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5375A - 多孔板 - Google Patents

多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5375A
CN107615375A CN201680028712.1A CN201680028712A CN107615375A CN 107615375 A CN107615375 A CN 107615375A CN 201680028712 A CN201680028712 A CN 201680028712A CN 107615375 A CN107615375 A CN 107615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orous plate
minimum
thickness
value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87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5375B (zh
Inventor
山口善三
山极伊知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 Ste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15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5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2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resonance eff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板,其配置为在与板形状或者壁形状的堵塞构件之间形成空气层,且具有多个贯通孔。贯通孔具有形成于该多孔板的一面的最大孔径部、以及形成于该多孔板的另一面的最小孔径部。在多孔板的板厚方向的剖视下,贯通孔比连结最大孔径部与最小孔径部的直线朝外侧鼓出。

Description

多孔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板。
背景技术
作为与作为车辆等的隔音材料的多孔板相关的技术,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多孔吸音构造通过在外侧材料(外部材料)、内侧材料(内部材料)的中空部侧的面上以与该面之间形成空气层的方式安装具有多个贯通孔的加强板材而成。利用该具有多个贯通孔的加强板材对上述中空部内赋予吸音性。利用该多孔吸音构造,无需在内侧材料(内部材料)的下表面安装纤维系吸音材料就能够容易地扩展吸音率大的频率范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86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形成于加强板材的贯通孔的具体的详细形状,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直接记载。关于向加强板材的开孔方法,在专利文献1的第0054段例示了冲孔加工。通过冲孔加工开设的孔是从板材的表面至背面截面积相同的圆柱形状的孔。即,认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从板材的表面至背面截面积相同的圆柱形状的多个孔的多孔板。
在作为车辆等的隔音材料而使用多孔板的情况下,不论是否将该多孔板也作为加强板加以利用,均优选形成于多孔板的贯通孔的数量少。这是因为,若在板上开设多个贯通孔,则板的强度会相应地降低。另一方面,若单纯减少贯通孔的数量则会导致吸音率降低。另外,若增加贯通孔的数量则也存在孔加工的成本升高的问题。并且,若贯通孔的数量过多,则也存在相邻的贯通孔发生干涉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数量比以往少的贯通孔来获得高吸音率的多孔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板,该多孔板配置为在与板形状或者壁形状的堵塞构件之间形成空气层,且具有多个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具有:最大孔径部,其形成于该多孔板的一面;以及最小孔径部,其形成于该多孔板的另一面,在该多孔板的板厚方向上的剖视下,所述贯通孔比连结所述最大孔径部与所述最小孔径部的直线朝外侧鼓出。
发明效果
关于贯通孔的形状,通过设为比连结最大孔径部与最小孔径部的直线朝外侧鼓出的形状,与孔截面形状由一条直线形成的情况相比,对声波的传播产生影响的贯通孔各部分的板厚方向(声波通过的方向)的厚度变小。即,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贯通孔的形状,与孔截面形状由一条直线形成的情况相比,在将两贯通孔部在相同的孔径的部位进行比较的情况下,贯通孔各部分的板厚方向的厚度变小。由此,即便以较少数量的贯通孔也能够获得高吸音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孔板的多孔吸音构造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多孔板的贯通孔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示出多孔板的流动阻力与声波的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多孔板的贯通孔的两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多孔板的贯通孔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贯通孔7与比较例所涉及的没有鼓出部的贯通孔的吸音率比较结果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图4所示的贯通孔6、7与比较例所涉及的没有鼓出部的贯通孔为相同的吸音率时的孔的数量的比较结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使用了多孔板的吸音构造)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孔板1配置为与板形状或者壁形状的堵塞构件2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以便在与堵塞构件2之间形成空气层3。