置。
由此,能够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从空气吸热,通过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对热介质进行加热。在需要使附着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融化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热,来使附着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霜融化。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压缩机,该压缩机吸入并排出制冷剂;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该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减压装置,该减压装置使制冷剂减压;
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该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热介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温度调节对象设备,对该温度调节对象设备利用通过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而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来进行温度调整;及
制冷剂流切换装置,该制冷剂流切换装置对热介质冷却模式与热介质加热模式进行切换,热介质冷却模式是制冷剂按照压缩机、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减压装置、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进行循环,通过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对热介质进行冷却的模式,热介质加热模式是制冷剂按照压缩机、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减压装置、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进行循环,通过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的模式。
由此,能够通过制冷剂流切换装置切换热介质冷却模式与热介质加热模式,从而使在温度调节对象设备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温度变化来对温度调节对象设备进行冷却或进行加热。因此,能够在不切换热介质流的情况下调整温度调节对象设备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冷模式。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暖模式。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模式下的制冷剂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暖模式下的制冷剂流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冷却水回路的结构图,表示制冷模式。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冷却水回路的结构图,表示制暖模式。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空调单元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电气控制部的框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冷模式。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暖模式。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冷模式。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暖模式。
图1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冷模式。
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暖模式。
图17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冷模式。
图18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暖模式。
图19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冷模式。
图20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暖模式。
图21是第七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冷模式。
图22是第七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制暖模式。
图23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冷却水回路的结构图。
图24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冷却水回路的结构图。
图25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冷却水回路的结构图。
图26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冷却水回路的结构图。
图27是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第一模式。
图28是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表示第二模式。
图29是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对于相互相同或均等的部分在图中附以相同的符号。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制冷循环装置10用于将车室内空间调整成适当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循环装置10适用于从发动机(内燃机)及行驶用电动马达获得车辆行驶用的驱动力的混合动力汽车。
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汽车构成为能够在车辆停车时从外部电源(商用电源)供给的电力对搭载于车辆的电池(车载电池)进行充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电池,能够使用例如锂离子电池。
从发动机输出的驱动力不仅作为车辆行驶用使用,而且也用于使发电机工作。并且,能够将通过发电机而发电的电力及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存储于电池,存储于电池的电力不仅向行驶用电动马达供给,而且向以构成制冷循环装置10的电动式构成设备为首的各种车载设备供给。
制冷循环装置10具有蒸气压缩式制冷机。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具备:压缩机11、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及膨胀阀15。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类制冷剂。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构成高压侧制冷剂压力不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亚临界制冷循环。
压缩机11是由从电池供给的电力驱动的电动压缩机、或由传动带驱动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对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剂进行吸入、压缩并排出。压缩机11具有吸入制冷剂的制冷剂吸入口11a、排出制冷剂的制冷剂排出口11b。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是使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配置于车辆的最前部。通过室外送风机18而将外气向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进行送风。在车辆行驶时,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能够接触到行驶风。室外送风机18是将外气向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进行送风的送风机。室外送风机18是通过电动马达驱动风扇的电动送风机。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具有: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气液分离部122及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及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是使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芯部,具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和供空气流动的空气流路。
气液分离部122具有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空间。气液分离部122具有供制冷剂在气液分离部122与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之间流通的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22a。气液分离部122具有供制冷剂在气液分离部122与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之间流通的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22b。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22a配置于比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22b靠重力方向上方侧的位置。
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的热交换量大于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的热交换量。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的流路截面积大于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的流路截面积。
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连接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由此,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相对于制冷剂流而串联配置。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连接于膨胀阀15。
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是使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冷却水是作为热介质的流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却水,使用至少包含乙二醇、二甲基聚硅氧烷或纳米流体的液体、或使用防冻液体。
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是使热介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是使热介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
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热交换能力大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热交换能力。
如图1、图2所示,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形成有第一制冷剂出入口13a、第二制冷剂出入口13b、第一冷却水出入口13c及第二冷却水出口13d。
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相同。因此,在图2的括弧内标注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对应的符号,而省略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图示。
即,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形成有第一制冷剂入口14a、第二制冷剂出口14b、第一冷却水入口14c及第二冷却水出口14d。
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大小小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大小。
如图1所示,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具有: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气液分离部132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是使冷却水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芯部,具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和供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路。
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是使热介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是使热介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
气液分离部132具有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空间。气液分离部132具有供制冷剂在气液分离部132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之间流通的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32a。气液分离部132具有供制冷剂在气液分离部132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之间流通的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32b。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32a配置于比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32b靠重力方向下方侧的位置。
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的热交换量大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的热交换量。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的流路截面积大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的流路截面积。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连接于膨胀阀15。
膨胀阀15是使液相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膨胀的减压装置。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是使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膨胀阀15是即使制冷剂逆流也能够使制冷剂进行减压膨胀的双向膨胀阀。
制冷剂流切换阀16是根据空调模式而对制冷剂流状态进行切换的制冷剂流切换装置。制冷剂流切换阀16具有:供制冷剂流入的制冷剂流入口16a、供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流出口16b、供制冷剂流入流出的第一流入出口16c及第二流入出口16d。
制冷剂流入口16a连接于压缩机11的制冷剂排出侧。制冷剂流出口16b连接于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侧。第一流入出口16c连接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第二流入出口16d连接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
制冷剂流切换阀16对如下状态进行切换:如图1所示那样制冷剂流入口16a连接于第一流入出口16c并且制冷剂流出口16b连接于第二流入出口16d的状态;以及如图3所示那样制冷剂流入口16a连接于第二流入出口16d并且制冷剂流出口16b连接于第一流入出口16c的状态。
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制冷剂流切换阀16切换成图1所示的制冷剂流状态。换言之,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制冷剂流切换阀16将压缩机11的制冷剂排出口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连接,并将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口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连接。
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制冷剂流切换阀16切换成图2所示的制冷剂流状态。换言之,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制冷剂流切换阀16将压缩机11的制冷剂排出口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连接,并将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口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连接。
如图4所示,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具有第一罐124及第二罐125。第一罐124及第二罐125对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多根管126进行制冷剂的分配及汇集。
如图5所示,多根管126形成为截面扁平状,制冷剂在其内部流动。多根管126的截面积彼此相同。多根管126与翅片127交替地层叠配置。翅片127形成为波状,促进制冷剂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如图4所示,在第一罐124的内部设有分隔部124a、124b,在第二罐125的内部设有分隔部125a、125b。
分隔部124a、124b、125a、125b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形成第一路径121a、第二路径121b、第三路径121c、第四路径123。
第一路径121a中的管的根数N1、第二路径121b中的管的根数N2、第三路径121c中的管的根数N3及第四路径123中的管的根数N4满足N1>N2>N3>N4的关系。
第一路径121a、第二路径121b及第三路径121c构成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第四路径123构成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
