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8357A - 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8357A
CN107618357A CN201710543183.5A CN201710543183A CN107618357A CN 107618357 A CN107618357 A CN 107618357A CN 201710543183 A CN201710543183 A CN 201710543183A CN 107618357 A CN107618357 A CN 107618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upporting
heat exchanger
main body
suppor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431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8357B (zh
Inventor
永吉正幸
长野直树
丰田惠
中山伸之
兼森正英
越中春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18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8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8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8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设有支承装置(40),其分别支承着分别设在车辆用热交换器(散热器(1))的车宽方向两侧侧部的被支承部(突出部(11))可相对支承框(21)的车宽方向两侧侧部上下振动,在支承框的车宽方向各侧部的比固定在车身部件上的车身固定部(28)靠上侧的位置,设有分别供各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41)设置的设置部(50),各设置部具有支承支承主体的下表面的架部(57),在各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的车辆前侧或后侧设有将支承主体固定在支承框的各侧部的固定用支架(45)。由此确保支承框的支承支承装置的强度,且当更换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时使相对于支承框拆装车辆用热交换器的作业变得容易。

Description

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下述车辆用热交换器已为人所知,即:将车辆用热交换器(例如,用以冷却发动机冷却液的散热器)经由支承框(shroud)安装到车辆的车身部件上,并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上部与支承框的上部之间以及所述热交换器的下部与支承框的下部之间分别设置支承装置,让所述热交换器具有作为动态减振器的作用。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内容,即:包括支架,该支架具有固定在车身上部安装部件上的固定部和对突出设置在热交换器(散热器)的上部箱体的侧面上的突起(销)进行支承的突起支承部,通过让所述支架的突起支承部支承着所述突起可进行上下移动而允许热交换器进行上下振动,从而让热交换器具有作为动态减振器的作用。
进而,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技术内容,即:将散热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经由支承装置分别支承在框架(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并且将设置在各个支承装置上的安装支架经由卡子固定在框架上。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805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201420522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当在热交换器的上部与支承框的上部之间以及热交换器的下部与支承框的下部之间分别设置了支承装置时,由于热交换器的重量尤其会施加在下侧的支承装置及支承框的下部,因而支承框的下部的、用以支承下侧支承装置的强度便成为一个问题,很难获得稳定的动态减振特性。此外,若要提高支承框的下部强度,就会导致其下部的厚度增大,使得支承框的重量增加。
于是,可以想到:像所述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那样,在热交换器的车宽方向两侧侧部的上部分别设置支承装置,利用上述支承装置(所谓的悬挂式支承装置)来支承热交换器的重量。
不过,当采用了悬挂式支承装置时,因为需要在支承框的支承该支承装置的部位经由支承装置来支承热交换器的重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要确保支承框的用以支承支承装置的强度的问题。此外,在像专利文献2那样构成为将设置在支承装置上的安装支架经由卡子固定在框架(支承框)上的情况下,当要更换上新的热交换器之际,相对于固定在车身部件上的支承框来拆装热交换器的作业就很有可能变得很困难,特别是将安装支架的卡子拆下来的作业变得很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该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能够充分确保支承框的用以支承支承装置的强度,并且当要更换上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之际能够使相对于支承框来拆装车辆用热交换器的拆装作业变得很容易。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以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为对象,并采用了下述构造。即: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包括:支承框,其为支承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可进行上下振动的支承框,在该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在所述车辆的车身部件上的车身固定部;以及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分别将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且所述被支承部可相对于所述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进行上下振动,所述被支承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各个所述支承装置具有支承主体,所述支承主体保持弹性部件且经由该弹性部件将各个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支承框的各个所述侧部上,在所述支承框的各个所述侧部的比所述车身固定部靠上侧的位置设置有设置部,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设置部,分别供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设置的各个所述设置部具有支承该支承主体的下表面的架部,在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的车辆前侧或后侧设置有固定用支架,所述固定用支架用以将该支承主体固定在所述支承框的各个所述侧部上。
根据上述结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存在于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相对于上下方向上的载荷而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具有比在支承框的上部及下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壁部高的强度,因而能够充分确保支承框的用以支承支承装置(进而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强度。此外,因为在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分别设置有车身固定部,所以能够以足够的强度将包含车辆用热交换器在内的整个支承框支承在车身部件上。进而,因为在支承主体的车辆前侧或后侧设置有固定用支架,所以能够通过从支承主体的车辆前侧或后侧(即,支承框的车辆前侧或后侧)紧固螺栓或解除螺栓的紧固等来将固定用支架安装到支承框上或将固定用支架从支承框上拆下来,其结果是,当要更换上新的热交换器之际相对于支承框来拆装热交换器的拆装作业变得很容易。
就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而言,优选:各个所述设置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框的各个所述侧部的车辆后侧的面上,并且各个所述设置部由收纳凹部构成,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分别收纳在该收纳凹部中,该收纳凹部朝车辆后侧敞开,各个所述设置部的所述架部由所述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的上表面构成,在分别收纳有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的各个所述收纳凹部的车辆后侧,设置有所述固定用支架。