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层3与外部连通的部分仅是多孔板1的多个贯通孔4部分。即,例如,多孔板1的端部与堵塞构件2由没有贯通孔等的板连接进行密封。
堵塞构件2是未开设孔、即表面与背面不连通的构件。另外,堵塞构件2以使多孔板1介于其与噪声源5之间的方式配置于噪声源5的相反侧。
多孔板1以及堵塞构件2的材料为铝、铝合金、不锈钢、铁、树脂等。
(贯通孔的形状)
图2是图1所示的多孔板1的贯通孔4部分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贯通孔4具有形成于多孔板1的一面S1的最大孔径部11、以及形成于另一面S2的最小孔径部12。即,贯通孔4是在多孔板1的表面与背面上直径不同、且在孔的表背侧孔的直径为最大(Dmax)、最小(Dmin)的贯通孔。
Dmin(最小孔径)为多孔板1的板厚t以下。Dmin的最小值为0.01mm。孔径:0.01mm是因过阻尼的影响而无法提高吸音率的直径。即,Dmin(最小孔径)为0.01mm以上且板厚t以下。
Dmax(最大孔径)为比Dmin(最小孔径)大的直径,且是不足孔间距的1/2的直径。孔间距是指,相邻的孔的中心间的距离。
在图2所示的多孔板1的板厚t方向的剖视图中,最大孔径部11与最小孔径部12之间的贯通孔4的壁面相比于连结最大孔径部11与最小孔径部12的直线L、即连结最大孔径部11的一方的缘部与同该缘部相同一侧的最小孔径部12的一方的缘部的直线L靠径方向外侧。即,贯通孔4形成为比该直线L朝径向外侧鼓出的形状。另外,关于贯通孔4的截面积,在从形成最大孔径部11的多孔板1的一面S1起接近形成最小孔径部12的多孔板1的另一面S2时,截面积相同或者截面积变小。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从最大孔径部11至其下方的壁面位置13为止为相同的截面积(保持最大截面积不变),之后,随着接近另一面S2而截面积连续地逐渐变小。
最大的要点在于,贯通孔4的形状为在多孔板1的板厚t方向的剖视下比连结最大孔径部11与最小孔径部12的直线L朝外侧鼓出的形状。根据该结构,当对孔的中间部分中的成为相同孔径时的板厚标注附图标记ta1、ta2时,如图2所示,板厚ta2<板厚ta1。这样,与用直线L表示的不朝外侧鼓出的孔的情况相比,当将两贯通孔在相同孔径的位置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多孔板1的贯通孔4各部分的板厚方向的厚度变小。换言之,在板厚t方向上的除孔的两端部之外的部分中,成为相同孔径的板厚t方向上的位置更靠最小径侧。
在多孔板1的板厚t方向的剖视下,贯通孔4的大多部分以曲线的方式形成孔的壁面,但也可以通过上下方向、倾斜方向、横向的直线的组合形成孔的壁面(也可以随着从面S1趋向面S2而截面积不连续地变小)。即,贯通孔4只要随着从面S1趋向面S2而截面积相同或者变小即可,在多孔板1的板厚t方向的剖视下,贯通孔4的壁面可以是直线与曲线的组合,可以全部是曲线(包括曲率不同的曲线的组合),也可以全部是直线的组合。
如图1所示,也可以将贯通孔4中的孔径(截面积)大的一方设为噪声源5侧,也可以与之相反将贯通孔4中的孔径(截面积)小的一方设为噪声源5侧。其理由如下所述。吸音效果由声波通过孔时的压力损失决定。压力损失由孔的最小部位决定,因此,不论是将噪声源5侧设为孔径小的一方还是孔径大的一方,均能够发挥同样的吸音效果。
(与孔截面形状由一条直线形成的情况相比,在将两贯通孔部在相同孔径的位置进行比较的情况下,贯通孔4各部分的板厚方向的厚度变小的理由)
将从板材的表面至背面截面积相同的圆柱形状的多个贯通孔开设于板材而形成的多孔板的流动阻力(表背的压力损失/通过流速)的式子为下述的式(1)。
Rt:流动阻力
η0:空气的粘性阻力
β:多孔板的开口率
d:孔径
t:多孔板的板厚
ρ0:空气的密度
ω:声波的角速度(=频率)
在图3中示出表示上述流动阻力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3所示,在板厚大的情况下,与板厚小的情况相比,流动阻力Rt变大。当阻力Rt大时,需要增大用于获得最佳的阻尼的多孔板的开口率β(孔的数量)而减小阻尼。因此,当板厚大时,需要增大开口率β。
如上所述,当将贯通孔4的形状形成为比连结最大孔径部11与最小孔径部12的直线L朝外侧鼓出的孔形状时,与孔截面形状由一条直线形成的情况相比,在将两贯通孔部在相同孔径的部位进行比较的情况下,贯通孔4各部分的板厚方向的厚度变小,能够获得与减小多孔板的板厚相同的效果。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实现相同的吸音率的贯通孔4的数量。由此,即便利用较少数量的贯通孔也可以获得高吸音率。作为其附带的效果,具有孔加工成本的降低、避免相邻的贯通孔的干涉、多孔板的强度提高这样的效果。
较大地有助于获得与减小多孔板的板厚相同的效果的部分为贯通孔4的最小孔径部12的周边部分、即贯通孔4的孔下部B。在该孔下部B,当孔比直线L朝外侧鼓出时(孔呈凹状弯曲(也可以是直线)),从面S1至面S2的贯通孔4的各部分中的板厚容易变小。
(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图4中示出贯通孔的两个实施方式。优选在多孔板1的板厚t方向的剖视下,比连结贯通孔的最大孔径部11与最小孔径部12的直线L朝外侧鼓出的部分中的最大鼓出位置(在与多孔板1的面S1、S2平行的方向上成为最大的鼓出量δa的位置)为多孔板1的板厚t方向的中央位置、或者比该中央位置靠最小孔径部12侧的位置。
