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00005A - 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00005A
CN107600005A CN201710768774.2A CN201710768774A CN107600005A CN 107600005 A CN107600005 A CN 107600005A CN 201710768774 A CN201710768774 A CN 201710768774A CN 107600005 A CN107600005 A CN 107600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adjustment
wire harness
jack
limit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87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HU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HU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HU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HU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687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000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00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00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包含第一支柱、第二支柱、限位插销和复位弹簧;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均包含缠绕部和调整部,其中,缠绕部呈弧面,调整部为一端开口、一端通过缠绕部封闭的柱体;第一支柱的调整部套接在第二支柱的调整部内;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一支柱的调整部内,两端分别和第一、第二支柱缠绕部的内壁固定相连;第一支柱的调整部上设有和限位插销相配合的固定插孔;第二支柱的调整部上设有若干和固定插孔、限位插销相配合的调整插孔。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缠绕直径可调,满足各种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据统计,从1989年至2000年,平均每辆车上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16%增至23%以上。一些豪华轿车上,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48个,电子产品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连接汽车的电气电子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器件越来越多,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连接各个电器件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成为当代汽车故障的多发环节,也因此线束在汽车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汽车线束主要是由导线、端子、接插件以及护套等组成,是车辆电器元件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整车电器要达到正常、稳定工作,除了各电器元件的自身质量以外,与线束在车辆上的铺设情况也是密切相关的。
汽车线束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底盘线束、空调线束、加热器线束、ABS线束、发电机线束、启动机线束、蓄电池的正、负极线、特殊配置状态下还有饮水机线、冰箱线、门泵线等。
汽车中的线束是电气系统的重要部件,主要是在汽车电气系统中扮演能量输送和信号传递的作用。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中,除了12V电路系统以外,还有一个电压超过300V主要用于动力驱动系统的电路系统,该系统中需要采用高压线束来连接各个电路中的单元。新能源汽车中低压线束与燃油车线束区别不大,主要差别在于高压线束,高压线束从线束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等都发生较大变化。
线束生产后经常是被缠绕在支架上的,安装时也经常通过支架来固定,有时候线束比较多,而现有支架的缠绕直径一般都是固定的,经常会出现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包含第一支柱、第二支柱、限位插销和复位弹簧;
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均包含缠绕部和调整部,其中,所述缠绕部呈弧面,所述调整部为一端开口、一端通过所述缠绕部封闭的柱体;
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套接在所述第二支柱的调整部内,使得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柱的调整部自由滑动;
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内,其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柱缠绕部的内壁固定相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柱缠绕部的内壁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上设有和所述限位插销相配合的固定插孔;
所述第二支柱的调整部上设有若干和所述固定插孔、限位插销相配合的调整插孔;
所述复位弹簧在限位插销、固定插孔、调整插孔配合使用时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限位插销用于和固定插孔、调整插孔相配合,调整第一支柱缠绕部和第二支柱缠绕部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支柱缠绕部、第二支柱缠绕部的两端均设有防止线束滑出的限定把手。
作为本发明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调整插孔的个数范围为3至7个。
作为本发明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调整插孔的个数为4个。
作为本发明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使用时,将限位插销拔出,挤压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使得合适的调整插孔和所述固定插孔重叠,此时,再将限位插销插入重叠的调整插孔和固定插孔即可。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缠绕直径可调,满足各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切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柱,2-第二支柱,3-限定把手,4-复位弹簧,5-限位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而不应当认为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便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组件。
应当理解,尽管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个元件、组件和/或部分,但这些元件、组件和/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于将元件、组件和/或部分相互区分开来。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和/或部分在不背离本发明教学的前提下可以成为第二元件、组件或部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包含第一支柱、第二支柱、限位插销和复位弹簧;
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均包含缠绕部和调整部,其中,所述缠绕部呈弧面,所述调整部为一端开口、一端通过所述缠绕部封闭的柱体;
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套接在所述第二支柱的调整部内,使得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柱的调整部自由滑动;
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内,其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柱缠绕部的内壁固定相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柱缠绕部的内壁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上设有和所述限位插销相配合的固定插孔;