经由此,能够很容易地经由收纳凹部来支承车辆用热交换器,并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承框的用以支承支承装置的强度。此外,能够用固定用支架防止支承装置(支承主体)脱离开收纳凹部。
当各个所述设置部由所述收纳凹部构成时,优选:构成所述架部的、所述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的上表面成为越靠近所述收纳凹部的里侧就越高的倾斜面,以便当在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被置于所述支承框的下部的情况下将分别安装到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的所述被支承部上的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分别从所述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上的所述收纳凹部的开放侧朝着里侧插入该收纳凹部中时,经由该插入使得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离开所述支承框的下部。
经由此,在将车辆用热交换器置于支承框的下部的状态下,通过将安装在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被支承部上的支承主体插入到收纳凹部中,从而能够使车辆用热交换器离开支承框的下部。其结果是,能够容易且适当地将车辆用热交换器与支承装置一起安装到支承框上,由此而能够使车辆用热交换器及支承装置安装到支承框上的安装性提高。
当所述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的上表面(所述架部)为上述那样的倾斜面时,优选:所述支承主体的下表面由倾斜面部和曲面部构成,所述倾斜面部对应着所述架部的所述倾斜面而倾斜,所述曲面部朝着车辆前侧接着该倾斜面部而设,并且该曲面部弯曲成使得该支承主体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越靠近车辆前侧就越高。
经由此,当将安装在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被支承部上的支承主体插入收纳凹部中时,容易将接着曲面部形成的倾斜面部置于架部的倾斜面上,从而将支承主体插入收纳凹部中的插入作业变得很容易。此外,在将支承主体插入收纳凹部的过程中,倾斜面部会相对于架部的倾斜面产生滑动,不过由于曲面部离开架部的倾斜面,因而与支承主体的下表面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大致整个面都为倾斜面部而不存在曲面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倾斜面部相对于架部的倾斜面的滑动阻力减小。
当所述支承主体的下表面由所述倾斜面部和所述曲面部构成时,优选:所述支承主体的下表面具有突状部,所述突状部是该下表面的车宽方向上的中间部朝下侧突出而构成的,且该突状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突状部的下表面由所述倾斜面部及所述曲面部构成,所述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的上表面具有:供所述突状部嵌合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着凹陷的嵌合凹部,在所述嵌合凹部的底面,形成有所述架部的所述倾斜面。
经由此,由于突状部嵌合到嵌合凹部中,因而能够对车辆用热交换器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支承框的位置进行定位。由此,能够使利用车宽方向两侧的支承装置支承车辆用热交换器相对于支承框进行上下振动的特性得以稳定。
优选:所述突状部形成为:在该突状部的车辆前侧的部分,该突状部的车宽方向上的宽度越靠近车辆前侧就越小。
经由此,即使车辆用热交换器在车宽方向上稍稍偏离开支承框,也容易将突状部嵌合到嵌合凹部中。并且,当该嵌合结束后,车辆用热交换器就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支承框被进行了定位。
当各个所述设置部由所述收纳凹部构成时,优选:各个所述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具有多根肋,多根所述肋沿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各个所述设置部的所述架部由各个所述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上的多根所述肋的上表面构成。
由此,能够利用多根肋使得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实现薄壁化,同时能够使该下侧壁部的强度提高。
就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而言,优选:在所述支承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卡子部,当该支承主体设置在所述设置部时所述卡子部与所述支承框卡合。
经由此,当支承主体已被插入到收纳凹部中时,就能够利用卡子部将支承主体暂时保持在支承框上,由此,使得将固定用支架固定在支承框上的固定作业变得容易。
就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而言,优选: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具有分别在该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箱部,各个所述被支承部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箱部上。
经由此,能够使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设有被支承部的部分的强度提高。
就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而言,优选:各个所述被支承部由从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各个所述侧部开始朝着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构成,在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所述弹性部件上形成有孔部,各个所述突出部分别嵌合到所述孔部中,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所述弹性部件上的孔部及嵌合到该孔部中的突出部形成为保证该弹性部件不绕该突出部转动的形状。
经由此,在将各个突出部分别插入各个支承装置的弹性部件上的孔部中的状态下,能够将车辆用热交换器与支承装置一起安装到支承框上。特别是,如上所述,当在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插入到收纳凹部中时利用所述架部的所述倾斜面使车辆用热交换器离开支承框的下部的情况下,由于弹性部件(支承主体)不绕突出部进行转动,因而能够使车辆用热交换器及支承装置安装到支承框上的安装性进一步提高。
就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而言,优选:在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下表面,设置有朝下侧突出且周围由弹性体覆盖住的销部,在所述支承框的下部,形成有供所述销部及所述弹性体插入的插孔,在所述弹性体的外周面与所述插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规定量的间隙。
这样一来,即使车辆用热交换器欲相对于支承框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车辆前后方向、车宽方向等水平方向)上进行大于规定量的振动,也由于弹性体的外周面紧顶在插孔的内周面上,因而能够抑制上述那样水平方向上较大的振动。此外,弹性体的外周面紧顶在插孔的内周面上,而不会发出声音。
就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而言,优选:在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上设置有冷却扇,所述冷却扇生成从车辆前侧朝车辆后侧通过该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冷却风,在所述支承框上形成有将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上表面、下表面及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包围起来的围绕部,在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上表面、下表面及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与所述支承框的围绕部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抑制所述冷却风通过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上表面、下表面及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与所述支承框的围绕部之间的间隙返回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辆前侧。
经由此,能够抑制已通过车辆用热交换器后被加热了的冷却风返回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辆前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该被加热了的冷却风再次从车辆前侧朝着后侧通过车辆用热交换器(冷却风的再循环)。
