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0138A - 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以及供纱筒管排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以及供纱筒管排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20138A
CN107620138A CN201710512986.4A CN201710512986A CN107620138A CN 107620138 A CN107620138 A CN 107620138A CN 201710512986 A CN201710512986 A CN 201710512986A CN 107620138 A CN107620138 A CN 107620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yarn bobbin
bobbin
path
larg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129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20138B (zh
Inventor
坂元直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20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0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20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0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对在具有大径端部以及直径小于该大径端部的直径的小径端部的芯管上卷绕纱线而成的供纱筒管(3)的方向进行转换,而将该供纱筒管(3)向供给路径(69)的下游侧供给。该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具备一对芯管引导部(63)、筒管检测传感器以及路径变更动作部。一对芯管引导部(63)被配置为,对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以及小径端部进行引导。筒管检测传感器对配置于芯管引导部(63)的供纱筒管(3)的状态进行检测。路径变更动作部根据筒管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对供纱筒管(3)的供给路径(69)进行变更的动作。

Description

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以及供纱筒管排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的供纱筒管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筒管方向转换装置,该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对具有大径端部以及直径小于该大径端部直径的小径端部的筒管的方向进行转换,而将该筒管向搬运方向的下游侧搬运。日本特公昭62-28207号公报公开有将这种筒管的朝向对齐的装置。日本特公昭62-28207号公报的将筒管的朝向对齐的装置构成为,将纤维机械用的圆锥形或者锥形的各个筒管在相对于其轴线呈直角的方向上、且在2个侧方的引导件之间沿着支撑机构供给,由此将筒管的朝向对齐。在日本特公昭62-28207号公报的将筒管的朝向对齐的装置中,作为对筒管的直径进行监视的控制装置,将2个限位开关安装于装置的框架部分,当该限位开关检测到筒管的外径为允许限度范围外时,例如将不恰当的筒管除去。根据该构成,在筒管(供纱筒管)的尺寸为允许限度范围外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除去该筒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装置的异常停止等的频度。
但是,在实际上,除了筒管的外径为允许限度范围外的情况之外,有时由于未正常地进行筒管的引导,也不能够使筒管的朝向正确地对齐、或者装置异常停止。
在日本特公昭62-28207号公报的构成中,在不能够应对这种情况这一点上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在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以及具备该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的供纱筒管排出装置中,能够降低方向转换的失败以及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的异常停止等的频度。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以下,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以下构成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即,该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为,对在具有大径端部以及直径小于上述大径端部的直径的小径端部的卷取管上卷绕纱线而成的供纱筒管的方向进行转换,并将该供纱筒管向供给路径的下游侧供给。该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具备一对卷取管引导部、检测部、以及路径变更动作部。上述一对卷取管引导部被配置为,对上述供纱筒管的上述各个端部进行引导。上述检测部对配置在上述卷取管引导部的上述供纱筒管的状态进行检测。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根据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对上述供纱筒管的上述供给路径进行变更的路径变更动作。
由此,在未正常地进行供纱筒管的引导、而供纱筒管的状态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由检测部检测到该情况,而向与正常的供纱筒管的供给路径不同的供给路径自动地进行供给。结果,能够降低方向转换的失败以及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的异常停止等。由此,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作业负担,并且能够提高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的效率。
在上述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优选成为以下构成。即,该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具备排除部件,该排除部件能够进行在比上述供纱筒管被配置于上述卷取管引导部的位置更低的位置上对上述供给路径进行变更的动作。上述各卷取管引导部具备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上述第一支撑部使上述小径端部通过,而将上述大径端部夹住并支撑。上述第二支撑部位于上述第一支撑部的下游侧,对上述小径端部进行承接并支撑。上述第一支撑部具有从上侧接触上述供纱筒管的上述端部的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以及从下侧接触上述端部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在该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上述大径端部以及上述小径端部这双方被上述第一支撑部夹住并支撑的情况下,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第一路径变更动作,该第一路径变更动作为,通过使上述排除部件动作,将通过使上述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的下方开放而向下移动的上述供纱筒管向从上述供纱筒管在正常的情况下被搬运的上述供给路径分支的第一退避路径供给。
由此,在供纱筒管的大径端部被第一支撑部夹住并支撑、小径端部被第二支撑部承接并支撑的正常状态下,使第一支撑部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的下方开放,由此能够以大径端部向下的方式对供纱筒管的方向进行转换。此外,在供纱筒管的小径端部侧钩挂在第一支撑部处而不能够正确地转换供纱筒管的方向的情况下,使第一支撑部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的下方开放而使排除部件动作,由此能够将向下移动的供纱筒管向从正常的供纱筒管的供给路径分支的第一退避路径供给。
在上述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优选为,能够根据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区分上述大径端部被上述第一支撑部夹住并支撑、上述小径端部被上述第二支撑部承接并支撑的状态、以及上述大径端部以及上述小径端部这双方被上述第一支撑部夹住并支撑的状态。
由此,能够简单地区分大径端部和小径端部都被第一支撑部夹住并支撑的状态,能够检测未正常地进行供纱筒管的引导、而供纱筒管的状态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的情况。
在上述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优选成为以下构成。即,在该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在检测到上述大径端部以及上述小径端部这双方被上述第二支撑部承接并支撑而上述供纱筒管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的情况下,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第二路径变更动作,以便通过使上述第二支撑部对上述供纱筒管进行承接的承接面移动,将上述供纱筒管向与正常的供纱筒管的供给路径不同的路径即第二退避路径供给。
由此,在供纱筒管的大径端部侧通过了第一支撑部并到达第二支撑部因而不能够正确地转换供纱筒管的方向的情况下,通过使对供纱筒管进行承接的第二支撑部的承接面移动,由此能够将供纱筒管向与正常的供纱筒管的供给路径不同的路径即第二退避路径供给。
在上述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优选成为以下构成。即,上述检测部构成为,能够检测到上述大径端部以及上述小径端部中的至少任一方被上述第二支撑部承接并支撑的状态的上述供纱筒管。在该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在进行了使上述第一支撑部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的下方开放的动作之后、上述检测部依然检测到上述供纱筒管的情况下,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上述第二路径变更动作,以便通过使上述第二支撑部对上述供纱筒管进行承接的上述承接面移动,将上述供纱筒管向上述第二退避路径供给。
由此,能够简单地检测到供纱筒管的大径端部和小径端部都被第二支撑部承接并支撑而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并将产生该不良情况的供纱筒管向与正常的供纱筒管的供给路径不同的路径即第二退避路径供给。