图4中的箭头表示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的制冷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方向,图6中的箭头表示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的制暖模式时的制冷剂流动方向。
以在制冷模式时,制冷剂按照第一路径121a、第二路径121b、第三路径121c、第四路径123的顺序流动,在制暖模式时,制冷剂按照第四路径123、第三路径121c、第二路径121b、第一路径121a的顺序流动的方式设置分隔部124a、124b、125a、125b。
因此,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在制冷模式的情况下,随着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变小,在制暖模式的情况下,随着从制冷剂流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变大。
流路截面积是每个路径的管根数与管126的截面积之积。即,第一路径121a的流路截面积是第一路径121a的管的根数N1与管126的截面积之积。第二路径121b的流路截面积是第二路径121b的管的根数N2与管126的截面积之积。第三路径121c的流路截面积是第三路径121c的管的根数N3与管126的截面积之积。在第四路径123中,流路截面积是第四路径123的管的根数N4与管126的截面积之积。
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相同地也形成有多个路径。因此,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也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相同地,在制冷模式的情况下,随着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变小,在制暖模式的情况下,随着从制冷剂流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变大。
如图7、图8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0具备:第一冷却水泵21、第二冷却水泵22、冷却器芯23、加热器芯24、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
第一冷却水泵21是吸入并排出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循环的冷却水的电动式的泵。第一冷却水泵21是吸入并排出热介质的电动式的第一热介质泵。第一冷却水泵21的冷却水排出侧连接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冷却水入口侧。
第二冷却水泵22是吸入并排出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循环的冷却水(热介质)的电动式的泵。第二冷却水泵22是吸入并排出热介质的电动式的第二热介质泵。第二冷却水泵22的冷却水排出侧连接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冷却水入口侧。
冷却器芯23及加热器芯24是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水流通设备(热介质流通设备)。
冷却器芯23是使冷却水与向车室内空间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向车室内空间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空气冷却用热交换器(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冷却器芯23是利用冷却水的冷热的冷热利用设备。
在冷却器芯23中,冷却水通过显热变化而从送风空气吸热。即,在冷却器芯23中,即使冷却水从送风空气吸热,冷却水也保持为液相而不发生相变化。
加热器芯24是使冷却水与向车室内空间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向车室内空间的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用热交换器(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加热器芯24是利用冷却水的温热的温热利用设备。
在加热器芯24中,冷却水通过显热变化而向送风空气散热。即,在加热器芯24中,即使冷却水向送风空气散热,冷却水也保持为液相而不发生相变化。
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是根据空调模式而对冷却水流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却水流切换装置。
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具有:供冷却水流入的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5a及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5b、供冷却水流出的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5c及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5d。
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5a连接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冷却水出口侧。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5b连接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冷却水出口侧。
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5c连接于冷却器芯23的冷却水入口侧。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5d连接于加热器芯24的冷却水入口侧。
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对如下状态进行切换: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5a连接于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5c并且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5b连接于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5d的状态;以及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5a连接于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5d并且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5b连接于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5c的状态。
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具有:供冷却水流入的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6a及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6b、供冷却水流出的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6c及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6d。
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6a连接于冷却器芯23的冷却水出口侧。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6b连接于加热器芯24的冷却水出口侧。
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6c连接于第一泵21的冷却水吸入侧。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6d连接于第二泵22的冷却水吸入侧。
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对如下状态进行切换: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6a连接于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6c并且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6b连接于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6d的状态;以及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6a连接于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6d并且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6b连接于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6c的状态。
如图7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将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5a与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5c连接,并将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5b与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5d连接。另外,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将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6a与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6c连接,并将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6b与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6d连接。
换言之,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将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冷却器芯23连接,并将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与加热器芯24连接。
如图8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将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5a与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5d连接,并将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5b与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5c连接。另外,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将第一冷却水流入口26a与第二冷却水流出口26d连接,并将第二冷却水流入口26b与第一冷却水流出口26c连接。
换言之,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将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加热器芯24连接,并将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与冷却器芯23连接。
如图9所示,冷却器芯23及加热器芯24被收纳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内空调单元30的壳体31。在壳体31的内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
在壳体31内,在空气流最上游部配置有内外气切换箱(未图示)及室内送风机(未图示)。内外气切换箱是切换导入外气与内气的内外气切换装置。外气是车室外的空气。内气是车室内的空气。
室内送风机是吸入空气并进行送风的送风机。在壳体31内,在室内送风机的空气流下游侧配置有冷却器芯23及加热器芯24。加热器芯24配置于冷却器芯23的空气流下游侧。
在壳体31内,在冷却器芯23的空气流下游侧形成有冷风旁通通路32。冷风旁通通路32是使通过冷却器芯23后的冷风绕过加热器芯24而流动的通路。
在冷却器芯23与加热器芯24之间配置有构成温度调整部的空气混合门33。空气混合门33通过调整冷风旁通通路32与加热器芯24侧的通风路的开度,从而调整流入加热器芯24的冷风与在冷风旁通通路32中通过的冷风之间的风量比例。
空气混合门33是具有能够相对于壳体31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和结合于旋转轴的门基板部的旋转式门。
在壳体31内,将通过了加热器芯24的温风与通过了冷风旁通通路32的冷风混合,而对向车室内空间吹出的空调风进行温度调整。因此,能够通过调整空气混合门33的开度位置,从而将空调风的温度调整成所期望温度。
在壳体31的空气流最下游部形成有除霜器开口部34、面部开口部35、脚部开口部36A及后脚部开口部36B。
除霜器开口部34经由除霜器管道(未图示)而连接于在车室内空间配置的除霜器吹出口(未图示),从除霜器吹出口向车窗玻璃的内表面吹出空调风。
面部开口部35经由面部管道(未图示)而连接于在车室内空间配置的面部吹出口(未图示),从面部吹出口向乘员的上半身侧吹出空调风。
脚部开口部36A连接于朝向下方延伸的脚部管道(未图示),从脚部管道的前端部的脚部吹出口向前排乘员的脚部分吹出空调风。
后脚部开口部36B连接于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脚部管道(未图示),从后脚部管道的前端部的后脚部吹出口向后排乘员的脚部吹出空调风。
除霜器开口部34通过除霜器门37而被开闭。面部开口部35、脚部开口部36A及后脚部开口部36B通过面部/脚部门38而被开闭。
面部/脚部门38通过对脚部通路入口部39进行开闭,从而对脚部开口部36A及后脚部开口部36B进行开闭。脚部通路入口部39是从面部开口部35附近到脚部开口部36A及后脚部开口部36B的空气通路的入口部。
除霜器门37及面部/脚部门38是具有能够相对于壳体31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和结合于旋转轴的门基板部的旋转式门。
图10所示的控制装置40控制制冷剂流切换阀16、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的工作。
控制装置40由包含CPU、ROM及RAM等的众所周知的微型计算机及其周边电路构成,基于存储于其ROM内的空调控制程序进行各种运算、处理,而控制连接于输出侧的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
控制装置40也控制压缩机11、第一冷却水泵21、第二冷却水泵22及室内空调单元30的室内送风机等的工作。
控制装置40中的控制连接于其输出侧的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的硬件及软件构成控制各控制对象设备的工作的控制部。
控制装置40中的控制制冷剂流切换阀16的工作的硬件及软件是制冷剂流控制部40a。制冷剂流控制部40a也是对冷却水的循环状态进行切换的制冷剂循环切换控制部。
控制装置40中的控制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的工作的硬件及软件是冷却水流控制部40b。冷却水流控制部40b也是对冷却水的循环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却水循环切换控制部。
控制装置40中的控制压缩机11的工作的硬件及软件是压缩机控制部40c。压缩机控制部40c是对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制冷剂流量控制部。
控制装置40中的控制第一冷却水泵21及第二冷却水泵22的工作的硬件及软件是泵控制部40d。泵控制部40d是对在各冷却水流通设备中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冷却水流量控制部。泵控制部40d是对热介质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热介质流量控制部。
各控制部40a、40b、40c、40d也可以与控制装置40分体构成。
向控制装置40的输入侧输入内气温度传感器41、外气温度传感器42、日照传感器43、制冷剂压力传感器44、制冷剂温度传感器45、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6、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7、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8、冷却器芯温度传感器49、加热器芯温度传感器50等的传感器组的检测信号。
内气温度传感器41是对内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内气温度检测器。外气温度传感器42是对外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外气温度检测器。日照传感器43是对车室内的日照量进行检测的日照量检测器。
制冷剂压力传感器44是对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制冷剂压力检测器。制冷剂温度传感器45是对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制冷剂温度检测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6是对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热交换器温度检测器。
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7是对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热交换器温度检测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48是对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热交换器温度检测器。
冷却器芯温度传感器49是对冷却器芯23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热交换器温度检测器。例如,冷却器芯温度传感器49是对冷却器芯23的热交换翅片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翅片热敏电阻。冷却器芯温度传感器49也可以是对在冷却器芯23中流动的冷却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水温传感器。
加热器芯温度传感器50是对加热器芯24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热交换器温度检测器。例如,加热器芯温度传感器50是对在加热器芯24中的冷却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水温传感器。加热器芯温度传感器50也可以是对加热器芯24的热交换翅片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翅片热敏电阻。
向控制装置40的输入侧输入来自设于操作面板51的各种空调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例如,操作面板51配置于车室内前部的仪表板附近。
设于操作面板51的各种空调操作开关是车室内温度设定开关51a、自动开关、空调开关、风量设定开关及空调停止开关等。
各开关可以是通过机械性地按压而使电接点导通的方式的按压式开关,也可以是通过触摸静电面板上的规定区域而产生反应的触摸屏方式。
车室内温度设定开关51a是通过乘员的操作来设定车室内目标温度的目标温度设定部。自动开关使设定或解除空调的自动控制的开关。空调开关是对制冷或除湿的工作、停止(接通、断开)进行切换的开关。风量设定开关是设定从室内送风机送风的风量的开关。空调停止开关是使空调停止的开关。
控制装置40基于外气温度与车室内吹出空气的目标吹出温度TAO而决定空调模式。目标吹出温度TAO是为了使内气温Tr快速地接近乘员所期望的目标温度Tset而决定的值,通过下述数学式F1算出。
TAO=Kset×Tset-Kr×Tr-Kam×Tam-Ks×Ts+C…F1
