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5556A - 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5556A
CN107565556A CN201710874697.9A CN201710874697A CN107565556A CN 107565556 A CN107565556 A CN 107565556A CN 201710874697 A CN201710874697 A CN 201710874697A CN 107565556 A CN107565556 A CN 107565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distribution network
node
power distribu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46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65556B (zh
Inventor
吴海伟
朱斌
苏大威
黄兵
赵晋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746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5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5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5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65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55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方法包括骤:步骤S1,建立以配电网各节点上所能承载的负荷最大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步骤S2,建立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数学模型;步骤S3,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包括对粒子进行编码、状态更新和变异操作三个环节;步骤S4,当步骤S3中的结果满足收敛条件或者迭代达到最大设定值时,停止迭代,结果即为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值;否则回到步骤S3中,重新进行迭代计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中未考虑配电网三相不平因素的问题,使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Description

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将配电网从原来的无源网络变成了含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分布式电源的有源网络,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进行准确地分析和评估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并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有关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的研究,主要借鉴了输电网最大输电能力的概念来研究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使得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成为评估配电网建设水平的一个指标。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柔性负荷以及非全相运行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固有的三相不平衡特征更加突出,如果采用单相模型计算,会引入很大误差,因此配电网采用三相模型进行分析已是共识。文献一《Electric distribution system load capability:problemsformulation,solution algorithm,and numerical results》(IEEE Transactions onPower Delivery,2000年第15卷1期第436页)建立了以负荷参数为最大目标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模型,通过电流估计量和电压估计量来决定最大负荷参数,但负荷变化节点的功率以恒功率因数等比例增长。文献二《计及高压配电网负荷转供的城市220KV片区电网供电能力分析》(电网技术,2017年第41卷第5期第1612页)中负荷变化节点的功率在满足配电网实际运行约束的条件下随机增长,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没有考虑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特征以及对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的影响。
上述文献的研究主要针对三相平衡配电网或者负荷以恒定功率因数变化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都未全面地分析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特征对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的影响,采用现有文献中的计算方法往往得不到最优解,而实际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评估时亟需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既可以分析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特征对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的影响,也能解决在满足配电网实际运行约束下负荷随机增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以配电网各节点上所能承载的负荷最大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步骤S2,建立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数学模型;
步骤S3,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包括对粒子进行编码、状态更新和变异操作三个环节;