关于图4所示的两个贯通孔6、7中的贯通孔6,其最大鼓出位置14为多孔板1的板厚t方向的中央位置。关于另一贯通孔7,其最大鼓出位置15(在与多孔板1的面S1、S2平行的方向上成为最大的鼓出量δb的位置)为比板厚t方向的中央位置靠最小孔径部12侧、且是与最小孔径部12侧的面S2相距t/4的位置。
如图5所示,为了确保最小孔径部12附近的足够强度,优选形成为最小孔径部12具有厚度的构造。需要说明的是,当最小孔径部12的厚度大于该最小孔径部的孔径Dmin时,通过将贯通孔的形状形成为比连结最大孔径部与最小孔径部的直线朝外侧鼓出的孔形状而带来的吸音性能提高效果变小,因此,将最小孔径部12的厚度td设为该最小孔径部12的孔径Dmin以下的规定的厚度。
根据该构造,如上所述,能够确保最小孔径部12附近的足够强度。另外,也具有与将最小孔径部12形成为尖锐的构造相比而容易进行孔加工的效果。
(验证结果)
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贯通孔7与比较例所涉及的没有鼓出部的贯通孔(在剖视下最大孔径部11与最小孔径部12由直线L相连的圆锥状的贯通孔)的吸音率比较结果的曲线图。在图6中,记载为“本发明”的是图4所示的贯通孔7(实施方式的一例)。具有各个贯通孔的多孔板的开口率同样为0.5%。从图6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贯通孔7(具有多个贯通孔7的多孔板1)与比较例所涉及的没有鼓出部的贯通孔(具有没有鼓出部的贯通孔的多孔板)相比,能够大幅提高吸音率。
图7是示出图4所示的贯通孔6、7与比较例所涉及的没有鼓出部的贯通孔(在剖视下最大孔径部11与最小孔径部12由直线L相连的圆锥状的贯通孔)为相同吸音率时的孔的数量的比较结果的曲线图。
图7所示的曲线图的纵轴是将比较例所涉及的没有鼓出部的贯通孔(具有没有鼓出部的贯通孔的多孔板)的情况下的孔的数量设为100%时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贯通孔6、7(具有多个贯通孔6或者7的多孔板1)的情况下的孔的数量的比例。曲线图的横轴是贯通孔6、7各自的最大鼓出位置14、15处的鼓出量。
从图7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贯通孔6、7(具有多个贯通孔6或者7的多孔板1)与比较例所涉及的没有鼓出部的贯通孔(具有没有鼓出部的贯通孔的多孔板)相比,在实现相同的吸音率的情况下孔的数量可以较少。
在贯通孔6的情况(最大鼓出位置:与面S2相距t/2)与贯通孔7的情况(最大鼓出位置:与面S2相距t/4)的比较中,在贯通孔7的情况下,在实现相同的吸音率的情况下孔的数量可以较少。即,最大鼓出位置越接近最小孔径部12,孔的数量可以越少。
(作用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孔板所具有的各贯通孔具有形成于该多孔板的一面的最大孔径部、以及形成于该多孔板的另一面的最小孔径部,在该多孔板的板厚方向的剖视下,比连结所述最大孔径部与所述最小孔径部的直线朝外侧鼓出。
根据该结构,与孔截面形状由一条直线形成的情况相比,在将两贯通孔部在相同孔径的部位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多孔板的贯通孔各部分的板厚方向的厚度变小。由此,能够获得与减小多孔板的板厚相同的效果,因此即便以较少数量的贯通孔也能够获得高吸音率。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在该多孔板的板厚方向的剖视下,所述贯通孔的、比连结最大孔径部与最小孔径部的直线朝外侧鼓出的部分中的最大鼓出位置为该多孔板的板厚方向的中央位置、或者比该中央位置靠最小孔径部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以更少数量的贯通孔获得高吸音率。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最小孔径部具有该最小孔径部的孔径以下的厚度。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最小孔径部附近的足够强度。另外,也能够获得与将最小孔径部形成为尖锐的构造相比容易进行孔加工的效果。
本申请基于2015年5月1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5-101502),将其内容作为参照而援引于此。
附图标记说明
1:多孔板
2:堵塞构件
3:空气层
4:贯通孔
11:最大孔径部
12:最小孔径部
L:连结最大孔径部11与最小孔径部12的直线
S1:一面
S2:另一面
t:板厚

Claims (3)

1.一种多孔板,其配置为在与板形状或者壁形状的堵塞构件之间形成空气层,该多孔板具有多个贯通孔,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具有:
最大孔径部,其形成于该多孔板的一面;以及
最小孔径部,其形成于该多孔板的另一面,
在该多孔板的板厚方向上的剖视下,所述贯通孔比连结所述最大孔径部与所述最小孔径部的直线朝外侧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板,其特征在于,
在该多孔板的板厚方向上的剖视下,所述贯通孔的比所述直线朝外侧鼓出的部分中的最大鼓出位置为该多孔板的板厚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或者比该中央位置靠所述最小孔径部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小孔径部具有该最小孔径部的孔径以下的厚度。
CN201680028712.1A 2015-05-19 2016-05-02 多孔板 Active CN1076153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1502A JP6495094B2 (ja) 2015-05-19 2015-05-19 多孔板
