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09206A - 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09206A
CN107609206A CN201610903937.9A CN201610903937A CN107609206A CN 107609206 A CN107609206 A CN 107609206A CN 201610903937 A CN201610903937 A CN 201610903937A CN 107609206 A CN107609206 A CN 107609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row
msub
measurement
mfrac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39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09206B (zh
Inventor
任孝平
王健
蔡常青
黄涛
塔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9039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09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09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9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09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9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1,对多个参比实验室进行预设置;2,主导实验室测量收集多个参比实验室的测量数据得到数据A;3,主导实验室对数据A进行异常点辨别,并判定在去除异常点的情况下,得到数据B,并执行4,否则重新收集该异常点对应的参比实验室的测量数据,并重复执行3;4,去除数据B中的漂移影响量得到数据C;5,根据去除数据B中的漂移影响量过程中所测得的漂移量和漂移量不确定度,求得测量参考值和不确定度;6,将所得到的测量参考值和不确定度进行比较,得出差值以及该差值的测量不确定度;7,比较所有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本发明可以客观的评判和反映参比的实验室的质量测量水平和能力。

Description

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具体地,涉及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
背景技术
质量单位的量值传递是以实物的形式进行的。各国的质量单位均溯源至保存在国际计量局(BIPM)的国际千克原器,并定期送去进行校准。而我国的质量单位的源头均源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各省级计量技术机构和行业实验室定期将其最高质量标准送到国家计量院,并由国家计量院出具相应的检定或校准证书。然后各省级计量技术机构或实验室再对省内或其他用户进行量值传递。虽然我国各个地区的质量标准均溯源至国家计量院,但是仍需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比较来判断各个地区的质量测量能力是否一致。这种比较的方法叫做质量比对,而组织这种比对的组织方被称为主导实验室,其他参加比对的实验室被称为参比实验室。
在进行比对的时候,需要由主导实验室提供一个或几个测量样品,并进行长期的稳定性监测,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比对。在比对开始之后,由主导实验室对其进行第一次测量,然后传递给其他参比实验室,各个实验室对这些样品进行质量测量,最后再将样品返回至主导实验室,并由主导实验室完成最后一次测量。每个参比实验室都需要将其测量结果和不确定度上报给主导实验室,并由主导实验室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个参比实验室的测量水平和能力是否满足要求,而不满足要求的实验室说明其测量水平和对质量标准的维护能力不足,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而其他满足要求的实验室表明其测量能力是一致的。
由于比对方法和传递样品的不同,现有的质量测量比较方法无法有效的评判测量过程中的测量参考值,对于测量结果没有一个综合的评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该种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可以客观的评判和反映参比的实验室的质量测量水平和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该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包括:
步骤1,对多个参比实验室进行预分组,预设所述参比实验室测量顺序,以及预设需要比较的传递样品;
步骤2,主导实验室测量收集多个参比实验室的测量数据得到数据A;
步骤3,主导实验室对数据A进行异常点辨别,并判定在去除异常点的情况下,得到数据B,并执行步骤4,否则重新收集该异常点对应的参比实验室的测量数据,并重复执行步骤3;
步骤4,去除所述数据B中的漂移影响量得到数据C;
步骤5,根据所述漂移量和漂移量不确定度,求得测量参考值和不确定度;
步骤6,将所得到的测量参考值和不确定度进行比较,得出差值以及该差值的测量不确定度;
步骤7,比较所有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评估每个实验室的测量能力。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通过分析质量测量数据是否存在异常点,计算出测量参考值及其不确定度,并进一步给出每一个实验室与该测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异。对所有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出每个实验室在本次比较过程中的测量能力。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异常点剔除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量测量值去除漂移影响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中样品传递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测量值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如图1所示,该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包括:步骤1,对多个参比实验室进行预分组,预设所述参比实验室测量顺序,以及预设需要比较的传递样品;