在该数学式中,Tset是通过车室内温度设定开关51a设定的车室内的目标温度,Tr是由内气温度传感器41检测出的内气温度,Tam是由外气温度传感器42检测出的外气温度,Ts是由日照传感器43检测出的日照量。Kset、Kr、Kam、Ks是控制增益,C是修正用的常数。
例如,在目标吹出温度TAO低于外气温度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0将空调模式决定为制冷模式,在目标吹出温度TAO高于外气温度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0将空调模式决定为制暖模式。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工作进行说明。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0将制冷剂流切换阀16及冷却水流切换阀25、26切换成图1、图7所示的制冷模式时的工作。由此,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膨胀阀15、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另外,冷却水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冷却器芯23之间进行循环,冷却水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与加热器芯24之间进行循环。
在制冷模式中,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及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作为制冷循环的高压侧热交换器发挥作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作为制冷循环的低压侧热交换器发挥作用。即,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及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进行散热,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制冷循环的低压侧制冷剂进行吸热。
因此,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冷却水被加热,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冷却水被冷却。即,制冷模式是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热介质进行冷却的热介质冷却模式。
由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却器芯23对向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由此,能够对车室内进行制冷。
由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加热后的冷却水通过加热器芯24对向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由此,能够对由冷却器芯23冷却后的冷风进行再次加热而以所期望温度进行制冷。
在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制冷剂按照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气液分离部122、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的顺序流动。在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进行了热交换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从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22a向气液分离部122流入。气液分离部122的制冷剂从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22b向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流出。
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22a配置于比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22b靠重力方向上方侧的位置,因此在气液分离部122中制冷剂的气液被分离而液相制冷剂积存于气液分离部122内的底部。并且,积存在气液分离部122内的底部的液相制冷剂流向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
因此,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作为使制冷剂凝结的冷凝器发挥作用,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作为提高制冷剂的过冷度的过冷器发挥作用。
在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制冷剂按照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气液分离部132、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的顺序流动。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中进行了热交换的雾状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从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32a向气液分离部132流入。气液分离部132的制冷剂从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32b向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流出。
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32a配置于比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32b靠重力方向下方侧的位置,因此在气液分离部132中雾状的制冷剂的气液不分离而保持气液二相状态地流向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
因此,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作为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发挥作用。
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0将制冷剂流切换阀16及冷却水流切换阀25、26切换成图3、图8所示的制暖模式时的工作。由此,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膨胀阀15、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另外,冷却水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加热器芯24之间进行循环,冷却水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与冷却器芯23之间进行循环。
在制暖模式中,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作为制冷循环的高压侧热交换器发挥作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及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作为制冷循环的低压侧热交换器发挥作用。即,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进行散热,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及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制冷循环的低压侧制冷剂进行吸热。
因此,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冷却水被加热,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冷却水被冷却。即,制暖模式是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的热介质加热模式。
由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却器芯23对向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由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加热后的冷却水通过加热器芯24对向车室内的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由此,能够对由冷却器芯23冷却除湿后的冷风进行加热而以所期望温度进行除湿制暖。
在制暖模式的情况下,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制冷剂按照第二热交换部132、气液分离部132、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的顺序流动。在第二热交换部132中进行了热交换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从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32b向气液分离部132流入。气液分离部132的制冷剂从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32a向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流出。
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32a配置于比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32b靠重力方向下方侧的位置,因此在气液分离部132中制冷剂的气液被分离而液相制冷剂积存于气液分离部132内的底部。并且,积存于气液分离部132内的底部的液相制冷剂流向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
因此,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作为使制冷剂凝结的冷凝器发挥作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作为提高制冷剂的过冷度的过冷器发挥作用。
在制暖模式的情况下,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制冷剂按照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气液分离部122、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的顺序流动。在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中进行了热交换的雾状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从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22b流入气液分离部122。气液分离部122的制冷剂从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21a向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流出。
第一制冷剂流通口122a配置于比第二制冷剂流通口122b靠重力方向上方侧的位置,因此在气液分离部122中雾状的制冷剂的气液不分离而保持气液二相状态地流向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
因此,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及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作为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发挥作用。
当在制暖模式中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产生了结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切换成制冷模式来对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进行除霜。即,能够通过切换成制冷模式,而利用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的热来对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进行除霜。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流切换阀16切换冷却水冷却模式与冷却水加热模式。在冷却水冷却模式中,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膨胀阀15、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在冷却水加热模式中,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膨胀阀15、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对冷却水进行加热。
冷却水流切换阀25、26对冷却水流进行切换,以使在冷却水冷却模式中,冷却水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冷却器芯23之间进行循环,在冷却水加热模式中,冷却水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加热器芯24之间进行循环。
由此,在冷却水冷却模式中,能够通过冷却器芯23利用由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冷却后的冷却水的冷热,在冷却水加热模式中,能够通过加热器芯24利用由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加热后冷却水的温热。
此外,在冷却水冷却模式中,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直接从制冷剂向空气进行散热,因此与从制冷剂经由冷却水向空气散热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即,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使制冷剂直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制冷剂的气液二相区状态是主体性的,空气相对于制冷剂的温度效率在一般的使用状态下为75~85%。一般的使用状态是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的风速为2m/s左右的状态。
使冷却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的相同条件下的温度效率为50~60%,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显著地提高温度效率,因此能够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在冷却水加热模式中,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加热器芯24中从制冷剂经由冷却水而向空气进行散热,因此制冷循环效率下降,但由于制冷循环效率下降而制冷循环的高压上升,加热器芯24的空气加热性能提高。即,能够通过加热器芯24的空气加热性能的提高来抵消制冷循环效率的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具有第一气液分离部122,该第一气液分离部122在冷却水冷却模式时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使液相的制冷剂流出。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具有第二气液分离部132,该第二气液分离部132在冷却水加热模式时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使液相的制冷剂流出。
由此,在冷却水冷却模式及冷却水加热模式中的任一个中,都能够对制冷循环的高压侧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而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流切换阀16根据冷却水冷却模式与冷却水加热模式而使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及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的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相反。
由此,在冷却水冷却模式中,能够抑制制冷剂在位于低压侧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二气液分离部132被气液分离。相同地,在冷却水加热模式中,能够抑制制冷剂在位于低压侧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第一气液分离部122被气液分离。即,在冷却水冷却模式及冷却水加热模式中的任一个中,都能够抑制制冷剂在制冷循环的低压侧热交换器的内部被气液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具有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及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第一气液分离部122配置于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与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之间。
由此,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在冷却水冷却模式时能够使由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冷却后的制冷剂过冷却,在冷却水加热模式中能够使由膨胀阀15减压后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冷却水冷却模式时及冷却水加热模式时中的任一个都能够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具有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二气液分离部132配置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之间。
由此,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在冷却水冷却模式时能够使由膨胀阀15减压后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冷却水加热模式中,能够使由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冷却后的制冷剂过冷却。因此,冷却水冷却模式时及冷却水加热模式时中的任一个都能够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水冷却模式时,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位于比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靠制冷剂流的上游侧的位置。并且,以使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的热交换量大于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的热交换量的方式构成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及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
