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2878A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2878A
CN107582878A CN201711059953.5A CN201711059953A CN107582878A CN 107582878 A CN107582878 A CN 107582878A CN 201711059953 A CN201711059953 A CN 201711059953A CN 107582878 A CN107582878 A CN 107582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root
sesame
monkshood
bi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99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保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0599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828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82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28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是以野生真菌松芝、红缘层孔菌、苦白蹄、多孔菌、老牛肝、桦树泪、东方栓菌、桦剥管菌、赤芝、木蹄和道地药材川乌、草乌、天麻、三七、细辛、防己、防风、羌活、独活、秦艽、马钱子、地龙、木瓜、全虫、蜈蚣、桑枝、川牛膝、川芎、苍术、肉桂、附子、威灵仙、青风藤及章丹为原料,经由火麻油熬制而成的外用膏剂。经临床试验证实,本发明药物对风湿病具有理想的治疗作用,且本发明药物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良好、使用方便、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病是一组以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认为,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等疾病。患者可有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关节酸痛、肿胀、不能屈伸、活动障碍、肌肉僵硬等多种症状,可致各种组织和器官损伤,影响其正常功能,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甚至造成致命性损害,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
风湿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机体免疫反应、遗传背景、感染因素、内分泌因子、环境与物理因素、药物因素等许多方面。由于大部分风湿病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因此尚不能根治,许多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理疗、功能锻练、矫形及手术等。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1)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常用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阿司匹林等;(2)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3)慢作用抗风湿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可以起到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如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氨、青霉胺、金制剂、环孢素A、来氟米特等;(4)其它,如雷公藤多甙、帕夫林、云克等。
然而,作为治疗风湿病最为重要也最有效的手段,上述各类临床药物仍具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非甾体抗炎药虽起效迅速但疗效不够确切,对临床症状较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且其对胃肠道、肾、肝和血液系统的不良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严重,长期应用可使患者产生依赖性,不仅不能阻止病情发展和关节破坏,而且还会引起水盐代谢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并可诱发严重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精神异常等;慢作用抗风湿药起效较慢,往往需要3-6个月,因此无法用于缓解急性的临床症状,且其对肝、肾、膀胱、肺、胃肠、生殖腺和骨髓都会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生物制剂适用疾病谱较窄,且价格十分昂贵;纯植物药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作用机制往往不明,且对临床症状较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