在上述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优选为,上述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的下面与上述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的上面之间的间隙,随着朝向上述供给路径的下游侧而变窄,该间隙变得最窄的部分的该间隙的宽度比上述大径端部的直径更窄、且比上述小径端部的直径更宽。
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通过第一支撑部有选择地支撑大径端部。
在上述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优选成为以下构成。即,上述一对卷取管引导部被设置为,在一对侧框架的内侧相互相对。
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对供纱筒管的两端部分别进行引导,并通过第一支撑部或者第二支撑部有选择地进行支撑。
在上述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优选为,上述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被转动轴贯通而安装,该转动轴水平地架设在上述一对侧框架之间。
由此,通过使转动轴转动,能够容易地使上述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的下方开放。
在上述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优选为,上述第二支撑部被配置为,在上述供纱筒管的供给方向的下游侧与上述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相邻,并朝向上述侧框架的内侧突出,在其上面上形成有用于承接上述供纱筒管的V字状的上述承接面。
由此,成为承接面容易承接供纱筒管的小径端部的构成,供纱筒管的小径端部被第二支撑部的承接面稳定地承接。
在上述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优选为,通过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上述第一路径变更动作,上述排除部件切断上述供纱筒管在正常情况下所搬运的上述供给路径,成为能够将该供纱筒管向在上述排除部件上滚动的上述第一退避路径供给的姿势。
由此,能够使用排除部件切断供纱筒管在正常情况下被搬运的供给路径,并且,使用该排除部件将供纱筒管向第一退避路径进行引导。
在上述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中优选为,通过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上述第二路径变更动作,上述第二支撑部使承接上述供纱筒管的承接面朝向与供给上述供纱筒管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成为能够将载放于上述承接面的上述供纱筒管向上述第二退避路径供给的姿势。
由此,供纱筒管能够在与供给供纱筒管的一侧相反侧从承接面开放,而将该供纱筒管向第二退避路径进行引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提供以下构成的供纱筒管排出装置。即,该供纱筒管排出装置具备上述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以及排出筒管存积部。该排出筒管存积部能够存积通过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的动作而向各个上述退避路径的任一个退避路径引导的上述供纱筒管。
由此,由于成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因此能够存积被向与正常的供纱筒管的供给路径不同的路径即退避路径的任一个退避路径引导的供纱筒管,并在之后进行集中回收。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在上述供纱筒管排出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排出筒管存积部为能够载放对向各个上述退避路径的任一个退避路径引导的上述供纱筒管进行收容的箱的空间。
由此,能够将向退避路径的任一方引导的供纱筒管收容到载放于排出筒管存积部的箱中,能够使用箱而简单地回收供纱筒管。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筒管方向对齐装置的筒管供给装置与托盘搬运路径以及自动络纱机一起表示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筒管供给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筒管分配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筒管方向对齐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从侧框架的内侧观察在筒管方向对齐装置的一侧的卷取管引导部中、供纱筒管的大径端部由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夹住并支撑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从侧框架的内侧观察在筒管方向对齐装置的另一侧的卷取管引导部中、供纱筒管的小径端部由小径端部承接部承接并支撑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在正常地进行了供纱筒管的引导之后,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转动且下方开放而该供纱筒管落下的情况的概念图。
图8是说明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的第一路径变更动作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的第二路径变更动作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筒管方向对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的框图。
图11是说明根据供纱筒管的引导是否正常地进行来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包括筒管方向对齐装置(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6的筒管供给装置10与托盘搬运路径110以及自动络纱机100一起表示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筒管供给装置10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游侧以及“下游侧”是指相对于供纱筒管3以及搬运托盘(搬运部件)2的搬运方向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
图1所示的筒管供给装置10为,通过将在芯管(卷取管)4上卷绕纱线而成的供纱筒管3向搬运托盘2供给,由此将该供纱筒管3向自动络纱机100供给。
自动络纱机100具备排列配置的多个络纱机单元101。各个络纱机单元101从所供给的供纱筒管3退绕纱线而形成卷绕了规定量纱线的卷装。
如图1所示那样,托盘搬运路径110具备供纱筒管导入路111、供纱筒管搬运路112、芯管搬运路113、以及返回筒管搬运路114。
在供纱筒管导入路111上设置有对供纱筒管3进行供给的后述的筒管供给装置10。该供纱筒管导入路111构成为,能够将通过筒管供给装置10设置了供纱筒管3的搬运托盘2向供纱筒管搬运路112搬运。
在供纱筒管导入路111与供纱筒管搬运路112之间设置有供纱筒管引线装置115。供纱筒管引线装置115使纱头从由供纱筒管导入路111供给的供纱筒管3的表面(纱层)分离而引线,将所引线出的纱头卷绕到芯管4的小径端部(与向搬运托盘2插入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而进行向芯管4的顶孔(小径端部侧的孔)插入的处理。
通过供纱筒管引线装置115进行了引线处理的供纱筒管3,经由供纱筒管搬运路112向自动络纱机100的各络纱机单元101供给。在各个络纱机单元101中,通过从所供给的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喷吹压缩空气,由此将由供纱筒管引线装置115处理的纱头吹飞,从而从该供纱筒管3拉出纱头而进行卷绕。此外,在络纱机单元101进行的纱线卷绕操作为公知的,因此省略说明。
芯管搬运路113构成为,将通过各络纱机单元101退绕纱线而排出的供纱筒管(即,芯管4),向配置在其下游侧的筒管拔取装置116搬运。
然而,芯管4为细长的圆筒形状的部件,且形成为从其底部即大径端部4a朝向顶部即小径端部4b而直径直线地减少(参照图2)。即,芯管4的大径端部4a的直径大于小径端部4b的直径。而且,芯管4的大径端部4a被插入搬运托盘2的栓,由此供纱筒管3被设置于搬运托盘2,并与搬运托盘2一起被搬运。
筒管拔取装置116构成为,能够从设置有芯管4的搬运托盘2将该芯管4拔取而回收。如图1所示那样,通过该筒管拔取装置116拔取了芯管4的搬运托盘2被向筒管供给装置10供给。
如图1所示那样,返回筒管搬运路114设置在供纱筒管搬运路112与芯管搬运路113之间。返回筒管搬运路114构成为,使由供纱筒管引线装置115对引线处理失败的供纱筒管3进行再处理。
如图2所示那样,筒管供给装置10具备筒管投入装置11、管纱自动喂给机构(筒管个别化装置)12、筒管分配装置5、一对筒管方向对齐装置(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6、以及一对筒管滑槽13(筒管安装装置)。此外,筒管供给装置10还具备图10所示的控制部90,但详细内容将后述。
图2所示的筒管投入装置11构成为,例如使用输送机等将通过省略图示的细纱机制造的供纱筒管3向管纱自动喂给机构12的中央底部投入。或者,也能够代替该构成而构成为,将供纱筒管3在放入省略图示的容器等的状态下搬运到管纱自动喂给机构12,并向该管纱自动喂给机构12投入。
在管纱自动喂给机构12中,在其内周面上从中心部到外周的搬出口12b为止连续地设置有螺旋状通路12a。在管纱自动喂给机构12的下部,设置有对该管纱自动喂给机构12的螺旋状通路12a赋予振动的驱动装置。通过筒管投入装置11投入的供纱筒管3,通过管纱自动喂给机构12的振动,而在螺旋状通路12a上上升的同时每次一个地排列地朝向搬出口12b搬运。
筒管喂给输送机14具有比供纱筒管3的粗细(卷绕有纱线的部分的粗细)大若干的宽度。筒管喂给输送机14构成为,能够以供纱筒管3的芯管4的长度方向(以下,有时简称为供纱筒管3的长度方向)与该筒管喂给输送机14的搬运方向一致的方式,将供纱筒管3以大致水平的姿势搬运。
在筒管喂给输送机14的下游侧配置有图3所示的筒管分配装置5。图3是表示筒管分配装置5的构成的立体图。筒管分配装置5在上部具备供从筒管喂给输送机14搬运来的供纱筒管3通过的细的筒管通路16。此外,筒管分配装置5具备以相等的角度间隔排列配置、并能够一体地旋转的5个旋转引导体27。该旋转引导体27构成通过旋转来对筒管进行引导的旋转引导部17的一部分。筒管分配装置5通过驱动分配驱动部29而使旋转引导部17向正方向或者反方向旋转,由此能够将供纱筒管3向筒管通路16的一侧或者另一侧的侧部分开。此外,分配驱动部29与图10所示的控制部90电连接,基于控制部90的控制而在适当的定时向分配驱动部29发送电信号,由此旋转引导部17向正方向或者反方向旋转。
图2所示那样,在筒管分配装置5的下游侧,配置用于对供纱筒管3进行分配而供给的2个供给路径8。在各个供给路径8上配置有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以及筒管滑槽13。
