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3171A -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3171A
CN107613171A CN201710886548.4A CN201710886548A CN107613171A CN 107613171 A CN107613171 A CN 107613171A CN 201710886548 A CN201710886548 A CN 201710886548A CN 107613171 A CN107613171 A CN 107613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amera module
flash lamp
circuit boar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65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3171B (zh
Inventor
邱泽朔
姜宇
彭运辉
冉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865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3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3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3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3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3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闪光灯、散热件和电路板,所述闪光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罩和导热件,所述散热罩由散热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罩具有顶部和围设于所述顶壁的侧部,所述侧部具有内腔,所述侧部固定于电路板上,所述闪光灯容置于所述侧部的内腔中,所述导热件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散热罩上,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散热罩的方向延伸,直至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抵靠于移动终端的壳体上。本发明提供的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中的闪光灯罩设有散热罩,并且通过导热件将散热罩上的热量传导至移动终端的壳体上,从而将闪光灯处的热量传导出来,利于闪光灯的散热,提高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的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内部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元器件以实现各种功能。随着元器件的增加,移动终端内部的散热问题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时,器件失效率呈指数规律增加。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元件温度每上升2℃,可靠性下降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闪光灯、散热件和电路板,所述闪光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罩和导热件,所述散热罩由散热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罩具有透光孔的顶部和围设于所述顶壁的侧部,所述侧部具有内腔,所述侧部固定于电路板上,所述闪光灯容置于所述侧部的内腔中,所述闪光灯的光线自所述透光孔中透出,所述导热件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散热罩上,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散热罩的方向延伸,直至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抵靠于移动终端的壳体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摄像头模组。
本发明提供的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中的闪光灯罩设有散热罩,并且通过导热件将散热罩上的热量传导至移动终端的壳体上,从而将闪光灯处的热量传导出来,利于闪光灯的散热,提高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散热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的一种盖板的示意图;
图8是图3所示的另一种盖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10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100,包括摄像头模组2。摄像头模组2装配于后壳1上,实现移动终端100的后置拍照录像、闪光的功能。
请参照图3,摄像头模组2包括闪光灯22、散热件27和电路板25,所述闪光灯22固定于所述电路板25上,所述散热件27包括散热罩271和导热件272,所述散热罩271由散热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罩271具有透光孔271f的顶部271a和围设于所述顶壁的侧部271b,所述侧部271b具有内腔271c,所述侧部271b固定于电路板25上,所述闪光灯22容置于所述侧部271b的内腔271c中,所述闪光灯22的光线自所述透光孔271f透出,所述导热件272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件27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散热罩271上,所述导热件272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散热罩271的方向延伸,直至所述导热件272的另一端抵靠于移动终端100的壳体上。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所述摄像头模组2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5上,且所述摄像头靠近所述闪光灯22设置,闪光灯22能够为摄像头实现补光。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和图6,摄像头模组2还包括支架23,所述支架23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5上,且所述支架23与所述电路板25形成收容空间D,所述闪光灯22固定于所述支架23的承载部231上,从而使得闪光灯22发出的热量因有支架23的间隔而不会直接传递至电路板25上,影响电路板25的可靠性。