由此,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配置于制冷循环的高压侧的情况下,在使制冷剂凝结的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与使制冷剂过冷却的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中热交换量的平衡变好,因此能够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水加热模式时,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位于比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靠制冷剂流的上游侧的位置。并且,以使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的热交换量大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的热交换量的方式构成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
由此,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配置于制冷循环的高压侧的情况下,在使制冷剂凝结的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与使制冷剂过冷却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中热交换量的平衡变好,因此能够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使由膨胀阀15减压前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的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变小,随着使由膨胀阀15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的从制冷剂流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变大。
由此,在使由膨胀阀15减压前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对应于制冷剂的干燥度的下降而流路截面积变小,在使由膨胀阀15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对应于制冷剂的干燥度的增加而流路截面积变大,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器性能。
相同地,随着使由膨胀阀15减压前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的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变小,随着使由膨胀阀15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的从制冷剂流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变大。
由此,在使由膨胀阀15减压前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应于制冷剂的干燥度的下降而流路截面积变小,在使由膨胀阀15减压后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应于制冷剂的干燥度的增加而流路截面积变大,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器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水在冷却器芯23与如下热交换器之间进行循环:该热交换器是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的使由膨胀阀15减压后的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冷却水在加热器芯24与如下热交换器之间进行循环:该热交换器是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的使由膨胀阀15减压前的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由此,能够在冷却器芯23中利用由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的一方的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冷却水的冷热,并且能够在加热器芯24中利用由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的另一方的热交换器加热后的冷却水的温热。
此外,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从制冷剂直接向空气进行散热,因此与从制冷剂经由冷却水而向空气进行散热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水冷却模式的情况下,制冷剂流切换阀16使由膨胀阀15减压前的制冷剂向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流入,冷却水流切换阀25、26使冷却水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与加热器芯24之间进行循环。
在冷却水加热模式的情况下,制冷剂流切换阀16使由膨胀阀15减压后的制冷剂向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流入,冷却水流切换阀25、26使冷却水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与冷却器芯23之间进行循环。
由此,在冷却水冷却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在冷却器芯23中利用由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冷却后的冷却水的冷热,并且能够在加热器芯24中利用由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加热后的冷却水的温热。
在冷却水加热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在冷却器芯23中利用由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冷却后的冷却水的冷热,并且能够在加热器芯24中利用由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加热后的冷却水的温热。
此外,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从制冷剂直接向空气进行散热,因此与从制冷剂经由冷却水而向空气进行散热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换冷却水冷却模式与冷却水加热模式的前后,控制装置40使压缩机11暂时停止。
在切换冷却水冷却模式与冷却水加热模式的前后,泵控制部40d将第一冷却水泵21及第二冷却水泵22中的至少一方维持成工作的状态。
由此,能够抑制切换冷却水冷却模式与冷却水加热模式时产生的负载、制冷剂冲击音等不良影响,并维持利用冷却器芯23的冷热及加热器芯24的温热中的至少一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处于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的温度成为冰点下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0使向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循环的冷却水的流量增减。
由此,能够抑制冷却器芯23的结霜而抑制循环性能的下降,因此能够通过加热器芯24良好地利用温热。
也可以通过水阀使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循环的冷却水的流量增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需要使附着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霜融化的情况下,制冷剂流切换阀16及控制装置40对制冷剂流进行切换,以使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位于比膨胀阀15靠制冷剂流的上游侧位置,并且使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位于比膨胀阀15靠制冷剂流的下游侧的位置。
由此,能够利用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的热来使附着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附着的霜融化。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膨胀阀15是即使制冷剂逆流也能够使制冷剂减压膨胀的双向膨胀阀,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膨胀阀15是在制冷剂逆流的情况下,不能使制冷剂减压膨胀的单向膨胀阀。
如图11、图12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0具备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无论空调模式如何,都使相对于膨胀阀15的制冷剂流动方向始终为相同的方向。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是使作为减压装置的膨胀阀15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制冷模式时与制暖模式时彼此相同的减压用制冷剂流切换装置。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的工作由控制装置40控制。
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具有:供制冷剂流入的制冷剂流入口17a、供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流出口17b、供制冷剂流入流出的第一流入出口17c及第二流入出口17d。
制冷剂流入口17a连接于膨胀阀15的制冷剂出口15a侧。制冷剂流出口17b连接于膨胀阀15的制冷剂入口15b侧。第一流入出口17c连接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第二流入出口17d连接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
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切换如下状态:制冷剂流入口17a连接于第一流入出口17c并且制冷剂流出口17b连接于第二流入出口17d的状态;以及制冷剂流入口17a连接于第二流入出口17d并且制冷剂流出口17b连接于第一流入出口17c的状态。
如图11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将制冷剂流入口17a与第二流入出口17d连接,并将制冷剂流出口17b与第一流入出口17c连接。换言之,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将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与膨胀阀15的制冷剂入口15b连接,并将膨胀阀15的制冷剂出口15a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连接。
如图12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将制冷剂流入口17a与第一流入出口17c连接,并将制冷剂流出口17b与第二流入出口17d连接。换言之,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将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膨胀阀15的制冷剂入口15b连接,并将膨胀阀15的制冷剂出口15a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连接。
由此,即使膨胀阀15不是双向膨胀阀而是单向膨胀阀,也能够在制冷模式及制暖模式这两者中通过膨胀阀15使制冷剂减压膨胀。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具有气液分离部122,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具有气液分离部132,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图14所示,取代气液分离部122、132而具备储液器18。
储液器18配置于制冷剂流切换阀16的制冷剂流出口16b与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口11a之间。
如图13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流出的制冷剂向储液器18流入。在储液器18中制冷剂的气液被分离,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1,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存积在储液器18内。
如图14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流出的制冷剂向储液器18流入。在储液器18中制冷剂的气液被分离,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1,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存积在储液器18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图16所示,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追加了内部热交换器19。
内部热交换器19具有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和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配置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与膨胀阀15之间。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配置在制冷剂流切换阀16的制冷剂流出口16b与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口11a之间。
内部热交换器19是使在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中流通的高压侧制冷剂与在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中流通的低压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在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与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口11a之间配置有膨胀阀15的感温部15a。
感温部15a基于制冷剂的温度及压力而对制冷剂的过热度进行检测。膨胀阀15具有以使感温部15a检测出的制冷剂过热度在预定的规定范围内的方式调整节流通路面积的机械式的机构(未图示)。
也可以是,取代感温部15a而将温度传感器配置于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与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口11a之间,膨胀阀15以使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制冷剂温度在预定的规定范围内的方式调整节流通路面积。
如图15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进行了热交换的高压侧制冷剂在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中流动,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低压侧制冷剂在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中流动。
由此,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进行了热交换的高压侧制冷剂与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低压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因此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入口侧制冷剂的焓下降。因此,能够扩大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出口侧制冷剂与入口侧制冷剂之间的焓差(换言之冷冻能力),而能够提高循环的性能系数(所谓的COP)。
如图16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由膨胀阀15减压膨胀后的高压侧低压在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中流动,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低压侧制冷剂在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中流动。
制暖模式所需要的制冷剂量少于制冷模式所需要的制冷剂量。因此。在制暖模式中,需要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气液分离部132存储剩余制冷剂。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暖模式中,能够在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在存储液体丰富的低压侧制冷剂,因此能够减小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气液分离部132的容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部热交换器19的低压侧制冷剂流路19b配置在制冷剂流切换阀16与压缩机11之间。
由此,在冷却水冷却模式时,能够通过使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与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循环效率。
另外,在冷却水冷却模式及冷却水加热模式的任一个中,都能够使低压侧制冷剂流路19b位于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冷却水冷却模式及冷却水加热模式的任一个中,都基于感温部15a所感知的低压侧热交换器的出口制冷剂温度来控制低压侧热交换器出口侧的制冷剂过热度。
由此,在冷却水冷却模式与冷却水加热模式的切换前后,能够使制冷剂过热度的控制点一致。因此,能够顺畅地切换冷却水冷却模式与冷却水加热模式。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图18所示,对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追加了内部热交换器19。
内部热交换器19的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配置于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的制冷剂流出口17b与膨胀阀15的制冷剂入口15b之间。内部热交换器19的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配置于制冷剂流切换阀16的制冷剂流出口16b与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口11a之间。
在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与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口11a之间配置有膨胀阀15的感温部15a。
如图17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进行了热交换的高压侧制冷剂在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中流动,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低压侧制冷剂在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中流动。