综上可以看出,由于目前针对风湿病的各种治疗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仍有相当多的患者得不到令人满意地治疗。鉴于此,临床上急需一种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而且治疗成本较低的新药物。本发明人在长期从医实践中研制获得了一种治疗风湿病的新药物,经试验,本发明药物对风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具有理想的治疗作用,且本发明药物所有原料均为天然药物,加之本发明为外用药物制剂,不仅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且便于携带和贮存,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本发明药物非常适合目前的临床需求,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将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并产生可观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病的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而且治疗成本较低的新药物。
本发明利用野生真菌增强免疫力、调节阴阳平衡、调五脏、坚筋骨、解百毒之功效,将多种真菌与传统道地药材相结合,通过火麻油浸泡熬制制成一种外用药物。本发明药物可经皮肤渗透,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病灶,并通过扩张微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增强体质的效果,野生真菌与道地药材配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的渗透能力,并有利于药效的持久发挥。
本发明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松芝8-12;红缘层孔菌8-10;苦白蹄8-12;多孔菌8-10;
老牛肝8-10;桦树泪6-8;东方栓菌8-10;桦剥管菌8-10;赤芝8-10;
木蹄8-10;川乌3-6;草乌3-6;天麻6-8;三七3-6;细辛3-6;
防己6-8;防风6-8;羌活6-8;独活6-8;秦艽6-8;马钱子2-3;
地龙3-6;木瓜6-8;全虫3-6;蜈蚣2-3;桑枝6-8;川牛膝6-8;
川芎6-8;苍术6-8;肉桂4-6;附子3-5;威灵仙6-8;青风藤6-8;
章丹10-12;余量为火麻油。
上述原料的重量份优选:
松芝8;红缘层孔菌8;苦白蹄8;多孔菌8;
老牛肝8;桦树泪6;东方栓菌8;桦剥管菌8;赤芝8;
木蹄8;川乌3;草乌3;天麻6;三七3;细辛3;
防己6;防风6;羌活6;独活6;秦艽6;马钱子2;
地龙3;木瓜6;全虫3;蜈蚣2;桑枝6;川牛膝6;
川芎6;苍术6;肉桂4;附子3;威灵仙6;青风藤6;
章丹10;余量为火麻油。
上述原料的重量份还优选:
松芝10;红缘层孔菌9;苦白蹄10;多孔菌9;
老牛肝9;桦树泪7;东方栓菌9;桦剥管菌9;赤芝9;
木蹄9;川乌4;草乌4;天麻7;三七4;细辛4;
防己7;防风7;羌活7;独活7;秦艽7;马钱子2;
地龙4;木瓜7;全虫4;蜈蚣2;桑枝7;川牛膝7;
川芎7;苍术7;肉桂5;附子4;威灵仙7;青风藤7;
章丹10;余量为火麻油。
上述原料的重量份还优选:
松芝12;红缘层孔菌10;苦白蹄12;多孔菌10;
老牛肝10;桦树泪8;东方栓菌10;桦剥管菌10;赤芝10;
木蹄10;川乌6;草乌6;天麻8;三七6;细辛6;
防己8;防风8;羌活8;独活8;秦艽8;马钱子3;
地龙6;木瓜8;全虫6;蜈蚣3;桑枝8;川牛膝8;
川芎8;苍术8;肉桂6;附子5;威灵仙8;青风藤8;
章丹12;余量为火麻油。
优选地,本发明治疗风湿病的药物,是经过以下步骤制得的:
(1)将松芝、红缘层孔菌、苦白蹄、多孔菌、老牛肝、桦树泪、东方栓菌、桦剥管菌、赤芝、木蹄、川乌、草乌、天麻、三七、细辛、防己、防风、羌活、独活、秦艽、马钱子、地龙、木瓜、全虫、蜈蚣、桑枝、川牛膝、川芎、苍术、肉桂、附子、威灵仙和青风藤药材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成8目的颗粒后加入火麻油浸泡30-40天,然后捞出沥干火麻油;
(2)向上述浸泡好的混合药材中加入10-12倍量的火麻油,加热至60-80℃,熬制40分钟,边熬制边搅拌,熬制完成后用漏勺将药渣捞出,得到药油;
(3)将所得药油用大火加热至300-350℃,均匀缓慢地加入粒度为120目的章丹粉末,同时快速搅拌药油,用20分钟将章丹粉末加完,粉末加完后改小火熬制,直至药油完全转变成黑色有光泽的稠膏状物质,停止加热,将所得稠膏状物质移入冷水缸中浸泡7-8天,然后取出阴干即得本药物。
优选地,由上述步骤制得的药物按本领域常规的制备膏剂、软膏剂或膜剂的方法,进一步制得本药物膏剂、软膏剂或膜剂。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颈椎病、肩背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经试验,本发明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对风湿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具有理想的治疗作用,本发明药物为外用药物制剂,所有原料均为天然药物,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良好,而且治疗成本较低,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本发明药物非常适合目前的临床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松芝8;红缘层孔菌8;苦白蹄8;多孔菌8;
老牛肝8;桦树泪6;东方栓菌8;桦剥管菌8;赤芝8;
木蹄8;川乌3;草乌3;天麻6;三七3;细辛3;
防己6;防风6;羌活6;独活6;秦艽6;马钱子2;
地龙3;木瓜6;全虫3;蜈蚣2;桑枝6;川牛膝6;
川芎6;苍术6;肉桂4;附子3;威灵仙6;青风藤6;
章丹10;余量为火麻油。
制备方法如下:
(1)将松芝、红缘层孔菌、苦白蹄、多孔菌、老牛肝、桦树泪、东方栓菌、桦剥管菌、赤芝、木蹄、川乌、草乌、天麻、三七、细辛、防己、防风、羌活、独活、秦艽、马钱子、地龙、木瓜、全虫、蜈蚣、桑枝、川牛膝、川芎、苍术、肉桂、附子、威灵仙和青风藤药材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成8目的颗粒后加入火麻油浸泡40天,然后捞出沥干火麻油;