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分别配置在与筒管分配装置5所具备的筒管通路16的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部的稍微下侧。
各个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具备对从筒管分配装置5以水平姿势投入的供纱筒管3的两端部(芯管4露出的部分即大径端部4a或者小径端部4b)进行引导而成对地设置的芯管引导部(卷取管引导部)63。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被送向一对芯管引导部63中的一方,小径端部4b被送向另一方。此外,供纱筒管3以哪种朝向对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供给是不确定的,因此不知道大径端部4a和小径端部4b中的哪个被送向各个芯管引导部63。
各个芯管引导部63具备:将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夹住并支撑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以及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和对小径端部4b进行承接并支撑的小径端部承接部78。而且,通过使承接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转动而将下方开放,由此使供纱筒管3从大径端部4a侧落下。如此,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能够以大径端部4a向下的方式将供纱筒管3的方向对齐,即能够对供纱筒管3的方向进行转换而向供给路径的下游侧供给。
在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下方配置有筒管滑槽13。筒管滑槽13将从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供给的供纱筒管3设置为,使供纱筒管3的芯管4插入用于搬运供纱筒管3的搬运托盘2的栓。如此安装于搬运托盘2的供纱筒管3,经由图1所示的供纱筒管导入路111以及供纱筒管搬运路112,向自动络纱机100的多个络纱机单元101搬运。
在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下部,具备将方向被对齐了的供纱筒管3向筒管滑槽13引导的供给引导部件15。供给引导部件15是具有4个侧面的部件,被配置为其中一个侧面沿着筒管分配装置5的侧部。在供给引导部件15的上面形成有第一开口部15a,在下面形成有第二开口部15b。第一开口部15a形成得相对大,并配置在供给引导部件15的上面。第二开口部15b形成得相对小,并配置在供给引导部件15的下面。第一开口部15a位于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折板状的框架(将在之后详细说明)的正下方,第二开口部15b位于筒管滑槽13的正上方。通过该构成,供给引导部件15能够将从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折板状的框架落下的供纱筒管3可靠地向筒管滑槽13引导。
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7对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此外,由于一对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构成实际上相同,因此在下面代表性地对一侧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构成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从侧框架61的内侧观察在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一侧的芯管引导部63中、通过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将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夹住并支撑的状态的情况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从侧框架61的内侧观察在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另一侧的芯管引导部63中、通过小径端部承接部78对供纱筒管3的小径端部4b进行承接并支撑的状态的情况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在正常地进行了供纱筒管3的引导之后,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转动且下方开放而该供纱筒管3落下的情况的概念图。
如图4所示那样,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具备一对侧框架61、端框架62、以及成对地设置的芯管引导部63。并且,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具备图2等所示的供给引导部件15、以及图10所示的驱动马达96。
如图4所示那样,一对侧框架61均构成为平板状的部件。一对侧框架61彼此被配置为,在使其厚度方向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下,隔开规定的间隔而相互面对。侧框架61彼此的间隔比供纱筒管3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稍大。
端框架62构成为横长的平板状的部件。端框架62为,在使其厚度方向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下,被配置在侧框架61中的与筒管分配装置5远离一侧的端部。端框架62的两端部相对于一对侧框架61的端部分别垂直地连结。
通过如此地构成侧框架61以及端框架62,由此构成使与筒管分配装置5接近的一侧、上侧以及下侧开放的折板状的引导框架。该引导框架被配置在筒管分配装置5的一侧的侧部,以便接受由筒管分配装置5分配的供纱筒管3。如上所述,一对侧框架61的间隔比供纱筒管3的长度稍大,因此能够使供纱筒管3保持使其长度方向端部与各个侧框架61接近的水平姿势地通过引导框架的内部。
如图4所示那样,在一对侧框架61的各个上,设置有对供纱筒管3的芯管4的端部进行引导的芯管引导部63。该一对芯管引导部63构成为,沿着侧框架61的内面配置,并相互相对。
各个芯管引导部63具备导入部70、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第一支撑部的一部分)72、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第一支撑部的一部分)74、上方引导部76、以及小径端部承接部(第二支撑部)78。
导入部70配置在侧框架61的内侧附近。导入部70为板状的部件,其上游侧的部分被向外侧(靠近侧框架61)弯折而形成锥(taper)部。通过使供纱筒管3在一对上述锥部之间通过,由此该供纱筒管3被引导为在一对侧框架61之间的大致中央通过。
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是贯通安装于转动轴82的板状的部件,该转动轴82水平地架设在一对侧框架61之间。在沿着与转动轴8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如图5等所示那样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在转动轴82上安装为,形成上述三角形的一个边以随着朝向下游侧而成为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72a。该倾斜面72a从下侧与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接触。
如图4所示那样,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下游侧的前端部固定有平面部73。此外,在图5等中省略平面部73的图示。该平面部73构成为,与该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垂直、且与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倾斜面72a平行,并朝向相反侧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延伸。
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形成为块状,在比导入部70的上述锥部靠下游侧的部分,被配置为从其内面几乎垂直地突出。此外,通过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以及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从上下夹持,而形成芯管引导路径。
如图5所示那样,在位于芯管引导路径的上侧的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的下面、与位于下侧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上面(倾斜面72a)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构成为,与筒管分配装置5接近一侧较大、远离一侧较窄。而且,在间隙中最窄的部分的间隙的宽度W,比芯管4的大径端部4a的直径更窄、且比小径端部4b的直径更宽。
在此,如上所述,从筒管分配装置5向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投入的供纱筒管3,朝向哪个方向是不定的。因此,可以考虑向配置在各个芯管引导路径的上下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输送了芯管4的大径端部4a的情况、以及输送了小径端部4b的情况这双方。在向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输送来芯管4的大径端部4a的情况下,通常不能够在其之间通过,因此被夹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并支撑(参照图5)。另一方面,在向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输送来芯管4的小径端部4b的情况下,在其之间通过,并通过自重向下游侧的小径端部承接部78移动(参照图6)。如此,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构成为,仅选择性地夹着并支撑芯管4的大径端部4a与小径端部4b中的大径端部4a。
此外,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例如使用省略图示的长孔,由此安装为相对于导入部70能够变更上下位置。由此,能够对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的位置(换言之,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的间隙的宽度W)进行调整,因此还能够对应于芯管4的粗细不同的供纱筒管3。