-发明的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包括:支承框,其支承车辆用热交换器可进行上下振动;以及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将被支承部分别支承在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且所述被支承部可相对于所述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进行上下振动,所述被支承部分别设置在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各个所述支承装置具有支承主体,所述支承主体保持弹性部件且经由该弹性部件将各个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支承框的各个所述侧部上,在所述支承框的各个所述侧部的比车身固定部靠上侧的位置设置有设置部,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设置部,分别供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设置的各个所述设置部具有支承该支承主体的下表面的架部,在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的车辆前侧或后侧设置有固定用支架,所述固定用支架用以将该支承主体固定在所述支承框的各个所述侧部上。由此,能够充分确保支承框的用以支承支承装置的强度,并且当要更换上新的热交换器之际相对于支承框来拆装热交换器的拆装作业变得很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前侧的上方所看到的立体图,其示出支承散热器的支承框被固定在保险杠横梁上的状态,其中,所述散热器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构造的车辆用热交换器。
图2是从图1中去掉了保险杠横梁及吸能盒的立体图。
图3是从车辆后侧所看到的图,其示出已将支承装置安装到所述支承框上的状态。
图4是从车辆后侧所看到的图,其示出已将所述散热器及所述支承装置安装到所述支承框上的状态。
图5是从大致车辆后侧所看到的所述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6是从车辆后侧的车宽方向内侧所看到的立体剖视图,其放大地示出了所述支承框的左侧收纳凹部及其附近部分以及收纳着设置在该收纳凹部内的支承主体(支承装置)。
图7是从车辆后侧的车宽方向内侧所看到的立体图,其放大地示出了所述支承框的左侧收纳凹部及其附近部分。
图8是剖视图,其示出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箱部下表面上的销部及覆盖该销部的周围的弹性体插入到插孔中的状态,其中,所述插孔形成于所述支承框的下壁部的后侧延伸部。
图9是从车辆后侧的车宽方向内侧所看到的立体图,其放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框的左侧收纳凹部及其附近部分以及收纳着设置在该收纳凹部内的支承主体(支承装置)。
图10是示出从图9中去掉了支承装置的这一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图9的XI-XI线剖视图。
图12是从下侧所看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处于已设置在设置部上的这一状态的支承装置的图。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树脂制支承框21被固定在车辆(汽车等)的作为车身部件的保险杠横梁61上的状态,其中,该支承框21支承散热器1(参照图4及图5),该散热器1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构造的车辆用热交换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1是用来冷却发动机冷却液的散热器。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说明中,将车辆的前、后、左、右分别简称为前、后、左、右。
亦如图2及图3所示,支承框21具有:上下相向地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壁部22及下壁部23、以及将该上壁部22的左侧端部与该下壁部23的左侧端部之间及该上壁部22的右侧端部与该下壁部23的右侧端部之间分别连结起来的左右侧壁部24、24(相当于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从前后方向看去该支承框21呈近似矩形框状。支承框21的上壁部22、下壁部23及左右侧壁部24、24相对于从前后方向看去呈近似矩形形状的散热器1的上部、下部及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而言分别位于相应部分的前侧。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及图2中,省略了位于支承框21的后侧的散热器1的图示(实际上,在框状的支承框21的框内能够看到散热器1)。
在支承框21的上壁部22的上端、下壁部23的下端、以及左右侧壁部24、24的车宽方向外侧端,分别形成了朝后侧(散热器1一侧)延伸的后侧延伸部22a、23a、24a、24a(参照图3及图4)。上述后侧延伸部22a、23a、24a、24a以分别与散热器1的上表面、下表面及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相向的形态朝后侧延伸。也就是说,后侧延伸部22a、23a、24a、24a构成包围散热器1的上表面、下表面及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的围绕部。
支承框21的左右侧壁部24、24之间由沿车宽方向和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延伸连结部25连结起来。此外,在支承框21的上壁部2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朝下侧突出的突起部22b,该突起部22b与水平延伸连结部25的上端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之间、以及下壁部23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与水平延伸连结部25的下端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之间分别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延伸连结部26、26连结起来。
保险杠横梁61是两个板状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重叠起来而构成的,该保险杠横梁61在支承框21的水平延伸连结部25的前侧沿车宽方向延伸。保险杠横梁61的车宽方向两侧的端部分别经由左右吸能盒62、62固定在左右前纵梁63、63的前端(凸缘部)上。支承框21位于左右吸能盒62、62之间的位置上。
在支承框21的左右侧壁部24、24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分别设置有由未图示的螺栓固定在保险杠横梁61上的车身固定部28、28。在各个侧壁部24上的车身固定部28的后侧的面上,形成有多根加强肋24b、24b、……。
在保险杠横梁61的后侧的面的与左右侧壁部24、24相向的位置上,以朝着侧壁部24、24突出的形态分别固定有车身支架65、65,上述车身支架65、65以分别紧顶在侧壁部24、24的车身固定部28、28的前侧的面上的形态被固定住。这样一来,支承框21便在其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左右侧壁部24、24的车身固定部28、28)经由车身支架65、65被固定在保险杠横梁61上。
支承支架66、66的一端部分别固定在支承框21的上壁部22的车宽方向两侧的端部上,支承支架66、66的另一端部分别固定在左右挡板加强部件68、68上,上述左右挡板加强部件68、68分别固定在左右前纵梁63、63上。这样一来,支承框21的上壁部22就经由支承支架66、66固定在左右挡板加强部件68、68上。
如图4及图5所示,散热器1具有在其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箱部2、2。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1是在该散热器1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分别设置有箱部2、2的横流式散热器。在右侧(相当于图4及图5的右侧)的箱部2上设置有流入管连接部2a,用以使发动机冷却液流入该箱部2内的流入管与流入管连接部2a相连接。另一方面,在左侧(相当于图4及图5的左侧)的箱部2上设置有流出管连接部2b,用以使由散热器1冷却过的发动机冷却液从该箱部2流出的流出管与流出管连接部2b相连接。此外,在右侧箱部2的下端部上设置有排水管连接部2c,排水管与排水管连接部2c相连接。
在散热器1的后部设置有冷却扇3,冷却扇3生成从前侧朝着后侧通过该散热器1的冷却风。在图4及图5中,对冷却扇3的图示加以简化,由用双点划线画出的圆形来表示冷却扇3。该冷却扇3由电动马达4进行驱动,该电动马达4由设置在散热器1的后部的风扇护罩5的马达支承部5a支承住。在马达支承部5a的周围,形成有供所述冷却风通过的通孔5b。马达支承部5a由沿径向横穿通孔5b的多个支承部5c、5c、……支承住。