步骤2,主导实验室测量收集多个参比实验室的测量数据得到数据A;
步骤3,主导实验室对数据A进行异常点辨别,并判定在去除异常点的情况下,得到数据B,并执行步骤4,否则重新收集该异常点对应的参比实验室的测量数据,并重复执行步骤3;
步骤4,去除所述数据B中的漂移影响量得到数据C;
步骤5,根据去除所述数据B中的漂移影响量过程中所测得的漂移量和漂移量不确定度,求得测量参考值和不确定度;
步骤6,将所得到的测量参考值和不确定度进行比较,得出差值以及该差值的测量不确定度;
步骤7,比较所有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评估每个实验室的测量能力。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通过分析质量测量数据是否存在异常点,计算出测量参考值及其不确定度,并进一步给出每一个实验室与该测量参考值之间的差异。对所有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出每个实验室在本次比较过程中的测量能力。
以下结合附图1、2、3和4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本发明的适用范围,特别使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4之后,且在步骤5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4’,主导实验室根据传递砝码的长期稳定性监测,得到传递砝码的长期稳定性的不确定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主导实验室对数据A进行异常点辨别的方法包括:
步骤3a,将每个实验室的质量测量结果表示为xi,标准不确定度表示为u(xi);
步骤3b,在传递样品为一颗的情况下,通过如下公式(1)计算所有测量结果的权重平均值y:
通过公式(2)计算构造异常点观测值:
其中,χGC为异常点观测值;
预设自由度υ=m-1,在的情况看下,判定存在异常点;
步骤3c,在传递样品为两颗的情况下,且标称值相同,将每个实验室对该第一个样品的测量结果表示为xiA,标准不确定度表示为u(xiA);
将每个实验室对该第二个样品的测量结果表示为xiB,标准不确定度表示为u(xiB);
比较所有实验室的(xiA+xiB)/2;
比较所有实验室的(xiA-xiB)/2,得到异常点发生的位置。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判定在去除异常点的情况下,得到数据B的方法包括:
在发现异常点的情况下,重新收集该异常点对应的参比实验室的测量数据,
在重新收集的测量结果不等于原始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则返回步骤3重新计算;
在重新收集的测量结果等于原始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则将该测量数据剔除得到数据B。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4中,测得的漂移量和漂移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包括:
假设任一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为xL,标准不确定度为u(xL);
同样的样品标准在送到该参比实验室测量之前和测量完之后都在主导实验室进行了测量,主导实验室的两次测量值为xPL,1和xPL,2,标准不确定度为u(xPL);
通过如下公式(3)计算参比实验室与主导实验室的测量差值:
通过如下公式(4)计算测量标准不确定度:
其中,um,drift为参比实验室测量样品的漂移量mdrift不确定度;mdrift为参比实验室测量样品的漂移量;u'(xPL)为传递砝码的长期稳定性的不确定度,由主导实验室根据该传递砝码的长期稳定性监测给出。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4’之后且在步骤(5)之前,
对传递样品在传递过程中进行意外处理。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对传递样品在传递过程中进行意外处理的方法包括:
假设两个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为xL1和xL2,两个参比实验室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xL1)和u(xL1)。在送到参比实验室测量之前以及参比实验室测完之后,分别在主导实验室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分别为xPL,1和xPL,2,标准不确定度为u(xPL);
在xL1与xPL,1相近且xL2与xPL,2相近的情况下,判定两个参比实验室传递样品时发生了异常,此时,主导实验室再进行一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PL,3
在xPL,3与xPL,2相同的情况下,判定在xL1相对应的参比实验室发生了异常,
通过如下公式(13)和公式(14)计算漂移量和漂移量的不确定度:
mdrift,1=0,mdrift,2=0, (13)
在xPL,3与xPL,1相同的情况下,判定在xL2相对应的参比实验室发生了异常,
通过如下公式(13)和公式(14)计算漂移量和漂移量的不确定度:
mdrift,1=0,mdrift,2=0, (15)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
在步骤5中,通过权重平均的方法或者中位数的方法求测量参考值mdiff_ref及其不确定度udrift
权重平均方法:即把所有的mdiff,PL、mdiff,1、mdiff,2…mdiff,i…mdiff,m和相应不确定度udiff,PL、udiff,1、udiff,2…udiff,i、…、udiff,m