JP2015-101502 2015-05-19
PCT/JP2016/063587 WO2016185907A1 (ja) 2015-05-19 2016-05-02 多孔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5375A true CN107615375A (zh) 2018-01-19
CN107615375B CN107615375B (zh) 2020-09-22

Family

ID=57320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8712.1A Active CN107615375B (zh) 2015-05-19 2016-05-02 多孔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300073A4 (zh)
JP (1) JP6495094B2 (zh)
CN (1) CN107615375B (zh)
WO (1) WO201618590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7459A (zh) * 2019-07-22 2022-03-01 株式会社电装 吸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517573A (ja) * 2017-04-26 2020-06-18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微細穿孔ガラス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作方法
CN111133504A (zh) * 2017-09-25 2020-05-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隔音结构体
GB2605371A (en) * 2021-03-29 2022-10-05 Bae Systems Plc Acoustic absorbing structures
AT526400B1 (de) * 2022-07-29 2024-05-15 Admonter Holzindustrie Ag Bauplatte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88301A (en) * 1976-01-19 1977-07-23 Hiroshi Kofujita Surge direction transmissive device
CN1109196A (zh) * 1994-01-21 1995-09-27 美国3M公司 多孔声学衰减器
JPH0823753B2 (ja) * 1986-04-24 1996-03-0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消音装置
JPH10116084A (ja) * 1996-10-14 1998-05-06 Yamakawa Ind Co Ltd 通気型遮音壁構造
EP1408483A1 (en) * 2001-06-21 2004-04-14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Porous soundproof structural bod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tructural body
DE102004040112A1 (de) * 2003-08-18 2005-03-10 Holzindustrie Leitinger Gmbh W Schallabsorbierendes Element
CN1708698A (zh) * 2002-11-08 2005-12-1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设置超声换能器阵列的发射孔径和旁瓣缩减的方法和设备
CN1947170A (zh) * 2004-04-30 2007-04-11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多孔吸音结构体
CN2896509Y (zh) * 2006-05-16 2007-05-02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离子枪消音装置
CN101046111A (zh) * 2006-03-31 2007-10-03 雅马哈株式会社 吸音面板及吸音面板的制造方法
KR100790221B1 (ko) * 2007-04-17 2008-01-02 임기태 내장재와 조립되는 공명흡음구조 몰딩 및 흡음 음향조절구조
CN101194077A (zh) * 2005-06-14 2008-06-04 金永玉 吸声板
CN102057421A (zh) * 2008-04-14 2011-05-11 3M创新有限公司 多层吸声片材
CN104894989A (zh) * 2014-03-06 2015-09-09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吸音板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88301A (en) * 1976-01-19 1977-07-23 Hiroshi Kofujita Surge direction transmissive device
JPH0823753B2 (ja) * 1986-04-24 1996-03-0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消音装置
CN1109196A (zh) * 1994-01-21 1995-09-27 美国3M公司 多孔声学衰减器
JPH10116084A (ja) * 1996-10-14 1998-05-06 Yamakawa Ind Co Ltd 通気型遮音壁構造