四个密封部件7、8、9、9分别设置在散热器1的上表面、下表面及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与支承框21的所述围绕部(后侧延伸部22a、23a、24a、24a)之间(参照图4)。也就是说,在散热器1的上表面与支承框21的上壁部22的后侧延伸部22a之间设置有上部密封部件7,在散热器1的下表面与支承框21的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之间设置有下部密封部件8,在散热器1的左侧侧面与支承框21的左侧侧壁部24的后侧延伸部24a之间(比设置有后述支承装置40的部位靠下侧的部分)、以及散热器1的右侧侧面与支承框21的右侧侧壁部24的后侧延伸部24a之间(比设置有后述支承装置40的部位靠下侧的部分),分别设置有侧部密封部件9、9。上述四个密封部件7、8、9、9抑制所述冷却风通过散热器1的上表面、下表面及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与支承框21的所述围绕部之间的间隙返回前侧。能够利用四个密封部件7、8、9、9,抑制通过散热器1后被加热了的冷却风通过所述间隙返回前侧后再次从前侧朝着后侧通过散热器1(冷却风的再循环)。
散热器1经由分别设置在支承框21的左右侧壁部24、24上的支承装置40、40可上下振动地被支承框21支承住。上述支承装置40、40分别支承着被支承部可相对于支承框21的左右侧壁部24、24进行上下振动,所述被支承部分别设置在散热器1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箱部2、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被支承部由从散热器1的各个所述侧部(各个箱部2)朝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棒状突出部11(参照图5)构成。该突出部11的剖面形状为四方形。
各个支承装置40具有支承主体41和固定用支架45,所述支承主体41保持由橡胶部件等构成的弹性部件43,且经由该弹性部件43将各个突出部11支承在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上。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剖面呈矩形形状的所述弹性部件43、和覆盖该弹性部件43的上表面、前侧的面及下表面的树脂制保持部件44。保持部件44与覆盖弹性部件43的后侧的面的固定用支架45一起保持弹性部件43。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用支架45与保持部件44形成为一体且由树脂制成,固定用支架45与保持部件44一起形成将弹性部件43的周围包围起来的筒状。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将固定用支架45的一部分(覆盖弹性部件43的后侧的面的部分)看作保持部件44。
各个固定用支架45由两个螺栓46、46被固定在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上。由于各个固定用支架45被固定在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上,因而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便会被固定在支承框21的侧壁部24上。这样一来,各个固定用支架45用以将各个支承主体41(各个支承装置40)固定在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固定用支架45被设置在各个支承主体41的后侧。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用与保持部件44分开设置的部件构成固定用支架45。
如图6所示,在各个支承主体41的弹性部件43的中心部形成有剖面呈四方形的孔部43a,各个突出部11分别嵌合到所述孔部43a中。散热器1的左右突出部11、11(被支承部)分别插入并嵌合到支承装置40、40的弹性部件43、43上的孔部43a、43a内,且支承装置40、40的支承主体41、41分别设置于后述的设置部50、50上,由此散热器1便经由两个支承装置40、40被支承框21支承住(也就是说,可进行上下振动地被支承住)。如上所述,各个支承主体41的弹性部件43上的孔部43a及嵌合到该孔部43a内的突出部11的剖面呈四方形,因而该孔部43a及该突出部11形成为保证该弹性部件43(支承主体41)不会绕该突出部11转动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弹性部件43不绕突出部11进行转动,则孔部43a及突出部11的剖面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
如图7所示,在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的后侧的面的比车身固定部28靠上侧的位置(各个侧壁部24的后侧的面的上端部)处设置有设置部5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下文所说明的收纳凹部51),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被设置于设置部50。各个该设置部50具有支承支承主体41的下表面(即,保持部件44的下表面)的架部57。利用左右两个设置部50、50的架部57、57承受住散热器1的全部重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侧壁部24上,架部57位于车身固定部28的上侧附近。
各个设置部50由朝前侧凹陷并朝后侧开放的收纳凹部51构成,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分别被设置并收纳到收纳凹部51中。各个收纳凹部51由该收纳凹部51的位于上侧的壁部即上侧壁部52、位于下侧的壁部即下侧壁部53、位于前侧的壁部即前侧壁部54(即,侧壁部24)、以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壁部即车宽方向外侧壁部55(即,侧壁部24的后侧延伸部24a)构成(围起来)。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保持部件44)以嵌入收纳凹部51中的形态由固定用支架45固定在支承框21的侧壁部24上。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收纳凹部51还朝着车宽方向内侧开放,不过在下面的说明中,收纳凹部51的开放侧指的是收纳凹部51的后侧,收纳凹部51的里侧指的是与开放侧相反的一侧,即收纳凹部51的前侧。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形成各个收纳凹部51的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壁部即车宽方向内侧壁部。在这种情况下,在该车宽方向内侧壁部上形成了切口部,从该车宽方向内侧壁部的后侧端面开始朝着前侧进行切口便形成了所述切口部,并且突出部11可通过该切口部。
各个设置部50的架部57由收纳凹部51的下侧壁部53的上表面构成。固定用支架45位于收纳凹部51的后侧,并设置成覆盖住收纳凹部51的后侧开放部。由于散热器1的重量几乎没有施加在固定用支架45及螺栓46、46上,因而利用固定用支架45对支承主体41进行的固定只要是能保证支承主体41(支承装置40)不脱离开收纳凹部51这一程度的固定即可。
各个收纳凹部51的下侧壁部53具有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根)肋53a、53a,多根所述肋53a、53a以在车宽方向上彼此留出间隔的形态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各个设置部50的架部57由下侧壁部53上的肋53a、53a的上表面构成。经由此,能够利用肋53a、53a使得收纳凹部51的下侧壁部53实现薄壁化,同时能够使该下侧壁部53的强度提高。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去掉下侧壁部53上的肋53a、53a,而将下侧壁部53的大致整个上表面作为所述架部57。
与下侧壁部53相同,各个收纳凹部51的上侧壁部52也具有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的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根)肋52a、52a。支承主体41的上表面(保持部件44的上表面)紧顶在所述肋52a、52a的下表面上(严格地说,在支承主体41收纳在收纳凹部51中的状态下稍稍留有间隙)。此外,前侧壁部54亦具有多根肋54a、54a、……。
各个设置部50的架部57(下侧壁部53上的肋53a、53a的上表面)成为越靠近收纳凹部51的里侧就越高的倾斜面。与该架部57的倾斜面相对应,保持部件44的下表面(支承主体41的下表面)由以越靠近收纳凹部51的里侧就越高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部44a构成。这是由于如下文所述的那样容易进行将散热器1及支承装置40、40安装到支承框21上的安装作业之故。此外,上侧壁部52的下表面成为越靠近收纳凹部51的里侧就越低的倾斜面。与该倾斜面相对应,保持部件44的上表面(支承主体41的上表面)由以越靠近收纳凹部51的里侧就越低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部44b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散热器1的下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箱部2、2的下表面),设置有朝下侧突出且周围由弹性体14覆盖住的销部13。各个销部13周围的弹性体14由橡胶部件构成,并被固定在箱部2的下表面上。此外,弹性体14具有箱部2一侧的大直径部14a和与箱部2相反一侧的小直径部14b。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散热器1的下表面上的销部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在三个以上。