在本发明的一种最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质量测量数据比较方法,多个实验室对同一个砝码进行质量测量,选定一个实验室作为主导实验室,其余实验室作为参加比较实验室。将该砝码在多个实验室间进行传递,因此需要对参比实验室分组、传递样品和测量顺序设计,整个流程图如图1所示。每个参比实验室需要向主导实验室并上报测量结果及不确定度,而主导实验室需要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异常点剔除。考虑到传递样品在测量期间也会发生漂移,因此需要主导实验室对其进行稳定性监测,并通过主导实验室的测量值实现去除漂移影响量。去除漂移的影响量之后,比对样品在传递过程中,仍然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意外情况,此时需要在发生此类意外情况时对测量值进行特殊处理。接着是对所有的质量测量值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比较。需要求得所有测量值的参考值及不确定度,接着将所有参比实验室的测量值与该参考值进行比较,得出差值以及该差值的测量不确定度。最后是对所有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出每个实验室在本次比较过程中的测量能力。
质量单位的比对是根据报名参加的实验室L以及传递砝码W来确定的。组织比对的实验室PL可以向各参加实验室L发出邀请,而实验室L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向PL表明是否参加本次比对。可以根据参比实验室L的个数m、所要传递砝码W的个数n(n由传递砝码的种类p和数量q确定)以及比对时间T长短l的限制来设定比对的组数g。
主导实验室PL在比对过程中有如下作用:通过主导实验室PL可以将每一个参加实验室L的测量结果关联起来,进而反映出各自的测量能力;消除在传递样品时造成的样品质量的不稳定漂移。
上述描述中涉及的参数如下:
组织比对的实验室(主导实验室):PL;
参加比对的实验室:L1、L2、……、Li、……、Lm
比对组数:G1、G2、……,Gk、……、Gg
比对样品个数:W1、W2、……,Wj、……、Wg×p×q
比对时间:T1、T2、……,Tt、……、Tl
在本发明的步骤1中,根据上述不同的情形,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只测一颗标称值为M砝码,即p=1、q=1。若参比实验室m=5,根据比对协商情况,所有实验室组成一组进行测量,即g=1;此时需要准备的比对样品个数为n=g×p×q=1。该组包含实验室为PL、L1、L2、……、L5,使用样品W1
(2)只测一颗标称值为M砝码,即p=1、q=1。若参比实验室m=10,根据比对协商情况,如果每个实验室测完再传递给下一家实验室,这样持续的时间太长,因此可以分为两组同时进行测量,即g=2;此时需要准备的传递砝码数为n=g×p×q=2。G1组包含实验室为PL、L1、L2、……、L5,使用样品W1;G2包含实验室为PL、L6、L7、……、L10,使用样品W2
(3)测量两颗标称值均为M的砝码,此时p=1、q=2。若参比实验室m=11,根据比对协商情况,可以分为三组同时进行测量,即g=3;此时需要准备的传递砝码数为n=g×p×q=6。G1组包含实验室为PL、L1、L2、L3、L4,使用样品W1和W2;G2包含实验室为PL、L5、L6、L7、L8,使用样品W3和W4;G3包含实验室为PL、L9、L10、L11,使用样品W5和W6
(4)测量标称值分别为M1、M2的两种砝码,每种砝码各一颗,此时p=2、q=1。若参比实验室m=11,根据比对协商情况,分为四组同时进行测量,即g=4;此时需要准备的传递砝码数为n=g×p×q=8。G1组包含实验室为PL、L1、L2、L3,使用样品W1和W2;G2组包含实验室为PL、L4、L5、L6,使用样品W3和W4;G3组包含实验室为PL、L7、L8、L9,使用样品W5和W6;G4包含实验室为PL、L10、L11,使用样品W7和W8
从上面的举例可以看出,比对时所分的组数可以根据比对实验室和允许的时间设定,使每个组的参比实验室基本大致相同;另外尽可能的将测量能力较强的平均分配到每一个组中,而不是有的组测量能力都非常好,而另一个组的测量能力都一般或较差。
对于组内参加实验室较多的情况时,可以将主导实验室安排在测量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测量,这样可以对传递样品的传递稳定性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在后期进行消除。
对情况(1),比对样品的测量顺序为PL、L1、L2、L3、L4、L5、PL。由于中间跨度较大,可以将PL实验室设定在中间进行一次测量,PL1、L1、L2、PL2、L3、L4、L5、PL3,所使用样品为W1
对情况(2),G1组的比对样品测量顺序为PL、L1、L2、……、L5,使用样品W1;G2组的比对样品测量顺序为PL、L6、L7、……、L10,使用样品W2。此时也可以将PL加入到测量序列当中,以对测量时的传递样品漂移进行修正。因此,G1组的测量顺序可以为:PL1、L1、L2、PL2、L3、L4、L5、PL3;G2组的测量顺序可以为:PL4、L6、L7、L8、PL5、L9、L10、PL6
此时,G1组将PL2插入到了L2和L3之间。而在G2组中,将PL5插入到了L8和L9之间。这里PL尽量居中即可,而且两个分组之间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上述步骤表面了如何进行设计比对样品的传递路线和测量顺序。在完成了所有测量以后,所有参加实验室需上报给主导实验室传递样品的质量测量数据(包括(真空质量修正值和测量不确定度)。
主导实验室在收集好所有的测量数据以后,需要对质量测量数据进行异常点辨别。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检查参比实验室上报的数据是否采用了相同的单位,以及是否都是真空质量修正值mc,而不是折算质量修正值mcc,设每个实验室的质量测量结果表示为xi,标准不确定度表示为u(xi);
(2)判断所有上报的质量测量数据中是否有异常点:
(2.1)若传递样品为一颗,则通过卡方检验来判异常点,步骤如下:
(2.1.1)计算所有测量结果的权重平均值y:
(2.1.2)构造异常点观测值
(2.1.3)设定自由度υ=m-1,若则检测失败,说明质量测量数据中存在异常点。
(2.2)若传递样品为两颗,且标称值相同,每个实验室对该样品的测量结果分别为xiA、u(xiA)和xiB、u(xiB);
(2.2.1)比较所有实验室的(xiA+xiB)/2,通过观察(xiA+xiB)/2的曲线,可以指示出各实验室在测量过程中空气浮力的修正以及是否有效溯源至国际千克原器;
(2.2.2)比较所有实验室的(xiA-xiB)/2,通过观察(xiA-xiB)/2的曲线,可以反映出传递过程中不稳定发生的位置(相关实验室);
(2.3)通过发现异常点,通知该实验室再次核对测量数据,如果实验室重新提供了测量结果,则返回(2)重新计算。如果仍旧无法查出问题,则将该测量数据剔除,不用于计算测量参考值,返回(2)重新计算。