步骤S4,当步骤S3中的结果满足收敛条件或者迭代达到最大设定值时,停止迭代,结果即为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值;否则回到步骤S3中,重新进行迭代计算。
进一步的,步骤S1中,目标函数表示为:
式中:为节点i上的γ相的负荷有功功率;γ表示a、b、c三相之一;ΩB为配电网中负荷节点集合。。
进一步的,约束条件包括:
功率平衡等式约束:
式中:β表示a、b、c三相之一;分别为配电网节点i的γ相接入DG后的有功和无功出力;为节点i的γ相的负荷无功功率;为节点i的γ相的电压幅值;为节点j的β相的电压幅值;分别为节点导纳矩阵中的节点i的β相与节点j的γ相对应元素的实部和虚部;为节点i的β相与节点j的γ相对应元素的夹角;
状态变量不等式约束:
式中:ε为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阀值,三相电压不平衡阀值采用《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标准中的设定值;ei,-、fi,-分别为节点i负序电压(Vi,-)的实部和虚部;ei,+、fi,+分别为节点i正序电压(Vi,+)的实部和虚部;为支路k的γ相电流;Nl为配电网络中所有支路的集合;支路k的γ相电流上下限;Ui,max和Ui,min为节点i电压幅值的上下限;
分组投切电容器约束:
其中,分别为第i个电容器组的γ相投运容量和每一档位的无功功率;为整数变量;n为电容器组数;
分布式电源运行约束:
其中,分别为配电网节点i的γ相接入DG后的有功出力上下限;分别为配电网节点i的γ相接入DG后的无功出力上下限;ΩDG为DG接入配电网络中的节点集合。
进一步的,步骤S2中,计算潮流时,将分布式电源分为单相分布式电源和三相分布式电源。
1)单相分布式电源模型
从单相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方式看,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可以分为三类:P、Q恒定的PQ节点,P、V恒定的PV节点和P、I恒定的PI节点;
PQ节点的处理:若单相分布式电源既向电网输送有功又向电网输送无功,其视在功率为:S=-P-jQ。若仅向电网输送有功,而电网中吸收无功,则其视在功率为:S=-P+jQ;
PV节点的处理:处理PV节点的关键是求其无功功率校正量,主要根据节点阻抗矩阵和首端线路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保持不变。当PV节点的无功功率越限时,无功功率设定为最大无功出力,PV节点就变成了PQ节点;
PI节点的处理:主要根据公式式中Qk为第k次迭代后节点的无功功率,P和I为已知量,Uk第k次迭代后节点的电压,可求出无功功率值,每次迭代前就可以把PI节点处理为PQ节点,其有功和无功输出分别为P和Qk
2)三相分布式电源模型
从三相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方式看,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可以分为三类:三相有功总和、三相无功总和恒定的三相PQ型分布式电源,三相有功总和恒定、电流的正序分量恒定的三相PI型分布式电源和三相有功总和恒定、电压的正序分量恒定的三相PV型分布式电源;
三相PQ型分布式电源需满足以下方程:
式中: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γ相对中性点m的电压相量;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γ相注入电流相量;PDGi,c、QDGi,c分别为三相分布式电源有功、无功设定值;ΩDG为DG接入配电网中的节点集合;
三相PI型分布式电源需满足以下方程:
式中:α=ej120分别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a、b和c相电流相量;IDGi,c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三相注入电流的正序分量幅值的设定值;
三相PV型分布式电源需满足以下方程:
式中:分别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的a、b和c相对中性点n的电压相量;UDGi,c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a、b和c相对中性点m电压的正序分量幅值的控制目标。
进一步的,步骤S3中,粒子进行编码的过程为:对于各节点的负荷、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出力,以实数形式编码;对于分组投切电容器的投切组数,以连续正整数形式编码;采用量子位的概率幅作为粒子当前位置的编码,即采用如下编码策略:
式中:θij=2πfr,fr为[0,1]之间的随机数;i=1,2,...,m为种群规模;j=1,2,...,n+l+t为空间维数,其中n为配电网中负荷节点的数目,l为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数目,t为配电网中电容器组的数目。
进一步的,步骤S3中状态更新分为整数部分的状态更新和非整数部分的状态更新。其中,非整数部分的状态更新采用粒子旋转门改变量子位相位,实现两个位置的同时移动;整数部分的状态更新采用向下取整的方法,实现整数部分位置的移动。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变异操作的具体过程为:使每个粒子在[0,1]之间形成一个随机概率pm,若pm不大于设定的变异概率,则采用下式对粒子概率幅进行变异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考虑到配电网中存在线路参数不对称和三相负载不平衡的特征,建立以配电网各节点上所能承载的负荷最大为目标,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求解此模型,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有:
1)将配电网各节点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作为配电网约束条件,计算得到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值具有现实意义,不会出现任意节点三相电压在幅值上相差很大的问题。
2)将分组投切电容器加入到三相不平衡配电网中,计算得到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负荷更加具有参考价值,分组投切电容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负荷节点的无功不足问题。
3)由于配电网各节点负荷编码的随机性,使得在满足配电网实际运行约束下负荷节点的功率可以随机增长,计算得到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负荷更具有参考价值。