EP1408483A1 (en) * 2001-06-21 2004-04-14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Porous soundproof structural bod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tructural body
CN1708698A (zh) * 2002-11-08 2005-12-1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设置超声换能器阵列的发射孔径和旁瓣缩减的方法和设备
DE102004040112A1 (de) * 2003-08-18 2005-03-10 Holzindustrie Leitinger Gmbh W Schallabsorbierendes Element
CN1947170A (zh) * 2004-04-30 2007-04-11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多孔吸音结构体
CN101194077A (zh) * 2005-06-14 2008-06-04 金永玉 吸声板
CN101046111A (zh) * 2006-03-31 2007-10-03 雅马哈株式会社 吸音面板及吸音面板的制造方法
CN2896509Y (zh) * 2006-05-16 2007-05-02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离子枪消音装置
KR100790221B1 (ko) * 2007-04-17 2008-01-02 임기태 내장재와 조립되는 공명흡음구조 몰딩 및 흡음 음향조절구조
CN102057421A (zh) * 2008-04-14 2011-05-11 3M创新有限公司 多层吸声片材
CN104894989A (zh) * 2014-03-06 2015-09-09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吸音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7459A (zh) * 2019-07-22 2022-03-01 株式会社电装 吸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95094B2 (ja) 2019-04-03
JP2016218197A (ja) 2016-12-22
EP3300073A4 (en) 2019-01-09
EP3300073A1 (en) 2018-03-28
WO2016185907A1 (ja) 2016-11-24
CN107615375B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5375A (zh) 多孔板
DE102012111324B4 (de) Schalldämpfer eines Fahrzeuges
EP2876036B1 (en) Drillship having block for preventing vortex with concave type flow stabilizer part in moonpool
RU2007134064A (ru) Звукопоглощающее проточно-ка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5015698B (zh) 一种用于钻井船月池内部的减阻装置
US20140327198A1 (en) Hydraulic engine mount inertia track with multiple restrictions
JP2020534994A5 (zh)
US9776889B2 (en) Pipe-integrated oil well fluid or oilfield fluid sepa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7787287B (zh) 设置有月池的船舶
KR101444504B1 (ko) 문풀 내 인입형 유동안정화부가 형성된 와류억제용 블록을 구비한 드릴쉽
US11885600B2 (en) Passive cavity deflation for impacting bodies after water entry
BRPI0716939B1 (pt) Sistema e método para supressão de movimento de estrutura flutuante
CN209351565U (zh) 一种新型平台月池减阻装置
KR20120008392U (ko) 소음저감형 공조기 덕트
CN107244379A (zh) 一种抑制水下航行体及水翼表面空化现象的流动控制方法
KR102044150B1 (ko) 유수 분리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오일 회수 장치
CN207579577U (zh) 发动机悬置系统
JP6085474B2 (ja) 気液分離装置および船舶
CN109501949A (zh) 一种钻井船月池减阻装置
RU2015114321A (ru) Ферменный лонжерон с вертикальными пластинами для гашения колебаний, вызванных вихреобразованием
KR101558744B1 (ko) 소음을 저감한 머쉬룸 타입 배기관
RU131447U1 (ru) Многослойная гофрированная труба с подвижными слоями
CN108506601A (zh) 一种室内用消音管材
CN208149544U (zh) 一种船只微气泡减阻装置
KR102065866B1 (ko) 양력 발생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