还有一种概率分布的方法,可以不剔除异常点,仍然将其纳入进行计算,如: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在检查完所有的测量数据后,表面所有的测量值不存在异常点(离散值),则进一步计算参考平均值。上述流程图见图2所示。
质量测量值去除漂移影响量的方法为下述的步骤:
前面在设计比对样品测量顺序时,每个参加实验室测量之前和测量之后均有主导实验室进行了测量。
假设参加实验室L,其测量结果为xL,标准不确定度为u(xL)。同样的样品标准在送到L测量之前和测量完之后,都在主导实验室PL进行了测量,并且每次与L最近的两次测量值为xPL,1和xPL,2,标准不确定度为u(xPL)。
因此,该参比实验室L与主导实验室PL之间的测量差值:
测量标准不确定度udiff为:
其中,公式(4)中的第二项u'(xPL)为传递砝码的长期稳定性的不确定度,由主导实验室根据其长期稳定性监测给出。
公式(4)中的第三项可以记为:
公式(5)为参加实验室L测量样品的漂移量mdrift的不确定度,而其漂移量mdrift由公式(6)确定:
根据公式(3)和(4),可以计算出每个参加实验室与最临近主导实验室的质量测量差值。不同组内的也可以参照进行计算。
通过该步骤,即使不同组的测量样品不一致,通过与主导实验室的质量测量值进行求差的步骤,可以将每个参比实验室都放在一个参考线上进行比较,所得到的所有差值记为mdiff,1、mdiff,2、…、mdiff,i、…、mdiff,m;不确定度记为udiff,1、udiff,2、…、udiff,i、…、udiff,m。本发明中质量测量值去除漂移影响量的方法流程图见图3所示。
传递样品稳定性的估计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在公式(4)中,第二项u'(xPL)为传递砝码的长期稳定性的不确定度,由主导实验室根据其长期稳定性监测给出,评估方法如下:
在进行比对时,主导实验室PL除了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对样品进行测量时,如果穿插在其他参比实验室中,其测量值也应含在内,若其对每个样品的测量值分别为:xPL,1、xPL,2、xPL,3、…、xPL,2i-1、xPL,2i、xPL,2i+1、…
对其测量值两两之间求平均值:
对所有组均进行该操作,取所有xPL,average1、xPL,average2、…、xPL,average2i- 1xPL,average2i…的中位数,即为u'(xPL)。
此外,从xPL,average1、xPL,average2、…、xPL,average2i-1xPL,average2i序列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出哪个测量点发生了异常,进而可以进一步查找问题。
样品传递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测量值的处理,除了可能会造成某一个实验室的值发生了异常。但是其值在经过局部的处理好仍能引入到测量参考值的计算当中。下面的步骤为相应的处理方法,流程图见图4所示。
假设参加实验室L,其测量结果为xL,标准不确定度为u(xL)。同样的样品标准在送到L测量之前,会在主导实验室PL进行测量,测量值为xPL,1,标准不确定度为u(xPL)。在送到主导实验室进行第二次测量时,测量结果xPL,2与xL更为接近,与测量值xPL,1反而相差较远。
此时可以判定样品在实验室L测量完成之后,发生了异常,如表面沾染了灰尘、其他污染源。若进行清洁后,主导实验室进行第三次测量,测量结果xPL,3与测量值xPL,1较为接近,则更能证明这一点。此时就不能使用公式(3)和(4)来消除漂移误差,也不能使用(6)来计算漂移量,不使用(5)来评估漂移量的不确定度。计算公式修改如下:
mdiff=xL-xPL,2 (8)
而测量值xPL,1xPL,3均无需使用。漂移量和漂移量的不确定度分别记为:
mdrift=0 (9)
假设两个连续的参加实验室L1、L2,测量结果分别为xL1、xL2,标准不确定度为u(xL1)、u(xL1)。在送到L1测量之前以及L2测完之后,分别在主导实验室PL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分别为xPL,1、xPL,2,标准不确定度为u(xPL)。分析数据时,xL1与xPL,1相近,而xL2与xPL,2相近,可以推断在L1向L2传递样品时发生了异常,此时主导实验室再进行一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PL,3。若xPL,3与xPL,2一致,说明在L1实验室发生了异常;若xPL,3与xPL,1一致,则说明在L2实验室发生了异常。
此时两个实验室就不能使用公式(3)和(4)来消除漂移误差,也不能使用(5)和(6)来计算漂移量及其不确定度。计算公式修改如下:
mdiff1=xL1-xPL,1 (11)
mdiff,2=xL2-xPL,2 (12)
若xPL,3与xPL,2一致,漂移量和漂移量的不确定度分别记为:
mdrift,1=0、mdrift,2=0 (13)
若xPL,3与xPL,1一致,漂移量和漂移量的不确定度分别记为:
mdrift,1=0、mdrift,2=0 (15)
测量参考值及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包括:
在求得所有漂移量修正的质量差值后,通过权重平均的方法或者中位数的方法求测量参考值mdiff_ref及其不确定度udrift
权重平均方法:即把所有的mdiff,PL、mdiff,1、mdiff,2、…、mdiff,i、…、mdiff,m和相应不确定度udiff,PL、udiff,1、udiff,2、…、udiff,i、…、udiff,m代入到公式(1)中,所求得的y值即为测量参考值mdiff_ref,见公式(17):
而相应不确定度u(mdiff_ref)为:
此处的测量参考值mdiff_ref并不是反映传递样品与样品标称值之间的真实差值,仅反映的是每个测量实验室相对于主导实验室的测量能力。其中由于每个差值都是与主导实验室求差得到,因此mdiff,PL恒为0,其测量不确定度udiff,PL在不考虑漂移的情况下等于uc,PL
中位数法:即取mdiff,PL、mdiff,1、mdiff,2、…、mdiff,i、…、mdiff,m的中位数为为测量参考值mdiff_ref,见公式(19):
mdiff_ref=Median{mdiff,PL,mdiff,1,mdiff,2,...,mdiff,i,...,mdiff,m} (19)
其中,m为参比实验室L的个数,不含主导实验室。
接下来将每个实验室的测量差值mdiff,i与mdiff_ref求差,进而可以得到每个实验室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值,其绝对值大表示测量能力差;绝对值小,测量能力强。
该过程由公式(21)和(22)表示:
DiffPL=mdiff,PL-mdiff_ref (21)
Diffi=mdiff,i-mdiff_ref (22)
其中公式(21)表示将主导实验室与参考测量值进行比较,公式(22)表示其他参加实验室与参考测量值进行比较。
相应的不确定度为:
需要注意的是,有多种类型的样品(标称值不同)则有不同的参考测量值、如果有相同类型的样品、但是数量大于1,此时可以将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后,再代入公式(17)、(18)或者(19)、(20),并结合(21)~(24)进行计算。因此即便是有多个标称值相同的待测样品(即待测样品种类相同,数量大于1),其最后的参考平均值也只有一个。
所有参加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评估与比较
通过公式(21)~(24)得到了所有参加实验室与测量参考值的偏差和不确定度,通过公式(25)进行归一化处理:
若En<1,则说明测量结果和其他实验室连续一致;若En≥1,则说明测量结果不可信。
若要评判每个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的差距,则通过公式(26)和(27)进行:
Diffi,j=mdiff,i-mdiff,j (26)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包括:
步骤1,对多个参比实验室进行预分组,预设所述参比实验室测量顺序,以及预设需要比较的传递样品;
步骤2,主导实验室测量收集多个参比实验室的测量数据得到数据A;
步骤3,主导实验室对数据A进行异常点辨别,并判定在去除异常点的情况下,得到数据B,并执行步骤4,否则重新收集该异常点对应的参比实验室的测量数据,并重复执行步骤3;
步骤4,去除所述数据B中的漂移影响量得到数据C;
步骤5,根据去除所述数据B中的漂移影响量过程中所测得的漂移量和漂移量不确定度,求得测量参考值和不确定度;
步骤6,将所得到的测量参考值和不确定度进行比较,得出差值以及该差值的测量不确定度;
步骤7,比较所有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评估每个实验室的测量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之后,且在步骤5之前还包括:
步骤4’,主导实验室根据传递砝码的长期稳定性监测,得到传递砝码的长期稳定性的不确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主导实验室对数据A进行异常点辨别的方法包括:
步骤3a,将每个实验室的质量测量结果表示为xi,标准不确定度表示为u(xi);
步骤3b,在传递样品为一颗的情况下,通过如下公式1计算所有测量结果的权重平均值y:
<mrow> <mi>y</mi> <mo>=</mo> <mfrac> <mrow> <mfrac> <msub> <mi>x</mi> <mn>1</mn> </msub> <mrow> <msup> <mi>u</mi> <mn>2</mn> </msup> <mrow> <mo>(</mo> <msub> <mi>x</mi> <mn>1</mn>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o>+</mo> <mo>...</mo> <mo>+</mo> <mfrac> <msub> <mi>x</mi> <mi>m</mi> </msub> <mrow> <msup> <mi>u</mi> <mn>2</mn> </msup> <mrow> <mo>(</mo> <msub> <mi>x</mi> <mi>m</mi>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row> <mrow> <mfrac> <mn>1</mn> <mrow> <msup> <mi>u</mi> <mn>2</mn> </msup> <mrow> <mo>(</mo> <msub> <mi>x</mi> <mn>1</mn>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o>+</mo> <mo>...</mo> <mo>+</mo> <mfrac> <mn>1</mn> <mrow> <msup> <mi>u</mi> <mn>2</mn> </msup> <mrow> <mo>(</mo> <msub> <mi>x</mi> <mi>m</mi>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row> </mfrac> <mo>-</mo> <mo>-</mo> <mo>-</mo> <mn>1</mn> <mo>;</mo> </mrow>
通过公式2计算构造异常点观测值:
<mrow> <msubsup> <mi>&amp;chi;</mi> <mrow> <mi>G</mi> <mi>C</mi> </mrow> <mn>2</mn> </msubsup> <mo>=</mo> <mfrac> <msup> <mrow> <mo>(</mo> <msub> <mi>x</mi> <mn>1</mn> </msub> <mo>-</mo> <mi>y</mi> <mo>)</mo> </mrow> <mn>2</mn> </msup> <mrow> <msup> <mi>u</mi> <mn>2</mn> </msup> <mrow> <mo>(</mo> <msub> <mi>x</mi> <mn>1</mn>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o>+</mo> <mo>...</mo> <mo>+</mo> <mfrac> <msup> <mrow> <mo>(</mo> <msub> <mi>x</mi> <mi>m</mi> </msub> <mo>-</mo> <mi>y</mi> <mo>)</mo> </mrow> <mn>2</mn> </msup> <mrow> <msup> <mi>u</mi> <mn>2</mn> </msup> <mrow> <mo>(</mo> <msub> <mi>x</mi> <mi>m</mi> </msub> <mo>)</mo> </mrow> </mrow> </mfrac> <mo>-</mo> <mo>-</mo> <mo>-</mo> <mn>2</mn> <mo>;</mo> </mrow>
其中,χGC为异常点观测值;
预设自由度υ=m-1,在的情况看下,判定存在异常点;
步骤3c,在传递样品为两颗的情况下,且标称值相同,将每个实验室对该第一个样品的测量结果表示为xiA,标准不确定度表示为u(xiA);
将每个实验室对该第二个样品的测量结果表示为xiB,标准不确定度表示为u(xiB);
比较所有实验室的(xiA+xiB)/2;