4)本发明中加入分布式电源和分组投切电容器组,更加负荷实际配电网模型。因而,该发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含分布式电源三相不平衡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思路是:该发明首先将含分布式电源的三相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问题转化为计算配电网所能供给的最大负荷问题,然后提出了用量子粒子群算法求解该问题,量子粒子群算法主要包括对粒子进行编码、检验约束条件、状态更新和变异操作等几个环节,通过优化结果对粒子初始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此反复,直到满足收敛条件或者迭代次数达到最大设定值为止。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以配电网各节点上所能承载的负荷最大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和各约束条件;
考虑到配电网中存在线路参数不对称和三相负载不平衡的特征,将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问题转化为计算配电网所能供给的最大负荷问题,建立以配电网各节点上所能承载的负荷最大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将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表示为:
式中:为节点i上的γ相的负荷有功功率;γ表示a、b、c三相之一;ΩB为配电网中负荷节点集合。
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数学模型的等式与不等式约束包括:
功率平衡等式约束:
式中:β表示a、b、c三相之一;分别为配电网节点i的γ相接入DG后的有功和无功出力;为节点i的γ相的负荷无功功率;为节点i的γ相的电压幅值;为节点j的β相的电压幅值;分别为节点导纳矩阵中的节点i的β相与节点j的γ相对应元素的实部和虚部;为节点i的β相与节点j的γ相对应元素的夹角;
状态变量不等式约束:
式中:ε为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阀值,三相电压不平衡阀值采用《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标准中的设定值;ei,-、fi,-分别为节点i负序电压(Vi,-)的实部和虚部;ei,+、fi,+分别为节点i正序电压(Vi,+)的实部和虚部;为支路k的γ相电流;Nl为配电网络中所有支路的集合;支路k的γ相电流上下限;Ui,max和Ui,min为节点i电压幅值的上下限。
此约束的有益效果:将配电网各节点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作为配电网约束条件,计算得到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值具有现实意义,不会出现任意节点三相电压在幅值上相差很大的问题。
分组投切电容器约束:
分组电容器投切是离散决策变量,本文采用了如下线性化模型:
其中,分别为第i个电容器组的γ相投运容量和每一档位的无功功率;为整数变量;n为电容器组数;
此约束的有益效果:将分组投切电容器加入到三相不平衡配电网中,计算得到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负荷更加具有参考价值,分组投切电容器是无功功率电源,因此分组投切电容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配电网中无功不足问题。
分布式电源运行约束:
其中,分别为配电网节点i的γ相接入DG后的有功出力上下限;分别为配电网节点i的γ相接入DG后的无功出力上下限;ΩDG为DG接入配电网络中的节点集合。
步骤S2,建立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数学模型。
根据分布式电源各相是否独立控制,本发明将其分为单相分布式电源和三相分布式电源。
1)单相分布式电源模型
从单相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方式看,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可以分为三类:P、Q恒定的PQ节点,P、V恒定的PV节点和P、I恒定的PI节点。针对以上几种类型,结合算法的要求分析各自在潮流计算中的处理方法。
PQ节点的处理:若单相分布式电源既向电网输送有功又向电网输送无功,其视在功率为:S=-P-jQ。若仅向电网输送有功,而电网中吸收无功,则其视在功率为:S=-P+jQ。
PV节点的处理:处理PV节点的关键是求其无功功率校正量,主要根据节点阻抗矩阵和首端线路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保持不变。当PV节点的无功功率越限时,无功功率设定为最大无功出力,PV节点就变成了PQ节点。
PI节点的处理:主要根据公式式中Qk为第k次迭代后节点的无功功率,P和I为已知量,Uk第k次迭代后节点的电压,可求出无功功率值,每次迭代前就可以把PI节点处理为PQ节点,其有功和无功输出分别为P和Qk
2)三相分布式电源模型
从三相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方式看,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可以分为三类:三相有功总和、三相无功总和恒定的三相PQ型分布式电源,三相有功总和恒定、电流的正序分量恒定的三相PI型分布式电源和三相有功总和恒定、电压的正序分量恒定的三相PV型分布式电源。针对以上几种类型,结合算法的要求分析各自在潮流计算中的处理方法。
三相PQ型分布式电源需满足以下方程:
式中: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γ相对中性点m的电压相量;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γ相注入电流相量;PDGi,c、QDGi,c分别为三相分布式电源有功、无功设定值;ΩDG为DG接入配电网中的节点集合。
三相PI型分布式电源需满足以下方程:
式中:α=ej120分别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a、b和c相电流相量;IDGi,c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三相注入电流的正序分量幅值的设定值。
三相PV型分布式电源需满足以下方程:
式中:分别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的a、b和c相对中性点n的电压相量;UDGi,c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a、b和c相对中性点m电压的正序分量幅值的控制目标。
步骤S3,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上述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包括对粒子进行编码、状态更新和变异操作三个环节。