由此,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入口侧制冷剂的焓下降,因此能够扩大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出口侧制冷剂与入口侧制冷剂之间的焓差(换言之冷冻能力),而能够提高循环的性能系数(所谓的COP)。
如图18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高压侧制冷剂在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中流动,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进行了热交换的低压侧制冷剂在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中流动。
由此,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入口侧制冷剂的焓下降,因此能够扩大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出口侧制冷剂与入口侧制冷剂之间的焓差(换言之冷冻能力),能够提高循环的性能系数(所谓的COP)。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侧制冷剂流路19a配置于膨胀阀用制冷剂流阀17与膨胀阀15之间。
由此,在冷却水冷却模式时及冷却水加热模式时这两者中,能够通过使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与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循环效率。
另外,能够向膨胀阀15供给高压侧制冷剂的热能量,因此在极低温时能够加热膨胀阀15。因此,能够抑制膨胀阀15由于骤冷而产生阀工作不良。
(第六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内部热交换器19的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配置于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的制冷剂流出口17b与膨胀阀15的制冷剂入口15b之间,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9、图20所示,内部热交换器19的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配置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与膨胀阀用制冷剂流切换阀17的第一流入出口17c之间。
如图19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冷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进行了热交换的高压侧制冷剂在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中流动,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低压侧制冷剂在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中流动。
由此,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入口侧制冷剂的焓下降,能够扩大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出口侧制冷剂与入口侧制冷剂之间的焓差(冷冻能力),而能够提高循环的性能系数(COP)。
如图20所示,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高压侧制冷剂在高压侧制冷剂通路19a中流动,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进行了热交换的低压侧制冷剂在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中流动。
制暖模式所需要的制冷剂量少于制冷模式所需要的制冷剂量。因此。在制暖模式中,需要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气液分离部132存储剩余制冷剂。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暖模式中,能够通过低压侧制冷剂通路19b存储液体丰富的低压侧制冷剂,因此能够减小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气液分离部132的容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部热交换器的高压侧制冷剂流路19a配置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与膨胀阀用制冷剂流阀17之间。
由此,在冷却水冷却模式时,能够通过使通过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与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循环效率。
在冷却水加热模式时,高压侧制冷剂流路19a配置于膨胀阀15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之间的液体丰富的区域,因此能够通过高压侧制冷剂流路19a存储冷却水加热模式时的剩余制冷剂。因此,能够减小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气液分离部132的容积。
(第七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图22所示,对上述第四实施方式追加了可变节流门20。
可变节流门20配置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之间。可变节流门20具有阀芯和电动致动器。阀芯构成为能够变更节流门开度。可变节流门20构成为能够使节流门开度全开。电动致动器使阀芯移位而使节流门开度变化。可变节流门20的电动致动器的工作由控制装置40控制。
由此,能够实现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压力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压力不同的运行模式。
例如,在图21所示的制冷模式中,通过将可变节流门20设为节流状态,从而通过可变节流门20将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至中间压制冷剂。
由此,能够使向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流入的制冷剂的温度下降,因此能够缩小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的制冷剂的温度与外气温之间的温度差,而能够减少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的制冷剂的散热量。
其结果是,能够在不增加在循环中进行循环的制冷剂循环流量的情况下,增加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的制冷剂的散热量而使由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加热后的冷却水的温度上升,进而能够使从加热器芯24吹出的空气的温度上升。
通过进一步将可变节流门20节流,能够使向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流入的制冷剂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因此能够使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即,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中使制冷剂进行吸热。
其结果是,能够在不增加在循环中进行循环的制冷剂循环流量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的制冷剂的散热量而使由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加热后的冷却水的温度进一步上升,进而能够使从加热器芯24吹出的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变节流门20将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之间的制冷剂流路设为全开状态与节流状态。
由此,能够使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压力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压力不同,因此在冷却水加热模式中,能够使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的制冷剂的散热量变化,进而能够使加热器芯24能够利用的温热量变化。
(第八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加热器芯24而进行了热交换的冷却水向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这两者循环,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第一冷却水回路61中的冷却水向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循环,第二冷却水回路62中的冷却水向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循环。
第一冷却水回路61具有第一设备63、第一设备用泵64及第一设备用切换阀65。第一冷却水回路61是供热介质循环的第一热介质回路。
第一设备63是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冷却水回路61的冷却水供给冷热的设备。第一设备用泵64吸入并排出第一冷却水回路61的冷却水。第一设备用切换阀65对第一冷却水回路61的冷却水流路进行开闭。第一设备用切换阀65的工作由控制装置40控制。
第二冷却水回路62具有第二设备66、第二设备用泵67及第二设备用切换阀68。第二冷却水回路62是供热介质循环的第二热介质回路。
第二设备66是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向第一冷却水回路61的冷却水供给冷热的设备。第二设备用泵67吸入并排出第二冷却水回路62的冷却水。第二设备用切换阀68对第二冷却水回路65的冷却水流路进行开闭。第二设备用切换阀68的工作由控制装置40控制。
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63将第一冷却水回路61的冷却水冷却成比由第二设备66冷却后的第二冷却水回路62的冷却水低温。
由此,向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供给的冷却水的温度低于向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供给的冷却水的温度,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过冷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水回路61使冷却水向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及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中的一方的热交换部循环。第二冷却水回路62使冷却水向另一方热交换部循环。
由此,能够使向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循环的冷却水的温度与向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循环的冷却水的温度不同,从而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第九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八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中,冷却水回路61、62的冷却水分别进行循环,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能够对如下状态进行切换: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与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中,冷却水回路61、62的冷却水分别进行循环的状态;以及相同的冷却水回路的冷却水回路进行循环的状态。
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经由冷却水回路切换阀69而连接于第一冷却水回路61及第二冷却水回路62。
冷却水回路切换阀69是如下热介质回路切换阀:分别对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切换成连接于第一冷却水回路61的状态与连接于第二冷却水回路62的状态。冷却水回路切换阀69的工作由控制装置40控制。
冷却水回路切换阀69对如下状态进行切换: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连接于第一冷却水回路61及第二冷却水回路62中的一方的冷却水回路,并且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连接于第一冷却水回路61及第二冷却水回路62中的另一方的冷却水回路的状态;以及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3这两者连接于第一冷却水回路61及第二冷却水回路62中的一方的冷却水回路的状态。
由此,能够调整向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循环的冷却水的温度,因此能够调整由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部131过冷却的制冷剂的过冷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水回路切换阀69切换成如下状态: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及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这两者连接于第一冷却水回路61及第二冷却水回路62中的一方的冷却水回路的状态。
由此,能够根据状况而使向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循环的冷却水的温度与向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循环的冷却水的温度变化,从而提高制冷循环效率。
(第十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将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分别选择性地连接于冷却器芯23及加热器芯24中的任一个,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将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分别选择性地连接于冷却器芯23、加热器芯24及车载设备27中的任一个。
车载设备27是向冷却水供给温热的热源设备。热源设备27是在工作中产生热的发热设备。车载设备27是供冷却水流通的冷却水流通设备。车载设备27是热介质能够流通的热介质流通设备。
车载设备27是电池组、变换器、DC-DC转换器、水冷中间冷却器、发动机、油冷却器等。车载设备27可以在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与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之间配置多个。
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那样,在制暖模式中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产生了结霜的情况下,通过将空调模式切换成制冷模式,从而对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进行除霜。
此时,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使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车载设备27连接。由此,能够利用从车载设备27供给的热,使附着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霜融化。
在需要对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进行除霜的情况下,在停车时、电池充电中或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空气流入部被开闭器堵上了的情况下等,若向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流入的空气的风速为1m/s以下,则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可以使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车载设备27连接。
由此,在不需要制暖或者即使车载设备27变凉也没问题时,利用从车载设备27供给的热来对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进行除霜,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除霜而对制暖、行驶造成故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用切换阀25、第二设备用切换阀26及控制装置40是如下热介质循环装置:在需要使附着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霜融化的情况下,使冷却水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冷却水流通设备72之间进行循环的热介质循环装置。
由此,能够利用冷却水流通设备72的热来使附着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霜融化。
(第十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对如下状态进行切换: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流动的冷却水在加热器芯24循环的状态;以及绕过了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冷却水在加热器芯24循环的状态。
制冷循环装置10具备第一冷却水泵70、第二冷却水泵71、热源设备72、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3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4。
第一冷却水泵70是吸入并排出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循环的冷却水的电动式的泵。第一冷却水泵21的冷却水排出侧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冷却水入口侧连接。
第二冷却水泵71是吸入并排出在热源设备72循环的冷却水(热介质)的电动式的泵。第二冷却水泵22的冷却水排出侧与热源设备72的冷却水入口侧连接。
热源设备72是向冷却水供给温热的设备。热源设备72是在工作中产生热的设备。例如,热源设备72是发动机、排气热回收器。排气热回收器是从发动机的排气中回收热的热交换器。
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3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4是对冷却水流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却水流切换装置。
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3具有供冷却水流入的第一冷却水流入口73a及第二冷却水流入口73b、冷却水流出的冷却水流出口73c。
第一冷却水流入口73a连接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冷却水出口侧。第二冷却水流入口73b连接于热源设备72的冷却水出口侧。冷却水流出口73c连接于加热器芯24的冷却水入口侧。