另一方面,在支承框21的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车宽方向两侧的端部(左右箱部2、2的正下方的部分),分别形成有插孔23b、23b。左侧的销部13及弹性体14的小直径部14b插入左侧插孔23b,右侧的销部13及弹性体14的小直径部14b插入右侧插孔23b。在各个弹性体14的小直径部14b的外周面与各个插孔23b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规定量的间隙。也就是说,即使散热器1欲相对于支承框21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车辆前后方向、车宽方向等水平方向)上进行大于所述规定量的振动,也由于至少一个弹性体14的小直径部14b的外周面紧顶在插孔23b的内周面上,因而可抑制上述那样水平方向上较大的振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各个弹性体14的大直径部14a的下表面与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之间、以及散热器1的下表面的除了箱部2、2以外的部分与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之间也形成有间隙,因而即使散热器1相对于支承框21沿上下方向进行振动,也基本上能够保证各个弹性体14的大直径部14a的下表面及散热器1的下表面(除了箱部2、2以外的部分)不会紧顶在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上。
下面,对将散热器1及两个支承装置40、40安装到支承框21上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作业人员将散热器1的左右突出部11、11分别插入并嵌合到支承装置40、40的支承主体41、41的弹性部件43、43上的孔部43a、43a中,从而将支承装置40、40分别安装到左右突出部11、11上(使突出部11、11与支承装置40、40分别嵌合在一起)。因为各个弹性部件43上的孔部43a及分别嵌合到该孔部43a中的各个突出部11的剖面形状为四方形,所以安装在各个突出部11上的支承主体41(弹性部件43及保持部件44)就不会绕着突出部11进行转动。
接着,作业人员将支承装置40、40分别被安装到左右突出部11、11上的散热器1置于支承框21的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上。此时,需要将销部13、13及弹性体14、14的小直径部14b、14b插入到形成在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上的插孔23b、23b中。不过,因为分别安装到左右突出部11、11上的支承装置40、40并未收纳到收纳凹部51、51中,所以置于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上的散热器1便以越靠近上侧的部分就越位于后侧的形态产生倾斜。即使散热器1如上所述的那样产生倾斜,也由于在各个弹性体14的小直径部14b的外周面与各个插孔23b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所述规定量的间隙,因而能够将销部13、13及弹性体14、14的小直径部14b、14b插入到插孔23b、23b中。在亦对上述情况加以考虑的基础上来决定所述规定量的大小。
然后,作业人员让置于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上并处于倾斜状态的散热器1以该散热器1的下表面为基点进行转动,使得散热器1的上部朝前侧移动,同时将分别安装在左右突出部11、11上的支承装置40、40的支承主体41、41从支承框21的收纳凹部51、51的开放侧(后侧)朝着里侧(前侧)分别插入该收纳凹部51、51中。
在此,各个设置部50的架部57(下侧壁部53上的肋53a、53a的上表面)成为如上所述越靠近收纳凹部51的里侧就越高的倾斜面,并且保持部件44的下表面由以越靠近收纳凹部51的里侧就越高的方式产生倾斜的倾斜面部44a构成,因而能够借助散热器1的所述转动,容易且大致同时地将支承主体41、41插入收纳凹部51、51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借助散热器1的所述转动将支承主体41、41分别大致同时地插入收纳凹部51、51中时,各个支承主体41的保持部件44的下表面(倾斜面部44a)便置于架部57的所述倾斜面上,并且由于进行所述插入而在该倾斜面上产生滑动。借助该滑动,各个支承主体41随着进行所述插入而逐渐被推上去。因为各个支承主体41如上所述的那样被推上去,所以突出部11、11也被推上去,因此散热器1便会离开支承框21的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当如上述那样所述插入动作结束时,在各个弹性体14的大直径部14a的下表面与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之间、以及散热器1的下表面的除了箱部2、2以外的部分与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当所述插入动作结束后,若利用螺栓46、46将各个固定用支架45固定在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上,各个支承主体41(各个支承装置40)就处于被收纳着设置于各个收纳凹部51中的状态而不会脱离各个收纳凹部51。
如上所述,各个收纳凹部51的架部57成为越靠近收纳凹部51的里侧就越高的倾斜面,以便当在散热器1被置于支承框21的下部(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将分别安装到散热器1的左右突出部11、11上的支承装置40、40的支承主体41、41分别从支承框21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壁部24、24上的收纳凹部51、51的开放侧朝着里侧插入该收纳凹部51、51中时,经由该插入使得散热器1离开支承框21的下部(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
例如在维修工厂中,当要将散热器1更换成新的散热器时,在将支承框21固定在保险杠横梁61及挡板加强部件68、68上不变的状态下,作业人员将散热器1从支承框21上拆下来,然后再将新的散热器1安装到支承框21上。
为了将散热器1从支承框21上拆下来,作业人员从各个支承主体41的后侧(即,支承框21的后侧)解除了螺栓46、46的紧固后,使散热器1的上部倒向后侧,同时使支承装置40、40的支承主体41、41脱离开支承框21的收纳凹部51、51。在该过程中,散热器1接触到支承框21的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因而散热器1不会从支承框21上掉下来。
若支承装置40、40的支承主体41、41完全脱离开收纳凹部51、51,则散热器1便与组装时将支承主体41、41插入收纳凹部51、51前一样成为倾斜状态。处于支承装置40、40分别安装到该散热器1的突出部11、11上的状态。若作业人员将该散热器1朝上侧提起来,就完成了将散热器1从支承框21上拆下来的作业。
若支承装置40、40不存在问题,作业人员便将支承装置40、40从已自支承框21上拆下的散热器1的突出部11、11上拆下来,之后再将所述支承装置40、40安装到新的散热器1的突出部11、11上。然后,作业人员利用与上述安装方法相同的方法将散热器1及支承装置40、40安装到支承框21上。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框21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各个侧壁部24的比车身固定部28靠上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收纳凹部51(设置部50),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分别被收纳着设置在该收纳凹部51中,由于各个收纳凹部51具有对支承主体41的下表面进行支承的架部57,因而能够充分确保支承框21的用以支承支承装置40、40(进而散热器1)的强度。也就是说,因为相对于上下方向上的载荷而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壁部24、24具有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壁部22及下壁部23高的强度,所以能够充分确保用以支承支承装置40、40(进而散热器1)的强度。此外,因为在支承框21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壁部24、24分别设置有车身固定部28、28,所以能够以足够的强度将包含散热器1在内的整个支承框21支承在保险杠横梁61上。而且,一般而言各个侧壁部24上的车身固定部28得到了加强(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加强肋24b、24b、……来进行加强),因而通过在各个侧壁部24上该已得到了加强的车身固定部28的附近设置收纳凹部51的架部57,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承框21的、用以支承支承装置40、40的强度。
进而,因为在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的后侧,设置有用以将该支承主体41固定在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上的固定用支架45,所以能够通过从各个支承主体41的后侧(支承框21的后侧)紧固螺栓46、46或者解除该螺栓46、46的紧固,从而将固定用支架45安装到支承框21上或者将固定用支架45从支承框21上拆下来,其结果是,当要将散热器1更换成新的散热器时相对于支承框21来拆装散热器1的拆装作业变得很容易。
(第二实施方式)