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需要对粒子进行编码、状态更新和变异操作三个环节,其具体步骤如下:
1)编码策略
本发明中量子粒子群算法的编码策略为:对于各节点的负荷、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出力,以实数形式编码。对于分组投切电容器的投切组数,以连续正整数形式编码。本发明直接采用量子位的概率幅作为粒子当前位置的编码,即采用如下编码策略:
式中:θij=2πfr,fr为[0,1]之间的随机数;i=1,2,...,m为种群规模;j=1,2,...,n+l+t为空间维数,其中n为配电网中负荷节点的数目,l为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数目,t为配电网中电容器组的数目。
由编码策略公式可知,每个粒子同时遍历解空间的位置和速度且遍历范围均为T=[-1,1]。为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需要将粒子的遍历范围由I映射到优化问题的解空间J=[Fmin,Fmax]。设粒子xi上的第j个量子位为xij=[cosθij,sinθij]T,则相应的解空间由xij可表示为:
式中:Fmax和Fmin分别为粒子i搜索范围的上下限;fmax和fmin分别为粒子i的第j个量子位上解的上下限。
2)状态更新
在上述编码策略下,状态更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非整数部分的状态更新,另外一部分是整数部分的状态更新。本发明中添加了整数部分的状态更新,已有的研究将其按照非整数计算最后四舍五入来确定整数部分。
非整数部分采用量子旋转门改变量子位相位,实现2个位置的同时移动,状态更新方程如下:
式中:为粒子i在第k+1次迭代中第j维的相移量;为当前相位;ω为惯性因子;c1为自身学习因子;c2为全局学习因子;为[0,1]之间的随机数;为粒子i在第k次迭代中第j维的最优相位;为第k次迭代中第j维的全局最优相位;为粒子i在第k+1次迭代中第j维的概率幅。
整数部分的更新如下式:
式中:表示向下取整;φ表示0-1间随机数;xir表示第i个粒子的第r维(r=n+l+1,...,n+l+t)。
3)变异操作
为克服基本PSO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引入变异机制:使每个粒子在[0,1]之间形成一个随机概率pm,若pm不大于设定的变异概率,则采用下式对粒子概率幅进行变异操作:
步骤S4,当步骤3中的结果满足收敛条件或者迭代次数达到最大设定值时,停止迭代,结果即为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值;否则回到步骤C,重新进行迭代计算。
本发明考虑到配电网中存在线路参数不对称和三相负载不平衡的特征,建立以配电网各节点上所能承载的负荷最大为目标的数学模型,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求解此模型,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有:
1)将配电网各节点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作为配电网约束条件,计算得到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值具有现实意义,不会出现任意节点三相电压在幅值上相差很大的问题。
2)将分组投切电容器加入到三相不平衡配电网中,计算得到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负荷更加具有参考价值,分组投切电容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负荷节点的无功不足问题。
3)由于配电网节点负荷编码的随机性,使得在满足配电网实际运行约束下负荷节点的功率可以随机增长,计算得到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负荷更具有参考价值。
4)本发明中加入分布式电源和分组投切电容器组,更加符合实际配电网模型;因而,该发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以配电网各节点上所能承载的负荷最大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步骤S2,建立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数学模型;
步骤S3,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包括对粒子进行编码、状态更新和变异操作三个环节;
步骤S4,当步骤S3中的结果满足收敛条件或者迭代达到最大设定值时,停止迭代,结果即为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值;否则回到步骤S3中,重新进行迭代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中,目标函数表示为:
式中:为节点i上的γ相的负荷有功功率;γ表示a、b、c三相之一;ΩB为配电网中负荷节点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是,约束条件包括:
功率平衡等式约束:
式中:β表示a、b、c三相之一;分别为配电网节点i的γ相接入DG 后的有功和无功出力;为节点i的γ相的负荷无功功率;为节点i的γ相的电压幅值;为节点j的β相的电压幅值;分别为节点导纳矩阵中的节点i的β相与节点j的γ相对应元素的实部和虚部;为节点i的β相与节点j的γ相对应元素的夹角;
状态变量不等式约束:
式中:ε为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阀值,三相电压不平衡阀值采用《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标准中的设定值;ei,-、fi,-分别为节点i负序电压(Vi,-)的实部和虚部;ei,+、fi,+分别为节点i正序电压(Vi,+)的实部和虚部;为支路k的γ相电流;Nl为配电网络中所有支路的集合;支路k的γ相电流上下限;Ui,max和Ui,min为节点i电压幅值的上下限;
分组投切电容器约束:
其中,分别为第i个电容器组的γ相投运容量和每一档位的无功功率;为整数变量;n为电容器组数;
分布式电源运行约束:
其中,分别为配电网节点i的γ相接入DG后的有功出力上下限;分别为配电网节点i的γ相接入DG后的无功出力上下限;ΩDG为DG接入配电网络中的节点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计算潮流时,将分布式电源分为单相分布式电源和三相分布式电源:
1)单相分布式电源模型
从单相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方式看,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可以分为三类:P、Q恒定的PQ节点,P、V恒定的PV节点和P、I恒定的PI节点;
PQ节点的处理:若单相分布式电源既向电网输送有功又向电网输送无功,其视在功率为:S=-P-jQ。若仅向电网输送有功,而电网中吸收无功,则其视在功率为:S=-P+jQ;