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3对如下状态进行切换:第一冷却水流入口73a连接于冷却水流出口73c的状态;以及第二冷却水流入口73b连接于冷却水流出口73c的状态。
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4具有供冷却水流入的冷却水流入口74a、供冷却水流出的第一冷却水流出口74b及第二冷却水流出口74c。
冷却水流入口74a连接于加热器芯24的冷却水出口侧。第一冷却水流出口74b连接于第一泵21的冷却水吸入侧。第二冷却水流出口74c连接于第二泵22的冷却水吸入侧。
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4对如下状态进行切换:冷却水流入口74a连接于第一冷却水流出口74b的状态;以及冷却水流入口74a连接于第二冷却水流出口74c的状态。
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4及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5的工作由控制装置40控制。
在空调模式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3将第一冷却水流入口73a与冷却水流出口73c连接。由此,由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加热后的冷却水在加热器芯24中进行循环,因此能够对车室内进行制暖。
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那样,在制暖模式中在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产生了结霜的情况下,通过将空调模式切换成制冷模式,从而对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进行除霜。
此时,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3将第二冷却水流入口73b与冷却水流出口73c连接。由此,绕过了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冷却水在加热器芯24循环。因此,能够避免在加热器芯24中冷却水从空气吸热,并且能够利用冷却水的热容量和从热源设备72供给的热来通过加热器芯24对空气进行加热。因此,能够一边对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进行除霜一边使车室内的制暖继续。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3、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74及控制装置40是如下旁通切换装置:在需要使附着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霜融化的情况下,将冷却水流切换成在加热器芯24循环的冷却水绕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旁通切换装置。
由此,在使附着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霜融化时,能够使绕过了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的冷却水在加热器芯24循环,因此能够一边使附着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霜融化,一边通过加热器芯24利用冷却水的温热。
(第十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与冷却器芯23及加热器芯24切换连接,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7、图28所示,冷却水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之间循环,冷却水在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与第二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2之间循环。
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及第二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2是通过冷却水而被温度调整的设备。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及第二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2是空调用热交换器、动力传动系设备等。
空调用热交换器是使冷却水与向车室内送风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空气热交换器。动力传动系设备是需要将工作温度调整成规定范围内的车载设备。动力传动系设备是电池等。
制冷剂流切换阀16对图27所示的第一模式的制冷剂流状态与图28所示的第二模式的制冷剂流状态进行切换。
第一模式是如下冷却水冷却模式: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膨胀阀15、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冷却水进行冷却。
第二模式是如下冷却水加热模式: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膨胀阀15、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通过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冷却水进行加热。
在图27所示的第一模式中,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冷却水进行冷却,通过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对冷却水进行加热,因此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下降,第二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2的温度上升。
在图28所示的第二模式中,通过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冷却水进行加热,通过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因此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上升,第二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2的温度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进行了热交换的冷却水而对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进行温度调整。制冷剂流切换阀16对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进行切换。在第一模式中,通过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在第二模式中,通过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冷却水进行加热。
由此,通过制冷剂流切换阀16对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进行切换,从而能够使在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中流动的冷却水的温度变化而对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进行冷却或进行加热。
因此,能够在不切换冷却水流的情况下调整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因此,能够简化冷却水回路。另外,能够不在冷却水回路中设置要求高绝热性、低泄露性的切换阀的情况下调整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
具体而言,在第一模式中,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膨胀阀15、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在第二模式中,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1、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膨胀阀15、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第二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4、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
由此,能够在第一模式时对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进行冷却,在第二模式时对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是如下冷却水空气热交换器及被要求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温度的车载设备中的至少一方,该冷却水空气热交换器使通过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冷却水与向空调对象空间送风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由此,能够进行车室内的空调及车载设备的温度调整中的至少一方。
(第十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十二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流出的冷却水流过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而向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流入,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9所示,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流出的冷却水在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侧与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侧分支,从下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6流出的冷却水与从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侧流出的冷却水合流而向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流入。
在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冷却水入口侧配置有调整向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流入的冷却水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阀83。流量调整阀83例如是对冷却水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阀。流量调整阀83是使冷却水向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流动断续的断续部。流量调整阀83的工作由控制装置40控制。
加热器芯24连接于发动机冷却水回路84。发动机冷却水回路84是供用于对发动机85进行冷却的冷却水循环的冷却水回路。
在加热器芯24与发动机冷却水回路84的连接部配置有三通阀86。三通阀86是对如下状态进行切换的冷却水流切换阀:使加热器芯24与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连通的状态、使加热器芯24与发动机冷却水回路84连通的状态、使加热器芯24与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及发动机冷却水回路84这两者连通的状态、使加热器芯24与上游侧冷却水流切换阀25及发动机冷却水回路84这两者切断的状态。三通阀86是在各连通状态中对冷却水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阀。三通阀86的工作由控制装置40控制。
发动机冷却水回路84具有:发动机用泵87、发动机用散热器88、散热机旁通流路89、恒温器90及第一储备罐91。
发动机用泵87是吸入并排出在发动机冷却水回路84循环的冷却水的泵。发动机用泵87是通过将发动机85的驱动力经由发动机传动带而进行动力传递,从而被驱动的带驱动式泵。发动机用泵87也可以是电动泵。
发动机用散热器88是使发动机冷却水回路84的冷却水与外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发动机用散热器88与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一起配置于车辆的最前部。通过室外送风机18而向发动机用散热器88及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吹送外气。在车辆的行驶时,发动机用散热器88及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能够接触到行驶风。
散热机旁通流路89是供从发动机85流出的冷却水绕过发动机用散热器88而流动的冷却水流路。
恒温器90是冷却水温度响应阀。冷却水温度响应阀是具备如下机械式机构的阀:通过根据温度不同而体积变化的感温件而使阀芯移位,从而使冷却水流路开闭。
在发动机冷却水回路84的冷却水的温度小于预定温度(例如70℃)的情况下,恒温器90关闭发动机用散热器88侧的冷却水流路而切断向发动机用散热器88的冷却水流。
第一储备罐91是积存剩余冷却水的冷却水存积部,并且是将冷却水回路的压力调整成适当范围的压力调整部。第一储备罐91是对混入到冷却水中的气泡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部。
发动机用散热器88与变换器用散热器92一体化。变换器用散热器92是使变换器冷却回路93的冷却水与外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变换器冷却回路93是供用于对变换器94进行冷却的冷却水进行循环的冷却水回路。
变换器冷却回路93具有变换器用泵95及第二储备罐96。变换器用泵95是吸入并排出在变换器冷却回路93循环的冷却水的泵。变换器用泵95是通过对发动机85的驱动力经由发动机传动带而进行动力传递,从而被驱动的带驱动式泵。变换器用泵95也可以是电动泵。
第二储备罐96是积存剩余冷却水的冷却水存积部,并且是将冷却水回路的压力调整成适当范围的压力调整部。第二储备罐96是对混入到冷却水中的气泡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部。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工作进行说明。控制装置40根据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而对流量调整阀83及制冷剂流切换阀16的工作进行控制。当流量调整阀83开阀时,从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流出的冷却水向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流入。
在通过制冷剂流切换阀16切换成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冷却水被冷却,因此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下降,在通过制冷剂流切换阀16切换成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在第一冷却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冷却水被加热,因此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调整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
例如,在需要将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调整成下限温度以上且上限温度以下的温度范围的情况下,当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为上限温度以上时,控制装置40以成为第一模式的方式控制制冷剂流切换阀16的工作,并且以使冷却水流向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方式控制流量调整阀83的工作,当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为下限温度以下时,以成为第二模式的方式控制制冷剂流切换阀16的工作,并且以使冷却水流向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方式控制流量调整阀83的工作。由此,能够将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调整成下限温度以上且上限温度以下的温度范围。
控制装置40控制流量调整阀83的开度而调整在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中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量,由此能够极其精细地控制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量调整阀83使冷却水向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流动断续。由此,能够适当地调整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40基于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而控制流量调整阀83的工作。由此,能够进一步适当地控制第一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
(其他实施方式)
能够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冷却水作为在冷却水回路中流动的热介质,但也可以使用油等各种介质作为热介质。作为热介质,也可以使用乙二醇类的防冻液、水、或维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的空气等。
作为热介质,也可以使用纳米流体。纳米流体是指混入有粒子径为纳米级的纳米粒子的流体。通过将纳米粒子混入热介质,而能够得到除了如采用了乙二醇的冷却水(所谓的防冻液)那样使凝固点下降的作用效果以外,还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能够得到:提高特定的温度域中的热传导率的作用效果、增加热介质的热容量的作用效果、金属配管的防腐蚀效果或防止橡胶配管的老化的作用效果、及提高极低温下的热介质的流动性的作用效果。
这样的作用效果根据纳米粒子的粒子结构、粒子形状、配合比例、附加物质而产生各种变化。
由此,能够提高热传导率,因此即使是比采用乙二醇的冷却水少的量的热介质,也能够得到同等的冷却效率。
另外,能够增加热介质的热容量,因此能够增加热介质自身的蓄冷热量(基于显热的蓄冷热)。
通过增加蓄冷热量,从而即使在压缩机11不工作的状态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的时间内,实施利用了蓄冷热的设备的冷却、加热的温调,因此能够实现制冷循环装置10的省动力化。
纳米粒子的长径比优选为50以上。原因是能够得到充分的热传导率。此外,长径比是表示纳米粒子的长×横的比率的形状指标。
作为纳米粒子,能够采用包含Au、Ag、Cu及C中的任一个的粒子。具体而言,作为纳米粒子的构成原子,能够采用Au纳米粒子、Ag纳米线、CNT(碳纳米管)、石墨烯、石墨芯壳型纳米粒子(以包围上述原子的方式具备碳纳米管等构造体的粒子体)、及含有Au纳米粒子的CNT等。
(2)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作为制冷剂而使用了氟利昂类制冷剂,但制冷剂的种类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等自然制冷剂或烃类制冷剂等。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构成高压侧制冷剂压力不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亚临界制冷循环,但也可以构成高压侧制冷剂压力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超临界制冷循环。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制冷循环装置10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例子,但也可以将制冷循环装置10适用于不具备发动机而从行驶用电动马达获得车辆行驶用的驱动力的电动汽车等。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制冷循环装置10搭载于车辆,但未必一定搭载于车辆。即、制冷循环装置10不仅用于车载设备也可以用于将各种设备(非车载设备)调整成适当的温度。