其中,请参照图6,所述承载部23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231a和第二面231b,所述承载部231的第一面231a固定有闪光灯22,两个所述侧壁232皆设置于所述承载部231的第二面231b上,所述支架23的两个侧壁232固定于所述电路板25上,所述承载部231与所述电路板25形成用于容置柔性电路板24的收容空间D。
其中,请参照图6,侧壁232为条形状,两个侧壁232垂直连接于承载部231的第二面231b的边缘上,侧壁232的形状和侧壁232与承载部231的垂直的连接关系使得电子元器件支架23的内表面形成矩形,矩形的空间较大,能够容置较多的元器件或者面积较大元器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移动终端100的空间利用率。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架23的内表面还可以拱形或者V形等。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6,两个侧壁232通过双面胶粘接于电路板25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侧壁232还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于电路板25上。
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请参照图6,所述支架23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233,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33包括两个条形凸起233a,所述两个条形凸起233a凸设于所述承载部231上且相对设置,所述两个条形凸起233a之间用于容置所述闪光灯22。通过第一限位结构233,使得闪光灯22固定于承载部231上不会移位,提高摄像头模组2和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
具体的,请参照图6,第一限位结构233设置于承载部231上,两个限位凸起233a皆沿着承载部23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限位凸起233a之间的距离与闪光灯22的部分的尺寸相同,以便于将与闪光灯22能够较佳的承载部231上,提高摄像头模组2和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
闪光灯22、摄像头21、支架23和电路板25的具体装配为:将摄像头21设置于电路板25上,且靠近所述闪光灯22设置;将支架23的侧壁232固定于电路板25上,将闪光灯22设置于支架23的承载部231上,且闪光灯22位于两个限位凸起233a之间,以防止外力作用而移位。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4,散热罩271为散热性能较佳的石墨材料制成。散热罩271大致呈矩形。其罩设于承载部上,以将闪光灯22发出的热量传导至自身。再通过与散热罩271连接的导热件272导至壳体上,最终传递至移动终端100的外部,以减少移动终端100内部的热量产生。
其中,请参照图4,散热罩271的顶部271a的透光孔271f对准闪光灯22,以使闪光灯22的光线能够自透光孔271f中透出。
其中,请参照图4,散热罩271的侧部271b设置固定柱271e,以便于与导热件272固定。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4,所述侧部271b的内腔271c中均匀设置有多个散热凸起271d,所述闪光灯22位于所述多个散热凸起271d围绕的区域中,通过在侧部271b的内腔271c中设置多个散热凸起271d,并使闪光灯22位于多个散热凸起271d围绕的区域中,使得闪光灯22散发出来的热量能够更快速的传递至散热凸起271d上,进而传导至侧部271b上,再传导至导热件272上,以更快速的对移动终端100的内部进行散热。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4,所述散热凸起271d具有相背设置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接触所述闪光灯22,所述小端固定于所述侧部271b上,所述散热凸起271d的周面的尺寸沿着所述大端至所述小端的方向逐渐变小。
具体的,请参照图4,散热凸起271d成锥状,其较大的端面即大端接触闪光灯22,使得散热凸起271d与闪光灯22接触的面积较大,能够将更大面积的热量传导至侧部271b上,即散热凸起271d的结构进一步加快闪光灯22热量的散发。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散热凸起271d还可以为鳍片状。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导热件272为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导热件272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硅胶。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所述导热件272为金属管,所述导热件272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散热罩271的固定柱271e上,所述导热件272的另一端焊接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壳体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272为硅胶条,所述导热件272的一端粘贴于所述散热罩271的侧部271b上,所述导热件272的另一端粘贴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壳体上。导热件272为硅胶条的结构,由于硅胶具有弹性,导热件272能够在移动终端100中做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以适应闪光灯22和壳体的距离变化,即硅胶材质的导热件272的适用性较大。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4,所述导热件272包括依次套接第一导热管2721和第二导热管2722、和锁扣件2723,所述锁扣件2723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热管2721和所述第二导热管2722的连接处,以使得所述锁扣件2723将所述第一导热管2721相对于所述第二导热管2722固定于预设长度。