(2)向上述浸泡好的混合药材中加入10倍量的火麻油,加热至60℃,熬制40分钟,边熬制边搅拌,熬制完成后用漏勺将药渣捞出,得到药油;
(3)将所得药油用大火加热至300℃,均匀缓慢地加入粒度为120目的章丹粉末,同时快速搅拌药油,用20分钟将章丹粉末加完,粉末加完后改小火熬制,直至药油完全转变成黑色有光泽的稠膏状物质,停止加热,将所得稠膏状物质移入冷水缸中浸泡7天,然后取出阴干即得本药物。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松芝10;红缘层孔菌9;苦白蹄10;多孔菌9;
老牛肝9;桦树泪7;东方栓菌9;桦剥管菌9;赤芝9;
木蹄9;川乌4;草乌4;天麻7;三七4;细辛4;
防己7;防风7;羌活7;独活7;秦艽7;马钱子2;
地龙4;木瓜7;全虫4;蜈蚣2;桑枝7;川牛膝7;
川芎7;苍术7;肉桂5;附子4;威灵仙7;青风藤7;
章丹10;余量为火麻油。
制备方法如下:
(1)将松芝、红缘层孔菌、苦白蹄、多孔菌、老牛肝、桦树泪、东方栓菌、桦剥管菌、赤芝、木蹄、川乌、草乌、天麻、三七、细辛、防己、防风、羌活、独活、秦艽、马钱子、地龙、木瓜、全虫、蜈蚣、桑枝、川牛膝、川芎、苍术、肉桂、附子、威灵仙和青风藤药材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成8目的颗粒后加入火麻油浸泡30天,然后捞出沥干火麻油;
(2)向上述浸泡好的混合药材中加入12倍量的火麻油,加热至80℃,熬制40分钟,边熬制边搅拌,熬制完成后用漏勺将药渣捞出,得到药油;
(3)将所得药油用大火加热至350℃,均匀缓慢地加入粒度为120目的章丹粉末,同时快速搅拌药油,用20分钟将章丹粉末加完,粉末加完后改小火熬制,直至药油完全转变成黑色有光泽的稠膏状物质,停止加热,将所得稠膏状物质移入冷水缸中浸泡8天,然后取出阴干即得本药物。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松芝12;红缘层孔菌10;苦白蹄12;多孔菌10;
老牛肝10;桦树泪8;东方栓菌10;桦剥管菌10;赤芝10;
木蹄10;川乌6;草乌6;天麻8;三七6;细辛6;
防己8;防风8;羌活8;独活8;秦艽8;马钱子3;
地龙6;木瓜8;全虫6;蜈蚣3;桑枝8;川牛膝8;
川芎8;苍术8;肉桂6;附子5;威灵仙8;青风藤8;
章丹12;余量为火麻油。
制备方法如下:
(1)将松芝、红缘层孔菌、苦白蹄、多孔菌、老牛肝、桦树泪、东方栓菌、桦剥管菌、赤芝、木蹄、川乌、草乌、天麻、三七、细辛、防己、防风、羌活、独活、秦艽、马钱子、地龙、木瓜、全虫、蜈蚣、桑枝、川牛膝、川芎、苍术、肉桂、附子、威灵仙和青风藤药材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成8目的颗粒后加入火麻油浸泡35天,然后捞出沥干火麻油;
(2)向上述浸泡好的混合药材中加入12倍量的火麻油,加热至70℃,熬制40分钟,边熬制边搅拌,熬制完成后用漏勺将药渣捞出,得到药油;
(3)将所得药油用大火加热至320℃,均匀缓慢地加入粒度为120目的章丹粉末,同时快速搅拌药油,用20分钟将章丹粉末加完,粉末加完后改小火熬制,直至药油完全转变成黑色有光泽的稠膏状物质,停止加热,将所得稠膏状物质移入冷水缸中浸泡7天,然后取出阴干即得本药物。
临床试验
观察验证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中的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一、病例选择与分组
全部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诊断依据及纳入标准
(1)年龄要求18-65周岁;
(2)符合ARA\1987年RA诊断标准,并具有活动性RA下列5项中的至少3项者:1)休息时有中等程度疼痛;2)晨僵≥30min;3)肿胀关节数>3个;4)关节压痛数≥8个;5)血沉≥30mm/h或C反应蛋白≥12mg/L;
(3)已确诊类风湿关节炎3个月以上;
(4)目前未使用其他治疗药物;
(5)无其他严重脏器疾病。
三、排除标准
(1)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65周岁以上者;
(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
(3)合并有心血管、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4)精神疾病患者。
四、治疗方法
治疗组: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制备的膏剂,贴敷于患处,每3日更换1剂,3个月1疗程;
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每次25mg,每日3次,3个月1疗程。
五、观测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测指标:
临床指标:试验前和药物治疗3个月后详细检查和记录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双手平均握力。
消化道症状:试验前和药物治疗3个月后详细询问和记录上腹疼痛、烧灼感、反酸、恶心、呕吐、嗳气、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实验室指标:试验前和药物治疗3个月后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
疗效判定标准:
疗程结束后,对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双手平均握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按下列公式计算:〔(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血沉、C反应蛋白的改善按下列公式计算:〔(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正常值)〕×100%。
疗效评估分级:根据上述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或C反应蛋白的总体改善程度分为四级:
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总的改善率≥70%;
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总的改善率≥50%,但<70%;
改善:治疗后比治疗前总的改善率≥25%,但<50%;
无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总的改善率<25%。
六、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统计结果参见下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无论是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还是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对照药吲哚美辛,从而证明利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以比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获得更突出的治疗效果,与现有的非甾体抗炎药相比,本发明药物具有显著的改进。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对照表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改善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60 16 31 10 3 95%
对照组 60 5 17 19 19 68.3%
七、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统计结果参见下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尤其是消化道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说明本发明药物对消化道的不利影响明显小于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临床使用安全性更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更好。
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对照表
组别 例数 消化道症状 肝功异常 肾功异常 总发生率
治疗组 60 0 2 0 3.3%
对照组 60 22 3 0 41.7%
以上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松芝8-12;红缘层孔菌8-10;苦白蹄8-12;多孔菌8-10;
老牛肝8-10;桦树泪6-8;东方栓菌8-10;桦剥管菌8-10;赤芝8-10;
木蹄8-10;川乌3-6;草乌3-6;天麻6-8;三七3-6;细辛3-6;
防己6-8;防风6-8;羌活6-8;独活6-8;秦艽6-8;马钱子2-3;
地龙3-6;木瓜6-8;全虫3-6;蜈蚣2-3;桑枝6-8;川牛膝6-8;
川芎6-8;苍术6-8;肉桂4-6;附子3-5;威灵仙6-8;青风藤6-8;
章丹10-12;余量为火麻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是:
松芝8;红缘层孔菌8;苦白蹄8;多孔菌8;
老牛肝8;桦树泪6;东方栓菌8;桦剥管菌8;赤芝8;
木蹄8;川乌3;草乌3;天麻6;三七3;细辛3;
防己6;防风6;羌活6;独活6;秦艽6;马钱子2;
地龙3;木瓜6;全虫3;蜈蚣2;桑枝6;川牛膝6;
川芎6;苍术6;肉桂4;附子3;威灵仙6;青风藤6;
章丹10;余量为火麻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是:
松芝10;红缘层孔菌9;苦白蹄10;多孔菌9;
老牛肝9;桦树泪7;东方栓菌9;桦剥管菌9;赤芝9;
木蹄9;川乌4;草乌4;天麻7;三七4;细辛4;
防己7;防风7;羌活7;独活7;秦艽7;马钱子2;
地龙4;木瓜7;全虫4;蜈蚣2;桑枝7;川牛膝7;
川芎7;苍术7;肉桂5;附子4;威灵仙7;青风藤7;
章丹10;余量为火麻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是:
松芝12;红缘层孔菌10;苦白蹄12;多孔菌10;
老牛肝10;桦树泪8;东方栓菌10;桦剥管菌10;赤芝10;
木蹄10;川乌6;草乌6;天麻8;三七6;细辛6;
防己8;防风8;羌活8;独活8;秦艽8;马钱子3;
地龙6;木瓜8;全虫6;蜈蚣3;桑枝8;川牛膝8;
川芎8;苍术8;肉桂6;附子5;威灵仙8;青风藤8;
章丹12;余量为火麻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经过以下步骤制得:
(1)将松芝、红缘层孔菌、苦白蹄、多孔菌、老牛肝、桦树泪、东方栓菌、桦剥管菌、赤芝、木蹄、川乌、草乌、天麻、三七、细辛、防己、防风、羌活、独活、秦艽、马钱子、地龙、木瓜、全虫、蜈蚣、桑枝、川牛膝、川芎、苍术、肉桂、附子、威灵仙和青风藤药材混合、水漂洗、干燥、粉碎成8目的颗粒后加入火麻油浸泡30-40天,然后捞出沥干火麻油;
(2)向上述浸泡好的混合药材中加入10-12倍量的火麻油,加热至60-80℃,熬制40分钟,边熬制边搅拌,熬制完成后用漏勺将药渣捞出,得到药油;
(3)将所得药油用大火加热至300-350℃,均匀缓慢地加入粒度为120目的章丹粉末,同时快速搅拌药油,用20分钟将章丹粉末加完,粉末加完后改小火熬制,直至药油完全转变成黑色有光泽的稠膏状物质,停止加热,将所得稠膏状物质移入冷水缸中浸泡7-8天,然后取出阴干即得本药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药物按本领域常规的制备膏剂、软膏剂或膜剂的方法,进一步制得本药物膏剂、软膏剂或膜剂。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颈椎病、肩背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CN201711059953.5A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5828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9953.5A CN107582878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9953.5A CN107582878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2878A true CN107582878A (zh) 2018-01-16