图9至图13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的结构、及与该结构相关的设置部5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至图13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各幅图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的下表面(保持部件44的下表面)具有突状部44c,所述突状部44c是该下表面的车宽方向上的中间部朝下侧突出而构成的,且该突状部44c沿前后方向延伸。保持部件44的下表面的除了突状部44c以外的部分(突状部44c的两侧部分)成为形状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倾斜面部44a相同的倾斜面部44a。突状部44c的下表面(亦为支承主体41的下表面)由倾斜面部44d和曲面部44e构成(参照图11及图12),所述曲面部44e朝着车辆前侧接着该倾斜面部44d而设,并且该曲面部44e弯曲成使得支承主体41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越靠近前侧就越高。
另一方面,分别构成各个设置部50的各个收纳凹部51的下侧壁部53的上表面具有嵌合凹部53b,突状部44c嵌合到所述嵌合凹部53b中,且该嵌合凹部53b沿前后方向延伸着产生凹陷。在该嵌合凹部53b的底面形成有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根)肋53c、53c,多根所述肋53c、53c以在车宽方向上彼此留出间隔的形态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各个设置部50具有对支承主体41的下表面(即,保持部件44的下表面)进行支承的架部57。各个设置部50的架部57由收纳凹部51的下侧壁部53的上表面(特别是嵌合凹部53b的底面)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嵌合凹部53b的底面形成有肋53c、53c,所述肋53c、53c的上表面构成设置部50的架部57。肋53c、53c的上表面成为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肋53a、53a的上表面相同的倾斜面(成为越靠近收纳凹部51的里侧就越高的倾斜面,以便当在散热器1被置于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上的情况下将分别安装到散热器1的左右突出部11、11上的支承装置40、40的支承主体41、41分别从支承框21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壁部24、24上的收纳凹部51、51的开放侧朝着里侧插入该收纳凹部51、51中时,经由该插入使得散热器1离开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去掉肋53c、53c,而将嵌合凹部53的大致整个底面作为设置部50的架部57。
各个支承主体41的突状部44c的倾斜面部44d紧顶在肋53c、53c的上表面上。各个支承主体41的倾斜面部44d对应着架部57的倾斜面以越靠近前侧就越高的方式产生倾斜,并与曲面部44e相连。
如图12所示,各个支承主体41的突状部44c形成为:在该突状部44c的前侧部分,该突状部44c的车宽方向上的宽度越靠近前侧就越小(前端渐细的形状)。也就是说,突状部44c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形成为:在突状部44c的前侧部分,越靠近前侧彼此就越接近。
当要按照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将散热器1及两个支承装置40、40安装到支承框21上时,作业人员让置于下壁部23的后侧延伸部23a的上表面上并处于倾斜状态的散热器1以该散热器1的下表面为基点进行转动,使得散热器1的上部朝前侧移动,同时将分别安装在左右突出部11、11上的支承装置40、40的支承主体41、41从支承框21的收纳凹部51、51的开放侧(后侧)朝着里侧(前侧)分别插入该收纳凹部51、51中。此时,需要使各个支承主体41的突状部44c分别嵌合到各个收纳凹部51的下侧壁部53的嵌合凹部53b中。因为各个支承主体41的突状部44c在该突状部44c的前侧部分形成为前端渐细的形状,所以即使散热器1在车宽方向上稍稍偏离开支承框21,也由于突状部44c形成为前端渐细的形状,而使得突状部44c被嵌合凹部53b引导着嵌合到嵌合凹部53b中。然后,当将突状部44c嵌合到嵌合凹部53b中的嵌合动作结束时(当将支承主体41插入收纳凹部51的插入动作结束时),散热器1就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支承框21被进行了定位。
此外,当利用突状部44c的曲面部44e将各个支承主体41插入收纳凹部51中时,容易将接着曲面部44e形成的倾斜面部44d置于架部57的倾斜面上,经由此以及上述前端渐细的形状,而容易将突状部44c嵌合到嵌合凹部53b中。进而,在将支承主体41插入收纳凹部51的过程中,倾斜面部44d会相对于肋53c、53c的上表面产生滑动,不过由于曲面部44e离开肋53c、53c的上表面,因而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倾斜面部44a相对于肋53a、53a的上表面的滑动阻力相比,能够使倾斜面部44d相对于肋53c、53c的上表面的滑动阻力减小。
此外,各个收纳凹部51的下侧壁部53的上表面的除了嵌合凹部53b以外的部分(嵌合凹部53b的两侧部分)在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肋53a、53a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位置上成为相同的形状,倾斜面部44a紧顶在所述部分上。不过,基本上嵌合凹部53b的底面上的肋53c、53c的上表面构成设置部50的架部57,来对支承主体41的下表面进行支承。下侧壁部53的上表面的除了嵌合凹部53b以外的部分辅助性地构成了设置部50的架部57。
在各个支承主体41的上表面(保持部件44的上表面)设置有卡子部44f,当支承主体41设置在设置部50上时卡子部44f与支承框21相卡合(参照图9、图11及图13)。在各个收纳凹部51的上侧壁部52,对应着卡子部44f形成了卡合凹部52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壁部52及前侧壁部54上没有设置像所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肋52a、54a。此外,前侧壁部54位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相当靠前的前侧(也可以位于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位置,还可以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肋54a、54a、……)。
卡子部44f具有延伸部44g,该延伸部44g从保持部件44的上表面的前后方向的近似中央部分开始朝上侧延伸后再笔直地朝后侧延伸。该延伸部44g具有挠性,其可朝下侧弯曲。在延伸部44g的后端附近,设置有与卡合凹部52b卡合的卡合部44h。当支承主体41已被插入到收纳凹部51中时,卡合部44h与卡合凹部52b卡合,支承主体41便由支承框21暂时保持住。由此,即使固定用支架45没被固定在支承框21上,支承主体41也不会脱离开收纳凹部51。
延伸部44g的比卡合部44h靠后的后侧部分比固定用支架45更朝后侧延伸,形成了可供作业人员操作的操作部44i。若作业人员朝下侧按压操作部44i,延伸部44g就朝下侧弯曲,而使得卡合部44h与卡合凹部52b之间的卡合得到解除。由此,当要将散热器1更换成新的散热器时,通过对操作部44i进行操作,就能够使支承主体41脱离开收纳凹部51。需要说明的是,在保持部件44的上表面的与延伸部44g的下侧相向的部分,设置有用以供延伸部44g紧顶在其上来抑制该延伸部44g朝下侧过度弯曲的止动部44j。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并且当要将散热器1及两个支承装置40、40安装到支承框21上时,容易将各个支承主体41分别插入到各个收纳凹部51中,而且在该插入动作结束后,由于用卡子部44f暂时地进行保持,因而将固定用支架45固定到支承框21上的作业变得很容易。此外,能够对散热器1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支承框21的位置进行定位。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替换。
例如,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的后侧的面的比车身固定部28靠上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收纳凹部51(设置部50),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分别被收纳着设置在该收纳凹部51中,在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的后侧设置有固定用支架45,不过也可以在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的前侧的面的比车身固定部28靠上侧的位置处设置有设置部50,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分别设置于设置部50,并且在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的前侧设置有固定用支架45。在这种情况下,在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事先形成了插孔,该插孔构成为:能够使各个突出部11从支承框21的后侧插入并通过该插孔而位于支承框21的前侧。并且,在未将支承装置40、40安装到突出部11、11上的状态下,将散热器1安装到支承框21上,使得各个突出部11经由各个所述插孔位于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的前侧的面上的各个设置部50。接着,将各个支承装置40安装到各个突出部11上,同时将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设置在各个所述设置部50,然后从支承主体41的前侧将各个固定用支架45与各个侧壁部24连结起来,从而将该支承主体41固定在支承框21的各个侧壁部24上。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部50由收纳凹部51构成,其中,各个支承装置40的支承主体41设置于设置部50,不过设置部50也不局限于收纳凹部,设置部50只要具有对支承主体41的下表面进行支承的架部57即可。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散热器1为横流式散热器,不过散热器1也可以为在散热器1的上下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箱部的竖流式散热器。