Claims (26)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11),该压缩机吸入并排出制冷剂;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该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空气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减压装置(15),该减压装置使所述制冷剂减压;
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该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热介质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冷热利用设备(23),该冷热利用设备利用所述热介质的冷热;
温热利用设备(24),该温热利用设备利用所述热介质的温热;
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6),该制冷剂流切换装置对热介质冷却模式与热介质加热模式进行切换,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是所述制冷剂按照所述压缩机(11)、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所述减压装置(15)、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所述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通过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冷却的模式,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是所述制冷剂按照所述压缩机(11)、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所述减压装置(15)、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所述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通过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加热的模式;及
热介质流切换装置(25、26),该热介质流切换装置对所述热介质的流动进行切换,以使在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下,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所述冷热利用设备(23)之间进行循环,在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下,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所述温热利用设备(24)之间进行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具有第一气液分离部(122),该第一气液分离部在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时对所述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使液相的所述制冷剂流出,
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具有第二气液分离部(132),该第二气液分离部在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时对所述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使液相的所述制冷剂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与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中,所述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6)使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及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的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具有使所述空气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及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
在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气液分离部(122)配置于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与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时,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位于比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靠所述制冷剂流的上游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及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构成为所述第一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1)的热交换量大于所述第二空气制冷剂热交换部(123)的热交换量。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具有使所述热介质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3),
在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气液分离部(132)配置于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1)与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时,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位于比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1)靠所述制冷剂流的上游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3)构成为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3)的热交换量大于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1)的热交换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及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中的一方的热交换器具有如下的所述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在使由所述减压装置(15)减压前的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所述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伴随着从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变小,在使由所述减压装置(15)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所述制冷剂的流路截面积伴随着从所述制冷剂流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变大。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热介质回路(61)和第二热介质回路(62),该第一热介质回路使所述热介质向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中的一方的热交换部循环,该第二热介质回路使所述热介质向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3)中的另一方的热交换部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热介质回路切换阀(69),该热介质回路切换阀切换成如下状态:该状态是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1)及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部(133)这两者与所述第一热介质回路(61)及所述第二热介质回路(62)中的一方的热介质回路连接的状态。
1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11),该压缩机吸入并排出制冷剂;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该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空气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减压装置(15),该减压装置使所述制冷剂减压;
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该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及该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热介质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冷热利用设备(23),该冷热利用设备利用所述热介质的冷热;及
温热利用设备(24),该温热利用设备利用所述热介质的温热,
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使由所述减压装置(15)减压前的所述制冷剂及由所述减压装置(15)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中的一方的制冷剂与所述空气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使由所述减压装置(15)减压前的所述制冷剂及由所述减压装置(15)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中的另一方的制冷剂与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使所述一方的制冷剂与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所述热介质在所述冷热利用设备(23)与如下热交换器之间进行循环:该热交换器是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的使由所述减压装置(15)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与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所述热介质在所述温热利用设备(24)与如下热交换器之间进行循环:该热交换器是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及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中的使由所述减压装置(15)减压前的所述制冷剂与所述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是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使所述热介质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
在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中,所述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6)使由所述减压装置(15)减压前的所述制冷剂向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流入,所述热介质流切换装置(25、26)使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与所述温热利用设备(24)之间循环,
在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中,所述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6)使由所述减压装置(15)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向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流入,所述热介质流切换装置(25、26)使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与所述冷热利用设备(23)之间循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热介质泵(21),该第一热介质泵吸入并排出向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循环的所述热介质;
第二热介质泵(22),该第二热介质泵吸入并排出向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循环的所述热介质;
压缩机控制部(40c),在切换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与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的前后,该压缩机控制部使所述压缩机(11)暂时停止;及
泵控制部(40d),在切换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与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的前后,该泵控制部维持使所述第一热介质泵(21)及所述第二热介质泵(22)中的至少一方工作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热介质流量控制部(40d),在处于通过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制冷剂的温度成为冰点下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该热介质流量控制部使向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循环的所述热介质的流量增减。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与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相对于制冷剂流呈串联配置,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可变节流门(20),该可变节流门能够将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与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之间的制冷剂流路设为全开状态与节流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内部热交换器(19),该内部热交换器具有高压侧制冷剂流路(19a)和低压侧制冷剂流路(19b),在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时,该高压侧制冷剂流路供通过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而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制冷剂流动,在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时,该低压侧制冷剂流路供通过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制冷剂流动,所述内部热交换器使在所述高压侧制冷剂流路(19a)中流动的所述制冷剂与在所述低压侧制冷剂流路(19b)中流动的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所述低压侧制冷剂流路(19b)配置于所述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6)与所述压缩机(11)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所述减压用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7),该减压用制冷剂流切换装置使所述减压装置(15)中的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时与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时相互相同,
所述减压用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7)配置于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与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之间,
所述高压侧制冷剂流路(19a)配置于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与所述减压用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7)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所述减压用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7),所述减压用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7)使所述减压装置(15)中的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时与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时相互相同,
所述减压用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7)配置于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与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之间,
所述高压侧制冷剂流路(19a)配置于所述减压用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7)与所述减压装置(15)之间。
19.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11),该压缩机吸入并排出制冷剂;
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该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使从所述压缩机(11)排出的所述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减压装置(15),该减压装置使通过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制冷剂减压;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该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由所述减压装置(15)减压后的所述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及