具体的,请参照图4,所述锁扣件272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热管2721的外部的凸起2723a,和凹设于所述第二导热管2722的内壁上的若干个凹槽2723b,所述若干个凹槽2723b沿着所述第二导热管2722的轴向排布,所述第一导热管2721的一个凸起嵌设于所述第二导热管2722的凹槽中。
其中,根据闪光灯22与壳体之间的不同的距离,而对应调节第一导热管2721和第二导热管2722的相对长度,进一步提高导热件272的适用性。
通过使闪光灯22罩设有散热罩271,并且通过导热件272将散热罩271上的热量传导至移动终端100的壳体上,从而将闪光灯22处的热量传导出来,利于闪光灯22的散热,提高摄像头模组2和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和图5,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24,所述柔性电路板24具有第一分柔性段241、第一分柔性段242和主柔性段243,所述第一分柔性段241电连接于所述摄像头21上,所述第一分柔性段242电连接于所述闪光灯22上,所述第一分柔性段241与所述第一分柔性段242汇集成所述主柔性段243,所述主柔性段243朝着远离所述第一分柔性段241与所述第一分柔性段242的汇集处延伸,且所述主柔性段243折弯伸入所述收容空间D,并所述主柔性段243与所述电路板25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柔性电路板24三个电连接端部,分别为第一分柔性段241的第一电连接端241a、第二分柔性段242的第二电连接端242a、主柔性段243的主电连接端243a。其中,第二电连接端242a与主电连接端243a相背设置,即第二电连接端242a与主电连接端243a为于同一个平面上延伸的两端。
柔性电路板24的具体排布为:第一分柔性段241的第一电连接端241a与摄像头21电连接,第一分柔性段241朝着靠近主柔性段243的方向延伸并承载于支架23的承载部231上,接着使第二分柔性段242的第二电连接端242a与闪光灯22电连接,两个柔性段皆电连接完成后,翻折主柔性段243,使得主柔性段243容置于支架23的侧壁232与电路板25形成的收容空间D中,并且主柔性段243的主电连接端243a与电路板25电连接,实现摄像头21、闪光灯22和电路板25之间的电信号输入或输出。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所述摄像头模组2还包括电连接器28,所述主柔性段243经所述电连接器28与所述电路板25电连接。
具体的,电连接器28为板对板连接器。即主柔性段243的主电连接端243a通过电连接器28电连接于电路板25上。电连接器28的设置使得柔性电路板24需要断开时,只需将主电连接端243a自电连接器28上拆卸下即可,便于柔性电路板24的拆装。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5,所述第一分柔性电路板24具有第一电源走线I1,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4具有第二电源走线I2,所述第一电源走线I1和所述第二电源走线I2于所述主柔性段243上汇集成主电源走线I,以使所述主柔性段243与所述电路板25电连接时,所述电路板25为所述闪光灯22和所述摄像头21供电。
具体的,请参照图5,闪光灯22和摄像头21共用电源走线,无需布设过多的电源走线,即可实现电路板25为闪光灯22和摄像头21供电,优化柔性电路板24的走线排布。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5,所述第二分柔性电路板24还具有数据走线Q,所述数据走线Q延伸至所述主柔性段243上,以使所述主柔性段243与所述电路板25电连接时,所述电路板25与所述摄像头21之间实现数据通信,摄像头21能够将获取的图像数据发送给电路板25,经电路板25上的处理器处理。
通过闪光灯22和摄像头21共用一个柔性电路板24,并且柔性电路板24于支架23的收容空间D电连接于电路板25,即在支架23的下方能够设置柔性电路板24,提高了空间的使用。
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请参照图6,所述支架23还包括限位柱234,所述限位柱234凸设于所述承载部231上,所述限位柱234位于所述两个条形凸起233a所占据的区域的外部,所述主柔性段243开设限位孔243b,所述限位凸起233a穿过所述主柔性段243的限位孔243b。通过设置限位柱234能够较佳的将主柔性段243固定于承载部231上,从而使得主柔性段243能够较佳的固定于承载部231,提高摄像头模组2和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
具体的,请参照图6,限位柱234为柱形凸起。主柔性段243的限位孔243b穿设有限位柱234,使得主柔性段243能够较佳的固定于承载部231,提高摄像头模组2和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限位柱234还可以为矩形凸起,或者球状等。
摄像头模组2的具体装配为:将支架23设置于电路板25上;闪光灯22设置于两个限位凸起233a之间,摄像头21固定于电路板25中;接着,将散热罩罩设于承载部231上,以将闪光灯22发出的热量传导至自身,再通过与散热罩连接的导热件导至壳体上,最终传递至移动终端100的外部,以减少移动终端100内部的热量产生;第一分柔性段241的第一电连接端241a与摄像头21电连接,第一分柔性段241朝着靠近主柔性段243的方向延伸并承载于支架23的承载部231上,接着使第二分柔性段242的第二电连接端242a与闪光灯22电连接,两个柔性段皆电连接完成后,将主柔性段243的限位孔243b对准承载部231上的限位柱234并进行装配;接着翻折主柔性段243,使得主柔性段243容置于支架23的侧壁232与电路板25形成的收容空间D中,并且主柔性段243的主电连接端243a通过电连接器28与电路板25电连接,实现摄像头21、闪光灯22和电路板25之间的电信号输入或输出。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1和图2,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后壳1,所述后壳1开设摄像孔11a和闪光孔11b,所述摄像头21容置于所述摄像孔11a中,所述闪光灯22容置于所述闪光孔11b中。闪光灯22上的热量通过散热罩和导热件的组合传导至后壳1上。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后壳1为移动终端100靠近电池的壳体,后壳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短边L1、和相对设置的两条长边L2,所述两条长边L2连接于所述两条短边L1之间。
其中,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后壳1还设有压板11,所述压板11设置于所述后壳1上,且压板11上开设摄像孔11a和闪光孔11b,摄像头21容置于所述摄像孔11a中,所述闪光灯22容置于所述闪光孔11b中。进一步在后壳1上设置压板11,增强后壳1的承载强度。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2、图7和图8,所述摄像头模组2还包括盖板26,所述盖板26包括本体261、第一透光部262和第二透光部263,所述本体261承载于所述顶部上,所述第一透光部262和所述第二透光部263设置于所述本体261上,所述第一透光部262对准摄像孔11a并透过进入所述摄像头21的光线,所述第二透光部263对准所述闪光孔11b并供所述闪光灯22的光线透过。