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为,通过对图10所示的驱动马达96进行驱动,由此能够如图5以及图6所示那样以转动轴82为中心向上下方向转动。因此,通过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从图5以及图6中实线所示的位置向下方转动,由此能够使芯管引导路径的下方开放(参照图5以及图6中的双点划线)。在此,如上所述,在供纱筒管3的芯管4的大径端部4a以正常的状态向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输送的情况下,该大径端部4a被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夹住并支撑。因此,当在该状态下使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转动而使芯管引导路径的下方开放时,如图7所示那样,供纱筒管3的芯管4的大径端部4a通过自重向供给引导部件15内落下。
此外,在一对芯管引导部63,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彼此通过转动轴82相互连结。此外,在各个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固定有平面部73。因此,2个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以及各个平面部73连动地动作,在一方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以及平面部73向下方转动时,与此同时另一方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以及平面部73也向下方转动。
图4所示的上方引导部76是贯通安装于转动轴86的板状的部件,该转动轴86水平地架设在一对侧框架61之间。此外,在图5以后,省略转动轴86以及上方引导部76的图示。该上方引导部76具有能够从上侧与供纱筒管3的长度方向中央附近接触的平面部。由此,即使向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有力地送来供纱筒管3的情况下,该供纱筒管3也与上方引导部76的上述平面部抵碰,并被朝向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引导。通过使转动轴86旋转,能够对上方引导部76的姿势进行变更。
小径端部承接部78被配置为,在下游侧与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相邻。小径端部承接部78形成为块状,并被配置为从比导入部70的上述锥部靠下游侧的下部(内面)几乎垂直地突出。在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上面形成有V字状的凹部(承接面)78a。此外,凹部78a的V字的上游侧的一半部分(朝向下游侧下坡的部分)构成为,与下游侧的一半部分(朝向下游侧上坡的部分)相比,向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内侧的突出量更多。
通过该构成,当供纱筒管3的芯管4的小径端部4b向小径端部承接部78输送来时,如图6所示那样,该小径端部4b由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凹部78a从下侧承接并支撑。此外,凹部78a形成为V字状,因此能够在使小径端部4b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支撑。
在此,在供纱筒管3以正常的状态被引导的情况下,在一侧的芯管引导路径上,小径端部4b向小径端部承接部78输送来是意味着:在另一侧的芯管引导路径上,大径端部4a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被夹住并支撑(后述的第一状态)。而且,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向下方转动而芯管4的大径端部4a要落下时,由于小径端部4b被凹部78a承接并支撑,因此如在图7中概念地表示的那样,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先(即,使大径端部4a向下)落下。如此,在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供纱筒管3沿着在图7中由空心箭头表示的方向上形成的供给路径(正常情况下的供给路径)69,被向下游侧的筒管滑槽13搬运。
如图2以及图5等所示那样,在一对侧框架61以及端框架62的正下方配置有上述的供给引导部件15。从芯管引导路径落下的供纱筒管3,从第一开口部15a进入供给引导部件15,在该供给引导部件15中通过并且姿势朝向上下方向。在供纱筒管3从供给引导部件15的第二开口部15b排出时,该供纱筒管3的朝向被对齐为大径端部4a成为下侧。即,供纱筒管3的引导被正常地进行时的该供纱筒管3的供给路径69为,其上游侧通过被一对侧框架61以及端框架62围起而构成。此外,供给路径69的下游侧通过被供给引导部件15的侧壁围起而构成。
如此,根据上述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在供纱筒管3以正常的状态被引导的情况下,能够将供纱筒管3的朝向对齐为大径端部4a成为下侧。然而,在实际运用该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时,有时不能够通过芯管引导部63按照预想那样对供纱筒管3进行引导。
详细地说,例如,在供纱筒管3中,在纱线被较多地卷绕到小径端部4b侧的芯管4的端部一方的情况下,小径端部4b的直径由于所卷绕的纱线而变大,有时供纱筒管3的小径端部4b不能够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通过,而小径端部4b以及大径端部4a都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被夹住并支撑(后述的第二状态)。在该情况下,当将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以转动轴82为中心转动而使芯管引导路径的下方开放时,由于不能够使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先落下,因此供纱筒管3有可能以上下颠倒的姿势向筒管滑槽13供给。于是,在筒管滑槽13的部分处供纱筒管3向搬运托盘2的设置失败,变得不得不使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等停止。
此外,例如,在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侧的端部缺损或者变形的情况下,有时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会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通过,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都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后述的第三状态)。在该情况下,即使将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以转动轴82为中心进行转动而使芯管引导路径的下方开放,也不能够使供纱筒管3向供给引导部件15落下,而不得不使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停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在如上述那样供纱筒管3的引导未成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将该供纱筒管3向与供给路径69不同的供给路径供给而回收,降低不得不使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停止的情况。换言之,在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在芯管引导部63对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的引导未成为按照假定那样的情况下,将供纱筒管3自动地排出到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外部,降低方向转换失败、或者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紧急停止的情况。
在以下,主要参照图8至图10对为了实现上述功能而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具备的构成进行说明。图8是对路径变更动作部98进行的第一路径变更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9是对路径变更动作部98进行的第二路径变更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的框图。
如图5至图7所示那样,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为,作为用于将供纱筒管3向从正常的供纱筒管3的供给路径69分支的路径即第一退避路径79供给的构成,而具备开闭部件(排除部件)15c。开闭部件15c配置在比供纱筒管3配置于芯管引导部63的位置更低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开闭部件15c是设置在构成供给引导部件15的侧面中、与筒管分配装置5接近配置的侧面上的板状的部件。开闭部件15c能够以其上端部为支点,以从筒管分配装置5远离的方式向上方转动。
开闭部件15c在通常时如图5至图7所示那样,成为与构成供给引导部件15的侧面中的、与筒管分配装置5接近的侧面成为一体的平面的开放姿势。在该开放姿势下,成为供给引导部件15的第一开口部15a开放的状态。另一方面,该开闭部件15c经由臂部件与气缸94连结,通过切换对于该气缸94的压缩空气的供给/停止,由此能够成为图8那样的关闭姿势。当成为该关闭姿势时,供给引导部件15的第一开口部15a由开闭部件15c关闭,由此,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纱筒管3的供给路径69被切断。在该状态下,沿着供给路径69输送来的供纱筒管3,与倾斜的状态的开闭部件15c的上面抵碰,并沿着该开闭部件15c滚动。由此,能够向与该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不同的第一退避路径79供给。即,第一退避路径79构成为通过关闭姿势时的开闭部件15c的板面的上面进行引导的路径。
此外,上述的小径端部承接部78,作为用于向与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不同的路径即第二退避路径89供给的构成起作用。具体地说,一对芯管引导部63中的一侧的芯管引导部63所具备的小径端部承接部78,构成为能够以转动轴78c为支点进行转动,并且,经由省略图示的臂部件等与图10所示的气缸93连结。因此,通过切换对于该气缸93的压缩空气的供给/停止,能够将小径端部承接部78在凹部78a朝向上方的图7等的承接姿势、以及凹部78a朝向与筒管分配装置5相反侧的图9的排出姿势之间切换。由此,能够使凹部78a移动,使载放在上侧的供纱筒管3从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脱离,而向其他路径即第二退避路径89(供给引导部件15的外侧)供给。即,第二退避路径89构成为通过排出姿势时的凹部78a的内面进行引导、而朝向排出筒管存积部50放出的路径。