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6、40a),在需要使附着于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霜融化的情况下,所述制冷剂流切换装置对所述制冷剂流进行切换,以使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位于比所述减压装置(15)靠所述制冷剂流的上游侧的位置,并且使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位于比所述减压装置(15)靠所述制冷剂流的下游侧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热介质流通设备(27),所述热介质能够在该热介质流通设备流通;及
热介质循环装置(25、26、40b),在需要使附着于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霜融化的情况下,该热介质循环装置使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与所述热介质流通设备(27)之间进行循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温热利用设备(24),该温热利用设备供通过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热介质循环,并利用所述热介质的温热;及
旁通切换装置(73、74、40b),在需要使附着于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的霜融化的情况下,该旁通切换装置对所述热介质的流动进行切换,以使在所述温热利用设备(24)循环的所述热介质绕过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
22.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11),该压缩机吸入并排出制冷剂;
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该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空气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减压装置(15),该减压装置使所述制冷剂减压;
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该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使热介质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利用通过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热介质对该温度调节对象设备进行温度调整;及
制冷剂流切换装置(16),该制冷剂流切换装置对热介质冷却模式与热介质加热模式进行切换,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是所述制冷剂按照所述压缩机(11)、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所述减压装置(15)、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所述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通过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冷却的模式,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是所述制冷剂按照所述压缩机(11)、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所述减压装置(15)、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所述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通过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加热的模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是第一热介质,
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是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使第二热介质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
在所述热介质冷却模式中,所述制冷剂按照所述压缩机(11)、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所述减压装置(15)、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所述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在所述热介质加热模式中,所述制冷剂按照所述压缩机(11)、所述第一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所述减压装置(15)、所述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12)、所述第二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4)、所述压缩机(11)的顺序进行循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断续部(83),该断续部使所述热介质向所述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流动断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控制器(40),该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的温度而对所述断续部(83)的工作进行控制。
26.根据权利要求22~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调节对象设备(81)是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及被要求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温度的车载设备中的至少一方,该热介质空气热交换器使通过所述热介质制冷剂热交换器(13)而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热介质与向空调对象空间吹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CN201680034316.XA 2015-07-14 2016-06-21 制冷循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36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0358 2015-07-14
JP2015140358 2015-07-14
JP2016-101482 2016-05-20
JP2016101482A JP6380455B2 (ja) 2015-07-14 2016-05-20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CT/JP2016/068316 WO2017010239A1 (ja) 2015-07-14 2016-06-21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6401A true CN107636401A (zh) 2018-01-26
CN107636401B CN107636401B (zh) 2020-08-25

Family

ID=57887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431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36401B (zh) 2015-07-14 2016-06-21 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9257B2 (zh)
JP (1) JP6380455B2 (zh)
CN (1) CN107636401B (zh)
DE (1) DE112016003180T5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3414A (zh) * 2018-06-27 2021-01-19 三电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
CN114072297A (zh) * 2019-07-01 2022-02-18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空调单元、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5744B2 (ja) * 2016-03-10 2019-08-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調装置
JP6838535B2 (ja) * 2017-09-21 2021-03-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2496797B1 (ko) * 2017-12-11 2023-02-06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히트 펌프 시스템
JP7033967B2 (ja) * 2018-03-16 2022-03-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0966792B (zh) * 2018-09-30 2021-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温度管理系统
JP7113210B2 (ja) * 2018-12-17 2022-08-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JP7290030B2 (ja) * 2019-01-31 2023-06-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7147688B2 (ja) * 2019-06-03 2022-10-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1426090B (zh) * 2020-03-24 2022-09-1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空调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667813A (zh) * 2020-06-19 2023-01-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13648902B (zh) * 2021-07-14 2022-05-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五氟丙烷纳米流体配制装置及方法
WO2023162258A1 (ja) * 2022-02-28 2023-08-31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両用冷凍サイクルユニッ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40407A (ja) * 2007-07-20 2009-02-26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自動車用空調ユニット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WO2011061981A1 (ja) * 2009-11-18 2011-05-26 株式会社 日立製作所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CN103370584A (zh) * 2011-02-14 2013-10-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及制冷循环控制方法
CN103765133A (zh) * 2011-11-04 2014-04-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和具备该制冷循环装置的空气调节机
CN103874892A (zh) * 2011-12-16 2014-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9698A (en) * 1992-09-14 1994-03-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odular nested vapor compression heat pump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JPH0755232A (ja) * 1993-08-18 1995-03-03 Noritz Corp 空気調和機の運転制御方法
JP4803199B2 (ja) * 2008-03-27 2011-10-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0527329B2 (en) * 2008-04-18 2020-01-07 Denso Corporation Ejector-type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DE102009028332A1 (de) 2009-08-07 2011-02-10 Robert Bosch Gmbh Temperie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160291B2 (en) * 2011-01-21 2018-12-25 Sanden Holdings Corporation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5880863B2 (ja) * 2012-02-02 2016-03-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熱管理システム
JP6088753B2 (ja) * 2012-06-13 2017-03-01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5867305B2 (ja) 2012-06-20 2016-02-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熱管理システム
DK2893228T3 (da) * 2012-08-01 2020-06-02 Parker Hannifin Corp Patronanordning og ventil med en sådan patronanordning
JP6155907B2 (ja) * 2012-08-28 2017-07-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熱管理システム
JP2014163564A (ja) 2013-02-22 2014-09-08 Denso Corp 冷凍装置
DE112014002672T5 (de) 2013-06-04 2016-02-18 Denso Corporation Fahrzeugwärme-Managementsystem
JP5971202B2 (ja) 2013-06-25 2016-08-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015636B2 (ja) * 2013-11-25 2016-10-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40407A (ja) * 2007-07-20 2009-02-26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自動車用空調ユニット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WO2011061981A1 (ja) * 2009-11-18 2011-05-26 株式会社 日立製作所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CN103370584A (zh) * 2011-02-14 2013-10-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及制冷循环控制方法
CN103765133A (zh) * 2011-11-04 2014-04-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和具备该制冷循环装置的空气调节机
CN103874892A (zh) * 2011-12-16 2014-06-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3414A (zh) * 2018-06-27 2021-01-19 三电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
CN114072297A (zh) * 2019-07-01 2022-02-18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空调单元、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CN114072297B (zh) * 2019-07-01 2023-10-13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空调单元、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6003180T5 (de) 2018-03-29
US10759257B2 (en) 2020-09-01
US20180201098A1 (en) 2018-07-19
JP2017019486A (ja) 2017-01-26
JP6380455B2 (ja) 2018-08-29
CN107636401B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6401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04334388B (zh) 车辆用热量管理系统
JP6838535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8369042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07206865B (zh)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CN105939876B (zh) 空调装置
CN105051345B (zh)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CN105263732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6791052B2 (ja) 空調装置
CN105916711B (zh) 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CN105764727B (zh) 热泵系统
CN105848937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5358349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5473356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4781627B (zh) 热交换器
JP6323489B2 (ja)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CN106457968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6708099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8369047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08779942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06662366A (zh) 制冷循环装置
WO2021083067A1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102933924A (zh) 热泵循环
CN104121722B (zh) 一种电动或混合动力车的热泵空调系统
CN109642755B (zh) 制冷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