Family

ID=61045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9953.5A Pending CN107582878A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8287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48A (zh) * 1996-11-22 1997-08-06 王义学 一种颈腰宁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476860A (zh) * 2002-08-22 2004-02-25 高俊鹏 消痛舒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005162A (ko) * 2014-07-03 2016-01-14 원광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감국 추출물 또는 분획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염증 질환 예방, 개선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48A (zh) * 1996-11-22 1997-08-06 王义学 一种颈腰宁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476860A (zh) * 2002-08-22 2004-02-25 高俊鹏 消痛舒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005162A (ko) * 2014-07-03 2016-01-14 원광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감국 추출물 또는 분획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염증 질환 예방, 개선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0526C (zh) 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病的中药制剂
CN102362995B (zh)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1872A (zh) 一种快速治疗骨折及术后骨不连、愈合迟缓的中药
CN100493566C (zh) 一种内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44108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84114A (zh)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疾病的药物
CN1868535A (zh)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1510A (zh) 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骨劳损的药物组合物
CN107854683A (zh) 一种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膏药
CN101327280B (zh) 治疗痹症的中药
CN104667035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
CN107582878A (zh)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537A (zh) 一种治疗全身疼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7716A (zh) 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
CN109010494A (zh)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49608C (zh) 用于治疗各种关节病症的丸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9176B (zh) 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4212A (zh) 一种治疗痹证的中药组合物
CN107320539A (zh) 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的药物组合物
CN105617161A (zh)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6138875A (zh) 治疗风湿的外用药酒
CN1330360C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中药
CN109663080A (zh) 一种熏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4056133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940565B (zh) 一种补益肝肾、祛风除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