此外,如图2、图8以及图9等所示那样,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具备排出筒管存积部50,该排出筒管存积部50用于存积向从正常情况的供给路径69脱离的退避路径(第一退避路径79以及第二退避路径89)供给的供纱筒管3。此外,为了使附图容易理解,而在图2等中通过点划线来透视地描绘排出筒管存积部50。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筒管存积部50为上方开放的大体立方体形状的箱(容器)。从筒管分配装置5观察,排出筒管存积部50被配置于比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更远一侧。进一步说,排出筒管存积部50隔着端框架62而配置于与侧框架61、芯管引导部63相反侧,并设置为沿着将端框架62向下方延长的假想平面。此外,通过该排出筒管存积部50与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供纱筒管排出装置120。
此外,如图10所示那样,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作为控制系统的构成,而具备筒管检测传感器(检测部)97、是否适合判断部91以及电磁阀92等。
筒管检测传感器97用于对由芯管引导部63形成的芯管引导路径上所配置的供纱筒管3的状态进行检测。具体地说,筒管检测传感器97是对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中的至少任一方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的状态下的供纱筒管3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检测传感器97由包括投光部97a和受光部97b的光电传感器构成。如图2所示那样,投光部97a经由支柱64安装于端框架62。如图4所示那样,受光部97b经由支柱65安装于筒管分配装置5的侧面(与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相邻的面),由此设置于比投光部97a靠下方的位置。如图4所示那样,投光部97a以及受光部97b被配置为能够对供纱筒管3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进行检测。
通过该构成,在筒管检测传感器97中,在来自投光部97a的光被受光部97b受光时,利用光被供纱筒管3遮挡的情况,能够检测是否存在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中的至少任一方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的状态下的供纱筒管3。筒管检测传感器97与控制部90电连接。
供纱筒管3被芯管引导部63引导的状态能够考虑到3个,第一个状态为,大径端部4a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被夹住并支撑,小径端部4b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的状态(第一状态)。第二个状态为,小径端部4b以及大径端部4a都被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夹住并支撑的状态(第二状态)。第三个状态为,小径端部4b以及大径端部4a都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的状态(第三状态)。这3个状态中,仅第一状态能够将供纱筒管3的方向正常地转换而可靠地向下游侧供给。
而且,如上所述,小径端部承接部78处于比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以及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更靠下游侧,因此供纱筒管3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位置在上述3个状态之间不同。考虑到该情况,筒管检测传感器97的光轴被配置为,被第一状态以及第三状态的供纱筒管3遮挡,而不会被第二状态的供纱筒管3遮挡。由此,筒管检测传感器97能够对上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进行检测并区别。
图10所示的是否适合判断部91为,使用筒管检测传感器97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在由芯管引导部63形成的芯管引导路径上配置的供纱筒管3的状态是否为适合于方向转换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是否适合判断部91,构成为对筒管供给装置10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即控制部90的一部分。控制部90由CPU、ROM、RAM等硬件、上述ROM所存储的控制程序等软件构成。通过该软件与硬件的协作,能够使控制部90作为是否适合判断部91等进行动作。
控制部90电连接有配置在气缸93以及气缸94、与未图示的压缩空气源之间的电磁阀92。控制部90通过切换电磁阀92,由此能够切换对于气缸93以及气缸94的压缩空气的供给/停止。
此外,用于使上述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转动的驱动马达96也与控制部90电连接。本实施方式的驱动马达96由能够通过信号控制旋转角度的电动马达构成。通过该构成,控制部90(是否适合判断部91)向驱动马达96输出适当的控制信号,由此能够将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姿势在从下侧支撑供纱筒管3的姿势、将芯管引导路径的下方开放而使该供纱筒管3向下方落下的姿势的任一个之间切换。
通过上述的气缸93、气缸94以及驱动马达96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路径变更动作部98。该路径变更动作部98为,在由是否适合判断部91判断为供纱筒管3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况的情况下,进行向与该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不同的供给路径(退避路径)供给的动作。
以下,参照图11说明根据供纱筒管3向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引导是否正常地进行,由是否适合判断部91等进行将该供纱筒管3向搬运托盘2供给、或者向该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之外供给的处理。图11是说明根据供纱筒管3的引导是否正常地进行来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是否适合判断部91为,在步骤S101中,判断是否向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分配(供给)了供纱筒管3。如上所述,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配置有两个,但基于控制部90向分配驱动部29输出的电信号,能够容易地判断从筒管分配装置5向哪个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供给了供纱筒管3。作为其结果,在向作为对象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未分配有供纱筒管3的情况下,是否适合判断部91进行待机直到被分配了供纱筒管3。
在步骤S101的处理中,在判断为向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分配了供纱筒管3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中,是否适合判断部91基于从该筒管检测传感器97接收的检测结果,判断筒管检测传感器97是否检测到供纱筒管3。
在步骤S102的判断中,在筒管检测传感器97未检测到供纱筒管3的情况下,意味着虽然向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供给了供纱筒管3、但在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任一个中都未支撑有供纱筒管3的端部。在该情况下,由于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这双方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被夹住并支撑,因此是否适合判断部91判断为供纱筒管3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上述第二状态)。而且,是否适合判断部91进行向从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分支的路径即第一退避路径79供给的第一路径变更动作(步骤S103、S104)。
即,是否适合判断部91在步骤S103的处理中,使开闭部件15c成为关闭姿势,将正常情况下的供给路径69关闭。具体地说,是否适合判断部91通过向电磁阀92输出信号而切换压缩空气向气缸94的供给/停止,由此使开闭部件15c从图5的开放姿势转动到图8的关闭姿势。
接着,是否适合判断部91在步骤S104的处理中,对驱动马达96进行控制,以便使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从下侧支撑供纱筒管3的倾斜面72a转动而将芯管引导路径的下方开放,并在规定时间后恢复原状。此外,此时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动作,与在后述的步骤S107中说明的滑槽动作完全相同。由此,供纱筒管3向开闭部件15c上落下而沿着该开闭部件15c的倾斜面滚动,如图8所示那样向从正常情况下的供给路径69脱离的第一退避路径供给,最终向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之外的排出筒管存积部50内供给。
在经过了足够用于将供纱筒管3向排出筒管存积部50内进行供给的的时间之后,是否适合判断部91在步骤S105的处理中,使开闭部件15c返回开放姿势。具体地说,是否适合判断部91向电磁阀92输出信号而切换压缩空气向气缸94的供给/停止,由此使开闭部件15c从图8的关闭姿势转动到图5的开放姿势。由此,成为供纱筒管3的供给路径69未被开闭部件15c切断的状态,成为能够向筒管滑槽13供给供纱筒管3的状态。通过以上,对于该供纱筒管3的一系列处理结束而返回步骤S101,是否适合判断部91等待下一次被分配供纱筒管3。
在步骤S102中,在判断为筒管检测传感器97检测到供纱筒管3的情况下,由于存在供纱筒管3成为适合于方向转换的状态的可能性,因此是否适合判断部91判断搬运托盘2的准备是否完成(步骤S106)。具体地说,在步骤S106中,是否适合判断部91基于筒管滑槽13所具备的省略图示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在筒管滑槽13的正下方是否配置有搬运托盘2。在搬运托盘2的准备未完成的情况下,是否适合判断部91进行待机直到搬运托盘2的准备完成。
在步骤S106的判断结果为,搬运托盘2配置在筒管滑槽13的正下方而供纱筒管3的接受准备完成的情况下,是否适合判断部91进行用于将供纱筒管3向搬运托盘2供给的动作(步骤S107)。当详细地说明时,在步骤S107中,是否适合判断部91使驱动马达96进行使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转动而使芯管引导路径的下方开放的动作(以下,有时称为“滑槽动作”。)。具体地说,是否适合判断部91通过向驱动马达96发送控制信号来使驱动马达96工作,从而使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转动到在图5以及图6中由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在经过了足够供纱筒管3落下的规定时间之后恢复原状。