进而,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车辆用热交换器为用以冷却发动机冷却液的散热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作为车辆用热交换器,也可以为用以冷却中冷器内的冷却液的散热器,还可以为空调装置的冷凝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示例而已,不能对本发明的范围做限定性的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所定义,属于权利要求的等同范围内的变形和变更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安装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包括:
支承框,其为支承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可进行上下振动的支承框,在该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分别设置有固定在所述车辆的车身部件上的车身固定部;以及
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分别将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且所述被支承部可相对于所述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进行上下振动,所述被支承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
各个所述支承装置具有支承主体,所述支承主体保持弹性部件且经由该弹性部件将各个所述被支承部支承在所述支承框的各个所述侧部上,
在所述支承框的各个所述侧部的比所述车身固定部靠上侧的位置设置有设置部,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设置部,
分别供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设置的各个所述设置部具有支承该支承主体的下表面的架部,
在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的车辆前侧或后侧设置有固定用支架,所述固定用支架用以将该支承主体固定在所述支承框的各个所述侧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设置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框的各个所述侧部的车辆后侧的面上,并且各个所述设置部由收纳凹部构成,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分别收纳在该收纳凹部中,该收纳凹部朝车辆后侧敞开,
各个所述设置部的所述架部由所述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的上表面构成,
在分别收纳有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的各个所述收纳凹部的车辆后侧,设置有所述固定用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架部的、所述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的上表面成为越靠近所述收纳凹部的里侧就越高的倾斜面,以便当在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被置于所述支承框的下部的情况下将分别安装到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的所述被支承部上的所述支承装置的支承主体分别从所述支承框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上的所述收纳凹部的开放侧朝着里侧插入该收纳凹部中时,经由该插入使得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离开所述支承框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主体的下表面由倾斜面部和曲面部构成,所述倾斜面部对应着所述架部的所述倾斜面而倾斜,所述曲面部朝着车辆前侧接着该倾斜面部而设,并且该曲面部弯曲成使得该支承主体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越靠近车辆前侧就越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主体的下表面具有突状部,所述突状部是该下表面的车宽方向上的中间部朝下侧突出而构成的,且该突状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突状部的下表面由所述倾斜面部及所述曲面部构成,
所述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的上表面具有:供所述突状部嵌合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着凹陷的嵌合凹部,
在所述嵌合凹部的底面,形成有所述架部的所述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状部形成为:在该突状部的车辆前侧的部分,该突状部的车宽方向上的宽度越靠近车辆前侧就越小。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具有多根肋,多根所述肋沿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
各个所述设置部的所述架部由各个所述收纳凹部的下侧壁部上的多根所述肋的上表面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卡子部,当该支承主体设置在所述设置部时所述卡子部与所述支承框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具有分别在该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箱部,
各个所述被支承部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箱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被支承部由从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各个所述侧部开始朝着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构成,
在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所述弹性部件上形成有孔部,各个所述突出部分别嵌合到所述孔部中,
各个所述支承装置的所述弹性部件上的孔部及嵌合到该孔部中的突出部形成为保证该弹性部件不绕该突出部转动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下表面,设置有朝下侧突出且周围由弹性体覆盖住的销部,
在所述支承框的下部,形成有供所述销部及所述弹性体插入的插孔,
在所述弹性体的外周面与所述插孔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规定量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上设置有冷却扇,所述冷却扇生成从车辆前侧朝车辆后侧通过该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冷却风,
在所述支承框上,形成有将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上表面、下表面及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包围起来的围绕部,
在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上表面、下表面及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与所述支承框的围绕部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抑制所述冷却风通过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上表面、下表面及车宽方向两侧的侧面与所述支承框的围绕部之间的间隙返回所述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车辆前侧。
CN201710543183.5A 2016-07-13 2017-07-05 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 Active CN1076183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8674 2016-07-13
JP2016-138674 2016-07-13
JP2017064658A JP6481705B2 (ja) 2016-07-13 2017-03-29 車両用熱交換器の取付構造