比较所有实验室的(xiA-xiB)/2,得到异常点发生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判定在去除异常点的情况下,得到数据B的方法包括:
在发现异常点的情况下,重新收集该异常点对应的参比实验室的测量数据,
在重新收集的测量结果不等于原始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则返回步骤3重新计算;
在重新收集的测量结果等于原始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则将该测量数据剔除得到数据B。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测得的漂移量和漂移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包括:
假设任一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为xL,标准不确定度为u(xL);
同样的样品标准在送到该参比实验室测量之前和测量完之后都在主导实验室进行了测量,主导实验室的两次测量值为xPL,1和xPL,2,标准不确定度为u(xPL);
通过如下公式3计算参比实验室与主导实验室的测量差值:
<mrow> <msub> <mi>m</mi> <mrow> <mi>d</mi> <mi>i</mi> <mi>f</mi> <mi>f</mi> </mrow> </msub> <mo>=</mo> <msub> <mi>x</mi> <mi>L</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2</mn> </mrow> </msub> </mrow> <mn>2</mn> </mfrac> <mo>-</mo> <mo>-</mo> <mo>-</mo> <mn>3</mn> <mo>;</mo> </mrow>
通过如下公式4计算测量标准不确定度:
<mrow> <msub> <mi>u</mi> <mrow> <mi>d</mi> <mi>i</mi> <mi>f</mi> <mi>f</mi> </mrow> </msub> <mo>=</mo> <msqrt> <mrow> <mi>u</mi> <msup> <mrow> <mo>(</mo> <msub> <mi>x</mi> <mi>L</mi> </msub> <mo>)</mo> </mrow> <mn>2</mn> </msup> <mo>+</mo> <msup> <mrow> <mo>&amp;lsqb;</mo> <msup> <mi>u</mi> <mo>&amp;prime;</mo> </msup> <mrow>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amp;rsqb;</mo> </mrow> <mn>2</mn> </msup> <mo>+</mo> <mfrac> <msup> <mrow>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2</mn> </mrow> </msub> <mo>)</mo> </mrow> <mn>2</mn> </msup> <mn>12</mn> </mfrac> </mrow> </msqrt> <mo>-</mo> <mo>-</mo> <mo>-</mo> <mn>4</mn> <mo>;</mo> </mrow>
<mrow> <msub> <mi>u</mi> <mrow> <mi>m</mi> <mo>,</mo> <mi>d</mi> <mi>r</mi> <mi>i</mi> <mi>f</mi> <mi>t</mi> </mrow> </msub> <mo>=</mo> <msqrt> <mfrac> <mrow>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2</mn> </mrow> </msub> <mo>|</mo> </mrow> <mn>12</mn> </mfrac> </msqrt> <mo>-</mo> <mo>-</mo> <mo>-</mo> <mn>5</mn> </mrow>
<mrow> <msub> <mi>m</mi> <mrow> <mi>d</mi> <mi>r</mi> <mi>i</mi> <mi>f</mi> <mi>t</mi> </mrow>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2</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row> <mn>2</mn> </mfrac> <mo>-</mo> <mo>-</mo> <mo>-</mo> <mn>6</mn> </mrow>
其中,um,drift为参比实验室测量样品的漂移量mdrift不确定度;mdrift为参比实验室测量样品的漂移量;u'(xPL)为传递砝码的长期稳定性的不确定度,由主导实验室根据该传递砝码的长期稳定性监测给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之后且在步骤5之前,
对传递样品在传递过程中进行意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传递样品在传递过程中进行意外处理的方法包括:
假设两个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为xL1和xL2,两个参比实验室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xL1)和u(xL1)。在送到参比实验室测量之前以及参比实验室测完之后,分别在主导实验室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分别为xPL,1和xPL,2,标准不确定度为u(xPL);
在xL1与xPL,1相近且xL2与xPL,2相近的情况下,判定两个参比实验室传递样品时发生了异常,此时,主导实验室再进行一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PL,3
在xPL,3与xPL,2相同的情况下,判定在xL1相对应的参比实验室发生了异常,
通过如下公式13和公式14计算漂移量和漂移量的不确定度:
mdrift,1=0,mdrift,2=0, 13