在进行了步骤S107的处理之后,是否适合判断部91在步骤S108中,依然基于从该筒管检测传感器97接收的检测结果,来判断筒管检测传感器97是否检测到供纱筒管3。即,是否适合判断部91为,判断是否为虽然进行了使供纱筒管3朝向搬运托盘2落下的上述滑槽动作、但在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某一方上还是载放有供纱筒管3的端部的状态。
在步骤S108的判断的结果为筒管检测传感器97变得检测不到供纱筒管3的情况下,由于在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被夹住并支撑、小径端部4b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的正常状态(上述第一状态)下进行了滑槽动作,因此可以认为适当地进行了方向转换,供纱筒管3以正常的朝向对搬运托盘2供给。因此,是否适合判断部91使对于该供纱筒管3的一系列处理结束,并返回步骤S101而等待下次被分配供纱筒管3。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8的判断的结果为,筒管检测传感器97依然检测到供纱筒管3的情况下,意味着虽然进行了滑槽动作但供纱筒管3未落下而残留。此外,根据筒管检测传感器97的检测结果,可知为在至少一侧的小径端部承接部78载放有供纱筒管3的端部的状态。因此,是否适合判断部91判断为,在该情况下,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这双方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所以供纱筒管3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上述第三状态)。而且,是否适合判断部91进行向与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不同的供给路径即第二退避路径89供给的第二路径变更动作(步骤S109)。
即,是否适合判断部91在步骤S109的处理中,在一侧的芯管引导部63使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有供纱筒管3的凹部78a移动。具体地说,是否适合判断部91通过向电磁阀92输出信号而切换向气缸93的压缩空气的供给/停止,由此使小径端部承接部78从图7所示的承接姿势转动到图9所示的排出姿势。由此,供纱筒管3从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凹部78a释放而落下,向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之外的排出筒管存积部50内供给(向从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脱离的第二退避路径89供给)。此外,此时,通过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上述V字构造中、向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内侧的突出量较大的上述上游侧的一半部分,将供纱筒管3朝向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外侧推出。由此,能够将供纱筒管3可靠地向外排出。
而且,是否适合判断部91在步骤S110的处理中,使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姿势返回原来的姿势。具体地说,是否适合判断部91通过向电磁阀92输出信号而再次切换向气缸93的压缩空气的供给/停止,由此使小径端部承接部78转动到其凹部78a朝向上方的状态。通过以上,是否适合判断部9一对于该供纱筒管3的一系列处理结束而返回步骤S101,并等待被分配来下一个供纱筒管3。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在芯管引导部63对供纱筒管3的引导未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能够向从该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脱离的退避路径(第一退避路径79或者第二退避路径89)自动地供给。由此,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并且由于供纱筒管3在方向转换的中途堵塞等而引起的紧急停止的频度减少,因此能够使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效率提高。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为,对在具有大径端部4a以及直径小于该大径端部4a的直径的小径端部4b的芯管4上卷绕纱线而成的供纱筒管3的方向进行转换,而将该供纱筒管3向供给路径69的下游侧供给。该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具备一对芯管引导部63、筒管检测传感器97、以及路径变更动作部98。一对芯管引导部63被配置用于对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进行引导。筒管检测传感器97对配置于芯管引导部63的供纱筒管3的状态进行检测。路径变更动作部98根据筒管检测传感器97的检测结果,进行使供纱筒管3的供给路径变更的路径变更动作。
由此,在供纱筒管3的引导未正常地进行、而供纱筒管3的状态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筒管检测传感器97检测到该情况,而将供纱筒管3向与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不同的供给路径(退避路径)自动地供给。结果,能够使方向转换的失败以及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异常停止等降低。由此,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并且能够使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效率提高。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具备开闭部件15c,该开闭部件15c能够进行在比供纱筒管3被配置于芯管引导部63的位置更低的位置上对上述供给路径进行变更的动作。各芯管引导部63具备第一支撑部、以及作为第二支撑部的小径端部承接部78。第一支撑部72、74使小径端部4b通过,将大径端部4a夹住并支撑。小径端部承接部78位于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下游侧,对小径端部4b进行承接并支撑。第一支撑部具有从上侧与供纱筒管3的端部接触的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以及从下侧与上述端部接触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在该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在由筒管检测传感器97检测到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这双方被第一支撑部72、74夹住并支撑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那样,路径变更动作部98进行如下的第一路径变更动作:通过使开闭部件15c动作,由此将使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下方开放而向下移动的供纱筒管3引导为,向从上述供纱筒管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分支的第一退避路径79供给。
由此,在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被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夹住并支撑,小径端部4b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的正常状态下,通过使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下方开放,由此能够将供纱筒管3的方向转换为大径端部4a成为下方。此外,在供纱筒管3的小径端部4b侧钩挂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而不能够正确地转换供纱筒管3的方向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一支撑部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下方开放而使开闭部件15c动作,由此能够将向下移动的供纱筒管3向从在正常情况下搬运供纱筒管3的供给路径69分支的第一退避路径79供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根据筒管检测传感器97的检测结果,能够区别:大径端部4a被第一支撑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以及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夹住并支撑,小径端部4b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的状态(上述第一状态);以及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这双方被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夹住并支撑的状态(上述第二状态)。
由此,是否适合判断部91能够简单地区别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都被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夹住并支撑的状态,并检测出供纱筒管3的引导未正常地进行、供纱筒管3的状态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在检测到由于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这双方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而供纱筒管3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那样,路径变更动作部98进行如下的第二路径变更动作:通过使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供纱筒管3的凹部78a移动,由此将供纱筒管3向与正常的供纱筒管3的供给路径69不同的路径即第二退避路径89供给。
由此,在由于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侧在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与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之间通过并到达小径端部承接部78而不能够正确地转换供纱筒管3的方向的情况下,通过使承接供纱筒管3的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凹部78a移动,由此能够向与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不同的路径即第二退避路径89供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筒管检测传感器97构成为,能够检测到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中的至少任一方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的状态的供纱筒管3。在该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在进行了使第一支撑部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下方开放的动作之后、筒管检测传感器97依然检测到供纱筒管3的情况下,路径变更动作部98进行第二路径变更动作,以便使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供纱筒管3的承接面移动而将供纱筒管3向第二退避路径89供给。