所述第二支柱的调整部上设有若干和所述固定插孔、限位插销相配合的调整插孔;
所述复位弹簧在限位插销、固定插孔、调整插孔配合使用时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限位插销用于和固定插孔、调整插孔相配合,调整第一支柱缠绕部和第二支柱缠绕部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支柱缠绕部、第二支柱缠绕部的两端均设有防止线束滑出的限定把手。
所述调整插孔的个数范围为3至7个,优先为4个。
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缠绕直径可调,满足各种需求。
使用时,将限位插销拔出,挤压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使得合适的调整插孔和所述固定插孔重叠,此时,再将限位插销插入重叠的调整插孔和固定插孔即可。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支柱、第二支柱、限位插销和复位弹簧;
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均包含缠绕部和调整部,其中,所述缠绕部呈弧面,所述调整部为一端开口、一端通过所述缠绕部封闭的柱体;
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套接在所述第二支柱的调整部内,使得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柱的调整部自由滑动;
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内,其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柱缠绕部的内壁固定相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柱缠绕部的内壁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支柱的调整部上设有和所述限位插销相配合的固定插孔;
所述第二支柱的调整部上设有若干和所述固定插孔、限位插销相配合的调整插孔;
所述复位弹簧在限位插销、固定插孔、调整插孔配合使用时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限位插销用于和固定插孔、调整插孔相配合,调整第一支柱缠绕部和第二支柱缠绕部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缠绕部、第二支柱缠绕部的两端均设有防止线束滑出的限定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插孔的个数范围为3至7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插孔的个数为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CN201710768774.2A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 Pending CN1076000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8774.2A CN107600005A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8774.2A CN107600005A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0005A true CN107600005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56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68774.2A Pending CN107600005A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0000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1505A (en) * 1970-11-23 1972-10-31 Heyman Mfg Co Cable connector
US20120145838A1 (en) * 2010-12-13 2012-06-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apparatus
CN202712755U (zh) * 2012-07-06 2013-01-30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线束固定结构
CN105024317A (zh) * 2015-06-05 2015-11-04 天津昊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动力缆固定装置
CN106989209A (zh) * 2017-06-13 2017-07-28 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支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1505A (en) * 1970-11-23 1972-10-31 Heyman Mfg Co Cable connector
US20120145838A1 (en) * 2010-12-13 2012-06-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apparatus
CN202712755U (zh) * 2012-07-06 2013-01-30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线束固定结构
CN105024317A (zh) * 2015-06-05 2015-11-04 天津昊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动力缆固定装置
CN106989209A (zh) * 2017-06-13 2017-07-28 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1003543A1 (de) Ladevorrichtung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 in einem Kraftfahrzeug
DE102007026165A1 (de) Schaltvorrichtung für Bordnetz eines Kraftfahrzeuges
CN104699686A (zh) 车载控制模块及车载控制模块匹配方法
DE112010003507T5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Datenaustausch zwischen einem Fahrzeug und einem Server
DE102012216335A1 (de) Ladevorrichtung zum Laden eines Elektrofahrzeugs
DE102016210721A1 (de) HV-Interlock Stecksystem mit Temperatursensor
CN110696621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用集成化ipu系统
CN107600005A (zh) 一种缠绕直径可调的线束支架
CN20583672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线束总成及电动汽车
US8899204B2 (en) Engine starting apparatus for idle-stop vehicle
DE102013226628A1 (de) Stecker für ein Ladekabel, Ladevorrichtung sowie Ladeverfahren zum Laden eines Elektrofahrzeugs
CN107508209A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装置
CN211809081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用集成化ipu系统
CN108200672A (zh)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撒砂系统电加热管
CN114312361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共享电池电能分配方法
CN207328349U (zh) 一种车载充电电源
CN206501808U (zh) 一种接插件固定支架及汽车
CN107492830A (zh) 一种高压线束切断装置
CN204249961U (zh) 远程智能终端与低压配电控制器支架及安装结构
DE102018201821A1 (de) Elektrisches Antriebssystem für ein elektrisch betriebenes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induktiven Laden einer Energiespeichereinrichtung eines elektrisch betriebenen Fahrzeugs
WO2018166767A1 (d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ladegeräts
CN221067981U (zh) 一种商用车集成式中卡amt转接线束
CN207809219U (zh) 一种电动伸缩侧踏板及汽车
CN209208672U (zh) 一种24v线束总成
CN100570964C (zh) 汽车智能电器的不变接插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