<mrow> <msub> <mi>u</mi> <mrow> <mi>m</mi> <mo>,</mo> <mi>d</mi> <mi>r</mi> <mi>i</mi> <mi>f</mi> <mi>t</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o>=</mo> <msqrt> <mfrac> <mrow>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3</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o>|</mo> </mrow> <mn>12</mn> </mfrac> </msqrt> <mo>,</mo> <msub> <mi>u</mi> <mrow> <mi>m</mi> <mo>,</mo> <mi>d</mi> <mi>r</mi> <mi>i</mi> <mi>f</mi> <mi>t</mi> <mo>,</mo> <mn>2</mn> </mrow> </msub> <mo>=</mo> <msqrt> <mfrac> <mrow>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3</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o>|</mo> </mrow> <mn>12</mn> </mfrac> </msqrt> <mo>;</mo> <mo>-</mo> <mo>-</mo> <mo>-</mo> <mn>14</mn> </mrow>
在xPL,3与xPL,1相同的情况下,判定在xL2相对应的参比实验室发生了异常,
通过如下公式13和公式14计算漂移量和漂移量的不确定度:
mdrift,1=0,mdrift,2=0, 15
<mrow> <msub> <mi>u</mi> <mrow> <mi>m</mi> <mo>,</mo> <mi>d</mi> <mi>r</mi> <mi>i</mi> <mi>f</mi> <mi>t</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o>=</mo> <msqrt> <mfrac> <mrow>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3</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2</mn> </mrow> </msub> <mo>|</mo> </mrow> <mn>12</mn> </mfrac> </msqrt> <mo>,</mo> <msub> <mi>u</mi> <mrow> <mi>m</mi> <mo>,</mo> <mi>d</mi> <mi>r</mi> <mi>i</mi> <mi>f</mi> <mi>t</mi> <mo>,</mo> <mn>2</mn> </mrow> </msub> <mo>=</mo> <msqrt> <mfrac> <mrow>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3</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x</mi> <mrow> <mi>P</mi> <mi>L</mi> <mo>,</mo> <mn>2</mn> </mrow> </msub> <mo>|</mo> </mrow> <mn>12</mn> </mfrac> </msqrt> <mo>-</mo> <mo>-</mo> <mo>-</mo> <mn>16.</mn> </mrow>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5中,通过权重平均的方法或者中位数的方法求测量参考值mdiff_ref及其不确定度udrift
CN201610903937.9A 2016-10-17 2016-10-17 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 Active CN107609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3937.9A CN107609206B (zh) 2016-10-17 2016-10-17 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3937.9A CN107609206B (zh) 2016-10-17 2016-10-17 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9206A true CN107609206A (zh) 2018-01-19
CN107609206B CN107609206B (zh) 2019-04-09

Family

ID=61055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3937.9A Active CN107609206B (zh) 2016-10-17 2016-10-17 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092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3037A (zh) * 2018-07-26 2018-12-18 厦门大学 浮标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CN113701678A (zh) * 2021-09-18 2021-11-26 武汉光谷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线扫描三维的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5961A (zh) * 2011-12-05 2012-06-13 山东电力研究院 简化的测量过程统计控制方法
CN102622473A (zh) * 2012-02-28 2012-08-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
CN103456654A (zh) * 2012-05-30 2013-12-1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
CN104123436A (zh) * 2014-06-30 2014-10-2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准确可靠的期间核查方法
US20150276558A1 (en) * 2014-03-26 2015-10-01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Metrology sampl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CN105258778A (zh) * 2015-07-25 2016-01-20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质量测量修正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5961A (zh) * 2011-12-05 2012-06-13 山东电力研究院 简化的测量过程统计控制方法