PV节点的处理:处理PV节点的关键是求其无功功率校正量,主要根据节点阻抗矩阵和首端线路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保持不变。当PV节点的无功功率越限时,无功功率设定为最大无功出力,PV节点就变成了PQ节点;
PI节点的处理:主要根据公式式中Qk为第k次迭代后节点的无功功率,P和I为已知量,Uk第k次迭代后节点的电压,可求出无功功率值,每次迭代前就可以把PI节点处理为PQ节点,其有功和无功输出分别为P和Qk
2)三相分布式电源模型
从三相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方式看,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可以分为三类:三相有功总和、三相无功总和恒定的三相PQ型分布式电源,三相有功总和恒定、电流的正序分量恒定的三相PI型分布式电源和三相有功总和恒定、电压的正序分量恒定的三相PV型分布式电源;
三相PQ型分布式电源需满足以下方程:
式中: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γ相对中性点m的电压相量;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γ相注入电流相量;PDGi,c、QDGi,c分别为三相分布式电源有功、无功设定值;ΩDG为DG接入配电网中的节点集合;
三相PI型分布式电源需满足以下方程:
式中:α=ej120分别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a、b和c相电流相量;IDGi,c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三相注入电流的正序分量幅值的设定值;
三相PV型分布式电源需满足以下方程:
式中:分别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的a、b和c相对中性点n的电压相量;UDGi,c为DG接入配电网节点i上的a、b和c相对中性点m电压的正序分量幅值的控制目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粒子进行编码的过程为:对于各节点的负荷、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出力,以实数形式编码;对于分组投切电容器的投切组数,以连续正整数形式编码;采用量子位的概率幅作为粒子当前位置的编码,即采用如下编码策略:
式中:θij=2πfr,fr为[0,1]之间的随机数;i=1,2,...,m为种群规模;j=1,2,...,n+l+t为空间维数,其中n为配电网中负荷节点的数目,l为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数目,t为配电网中电容器组的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状态更新分为整数部分的状态更新和非整数部分的状态更新;其中,非整数部分的状态更新采用粒子旋转门改变量子位相位,实现两个位置的同时移动;整数部分的状态更新采用向下取整的方法,实现整数部分位置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变异操作的具体过程为:使每个粒子在[0,1]之间形成一个随机概率pm,若pm不大于设定的变异概率,则采用下式对粒子概率幅进行变异操作:
CN201710874697.9A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65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4697.9A CN107565556B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4697.9A CN107565556B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5556A true CN107565556A (zh) 2018-01-09
CN107565556B CN107565556B (zh) 2020-08-14

Family

ID=6098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469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65556B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555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6344A (zh) * 2018-02-12 2018-07-20 北京省鑫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供电系统电力平衡控制系统
CN109256789A (zh) * 2018-10-23 2019-01-22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CN110532721A (zh) * 2019-09-05 2019-12-03 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于优化量子粒子群算法准确提取未知相移量的方法
CN111898656A (zh) * 2020-07-14 2020-11-06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量测平衡检测的异常数据辨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7263A (zh) * 2013-09-17 2013-12-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主动配电网重构方法
JP2016182008A (ja) * 2015-03-24 2016-10-13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電圧不平衡抑制支援方法、及び電圧不平衡抑制支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7263A (zh) * 2013-09-17 2013-12-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主动配电网重构方法
JP2016182008A (ja) * 2015-03-24 2016-10-13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電圧不平衡抑制支援方法、及び電圧不平衡抑制支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李明等: ""考虑分布式电源随机性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 《电力建设》 *
陈浩等: "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中国电力》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6344A (zh) * 2018-02-12 2018-07-20 北京省鑫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供电系统电力平衡控制系统