该盖板26通过设置第一透光部262和第二透光部263,能够同时盖住摄像头模组2和闪光灯22,从而使得装配摄像头模组2和闪光灯22的盖板26时,只需要装配一次即可,装配省时。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盖板26即本体261整体呈长椭圆形。本体261包括相对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本体261的内表面与防串光罩体的顶部接触。
所述本体26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S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边S2,所述两个第一边S1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边S2之间,本体261的第二边S2与后壳1的短边L1平行,所述第一透光部262与所述第二透光部263沿着所述第二边S2的延伸方向紧凑设置于所述本体261上,所述第一透光部262对准摄像头模组2,所述第二透光部263对准闪光灯22。
盖板26的装配具体为:将摄像头模组2组装完后(请参见前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将后壳1上的摄像孔11a和闪光孔11b分别对准摄像头21和闪光灯22来与摄像头模组2装配在一起,其中摄像头21和闪光灯22分别出摄像孔11a和闪光孔11b中露出来;接着将盖板26设置于后壳1上,并且第一透光部262和第二透光部263分别对准摄像头21和透光孔271f,以出射或入射光线。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7,所述本体261设置第一透光孔261a,所述第一透光部262为材料硬度硬于所述本体261的材料硬度的透光板,所述第一透光部262位于所述本体261的第一透光孔261a中。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透光板的材料可以为蓝宝石玻璃,具有较佳的硬度,不易磨损,提高摄像头模组2的可靠性。第一透光部262粘接于第一透光孔261a中,以便于摄像头模组2对准第一透光部262时,第一透光部262能够透过进入所述摄像头模组2的光线。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透光部262还可以为本体261对准摄像头21的区域的部分。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7,所述第一透光部26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透光孔261a的孔深,所述第一透光部262的一端面与所述本体261的一端面平齐,即第一透光部262临近本体261的外表面的一面与本体261的外表面平齐,即本体261与第一透光部262形成的盖板26的表面为平齐的,便于盖板26的表面的清洁。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使得所述第一透光部26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透光孔261a的孔深,从而使得第一透光孔261a不会被第一透光部262填满,便于摄像头21伸入第一透光孔261a,节省摄像头21在移动终端100中占据的空间。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部262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透光孔261a的孔深相同,且所述第一透光部262相对设置的两端面与所述本体261的相对设置的两端面平齐。即第一透光部262填满第一透光孔261a。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7,所述第一透光孔261a为台阶孔,所述第一透光部262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孔261a的台阶面261b上。其中,第一透光部262远离本体261的外表面的一面粘贴于第一透光孔261a的台阶面261b上,第一透光部262靠近本体261的外表面的一面与本体261的外表面平齐,便于盖板26的清洁。
在一实施例中,台阶孔形状的第一透光孔261a便于第一透光部262于本体261的固定,进一步提高盖板26的可靠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孔261a还可以其它形状,比如直筒状、锥状,等。
请参照图7至图8,下文涉及两种第二透光部263的结构形式: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7,所述本体261为非透明板,所述本体261设置第二透光孔261c,所述第二透光部263为透光板,所述第二透光部263设置于所述本体261的第二透光孔261c中。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本体261为非透明的塑料板,由于其不能够透光,使得发光件于本体261上的正投影区域没办法出射闪光灯22的光,故在本体261上开设第二透光孔261c,将第二透光部263即透明的塑料板设置于本体261的第二透光孔261c中,便于闪光灯22出射光线。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8,所述本体261还可以为透明板,所述第二透光部263可以为大于或等于所述闪光灯22于所述本体261上的正投影区域的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本体261为透明的塑料板,由于本体261为透明材料,可以直接透光。闪光灯22的光直接从第二透光部263出射至外部。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2,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装饰圈3,所述装饰圈3设置于所述后壳1上,且所述摄像孔11a和所述闪光孔11b位于所述装饰圈3的内腔所在的区域中。通过进一步设置装饰圈3,对摄像头模组2和移动终端100进行防水防尘,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