CN102622473A (zh) * 2012-02-28 2012-08-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
CN103456654A (zh) * 2012-05-30 2013-12-1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
US20150276558A1 (en) * 2014-03-26 2015-10-01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Metrology sampl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CN104123436A (zh) * 2014-06-30 2014-10-2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准确可靠的期间核查方法
CN105258778A (zh) * 2015-07-25 2016-01-20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质量测量修正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孝平,等: "《智能科学技术在计量科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教育》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3037A (zh) * 2018-07-26 2018-12-18 厦门大学 浮标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CN113701678A (zh) * 2021-09-18 2021-11-26 武汉光谷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线扫描三维的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9206B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mundic et al. Comparison of visual vs. automated detection of lipemic, icteric and hemolyzed specimens: can we rely on a human eye?
Greenhouse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tests
Hobbs et al. Is the international normalised ratio (INR) reliable? A trial of comparative measurements in hospital laboratory and primary care settings.
CN105528288B (zh)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US8542793B1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sample pore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standard sample and method thereof
JP6875137B2 (ja) 精度管理方法、精度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分析装置および精度管理異常判定方法
JP6811975B2 (ja) Aptt延長要因推定システム
CN107609206A (zh) 质量测量的数据比较方法
Stienen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baseline severity stratification of objective functional impairment in lumba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JP6150635B2 (ja) 検体分析装置、検体分析システム、異常検知装置、及び検体分析装置の異常検知方法
CN109061125A (zh) 对检测系统的定量检测项目的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及用途
Griepink The role of CRM's in measurement systems
Baveja et al.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icrobiological diagnostic tests
WO2020121918A1 (ja) X線分析装置、x線分析システム、分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212849A (zh) 一种诈盲视力检测方法
CN104678091B (zh) 尿液分析仪的阈值设定方法和系统
Perinetti StaTips Part II: Assessment of the repeatability of measurements for continuous data
JP2007322243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4257967A (ja) 血液型判定方法及び血液型判定装置
Al-Hosni et al. Reproducibility of manual platelet estimation following automated low platelet counts
CN109357697A (zh) 一种基于质评靶值计算的医学仪器校准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060265143A1 (en) Finding usable portion of sigmoid curve
Abell et al. The quality of fiber count data
JP2014202608A (ja) 外部精度管理の評価用データの表示方法
CN106096219B (zh) 一种用于果蔬识别算法性能评价的数据质量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