CN108306344B (zh) * 2018-02-12 2020-10-30 科沃智能工业(赣州)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供电系统电力平衡控制系统
CN109256789A (zh) * 2018-10-23 2019-01-22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CN109256789B (zh) * 2018-10-23 2021-07-02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及其限流的方法
CN110532721A (zh) * 2019-09-05 2019-12-03 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于优化量子粒子群算法准确提取未知相移量的方法
CN110532721B (zh) * 2019-09-05 2022-08-05 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于优化量子粒子群算法准确提取未知相移量的方法
CN111898656A (zh) * 2020-07-14 2020-11-06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量测平衡检测的异常数据辨识方法
CN111898656B (zh) * 2020-07-14 2023-10-24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量测平衡检测的异常数据辨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5556B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i et al. Optimal site and size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llocation in radial distribution network us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radi et al. An efficient hybrid method for solving the optimal sitting and sizing problem of DG and shunt capacitor banks simultaneously based on imperialist competitive algorithm and genetic algorithm
CN107565556A (zh) 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因素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Ghosh et al.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load− flow solution of radial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06684857B (zh) 一种含统一潮流控制器的线性化最优潮流模型
CN110504691A (zh) 一种计及vsc控制方式的交直流配电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
Alamelu et al. Optimal siting and sizing of UPFC using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Sedighizadeh et al. The imperialist competitive algorithm for optimal multi-objective location and sizing of DSTATCOM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considering loads uncertainty
CN103746374A (zh) 含多微网配电网的合环控制方法
CN105186499A (zh) 一种配电网多目标概率最优潮流模糊建模与求解方法
CN104734148B (zh) 计及分布式电源的三相配电网连续潮流算法
CN105529703B (zh) 一种基于供电能力瓶颈分析的城市电网改造规划方法
CN106385035A (zh) 一种计及充电电容的直流潮流计算方法
CN111490542A (zh) 一种多端柔性多状态开关的选址定容方法
CN110460043B (zh) 基于多目标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网架重构方法
CN103730900A (zh) 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的省地县一体化无功优化方法
Vanitila et al.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based Weighted Additive FGA approach for optimal power flow using muti-type FACTS devices
CN104484832B (zh) 评估220kv拉手网最大供电能力的方法
Momoh et al. Optimal location of FACTS for ATC enhancement
Ramanaiah et al. Moth flam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 allocation
CN106340906A (zh)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交直流系统低压减载优化方法
CN107425519B (zh) 含分布式电源的三相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Esmailnezhad et al. Simultaneous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and DG allocation for loss reduction by invasive we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Kubba et al. An enhanced RCGA for a rapid and reliable load flow solution of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CN115912254A (zh) 一种配电网多目标重构策略自愈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