JP2017-064658 2017-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8357A true CN107618357A (zh) 2018-01-23
CN107618357B CN107618357B (zh) 2020-03-17

Family

ID=61075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3183.5A Active CN107618357B (zh) 2016-07-13 2017-07-05 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81705B2 (zh)
CN (1) CN10761835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2104A (zh) * 2018-02-26 2018-07-24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汽车散热器密封条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0065384B (zh) * 2018-01-24 2022-10-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冷却模块支承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3987B (zh) * 2022-02-10 2024-03-19 黄山奔宇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散热器安全保护结构
KR20230167607A (ko) * 2022-06-02 2023-12-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쿨링장치의 장착구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4031A (zh) * 1997-04-08 1999-01-06 马涅蒂马雷利空气调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支承散热器并将其固定到车辆车体上的构件
CN1734024A (zh) * 2004-08-09 2006-02-15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的热交换机安装结构
US20100078149A1 (en) * 2006-11-01 2010-04-01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CN102197272A (zh) * 2008-08-27 2011-09-21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具有散热片的热交换器的固定装置,特别用于机动车
KR20150099988A (ko) * 2014-02-24 2015-09-02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쿨링 모듈
US20160090712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Kubota Corporation Work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0218U (ja) * 1983-12-16 1985-07-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ラジエ−タの支持装置
FR2922823B1 (fr) * 2007-10-25 2009-12-18 Renault Sas Agencement pour le montage d'un echangeur thermique sur un element de structure vertical formant une face avant techniqu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ITTO20120239A1 (it) * 2012-03-19 2013-09-20 Denso Corp Sospensione integrata collassabile per un modulo di raffreddamento
JP6048231B2 (ja) * 2013-03-11 2016-12-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ラジエータ支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4031A (zh) * 1997-04-08 1999-01-06 马涅蒂马雷利空气调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支承散热器并将其固定到车辆车体上的构件
CN1734024A (zh) * 2004-08-09 2006-02-15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的热交换机安装结构
US20100078149A1 (en) * 2006-11-01 2010-04-01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CN102197272A (zh) * 2008-08-27 2011-09-21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具有散热片的热交换器的固定装置,特别用于机动车
KR20150099988A (ko) * 2014-02-24 2015-09-02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쿨링 모듈
US20160090712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Kubota Corporation Working machin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5384B (zh) * 2018-01-24 2022-10-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冷却模块支承构造
CN108312104A (zh) * 2018-02-26 2018-07-24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汽车散热器密封条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8312104B (zh) * 2018-02-26 2024-03-12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汽车散热器密封条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81705B2 (ja) 2019-03-13
JP2018016297A (ja) 2018-02-01
CN107618357B (zh) 202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8357A (zh) 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安装构造
US20060213639A1 (en) Radiator core support structure and its assembly method
US8662572B2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US7117926B2 (en) Heat exchanger support structure of motor vehicle
JP4127112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構造
CN102729803B (zh) 车辆的冷却风导入装置
CN10517290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底板单元
JP6048231B2 (ja) 車両のラジエータ支持装置
US7984780B2 (en) Radiator grille mounting structure
JP2007216761A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2007091062A (ja) 車両の前端構造
JP4934095B2 (ja) アンダカバー構造
JP2005219531A (ja) 車両用熱交換器冷却装置
JP4816141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2009012599A (ja) ラジエータシール構造
JP2020075618A (ja) グリルシャッタ
KR101518514B1 (ko) 쿨링모듈의 파손을 방지할 수 있는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JP7060909B2 (ja) 車両構造
US11447187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KR101220969B1 (ko) 라디에이터의 마운팅 구조
JP7213146B2 (ja) 自動車用ラジエータの代替グロメット
JP2007245857A (ja) 車両用熱交換器
KR102050989B1 (ko) 차량용 쿨링모듈
CN218616901U (zh) 发动机罩缓冲块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KR200409400Y1 (ko) 열교환기와 팬 쉬라우드의 결합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