由此,能够简单地检测到供纱筒管3的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都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承接并支撑而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并将供纱筒管3向与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不同的第二退避路径89供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74的下面与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上面之间的间隙,随着朝向供给路径69的下游侧而变窄,该间隙最窄的部分的该间隙的宽度W比上述大径端部的直径更窄、且比上述小径端部的直径更宽。
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由第一支撑部72、74选择性地支撑大径端部4a。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一对芯管引导部63设置为,在一对侧框架61的内侧相互相对。
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分别对供纱筒管3的两端部(大径端部4a以及小径端部4b)进行引导,并由第一支撑部72、74或者小径端部承接部(第二支撑部)78选择性地进行支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贯通安装于转动轴82,该转动轴82水平地架设在一对侧框架61之间。
由此,通过使转动轴82转动,依次能够使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下方容易地开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小径端部承接部78被配置为,在供纱筒管3的供给方向的下游侧与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相邻,并朝向侧框架61的内侧突出,在其上面形成有作为承接供纱筒管3的V字状的承接面的凹部78a。
由此,凹部78a成为容易承接供纱筒管3的小径端部4b的构成,供纱筒管3的小径端部4b被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凹部78a稳定地承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通过路径变更动作部98进行第一路径变更动作,由此开闭部件15c将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切断,而成为能够将供纱筒管3向在开闭部件15c上滚动的第一退避路径79供给的姿势。
由此,能够使用开闭部件15c将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切断,并且使用该开闭部件15c将供纱筒管3向第一退避路径79引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中优选为,小径端部承接部78为,通过路径变更动作部98进行第二路径变更动作,由此使承接供纱筒管3的凹部78a朝向与被供给供纱筒管3的一侧相反侧,而成为能够将载放于凹部78a的供纱筒管3向第二退避路径89供给的姿势。
由此,在与被供给供纱筒管3的一侧相反侧,从凹部78a释放供纱筒管3,而将向该供纱筒管3向第二退避路径89引导。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供纱筒管排出装置120具备上述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以及排出筒管存积部50。该排出筒管存积部50能够存积由于路径变更动作部98的动作而被向各个退避路径(第一退避路径79或者第二退避路径89)的任一方引导的供纱筒管3。
由此,能够预先存积由于成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而被向与供纱筒管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搬运的供给路径69不同的路径即退避路径(第一退避路径79或者第二退避路径89)的任一方引导的供纱筒管3,并在之后集中回收。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供纱筒管排出装置120中,排出筒管存积部50为能够载放对被向各个退避路径(第一退避路径79或者第二退避路径89)的任一方引导的供纱筒管3进行收容的箱的空间。
由此,能够将向退避路径(第一退避路径79或者第二退避路径89)的任一方引导的供纱筒管3收容到载放于排出筒管存积部50的箱中,并能够使用箱而简单地回收供纱筒管3。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上述构成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否适合判断部91构成为对筒管供给装置10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即控制部90的一部分。然而,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使与筒管分配装置5的控制装置相独立地设置的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用的控制装置具备是否适合判断部9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切换电磁阀92,由此使小径端部承接部78动作的气缸93、使开闭部件15c动作的气缸94被同时驱动。然而,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分别独立地进行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动作以及开闭部件15c的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供给引导部件15的侧面的部件的一部分构成开闭部件15c,但是不限定于此。即,排除部件也可以由不是供给引导部件15、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的一部分的其他部件构成。
上述第一路径变更动作,也可以代替开闭部件15c转动,而通过进行滑动移动来实现。此外,开闭部件15c也可以配置于比供给引导部件15的第二开口部15b靠下游侧且比筒管滑槽13靠上游侧。
上述第二路径变更动作,也可以代替小径端部承接部78转动,而通过使形成于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V字状的凹部78a中、下游侧的一半部分例如向下方滑动移动来实现。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一侧的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凹部78a为了进行第二路径变更动作而移动,但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使两侧的小径端部承接部78的凹部78a同时向相同方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开放动作(滑槽动作)通过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进行转动来实现,但也可以代替该情况,例如通过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滑动移动来实现。
作为用于进行供纱筒管3的排出动作的促动器,不限定于气缸93、94,例如也能够使用电动马达、螺线管等。同样,作为用于进行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72的开放动作的促动器,不限定于驱动马达96,例如也能够使用气缸、螺线管等。
筒管方向对齐装置6也可以以向搬运托盘2设置供纱筒管3的目的以外的目的,用于使供纱筒管3的方向对齐。

Claims (13)

1.一种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对在具有大径端部以及直径小于上述大径端部的直径的小径端部的卷取管上卷绕纱线而成的供纱筒管的方向进行转换,并将该供纱筒管向供给路径的下游侧供给,该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卷取管引导部,被配置为对上述供纱筒管的上述各个端部进行引导;
检测部,对配置在上述卷取管引导部的上述供纱筒管的状态进行检测;以及
路径变更动作部,根据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该供纱筒管的上述供给路径进行变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排除部件,该排除部件能够进行在比上述供纱筒管被配置于上述卷取管引导部的位置更低的位置上对上述供给路径进行变更的动作,
上述各卷取管引导部具备:
第一支撑部,使上述小径端部通过,而将上述大径端部夹住并支撑;以及
第二支撑部,位于上述第一支撑部的下游侧,对上述小径端部进行承接并支撑,
上述第一支撑部具有从上侧接触上述供纱筒管的上述端部的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以及从下侧接触上述端部的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
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上述大径端部以及上述小径端部这双方被上述第一支撑部夹住并支撑的情况下,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第一路径变更动作,该第一路径变更动作为,通过使上述排除部件动作,将通过使上述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的下方开放而向下移动的上述供纱筒管,向从上述供纱筒管在正常的情况下被搬运的上述供给路径分支的第一退避路径供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根据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区分上述大径端部被上述第一支撑部夹住并支撑、上述小径端部被上述第二支撑部承接并支撑的状态、和上述大径端部以及上述小径端部这双方被上述第一支撑部夹住并支撑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到上述大径端部以及上述小径端部这双方被上述第二支撑部承接并支撑而上述供纱筒管为不适合方向转换的状态的情况下,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第二路径变更动作,以便通过使上述第二支撑部对上述供纱筒管进行承接的承接面移动,将上述供纱筒管向与正常的供纱筒管的供给路径不同的路径即第二退避路径供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构成为,能够检测到上述大径端部以及上述小径端部中的至少任一方被上述第二支撑部承接并支撑的状态的上述供纱筒管,