具体的,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装饰圈3,所述装饰圈3套设于所述盖板26与所述后壳1的连接处。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的具体装配为:将支架23设置于电路板25上;闪光灯22设置于两个限位凸起233a之间,将散热罩罩设于承载部231上,以将闪光灯22发出的热量传导至自身,将摄像头21固定于避空槽中;第一分柔性段241的第一电连接端241a与摄像头21电连接,第一分柔性段241朝着靠近主柔性段243的方向延伸并承载于支架23的承载部231上,接着使第二分柔性段242的第二电连接端242a与闪光灯22电连接,两个柔性段皆电连接完成后,将主柔性段243的限位孔243b对准承载部231上的限位柱234并进行装配;接着翻折主柔性段243,使得主柔性段243容置于支架23的侧壁232与电路板25形成的收容空间D中,并且主柔性段243的主电连接端243a通过电连接器28与电路板25电连接,实现摄像头21、闪光灯22和电路板25之间的电信号输入或输出;将后壳1上的摄像孔11a和闪光孔11b分别对准摄像头21和闪光灯22来与摄像头模组2装配在一起,其中摄像头21和闪光灯22分别出摄像孔11a和闪光孔11b中露出来;紧接着将与散热罩连接的导热件导至壳体上,最终传递至移动终端100的外部,以减少移动终端100内部的热量产生;接着将盖板26设置于后壳1上,并且第一透光部262和第二透光部263分别对准摄像头21和闪光灯22,以出射或入射光线;将装饰圈3套设于所述盖板26与所述后壳1的连接处,对摄像头模组2和移动终端100进行防水防尘。
本发明提供的摄像头模组2和移动终端100中的闪光灯22罩设有散热罩271,并且通过导热件272将散热罩271上的热量传导至移动终端100的壳体上,从而将闪光灯22处的热量传导出来,利于闪光灯22的散热,提高摄像头模组2和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闪光灯、散热件和电路板,所述闪光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罩和导热件,所述散热罩由散热材料制成,所述散热罩具有透光孔的顶部和围设于所述顶壁的侧部,所述侧部具有内腔,所述侧部固定于电路板上,所述闪光灯容置于所述侧部的内腔中,所述闪光灯的光线自所述透光孔中透出,所述导热件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散热罩上,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散热罩的方向延伸,直至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抵靠于移动终端的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的内腔中均匀设置有多个散热凸起,所述闪光灯位于所述多个散热凸起围绕的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凸起具有相背设置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接触所述闪光灯,所述小端固定于所述侧部上,所述限位凸起的周面的尺寸沿着所述大端至所述小端的方向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为硅胶条,所述导热件的一端粘贴于所述散热罩的侧部上,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粘贴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罩的侧部凸设固定柱,所述导热件为金属管,所述导热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散热罩的固定柱上,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焊接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依次套接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和锁扣件,所述锁扣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的连接处,以使得所述锁扣件将所述第一导热管相对于所述第二导热管固定于预设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外部的凸起,和凹设于所述第二导热管的内壁上的若干个凹槽,所述若干个凹槽沿着所述第二导热管的轴向排布,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一个凸起嵌设于所述第二导热管的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摄像头靠近所述闪光灯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支架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支架与所述电路板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闪光灯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承载部上,所述摄像头邻近所述支架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第一分柔性段、第二分柔性段和主柔性段,所述第一分柔性段电连接于所述摄像头上,所述第二分柔性段电连接于所述闪光灯上,所述第一分柔性段与所述第二分柔性段汇集成所述主柔性段,所述主柔性段朝着远离所述第一分柔性段与所述第二分柔性段的汇集处延伸,且所述主柔性段折弯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并所述主柔性段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柔性电路板具有第一电源走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具有第二电源走线,所述第一电源走线和所述第二电源走线于所述主柔性段上汇集成主电源走线,以使所述主柔性段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时,所述电路板为所述闪光灯和所述摄像头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柔性电路板还具有数据走线,所述数据走线延伸至所述主柔性段上,以使所述主柔性段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时,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摄像头之间实现数据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电连接器,所述主柔性段经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两个条形凸起,所述两个条形凸起凸设于所述承载部上且相对设置,所述两个条形凸起之间用于容置所述闪光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凸设于所述承载部上,所述限位凸起沿着所述条形凸起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两个条形凸起所占据的区域的外部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包括本体、第一透光部和第二透光部,所述本体承载于所述顶部上,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透光部对准所述摄像头并透过进入所述摄