在进行了使上述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的下方开放的动作之后、上述检测部依然检测到上述供纱筒管的情况下,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上述第二路径变更动作,以便通过使上述第二支撑部对上述供纱筒管进行承接的上述承接面移动,将上述供纱筒管向上述第二退避路径供给。
6.如权利要求2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大径端部上侧接触部的下面与上述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的上面之间的间隙,随着朝向上述供给路径的下游侧而变窄,该间隙变得最窄的部分的该间隙的宽度比上述大径端部的直径更窄、且比上述小径端部的直径更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卷取管引导部被设置为,在一对侧框架的内侧相互相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被转动轴贯通而安装,该转动轴水平地架设在上述一对侧框架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支撑部被配置为,在上述供纱筒管的供给方向的下游侧与上述大径端部下侧接触部相邻,并朝向上述侧框架的内侧突出,在其上面上形成有用于承接上述供纱筒管的V字状的承接面。
10.如权利要求6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第一路径变更动作,上述排除部件切断上述供纱筒管在正常情况下被搬运的上述供给路径,成为能够将该供纱筒管向在上述排除部件上滚动的上述第一退避路径供给的姿势。
11.如权利要求6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进行第二路径变更动作,上述第二支撑部使承接上述供纱筒管的承接面朝向与供给上述供纱筒管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成为能够将载放于上述承接面的上述供纱筒管向上述第二退避路径供给的姿势。
12.一种供纱筒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11的任一项所述的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以及
排出筒管存积部,能够存积通过上述路径变更动作部的动作而向各个上述退避路径的任一个退避路径引导的上述供纱筒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纱筒管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筒管存积部为能够载放对向各个上述退避路径的任一个退避路径引导的上述供纱筒管进行收容的箱的空间。
CN201710512986.4A 2016-07-14 2017-06-29 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以及供纱筒管排出装置 Active CN107620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9203A JP2018008794A (ja) 2016-07-14 2016-07-14 給糸ボビン方向変換装置及び給糸ボビン排出装置
JP2016-139203 2016-07-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0138A true CN107620138A (zh) 2018-01-23
CN107620138B CN107620138B (zh) 2022-04-08

Family

ID=60994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12986.4A Active CN107620138B (zh) 2016-07-14 2017-06-29 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以及供纱筒管排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08794A (zh)
CN (1) CN1076201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59584A (ja) * 2018-10-11 2020-04-1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設備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1631A (en) * 1970-07-30 1974-05-21 Barmag Barmer Maschf Winding tube changing mechanisms
CN1152538A (zh) * 1995-10-04 1997-06-2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供给装置
JP3031092B2 (ja) * 1992-12-28 2000-04-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給糸交換方法
CN101988225A (zh) * 2009-07-30 2011-03-23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换筒机构的粗纱机
CN202089645U (zh) * 2010-06-02 2011-12-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输送系统
CN202202058U (zh) * 2011-08-22 2012-04-25 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 转杯纺纱机筒管输送机构
CN102453987A (zh) * 2010-10-18 2012-05-1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绕纱机
CN103572434A (zh) * 2012-07-24 2014-02-12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翻转管纱和管纱筒管的装置
CN103569789A (zh) * 2012-07-27 2014-02-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1631A (en) * 1970-07-30 1974-05-21 Barmag Barmer Maschf Winding tube changing mechanisms
JP3031092B2 (ja) * 1992-12-28 2000-04-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給糸交換方法
CN1152538A (zh) * 1995-10-04 1997-06-2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供给装置
CN101988225A (zh) * 2009-07-30 2011-03-23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换筒机构的粗纱机
CN202089645U (zh) * 2010-06-02 2011-12-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输送系统
CN102328854A (zh) * 2010-06-02 2012-01-2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输送系统
CN102453987A (zh) * 2010-10-18 2012-05-1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绕纱机
CN202202058U (zh) * 2011-08-22 2012-04-25 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 转杯纺纱机筒管输送机构
CN103572434A (zh) * 2012-07-24 2014-02-12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翻转管纱和管纱筒管的装置
CN103569789A (zh) * 2012-07-27 2014-02-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0138B (zh) 2022-04-08
JP2018008794A (ja) 2018-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3357B (zh) 喂纱纱管供给装置及自动络纱机
CN102653359B (zh) 纱管分离装置及自动络纱机
CN102126646B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引导方法
JP2017193444A (ja) 自動ワインダの2経路給糸ボビン装着装置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CN102785973A (zh)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工位的纱线捻接装置
JP6650894B2 (ja) 自動ワインダの給糸ボビン装着装置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CN205257658U (zh) 输送托盘
CN107620138A (zh) 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以及供纱筒管排出装置
CN111039075B (zh) 筒管处理装置、纱线卷绕设备及筒管处理方法
CN102658950B (zh) 用于控制并供给成批地来自纺纱机的线轴到自动络筒机的装置和工艺
CN105908294B (zh) 供纱筒管方向转换装置以及筒管供给系统
CN105905684A (zh) 供纱筒管分配装置以及筒管供给系统
CN106964554A (zh) 一种自动纱筒分拣装置
EP0145981A2 (en) Handling of conical thread packages
US4610406A (en) Bobbin supplying system
JP2016108156A (ja) 紡績コップを製造しかつさらに処理する方法
CN107055211A (zh) 筒管供给装置
US4884699A (en) Winding machine
JP2016172615A (ja) ボビン供給装置及びボビン準備装置
CN107002310B (zh) 纺纱机上的运输装置
CN204588306U (zh) 筒管供给装置以及筒管准备装置
JP2019064797A (ja) 給糸ボビン分配装置及びボビン供給システム
JPH07501591A (ja) ストッキング裏返し機械で部分的に裏返されたストッキングだけを取り除くための装置
CN111217205B (zh) 一种用于络筒机的管纱自动投放装置
CN210480404U (zh) 残纱检测装置及喂纱纱管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