像头的光线,所述第二透光部对准所述闪光灯并供所述闪光灯的光线透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部为材料硬度硬于所述本体的材料硬度的透光板,所述第一透光部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一透光孔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孔深,所述第一透光部的一端面与所述本体的一端面平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孔为台阶孔,所述第一透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台阶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非透明板,所述本体设置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部为透光板,所述第二透光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透光孔中。
2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CN201710886548.4A 2017-09-26 2017-09-26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613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6548.4A CN107613171B (zh) 2017-09-26 2017-09-26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6548.4A CN107613171B (zh) 2017-09-26 2017-09-26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3171A true CN107613171A (zh) 2018-01-19
CN107613171B CN107613171B (zh) 2020-07-24

Family

ID=61058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6548.4A Active CN107613171B (zh) 2017-09-26 2017-09-26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317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850A (zh) * 2018-01-31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摄像头固定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108995587A (zh) * 2018-08-30 2018-12-14 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驾驶的车道偏离预警装置
WO2022007254A1 (zh) * 2020-07-10 2022-01-13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614A (zh) * 2006-06-30 2008-01-02 发那科株式会社 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部件
CN102412215A (zh) * 2010-09-23 2012-04-11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及采用该散热模组的电子装置
CN202720432U (zh) * 2012-09-07 2013-02-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灯的安装结构
CN203560640U (zh) * 2013-06-24 2014-04-23 常州益涛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油管装配结构
US20140127862A1 (en) * 2011-04-15 2014-05-08 Junhua Luo Method of assembl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insulating substrate and heat sink
CN203748098U (zh) * 2013-11-06 2014-07-30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摄像头闪光灯散热的柔性电路板结构
CN106231863A (zh) * 2016-07-28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cb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US20160379016A1 (en) * 2015-06-26 2016-12-29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Dual purpose press-bar and heat sink for high data transfer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reader
CN206118156U (zh) * 2016-07-28 2017-04-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106921289A (zh) * 2017-05-04 2017-07-04 张家港市江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外壳
CN107037665A (zh) * 2017-05-27 2017-08-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7105573A (zh) * 2017-05-24 2017-08-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支架、电子元器件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7197125A (zh) * 2017-05-25 2017-09-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摄像模组和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614A (zh) * 2006-06-30 2008-01-02 发那科株式会社 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部件
CN102412215A (zh) * 2010-09-23 2012-04-11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及采用该散热模组的电子装置
US20140127862A1 (en) * 2011-04-15 2014-05-08 Junhua Luo Method of assembl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insulating substrate and heat sink
CN202720432U (zh) * 2012-09-07 2013-02-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闪光灯的安装结构
CN203560640U (zh) * 2013-06-24 2014-04-23 常州益涛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油管装配结构
CN203748098U (zh) * 2013-11-06 2014-07-30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摄像头闪光灯散热的柔性电路板结构
US20160379016A1 (en) * 2015-06-26 2016-12-29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Dual purpose press-bar and heat sink for high data transfer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reader
CN106231863A (zh) * 2016-07-28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cb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206118156U (zh) * 2016-07-28 2017-04-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和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106921289A (zh) * 2017-05-04 2017-07-04 张家港市江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外壳
CN107105573A (zh) * 2017-05-24 2017-08-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支架、电子元器件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7197125A (zh) * 2017-05-25 2017-09-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摄像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07037665A (zh) * 2017-05-27 2017-08-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850A (zh) * 2018-01-31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摄像头固定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108234850B (zh) * 2018-01-31 2024-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摄像头固定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108995587A (zh) * 2018-08-30 2018-12-14 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驾驶的车道偏离预警装置
CN108995587B (zh) * 2018-08-30 2024-01-09 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驾驶的车道偏离预警装置
WO2022007254A1 (zh) * 2020-07-10 2022-01-13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3171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5297B (zh) 背光模組及其散熱設計
CN107613171A (zh)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US20110293284A1 (en)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881101B (zh) 电子装置
TWM550836U (zh) 電腦主機中的隔板
CN107197615B (zh) 一种散热结构组件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7690046A (zh)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02868851B (zh) 一种摄像机散热装置
WO2023179120A1 (zh) 电子设备
WO2017202247A1 (zh) 电脑主机供电电源盒
CN104661487B (zh) 光模块散热结构及电子产品
CN203645968U (zh) 光模块散热装置
JP2001311944A (ja) 遊技機用液晶表示装置のため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09584713B (zh) 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8888836U (zh) 指纹识别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8122567U (zh) 一种基于vpx导冷的改进型机箱结构
CN210244901U (zh) 一种led显示屏
WO2015196508A1 (zh) 一种背光组件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01995678B (zh)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14253030A (zh) 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208888835U (zh) 指纹识别组件和电子设备
TWM619333U (zh) 熱傳輸支架以及電子部件系統
CN203057232U (zh) 一种新型手机摄像头结构
CN207677489U (zh) 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WO2020085639A1 (ko) 그라운드 보강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